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

合集下载

布鲁姆认知目标的六个层次

布鲁姆认知目标的六个层次

布鲁姆认知目标的六个层次布鲁姆(Benjamin Bloom)在认知领域提出了一个层次分类,称为布鲁姆认知目标的六个层次(Bloom's Taxonomy)。

这个分类用于描述学习目标的认知复杂度和深度,有助于教育者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以下是对布鲁姆认知目标六个层次的详细说明:1.记忆(记忆和叙述):这是认知目标的最低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回忆和复述已学知识的基本事实和概念。

学生在这个层次上的表现是基于记忆和识记,例如背诵事实、重述故事、列举定义和描述过程等。

2.理解(解释和解释):在这个层次上,学生需要展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他们能够解释概念、归纳规则、总结观点、解释原因和阐述关系。

理解阶段的学生可以表达对信息的理解,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概念。

3.应用(应用和解决问题):这个层次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需要能够应用概念和原则,使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或学科相关的问题。

这可能涉及设计实验、解决数学问题、分析文本等。

4.分析(分析和比较):在这个层次上,学生需要能够分解和分析复杂的信息,识别其组成部分和关系。

他们可以比较和对比不同的观点、识别模式和趋势、分析因果关系等。

学生在这个层次上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综合(综合和创造):这个层次要求学生能够整合和组织已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出新观点或产生原创性的作品。

学生需要整合多个概念、整体化信息,并表达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6.评价(评估和评判):在这个层次上,学生需要能够评估和评判信息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他们需要能够评估不同观点的优缺点、评判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并提供有根据的评价和反馈。

布鲁姆认知目标的六个层次提供了一个有序的框架,帮助教育者设计学习活动和评估学生的认知能力。

从基础的记忆和理解,到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学生可以逐步发展和提升他们的认知技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布鲁姆的目标认知分类

布鲁姆的目标认知分类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一、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1、知道知识是指认识并记忆;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这种知识是特定知识,如:术语和事实;处理特殊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的知识:序列、分类、标准、方法等;一般或抽象的知识:原理、理论、知识框架等;与这一层次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等;2.领会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包括1转换: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2解释: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3推断:估计将来的趋势或后果;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等;3.应用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 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等;4.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 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等;5.综合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等;6.评价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二、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1、接受或注意:指学习者愿意注意某特定的现象或刺激选择性注意; 它分为三个亚类:1觉察,指学习者意识到某一情境、现象、对象或事态;与“知识”不同的是这种意识不一定能用语言来表达;例如,形成对服装、陈设、建筑物、城市设计、美好的艺术品等事物中的美感因素的意识;2愿意接受,指学习者愿意承受某种特定刺激而不是去回避;例如,增强对人类需求和社会紧迫问题的敏感性;3有控制的或有选择的注意,指自觉地或半自觉地从给定的各种刺激中选择一种作为注意的对象而排除其他的无关的刺激;例如,注意文学作品中记载的人类价值和对生活的判断;2、反应:指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反应,表示出较高的兴趣; 它包括三个亚类:1默认的反应,指学习者对某种外在要求、刺激作出反应,但是还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如,愿意遵守游戏的规则;2愿意的反应,指学习者对于某项行为有了相当充分的责任感并自愿去做;例如,对自己的健康和保护他人健康承担责任;3满意的反应,指学习者不仅自愿做某件事,而且在做了之后产生一种满意感;例如,从消遣性阅读中获得乐趣;3、评价或价值化:价值评价是指学习者确认某种事物、现象或行为是有价值的,学习者将外在价值变为他自己的价值标准,形成了某种价值观、信念,并以此来指引他的行为; 它包括三个亚类:1价值的接受,即接受某种价值;例如,始终渴望形成良好的演讲和写作的能力;2对某一价值的偏好,指不仅学习者接受某种价值,而且这种价值驱使着、指引着学习者的行为,同时,这种价值被学习者所追求,被学习者作为奋斗目标;例如,积极参与展示当代艺术成就的准备工作;3信奉,指个体坚定不移地相信某种观念或事业,自己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这种他自认为有价值的观念或事业,并且他还力图使别人信服这种观念、参与这项事业;例如,献身于作为民主之基础的观念和思想;4、组织:指学习者在遇到多种价值观念呈现的复杂情境时,将价值观组织成一个体系,对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确定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接受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包括两个亚类:1价值的概念化,即通过使价值特征化,使各种价值能够联系在一起;例如,试图识别所欣赏的某一艺术客体的特征;2价值体系的组织,指学习者把各种价值可能是毫无联系的价值组成一个价值复合体,并使这些价值形成有序的关系;例如,制订一个根据活动的要求来调节自己休息的计划;5、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渐形成个人的品性;各种价值被置于一个内在和谐的构架之中,并形成一定的体系;个人言行受该价值体系的支配;观念、信仰和态度等溶为一体,最终的表现是个人世界观的形成;达到这一阶段以后,行为是一致的和可以预测的; 这个领域也包括两个亚类:1泛化心向,指一种在任何特定的时候都对态度和价值体系有一种内在一致的倾向性;例如,根据事实随时准备修正判断和改变行为;2性格化,指外在价值已经内化为学习者的最深层的、整体的性格,包括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等;例如,形成一种始终如一的生活哲学;三、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1、反射动作2、基础性基本动作这两种动作是自然形成的,教学中不设定此目标;3、知觉能力:对所处环境中的刺激所做的观察和理解,并做出相应调节动作的能力;4、生理能力:动作的耐力、力量、灵活性、敏捷性学习高难度动作的基础;5、技能动作:熟练完成复杂动作的能力;6、有意活动:传递感情的体态动作,即身体语言姿势、手势、面部表情;。

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是认知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类学,它的提出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

它将认知目标分为六个不同的范畴,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这些范畴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1. 记忆 (Memory)记忆是指学生掌握和记住信息的能力。

这类目标的例子包括学生可以记住单词的拼写和定义、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事实等。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鼓励学生重复学习、使用记忆术和课堂讨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达到记忆目标。

2. 理解 (Understanding)理解是指学生能够将信息置于一个更大的上下文中,并能够解释这些信息的能力。

这类目标的例子包括,学生可以解释语法规则、描述某种实验的结果、或解释文学作品中的主题等。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授相关概念、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批判性思考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达到理解目标。

3. 应用 (Application)应用是指学生能够将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不同的情境和问题中。

这类目标的例子包括,学生能够使用导数规则来解决数学问题、使用实验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或使用文学理论来分析文学作品等。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达到应用目标。

4. 分析 (Analysis)综合是指学生能够整合不同的元素和知识来创建新的东西。

这类目标的例子包括,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媒介来创建一个艺术作品、使用不同的概念来创建一个关于一个问题的科学实验,或者把几个拓扑图形整合成一个三维模型。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总结、创造性任务、小组活动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达到综合目标。

6. 评价 (Evaluation)评价是指学生能够考虑不同的观点,分析和评估信息的质量和价值。

这种目标的例子包括,学生可以评估一个研究报告的可靠性、辨别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或考虑对某个事件的不同解释。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辩论、小组活动和写作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达到评价目标。

布鲁姆分类学的优点是它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方法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强调其中一个或几个范畴,并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达到这些特定目标。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是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一种
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该分类体系主要以认知层次和复杂度为基础,按照能力发展的程度及难易程度来划分目标,主要包括认知知识、认知技能、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五大类目标。

1. 认知知识目标:指学生需要了解和记忆的知识和概念,包括事实、步骤、名词定义以及分类等。

2. 认知技能目标:指学生需要具备的技能,包括观察、比较、阅读、写作、计算解决问题及分类等技能。

3. 认知策略目标:指学生需要学会和使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学会寻求信息、设定目标、规划并调整策略等。

4. 情感态度目标:指学生需要培养和具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尊重、友善、公正、有责任感、关心他人等。

5. 价值观目标:指学生需要理解和运用的价值观和伦理标准,例如正义、尊重、自由、公民责任等。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是教学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明确教学目的,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简述布鲁姆认知目标的分类

简述布鲁姆认知目标的分类

简述布鲁姆认知目标的分类
布鲁姆认知目标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知识性目标:指的是对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特定主题或概念的目标。

例如,学生能够背诵和解释关键事实、概念和原理。

2. 理解性目标:指的是对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的目标。

这包括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应用概念分析信息、比较和分类事物等。

3. 应用性目标:指的是对于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的目标。

这包括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制定计划等。

4. 分析性目标:指的是对于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识别关系的目标。

这包括学生能够分析和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区分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等。

5. 综合性目标:指的是对于学生能够将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结合和整合的目标。

例如,学生能够将语言、数学、科学等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6. 评价性目标:指的是对于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和判断的目标。

这包括学生能够评估信息的可靠性、提出合理的观点和意见等。

简述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及发展

简述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及发展

简述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及发展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及发展简介认知领域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人类思维、记忆、学习、语言等方面的问题。

布鲁姆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认知目标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理论和观点。

一、布鲁姆对认知目标的分类1. 认知目标的三种类型布鲁姆将认知目标分为三种类型:认知信息处理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

(1)认知信息处理目标这种类型的目标主要涉及到人类思维和记忆方面的问题。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记忆:即将信息存储在大脑中,以备后续使用。

- 知识:即掌握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相关信息。

- 理解:即理解某种事物或现象背后的原理和逻辑。

- 应用:即将已经掌握和理解的信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情感目标这种类型的目标主要涉及到人类情感方面的问题。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情感表达:即通过语言、肢体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 情感理解:即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

- 情感调节:即控制自己的情感,使其符合社会规范和个人需要。

(3)行为目标这种类型的目标主要涉及到人类行为方面的问题。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动机:即推动人类行动的内在因素。

- 行为执行:即将动机转化为实际行动。

- 行为反馈:即了解行为结果,并根据结果进行调整。

2. 认知目标分类的意义布鲁姆对认知目标进行分类,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理解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问题。

通过将认知目标分成不同类型,可以更加系统地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从而深入挖掘认知心理学领域中许多重要问题。

二、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发展历程1. 儿童思维发展布鲁姆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儿童思维发展问题。

他提出了“层次结构”理论,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逐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这个理论对于儿童教育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教育目标分类布鲁姆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教育目标分类问题。

他提出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三种类型,从而指导教育者更好地制定教育目标和课程设计。

布鲁姆的目标认知分类

布鲁姆的目标认知分类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 析-综合- 评价。

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

这种 知识是特定知识,如:术语和事实;处理特殊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的知识:序列、分类、标 准、方法等;一般或抽象的知识:原理、理论、知识框架等。

与这一层次目标相关的概念 如: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等。

2. 领会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

包括1)转换: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2)解释: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3)推断:估计将来的趋势或后果。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 : 说明,识别,描述,解释, 区别,重述,归纳,比较等。

3. 应用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

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

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 是全面地、通过分析、 综合地运用知识。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 : 应用,论证,操作,实践, 分类,举例说明,解决等。

4. 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 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 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等。

5. 综合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 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

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

与- 领会(理解) - 应用- 分 1、知道(知识)是指认识并记忆。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 分析, 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它涉及具有特色的 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 : 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等。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布鲁姆(Benjamin S. Bloom)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课程设计专家,他提出了一种教学目标的分类方法,即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这一分类方法对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非常有用。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态目标。

认知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

布鲁姆将认知目标分为六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记忆层次要求学生能够记住和回忆课程中的信息;理解层次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解释信息的意义;应用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分析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分解和归纳复杂的信息;综合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将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解决问题;评价层次要求学生能够评估和判断信息的价值和可靠性。

情感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兴趣、欣赏、动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参与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来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

动态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行为和动作能力。

动态目标包括动作技能、动作协调和动作控制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指导和练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动态目标。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方法对于教学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认知目标来制定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发情感参与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最后,教师可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态目标,通过示范、指导和练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作能力。

总之,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方法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态目标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态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①识记: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记忆,如记忆名词、事实、基本观念、原则等。

②领会: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

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

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

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

③运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④分析: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

它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对其中的组织结构的认识。

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识别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

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⑤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

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

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⑥评价: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

它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

例如,判断实验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或评价某篇文章的水平与价值。

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并要基于明确的标准才能做出评价。

认知领域六层次目标的一些典型用词:
识记:说出…名称、背诵、辩认、回忆、指出等
领会:描述、解释、选择、区别、归纳、举例说明、列举等
应用:运用、计算、改变、说明、证明、利用等
分析:分类、比较、评论、猜测、举例说明、图示等
综合:编写、设计、提出、排列、组合、建立、形成、重写、归纳、总结等评价:鉴别、讨论、评价、判断、总结、证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