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早教计划
一岁宝宝早教内容

一岁宝宝早教内容
一岁宝宝的早教各方面都可以进行相应的培养,包括:
1.言语能力:鼓励宝宝说话,多与宝宝交流,模仿宝宝的语言,让宝宝学会基本的口头表达,例如简单的问候语、道谢语等。
2.认知能力:提供各种形状、颜色、大小、质地、声音等多样性的学习材料,通过观察、摸索、比较、辨认等活动,提高宝宝的感知、认知和思维能力。
3.运动能力:引导宝宝学会独立行走、抓握、爬行、跳跃、投掷和接球等基本运动技能,开发宝宝的身体器官和肌肉能力。
4.心理能力:培养宝宝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探索精神,鼓励宣泄情感,让宝宝学会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态。
总之,一岁宝宝早教的核心理念是以宝宝为中心,以游戏为主线,以积极愉悦的方式进行多重学科的培养,让宝宝在轻松愉快中快乐成长。
0-3岁宝宝早教时间安排表

0-3岁宝宝早教时间安排表早教对于0-3岁宝宝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早期教育,宝宝可以培养各种能力和技能,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如何合理安排宝宝的早教时间成为了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下面是一个适合0-3岁宝宝的早教时间安排表,供大家参考。
1. 早晨:觉醒和互动(30-60分钟)早晨是宝宝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候,适合进行一些觉醒和互动的活动。
可以和宝宝一起玩耍、互动,如抱着宝宝一起摇摆、唱儿歌、拍手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和父母的亲密关系,激发宝宝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2. 早餐后:听故事/看图书(15-20分钟)早餐后,宝宝通常比较安静,适合进行一些静态的活动。
可以给宝宝讲故事或者看图书,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绘本,图文结合,引导宝宝对图画进行观察和想象。
这样可以培养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上午:感官刺激(20-30分钟)上午是宝宝学习的黄金时期,可以进行一些感官刺激的活动。
比如,给宝宝提供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让宝宝触摸、咬嚼、发出声音等,以锻炼宝宝的感官发展和手眼协调能力。
4. 午餐后:手工制作(15-20分钟)午餐后,宝宝消化食物的时间比较长,可以进行一些手工制作的活动。
可以给宝宝一些简单的画纸、彩笔、剪刀等,让宝宝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如涂色、剪纸等。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下午:自由活动(60-90分钟)下午是宝宝活动的时间段,可以进行一些宝宝感兴趣的自由活动。
比如,给宝宝准备一些适合年龄的玩具,让宝宝自由选择和探索,发展宝宝的自主性和个性。
6. 晚餐后:听音乐/唱歌(20-30分钟)晚餐后,宝宝通常比较安静,适合进行一些音乐相关的活动。
可以给宝宝播放一些简单的儿歌或乐曲,让宝宝聆听和跟随节奏摆动。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宝宝的音乐细胞和节奏感。
7. 洗澡前:亲子游戏(15-20分钟)洗澡前是宝宝注意力集中的时刻,可以进行一些亲子游戏。
比如,给宝宝提供一些塑料玩具让宝宝自己洗澡,通过游戏来增强宝宝的自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1岁宝宝早教启蒙说话教案

1岁宝宝早教启蒙说话教案宝宝的早期教育对于其整个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1岁这个阶段,宝宝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期的语言启蒙教育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教案来帮助宝宝启蒙说话,促进其语言发展。
下面就是一份适合1岁宝宝的早教启蒙说话教案。
1. 创造语言环境宝宝的语言环境对于其语言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包括与宝宝进行互动交流、给宝宝讲故事、播放简单的儿歌和音乐等。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适当使用简单的词语和语句,帮助宝宝接触和理解语言。
2. 重复和模仿在宝宝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重复和模仿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通过重复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帮助宝宝记忆和理解语言。
同时,家长还可以模仿宝宝的语言行为,鼓励宝宝说话,帮助宝宝建立自信心。
3. 利用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宝宝学习语言的最好时机。
家长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活动,帮助宝宝学习语言。
比如,在宝宝吃饭的时候可以跟宝宝说一些食物的名称,帮助宝宝学习新的词汇;在洗澡的时候可以跟宝宝讲一些简单的故事,帮助宝宝理解语言的意义等。
4. 使用图书图书是宝宝学习语言的重要工具。
家长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简单的图书,帮助宝宝接触文字和图画,同时还可以通过阅读给宝宝讲故事,帮助宝宝理解语言的意义。
在与宝宝一起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适当提问,引导宝宝思考和回答问题,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5. 注重表达在宝宝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注重宝宝的表达。
当宝宝试图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时,家长需要给予积极的回应,鼓励宝宝说话,并适当纠正宝宝的语言错误,帮助宝宝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6. 多元化教育除了以上的方法,家长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宝宝学习语言,比如给宝宝播放一些简单的语言启蒙音频,带宝宝参加一些语言启蒙游戏等。
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总结在1岁宝宝早教启蒙说话教案中,家长需要注重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重复和模仿,利用日常生活,使用图书,注重宝宝的表达,以及多元化教育等方法,帮助宝宝学习语言,促进其语言发展。
一岁4个月宝宝早教

一岁4个月宝宝早教
当宝宝一岁多时,已经学会走路了。
这个时候,宝宝想要任何东西时,都可以自己伸手去拿。
1岁4个月的宝宝能够模仿大人,把四块积木垒起来,能听懂大人说话的意思,比如,“宝宝,出去玩啦!”宝宝就会跑着去拿衣服在门口等。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一岁4个月宝宝早教训练吧!
1、学习用杯子:爸爸妈妈给宝宝示范,双手握住手柄,将杯子举到嘴边用力吸。
一段时间后取下杯盖,让宝宝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把嘴放到杯子边直接喝。
2、把小嘴“漱”干净:教宝宝学着妈妈的样子,含一大口凉开水在嘴里,然后鼓腮、让水在口腔里反复流动,将食物残渣、残汁漱出,之后把水吐出来。
宝宝每次吃完东西、睡前、起床都要督促孩子漱口。
3、词汇记忆:成人在讲述孩子较熟悉的故事,或教小儿念他熟悉的儿歌,或唱他熟悉的歌时,有意识地停顿下来让孩子补充,由简到难,开始让孩子续上单字,以后可逐渐让孩子续上一个词、一句话这既可促进记忆力的提高,还可发展小儿的语言能力。
4、实物记忆:让小儿回忆起不在眼前的实物,可给孩子一件玩具,让他注视您将玩具放到盒中,盖上盖子,让他说出盒中玩具的名称。
5、扶栏上、下楼梯:训练小儿学习上、下楼梯。
训练上下楼梯时,开始选择的楼梯不要太多层,以便于孩子能够较顺利地上完楼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6、跑步练习:家长可通过游戏来训练小儿跑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如灵活的向前跑,转弯跑。
7、通过玩游戏、做手工:鼓励小儿做力所能及的事,促进手动作的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适合的游戏有玩积木、模仿画画、穿珠子等。
一至三岁婴幼儿早教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一至三岁婴幼儿早教活动策划方案五篇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至三岁婴幼儿早教方案五篇,希望对各位家长有帮助!婴幼儿早教方案11、传球首先选择和宝宝脑袋大小差不多的球(太大太小都抓不住),然后选择或清理出一块室内或室外的空间,育婴师坐在离他一两步远的地方,轻轻将球滚到宝宝脚边,然后鼓励他把球滚回来。
宝宝熟练后,慢慢扩大与他的距离。
同样,育婴师也可以试着将球轻柔地弹给宝宝,再让他弹回来。
技能聚焦:学会滚球或让球停止都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大动作技能;可以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还可帮他们培养时间感,因为需要算出球达到他们需要多长时间。
2、吹泡泡自己动手将一杯水,一勺甘油以及两勺餐洗剂混合在一起,即可制成泡液。
泡泡棒可以用塑料管、空心塑料棒做。
用一根大泡泡棒吹出大泡泡,当宝宝追赶击破时,为他欢呼。
然后用小棒重复,吹出雨点般的小泡泡要用力,吹大泡泡则要轻柔。
这个游戏可以把宝宝带到户外做,向他解释风可以吹得树叶沙沙响,可以吹动他的头发,也可以吹走泡泡。
吹时,育婴师倒着走,以便让宝宝边追边抓泡泡。
技能聚焦:吹泡泡、追逐泡炮并将其击破是鼓励运动、刺激手眼协调的游戏,还可以介绍大小高低的概念。
3、晃动身体的歌育婴师可以给小宝宝唱《拍手歌》,并教宝宝根据歌词做动作,宝宝渴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名称,所以要强调歌词中的手和脚,做大幅度的动作以强调词义。
宝宝学会儿歌后,育婴师故意犯错,比如应该跺脚时拍手,就看宝宝如何反映了,宝宝很可能开怀大笑,因为幽默感与生俱来。
技能聚焦:锻炼宝宝的身体意识、大动作技能、听觉和社交技能。
学会控制手和脚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是非常重要的事,当育婴师说出这些部位,他就可以指出身体的位置,说明游戏起作用了。
4、枕头路在室内用枕头和软垫铺一条路,让路围着房间弯弯曲曲。
育婴师鼓励宝宝沿着小路爬完或走完路线。
这条路弯曲又不平,育婴师一定要抓住他的手,并把宝宝的鞋子和袜子都脱了,一旦宝宝的步子稳了,放手让宝宝自己在枕头上走几步,但是要站在附近保护。
1岁儿童教育

1岁儿童教育一岁是宝宝生命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宝宝接受教育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教育基础。
以下是一些针对1岁儿童教育的建议和方法。
1.大力发展宝宝的感官能力宝宝在一岁时,感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父母可以通过给宝宝提供丰富多彩的玩具来帮助宝宝发展感官能力。
比如,宝宝可以玩有颜色的积木、触摸软硬不同的布料、听到不同的声音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宝宝发展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感官能力。
2.鼓励宝宝学步在一岁时,宝宝通常可以开始尝试学步。
父母可以通过给宝宝提供一些适合学步的玩具,来鼓励宝宝学步。
比如,可以给宝宝推一些玩具车,或者给宝宝提供一些有趣的走路道具。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宝宝提高步行能力,也有助于宝宝建立自信心。
3.建立宝宝的语言能力一岁的宝宝开始学习说话。
父母可以通过给宝宝讲故事、唱歌、跟宝宝交流等方式来帮助宝宝建立语言能力。
此外,还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适合语言发展的玩具,比如说话娃娃、会说话的玩具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语言基础。
4.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一岁的宝宝开始学会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父母可以通过带宝宝参加一些亲子活动或者和其他宝宝一起玩耍的方式来帮助宝宝培养社交能力。
这些活动可以让宝宝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和交流,有助于宝宝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
5.给宝宝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在一岁时,宝宝对周围的环境开始产生兴趣。
父母可以通过给宝宝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来帮助宝宝探索和发现周围的世界。
比如,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适合宝宝使用的家具或玩具,也可以通过家庭布置等方式来打造一个适合宝宝成长的环境。
总之,一岁是宝宝生命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宝宝教育的关键时期。
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教育基础,包括发展感官能力、鼓励学步、建立语言能力、培养社交能力和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等。
希望以上建议和方法可以帮助父母和老师更好地教育和帮助一岁的宝宝。
0-1岁早教活动设计

0-1岁早教活动设计1. 物品探索游戏宝宝对于各种物品都很好奇,让他们探索各种形状,颜色,材料和质地的物品,将有助于他们发展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感官技能。
给宝宝提供一些安全的物品,如柔软的布娃娃,塑料球,质地不同的玩具等等。
他们可以用手拿,探索和摸索这些物品。
2. 婴儿健身操虽然宝宝还不会坐起来或爬行,但他们需要适当的运动来促进他们的身体发展。
将宝宝放在腹部上,教他们用手支撑自己来尝试抬头。
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颈部肌肉和视觉技能。
也可以尝试将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如婴儿床或地毯上,让他们尝试翻滚和匍匐前行。
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核心肌肉和平衡能力。
3. 听觉刺激活动音乐和声音可以刺激宝宝的听觉和语言发展。
播放柔和的音乐,让宝宝享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让宝宝听到各种声音,如鸟鸣,汽车声,婴儿哭声等等,让他们可以辨别不同的声音,并促进语言认知。
4. 婴儿按摩对于宝宝来说,按摩是一种舒缓和亲密的体验,可以增强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和安全感。
父母可以通过轻轻按摩宝宝的手臂,腿部和背部等部位,增强宝宝的肌肉和血液循环,并促进他们的睡眠。
5. 自由探索虽然宝宝需要婴儿床和玩具等固定的安全空间,但也需要自由探索的空间。
在安全的环境下,让宝宝放松,自由地探索周围的环境。
他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物品,尝试用手,嘴和舌头了解周围的事物。
除了上述的早教活动,父母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些简单但有益的早期教育,以帮助宝宝更好地发展。
下面是一些实用的建议:1. 说话和阅读与宝宝交流是建立他们语言发展的基础。
即使宝宝还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也要不断地与宝宝说话。
向他们描述周围的事物,如“这是一个红色的苹果”或“这是一只可爱的小狗”。
阅读给宝宝听也是非常好的习惯。
选购一些动画书和图画书,向宝宝展示不同的图片和颜色,这将有助于他们的语言和认知发展。
2. 定期体检带宝宝去医院定期体检,医生可以及早发现宝宝身体上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医生还可以提供关于婴儿喂养、睡眠和护理等领域的建议。
一岁宝宝早教周计划

一岁宝宝早教周计划工作目标1.制定早教计划原则:详细阐述早教计划应遵循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以及与家长互动的重要性。
强调计划要科学合理,既能促进宝宝全面发展,又能保持家长与孩子的良好互动。
–早期发展规律:介绍婴儿在0-1岁期间大脑、身体及感官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如何通过早教活动支持这些发展。
–心理特点:分析一岁宝宝的心理特点,如何设计早教活动以适应其好奇心强、模仿力强、情绪波动大等特点。
–家长互动:强调家长在早教中的作用,提供指导建议,使家长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宝宝的早教过程中。
2.早教内容设计:依据一周的时间线,设计适合一岁宝宝的早教内容。
内容需涵盖语言、认知、社交、情感、身体运动等多个方面。
–语言能力:介绍如何通过日常互动和特定的语言游戏来提升宝宝的语言能力,包括儿歌、模仿游戏等。
–认知发展:展示如何通过玩具、实物和简单游戏促进宝宝的认知发展,如认识颜色、形状等。
–社交技能:分享如何通过家庭互动和亲子活动来培养宝宝基本的社交技能,例如轮流玩具、简单的互动礼仪等。
3.早教活动实施:详细说明如何在一周内实施这些早教活动,包括活动时间、环境布置、家长指导等关键细节。
–时间规划:提供一周内每天的早教活动时间规划,建议与宝宝的作息时间相符合,避免过度疲劳。
–环境布置:介绍如何布置一个适合宝宝早教活动的环境,包括安全性、空间大小、玩具选择等。
–家长指导:给出具体的家长指导建议,如何参与、如何调整活动难度等,以确保早教活动的顺利进行。
工作任务1.市场调研:收集并分析市面上现有的早教产品和服务,了解其优缺点,为编写周计划提供参考。
–产品分析:调研市售的早教书籍、应用程序、玩具等,评估其是否符合一岁宝宝的发展需求。
–服务调研:了解早教中心、亲子班等服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家长和宝宝的反馈。
2.专家咨询:咨询儿童早期教育专家,获取专业的早教知识和建议,确保周计划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专家访谈:安排与儿童心理学家、幼儿教育专家等进行深入访谈,获取专业的早教知识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14个月宝宝早教计划
能力培养
月龄概述:
1这个月的宝宝动作、语言、自理能力已经具备一定的水平。
家长仍要继续加强对他的锻炼。
2宝宝对颜色、图形、数字等也有了很强的认知能力,家长要多带宝宝参与外界活动,开拓他的视野,提高他的认知能力。
重庆早教
玩、教具
1、给宝宝翻阅方便的硬纸书或用塑料薄膜保护的故事书。
2、家长还要给宝宝准备积木、套碗、拖拉玩具、娃娃用具。
3、家长尽可能带宝宝找矮滑梯,让宝宝练习上楼梯。
4、家长还要准备积木、套塔、球、可插的玩具或惯性小车等玩具。
5、家中一面墙上要设一个“某某(小名)好宝宝第一”的记载表扬栏,凡是宝宝第一次学会做的事都要记载并缀上一颗小星星(如某年某月某日,学会帮妈妈做事,某月某日,会讲故事),培养宝宝上进心、自信心,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象,直到以后一面墙上“满天星斗”。
育儿要点:
1、这个月宝宝已经断奶,家长要注意宝宝的饮食。
2、加强行走等练习。
3加强宝宝对颜色、图形、数字等方面的认知能力。
4继续培养宝宝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排大小便的能力。
具体做法
1、这个月宝宝已经断奶,家长要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保证宝宝的营养,平衡膳食。
福乐蕊
2、家长要教宝宝多方向行走,来发展他的动作协调能力。
3、家长还可以通过搭积木、玩套塔、形板,促进手的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
4、家长要继续教宝宝认识颜色、形状、图片、学涂鸦,辨大小,提高他的认知能力。
5、家长仍要坚持给宝宝听故事、儿歌、数字歌等。
6、平时宝宝要东西时,家长要让他说出来,然后再给他,启发宝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
7、家长要常带宝宝外出,提供宝宝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促进他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8、家长要理解宝宝的语言和动作,满足宝宝的正当要求。
9、继续培养宝宝独自吃饭、独自睡眠、独自排便等独立生活能力和习惯。
喂养指导:
宝宝处于以乳类为主食向普通食物转化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喂哺原则是营养全面需要,以保证身体生长需要。
三餐热量要根据宝宝活动的规律合理分配。
食物品种要多样化,一周内的食谱尽量不重复,以保证宝宝良好的食欲。
饮食安排:
上午8:00母乳或配方奶250毫升,肉松粥1小碗,鸡蛋1个
10:00 3~4片饼干,50毫升酸奶
12:00 软饭1小碗,碎肝炒青椒1小盘,菜叶汤半碗
下午15:00香蕉1跟,蛋糕1块
18:00 肉末胡萝卜饺子1小盘
晚上21:00母乳或配方奶250毫升
语言能力可达水平:
1当要东西时会说我要,我吃等。
2会学两种以上的小动物叫。
3会背两着以上的儿歌或童谣。
4会学三种以上的小动物叫。
具体做法
1、这个月,当宝宝要东西时,家长要等他说出来再给。
这个年龄的宝宝已经懂得很多意思,但语言表达仍处于单词阶段,习惯用动作表达需要和欲望。
如果他想出去玩,他会用手指门,或拉着家长的衣服往门边拉。
很多家长采取及时或快速满足的方法,宝宝就越来越懒得用语言表达。
家长应当采取“延迟满足”的办法,促使宝宝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宝宝用“是”或“不是”,“要”或“不要”,并配合点头或摇头动作,家长最好坚持让宝宝说出来再给予满足。
2、家长要教宝宝听从家长的吩咐。
根据宝宝不肯闲着,喜欢做事,好听表扬的特点,每天都给宝宝一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家长可以吩咐他做些小事,如“帮妈妈把拖鞋拿来”,“给娃娃洗脸”等,宝宝在得到夸奖后会很乐意做这些小事情的。
3、教宝宝模仿动物叫。
给宝宝讲关于小动物的故事,让宝宝模仿动物叫,如拿出小猫玩具,发出“喵喵”的叫声,还有小羊、牛、鸡等等,宝宝会很快乐的发出特有的叫声,会大大开发宝宝开口说话的兴趣。
4、教宝宝会用手指指出身体5个以上部位(如眼、鼻、耳、胳膊、手等)。
情绪与社交能力可达水平:
1家长要多带宝宝外出。
2常给宝宝放优美的音乐,并且培养他听到音乐会舞蹈身体跳舞。
3仍要坚持教宝宝分辨家长的表情。
具体做法
1、家长要多带宝宝外出,多让他和小朋友一起玩,以免宝宝出现不合群或怕生的现象。
2家长仍要多给宝宝听优美的音乐,听音乐开始踏步,随着音乐停止。
大人同宝宝一起听音乐,开始播放就开始踏步,按着节拍踏,到音乐停止为止。
宝宝跟随大人做几次,逐渐熟悉了节拍就会做得很好。
还要培养宝宝对音乐的记忆力,比如记得电视的前奏。
3、要教宝宝分辨家长的表情,当宝宝表现好时,家长可以用微笑、鼓掌、亲吻来表现喜欢和赞许。
当宝宝做不该做的事时,家长可以用瞪眼睛、厥嘴、摆手等表示不可以。
4、继续教宝宝分辨家长的表情。
家长在宝宝面前经常做出高兴和生气的表情,让宝宝知道什么是喜,什么是怒。
如宝宝拿糖给家长吃时,家长要表现出高兴的样子,使他知道做家长高兴的事,宝宝做了不该做的事时,要一面制止,一面表现出气愤的样子,并说“妈妈生气了”,使他看到家长表情后终止自己不应有的行为。
5、培养宝宝独自玩耍。
在家长视线范围内,为宝宝准备他喜欢的玩具和活动用具,如娃娃、汽车、积木、插片等,让他独自玩。
宝宝提问时,家长要实事求是认真回答,不能搪塞或敷衍了事。
自理能力可达水平:
1自己吃饭
2自己睡觉
3自己坐便盆大小便
4自己脱帽子、脱鞋子、祙子
5玩完玩具自己收起
具体做法
1、控制大小便。
训练孩子能主动控制大小便,大小便时能用语言表达,并自己主动去坐便盆。
2、脱掉鞋帽。
鼓励宝宝自己脱鞋帽,并放到固定地方。
3,当宝宝玩完玩具时,家长要鼓励他收起,放到该放的地方,给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认知能力可达水平:
1认识五种以上的颜色
2认识三种以上的图形
3会背两首以上的童谣或古诗
4听到优美的音乐会“跳舞”
5能分清大和小、多和少
具体做法
1、如果家长是按照此计划进行的,此时宝宝应该认识五种以上的颜色,家长要继续教宝宝认识其它的颜色。
2、家长可以经常给宝宝看幼儿图书,如《婴儿画报》、《幼儿画报》、《嘟
嘟熊》等,并读给宝宝听,使他能正确认识和听懂各种名称,家长提问时能用手指出不同的动物等。
3、此时宝宝应该认识三种以上的图形。
家长可以把范围扩大,可以由点、浪线、直线、扩大到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等。
4、教宝宝分清大小和多少。
先选两个大小差异明显的物品放在一起,告诉
宝宝哪个大,哪个小,并要让他摸一摸,比一比,然后让他把大的拿给妈妈,看他会不会。
还可以念个儿歌,以增强记忆,发展思维能力,如:排排坐,分果果,大的给奶奶,小的留给我。
还可以把实物分成数量相差极大的两堆,让宝宝认哪堆多,哪堆少。
大肌肉运动能力可达水平:
1行走自如
2会爬楼梯
3自己可以拿取玩具玩
具体做法
1、这个月的宝宝能行走自如。
家长要继续让宝宝练习独立行走,使宝宝从蹒跚的走几步,逐渐到较长距离稳定的行走。
如果宝宝拉着拖车类的玩具走路,与同伴比赛谁走得快,采用让他扔球,捡球,跑来跑去找玩具等游戏的方法训练宝宝的综合动作能力。
2、训练宝宝爬楼梯。
家长还要练习宝宝手脚和全身的动作协调。
比如让宝
宝爬上几级不太高的矮滑梯或台阶,然后再扶住滑下来,反复练习。
家长要注意安全保护,坐滑梯要穿死裆裤,以免蛲虫交叉感染。
精细动作能力可达水平:
1能把瓶盖盖到瓶子上。
2能自己拴起细小的豆子放入瓶子中。
3能搭两块以上的积木。
4能拿笔在线上涂鸦。
具体做法
1、教宝宝盖盖,配盖。
家长可以把用过的盒子、瓶子、杯子当玩具。
家长先示范打开一个瓶盖,再盖上。
然后让宝宝模仿。
宝宝打开一个,再盖上,家长再给他另一个不同的,他又打开,盖上,练得熟练后,再练习给不同大小形状的瓶子配盖。
宝宝在这种开开、盖上、配盖的简单游戏中,极大促进了动作智商的发展。
2、教宝宝倒豆、捡豆。
准备两个广口瓶子,其中一个放上豆子数粒,让宝宝练习倒豆,从一个瓶子倒到另一个瓶子。
开始时,家长扶住瓶子,以免瓶子倒,稍微扶一下宝宝往里倒的那只手,对准瓶口往里倒,慢慢就不往地上洒了。
还可以准备两个小盘和两个小瓶,让宝宝把盘子的豆子捡到瓶子里,如果宝宝都能放到瓶子里,就鼓励他,给与奖励。
3、教宝宝搭高楼。
搭积木是宝宝空间知觉和手——眼——脑协调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开始搭时总搭不上,放歪或掉下来,家长在旁边要稍微扶一下,放上一个,要拍手给以表扬,以增强宝宝搭高楼的兴趣和成功的满足。
4、教宝宝套塔。
家长示范,将一个彩环套在垂直的塑料桩(或木桩)上,然后让宝宝模仿一个一个往上套,套上一个,鼓励宝宝,如拍手,或者说“宝宝真棒”,待宝宝熟练后,便可让宝宝按颜色或者大小顺序套成彩色塔。
5、教宝宝玩插片。
此游戏需要更高的协调能力和手部小肌肉关节的协同作用来完成。
家长先示范,由简单到复杂,让宝宝学着插插片,练习造型。
6、给宝宝准备笔和纸,让他握着笔在纸上涂鸦。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