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现状及防控对策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现状及防控对策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现状及防控对策煤矿生产属于高危行业,时刻受“水、火、顶板、瓦斯、煤尘”等五大自然灾难制约和困扰。

随着科技的进展,五大自然灾难发生的规律已被我们渐渐把握,矿难会得以掌握并逐步削减,但零敲碎打事故仍有发生,究其缘由关键是人的行为不当造成的。

因此,企业在进行平安生产的同时,必需不断对员工进行平安学问的宣扬教育,增加员工平安意识,自觉遵章守纪、确保生产活动平安顺当进行。

目前员工担心全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1、平安学问匮乏型。

此类人员因文化低、参与工作时间短、缺乏系统的平安培训,平安生产学问不足;2、明知故犯型。

此类人员尽管受过系统的平安培训,把握了基本的平安生产学问,但忙于完成任务,而不按规章制度作业;3、生活困扰型。

此类人员由于生活困难、家庭不和谐等,工作心不在焉,往往简单发生事故;4、身体不良型。

此类人员身患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疾病,但没有作过体检,自己也不知道有病,带病上岗;5、思想麻痹型。

此类人员总认为在井下工作多年了,干惯了、看惯了、习惯了,存在麻痹大意思想;6、违章蛮干型。

此类人员工作不按制度、规程行事,违章蛮干,这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缘由;7、阅历工作型。

此类人员日常工作凭阅历、想当然,不按科学规律办事;8、有意抵触型。

此类人员因与上岗干部、班组长、平安监管人员熟悉不同,感情不和、而明知故犯,有意蛮干,违章操作;9、胆大妄为型。

此类人员性格粗放,明知有隐患、有危急,但仍冒然行事;10、违章指挥型。

现场上岗干部、班组长为了完成当班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不落实相关平安制度,不排查平安隐患等,强令工人违章作业。

不安全行为分类及管控措施

不安全行为分类及管控措施

不安全行为分类及管控措施上湾煤矿目录一、通用类 (4)二、分类管控措施 (8)(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的管控措施 . 8(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的管控措施 (10)(三)使用不安全设备的管控措施 (11)(四)手代替工具操作的管控措施 (13)(五)物体存放不当的管控措施 (13)(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的管控措施 (15)(七)攀、坐不安全位置的管控措施 (16)(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的管控措施 (17)(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的管控措施 (19)(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管控措施 (20)(十一)忽视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管控措施 (21)(十二)不安全装束管控措施 (22)(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管控措施 (22)三、有痕无痕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 (28)四、不同频率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 (29)五、不同风险等级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 (30)上湾煤矿不安全行为分类及管控措施为实现“零伤害”管控目标,进一步规范员工作业行为,控制、减少现场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结合《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及近年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经验,特制定不安全行为及管控措施。

一、通用类1.带班队长、班组长加强现场作业行为的安全监管,及时纠正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队长、班长是本队、本班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对不安全行为负连带管理责任,其他人员负连带监督责任。

2.各单位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实行分级考核管理。

基层区队、车间、班组发现的不安全行为,由区队、车间、班组按照相关办法考核处理;矿级单位检查发现的不安全行为,由矿级单位按照相关办法考核处理;公司检查发现的不安全行为,由公司按照相关办法进行考核处理。

3.加强班组建设活动。

各区队、班组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不安全行为管控中的责任,通过最佳班组、最佳员工的评选,激发员工、班组的安全意识,从而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安全的良好氛围。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煤矿员工不服安行动分析以及防备措施一.不服安行动产生的原因分析不服安行动的产生原因较为庞杂,分解对不服安行动分析,有诸多身分导致不服安行动的产生,个中有个别内涵身分,也有外在客不雅身分,以及治理身分等.依据员工日常功课中的行动表示,对不服安行动原因分析如下:(一)易产生不服安行动的重要人群:1.新入企员工;2.劳务工;3.工龄长的老员工;4.培训.进修不到位的员工;5.功课流淌性大的员工(辅运车辆司机居多);6.固定岗亭点.单岗功课人员;7.情感低落.心不在焉的员工;8.外委施工队人员等.(二)不服安行动产生的主不雅原因:1.新入企员工对安然功课的概念隐约,不知道怎么做安然.怎么做不服安.2.个别劳务工文化程度低,从事一些有技巧含量的工作时,对此项工作懂得不敷透辟导致不服安行动产生.3.很多工龄较长的老员工,从事此项工作时光较长且未产生过安然变乱,思惟比较麻木,总以为本身一向这么干也没有产闹变乱,久而久之养成习惯性的不服安行动.4.小我不克不及卖力介入安然培训.进修,安然意识淡薄,对不服安行动可能会导致的后果熟悉缺少,在具体的功课中随便产生不服安行动.5.图省事.怕麻烦,侥幸心里作祟.偶然的一次不服安行动估量也不会产闹变乱的心理而产生不服安行动.6.功课进程中思惟开小差,心思没有效在工作上,导致功课程序不规范,产生不服安行动,甚至造成变乱.7.功课流淌性大的员工,因为违章隐藏.查处难等现实情形,产生不服安行动.8.单岗功课人员主不雅安然意识松弛,睡岗.脱岗类不服安行动时有产生.9.外委施工队人员本质低,流淌性大,敷衍.凑乎的思惟导致不服安行动产生.(三)不服安行动产生的客不雅原因:1.因为总斟酌要完成临盆义务才有效益,造成重临盆违章批示,赶产量.进度违章功课,特殊在装备抢修进程中极易产生各类不服安行动.2.功课情形(前提)较差.装备不无缺.安然举措措施不齐备等身分形成了产生不服安行动的客不雅前提.3.单位培训不到位,员工技巧和安然意识得不到有效进步,不克不及知足安然临盆的请求.4.单位安然治理机制消失缺点,形成了不克不及全员介入治理不服安行动的自动局势.5.对不服安行动的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没有对不服安行动的产生进行卖力的分析梳理,并制订针对性的管控措施.6.对不服安行动治理的办法和手腕简略.粗暴,导致员工产生逆反心理,晦气于根治.7.班前会组织得不好,员工对功课场合情形懂得不敷,对相干请求控制不到位,上岗后轻易产生不服安行动.8.缺少优越的安然文化气氛,增大了员工产生不服安行动的可能性.(四)轻易产生不服安行动的时光:1.装备突发故障抢修时.因为忙于完成抢修义务,而产生各类不服安行动.2.中夜班特殊清晨是功课人员精力状况最为不佳的时段,也是单位检讨.管控最不力的时段,最轻易产生各类不服安行动.3.节沐日轻易消失疲惫上岗,不服安行动随之产生.4.检讨的治理人员刚分开,功课人员以为检讨人员刚走不会再来,违章行动伴之而来.二.不服安行动管控措施增强基本治理,进步履行力,营造优越气氛是实现安然临盆的基本.对不服安行动的管控应采纳班组.区队强化现场治理;各级引诱.营业部分人员强化监管;员工自我束缚;强化安然教导培训;改良功课情形;清除装备.举措措施缺点等多方面措施.1.调动班组.区队自动治理不服安行动的积极性,从泉源上削减和杜毫不服安行动的产生.1)将不服安行动纳入对绩效考察中,依据不服安行动风险等级,对应扣除分数进行考察,经由过程奖罚措施调动现场治理人员自动抓安然工作的积极性.2)充分施展带班队长.班组长感化.依据现场可能产生不服安行动的功课工序.时光段,做好重点的盯防管控.3)对不服安行动的处罚处理履行连带义务.当班人员产生中等风险等级以上的不服安行动,除按划定对义务人赐与处罚外,同时对带班班组长赐与连带处罚.4)要合理安插各项工作,尽量防止“活多人少”某僧多粥少的情形消失,防止抢时光.赶进度而产生不服安行动.5)增强交代班治理.杜绝上班时不克不及卖力负责干好本职工作,急于早下班而惊慌失措,无序操纵导致违章行动.6)增强班前会治理,从现实动身,不竭进步班前会质量.7)班前.功课前各单位必须进行安全源辨识.风险评估.8)履行尺度化功课流程,严厉按程序功课.2.严厉治理,对不服安行动的查处始终保持高压态势.1)要完美细化不服安行动治理轨制,落实各级治理人员查处不服安行动的义务和指标.必需要明白对隐患.不服安行动的查处,毫不是安然治理部分义务.2)各级治理人员查处“不服安行动”次数超出划定,赐与恰当嘉奖.3)各级治理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杜绝违章临盆.违章批示,以“范例”鼓励员工不违章功课.4)要增强单岗功课区域的巡视.5)抓好中夜班人员睡岗问题.①各级治理人员加大巡回检讨力度;②单岗功课人员实行轮岗制;③增强岗亭点文明卫生治理,请求情形整洁.装备卫生.标识清楚.经由过程以上措施削减岗亭工的疲惫.余暇时光,从而削减.控制睡岗类不服安行动的产生.6)对于一般性质的不服安行动,对义务人按照安然治理奖罚办法进行处罚;对于情节轻微的重大风险等级以上的不服安行动,要组织相干人员按照安然问责治理办法进行义务穷究,以此达到警示教导的感化.7)经由过程不服安行动曝光来警示员工.3.增强培训,不竭进步员工技巧和本质1)公司加大针对性的培训力度,进步员工营业技巧.2)树立月度培训考察机制,推进公司三级培训的良性运行.3)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手腕.可以按期举行不服安行动人员培训班.4.改良功课情形主如果不竭改噪音等方面的治理.5.进步装备.举措措施无缺率和靠得住性1)对装备.实行要不竭进级,增长科技含量,进步安然靠得住度.2)中断开展装备.举措措施各类维修运动,实现装备.举措措施本质安然,使员工不轻易产生不服安行动,并且即使违章,也不轻易造成变乱.6.开展多种运动,用正向鼓励的方法营造优越的安然气氛1)对不服安行动人员要积极采纳培训教导.交心引诱.座谈会等情势,改正员领班脑中对安然的错误偏向性熟悉,包管员工从基本上认知不服安行动,进步搞好安然临盆的自发性和义务心,从而防止不服安行动.2)对产生重大风险等级不服安行动的员工,由单位安然分担引诱亲自进行转化帮教,以进步培训教导后果.3)勉励员工积极介入变乱案例的进修宣讲.以身边的变乱或未遂变乱为切入点,经由过程员工本身讲授,能更好的控制记忆,便于深入汲取变乱教训.4)单位按季度组织召开不服安行动座谈会,懂得不服安行动人员的思惟动态,深入分析不服安行动产生的原因.5)按期召开各类不服安行动治理座谈会,自动吐露不服安行动和未遂变乱,针对不服安行动制订具体的管控措施.6)开展无“不服安行动”人员摇奖等各类类型的运动.为了最大限度的营造安然舆论气氛,可将无不服安行动摇奖运动与安然文艺表演等情势的安然运动联合在一路,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后果.7)实时控制员工的思惟动态,切实关怀职工生涯,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使功课人员留意力分散,同心专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8)增强厂务公开,稳固员工情感.员工工资.福利待遇.晋级等要包管公正.合理,不徇私交.9)各级引诱和组织要积极采纳交换和交心等方法化解各类抵触,防止员工带情感上岗而产生不服安行动.。

煤矿井下常见不安全行为

煤矿井下常见不安全行为

1班中喝酒,穿化纤衣服和携带烟火物品下井产生根源:没有牢固树立起安全思想意识,认为日常习惯的东西是小问题,存在侥幸心理,凭借自己不成熟的经验,认为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产生的危害:由于井下作业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半钟喝酒,酒精刺激大脑神经,容易造成事故。

发生瓦斯事故或者粉尘燃烧以及火灾事故时,穿化纤衣物对人身有极大的伤害。

携带烟火物品入井容易引起火灾、瓦斯及粉尘爆炸。

措施:加强安全行为的教育,强化安全行为的管理,层层把关,处处严抓,规范安全行为。

入井须知第一篇,不把化纤衣物穿。

严禁酒后来入井,禁带火机和香烟。

化纤衣物有静电,遇火与肉来粘连。

酒后入境危害大,思维迟钝不安全。

火机香烟是火种,极易引起大祸端。

矿里特别有规定,一经发现惩处严。

各级领导严管理,执法部门严把关。

安全教育要到位,齐抓共管保安全。

2不爱护公物,乱涂乱画牌板,破坏路标和安全设施的行为时有发生产生的根源:部分员工思想道德品质不好,员工思想教育不到位。

产生的危害:不能准确检查瓦斯,影响井下达标和文明生产,有事故发生时,不能及时离开事故现场。

措施:加强针对性安全教育,养成爱护设施的良好习惯。

这种人,太可气,道德品质有问题。

各种牌匾都重要,记录规程和数据。

人人爱喜来呵护,随意破坏和道理?安全设施为大家,这也包括你自己。

肆意践踏搞破坏,天理难容法不依。

法律早就有规定,刑事制裁不饶你。

做人做事有准则,起码良心的过去。

劝你受贿犯罪手,悬崖勒马来得及。

3休息时坐在安全帽上,用矿灯往行人脸上照产生的根源:平时一些不良工作习惯,在井下容易导致一些不良行为。

产生的危害:容易使人员调入水沟,或使人员橦帮,造成人员受伤。

措施:在日常工作重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这些不良工作习惯远离生产。

叫朋友,要知道,安全文明很重要。

人人争做文明人,起码小时要做到。

休息不做安全帽,既不安全惹人笑。

对面行人路过时,不要往人脸上照。

不要以为小事情,体现文明和礼貌。

相聚井下皆朋友,相互尊重很重要。

煤矿生产中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煤矿生产中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企业形象受损:不安全行为可能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影 响企业声誉。
加强不安全行为控制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加强不安全行为控制可以 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消除不安全行为,可 以减少事故造成的生产中 断和维修费用,提高生产 效率。
提升企业形象
加强不安全行为控制可以 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增 强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信 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自然灾害
煤矿生产过程中容易遭遇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这些灾害可能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03 控制煤矿生产中不安全行 为的措施
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更好地了解煤矿生产中 的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提高对安全问题的 认识和警惕性。
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培训应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方法,使员工 能够正确操作设备和应对突发情况。
设备因素
设备老化
煤矿生产设备长时间使用或维护不当,容易出现老化、磨损等现象,导致设备的 安全性能下降,容易引发不安全行为。
设备故障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如不能及时排除或修复,容易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 生。
环境因素
恶劣环境
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多变,如光线不足、通风不良、地质条件不稳定等,会对矿工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影响,容易导 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加强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 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 不安全行为的重视程度和 安全管理能力。
04 加强煤矿生产中不安全行 为监督管理的建议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1 2 3
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 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确保各项安 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煤矿生产中人不安全行为分析课件

煤矿生产中人不安全行为分析课件

工作环境复杂: 如设备繁多、空 间狭小、照明不 足等,容易导致 操作失误
工作环境危险: 如存在有毒有害 物质、易燃易爆 物质等,容易导 致事故发生
工作环境单调: 如长时间重复同 一操作,容易导 致疲劳和注意力 不集中
不安全行为的预防 措施
3
加强安全教育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 员工安全意识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规范 员工行为
煤矿生产中人不安全行为 分析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不安全行为的定义 02. 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03. 不安全行为的预防措施 04. 不安全行为的案例分析
不安全行为的定义
1
什么是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是指在生产过 程中,违反安全规定、操 作规程、安全标准等,可 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不安全行为可能导致人员 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 断等严重后果。
不安全行为的案例 分析
4
典型案例介绍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案例一:某煤矿工 人在井下作业时, 未按照规定佩戴安 全帽,导致头部受 伤。
案例二:某煤矿工 人在井下作业时, 未按照规定使用安 全设备,导致设备 故障,引发事故。
案例三:某煤矿工 人在井下作业时, 未按照规定进行安 全检查,导致安全 隐患未被发现,引 发事故。
04
情绪不稳定:情绪波动大,影响判断 力和操作准确性,增加事故风险
不安全行为的危害
导致生产事故: 不安全行为可能 导致生产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
降低生产效率: 不安全行为可能 导致生产效率降 低,影响企业的
经济效益。
影响企业形象: 不安全行为可能 导致企业形象受 损,影响企业的

煤矿人的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

煤矿人的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

煤矿人的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煤矿是一种典型的危险工作环境,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以确保矿工们的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1.安全教育和培训:煤矿企业应该定期为矿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以教导他们如何识别和避免不安全行为。

矿工需要了解与矿井、设备和工作相关的各种风险,并学会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2.个人防护装备(PPE):矿工应该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耳塞、防护手套和安全鞋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减轻事故和伤害的风险。

3.安全标志和警示牌:煤矿应该设立明确的安全标志和警示牌,以警示矿工们注意自己周围的环境和潜在的危险。

这些标志和牌匾应该明确指示禁止不安全行为,并提醒矿工们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工艺控制:煤矿企业应该采用适当的工艺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与煤矿作业相关的危险。

例如,使用油雾和粉尘抑制剂来防止爆炸和火灾,确保工作场所有足够的通风系统,有效地控制有害气体的浓度。

5.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一套统一的规章制度,以规范矿工们的行为。

这些规定应该明确禁止不安全行为,如酗酒、吸烟、吃喝等,同时要求矿工们遵守各种安全规程和程序,如安全操作要求、自我检查和工作许可等。

6.安全巡查:煤矿企业应该定期进行安全巡查,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卫生状况。

巡查员应该检查矿井、设备和工具的状况,以及矿工们是否遵守安全规程。

发现不安全行为或环境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

7.惩罚措施:对于不遵守安全规程和程序的矿工,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这些惩罚应该根据违规行为的严重性而有所不同,并且应该在矿工们之间公平和一致地执行,以起到威慑的作用。

8.安全文化建设:煤矿企业应该建立一种积极的安全文化,鼓励和促进矿工们对安全的认识和关注。

这可以通过组织安全培训和讲座,举办安全活动和竞赛等方式实现。

此外,煤矿企业还可以为矿工们提供报告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途径,并及时作出反馈和改进。

总而言之,煤矿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的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确保矿工们的安全和健康。

煤矿生产中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煤矿生产中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详细描述
员工在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性,对待问题得过且过,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 患,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控制措施
总结词
针对以上个人原因,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安全教育 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详细描述
通过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 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同时 ,加强员工工作态度的引导和培养,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敬 业精神。
操作技能不足
总结词
操作技能不足是不安全行为的另一个常见原因,员工缺乏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 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详细描述
员工在操作设备或执行任务时,由于技能水平不够或操作不熟练,容易发生误 操作或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工作态度不端正
总结词
工作态度不端正是不安全行为的又一重要原因,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消极,缺乏 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员工安全意识提升情况
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员工 对安全规定的认知和遵守情况,评估 员工安全意识的提升程度。
奖惩机制效果评估
通过分析奖惩机制实施的数据和结果 ,评估奖惩机制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煤矿企业安全Biblioteka 理组织结构不合理, 管理职能不明确,导致安全管理工作 无法有效开展,从而引发不安全行为 的发生。
安全管理监督缺失
总结词
安全管理监督缺失是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详细描述
煤矿企业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监督机制,无法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从而增加了事故 发生的可能性。
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系统,及 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加强安全培训和考核,提高作 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分析
以及防范措施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一、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分析
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综合对不安全行为分析,有诸多因素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其中有个体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客观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

根据员工日常作业中的行为表现,对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如下:
(一)易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人群:
1.新入企员工;
2.劳务工;
3.工龄长的老员工;
4.培训、学习不到位的员工;
5.作业流动性大的员工(辅运车辆司机居多);
6.固定岗位点、单岗作业人员;
7.情绪低落、心不在焉的员工;
8.外委施工队人员等。

(二)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主观原因:
1.新入企员工对安全作业的概念模糊,不知道怎么做安全、怎么做不安全。

2.个别劳务工文化程度低,从事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时,对此项工作理解不够透彻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

3.许多工龄较长的老员工,从事此项工作时间较长且未发生过安全事故,思想比较麻痹,总认为自己一直这么干也没有发生事故,久而久之养成习惯性的不安全行为。

4.个人不能认真参与安全培训、学习,安全意识淡薄,对不安全行为可能会导致的后果认识不足,在具体的作业中随意发生不安全行为。

5.图省事、怕麻烦,侥幸心里作怪。

偶尔的一次不安全行为估计也不会发生事故的心理而发生不安全行为。

6.作业过程中思想开小差,心思没有用在工作上,导致作业程序不规范,发生不安全行为,甚至造成事故。

7.作业流动性大的员工,由于违章隐蔽、查处难等实际情况,发生不安全行为。

8.单岗作业人员主观安全意识松懈,睡岗、脱岗类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

9.外委施工队人员素质低,流动性大,应付、凑乎的思想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

(三)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客观原因:
1.由于总考虑要完成生产任务才有效益,造成重生产违章指挥,赶产量、进度违章作业,特别在设备抢修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类不安全行为。

2.作业环境(条件)较差、设备不完好、安全设施不齐全等因素形成了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客观条件。

3.单位培训不到位,员工技能和安全意识得不到有效提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4.单位安全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形成了不能全员参与治理不安全行为的被动局面。

5.对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没有对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进行认真的分析梳理,并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6.对不安全行为治理的方法和手段简单、粗暴,导致员工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根治。

7.班前会组织得不好,员工对作业场所情况了解不够,对相关要求掌握不到位,上岗后容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8.缺乏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增大了员工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可能性。

(四)容易发生不安全行为的时间:
1.设备突发故障抢修时。

由于忙于完成抢修任务,而发生各类不安全行为。

2.中夜班特别凌晨是作业人员精神状态最为不佳的时段,也是单位检查、管控最不力的时段,最容易发生各类不安全行为.
3.节假日容易出现疲劳上岗,不安全行为随之产生。

4.检查的管理人员刚离开,作业人员认为检查人员刚走不会再来,违章行为伴之而来。

二、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
加强基础管理,提高执行力,营造良好氛围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

对不安全行为的管控应采取班组、区队强化现场管理;各级领导、业务部门人员强化监管;员工自我约束;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改善作业环境;消除设备、设施缺陷等多方面措施。

1.调动班组、区队主动管理不安全行为的积极性,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1)将不安全行为纳入对绩效考核中,根据不安全行为风险等级,对应扣除分数进行考核,通过奖罚措施调动现场管理人员主动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2)充分发挥带班队长、班组长作用。

根据现场可能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作业工序、时间段,做好重点的盯防管控。

3)对不安全行为的处罚处理执行连带责任。

当班人员发生中等风险等级以上的不安全行为,除按规定对责任人给予处罚外,同时对带班班组长给予连带处罚。

4)要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尽量避免“活多人少”或人浮于事的情况出现,防止抢时间、赶进度而发生不安全行为。

5)加强交接班管理。

杜绝上班时不能认真负责干好本职工作,急于早下班而手忙脚乱,无序操作导致违章行为。

6)加强班前会管理,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班前会质量。

7)班前、作业前各单位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

8)推行标准化作业流程,严格按程序作业。

2.严格管理,对不安全行为的查处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1)要完善细化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落实各级管理人员查处不安全行为的责任和指标。

必须要明确对隐患、不安全行为的查处,绝不是安全管理部门责任。

2)各级管理人员查处“不安全行为”次数超过规定,给予适当奖励。

3)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杜绝违章生产、违章指挥,以“榜样”激励员工不违章作业。

4)要加强单岗作业区域的巡查。

5)抓好中夜班人员睡岗问题。

①各级管理人员加大巡回检查力度;
②单岗作业人员实施轮岗制;
③加强岗位点文明卫生管理,要求环境整洁、设备卫生、标识清晰。

通过以上措施减少岗位工的疲劳、空闲时间,从而减少、控制睡岗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6)对于一般性质的不安全行为,对责任人按照安全管理奖罚办法进行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的重大风险等级以上的不安全行为,要组织相关人员按照安全问责管理办法进行责任追究,以此达到警示教育的作用。

7)通过不安全行为曝光来警示员工。

3.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
1)公司加大针对性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业务技能。

2)建立月度培训考核机制,推动公司三级培训的良性运行。

3)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手段。

可以定期举办不安全行为人员培训班。

4.改善作业环境
主要是不断改噪音等方面的管理。

5.提高设备、设施完好率和可靠性
1)对设备、实施要不断升级,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安全可靠度。

2)持续开展设备、设施各种维修活动,实现设备、设施本质安全,使员工不易产生不安全行为,而且即使违章,也不易造成事故。

6.开展多种活动,用正向激励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1)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要积极采取培训教育、谈心引导、座谈会等形式,纠正员工头脑中对安全的错误倾向性认识,保证员工从根本上认知不安全行为,提高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从而避免不安全行为。

2)对发生重大风险等级不安全行为的员工,由单位安全分管领导亲自进行转化帮教,以提高培训教育效果。

3)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事故案例的学习宣讲。

以身边的事故或未遂事故为切入点,通过员工自己讲解,能更好的掌握记忆,便于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4)单位按季度组织召开不安全行为座谈会,了解不安全行为人员的思想动态,深刻剖析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

5)定期召开各类不安全行为管理座谈会,主动暴露不安全行为和未遂事故,针对不安全行为制定具体的管控措施。

6)开展无“不安全行为”人员摇奖等各种类型的活动。

为了最大限度的营造安全舆论氛围,可将无不安全行为摇奖活动与安全文艺演出等形式的安全活动结合在一起,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使作业人员注意力集中,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

8)加强厂务公开,稳定员工情绪。

员工工资、福利待遇、晋级等要保证公平、合理,不徇私情。

9)各级领导和组织要积极采取交流和谈心等方式化解各类矛盾,避免员工带情绪上岗而发生不安全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