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文概述
事业单位考试公文类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公文类知识事业单位考试中公文知识是必考考点之一,本人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整理。
希望各位尊重劳动成果!目录一、公文概述 (1)(一)党政机关公文 (1)(二)公文要素构成 (1)(三)公文的五大特点 (2)(四)公文的六大作用 (3)(五)公文处理工作 (3)二、公文种类 (4)(一)公文的分类 (4)(二)公文种类 (5)(三)正确使用文种 (6)三、公文行文规则 (7)(一)行文总规则 (7)(二)向上级机关行文的规则 (7)(三)向下级机关行文的规则 (8)(四)其他行文规则 (9)四、公文处理工作 (10)(一)公文拟制 (10)1. 公文起草 (10)2. 公文审核 (11)3. 公文签发 (12)(二)公文办理 (12)1. 收文办理 (12)2.发文办理 (13)(三)公文管理 (14)五、公文格式 (16)(一)版面格式 (16)(二)各要素通用格式 (16)1. 版头部分 (16)2. 主体部分 (18)3. 版记部分 (21)(三)特殊格式 (23)1. 信函格式 (23)2. 命令(令)格式 (24)3. 纪要格式 (24)一、公文概述(一)党政机关公文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要素构成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
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版头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组成。
公文概述

注意: (1)机关代字是机关最有代表性的字,它固 定不变,又不能与其他单位的代字重复。如 “京政”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冀财”是河 北省财政局,“京财预”则是北京市财政局 预算处的代字。 (2)发文年度号用阿拉伯数字,必须用全称 。发文年度号外用六角括号。(见教材P20) (3)序号不编虚位,不加“第”字。 发文字号的作用是为检索和引用该文件 提供专指性很强的代号,并为统计和管理公 文提供依据。
2、根据公文的传递方向分有: 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3、按缓急程度划分: 特急件、急件、一般文件(平件)三类。 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 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 ”“平急” 4、根据公文内容涉及的保密程度分有: 绝密件、机密件、秘密件三类。
公文的行文规则
行文规则是关于正确有效传递文件的规定,也是撰拟 公文的指导依据。 行文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 根据机关间的工作关系准确行文;选择适宜的行文 方式,一般不越级行文;正确选择主送、抄送机关; 明确发文权限,不越级行文;坚持“党政文件分开 ”;联合行文时,作者应为“同级”;行文前需就有关 问题协商一致;严格控制文件数量,简化行文手续
经济,它使今年以来已不景气的世界信息产业雪上加霜, 拥有巨大市场的某电子集团也不能不做出裁员的反应 了.
公文的分类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厅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 〔2012〕14 号)。 对公文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分大致有以下几类: 1、按适用范围划分,有十五种:决议、决定 、命令、公报、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 、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和纪要。
党 政 公 文
第一节
行政公文概述
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 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 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的重要工具。
公文基础知识考点

公文基础知识考点摘要:一、公文概述1.公文的定义与分类2.公文的作用与重要性二、公文格式规范1.公文文头2.公文编号3.公文正文:一、公文概述1.公文的定义与分类公文是指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之间,用于处理公务的正式文件。
根据用途、性质和格式等方面的不同,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和事务性公文等。
2.公文的作用与重要性公文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传递信息、沟通上下级、汇报工作、请示意见、指导工作、签订协议等的重要工具。
掌握公文写作知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文格式规范1.公文文头公文文头是公文的标志,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文件字号和发文日期。
文头应简洁明了,便于识别。
2.公文编号公文编号是公文的唯一标识,由发文机关代码、年份和序号组成。
编号应完整、规范,便于查找和管理。
3.公文正文公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内容,应做到观点明确、论述严谨、条理清晰。
正文结构一般包括开头、正文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4.公文附件公文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补充材料,应与公文正文紧密相关。
附件应标注序号和名称,并注明页数和份数。
5.公文签发与盖章公文签发是指领导人对公文审批同意后签字的过程。
盖章是指在公文上加盖发文机关公章。
签发和盖章是公文生效的标志。
三、公文写作技巧1.明确主旨与目的在撰写公文时,要明确公文的宗旨和目的,确保内容紧密围绕主题展开。
2.结构清晰公文结构要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公文内容。
3.语言简练公文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啰嗦。
同时,注意措辞得体,符合规范。
4.规范用词公文中应使用规范的汉字、标点符号和计量单位,避免错别字、口语化和不规范的表达。
5.注重行文逻辑公文行文应注重逻辑性,论证充分,避免跳跃性和矛盾性。
四、公文处理流程1.拟稿拟稿是公文写作的第一步,要做到内容完整、结构合理、语言准确。
2.审稿审稿是对公文内容、格式等进行审查,确保无误。
公文概述——精选推荐

公⽂概述公⽂概述第⼀节公⽂的概述公⽂是公务⽂书的简称,指在公务活动中按⼀定(程序)和(格式)形成和使⽤的、表达(社会集团意志)的⽂字材料。
公⽂有⼴义和狭义之分。
⼴义的公⽂,范围包括法定公⽂、专⽤公⽂和事务公⽂;狭义的公⽂仅指法定公⽂和专⽤公⽂。
法定公⽂⼜称通⽤公⽂,是指在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普遍⾏使⽤,具有法定效⼒和规范体式的公⽂。
专⽤公⽂,是指局限在⼀定的⼯作部门和特定业务范围内根据特殊需要⽽使⽤的公⽂。
事务公⽂⼜称业务⽂书或⽇⽤⽂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常事务所使⽤的⾮正式⽂件的统称,如计划、总结、简报、报表、记录、调查报告等。
第⼆节公⽂的特点1.法定的权威性【发⽂机关、制发机关】2.作者的法定性【公⽂作者?机关】3.制定的程序性【公⽂办理程序】4.明显的时效性【特定的时间期限内】5.语⾔的庄重性【谨慎的态度】试题、 1、公⽂的权威性和⾏政约束⼒,来⾃()的权威性和合法地位。
A.收发机关B.公⽂作者C.审核机关D.制发机关2、公⽂的作者是指()A.审核⼈B.发⽂机关C.撰稿⼈D.签发⼈(只有上⾏⽂才有)第三节公⽂的语⾔1.公⽂的语⾔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试题1、公⽂的主要语⾔特征是(A)A.庄重、严谨B.华丽、流畅C.威严、有⼒D.古朴、典雅2.公⽂的语⾔表达⽅式:叙述、议论、说明试题2、公⽂写作常⽤的表达⽅式不包括()A.记叙B.描写C.议论D.说明第四节公⽂的分类⼀、公⽂的种类党政机关公⽂处理⼯作条例(2012年4⽉修订)(中办发(2012)14号)规定公⽂种类有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知、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批复、议案、函、纪要⼆、公⽂的分类试题、下列关于公⽂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政机关公⽂处理⽅法》按适⽤范围将公⽂分为17种B.按公⽂的来源,可分为收⽂和发⽂两种C.按涉及机密程度,保密公⽂分为绝密件、秘密件、普通件D.按办⽂时限要求,分为紧急件、加急件、平件2、从⾏⽂⽅向来看,既可以下,也可以上⾏和平⾏的是()A.通知B.公告C.意见D.报告第⼆章公⽂格式公⽂的构成要素也称公⽂的组成部分,⼀份完整的公⽂是由⼀些规定的要素构成的,如发⽂机关标志、发⽂字号、公⽂标题、主送机关、正⽂、印章、成⽂时间等。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篇一: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义(整理版)目录第一章公文概述 .................................................................. (2)1、含义 (2)2、分类 (2)3、公文的行文关系................................................................... . (3)第二章公文的种类 .................................................................. .. (4)第一节通告................................................................... (4)第二节通知................................................................... . (5)第三节报告................................................................... . (7)第四节通报................................................................... . (9)第五节请示................................................................... .. (11)第六节批复................................................................... .. (14)第七节会议纪要................................................................... . (16)第八节函................................................................... . (18)第三章常用文书 .................................................................. . (19)第一节计划类公文................................................................... (19)1、规划................................................................... (20)2、设想................................................................... (21)3、计划................................................................... (22)4、要点................................................................... (23)5、方案................................................................... (24)6、安排................................................................... (25)第二节总结................................................................... (28)第三节调查报告................................................................... . (30)第四节述职报告................................................................... . (32)第五节讲话稿................................................................... .. (34)第六节开幕词................................................................... .. (39)第七节闭幕词................................................................... .. (40)第八节简报................................................................... . (41)第四章行文规则 .................................................................. . (48)第一节含义................................................................... (48)第二节基本规则................................................................... . (49)第三节常见病例................................................................... . (53)1、公文标题中常见病例分析................................................................... (53)2、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 (56)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义第一章公文概述1、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的简称,属于应用文。
公文概述

序号组成。机关代字是机关的代称 ;年份是发文的年度;序号是本年 度发文的顺序号,不编虚位 (即1不 编01),不加“第”字。年份、序号 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 ,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 字号列于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居 中排列。联合行文,只标注排列在 前的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28
发文字号 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二00六年×月×日
2.发文事项
3.希望要求
附注: 主题词:××× ××× ××× 抄送: ×××、×××。 ××办公厅 20××年×月×日印发 (共印×份)
48
附件说明及附件:
附件是随公文一起发送的文件材料。 一般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标识“附件 ”两字,后标注冒号和名称。附件有两 种:一种是用于补充说明或证实正文的 文件材料,包括一些图表、凭据及有关 资料;另一种是随命令、通知等发布、 批转或转发、印发的文件材料。
3
(一)公文含义
广义公文概念:
泛指在公务活动中使用 书面文字材料,包括“公务 文书”和“事务文书”,如 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规 章制度、通知等。
4
一 公 文 概 说
狭义公文定义: 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 过程 中 形成的具有 法定 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是依 法 行政和进行 公务 活动的重要工具。通常 称“文件”。
5
(二)公文特征
1.权威性:作者的权威性;现实执行效应; 2.政治性:国家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3.程式性:规范体式、生成程序;
4.时效性:成文日期;办理实效。
6
(三)公文种类
1987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 第一个《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1993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办 法》进行第一次修改,规定公文为 13种。 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经过第二 次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公文 为13类。
第一章 公文第一节 公文概述2

第一章公文第一节公文概述1)什么是公文.公文:是国家机关用其它社会组织在行使和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的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
含义理解: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它社会组织。
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
4.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2).公文的产生与发展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商代后期:甲骨文书;秦汉:“书”、“奏”。
辛亥革命以后:《公文程式》3).文书、文件和公文文书:可以作为所有文件材料总称,既可指公务文书,也可以指私人文书,是一个整体概念。
最早出现于西汉。
文件:广义上说:它同文书一样,既可指公务文件,也可指私人文件,有时也可以指文件材料的总称。
狭义上说:文主要是指机关、组织制成和发布的具有固定格式和文件版头的正式行文。
出现于清末。
公文:是指各机单位为了办理公务而形成的文件材料。
出现于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
在机关中三者都是指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工作活动中形成和处理的收来文件、发出文件以及机关内部所使用的文件材料,即公务文书。
第二节公文的特点与作用1).公文的特点:1.公文有法定作者2.公文有法定的权威3.公文特定的效用4.公文有规范体式5.公文有规定的处理程序。
法定作者:是指依据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章程、决定成立的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定的职能权利和负担一定的任务、义务的机关、组织或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
行文单位: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发文件的机关、部门或单位,称为行文单位。
公文的制发:经过起草、核稿、签发等程序。
公文的签收:签收登记、分办、批办、承办、催办等。
2)公文的作用:公文的作用在于它是党和国家具体领导和管理政务,机关之间相互进行联系以及机关内部处理工作事务的一种工具。
表现在:1.领导与指导作用2.行为规范作用3.传递信息作用4.公务联系作用5.凭据记载作用第三节公文的分类与名称(一)公文的分类:1).按来源分:对外文件\ 收来文件\ 内部文件1.对外文件:简称发文。
公文一公文概述

公文概述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
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公务的应用文书。
行政公文则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曾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当的机关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布臵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
党的机关公文文种为: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共14种。
其中,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这5种文中行政公文中没有。
公文的特点:目的的政治性:公文是国家进行管理活动、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一条重要渠道,是各级政府及部门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制发是一种政治活动,他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它是公文的本质特征。
内容的权威性:公文是由政府部门和特定机构和工作人员制定的,刑法中有一条规定:任何人无权假冒任何机关或组织名义擅自发文,对于伪造公文的人要依法治罪。
公文代表政府的意志和态度。
在其发文范围内,公文具有行政约束力,同时还有法定效力。
对于公文中下达的命令和法规条文等,有关人、有关机构都要遵照执行,不得等闲视之。
在特定范围内,公文是权力和威信的象征。
体式的规范性:‚体‛即文体,‚式‛为格式。
公文的种类、格式、制发程序等,都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定的,不得任意改动。
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文的种类。
不同种类的公文,其适用范围有所不同。
因此,准确选择文种,是进行公文写作的第一步。
二是公文的格式。
每一种公文的制作,从标题、正文到落款都有其特殊的规定和要求。
公文的行文目的是否能实现,跟正确的格式也有关系。
三是公文办理有一定的处理程序。
从发文到收文都须经过一系列手续。
同时,公文的规范性也是实现办公自动化的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