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MATLAB实验报告(1-4)

MATLAB实验报告(1-4)

信号与系统MATLAB第一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软件并会简单的使用运算和简单二维图的绘制。

2.学会运用MATLAB表示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方法3.观察并熟悉一些信号的波形和特性。

4.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时移、反折和尺度变换。

5.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时间微分、积分运算。

6.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相加、相乘运算。

7.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的奇偶分解。

二、实验任务将实验书中的例题和解析看懂,并在MATLAB软件中练习例题,最终将作业完成。

三、实验内容1.MATLAB软件基本运算入门。

1). MATLAB软件的数值计算:算数运算向量运算:1.向量元素要用”[ ]”括起来,元素之间可用空格、逗号分隔生成行向量,用分号分隔生成列向量。

2.x=x0:step:xn.其中x0位初始值,step表示步长或者增量,xn 为结束值。

矩阵运算:1.矩阵”[ ]”括起来;矩阵每一行的各个元素必须用”,”或者空格分开;矩阵的不同行之间必须用分号”;”或者ENTER分开。

2.矩阵的加法或者减法运算是将矩阵的对应元素分别进行加法或者减法的运算。

3.常用的点运算包括”.*”、”./”、”.\”、”.^”等等。

举例:计算一个函数并绘制出在对应区间上对应的值。

2).MATLAB软件的符号运算:定义符号变量的语句格式为”syms 变量名”2.MATLAB软件简单二维图形绘制1).函数y=f(x)关于变量x的曲线绘制用语:>>plot(x,y)2).输出多个图像表顺序:例如m和n表示在一个窗口中显示m行n列个图像,p表示第p个区域,表达为subplot(mnp)或者subplot(m,n,p)3).表示输出表格横轴纵轴表达范围:axis([xmax,xmin,ymax,ymin])4).标上横轴纵轴的字母:xlabel(‘x’),ylabel(‘y’)5).命名图像就在subplot写在同一行或者在下一个subplot前:title(‘……’)6).输出:grid on举例1:举例2:3.matlab程序流程控制1).for循环:for循环变量=初值:增量:终值循环体End2).while循环结构:while 逻辑表达式循环体End3).If分支:(单分支表达式)if 逻辑表达式程序模块End(多分支结构的语法格式)if 逻辑表达式1程序模块1Else if 逻辑表达式2程序模块2…else 程序模块nEnd4).switch分支结构Switch 表达式Case 常量1程序模块1Case 常量2程序模块2……Otherwise 程序模块nEnd4.典型信号的MATLAB表示1).实指数信号:y=k*exp(a*t)举例:2).正弦信号:y=k*sin(w*t+phi)3).复指数信号:举例:4).抽样信号5).矩形脉冲信号:y=square(t,DUTY) (width默认为1)6).三角波脉冲信号:y=tripuls(t,width,skew)(skew的取值在-1~+1之间,若skew取值为0则对称)周期三角波信号或锯齿波:Y=sawtooth(t,width)5.单位阶跃信号的MATLAB表示6.信号的时移、反折和尺度变换:Xl=fliplr(x)实现信号的反折7.连续时间信号的微分和积分运算1).连续时间信号的微分运算:语句格式:d iff(function,’variable’,n)Function:需要进行求导运算的函数,variable:求导运算的独立变量,n:求导阶数2).连续时间信号的积分运算:语句格式:int(function,’variable’,a,b)Function:被积函数variable:积分变量a:积分下限b:积分上限(a&b默认是不定积分)8.信号的相加与相乘运算9.信号的奇偶分解四、小结这一次实验让我能够教熟悉的使用这个软件,并且能够输入简单的语句并输出相应的结果和波形图,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c语言的一些语法。

南京邮电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课内实验报告课程名:操作系统任课教师:沈超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号:姓名:二○一六至二○一七年度第一学期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Process[numberschedul].order=tempcounter;}程序结果截图:二、银行家算法(网上借鉴)银行家算法,当进程提出资源申请时,系统首先检查该进程对资源的申请量是否超过其最大需求量及系统现有的资源能否满足进程需要。

若超过,则报错,若不能满足,则让该进程等待;否则进一步检查把资源分给该进程后系统能否出于安全状态,若安全,则分配,否则置该进程为等待资源状态。

算法实现过程:设进程i 提出请求REQUEST [j] ,则银行家算法按如下规则进行判断。

(1) 如果REQUEST [i] [j]<= NEED[i][j] ,则转(2) ;否则,出错。

(2) 如果REQUEST [i] [j]<= A V AILABLE[i][j] ,则转(3) ;否则,出错。

(3) 系统试探分配资源,修改相关数据:A V AILABLE[j]-=REQUEST[i][j];ALLOCATION[i][j]+=REQUEST[i][j];NEED[i][j]-=REQUEST[i][j];(4) 系统执行安全性检查,如安全,则分配成立;否则试探险性分配作废,系统恢复原状,进程等待。

Check()关键代码:{int k, f, no=0;int work[M],a[M];char finish[M];anquan=1;for(i=0;i<n; i++) finish[i]='F';for(j=0;j<m; j++) work[j]=available[j]; k=n;do{ for (i=0;i<n; i++){if (finish[i]=='F'){ f=1;for (j=0;j<m; j++)if (need[i][j]>work[j]) printf("处于安全状态.");printf("安全序列号:");for (i=0;i<n;i++) printf ("%d ",a[i]); printf("\n");printf("进程");printf(" ");printf(" Max ");rintf(" ");rintf("allocation");printf(" ");printf("need");printf(" ");f=0;if (f==1)//找到还没完成的且需求数小于可提供进程继续运行的{ finish[i]='T';a[no++]=i;//记录安全序列号for (j=0;j<m; j++)work[j]=work[j]+allocation[i][j];//释放该进程已分配的资源available[j] =work[j];}}}k--; }while(k>0);f=1;for (i=0;i<n; i++)//判断有没有进程没完成{ if (finish[i]=='F'){f=0;break; }} if (f==0) {printf("不安全状态!\n");anquan=0;} else {printf("available");printf("\n");for (i=0;i<n; i++){ printf("%2d",i);printf(" ");for(j=0;j<m; j++)printf("%2d",max[i][j]);printf(" ");for(j=0;j<m; j++)printf("%2d",allocation[i][j]);printf(" ");for(j=0;j<m; j++)printf("%2d",need[i][j]);printf(" ");for(j=0;j<m; j++){if(i>0)break;printf("%2d",available[j]);}printf("\n");}}}程序结果截图:三、实验总结:这次上机模拟了进程调度过程和解决了死锁问题,让我对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和银行家算法有了比在课堂上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次实验报告的结果和分析

第一次实验报告的结果和分析

第一次实验报告的结果和分析实验背景: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假设、探究问题,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某种产品的耐久性能,并进行结果和分析。

实验过程: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一种智能手机作为研究对象,以了解其耐用程度。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选取若干个相同型号的智能手机作为样本。

2.编制实验计划,将手机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

3.控制组的手机不进行特殊处理,作为对照组。

4.实验组的手机进行三个不同条件的测试:摔落测试、水浸测试、高温测试。

5.在每项测试前,对手机进行详细的检查,记录初始状态。

6.进行摔落测试时,将手机从一定高度摔落到地面上,重复10次。

7.进行水浸测试时,将手机浸入水中,时间为30分钟。

8.进行高温测试时,将手机置于恒温箱中,温度设定为60°C,时间为1小时。

9.完成测试后,再次对手机进行检查,记录测试后的状态。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摔落测试:控制组中,有2台手机出现轻微划痕,无其他明显损坏。

实验组中,有3台手机出现屏幕破裂,2台手机出现摄像头故障,1台手机表面出现明显凹陷。

2.水浸测试:控制组中,所有手机均正常工作,无明显异常。

实验组中,有2台手机无法开机,3台手机出现屏幕模糊。

3.高温测试:控制组中,所有手机均正常工作,无明显异常。

实验组中,有1台手机电池发热,2台手机出现掉色现象。

结果分析:1.摔落测试方面,实验组中有手机出现屏幕破裂和摄像头故障的情况,说明该智能手机在摔落情况下存在脆弱性,需要加强其外部结构的保护。

2.水浸测试方面,控制组中所有手机均正常工作,而实验组中有手机无法开机和屏幕模糊的情况,表明该智能手机在水浸情况下的防水性能需要改进。

3.高温测试方面,虽然控制组和实验组的手机均正常工作,但实验组中有手机电池发热和掉色现象,意味着该智能手机在高温环境下的散热和色彩稳定性有待提高。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该智能手机在摔落情况下具有一定的脆弱性,需要加强其外部结构的保护。

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

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

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实验报告的分析讨论,主要分析实验结果和数值是否匹配,如果有误差,分析具体原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实验报告格式内容范文【篇1】准备材料:一个玻璃杯、一枚硬币、小半杯水(最好是有颜色的)、蜡烛和一个平底的容器。

实验内容:在一个盘子里倒半杯水,放入一枚硬币。

手既不许接触到水,又不能把水倒出来,怎样才能把硬币取出来呢?实验过程:第1次:我们首先在平底的容器中倒入小半杯水,淹没硬币。

然后点燃一节蜡烛放在盘子里,罩上玻璃杯,蜡烛会因为缺氧停止燃烧,这时,外面的水便源源不断地涌进玻璃杯。

(可惜吸水不够多,所以没有把硬币取出来)结果:失败。

第2次:和第一次一样,失败。

第3次:我们换了一根大一点的蜡烛,这次流进去的水很多,成功。

第4次:我们用了两根蜡烛,不过因为杯子扣的太紧,杯口被盘子吸住,水没能流进玻璃杯,失败。

第5次:我把杯子扣下去的速度慢了一点点,导致蜡烛提前熄灭,失败。

第6次:同样是放了两根蜡烛,这次很正常,成功。

实验总结:我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气体冷却后,能让压力下降,于是外面正常的大气压把盘子中的水挤进了杯中。

另外,在实验中,我观察到,用玻璃杯盖住蜡烛的时候,火焰不是马上熄灭,是继续燃烧一会儿才熄灭,说明玻璃杯的空气也是含有一定量的氧气的。

而做这个实验应注意:1、杯子不要扣的太慢,否则会让火焰提前熄灭导致实验失败。

2、水最好是有颜色的水,我选择在水中滴蓝墨水,效果不错,这样方便观看。

3、可以用燃烧的纸片代替蜡烛,但是水一定要放少一点,放多了难吸光。

4、要保持距离,让火焰离自己远一点。

实验报告格式内容范文【篇2】电路实验课已经结束,请按题目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要仔细检查一遍,以免退回,具体要求如下:一、绘制电路图要工整、选取适宜比例,元件参数标注要准确、完整。

二、计算题要有计算步骤、解题过程,要代具体数据进行计算,不能只写得数。

数电实验报告实验一心得

数电实验报告实验一心得

数电实验报告实验一心得引言本实验是数字电路课程的第一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布尔代数、逻辑门、模拟开关和数字显示等内容。

在实验过程中,我对数字电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一:逻辑门电路的实验实验原理逻辑门是数字电路中的基本组件,它能够根据输入的布尔值输出相应的结果。

常见的逻辑门有与门、或门、非门等。

本次实验主要是通过搭建逻辑门电路实现布尔函数的运算。

实验过程1. 首先,我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电路图,使用示波器搭建了一个简单的与门电路。

并将输入端连接到两个开关,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以观察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变化。

2. 其次,我打开示波器,观察了两个开关分别为0和1时的输出结果。

当两个输入均为1时,示波器上的信号为高电平,否则为低电平。

3. 我进一步观察了两个开关都为1时的输出信号波形。

通过示波器上的脉冲信号可以清晰地看出与门的实际运行过程,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地搭建了一个与门电路,并观察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通过示波器上的信号波形,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数字电路中布尔函数的运算过程。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可以总结出:1. 逻辑门电路可以根据布尔函数进行输入信号的运算,输出相应的结果。

2. 在与门电路中,当输入信号均为1时,输出信号为1,否则为0。

3. 示例器可以实时显示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波形,方便实验者观察和分析。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逻辑门电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学会了如何搭建逻辑门电路,并通过示波器观察和分析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变化。

这对我进一步理解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我还锻炼了动手操作、实际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并细致观察电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些能力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非常重要。

总之,本次实验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了我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UV专题第一次实验报告

UV专题第一次实验报告

UV专题第一次实验姓名:谭君学号:2009212907班级:1110901实验内容:实验室提供浓度为1.6g/L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和稀释所需器皿(2ml移液管,100ml容量瓶)及未知浓度高锰酸钾溶液。

实际实验方案,制定工作曲线,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定量测量未知高锰酸钾溶液浓度。

实验步骤:一、配置高锰酸钾溶液:1 首先熟悉移液管,烧杯,容量瓶,吸耳球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取半烧杯的三级水,和小半杯的1.6g/L的高锰酸钾水溶液,用1.6g/L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润洗移液管,然后用润洗过的移液管取1.5ml的1.6g/L的高锰酸钾水溶液移至100ml的容量瓶中,用三级水定容。

用此方法分别取1.5ml,2.0ml,2.5ml,3.0ml,3.5ml的1.6g/L高锰酸钾水溶液配制成100ml的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水溶液。

3计算出上述配制的高锰酸钾水溶液的浓度并贴上标签。

二、吸光度曲线的确定1 接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源,然后再接通电脑主机电源和显示器电源。

2. 打开光谱分析专用软件。

设置模式为“光谱扫描”,参数设置为“ads”(吸收度)。

起始点为“630nm”,终止点为’430nm”.扫描速度为”快速扫描”,间隔为“0.5nm”,然后在吸收池里加入三级水,然后放入测量池(拿吸收池时要拿毛玻璃的两侧),关闭舱门。

进行基线校准。

3 分别取已配好的五种高锰酸钾溶液和未知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注入吸收池中(要超过1cm不超过吸收池的2/3),分别放入样品池中。

关闭舱门鼠标点击开始,扫描完毕后,将数据导出。

4接下来测量彩色玻璃虑光片的透射率。

设置模式为“光谱扫描”,参数设置为“T%”(透射率)。

起始点为“900nm”,终止点为“200nm”从大到小扫描.扫描速度为设定为快速扫描,间隔为2nm,吸收池不放任何东西,进行基线校准。

5 打开样品池窗口,放入cb535彩色玻璃滤光片,然后关闭舱门,点击开始扫描完毕后将数据导出,按照以上方法测量wb280,wb380彩色玻璃虑光片并导出数据。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填写人姓名:实验日期:1.实验器材:溢水杯小烧杯圆柱形金属块橡皮泥等2.提出问题 :教师:请大家提出一个问题:3.猜想与假设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内容来分析一下他的猜想。

然后根据大家的分析我们设计实验4.设计实验实验过程:第一次试验:a、先测出空小烧杯的b、圆柱形金属块在空气中的c、圆柱形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Nd、计算出浮力的e、杯、水总重G总/Nf、排开水所受的第二次试验:a、先测出空小烧杯的b、橡皮泥在空气中的重力 G物/Nc、橡皮泥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d、计算出浮力的大小F浮/Ne、杯、水总重G总/Nf、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N5.记录数据:探究浮力与排开水的重力之间的关系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G物/N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浮力的大小F浮/N先测出空小烧杯的重力G杯/N杯、水总重G总/N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N12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公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观察它的,认清它的,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物重不可以超过量程)2,使用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到位置.如果没有指在位置就需要调零,调零一般方法是通过移动指针来调零;再用手轻轻抖动挂钩,确保与外壳无摩擦;在进行使用。

3,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 .4.读数时,视线要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主意物体不要挂太长时间,否则测力计会损坏5.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间的 .注意事项:所测物体受到重力(拉力)不能超过量程(弹性限度内)。

第一次做实验作文

第一次做实验作文

第一次做实验作文第一次做实验。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实验课上,老师宣布了一个好消息,我们将进行一次自己设计实验的机会。

这是我第一次做实验,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我决定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入手,选择了“水的沸腾温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作为我的实验题目。

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了解到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水的沸点也会随之降低。

这让我很感兴趣,于是我开始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做了详细的实验计划和步骤。

首先,我准备了一台电热水壶、一些水杯和温度计。

接着,我选择了不同海拔高度的地方进行实验,包括学校的实验室、宿舍楼和操场。

我将在不同海拔高度下分别测量水的沸点温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进行得很顺利,我按照计划一步步进行,严格控制每一个变量。

当我拿到实验数据时,我非常兴奋。

通过对比不同海拔高度下的水的沸点温度,我发现了明显的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的沸点温度逐渐降低。

这与我之前查找的资料相吻合,也证明了我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水的沸点温度和海拔高度的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和魅力,也更加坚定了我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

总的来说,这次实验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科学实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道路上,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做出更多有意义的实验。

这次的第一次实验,将成为我科学探索道路上的宝贵经验,也将激励我更加热爱科学,勇敢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实验报告
———————————————————————————————— 作者:
———————————————————————
预习报告
实验题目:
DEBUG调试程序的使用
实验时间:
2016年4 月 6日
实验地点:
东三教912
班 级:
学 号:
140511114
-e150
XXXX:0150 XX.00 XX.01
-a100
XXXX:0100 MOV AX,CS (01)
实验中主要用到的DEBUG功能
1.R命令查看、改变CPU中寄存器的内容;
2.D命令查看内存的内容;
3.E命令改写内存的内容;
4.U命令将内存中的机器指令翻译成汇编指令;
5.T命令执行一条机器指令;
6.用DEBUG的A命令以汇编指令的格式在内存中写入一条机器指令
学习进入DEBUG的方式
1.使用win+R打开运行框
2.输入cmd指令进入DOS操作界面
3.在界面中输入debug来进入DEBUG编辑界面
使用DEBUG的几点说明
1.提示符“-”下才能输入命令,在按“回车”后该命令才开始执行
2.命令的大小写不区分
3.出现语法错误时,界面会给出”^ERROR”
4.用ctrl+c 或ctrl+break 来终止当前命令的执行,还可以用ctrl+s 来暂停屏幕显示(当连续不断地显示信息时)
格式2:E起始地址
功能2:采用提问的方式一个一个地改写内存单元的内容
4.A命令
功能:输入汇编指令。
格式:A起始地址
5.U命令
功能:反汇编,显示机器码所对应的汇编指
格式1:U[地址]
功能1:从指定地址开始反汇编
格式2:U地址范围
功能2:对指定的地址范围进行反汇编
6.T命令
格式1:[T=地址]
功能1:指定地址起执行一条语句后停下来,显示所有寄存器的内容及标志位的值与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
功能2:DEBUG从起始位置一直显示到结束位置。输入命令D DS:10011F
格式3:D起始位置L长度
功能3:DEBUG从起始位置开始显示指定长度的内容。输入命令DDS:100L10
3.E命令
功能: 用DEBUG的E命令改写内存的内容
格式1:E起始地址字节值表
功能1:用字节值表中的值替换从“起始地址”开始的内存单元内容或E起始地址
5.BUG使用十六进制来计数
常用指令
1.R命令(Register)
格式1:R
功能1:显示所有寄存器中的内容
格式2:R寄存器名称
功能2:显示特定寄存器中的内容,并且可以做修改
2.D命令
功能:显示内存单元内容
格式1:D起始位置
功能1:DEBUG从起始位置显示128个字节的内容。输入命令D 0C0B:100格式2:D起始位置结束位置
姓 名:
王国伟
一.实验目的
a)学习使用DEBUG程序的各种命令。
b)利用DEBUG学习了解计算机取指令、执行指令的工作过程。
c)掌握用DEBUG调试自编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准备
了解什么是DEBUG
1. Debug 是DOS、WINDOWS都提供的实模式(8086方式)程序的调试工具。使用它,可以调试CPU各种寄存器中的内容、内存的情况和在机器码级跟踪程序运行。
格式2:T[=地址][x]
功能2:从指定的地址开始跟踪x条指令
7.Q命令
功能:退出DEBUG程序,返回DOS
三.实验任务
1.参照实验指导,掌握DEBUG程序R,D ,A,U,T,E命令的使用
2.按照以下步骤输入一系列的命令和指令,编写出简单的汇编语言指令,并完成指定任务。
debug
-e200
XXXX:0200 XX.10XX.20XX.30XX..40(将200H~203H 内容改为10H~40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