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

1.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

选两只体重相近的小鼠,腹腔注射亚硝酸钠0.5ml,立即取其中1只腹腔注射1%美蓝0.5ml,另一只注入0.5 ml生理盐水。记录入瓶后死亡时间。

应该是先注射亚硝酸钠。实际上亚硝酸钠和美兰几乎是同时进入体内,是吧?

2.CO中毒性缺氧属血液性缺氧(等张性缺氧),即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氧。CO是含碳物质未完全燃烧而产生的一种窒息性气体,可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碳氧血红蛋白而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抑制红细胞的糖酵解,增加与氧的亲和力,致使小白鼠皮肤黏膜呈现樱桃红色。CO中毒性缺氧属等张性缺氧,呼吸系统的代偿不明显,故观察到小白鼠的呼吸逐渐减弱直至停止死亡。CO为有毒性气体,在实验过程中注意通风,须注意浓硫酸与HCOOH小心吸取以防伤及自己及其它物品,加热时不能过猛,以免CO产生过多、过快,使小白鼠迅速死亡,来不及观察。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也属血液性缺氧(等张性缺氧)。亚硝酸盐可使大量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高铁血红蛋白呈棕褐色,故甲鼠的皮肤黏膜呈咖啡色;乙鼠注入美兰,美兰是一种还原剂,可将Fe3+还原为Fe2+,具有解毒作用。

呼吸节律变化

正常人静息状态下,呼吸的节律基本是均匀而整齐的。病理状态下,往往会出现各种呼吸节律的变化。

(一)潮式呼吸

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潮式呼吸周期可长达30s~2min,暂停期可持续5~30s,所以较长时间仔细观察才能了解周期性节律变化的全过程。

(二)间停呼吸

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以上两种周期性呼吸节律的变化的机制是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

低,使调节呼吸的反馈系统失常。只有缺氧严重,二氧化碳潴留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刺激呼吸中枢,此时呼吸恢复和加强;积聚的二氧化碳呼出后,呼吸中枢又失去有效的兴奋性,使呼吸又再次减弱进而暂停。这种呼吸节律的变化多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及某些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巴比妥中毒等。间停呼吸较潮式呼吸更为

严重,预后多不良,常在临终前发生。然而,必须注意有些老年人深睡时也可出现潮式呼吸,此为脑动脉硬化,中枢神经供血不全的表现。

(三)抑制性呼吸

此为胸部发生剧烈疼痛所致的呼气相突然中断,呼吸运动短暂的突然受到抑制,患者表情痛苦,呼吸较正常浅而快。见于急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及胸部严重外伤等。

(四)叹气样呼吸

表现在一段正常的呼吸节律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并常伴有叹气声。此多为功能性改变,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抑郁症。

血液性缺氧导致呼吸节律改变一般是到了小白鼠死亡之前,由于脑严重缺氧,对呼吸中枢发生严重抑制,而等张性缺氧呼吸系统的代偿不明显,故发生节律改变如间停呼吸。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

1.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 选两只体重相近的小鼠,腹腔注射亚硝酸钠0.5ml,立即取其中1只腹腔注射1%美蓝0.5ml,另一只注入0.5 ml生理盐水。记录入瓶后死亡时间。 应该是先注射亚硝酸钠。实际上亚硝酸钠和美兰几乎是同时进入体内,是吧? 2.CO中毒性缺氧属血液性缺氧(等张性缺氧),即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氧。CO是含碳物质未完全燃烧而产生的一种窒息性气体,可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碳氧血红蛋白而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抑制红细胞的糖酵解,增加与氧的亲和力,致使小白鼠皮肤黏膜呈现樱桃红色。CO中毒性缺氧属等张性缺氧,呼吸系统的代偿不明显,故观察到小白鼠的呼吸逐渐减弱直至停止死亡。CO为有毒性气体,在实验过程中注意通风,须注意浓硫酸与HCOOH小心吸取以防伤及自己及其它物品,加热时不能过猛,以免CO产生过多、过快,使小白鼠迅速死亡,来不及观察。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也属血液性缺氧(等张性缺氧)。亚硝酸盐可使大量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高铁血红蛋白呈棕褐色,故甲鼠的皮肤黏膜呈咖啡色;乙鼠注入美兰,美兰是一种还原剂,可将Fe3+还原为Fe2+,具有解毒作用。 呼吸节律变化 正常人静息状态下,呼吸的节律基本是均匀而整齐的。病理状态下,往往会出现各种呼吸节律的变化。 (一)潮式呼吸 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潮式呼吸周期可长达30s~2min,暂停期可持续5~30s,所以较长时间仔细观察才能了解周期性节律变化的全过程。 (二)间停呼吸 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以上两种周期性呼吸节律的变化的机制是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 低,使调节呼吸的反馈系统失常。只有缺氧严重,二氧化碳潴留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刺激呼吸中枢,此时呼吸恢复和加强;积聚的二氧化碳呼出后,呼吸中枢又失去有效的兴奋性,使呼吸又再次减弱进而暂停。这种呼吸节律的变化多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及某些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巴比妥中毒等。间停呼吸较潮式呼吸更为

(4)病理学--第十章 缺氧(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2013)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章缺氧 1.何谓血氧分压(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静脉血氧分压(PvO2)的正常值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血氧分压是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约为100mmHg(13.3kPa),主要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静脉血氧分压(PvO2)正常值约为40mmHg(5.33kPa),主要取决于组织摄取氧和利用氧的能力。 2.何谓血氧容量(CO2max)?它的正常值是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何谓血氧含量(CO2)?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动脉血氧含量(CaO2)和静脉血氧含量(CvO2)的正常值多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能反映什么?何谓低氧血症? 答:血氧容量是指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正常值约为20ml/dl,主要取决于Hb的质(与氧结合的能力)和量。 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主要是Hb实际结合的氧量和极小量溶解于血浆中的氧,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和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含量(CaO2)正常值约为19ml/dl,静脉血氧含量(CvO2)约为14ml/dl。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能反映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能力。 低氧血症是指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3.何谓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是多少? 答:血氧饱和度(SO2)是指Hb与氧结合的百分数。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为95%~97%;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为75%。 4.何谓缺氧?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的特点,可将缺氧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缺氧是指任何原因使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而导致机体功能、代谢和组织细胞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的特点,可将缺氧分为以下4种类型: ①乏氧性缺氧(或称低张性缺氧) ②血液性缺氧(或称等张性缺氧或称等张性低氧血症) ③循环性缺氧(或称低动力性缺氧)(可分为缺血性缺氧和瘀血性缺氧) ④组织性缺氧 5.何谓乏氧性缺氧?血氧会发生哪些变化?皮肤黏膜颜色发生什么变化?与乏氧性缺氧发生有关的原因和机制有哪些?何谓发绀? 答:乏氧性缺氧(或称低张性缺氧)是指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含量CaO2降低,组织供氧不足的缺氧。 血氧变化特点: ①PaO2降低;②CaO2降低;③SaO2降低; ④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急性缺氧: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 慢性缺氧: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可变化不显著,CO2MAX正常或略增高。 ⑤当毛细血管中氧合Hb浓度减少,脱氧Hb浓度达到或超过50g/L(5g/dl)时,皮肤

5缺氧习题

缺氧习题库 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血红蛋白的量 B.全身组织供血 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D.肺的呼吸功能 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 2.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A.细胞摄氧的能力 B.血红蛋白含量C.动脉血CO2分压D.动脉血氧分压 E.红细胞内2,3-DPG含量 3. 血氧饱和度是指 A. 血液中溶解的O2量和总O2量的比值 B. Hb结合的O2量和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的比值 C. HbO2和未结合O2的Hb的比值 D. HbO2和Hb总量的比值 E. 未结合O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 4.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 A.吸入气的氧分压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 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 5. 决定血氧饱和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 血液pH 值 B. 血液温度 C. 血氧分压 D. 血液CO2分压 E. 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 6. 缺氧时氧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 B. 血液H+浓度升高 C. 血液CO2分压升高 D. 血液温度升高 E. 以上都不是 7. 呼吸功能不全引起的缺氧,其动脉血中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

A.氧容量降低 B.氧分压降低 C.氧含量降低 D.氧饱和度降低 E.氧离曲线右移 8. 正常人进入通风不良的矿井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A.吸入气的氧分压降低 B.肺部气体交换差 C.肺循环血流减少 D.血液携氧能力降低 E.组织血流量少 9. 低张性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其动脉血氧分压一般要低于 10. 下列关于低张性低氧血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血氧容量正常 B.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 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 D.吸入气氧分压降低是病因之一 E.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11. 以下哪一种原因引起的缺氧一般无发绀 A. 呼吸功能不全 B. 组织用氧障碍 C. 心力衰竭 D. 静脉血掺杂 E. 窒息 12. 最能反映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指标是 A.血氧容量降低 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D.静脉血氧含量增加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加 13. 关于紫绀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缺氧不一定有紫绀

缺氧的类型与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机能学实验报告 缺氧的类型及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摘要: 【目的】:复制不同类型缺氧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缺氧时呼吸节律变化规律和皮肤黏膜颜色的变化特点;观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不同、外界环境温度不同及年龄不同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了解临床应用冬眠及低温疗法的意义;掌握对照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重要性。【方法】:乏氧性缺氧中,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氯丙嗪作为对照,计算耗氧量。亚硝酸钠中毒中,注射亚硝酸钠溶液后,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美蓝作为对照,取肝脏观察血液颜色。【结果】:甲(实验组)耗氧率R=A/W*t=0.0214;乙(对照组)耗氧率R=A/W*t=0.0427。亚硝酸钠中毒:甲组小鼠肝脏颜色:鲜红色; 乙小鼠肝脏颜色:棕褐色。 【结论】:氯丙嗪可缓解缺氧,小鼠存活时间更长;美蓝可解救小鼠亚硝酸钠中毒。 关键词:乏氧性缺氧;亚硝酸钠中毒;温度 引言:当供应组织的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可发生异常变化,这种病理过程称之为缺氧。缺氧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病理过程。许多原因都能使机体发生缺氧。不同类型的缺氧,其机体的代偿适应性反应和症状有所不同。 1、材料 1.1 实验对象:18~22g小鼠,新生鼠;

1.2 器材: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高灵敏压力换能器;500Iml 广口瓶(带有橡皮管及橡皮塞)2 个,1ml 注射器,剪刀,镊子; 1.3 实验试剂:氯丙嗪;生理盐水,亚硝酸钠溶液,美蓝,冰块。 2、方法 2.1 乏氧性缺氧 1.1.1取两只老鼠先编号,再进行称重,并记下数据。 2.1.2对1号鼠按0.1ml/10g进行腹腔注射氯丙嗪,注射完后冰浴10~15分钟,而对4号鼠则腹腔注射相同量的生理盐水,并将它放在室温下10~15分钟。时间到后,将两只老鼠放入500ml广口瓶内,塞进瓶塞,并将移液管放入盛满水的量筒内计入当时的液面高度数据。 2.1.3实验观察观察皮肤黏膜颜色变化,呼吸频率的快慢,活动强度,至小鼠死亡,记录其存活时间。并读取液面变化量即耗氧量。解剖小鼠尸体,记录肝脏、肺、血液颜色变化。 2.1.4总耗氧量计算根据A(ml),存活时间T(min),鼠体量W(g)三项指标,求出总耗氧量。 2.2 亚硝酸钠中毒 2.2.1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鼠2只,进行编号,并观察皮肤黏膜色泽。 2.2.2向两只老鼠均注射0.2mlNaNO2,注射完后,立即向2号鼠腹腔内注射美兰溶液0.2ml,向3号老鼠注射相同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实验组。 2.2.3 3号鼠死亡后,迅速取肝,观察肝的血液颜色;对2号鼠迅速处死,取肝,并观察肝的血液颜色。

缺氧

1.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A.低张性低氧血症 B.等张性低氧血症 C.缺血性缺氧 D.淤血性缺氧 E.低动力性缺氧 2.严重贫血可引起 A.循环性缺氧 B.乏氧性缺氧 C.血液性缺氧 D.组织中毒性缺氧 E.低动力性缺氧 3.血液性缺氧时 A.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 B.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 C.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般均正常 D.血氧容量、血氧含量一般均降低 E.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 4.循环性缺氧时静脉的 A.血氧分压正常、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降低 B.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均降低 C.血氧含量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降低 D.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正常 E.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降低 5.循环性缺氧可由下列何种原因引起 A.大气供氧不足 B.血中红细胞数减少 C.组织供血量减少 D.血中红细胞数正常但血红蛋白减少 E.肺泡弥散到循环血液中的氧量减少 6.下列何种物质可使低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结合氧的导致缺氧的发生 A.硫酸盐 B.尿素 C.亚硝酸盐 D.肌酐 E.乳酸 7.因缺氧引起了皮肤、粘膜呈紫蓝色,说明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达到多少 A.11g/dl B.9g/dl C.7g/dl D.5g/dl E.3g/dl 8.静脉血短路(分流〕流入动脉可造成 A.血液性缺氧 B.缺血性缺氧 C.瘀血性缺氧 D.乏氧性缺氧 E.组织中毒性缺氧 9.缺氧是由于 A.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 B.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 C.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D.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E.血液中氧容量降低 10.正常人进入高原或通风不良的矿井中发生缺氧的原因是 A.吸入气的氧分压降低 B.肺气体交换障碍 C.循环血量减少 D.血液携氧能力降低 E.组织血流量减少 11.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 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室间隔缺损 D.氰化物中毒 E.慢性贫血 12.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A.心脏 B.大脑 C.肺 D.肾 E.胃肠道 13.严重缺血引起的缺氧,皮肤、粘膜的颜色 A.紫蓝色 B.苍白 C.樱桃红色 D.咖啡色 E.鲜红或玫瑰红色 14.氧气疗法对哪种缺氧效果最好 A.乏氧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中毒性缺氧 E.以上都不对 15.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 A.血氧含量下降 B.血氧容量下降 C.动脉血氧分压下降D.动-静脉氧差明显减小 E.氧饱和度下降 B型题 A.左心衰竭 B.贫血 C.静脉血经短路(分流)流入动脉 D.氨中毒 E.氰化物中毒 1.乏氧性缺氧可见于 2.循环性缺氧可见于 3.血液性缺氧可见于 4.组织中毒性缺氧可见于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血氧含量正常、血氧容量正常 B.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血氧含量降低、血氧容量降低 C.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血氧含量降低、血氧容量正常 D.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血氧含量正常、血氧容量降低 E.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降低、血氧容量正常 5.乏氧性缺氧时 6.血液性缺氧时 7.循环性缺氧时 8.组织中毒性缺氧时 参考答案: A型题:1-5.ACDDC 6-10.CEDAA 11-12.DBC B型题:1-4.CABE 5-8.EBAA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急救护理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急救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亚硝酸盐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味微咸而稍带苦味,由于外观及味道均与食盐相似,多因误食中毒。亚硝酸中毒的主要特点是由于组织缺氧引起的紫绀现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头晕、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呕吐、腹泻,严重者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2010年5月我院一次性收治了4例因误把亚硝酸盐当食盐用引起中毒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救护措施全部治愈,48小时后出院。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亚硝酸盐中毒急救护理 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当摄入量达0.2~0.5g时即可引起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又称肠源性青紫症、紫绀症、乌嘴病。亚硝酸盐自肠道吸收后,可使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失去携氧能力的高铁血红蛋白,同时阻止正常血红蛋白释放氧,导致低氧血症,造成各组织缺氧,还可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引起血压下降。 1临床资料 4例中毒患者是一家人进餐,食用熟食后0.5~1小时相继出现

症状,病情轻重不一,男1例,女3例,发病年龄在18~49岁,均意识清楚。其中轻度中毒1例,中度中毒1例,重度中毒2例。经力抢救全部治愈,48小时出院。 2方法 2.1监测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病情及收集到的资料做好评估,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各种抢救措施同时、快速、有序进行,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2.2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置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有利于分泌物及时排出,并及时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预防呕吐物、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导致吸入性窒息。 2.3促进毒物排泄,减少毒物的吸收催吐、洗胃。对意识清楚能合作的病员采取口服催吐、洗胃;对不合作、昏迷病员采取电动洗胃。洗胃液一般采用温开水,成人10L—20L,洗至水清凉,无食物残渣。洗胃温度一般为30℃—40℃,温度过高会加速毒物的吸收加重中毒,温度过低会刺激病人胃肠道引起恶心、寒战及血管反应等症状。洗胃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情况,并注意洗出液的性状,如有血性液洗出,应考虑胃粘膜损伤的可能,洗胃后给予牛奶250ml灌入。洗胃毕由胃管内注入20%甘露醇250~500ml导泻,减少肠道内遗留毒物及从肠肝循环排入毒素的吸收。 2.4氧疗对轻、中、重度食物中毒的患者,均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5~8L/min。可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细胞的缺氧症状。 2.5及时应用特效解毒药物轻者可用高渗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缓

缺氧试题

1.低张性缺氧时氧分压__________,血氧含量__________,血氧饱和度 __________。 答案:降低;正常;降低 2.摄入大量亚硝酸食物引起__________血症,皮肤粘膜呈__________色,称为__________缺氧。 答案: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咖啡色;血液性 3.血液性缺氧时由于__________数量减少或_____发生改变,以致血氧含量 _______。 答案:血红蛋白;性质;减少 4.CO中毒患者血中__________增多,皮肤粘膜呈__________色。 答案:碳氧血红蛋白;樱桃红色 5.氰化物中毒时,皮肤粘膜呈__________色,引起__________缺氧,静脉血氧含量__________,动脉血氧含量__________。 答案:玫瑰红;组织性;增高;减少 6.外呼吸功能障碍因肺通气不足、气体交换障碍,致使肺通气与肺血流的比例失调而导致缺氧,此型缺氧又称为______缺氧。 答案:呼吸性 7.血氧容量指氧分压为______ 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________ mmHg、温度为38℃时,在体外每100毫升血液内血红蛋白所结合的氧量。 答案:150;40 8.急性缺氧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迅速增加,这是由于缺氧刺激了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_______结果。 答案:血液重新分布 9.缺氧时,肺小动脉周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增多,作用于组胺H1受体而使肺血管_______。 答案:收缩 10.急性缺氧初期,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________,心输出量增加,此为机体适应性反应。 答案:增强 11.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和血氧分压之间的关系。 答案:血氧饱和度 1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反映组织的耗氧量,正常值为_______ml/L 答案:50 13.氧离曲线右移,说明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_______。 答案:降低 14.法洛四联症引起的缺氧类型是_______。 答案:乏氧性缺氧 15.血氧容量取决于血液中_______的质和量,反映血液携氧能力的强弱。 答案:血红蛋白 16.组织性缺氧时,因为毛细血管中氧合血红蛋白增多,患者的皮肤、黏膜呈_______。 答案:鲜红或玫瑰红色

5缺氧习题

缺氧习题库

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血红蛋白的量B.全身组织供血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D.肺的呼吸功能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 2.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A.细胞摄氧的能力B.血红蛋白含量C.动脉血CO2分压D.动脉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 3. 血氧饱和度是指 A. 血液中溶解的O2量和总O2量的比值 B. Hb结合的O2量和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的比值 C. HbO2和未结合O2的Hb的比值 D. HbO2和Hb总量的比值

E. 未结合O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 4.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 A.吸入气的氧分压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 5. 决定血氧饱和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 血液pH 值 B. 血液温度 C. 血氧分压 D. 血液CO2分压 E. 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 6. 缺氧时氧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 B. 血液H+浓度升高 C. 血液CO2分压升高 D. 血液温度升高 E. 以上都不是 7. 呼吸功能不全引起的缺氧,其动脉血中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

A.氧容量降低 B.氧分压降低 C.氧含量降低 D.氧饱和度降低 E.氧离曲线右移 8. 正常人进入通风不良的矿井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A.吸入气的氧分压降低 B.肺部气体交换差 C.肺循环血流减少 D.血液携氧能力降低 E.组织血流量少 9. 低张性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其动脉血氧分压一般要低于 A.12.0kPa(90mmHg) B.10.7kPa(80mmHg) C.9.3kPa(70mmHg) D.8.0kPa(60mmHg) E.6.7kPa(50mmHg) 10. 下列关于低张性低氧血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血氧容量正常 B.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

亚硝酸盐中毒机理以及急救(最新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亚硝酸盐中毒机理以及急救(最 新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亚硝酸盐中毒机理以及急救(最新版) ◆病因及发病机理 1、食入含大量亚硝酸盐蔬菜,一般是叶菜类,如小白菜、芹菜、韭菜、甜菜叶、萝卜叶、莴苣等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当这些蔬菜贮存时间长,一旦开始腐烂,亚硝酸盐含量就会明显增高。蔬菜腐烂越重,亚硝酸盐增高就更明显。 2、新掩制的蔬菜,在腌制2~4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增高,7~8天达到最高。同时与食盐浓度及掩制的温度也有一定关系。(如5%浓度的食盐在37℃左右时所产生亚硝酸盐浓度最高;如15%盐水则无明显变化)。因此腌制蔬菜在8天以内,食盐浓度在15%以下时,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变质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高。 3、烹调后的熟菜放在不洁的容器中,存放过久,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熟菜中的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4、在一个时期内,集中吃大量叶菜类蔬菜,如菠菜、小白菜(未腐败变质),但当消化功能紊乱,胃酸浓度低下时,大量食用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蔬菜,且肠内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致使胃肠道内亚硝酸盐产生速度加快,体内又不能及时的将大量的亚硝酸盐分解成氨,这时亚硝酸盐大量吸收入血而引起中毒,常称为肠原性青紫。 5、某些地区的井水中也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一般称苦井水)。使用这些水煮饭(粥),存放不当,时间过久,也会引起中毒。其他如奶制品,腌制品加工过程处理不当,均能造成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的原理是其与血红蛋白作用,使正常的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能抑制正常的血红蛋白携带氧和释放氧的功能,因而致使组织缺氧,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更为敏感。 ◆临床表现 潜伏期,纯亚硝酸盐中毒,一般为10~15分钟。由于大量食入青菜类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潜伏期为l~3小时,长者可达20小时。 中毒的一般表现为精神萎糜、头晕、头痛、乏力、心悸、嗜睡、

亚硝酸盐中毒急救方法的比较

亚硝酸盐中毒急救方法的比较 一、摘要: 目的:本实验在于评价几种简易亚硝酸盐中毒急救方法的效果,以探索一种能有效快速抢救的方法。 方法:5只兔子中1只为对照组,其余为模型组,均给了亚硝酸钠使之中毒,对照组不抢救,模型组分别给予美蓝;葡萄糖加Vc;美蓝,葡萄糖,Vc,且模型组的每个兔子都洗胃,观察兔子的心率与呼吸频率的变化,以评价哪种抢救最有效。 结果:中毒后不抢救的兔子于给药43min后死亡,用美蓝抢救花了10min,用葡萄糖加Vc 抢救用了15min,两只兔子抢救失败。 结论:在相同条件下用美蓝抢救所花的时间比用葡萄糖加Vc所用的时间短,因此,就是这两种抢救方法而言,用美蓝作亚硝酸盐中毒抢救静脉注射液更有效。 关键词:兔子,亚硝酸盐,中毒,美蓝,洗胃,葡萄糖,Vc. 二、前言:亚硝酸盐是强氧化剂,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因此,亚硝酸盐中毒会出现紫绀,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增加等现象。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腌制食品中,而0.2g的亚硝酸盐即可使人中毒。因此,对亚硝酸盐中毒的患者采取迅速有效的解毒方法是防止病情恶化,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临床上所用的急救方法有多种,在常用的方法中那一种最有效、最快速?这就是我们这次实验中要探索的问题。 三、材料与方法: 对象:兔子 药品:1%美蓝溶液、50%葡萄糖、维生素C、戊巴比妥钠溶液、亚硝酸钠、肝素、生理盐水、蒸馏水。 仪器:二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电脑、手术刀、注射器、铁架台、气管插管、动脉插管、食管插管、镊子、剪刀。 实验过程: 1)用1%25ml/kg戊巴比妥钠麻醉兔子。 2)颈部剪毛后,切口,仔细分离气管、颈动脉和食管。 3)分别做气管插管,颈动脉插管、食管插管,前两个分别连接呼吸换能器与压力换能器以测呼吸与心率。 4)往兔子A食管插管内注入含37.8mg亚硝酸钠溶液,注完后用20ml蒸馏水冲洗残留管内的药液。并注意其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 5)兔子A不予以抢救作空白对照,观察其开始出现症状到死亡为半小时。 6)对兔子B重复1~4、7步骤。 7)待兔子B心率、呼吸频率都升高后,一边在耳缘静脉注射1%美蓝溶液0.25~0.42ml/kg,但注射失败,兔子死亡。 8)对兔子C重复1~4、7步骤。一边注射美蓝,一边洗胃(反复灌流多次,直至从胃里流出来的液体为澄清液)。 9)从开始抢救到心率、呼吸恢复到接近正常状态为12min.

郑大《病理生理学》缺氧

、反映组织利用氧多少的指标是D A、动脉血氧含量 B、静脉血氧含量 C、静脉血氧饱和度 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2、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 6.0kPa(45mmHg),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A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组织性缺氧 D、循环性缺氧 3、缺氧时使冠状动脉扩张的最重要的物质是B A、乳酸 B、腺苷 C、PGl2 D、儿茶酚胺 4、氰化物中毒时最具特征的血氧变化是D A、氧容量降低 B、静脉血氧含量降低 C、氧饱和度正常 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5、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B A、10.0kPa(75mmHg) B、8.0kPa(60mmHg) C、6.7kPa(50mmHg) D、5.33kPa(40mmHg)

正确错误 、剧烈运动引起的缺氧其血氧变化特点为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正确错误 、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骨髓造血加强。√ 正确错误 、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红细胞内 正确错误 低张性缺氧的血氧变化是动脉血氧含量、 正确错误 A:血液氧饱和度降低 B: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 C:组织供氧不足或不能充分利用氧

D:血液氧含量过低 E:血液氧容量降低 标准答案:C 2.[1分]低张性缺氧主要血气特点是 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 B: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 C: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 D: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 E: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标准答案:E 3.[1分]等张性缺氧时 A:血氧容量降低 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C:血氧饱和度降低 D: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 E:血氧含量正常 标准答案:A 4.[1分]低氧血症是指 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 B: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 C: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 D: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E: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 标准答案:B 5.[1分]动脉血氧分压是指 A: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 B:溶解在动脉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C: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力的大小 D: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 E: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 标准答案:B 6.[1分]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 A:血液中溶解的O2量和总O2量的比值 B:Hb结合的O2量和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的比值 C:HbO2和未结合O2的Hb的比值 D:HbO2和Hb总量的比值 E:未结合O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 标准答案:B

急性亚硝酸钠中毒

急性亚硝酸钠中毒 病症描述: 急性亚硝酸纳中毒指人体摄入超过0.2-0.5g亚硝酸后可使用血液中形成大量高铁血红蛋白,导致机体严重缺氧;并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使周围血管极度扩张,发生周围循环衰竭;同时,对胃肠道发生刺激作用。 诊断要点: 1、有误将亚硝酸纳当做食盐食入或食入未腌透的咸菜等病史。常见集体中毒,也偶见于医源性者。 2、潜伏期最短10-15分钟,多为1-3小时,也有长达20小时者。发病后自觉头晕、头痛、乏力、嗜睡、出汗、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胸闷、呼吸困难,口唇、颜面及甲床严重紫绀。重者血压下降、休克、昏迷、抽蓄及呼吸衰竭、脑水肿等。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3、化验取呕吐物或血1滴加试液(联苯胺0.1mg于冰醋酸10ml,加水至100ml过滤)呈棕红色为阳性。 处理方法: 原则立即终止毒物继续吸收,应用特效解毒剂,防治休克、呼吸衰竭、脑水肿等并发症。 1、彻底催吐或洗胃。 2、保持呼吸通道通畅。 3、吸氧。 4、特效解毒剂的应用。 (1)轻度中毒可应用维生素C1g加入50%GS60-100ml中静注或加入液体500ml中静滴;亚甲兰(美兰)12mg/kg,口服,3次/日。 (2)重度中毒可应用1%亚甲兰(美兰)5-10ml或1-2mg/kg,加入50%GS60-100ml中静注。如2小时后无好转,可重复应用一次。切不可过量,以免出现兴奋、妄等中毒反应。 5、对症处理。 6、积极防治休克、呼吸衰竭、脑水肿等并发症。 转运条件: 1、尽量采取必要措施,保证生命体征平稳。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吸氧。 4、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5、必要时心电监护。 6、采集、携带呕吐物、残留毒物,以进行毒物鉴定。 7、途中严密监控神志、面色、呼吸、心率、血压及周围循环等病情变化。

缺氧

缺氧1.缺氧p69 2.低张性缺氧p70 3.血液性缺氧p71 4.高铁血红蛋白血症p72 5.肠源性紫绀p72 6.紫绀p71 7. 组织性缺氧p73 1.缺氧概念是 A.吸入气中的氧减少; B.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C.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D.血液氧容量降低; E.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 2.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发生缺氧的始动因素是 A.吸入气氧分压过低; B.肺泡气氧分压降低; C.血氧分压降低; D.血氧饱和度降低; E.血氧容量降低。 3.低张性缺氧症引起组织缺氧, 动脉血氧分压须低于 A. 12.0KPa (90mmHg); B. 10.7KPa (80mmHg); C. 9.3KPa (70mmHg); D.8.0KPa (60mmHg); E. 6.7KPa (50mmHg)。 4.CO造成缺氧的原因为 A.O2与Hb结合速率减慢; B.HbO2解离速度减慢; C.HbCO无携氧能力; D.CO使RBC内2,3-DPG增高; E.以上都不对。 5.引起“肠源性紫绀”的原因为 A.亚硝酸盐中毒; B.CO中毒; C.氰化物中毒; D.硫化物中毒; E.肠道淤血水肿和菌群失调。 6.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变化最有特征性的是 A.PaO2正常; B.血氧容量正常; C.A血氧容量正常; D.A血氧饱和度正常; E.A-V血氧含量差增大。

7.最能反映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指标是 A.PaO2↓; B.A血氧容量↓; C.A血氧含量↓; D.A-V血氧含量差↑; E.V血氧含量↑。 8.严重贫血时,下述指标变化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A.血氧含量↓; B.PaO2↓; C.A血氧含量↓; D.A血氧饱和度正常; E.V血氧含量减少。 9.氧离曲线右移是由于 A.RBC内2,3-DPG↑; B.血[H+]↓; C.PaCO2↓; D.血温↓; E.以上都不是。 10.下述缺氧哪一种常无紫绀 A.呼吸功能不全; B.组织用氧障碍; C.心力衰竭; D.静脉血掺杂; E.窒息。 11.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机制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性增强; C.肺通气量增加; D.脑血流量增加; E.腹腔内脏血流量减少。 12.急性缺氧引起的血管效应为 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 D.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 E.冠脉收缩,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 13.急性缺氧时,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最显著的脏器是 A.肝; B.肾; C.肺; D.胃肠道; E.胰腺。

病理学-缺氧-试卷与答案

2018-2019 学年(春)季学期 2018 级临床医学专业《缺氧》( A 卷) 一、A1型题(答题说明: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或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共有 25题,合计 100.0 分。) 1. 缺氧的概念是 A. 吸入气中的氧含量减少 B. 血氧含量过低 C. 血氧分压降低 D. 血氧容量降低 E. 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E 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 2. 低氧血症是指 A. 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B. 血氧容量低于正常 C. 血氧含量低于正常 D. 血氧饱和度降低 E. 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C 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 3. 组织供氧量取决于 A. PaO2和氧容量 B. PA02和肺换气功能 C. 血红蛋白的质和量 D. 静脉血氧饱和度和血流量 E. 动脉血氧含量和血流量 4. 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的Hb浓度及Hb和02的结合能力 B. 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 C. 动脉血氧分压仅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 D. 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实际带氧量

E. 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 5ml/dl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C 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 5. 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 A. 血液中溶解的 02量与总 02量的比值 B. Hb与02结合的百分数 C. HbO2和未结合的02的Hb的比值 D. HbO2和Hb总量的比值 E. 未结合的0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考生答案:参考答案: B 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 6. 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A. 血液温度 B. 血氧分压 C. 血液二氧化碳分压 D. 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 E. 血液pH值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B 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 7. Pa02 取决于 A. 血氧容量 B. 吸入气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 C. 血红蛋白的质和量 D. 血氧饱和度 E. 血氧含量 8. 下列哪项与动脉血氧含量无关 A. Hb 的量 B. 血液的携氧能力 C. 吸入气氧分压 D. 外呼吸功能 E. 内呼吸状况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E 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 9. 反映组织摄氧量的指标是 A. 动脉血氧含量 B. 静脉血氧含量

5缺氧习题

缺氧习题库 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血红蛋白的量 B.全身组织供血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 D.肺的呼吸功能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 2.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A.细胞摄氧的能力B.血红蛋白含量C.动脉血CO2分压 D.动脉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 ?3.血氧饱和度是指??A.血液中溶解的O2量和总O2量的比值 B.Hb结合的O2量和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的比值? C. HbO2和未结合O2的Hb的比值? D. HbO2和Hb总量的比值? E.未结合O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 4.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 A.吸入气的氧分压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 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 5.决定血氧饱和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 血液pH 值B.血液温度C.血氧分压 6. 缺氧时氧离曲线右移D.血液CO2分压 E. 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 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B. 血液H+浓度升高??C. 血液CO2分压升高D. 血液温度升高 E. 以上都不是? 7. 呼吸功能不全引起的缺氧,其动脉血中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A.氧容量降低B.氧分压降低 C.氧含量降低 D.氧饱和度降低 E.氧离曲线右移? 8.正常人进入通风不良的矿井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A.吸入气的氧分压降低 B.肺部气体交换差 ?C.肺循环血流减少D.血液携氧能力降低E.组织血流量少 9. 低张性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其动脉血氧分压一般要低于 A.12.0kPa(90mmHg)B.10.7kPa(80mmHg) C.9.3kPa(70mmHg)??D.8.0kPa(60mmHg) E.6.7kPa(50mmHg) 10.下列关于低张性低氧血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短时间内摄入较大量亚硝酸盐后引起的以血液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1概述 亚硝酸盐(常见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味,易溶于水。亚硝酸盐成人口服的最低中毒剂量约为0.1g,口服最低致死剂量约为1.0g~5.0g。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途径为经口摄入,主要接触机会有:食堂或餐饮业误将其作为食盐使用;进食苦井水、放置过久的腌制食品或添加剂超标的熟食肉类;大量食用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蔬菜等。 2 中毒事件的调查和现场处理 2.1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 现场处置人员调查和处理亚硝酸盐中毒事件时,一般不必穿戴个体防护装备;现场采样人员采集食品样品时,需要戴一次性乳胶手套;现场救护人员在现场救治点救治中毒病人时,一般不必穿戴个体防护装备。 2.2 中毒事件的调查 调查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应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然后进行中毒事件相关场所、人员等调查工作,并及时向中毒事件指挥部提出收集并封存所有可疑中毒食品、其他可能导致本次中毒事件物品以及中毒病人呕吐物的建议。

2.2.1中毒事件相关场所的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中毒事件涉及的食品生产、储存、加工至食用整个过程的各个场所,调查内容包括食品加工过程(包括使用的原料和配料、调料、食品容器、使用的工具)、环境状况,食品的分装、储存的条件,人员接触情况等。 2.2.2中毒事件相关人员的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中毒病人、目击证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如饭店负责人、厨师、服务员、食品采购员、同工作场所工人等)。调查内容包括接触时间、接触物质、接触人数、中毒人数、中毒的主要症状、中毒事故的进展情况、已经采取的紧急措施、饮食的加工方法、食品的来源等。同时,还应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如抢救过程、临床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对现场调查的资料作好记录,进行现场拍照、录音等。取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 2.3 现场中毒样品的快速检测 中毒事件现场采集的可疑中毒食物及中毒病人的呕吐物、胃内容物、以及血液等样品可在现场进行快速定性检测。可使用固体格氏试剂法定性测定食品的亚硝酸盐(附件1)或盐酸萘乙二胺法半定量、定量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附件2)。可使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现场定量测定中毒病人血中高铁血红蛋白(附件3)。有条件可选用便携式血氧分析仪测定高铁血红蛋白。 2.4中毒事件的确认和鉴别 2.4.1 中毒事件的确认标准 同时具有以下三点,可确认为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事件:

机能实验学实验性缺氧

《实验性缺氧》姓名:班级:组别:学号: 主刀:注射:助手:记录人: (一)实验目的: 1.复制低张性、血液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动物模型,了解缺氧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2.观察不同类型缺氧的实验动物,注意其呼吸、皮肤黏膜、血液及肝颜色等变化。 (二)实验原理: 1.由于组织细胞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导致机体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等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2.根据原因和发病机制,缺氧可分为4类。①低张性缺氧:其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动脉血的氧气供给不足引起;②血液性缺氧:多见于血红蛋白量的减少或者质的改变,从而引起运氧能力下降并伴有动脉血氧含量的降低;③循环性缺氧: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不能顺利、及时送达组织细胞;④组织性缺氧: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下降引起的缺氧。 3.不同类型的缺氧,机体的血氧指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皮肤与黏膜的颜色等均有不同的表现,而不同的内外因素也可以影响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 (三)实验方法: (1)实验准备:取小白鼠5只,准备实验装置与器材。 (2)实验模型: 1.乏氧性缺氧:①取钠石灰少许及小白鼠1只放入缺氧瓶内。观察、记录小白鼠的呼吸频率、深度,口唇的颜色,同时用测氧仪测定瓶中的氧浓度(海平面空气氧浓度约21%)②塞紧瓶塞,记录时间,每隔5min重复观察上述指标一次直到动物死亡,记录死亡时间,并测定死亡时瓶中的氧浓度。③尸检。小白鼠死亡后尽快打开腹腔,观察血液和肝颜色。 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①将小白鼠1只放入广口瓶中,观察其正常表现。②取甲酸9ml放入烧瓶内,缓慢加入浓硫酸6ml,塞紧后与装有小白鼠的广口瓶相连。③尸检。方式同1。 3.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①取体重相近的小白鼠2只,观察正常表现后,向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0.3ml。其中一只注入亚硝酸钠后,立即再向腹腔注入0.5%亚甲蓝 0.15~0.30ml,另一只注入等量生理盐水。②观察指标同实验2,比较两只小白鼠表现及死亡时间有无差异。 (四)实验结果: 1. 不同时间瓶中的氧浓度记录10min 死亡时(45min)瓶中的氧浓度(%)20.6% 19.7% 2.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篇二:缺氧 缺氧动物模型复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摘要】目的:本实验学习复制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的动物模型方法,观察缺氧过程中呼吸的反应及血液色泽和全身一般情况的变化,并了解温度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对缺氧耐受的影响以及对照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重要性。方法:通过复制缺氧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缺氧过程中呼吸、黏膜和血液色泽的变化。通过测定耗氧量和小鼠的存活时间来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动物耐受缺氧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存活时间和总耗氧率有显著性差异;复制不同原因造成的不同缺氧类型小鼠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呼吸频率和存活时间的变化。结论:给小鼠注射氯丙嗪、冰浴降温可显著降低总耗氧率,延长其存活时间(p<0.01)。co中毒、亚硝酸盐可显著缩短小鼠存活时间,降低呼吸频率。美兰可以缓解亚硝酸盐对小鼠的作用,已定程度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延缓呼吸频率的下降。 【关键词】缺氧氯丙嗪总耗氧率 co 亚硝酸盐美兰存活时间 当供应组织的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可发生异常变化,这种病理过程称为缺氧。根据缺氧的原因不同可将缺氧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缺氧,机体的代偿适应性反应和症状表现有所不同。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小白鼠(雌性)。 1.2 药品:氯丙嗪(chlorpromazine) 、钠石灰(soda lime),亚硝酸钠( sodium nitrite ) 、亚甲基蓝(美蓝)(methylene blue,mb)、 0.9%nacl (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 、co(carbon monoxide)。 1.3 器材:100、500ml广口瓶和测耗氧装置。 1.4 方法 1.4.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取2只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准确称取体重,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氯丙嗪组。氯丙嗪组按0.1ml/10g体重腹腔注射0.25%氯丙嗪,随即安放在冰浴的纱布上 10~15min,使呼吸频率降至70~80次/min;生理盐水组按0.1ml/10g体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室温放置10-15min,作为对照。之后将2只小鼠分别放入100ml的广口瓶内,连接好测耗氧装置。如右图。 1.4.2 不同原因造成的缺氧 取2只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乏氧性缺氧组和一氧化碳中毒组。乏氧性缺氧组小鼠放入含有5g钠石灰的100ml密闭瓶中;一氧化碳中毒组小鼠放入500ml密闭瓶,注入10ml co气体。 另取2只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亚硝酸纳组和亚硝酸纳治疗组。亚硝酸纳组小鼠腹腔注射50g/l亚硝酸纳0.2ml,并随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亚硝酸纳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50g/l亚硝酸纳0.2ml后即刻腹腔注射10g/l亚甲基蓝0.2ml 。 2.观察项目 2.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记录下小鼠的体重w(g)。从密闭测耗氧装置开始记时到小鼠死亡,分别观察氯丙嗪组和生理盐水组小鼠的存活时间t(min)、总耗氧量a(ml)。按以下公式计算出总耗氧率r[ml/(g·min)]: r[ml/(g·min)]= a(ml)÷w(g)÷t(min) 2.2 不同原因造成的缺氧 乏氧性缺氧组和一氧化碳中毒组:处理前分别测出两鼠的正常呼吸频率(次/min)。待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