电容电流计算书

合集下载

电容器电流计算

电容器电流计算

电流计算
根据某进口品牌电容器铭牌,参考举例:要达到50Kvar无功输出。

需配置电容器为70Kvar电容器。

其额定电流为:81.6A,额定电压为:500V,产品型号:7R50+XD70.
根据公式计算:
额定电流 I=Q÷(1.732·U)=70÷(1.732X0.5)=80.83≈81A
2
3
4
容量(Kvar) Q=1.732U·68.04=49.49≈50
综上计算公式可知,当系统电压越低,运行电流也变小,其实际输出容量则越小。

考虑到一般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电压为380V±5%。

取其上限计算。

U=380+(380X0.05)=399≈400V .考虑其加装7%电抗器后电容器端电
压被抬高大约28V左右.实际运行电压假定为430V。

——仅供参考
电流(A) I=162X0.43=69.66A≈70A
容量(Kvar) Q=1.732U·9.66=51.8≈52
若实际电流为380V, 考虑其加装7%电抗器后电容器端电压被抬高大约28V左右.实际运行电压假定为410V.
电流(A) I=162X0.41=66.42≈67A
——仅供参考。

配电网电容电流计算

配电网电容电流计算

配电网电容电流计算一、概述随着城市电网的扩大,电缆出线的增多,系统电容电流大大增大。

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其接地电弧不能自熄,极易产生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持续时间一长,在线路绝缘弱点还会发展成两相短路事故。

因此,当网络足够大时,就需要采用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为避免不适当的补偿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威胁,首先必须正确测定系统的电容电流值,并据此合理调整消弧线圈电流值,才能做到正确调谐,既可以很好地躲过单相接地的弧光过电流,又不影响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和可靠性。

目前,电容电流的测定方法很多,通常采用附加电容法和金属接地法进行测量和计算,但前者测量方法复杂,附加电容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后者试验中具有一定危险性。

目前,根据各种消弧线圈不同的调谐原理,有多种间接测量电网电容电流的方法。

其根本思想都是利用电网正常运行时的中性点位移电压、中性点电流以及消弧线圈电感值等参数,计算得到电网的对地总容抗,然后由单相故障时的零序回路,计算当前运行方式下的电容电流。

在实际运行中,对于出线数较多、线路较长或包含大量电缆线路的配电系统,当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容电流会相当大,接地电弧如果不能自熄灭,极易产生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或激发铁磁谐振,持续时间长,影响面大,线路绝缘薄弱点往往还会发展成两相短路事故。

因此,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规定:3~10kV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杆塔的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和所有35kV、66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10A时应装设消弧线圈;3~10kV电缆线路构成的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30A,又需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时,应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消弧线圈一般为过补偿运行(即流过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大于电容电流),也就是说装设的消弧线圈的电感必须根据对地电容电流的大小来确定,以防止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而引起弧光过电压。

电容电流计算(线路,发电机回路)

电容电流计算(线路,发电机回路)

电容电流的计算书电网的电容电流,应包括有电气连接的所有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发电机、变压器以及母线和电器的电容电流,并应考虑电网5~10年的发展。

1.架空线路的电容电流可按下式估算:I C =(2.7~3.3)U e L×10-3 (F-1)式中:L——线路的长度(㎞);U e——线路系统电压(线电压KV)I C ——架空线路的电容电流(A);2.7 ——系数,适用于无架空地线的线路;3.3 ——系数,适用于有架空地线的线路;同杆双回线路的电容电流为单回路的1.3~1.6倍。

亦可按附表1所列经验数据查阅。

附表1 架空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A/km)2.电缆线路的电容电流可按(F-2)式估算,亦可进行计算I C=0.1U e L (F-2)按电容计算电容电流具有金属保护层的三芯电缆的电容值见附表2。

附表2 具有金属保护层的三芯电缆每相对地电容值(µF/㎞)将求得的电缆总电容值乘以1.25即为全系统总的电容近似值(即包括变压器绕组、电 动机以及配电装置等的电容)。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可由下式求出: I C =3 U e ωC ×10-3(F-3)其中 ω=2πf e式中 I C ——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A ); U e —— 厂用电系统额定线电压(kV ); ω —— 角频率; f e —— 额定功率(Hz );C —— 厂用电系统每相对地电容(µF );2.2、6~10 kV 电缆和架空线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I C 也可通过下式求出近似值。

6kV 电缆线路=I C 6S 22002.84S95++U e (A ) (F-4)10kV 电缆线路 =I C 0.23S22001.44S95++U e(A ) (F-5) 式中 S —— 电缆截面 (㎜²)U e —— 厂用电系统额定电压(kV ) 2.3 电容电流的经验值见附表3。

附表3 6~35kV 电缆线路单位长度的电容电流(A/㎞)2.4 6~10 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接地电容电流。

电容电流计算

电容电流计算

Y型时的电流:I相=Qc/(1.732×U相)△型时的电流:I线=Qc/(1.732×U线)(Qc=三相电容额定总量,单位:KVAR,U=电容额定电压,单位:KV)公式:I=P/(根3×U),I表示电流,单位“安培”(A);P表示功率,单位:无功“千乏”(Kvar),有功“千瓦”(KW);根3约等于1.732;U表示电压,单位“千伏”(KV)。

I=40/(1.732×10)…………(10KV的电容)I=2.3(A)I=40/(1.732*0.4)…………(0.4KV的电容)I=57.7(A)。

回答人的补充2009-11-30 16:54计算单台电容器额定电流注意要点一、当单台电容器为三相时,其标注的额定电压如6.6KV/√3和6.6KV。

这两种标注方式主要区别在于说明此三相电容内部接线方式分为星型Y和三角型Δ两种。

而加在三相电容器三个接线端电压均为线电压6.6KV。

计算其额定电流时和标注中6.6KV/√3分母上的√3无关,不管是Y接法Δ接法, U均为6.6KV。

而不是6.6KV/√3。

根据三相电功率P=√3IU得出I=P/√3U(不论星型Y和三角型Δ接法。

不考虑COSΦ。

)。

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U为电网线电压。

二、当单台电容器为单相时,其标注的额定电压如6.6KV/√3和6.6KV,这两种标注方式主要区别在于说明:1、标称6.6KV /√3的单台电容当组成电容器组接在三相电网时只能接成Y,电网线电压为6.6KV时,此时电容两个接线柱实际电压为6.6KV/√3即3.8KV。

否则当接成Δ时电容器就会过电压,当单只电容接电源时只能接在3.8KV电网中而不是6.6KV电网。

这时计算单台电容器电流时I=P/U, 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 U为6.6KV/√3即3.8KV也就是电网电压的相电压而不是线电压6.6KV。

2、标称6.6KV的单台电容当组成电容器组接在三相电网时只能接成Δ,如果接成Y时,由于电容器两端实际电压降成相电压6.6KV/√3即3.8KV,他就达不到它的标称 Karv 值。

变电站设计常用电气计算-电容电流计算

变电站设计常用电气计算-电容电流计算

2.5 m/回 平均每回架空长度
Ic= 120.52 A
准确计算法 U= C= 10.5 kV 0.37 uF 额定线电压 每相对地电容(uF) 角频率 每段线路回路数 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w 314.16 L= x= 总电容电流 12 回
2.5 m/回 平均每回线路长度
Ic= 63.418 A
第 1 页,共 3 页
〔1〕 6kV电缆线路
2.5 m/回 平均每回电缆长度
Ic= 44.746 A
2.5 m/回 平均每回电缆长度
Ic= 74.576 A 架空线路 L= x= Ic= 〔2〕 10kV架空线路 L= x= Ic= 总电容电流 二 〔1〕 6kV架空线路
2.5 m/回 平均每回架空长度 12 回 0.45 A 12 回 0.75 A 每段架空回路数 6kV架空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每段架空回路数 6kV架空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全站总电容电流第 3 页,共 3 页
电容电流计算 全所电容电流计算 一 1 常规算法 电缆线路 U= S= L= x= 〔2〕 10kV电缆线路 U= S= L= x= 2 6.3 kV 300 mm2 12 回 10.5 kV 300 mm2 12 回 额定线电压 电缆截面mm2 每段电缆回路数 6kV电缆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额定线电压 电缆截面mm2 每段电缆回路数 10kV电缆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及保护定值计算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及保护定值计算

摘自本人撰写的《余热(中册)》一一五、已知热电厂10KV 供电线路有8回,额定电压为10.5KV ,架空线路总长度为9.6Km ,电缆线路总长度为6Km ,计算单相接地时系统总的零序(电容)电流为多少安? 由于热电厂10KV 供电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所以应按照公式1、2进行计算:1.对于架空线路 I dC0(架空)=350UL (A ) 2.对于电缆线路 I dC0(电缆)=10UL (A ) 式中 U ——线路额定线电压(KV )L ——与电压U 具有电联系的线路长度(Km )解:根据公式1、2计算出10KV 供电线路单相接地时的零序(电容)电流为: I dC0(总)=3509.610.5⨯+10610.5⨯=0.288+6.3≈6.6(A ) 一一六、如何计算10KV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线路单相接地的零序电流保护定值?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为本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而故障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为所有非故障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之和。

为使保护装置具有高度的灵敏性,所以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保护不应动作,故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必须大于外部接地故障时流过本线路的零序电流,因此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I dz 应为: I dz =K K 3U φωC 0=K K I dC0式中 K K ——可靠系数。

本次计算按8回线路中的4回在运行,故选取4。

I dC0——本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

举例:已知上题10KV 线路单相接地时,系统总的零序电流I dC (总)=6.6安,计算其中1回线路零序电流保护的定值为多少安?解: I dz =K K I dC0 本计算的可靠系数按照K K =4选取则: I dz =4×86.6=3.3(A ) 选取3.3A 该电流系流过零序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的动作电流。

如果零序电流互感器标明了其变流比,则应根据变流比计算出零序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若零序电流互感器未标明其变流比,则应通过现场实测的方法,测量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测的电流,该电流就是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

电容器的电流计算

电容器的电流计算

Y型时的电流:I相=Qc/(1.732×U相)△型时的电流:I线=Qc/(1.732×U线)(Qc=三相电容额定总量,单位:KVAR,U=电容额定电压,单位:KV)公式:I=P/(根3×U),I表示电流,单位“安培”(A);P表示功率,单位:无功“千乏”(Kvar),有功“千瓦”(KW);根3约等于1.732;U表示电压,单位“千伏”(KV)。

I=40/(1.732×10)…………(10KV的电容)I=2.3(A)I=40/(1.732*0.4)…………(0.4KV的电容)I=57.7(A)。

回答人的补充2009-11-30 16:54计算单台电容器额定电流注意要点一、当单台电容器为三相时,其标注的额定电压如6.6KV/√3和6.6KV。

这两种标注方式主要区别在于说明此三相电容内部接线方式分为星型Y和三角型Δ两种。

而加在三相电容器三个接线端电压均为线电压6.6KV。

计算其额定电流时和标注中6.6KV/√3分母上的√3无关,不管是Y接法Δ接法, U均为6.6KV。

而不是6.6KV/√3。

根据三相电功率P=√3IU得出I=P/√3U(不论星型Y和三角型Δ接法。

不考虑COSΦ。

)。

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U为电网线电压。

二、当单台电容器为单相时,其标注的额定电压如6.6KV/√3和6.6KV,这两种标注方式主要区别在于说明:1、标称6.6KV /√3的单台电容当组成电容器组接在三相电网时只能接成Y,电网线电压为6.6KV时,此时电容两个接线柱实际电压为6.6KV/√3即3.8KV。

否则当接成Δ时电容器就会过电压,当单只电容接电源时只能接在3.8KV电网中而不是6.6KV电网。

这时计算单台电容器电流时I=P/U, 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 U为6.6KV/√3即3.8KV也就是电网电压的相电压而不是线电压6.6KV。

2、标称6.6KV的单台电容当组成电容器组接在三相电网时只能接成Δ,如果接成Y时,由于电容器两端实际电压降成相电压6.6KV/√3即3.8KV,他就达不到它的标称 Karv 值。

电容放电电流计算公式

电容放电电流计算公式

电容放电电流计算公式电容是一种用来储存电荷的器件,通过它可以将电荷储存在电场中。

当我们连接一个电容器到一个电源时,电容器会逐渐充电,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会逐渐增加。

而当我们断开电源,让电容器自行放电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会逐渐减小。

在电容放电过程中,电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它表示了电荷在电路中的流动情况。

对于电容放电电流的计算,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I(t) = I0 * e^(-t/RC)其中,I(t)表示时间t时刻的电流值,I0表示初始电流值,e是自然常数,t表示时间,R表示电阻的阻值,C表示电容的电容值。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看出,电容放电电流是一个随时间指数递减的过程。

初始时刻的电流值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流值会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增加,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减小,从而导致电流减小。

在实际应用中,电容放电电流的计算对于电路设计和分析非常重要。

通过计算电流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了解电容放电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损耗情况,从而优化电路设计,提高能效。

除了上述的电容放电电流计算公式,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计算电流。

例如,可以利用电容放电的时间常数来估算电流的变化情况。

时间常数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τ = RC时间常数τ表示电容放电过程中电流的变化速度,它取决于电容的电容值C和电阻的阻值R。

当时间t等于时间常数τ时,电流的数值会减小到初始电流的1/e倍。

当时间t等于5个时间常数τ时,电流的数值会减小到初始电流的1/e^5倍。

通过计算时间常数τ,我们可以预测电容放电过程中电流的变化趋势。

这对于电路设计者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变化。

总结起来,电容放电电流的计算是电路设计和分析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可以利用电容放电电流计算公式或时间常数来估算电流的变化情况。

通过深入了解和应用这些计算方法,我们可以优化电路设计,提高电路的性能和能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容电流的计算书
电网的电容电流,应包括有电气连接的所有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发电机、变压器以及母线和电器的电容电流,并应考虑电网5~10年的发展。

1.架空线路的电容电流可按下式估算:
I C =(2.7~3.3)U e L×10-3 (F-1)
式中:L——线路的长度(㎞);
U e——线路系统电压(线电压KV)
I C ——架空线路的电容电流(A);
2.7 ——系数,适用于无架空地线的线路;
3.3 ——系数,适用于有架空地线的线路;
同杆双回线路的电容电流为单回路的1.3~1.6倍。

亦可按附表1所列经验数据查阅。

附表1 架空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A/km)
2.电缆线路的电容电流可按(F-2)式估算,亦可进行计算
I C=0.1U e L (F-2)
按电容计算电容电流
具有金属保护层的三芯电缆的电容值见附表2。

附表2 具有金属保护层的三芯电缆每相对地电容值(µF/㎞)
将求得的电缆总电容值乘以1.25即为全系统总的电容近似值(即包括变压器绕组、电 动机以及配电装置等的电容)。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可由下式求出: I C =
3 U e ωC ×10-3
(F-3)
其中 ω=2πf e
式中 I C ——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A ); U e —— 厂用电系统额定线电压(kV ); ω —— 角频率; f e —— 额定功率(Hz );
C —— 厂用电系统每相对地电容(µF );
2.2、6~10 kV 电缆和架空线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I C 也可通过下式求出近似值。

6kV 电缆线路
=
I C 6S 22002.84S
95++U e (A ) (F-4)
10kV 电缆线路 =I C 0.23S
22001.44S
95++U e
(A ) (F-5) 式中 S —— 电缆截面 (㎜²)
U e —— 厂用电系统额定电压(kV ) 2.3 电容电流的经验值见附表3。

附表3 6~35kV 电缆线路单位长度的电容电流(A/㎞)
2.4 6~10 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接地电容电流。

前述各公式主要用于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而目前广泛采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 缆,由于其结构特点,其单独接地电容电流比同截面的纸绝缘电缆的电容电流大,根据厂家提供的参数和现场实测数据,大约增大20%左右,其值见附表4。

附表4 6~10 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接地电容电流
3.变电所电气设备引起的电容电流增加值见附表5。

附表5 变电所电气设备引起的电容电流增加值
变压器典型值每相4000Pf。

4.阻容吸收器引起的电容电流增加表见附表6
附表6 阻容吸收器引起的电容电流
注:ZR5型自控是阻容吸收器不向单相接地点提供电容电流。

5.发电机电压回路的电容电流应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和连接导体的电容电流。

当回路装有直配线或电容器时,尚应计及这部分这电容电流。

对敞开式母线一般取(0.5~1)×10-3A/m。

变压器低压线圈的三相对地电容电流,一般可按0.1~0.2A估计。

离相封闭母线单相对地电容分别按式(F-6)和(F-7)计算。

C 0 =
d
D
ln
2πε≈d D ln 181×10-9
(F-6)
ε≈0ε=π
36109
-=8.842×10-6 (F-7)
上式中 C 0 —— 单相对地电容(F/m ); ε—— 空气介质常数(F/m ); D —— 离相封闭母线的外壳内径(m ); d —— 离相封闭母线导线的外径(m)。

6.汽轮发电机定子线圈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应向制造部门取得数据。

当缺乏有关资料时,可参考下述估算方法计算。

6.1 中小型机组按下式估算: C of =
()
ef ef 0.08U 13ω2.5KS +×10-9 (F-8)
I c =
3ωC of U e f ×103
(F-9)
上两式中 I c —— 发电机定子的电容电流(A ); C of —— 发电机定子线圈的电容(F );
K —— 与绝缘材料有关的系数,当发电机温度为15~20℃时,K=0.0187; S ef —— 发电机视在功率(MVA ); ω —— 角速度,ω=2πf ; f —— 频率(Hz )
U ef —— 发电机额定电压(kV ) I c 的近似值如附表7所示
附表7 中小型发电机定子线圈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6.2 200MW及以上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可参照附表8取用,或向制造各门咨询。

附表8 200MW及以上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注:发电机出口接有保护操作过电压的专用电容器0.125~0.13µ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