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武治疗失眠经验_张楚石
治疗顽固性失眠十大名医验方及食补良方

治疗顽固性失眠十大名医验方及食补良方方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经方:半夏2合大枣6枚柴胡4两生姜1.5两人参1.5两龙骨1.5两铅丹1.5两桂枝1.5两茯苓1.5两大黄2两牡蛎1. 5两1、本方可用于抑郁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脑动脉硬化症等,可改善睡眠。
2、不少以失眠为伴随症状的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症以及慢性前列腺炎(制大黄3g,小剂量)、性功能障碍者(部分是心理障碍)可用。
3、本方多见于柴胡体质,肌肉较紧实,东方人居多,气温变化较敏感。
(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坚紧。
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敏感。
四肢多冷,情绪波动较大。
食欲受情绪影响,多睡眠障碍及恶梦。
女姓月经周期不准,月经来时多胸闷乳胀。
)4、方中铅丹,药房不备,今用之极少,可不用。
可用磁石、生铁落或代赭石替代。
铅,会使人中毒,但可防止癫痫(待确定)。
5、方中大黄的用量炮制可调节,此处用制大黄,但若大便次数多,里急后重或腹泻者仍需大黄,但量应减至3-6g(要跟病人事先说明,可能导致腹泻)。
6、加味方(以本方为基础再做加减)①加甘草,即是合用桂甘龙牡汤,治疗胸腹动悸而瘦者。
②加桃仁、芒硝、甘草,即是合用桃核承气汤,治疗烦躁、少腹疼(除瘀、活血)、便秘者。
③加川芎、酸枣仁、甘草、知母,即是合用酸枣仁汤,主治失眠、头疼、舌质淡红者。
④加黄连,即是合用三黄解毒汤。
主治烦躁而心下痞。
方二、酸枣仁汤经方:酸枣仁2升甘草1两茯苓2两知母2两川芎2两黄煌方:酸枣仁15-30g 甘草3-6g 茯苓10-20g 知母6-12g 川芎6-12g1、本方是古代之安眠药,“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2、本方多用于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更年期综合症。
体质:①身体消瘦、干枯,指甲、唇口苍白,容易疲劳,出现中医所说的“肝血虚”征象。
②以中老年妇女多见。
③患者平时易烦恼,心情紧张,不易放松,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精神恍惚。
失眠多梦的中医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失眠多梦的中医治疗方法
导语:很多的朋友,由于自己工作比较忙,生活压力比较大,在平时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
每天晚上都很难入睡,每天都只能睡几个小时,很
很多的朋友,由于自己工作比较忙,生活压力比较大,在平时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
每天晚上都很难入睡,每天都只能睡几个小时,很多的时候在好不容易睡着之后会出现做恶梦或者睡不踏实的情况。
严重的患者甚至安眠药对其都无作用,这个时候建议大家还是选择一些中医治疗方子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简便方】
1.合欢花10克、枣仁10克、远志3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每日2次。
2.黄连3克、栀子6克、灵磁石30克、百合12克,水煎服,每日2次。
适用于失眠兼见急躁易怒者。
【其它疗法】
针灸疗法:针刺神门、三阴交、心俞、肝俞、内关等穴,留针20分钟,以下午针刺为宜。
熨目法:取半夏12克,朱茯苓9克、陈皮9克、胆星9克、石菖蒲9克、远志9克、淡竹叶9克、枳实6克、炙甘草5克,水煎取什。
以纱布浸取药液,略拧干后热熨双目,凉则再易,临睡前熨目,每次15~30分钟。
功能化痰宁心安神。
食疗法:麦冬百合汤:麦冬15克、百合15克、莲子15克、大枣7枚,加水适量,煎汤服用。
功能安神除烦。
药枕法:取黑豆、灵磁石、决明子、菊花各等份,作枕心。
功能镇静清心安神。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1例虎符铜砭刮痧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个案

1例虎符铜砭刮痧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个案摘要】总结1例虎符铜砭刮痧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经验。
采用李政道独创的虎符铜砭刮痧循经刮痧,经过8天的护理,睡眠质量、头痛程度、焦虑程度均有明显好转。
【关键词】铜砭刮痧;失眠;焦虑【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256-02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睡眠始发和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质量不能满足生理需求进而影响患者白天活动的一种睡眠障碍的综合征[1]。
多是由于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脑神失养、五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终至心神不宁,无法安眠。
据统计,我国约有3亿成年人失眠,失眠已成为继头痛之后神经科门诊第二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2]。
关于失眠的治疗,武润梅等[3]指出,长期使用安眠药会产生依赖性、成瘾性,影响日间的功能;中医外治法改善睡眠质量方面确具有疗效,干预措施包括芳香疗法、中药沐足、刮痧、针灸、按摩等等。
笔者进行了大量文献查阅,但至今无报道采用虎符铜砭刮痧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研究。
我科于2017年11月收治一名失眠患者,采用虎符铜砭刮痧改善睡眠质量,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黎某,女,42岁,因睡眠障碍伴头痛10月余于2017年11月14日收住院,入院诊断为“失眠、紧张性头痛”。
入院评估:患者神情,诉前额及双颞侧持续性头部胀痛,夜间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每日睡眠时间4~5小时。
舌暗红,苔黄厚腻,脉沉细。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4]16分,视觉模拟评分法[5]6分,焦虑自评量表[6]52分。
相关检查:生化、免疫、肿瘤标志物等排除异常;颅脑MR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
治疗过程:以中医治疗为主,“标本兼治”为则,“化痰活血通络”为法,予患者行虎符铜砭刮痧调节调节脏腑功能,口服二十五味珊瑚胶囊活血通络。
经过8天的积极治疗及护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9分,视觉模拟评分法3分,焦虑自评量表43分。
当代医家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当代医家治疗失眠症的经验(Ⅲ)怎样?(1)方:挹神汤药物:香附12g,黄芩12g,菊花15g,远志9g,生地9g,白芍12g,白蒺藜12g,夜交藤15g,石决明18g,生赭石30g。
功效:疏肝、镇惊、安神。
主治:精神刺激引起的严重失眠患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疗效:该方为著名老中医焦树德验方,田新景运用该方随证加味治疗严重失眠症16例,结果痊愈9例,显效5例,好转2例。
(2)方:健脑安神膏药物生地、熟地、泽泻、当归、炒柏子仁、合欢皮、龙眼肉、白芍、炙远志、西洋参、枸杞、菊花、百合、炒枣仁、黄精、琥珀粉。
功效: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主治:肝肾阴虚证所致的失眠。
用法:上方药按比例加工成细末,加蜂蜜制成膏剂,每日3次,每次5~10ml口服。
疗效:于青圃运用该方治疗失眠症42例,结果全部有效。
(3)方:安神定悸汤药物:太子参18g,当归9g,黄芪15g,桂枝6g,麦冬15g,苦参9g,炒柏子仁15g,丹参18g。
功效:益气养阴,安神定悸。
主治:气虚阴血亏损而致的失眠心悸等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曹圣荣运用该方治疗单纯性失眠33例,结果痊愈24例,好转8例;治疗失眠心悸者17 例,结果痊愈13例,好转3例。
(4)方:复方独活胶囊丸药物:独活30g,朱砂6g,琥珀6g。
功效:疏风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混合后装入2号空心胶囊内,每晚睡前2小时服胶丸6粒,连服10天。
疗效:赵进喜运用该方法治疗失眠症210例,结果治愈175例,有效30例。
(5)方:柴胡龙骨牡蛎汤药物:柴胡、黄芩、桂枝、菊花各15g,生龙牡各20~40g,大黄5~10g,白芍、生地各2 0g,夜交藤20~50g,半夏,甘草各10g。
功效:疏肝理气,协调脏腑,镇静安神。
主治:失眠及顽固性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张丽君等运用该方随证加味治疗不寐症23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1.3%。
(6)方:归脾汤合针刺法药物:人参、黄芪各15~30g,白术、茯苓各10~20g,酸枣仁、远志、当归各15~25g,甘草、木香各10g。
中医治疗失眠失眠经验方失眠的兼证古人失眠医案

中医治疗失眠失眠经验方失眠的兼证古人失眠医案中医治疗失眠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
不寐之证,病因虽多,然阴阳的交通“不得从其道”乃为病之根本,凡气血精津环流不畅,代谢升降失其常度,皆可碍运滞血,瘀血阻络,心失血养,以致寤寐异常。
临床所见不寐患者,每以情志变化,精神刺激为主因,引起肝气郁滞,脾运失常,以致气虚血淤,或气滞血淤,或痰瘀互结,或瘀热扰心,服安神养心药物疗效不显,常以化瘀宁神之法治之而获效。
一、肝火扰心证【临床症状】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指导方药】①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栀子、黄芩、益母草、朱茯神、首乌藤。
②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黄芩、栀子。
③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
④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
二、痰热扰心证【临床症状】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指导方药】①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②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炙甘草、白茯苓。
③栀子豉汤:栀子、淡豆豉。
④礞石滚痰丸:金礞石(煅)、沉香、黄芩、熟大黄。
三、心脾两虚证【临床症状】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指导方药】①归脾汤: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大枣、生姜。
②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
③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④常用安神药: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首乌藤。
四、心肾不交证【临床症状】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指导方药】①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柏子仁、当归、天冬、麦冬、生地黄、人参、丹参、白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
失眠老偏方【治疗失眠的偏方】

失眠老偏方【治疗失眠的偏方】治疗失眠的小偏方治疗失眠症的单方汇集(1)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末各等份,每次5~10g,睡30分钟白开水送服据日本的学者葛西浩史运用,治疗失眠20例,对有腹部动悸自觉症状的病例有效率达80%。
(2)琥砂散:琥珀末10g,朱砂1.5g。
两药充分和匀,分成10包,每晚睡前,用饭皮粘住药粉吞服1包。
(3)桑椹糖浆:取桑椹干品50g,经水提浸膏配成糖水剂250ml(每日剂量),每晚睡前服,5日疗程。
该方法经翁明翰等研究运用,50例患者失眠等症状显效率为72%,而且对老年人便秘者显效率达82%。
(4)蝉蜕饮:取蝉蜕3g,加水250g,武火煮沸后再文火缓煎15分钟。
睡前饮用,连用3日。
该方为王锦槐家传验方,后经长期研用,治不寐颇效验。
该法不仅治成人失眠症,有养心安神之功,还能疗小儿之夜啼。
(5)二夏汤:半夏、夏枯草各30~60g。
水煎,于晚上睡前1小时服。
袁昌华运用该法治疗不寐62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2%。
(6)陈伯涛验方:法半夏、夏枯草各10g,生地、白芍、女贞子、旱莲草、丹参、合欢皮各15g,生牡蛎、夜交藤各30g。
用法:睡前1小时服头煎,夜间醒后服二煎;夜间不醒者次日早晨服二煎。
同时睡前温水洗脚后,自行按摩双侧涌泉穴各15分钟。
(7)丹参注射法:丹参注射液、脑活素各20ml,分别加5%葡萄糖250ml静滴,日1次,14 天为一疗程。
周建宣等运用该法治疗35例,有效率达94%。
(8)丹参穴注法:丹参注射液4ml,选取双侧足三里穴,局部常规消毒后,取6号注射针头,分别于双侧足三里及配穴注射丹参注射液1ml。
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
适用于各型失眠。
(9)安寐散:朱砂3~5g,于睡前用橡皮膏贴涌泉穴。
主治顽固性失眠,多梦不宁。
(10)首归注射法:首归注射液,每次2~4ml,肌肉注射,每日1~2次。
用于血虚不寐。
(11)合欢注射法:合欢注射液,每次2ml,每日2次,肌肉注射。
用于心悸不寐。
精神病后失眠症的自助疗法

龙源期刊网 精神病后失眠症的自助疗法作者:刘慰来源:《大众健康》2001年第12期我曾经3次因患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而住院,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后,症状都有缓解,但每次治疗后都残留类神经症——失眠。
一旦失眠,则天天失眠,年年失眠。
第三次出院后,我就开始摸索控制失眠的办法,经过14年的努力,我的睡眠质量有了质的好转,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我是在1961年首次发病的,1962年春和1966年春两次复发。
每次治疗后都会出现顽固的失眠,其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晨困。
以至于出院上班后,我每天早上都要趴在办公桌上睡两个小时以后才能开始工作。
我认为,造成我失眠的原因与药物的副作用有关。
我前两次住院服氯丙嗪,第三次住院服奋乃静。
当氯丙嗪的剂量加到600毫克/日,奋乃静加到30毫克/日时,我就会有难以忍受的坐立不安感,这时候,我就会在一夜之间突然出现失眠,并随之持续下去。
我的失眠还有一个特点,一旦精神病复发,失眠即刻就会消失。
我两次复发都是如此。
旧病复发后,立马睡得特沉特香,醒后精神也很好。
为什么复发后睡眠反倒正常了呢?我的理解是,既然如专家所说,我出院后的失眠是精神分裂症缓解期间的类神经症,那么一旦旧病复发,表明缓解终止,自然这缓解期间的类神经症也就不复存在了。
第三次出院后,我就开始试着找一种既能治疗精神病,又能治疗失眠的办法。
我想,既然每次复发,在丧失自知力的同时,失眠就会消失。
那么,我为什么不可以通过适量减药,在自知力存在的情况下,让精神病的症状由可能的急性发作变为只有零星症状,在减少妄想等疾病成分的同时,保持住睡眠好和精神好这些健康成分呢?我摸索出来的办法,简单地说就是“一靠药物,二靠精神”。
“一靠药物”是指靠药物控制精神病的症状和控制复发,同时通过减药治疗失眠。
《精神病学》一书中讲道:“原则上凡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和躯体改变,均应与药物联系。
”一些精神病科的大夫总对病人说失眠与治疗的药物没有关系,大夫的用心是为病人着想,怕病人不吃药,再犯病。
治失眠的特效偏方大全!

治失眠的特效偏⽅⼤全!幻听幻视失眠治疗经验⽅⽣铁落50克(先煎)、磁⽯30克(先煎)、红花10克、桃仁10克、当归10克、炒柴胡10克、⽩芍30克、川芎10克、⽣地3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草5克、郁⾦15克、五味⼦15克、⽯菖蒲10克。
⼀⽇⼀剂,⽔煎,⽇三服,切切戒酒!!==========================================治疗:失眠的偏⽅主⽅:五味⼦50g 茯神50g 合欢花15g 法半夏15g ⽔煎服主治:失眠健忘此⽅为名⽼中医李培⽣之验⽅,⽤于临床治疗失眠健忘症,疗效显著,其主药为五味⼦,滋阴和阳,敛阳⼈阴,协调脏腑,以达安神定志之妙,不可轻之。
全⽅五味⼦酸收⼊肾滋阴填精,配半夏苦温化痰降,酸收苦降协调脏腑,佐茯神健脾宁神,纳合欢交合阴阳。
诸药相伍,以期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的。
其组⽅严谨,配伍巧妙,临床验证不虚⾔也。
对于不愿服药者,治疗失眠茶疗⽅亦佳。
⽤黄精50g⼭楂50g(前⼆味破碎为⼩粒)五味⼦30g合欢花30g,晚间泡⽔饮⽤,很快就有睡意,进⼊梦⾹。
==========================================治疗失眠的⼩绝招李太溪具体操作⽅法如下:选男左⼿,⼥右⼿的中指,仔细观察远端指腹部会有1-2个左右的⽶粒⼤⼩的⽩⾊⼩区,多呈椭圆状,多数在侧⾯,就是缺⾎区域,选取这个区域的中⼼,消毒后⽤7号注射器针头点刺⼀下,挤出10-20滴左右的⾎即可。
够简单了吧?治失眠简单⽅便快捷⽅法⽤活⾎通络.⽌痛膏,减成1厘⽶见⽅⼩块,于睡前贴双⼿⼗宣⽳,神门⽳,当晚即可改善睡眠,⼀疗程7天,休息两天再贴,晚上贴,⽩天撕掉,简单⽅便快捷.花⽣叶治疗失眠献⽅⼈:马⽼师⽅⼦:花⽣叶60克⽤冷⽔稍稍洗⼀下,然后加⽔后煮两⼤杯,⼀杯早上喝,⼀杯留在晚上睡觉前,最好加热后服⽤,真的很管⽤。
这是我亲⾝经历的⽅⼦,奉献出来吧!==========================================严重失眠散磁⽯30克,炒枣仁24克冲服,夜交藤15克,珍珠母15克,合欢⽪15克,灵芝9克,琥珀1克冲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领域的量表测评研究。
“五脏相关学说”将人体的功能归纳为五大系统(五脏),内外环境都与这五大系统联系起来,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都可概括于五者之中,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形神统一”,“七情相关”,“天人合一”等核心内容。
“形神统一”,“七情相关”,“天人合一”涵盖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刘凤斌教授创新性地以“五脏相关学说”为理论基础构建模型,研制出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4]、中医肝病PRO量表[5]、重症肌无力PRO量表[6]、中华生存质量量表[7]。
经考核和临床应用证明,这些量表可作为相关疾病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工具。
4结语“五脏相关学说”是邓铁涛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收稿日期:2013-03-18作者简介:张楚石(1979-),女,黑龙江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儿科临床研究。
和理论研究中总结出来的中医应用理论,指导着中医临床、实验研究。
刘凤斌教授研习“五脏相关学说”,将其运用于脾胃肝胆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并以该理论为基础构建模型,探索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重要思路和方法,不断继承和发扬“五脏相关学说”。
参考文献[1]刘小斌,刘友章.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略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7):36-37.[2]刘小斌.邓铁涛教授对五脏相关理论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1):73-74.[3]刘凤斌.量表测评方法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12):1129-1132.[4]刘凤斌,王维琼.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理论结构模型的构建思路[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1):12-14.[5]佘世锋,刘凤斌,罗仕娟.中医肝病临床疗效评价量表理论结构模型构建的探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21(7):449-450.[6]刘凤斌,郭丽,刘小斌.建立中医重症肌无力PRO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构想的探讨[J].新中医,2009,41(9):27-29.[7]刘凤斌,赵利,郎建英,等.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的研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2):10492-10495.郭振武治疗失眠经验张楚石,张瑞(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辽宁沈阳110034)摘要:介绍郭振武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根据患者年龄及性别特点,分别总结了儿童失眠、青春期失眠、妇女更年期失眠和老年人失眠辨证施治的要点。
同时郭教授重视心理调摄,强调对患者生活起居的指导,从而治调并施,失眠得愈。
关键词:失眠;年龄;性别;郭振武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3)09-1779-02Professor GUO Zhenwu's Experience on Treatment of InsomniaZHANG Chushi,ZHANGRui(Medicin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of Liaoning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Shenyang110034,Liaoning,China)Abstract:It introduced professor GUO Zhenwu's experience on treatment of insomnia.According to patients'age and gender characteristics,it respectively summarized the main points of the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children insomnia,ado-lescence insomnia,women's menopause insomnia and old insomnia.At the same time,professor GUO pays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patients life daily life guidance,in order to treat and nurse common application,and thus in-somnia can be cured.Key words:insomnia;age;gender;GUO Zhenwu郭振武教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第五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从事中医内科和儿科临床、教学近40年,经验丰富。
笔者跟师随诊期间,见其对失眠治疗颇有见地,临证多根据患者年龄及性别特点遣方用药,常取良效,现整理如下,以飨同仁。
1儿童失眠郭师认为儿童失眠的主要原因为脾胃不和。
因为小儿脾胃常不足,而且乳食不知自节,家长如果对喂养稍有粗心,就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乱,乳食入胃,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停滞于胃肠,形成食积,食滞于中,则气滞不行,气滞则生胀满,甚至出现腹痛,胃不和则卧不安[1],所以出现入睡困难、辗转反侧,或睡眠不实、易醒等症状。
“胃不和则卧不安”,是《内经》中较早论述失眠病机的观点;明代张介宾也认为:“今人有过于饱食或病胀满者,卧必不安”。
又小儿“心肝常有余”,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睡眠易受声、光等外界因素所影响,从而出现夜间哭闹或惊叫等表现[2]。
《医学心悟》云:“有胃不和卧不安者,胃中胀闷疼痛,此食积也,保和汤主之”。
所以,郭师以消积导滞之保和丸为主方,配合连翘、钩藤、龙骨、牡蛎等清心凉肝、镇惊安神之品治疗小儿失眠及夜惊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可健脾下气,消各种饮食积滞;陈皮、半夏、茯苓健脾和胃[3]、化湿止呕;配合连翘可清热散结,诸药合用,气、湿、食、热兼顾,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
除外药物治疗,郭师也强调在平日接诊时要对失眠患儿家长进行指导,使其掌握合理的喂养知识,明晓“三分饥寒”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减少儿童失眠的发生率。
2青春期失眠郭师认为青春期失眠的原因或为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或为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而致心神被扰,发为不寐。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男女比较敏感,又加上学业等方面的压力[4],容易产生困扰、焦虑、自卑、不安等不良情绪。
《血证论·卧寐》曰:“病不寐者,肝藏魂……魂不入肝则不寐。
”郭师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一旦出现较长时间的精神紧张、焦虑,就会使肝郁气滞,甚至郁而化火,上扰心神,发生失眠;而且青春期男女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气未充[5],为压力所扰则易出现阴血内耗,肾阴不足,水火不济,虚火扰心亦可发为不寐。
所以郭师以越鞠丸疏肝解郁,以六味地黄丸清心滋肾。
其中越鞠丸重在行气解郁,气郁解则诸郁自除,方中香附调气疏肝,川芎辛温活血,栀子善清肝热而解火,苍术醒脾燥湿,振奋脾阳,神曲消食和胃,健脾调中;六味地黄丸以熟地滋补阴血,山药、山萸肉健脾补肾,共成三阴并补以收“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义,配伍泽泻、丹皮、茯苓使其滋而不腻,二方合用共达安神之要。
3妇女更年期失眠郭师认为妇女更年期失眠主要责之于肝肾阴血亏虚,虚火上扰,致心神不宁而发。
女性进入更年期以后,天癸将竭,肾气渐衰,肝血虚少,肝主藏魂,内寄相火,肝血虚则魂不安,虚火扰心则神不宁[6];且《医宗金鉴》有云:“脏,心脏也,心静则神藏。
若为七情所伤,则心不得静,而神躁扰不宁也”,故肝气不舒,五志化火,暗耗营阴,心神失养亦可出现心烦、不眠、多梦、情绪不稳等失眠症状。
郭师临床以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为主方治疗女更年期失眠,取其养肝血,安心神之意。
方中大量酸枣仁养阴安神,知母清肝润燥除烦,甘草清热,与枣仁合用酸甘化阴[6],与大枣合用甘缓润燥,能缓诸急,茯苓安神宁心,川芎疏肝调血,小麦养心气,安心神,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效,每每用之,愈者十之八九。
4老年人失眠郭师认为老年人失眠的原因主要为肾阴不足,气血亏虚,并常夹有瘀滞。
《灵枢·营卫生会篇》曰:“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景岳全书》也指出:“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寐”;陈士铎之《石室秘录》又云:“盖老人气血之虚,尽由肾水之涸”。
可见肾阴不足、气血衰少是导致心失所养而不寐的主要原因。
然虚久必瘀[7],瘀血内阻于脉络,使气血不能正常发挥濡养功能,又必将加重不寐的症状。
所以郭师提出以补肾阴、益气血、通经络为治疗老年人失眠之法则,意在标本结合、攻补兼施。
可选六味地黄丸、归脾汤之补益方剂,配伍川芎、元胡、地龙、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加减,疗效尚佳。
5病案举例白某,女,45岁,以“睡眠障碍1年”为主诉于2012年9月2日初诊。
患者于诊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易醒,醒后入睡困难,伴有多梦,平素性格急躁,时伴心烦,纳食欠佳,大便时干,小便正常。
查体见体瘦,舌尖红,苔少,脉细数。
诊断为营阴暗耗,虚火扰心之不寐,治以养血安神,清心除烦。
药用:茯苓30g,当归15g,酒白芍15g,川芎10g,知母12g,黄芪20g,炒麦芽50g,焦山楂15g,寸冬15g,神曲15g,石菖蒲15g,合欢15g,香附15g,炒酸枣仁30g,黄连10g,炙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4日。
2012年9月17日复诊,患者夜间失眠好转,醒后可复睡,自述时有恐惧感及气短,舌淡红,少苔,脉数。
原方加生龙骨20 g,木香10g,继服14天,患者症状基本消失。
6小结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使失眠成为临床常见病症,虽然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眩晕、头痛等其他病症[8]。
郭师认为结合患者的年龄及性别特点,可以使医者能够更有效地掌握辨证施治的要点,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失眠病机虚实夹杂,且患者个体差异很大,可受环境、情志等多因素的影响,切不可只囿于以上治法,一定要根据证候,灵活施治。
另外郭师还特别强调失眠治疗要重视心理及生活起居的调理,医者需要耐心对患者进行指导,使其能够做到调摄情志、规律生活、加强锻炼,治调并施,方可达到全身心的调整,从而使失眠得愈。
参考文献[1]毛臻.调和脾胃法在治疗失眠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2005,3(2):45-46.[2]丛丽.消积导滞法治疗婴幼儿睡眠障碍32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3):358-359.[3]杨珂.李鲤老师学术思想及保和丸运用撷英[J].中医研究,2005,18(4):53-54.[4]郭润英,雷丹.越鞠丸合甘麦大枣汤治疗青春期失眠42例[J].中医儿科杂志,2011,7(2):32-33.[5]冯瑶婷.顾锡镇主任治疗青春期女性失眠经验[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194-195.[6]李淼,白正勇.经方辨治更年期失眠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3):17-18.[7]张雷,王玉.老年性失眠的中医诊疗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7):816-818.[8]孟磊.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48例[J].陕西中医,2004,25(8):7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