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预防之电缆着火事故分析预防

合集下载

电缆引发的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电缆引发的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电缆引发的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电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它在工业、建筑、交通、通讯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缆也是引发火灾事故的潜在危险源之一。

电缆火灾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对人员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常常是巨大的。

因此,对电缆火灾事故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寻找事故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成为了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案例,对电缆引发的火灾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以期能够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

案例一:工业厂房电缆引发的大火某工业厂房位于市区的工业园区内,主要生产塑料制品。

2018年7月1日,该工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造成了数十名工人受伤,数亿的资产损失。

事故调查发现,火灾是由工厂内部的一条老化电缆短路所致。

该电缆长期使用导致绝缘老化,终于发生了短路并引发了大火。

分析:1.电缆老化该电缆老化严重,是导致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电缆的绝缘老化会导致其绝缘性能下降,从而增加了电缆发生短路的概率。

此外,老化的电缆还会加速电线的老化和劣化,使其耐热性、绝缘性能下降,更容易导致火灾的发生。

2.电缆维护保养不到位从事故调查的情况来看,该工厂的电缆维护保养工作并不到位。

老化的电缆并没有定期更换或者检查,导致了电缆老化严重,最终引发了火灾。

在工业厂房等重要场所,电缆的维护保养工作尤为重要,一定要定期检查、更换老化的电缆。

3.员工缺乏火灾预防意识在该工业厂房中,员工对于火灾的预防意识较为薄弱,火灾事故发生后,部分员工因为惊慌而导致了事故的扩大。

因此,对于工业场所的员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和火灾逃生演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预防措施:1.定期更换老化电缆对于工业厂房等场所的电缆,要定期进行更换新的电缆,以减少电缆老化对火灾的威胁。

通常情况下,电缆使用5-10年就需要进行更换。

2.加强电缆维护保养工作电缆维护保养工作要加强,特别是对于老化严重的电缆,要及时更换,以减少火灾的发生。

3.加强员工消防知识培训员工对于火灾的预防意识需要加强,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和火灾逃生演练,提高员工在火灾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能力。

井下电气火灾事故的原因及预防

井下电气火灾事故的原因及预防

井下电气火灾事故的原因及预防井下电气火灾事故的原因及预防井下电气火灾是煤矿生产中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之一,不仅给矿工的安全带来威胁,也会对煤矿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那么,造成井下电气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井下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为您一一作答。

一、井下电气火灾事故的原因1. 设备老化:井下电气设备长时间运行,容易出现老化、损耗、腐蚀等情况。

如当煤矿的电缆老化、接头接触不良时,会导致电器设备发生故障,进而引发电气火灾。

2. 不良工艺:井下电气设备的铺设、接线、接地等方面的工艺不严谨也会加大井下电气火灾的风险。

如在煤矿工作人员进行电缆接头时,如果接地接线不牢靠,容易造成电气火灾。

3. 人为原因:人为疏忽、违章操作等原因也是井下电气火灾事故的常见原因。

如在井下使用明火、随意打开电器开关等行径,都会极有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二、预防井下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1. 电气设备安全检查:对于在运行中的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同时,对于老化、损耗比较严重的电缆及时更换。

2. 电缆敷设标准:在敷设电缆时应依照标准,采用优质电缆,正确地进行引线及接头处理,加强电缆的防火措施和保护措施。

3.人员安全教育:要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加大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煤矿工人安全防护意识,及时纠正工人存在的安全问题。

4.电器开关设计:电器开关的设计应符合安全规范,开关的使用设置能够便捷操作,防止误操作。

5.备用电源:建立备用电源,在井下工作时出现电力故障时可立即解决。

总之,预防井下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要从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电气设备的敷设标准、人员安全教育、电器开关设计、备用电源等方面加以防范及规范。

这部分的工作十分重要,需要全体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电气安全管理,将煤矿作为安全行业,让煤矿工人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学习。

电缆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范文

电缆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范文

电缆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范文电缆火灾作为一种特殊的火灾形式,由于电缆的特殊性质,对于预防和扑救都有相应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从预防和扑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缆火灾预防1. 设计和施工阶段要考虑电缆火灾预防在电缆设计和施工阶段,应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1)选用阻燃性能良好的电缆材料,避免使用易燃易爆材料;(2)电缆敷设要符合标准规范,避免电缆受到强热源、强酸碱等外来物质的侵蚀;(3)电缆的敷设位置要与其他设备和设施相互独立,避免产生热量和火花的设备靠近电缆;(4)电缆接头要正确、牢固地连接,避免接触不良、松动等情况引发火灾;(5)电缆隧道和井道要进行妥善的防火设计和施工,采用防火板等材料进行防护,提高电缆通风散热和隔热能力。

2. 定期巡检和维护电缆系统定期巡检和维护是预防电缆火灾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1)对电缆系统进行定期巡查,检查电缆是否有老化、漏电等异常情况;(2)定期清理电缆周围的杂物和积尘,保持电缆通风和散热;(3)定期检测电缆接头的接触电阻和温度等情况,确保电缆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4)定期检修和更换老化和损坏的电缆,避免电缆老化引发火灾。

3. 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应急预案在电缆系统周围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栓、灭火器、喷淋系统等,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扑灭火灾。

同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指导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和逃生路线,确保人员的安全。

二、电缆火灾扑救1. 及时报警并组织疏散人员一旦发现电缆火灾,应立即报警,通知消防部门。

同时,组织疏散人员,确保人员的安全。

疏散途中尽量避免使用电梯,使用防烟口罩等防护用具。

2. 切断电源并采取灭火措施在报警和疏散人员的同时,应尽快切断电源,防止火灾的扩散和加剧。

然后根据火灾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灭火措施,如使用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3. 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灭火在消防部门到达现场后,要积极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灭火工作,提供有关电缆系统的情况和建议,确保灭火工作的顺利进行。

煤矿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煤矿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煤矿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煤矿火灾是一种严重危害矿工安全的事故,它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对煤矿火灾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探讨煤矿火灾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一、原因分析1.煤尘爆炸煤尘爆炸是煤矿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矿井内积聚的煤尘达到可燃浓度时,一旦遇到火源或电火花,就会引发爆炸。

煤尘爆炸的发生会迅速蔓延并导致火灾。

2.瓦斯突出瓦斯突出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地下瓦斯解吸过程中发生的煤矿瓦斯拥入大爆炸事故。

矿井内高浓度瓦斯积聚,与空气一旦达到一定比例,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即可能发生煤矿火灾事故。

3.电气设备故障煤矿中电气设备的故障也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电气线路老化或不合格的安装绝缘,以及电缆短路、漏电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电气设备起火引发火灾。

4.人为操作失误人为操作失误也是煤矿火灾事故的常见原因。

矿工在生产作业中,未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或因马虎、粗心而引发火灾事故。

二、防范措施1.严格管理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是防范煤矿火灾事故的关键。

煤矿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标准,确保所有操作人员都接受相关培训,认真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2.煤尘控制为了防范煤尘爆炸,矿井内必须进行高效的煤尘控制。

采取措施包括湿式喷淋降尘、定期清除煤尘、加强通风等。

此外,抑制煤尘爆炸也需要加强地质勘探,减少煤层剥落和快速采掘。

3.瓦斯抽放与检测为了预防瓦斯突出,需要采取有效的瓦斯抽放措施。

通过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将瓦斯抽出并排放外界,减少瓦斯积聚。

同时,进行瓦斯监测,及时发现瓦斯浓度异常,采取相应措施。

4.加强电气设备维护合格的电气设备维护对于防范火灾事故至关重要。

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修复老化或损坏的电线电缆,确保其正常运行。

并且加强电气设备的防爆措施,降低引发火灾的风险。

5.人员培训通过开展矿工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可以有效预防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火灾事故。

煤矿电气火灾事故分析

煤矿电气火灾事故分析

煤矿电气火灾事故分析一、事故概述在煤矿生产中,电气火灾是一种常见的安全事故。

煤矿内的电气设备众多,电气线路纵横交错,存在着一定的火灾隐患。

一旦发生电气火灾事故,往往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因此,对煤矿电气火灾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事故原因分析1. 电气设备老化煤矿通常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电气设备也不例外。

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电气设备会出现老化现象,包括线路老化、绝缘老化、设备老化等。

老化的电气设备容易出现短路、火花等现象,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2. 不合理的电气设计煤矿电气设备的布局和设计对于事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电气线路布局不合理,设备过密,通风不良等,都容易导致短路、过载等现象,引发电气火灾事故。

3. 电气设备维护不及时煤矿电气设备的维护对于事故预防至关重要。

但是,一些煤矿管理人员存在维护意识不强,维护工作不及时的现象,导致了电气设备的隐患得不到及时排查和处理,从而引发了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4. 人为操作失误在煤矿工作中,人为操作失误也是导致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比如,操作人员误操作电气设备,触碰带电部件等,都有可能引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5. 电气设备过载在煤矿生产中,由于负荷过大,电气设备可能会出现过载现象。

如果过载时间过长,会导致设备温度升高,绝缘老化,甚至引发电气火灾事故。

三、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煤矿应建立健全的电气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前发现和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

2. 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技术检测定期对煤矿的电气设备进行技术检测,发现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及时的整改和处理,以防止电气设备老化、线路老化等问题的发生。

3. 完善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煤矿应建立健全的电气设备防火制度,对电气设备进行防火控制,采取措施防止电气设备短路、过载等情况发生,增强电气设备的耐火性。

电缆的火灾隐患与预防(三篇)

电缆的火灾隐患与预防(三篇)

电缆的火灾隐患与预防电缆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火灾事故,它具有发生突然、蔓延速度快、破坏力大等特点。

电缆火灾不仅会造成石油、气体和其他值得珍贵资源的损失,还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因此,预防电缆火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火灾隐患的原因、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电缆火灾的隐患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电缆绝缘老化。

电缆的绝缘层长时间暴露在潮湿、高温、寒冷等恶劣环境中,容易产生老化现象。

当绝缘层老化严重时,绝缘能力将会大大降低,容易导致电击、漏电等危险,甚至引发火灾。

第二,电缆敷设不规范。

在电缆敷设工程中,若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敷设和安装,容易导致电缆过载、短路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引发火灾。

第三,外力破坏。

电缆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破坏。

当电缆被外力破坏时,可能会导致电缆皮破裂,从而引发火花,最终引发火灾。

第四,设备和电缆存在故障。

设备和电缆的故障是电缆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设备和电缆出现电压过高、电流过大等故障,容易导致线路过载和短路,从而引发电缆火灾。

针对以上电缆火灾的隐患,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第一,加强电缆的维护与保养。

对于老化严重的电缆,应及时更换,确保电缆绝缘层的完好性。

同时,加强对电缆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避免发生火灾。

第二,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电缆的敷设和安装。

在电缆敷设工程中,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电缆的安全可靠,避免出现过载、短路等情况。

第三,加强对电缆的保护。

在电缆的敷设和使用过程中,应将电缆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受到外力的破坏。

第四,加强设备和电缆的检测与维修。

定期对设备和电缆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故障和问题,确保设备和电缆的正常运行。

第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火灾应急处理能力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增强应对突发火灾事件的能力。

总之,预防电缆火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工作,从维护和保养电缆、规范敷设和安装电缆,到加强设备和电缆的检测与维修等方面,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电缆的安全可靠。

煤矿电缆起火事件应急预案

煤矿电缆起火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煤矿电缆起火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预案。

2.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3.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二、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组织机构(1)成立煤矿电缆起火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2)下设现场指挥部、灭火救援组、疏散组、医疗救护组、通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等。

2. 职责分工(1)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调度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2)灭火救援组:负责火灾扑救、现场勘查、事故原因分析等工作。

(3)疏散组: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工作。

(5)通讯保障组:负责现场通讯联络,确保信息畅通。

(6)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筹备、供应和调配工作。

三、应急处置措施1. 初步响应(1)发现火灾后,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指挥官组织灭火救援组进行火灾扑救。

(3)疏散组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 灭火救援(1)灭火救援组根据火灾情况,采取合适的灭火措施,如使用灭火器、消防水、砂土等。

(2)如火势较大,需调用外部消防力量支援。

3. 疏散与救援(1)疏散组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和转运。

4. 事故调查与分析(1)灭火救援结束后,现场指挥部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2)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追责,并采取整改措施。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火灾扑救、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3. 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五、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电缆火灾的预防和扑救(二篇)

电缆火灾的预防和扑救(二篇)

电缆火灾的预防和扑救1.电缆本身故障引发火灾。

(1)电缆头制作质量不良,导致运行中电缆头过热爆炸起火。

(2)电缆经长期运行绝缘老化,运行中击穿短路引起火灾。

(3)电缆长期过负荷运行造成电缆过热、损坏,运行中造成短路引起火灾。

(4)电缆受外力机械损伤,造成绝缘损坏,短路引起火灾。

(5)充油电缆漏油引起火灾。

2.外部火灾引燃电缆。

(1)电气设备故障起火,导致电缆着火。

(2)电缆周围杂物起火,导致电缆着火。

二、防止电缆火灾的措施1.保证施工质量,特别是电缆头的制作质量一定要严格符合规定要求。

2.加强电缆运行监视,避免电缆过负荷运行。

3.按期进行电缆测试,发现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

4.电缆沟、隧道要保持干燥,防止电缆受潮,造成绝缘下降,引起短路。

5.定期清扫电缆上所积粉尘,防止所积粉尘自燃引起电缆着火。

6.加强电缆回路开关及保护的定期校验维护,保证其动作可靠。

7.电缆敷设时要保持与热管路有足够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0.5米;动力电缆不小于l米。

控制电缆与动力电缆应分槽、分层并分开布置,不能层间重叠放置。

对不符合规定的部位,电缆应采取阻燃、隔热措施。

8.安装火灾报警装置及时发现火情,防止电缆着火。

9.采取防火阻燃措施。

电缆的防火阻燃措施有:(1)将电缆用绝热耐燃材料包扎,当电缆周围着火时,包扎的电缆被绝热耐燃材料与火隔离可免遭烧毁。

如果电缆自身着火,因包扎体内缺少氧气可使火自熄,避免火势蔓延到包扎体外。

(2)将电缆穿过墙壁、盘底、竖井的孔洞用耐火材料封堵严密,防止电缆着火时,高温烟气扩散和蔓延造成火灾面扩大。

(3)在电缆表面涂刷防火涂料。

(4)用防火包带将电缆需防燃的部位缠包。

(5)在电缆层间设置耐热隔火板,防止电缆层间窜燃,扩大火情。

(6)在电缆通道设置分段隔墙和防火门,防止电缆窜燃,扩大火情。

10.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和设施。

架空电缆着火可用常用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但在电缆夹层、竖井、沟道及隧道等处宜装设自动或远控灭火装置,例如1301灭火装置、水喷雾灭火装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61556
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预防之电缆着火事故分析预防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预防之电缆着
火事故分析预防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20xx年3月15日,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东兴煤业有限公司主井西大巷电缆发生着火。

当班下井31人,其中6人安全升井,25名被困矿工全部遇难。

1月8日17时,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欧里镇庙上煤矿井下电缆着火引发火灾事故,造成12人死亡。

1月5日,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谭家山镇立胜煤矿井下发生一起电缆着火事故,此事故造成25人死亡,9人下落不明。

以上是20xx年前三个月煤矿井下电缆着火的现实事故案例。

一旦煤矿井下电缆发生火灾,其后果不可设想。

因为电线、电缆使用的绝缘层都是由橡胶、聚氯乙烯等碳氢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质,这类物质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达19000kJ/kg~46000kJ/kg。

电缆的铜芯熔点约在1038℃,铝芯熔点在658℃,电缆绝缘层的熔点却远远低于这些数值。

电缆着火事故中烟雾大,难于观察到着火源,事故处理十分困难,还会引起瓦斯爆炸、煤的燃烧等其他连锁事故。

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诸如氯化氢、一氧化碳等,使人处于窒息、中毒壮态,面临死亡的危险。

同时,在燃烧时,卤化物气体经燃烧反应会产生强烈的酸雾,对人、物、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所以说电缆着火后果是相当严重。

井下电缆悬挂不规范,盘圈摆放,电缆上煤尘多、电缆接线盒维护不到位,接头松动、电气开关整定值违规设定,设定值过大,电流超过规定不跳闸保护、违章摘除电气开关的插件保护、供电系统混乱,私接负荷,电缆长时间超负荷供电、电气设备漏油严重(如压风机)、电缆表皮绝缘损坏、由于潮湿等环境因数或接线工艺不合格,电缆接头虚接等多种因数可以引起井下电缆着火。

下来我们来具体分析煤矿井下电缆着火的原因。

(一)线路短路。

短路就是交流电路的两根导线互相触碰,电流不经过线路中的用电设备,而直接形成回路。

由于电线本身的电阻比较小,若仅是通过电线这个回路,电流就会急剧增大,比正常情况下大几十倍、几百倍。

这么大的电
流通过这么细的导线,由于电流越大,所产生的热量就越多,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导线产生高达数千摄氏度的温度,足以引燃附近的易燃物,造成火灾。

而造成线路短路是由于输电线路使用过久,绝缘层老化、破裂,失去绝缘作用,导致两线相碰;或者是由于乱拉乱接电线,使电线的"外套"机械损伤,引起短路。

电工接线工艺不规范,造成接头松动,接线盒内有杂物(如金属渣子、铜丝、螺栓等)、电气设备短路保护,也就是电流保护装置失效、电气开关倒斜等都是造成线路短路的因数。

(二)接触不良。

由于电线接头不良,造成线路接触电阻过大而发热起火。

凡电路都有接头,或是电线之间相接,或是电线与开关、保险器或用电器具相接。

如果这些接头接得不好,就会阻碍电充在导线中的流动,而且产生大量的热。

当这些热足以熔化电线的绝缘层时,绝缘层便会起火,而引燃附近的可燃物。

电气设备维护不到位,长时间没有安排专人打开接线盒检修、巷道变形严重从而使电缆预紧力增大,拉伸电缆,使接线接头虚接、金属触头腐蚀氧化变色磨损严重,从而接触
不实等可以造成电缆接头不良。

(三)线路超负荷。

一定材料和一定大小横截面积的电线有一定的安全载流量。

如果通过电线的电流超过它的安全载流量,电线就会发热。

超过的越多,发热量越大。

当热量使电线温度超过250℃时,电线橡胶或塑料绝缘层就会着火燃烧。

如果电线"外套"损坏,还会造成短路,火灾的危险性更大。

另外,如果选用了不合规格的保险丝,电路的超负载不能及时发现,隐患就会变成现实。

供电系统混乱,电缆长时间超负荷供电、皮带溜子集煤太多,频繁启动、电气设备没有在额定值下运行等原因。

(四)线路漏电。

即由于电线绝缘或其支架材料的绝缘性能不佳,以致导线与导线或导线与大地之间有微量电流通过。

人们常说的走电、跑电就是漏电的一种严重现象。

漏电严重时,漏电火花和高温也能成为火灾的火源。

电气设备外壳没有接地线、电工接线工艺粗糙、开关本体器件损坏、抬运大型物件,如支架、钢梁、干式变压器,或轨道运输矿车掉道的认为原因损坏电缆绝缘等原因。

在现实工作中,从井下中央变电所到采取移动变电所的
电缆归机电队管理,从馈电到工作面得溜子皮带归生产区队,如采煤队、皮带队管理。

电缆供电是一个长距离、多区队管理的复杂系统。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轻者断电,影响出煤,重者电缆着火、风机停转,瓦斯聚集。

区队应定制电缆巡回检查制度,明确责任人、检查路线、时间周期,并配备一定的检查仪器。

加强电钳工培训,提高其接线工艺水平。

要摒弃电缆的管理就是保证采煤队出煤,皮带转、溜子转就行了,这种极左的片面思想,对电缆着火事故加以警示并预防。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