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采暖标准化设计
采暖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地上三层,冬季采用散热器采暖。
2、设计参数室外采暖计算温度: -18 C室外冬季平均风速: 2.3m/s办公室室内计算温度: 20℃门厅、楼梯间室内计算温度: 16℃会议室、接待室、多功能厅室内计算温度: 18℃休息室室内计算温度: 20℃走廊、卫生间室内计算温度: 16℃3、.管网布置: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异程式系统。
. 4、计算方法:等温降法。
5、采暖热媒为锅炉房送来的95℃/70℃热水。
6、采暖设计热负荷共120990W,总流量4158.96kg/h 。
二、散热器及管材1.散热器型式:所有散热器均采用森德二柱钢管2050型散热器。
2.采暖管道采用焊接钢管及管件,DN<40为丝接,DN>40为焊接。
三、管道系统安装1、阀门:热水采暖系统干管采用闸阀,立支管用截止阀,均采用铜镀铬阀门。
2、穿越建筑物隔墙或楼板的管道应设套管,套管两端应与墙面相平,套管与管道之间用非燃性保温材料填实.穿楼板套管应高出地面20mm。
3、管活动支架间距:当DN<40mm时,不大于3米;DN>50mm时,不大于4米;多管共架时以小管为准;活动支架应保证管道伸缩自如,不得卡死。
4、支架作法详见辽2002T901,采用托架时用双腿U形卡子紧死,吊管时另加角钢作固定粱,支、吊、托架按省标(辽2002T901)制作与安装。
5、暖入口做法见辽2002T901-14,带过滤器,室内设800X800型砖砌检查井,做法详见辽91T903。
四、防锈与保温1.明露金属管道、管卡和支架均刷防锈底漆两道,银粉漆两道;散热器则刷防锈底漆一道,浅色非金属漆两道(色彩与建筑协调);保温管道只刷两道防锈底漆。
2.室外的采暖管道应做保温,保温作法为50mm厚岩棉套管,每100mm用 1mm铁丝绑一道,外密纹缠玻璃丝布两道,布外刷调合漆两道。
上供下回--单管系统的特点:施工方便、造价低、垂直失调小。
产品标准化部件--散热器

住宅产品部品标准(散热器)一.总则1.目的为使开发的住宅项目设计满足居住舒适、造价经济、便于管理、维修方便的要求,提高住宅设计质量,设计院选用散热器时必须按常用散热器进行选型,为此制订本标准。
2.依据本标准是在国家相应标准及规范的基础之上,结合以往住宅项目开发的实践经验,对本部品部件设计中的一般要求和常用做法进行必要的明确、补充和完善后编制而成。
3.适用范围集团所有住宅开发项目。
4.解释权本标准的解释权属集团产品管理中心。
二.散热器2.1分类2.2技术条件和性能要求2)性能要求(1)基本要求:工作压力,散热量,水阻特性,耐用性能和工艺外观。
(2)钢制椭圆管散热器散热器,必须有可靠的内表面防蚀保护。
2.3相关标准汇总表2.4常用散热器技术性能参数和基本尺寸(表2.4-1)表2.4-1常用散热器性能参数2.5设计选用要点:1)散热器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需包括:产品工艺状况、规格型号、外形尺寸、不同温差和流量下的散热量表,散热器阻力系数或不同流量时的水流阻力,价格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保证等。
2)热器的散热量按GB/T13754-1992《采暖散热器散热量测试方法》,采用上进下出连接方式,在闭式小室条件下通过检测确定。
检测给出散热量Q(W)与计算温差ΔT(℃)的关系式为:Q=AΔT。
按进水温度T1=95℃,出水温度T2=70℃和室内温度T3=18℃的设计条件,计算出ΔT64.5℃时的散热量,称为标准散热量,作为散热器散热能力的指标。
若设计使用条件(如计算温差、设计流量)不同,则应根据设计条件按上述关系式,对散热量Q重新计算。
3)钢制椭圆管散热器内壁应做真空灌装内防腐,采用专用金属材料保护的防腐涂料。
4)散热器外表面为静电喷涂。
应符合GB/T17740的规定。
5)散热器宜配套使用产品的专用配件。
6)暖气片数的确定应以设计院计算的采暖负荷确定,不得由厂家估算确定。
7)散热器应采用钢制椭圆管或铜铝复合散热器。
一般采用DN15镀锌钢管散热器同侧上供下回连接支管;散热器高度大于800时,考虑美观,散热器支管采用下供下回,且散热器内部设置上供下回导流装置,加强传热。
散热器采暖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散热器采暖系统安装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灰铸铁长翼型,圆翼型、柱型和 M132 型散热器安装,钢制扁管型、板型、柱型和串片型散热器的安装工程。
2、工艺流程散热器进场→成品散热器水压试验→散热器托钩位置及数量的确定→散热器托钩制作安装→散热器挂装→阀门及支管对接→系统试压→刷漆(仅铸铁散热器有)→系统运行调试注:散热器安装应在采暖管路敷设完毕及试压合格后进行。
3、大样图图示图例:1.供水管2.回水管3.球阀4.截止阀5.自动排气阀6.散热器7.手动放气阀此图为上供下回式系统,箭头表示支管的坡度方向垂直式双管并联式系统图例:1.供水管2.回水管3.温控阀4.散热器5.手动放气阀注:明装垂直部分为热镀锌钢管,垫层内管道多采用 PP-R 稳态管,与镀锌钢管连接处采用专用接头埋地式双管并联系统{螺纹直接}连接。
图例:1.供水管2.H 型温控阀3.散热器4.手动放气阀注: H 阀与散热器采用螺纹连接,与埋地管(PE 管)连接采用卡接。
地坪内 PE 埋地管不允许有接头。
埋地式单管串联系统4.采购要求对于埋地式双管并联系统,埋地支管多采用 PP-R 稳态管,而埋地式单管串联系统,支管多采用 PE 盘管。
5.工艺说明1)散热器组对后,以及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应作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如设计无要求时应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但不小于 0.6MPa。
检验方法:试验时间为 2~3min,压力不降且不渗不漏。
2)散热器安装应在其系统管道安装完毕及试压合格后进行,在安装前应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磕碰(对于钢制散热器还应注意安装完毕前不要揭开产品保护膜)。
3)散热器安装前根据散热器的型号确定安装托钩的数量,应符合表 1 要求。
表 1 散热器固定卡及托钩数量4)散热器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散热器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5)散热器背面与装饰后的墙面距离,应符合设计或产品说明书要求。
如未注明,定为 30mm。
散热器采暖施工方案

散热器采暖施工方案1. 简介散热器采暖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采暖方式,通过散热器将热水循环加热后散发热量,达到室内加热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散热器采暖的施工方案,包括选材、安装与调试等内容。
2. 选材在散热器采暖施工中,选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以下是常用的散热器选材要点:2.1 材质散热器常见的材质有铸铁、钢制、铝合金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散热器材质。
2.2 尺寸散热器的尺寸需要根据房间的面积、高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
一般来说,每个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应满足房间所需的热负荷。
2.3 品牌与性能选择知名品牌的散热器,具备较高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
同时,要关注散热器的供暖性能指标,如热输出、温度控制等。
3. 安装散热器采暖的安装是施工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散热器采暖的安装步骤:3.1 位置确定根据设计图纸或实际情况确定散热器的安装位置,一般选择在室内空气流动良好的墙壁旁边。
3.2 固定安装将散热器固定在选定的位置上,确保其牢固稳定。
3.3 连接管道根据散热器和管道的尺寸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件进行连接。
确保连接牢固,并且无渗漏现象。
3.4 密封处理对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避免热水泄漏或气体渗透。
常用的密封材料有密封胶、塑料胶带等。
4. 调试安装完成后,需要对散热器采暖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以下是散热器采暖的调试步骤:4.1 充水试压将散热器系统充满水,进行试压。
确保系统的密封性良好,无渗漏现象。
4.2 排气在系统充水后,需将气体排出,以免影响散热效果。
通过打开排气阀进行排气操作。
4.3 温度调节开启采暖系统,根据需要调整散热器的温度,使室内达到舒适的温度。
4.4 效果评估对散热器采暖系统进行测试,评估其采暖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5. 注意事项在散热器采暖施工过程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需要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安装散热器时,要保证其与墙面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以利于空气流通。
•定期检查散热器的排水装置,防止堵塞。
暖气散热片设计准则(参考)

散热片设计准则(参考)暖气散热片设计一般准则一、自然对流散热片设计——暖气散热片的设计可就包络体积做初步的设计,然后再就暖气散热片的细部如鳍片及底部尺寸做详细设计1、包络体积2、暖气散热片底部厚度良好的底部厚度设计必须由热源部分厚而向边缘部份变薄,如此可使暖气散热片由热源部份吸收足够的热向周围较薄的部份迅速传递。
底部之厚度关系底部厚度和输入功率的关系3、鳍片形状空气层的厚度约2mm,鳍片间格需在4mm以上才能确保自然对流顺利。
但是却会造成鳍片数目减少而减少散热片面积。
A、鳍片间格变狭窄-自然对流发生减低,降低散热效率。
鳍片间格变大-鳍片变少,表面积减少。
B、鳍片角度鳍片角度约三度。
鳍片形状鳍片形状参考值C、鳍片厚度当鳍片的形状固定,厚度及高度的平衡变得很重要,特别是鳍片厚度薄高的情况,会造成前端传热的困难,使得暖气散热片即使体积增加也无法增加效率鳍片变薄-鳍片传热到顶端能力变弱鳍片变厚-鳍片数目减少(表面积减少)鳍片增高-鳍片传到顶端能力变弱(体积效率变弱)鳍片变短-表面积减少4、暖气散热片表面处理暖气散热片表面做耐酸铝(Alumite)或阳极处理可以增加辐射性能而增加散热片的散热效能,一般而言,和颜色是白色或黑色关系不大。
表面突起的处理可增加散热面积,但是在自然对流的场合,反而可能造成空气层的阻碍,降低效率。
二、强制对流暖气散热片设计——增加热传导系数(1) 增加空气流速这个是很直接的方法,可以配合风速高的风扇来达成目的,(2) 平板型鳍片做横切将平板鳍片切成多个短的部分,这样虽然会减少散热片面,但是却增加了热传导系数,同时也会增加压。
当风向为不定方向时,此种设计较为适当。
(如摩托车上的散热片)暖气散热片横切(3) 针状鳍片设计针状鳍片散热片具有较轻及体积较小的优点,同时也有较高的体积效率,更重要的是具有等方向性,因此适合强制对流暖气散热片,如图九所示。
鳍片的外型有可分为矩形、圆形以及椭圆形,矩形散热片是由铝挤型横切而成,圆形则可由锻造或铸造成型,椭圆形或液滴形的散热片热传系数较高,但成型比较不易。
别墅散热器采暖方案

别墅采暖工程方案散热器系统采暖一、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建筑资料;2.采暖散热器设计规范(JG/T1-1999);3.气象资料:冬季室外计算温度-2℃,设计按-4℃;含湿量76%,4.室内设计数据:冬季室内温度:16℃~22℃,相对湿度:45%~60%。
二、设计范围客厅、餐厅、门厅过道、主卧、客房、卫生间、浴室、多功能房及三楼公共区域等区域。
三、工程概况本建筑为高档联体别墅,采暖面积约250m2,设计参照高标准别墅。
四、采暖设计热负荷计算使用面积单位负荷实际负荷序号名称m2w/m2w 1一层餐厅18.612022322一层客厅3212038403玄关9.212011045一层客卫 2.81504206二层书房19.112022927二层主卫13.715020558二层更衣室8.31209969二层主卧20.4120244810二层次卧12.8120153611二层次卫 4.215063012二层过道 4.212050413地下室视听室20120240014地下室过道312036015地下室客卧12.2120146416地下室洗手间 3.715055517合计184.22283618热负荷小计22528kcal/h五、采暖形式冬季采暖采用伊丽莎白散热器20台,阿里斯顿燃气壁挂采暖炉作为热源。
冷热循环连接水管采用PPR管,管道保温采用阻燃型高分子发泡套管。
六、工程设备报价1)采暖炉报价序号品牌项目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单价合计产地1阿里斯顿采暖炉27MFFI台17900.007900.00中意合资2)散热器报价序号品牌项目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单价合计1伊丽莎白一层餐厅LU-RV2-1600/6台21176.002352.00 2伊丽莎白一层客厅AT-1850/6台22136.004272.00 3伊丽莎白玄关AT-1850/4台11424.001424.00 4伊丽莎白一层客卫SO-C-722450台11137.001137.00 5伊丽莎白二层书房AT-650/8台21144.002288.00 6伊丽莎白二层主卫SO-C-1406510台22436.004872.00 7伊丽莎白二层更衣室SO-C-1406510台12436.002436.00 8伊丽莎白二层主卧LU-RV2-1600/6台21176.002352.00 9伊丽莎白二层次卧LU-RV2-1600/8台11568.001568.00 10伊丽莎白二层次卫SO-C-IB-620440台11425.001425.00 11伊丽莎白二层过道LU-RV2-600/5台1435.00435.00 12伊丽莎白地下室视听LU-RV2-1600/12台12352.002352.00 13伊丽莎白地下室过道LU-RV2-600/5台1435.00435.00 14伊丽莎白地下室客卧LU-RV2-1600/8台11568.001568.00 15伊丽莎白地下室洗手间SO-C-IB-620440台11425.001425.00 16小计2030341.003)分水器、温控安装及设备报价序号品牌项目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单价合计产地1嘉克米尼手动阀套20110.002200.00意大利2开泰分水器路20120.002400.00台湾独资小计4600.00 4)工程配件及安装报价序号项目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单价合计1整套主系统管路20*25米2020.50410.00 2保温管米14 2.1029.40 3增压泵台1600.00600.00 4闭式膨胀水箱8L台1800.00800.00 5小计1839.405)安装调试费2500元七、工程造价合计金额(元)序号项目名称湿法1工程设备价13380.002散热器设备价9288.003分水器及温控价5586.004工程配件及安装价1655.405安装调试价1000.006税金(5%)1545.477总计32400.00。
散热器的供暖能力与换热效率的优化设计

散热器的供暖能力与换热效率的优化设计简介:散热器是供暖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供暖能力和换热效率的优化设计对于保证室内温度的舒适性和能源的有效利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散热器供暖能力与换热效率的优化设计方法和相关因素。
一、散热器供暖能力的优化设计散热器的供暖能力是指其在一定时间内传递给室内空气的热量。
供暖能力的优化设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散热器尺寸设计:散热器的尺寸直接影响着其供暖能力。
尺寸过小会导致散热面积不足,无法充分传热;尺寸过大则会增加不必要的材料成本和空间占用。
因此,根据所需供暖面积合理选择散热器的尺寸是保证供暖能力的关键。
2. 散热器材质选择:散热器的材质对其传热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散热器材质包括铜、铝和钢铁等。
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但成本较高;铝具有较好的散热效率且更轻便,但强度较低;钢铁则具有较高的强度,适合在较恶劣环境下使用。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材质可以提高散热器的供暖能力。
3. 散热器形状设计:散热器的形状设计也会影响其供暖能力。
常见的散热器形状包括平板型、片翅型和管片型等。
平板型散热器适合供暖面积较小的场合,而片翅型和管片型散热器能够实现更大的散热面积和更好的散热效果。
因此,在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散热器形状。
二、散热器换热效率的优化设计散热器的换热效率是指其将热量从供暖介质传递到室内空气的效率。
换热效率的优化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散热片的设计:散热片是散热器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换热效率。
散热片的设计应考虑到增加散热面积的同时,尽量减小热阻。
在散热片的设计中,可以增加散热片的数量和间距,以增加换热面积;可以采用波纹片翅或鳍片翅等设计,增加热量传递的表面积。
这些设计可以提高散热器的换热效率。
2. 散热介质的流动设计:散热介质的流动对于散热器换热效率也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流动设计可以增加散热面积和湍流效应,提高散热器的换热效率。
在散热系统中,可以采用合理的管道布局和流路设计,确保散热介质的流动均匀,并尽量减小流动的阻力。
散热器采暖施工方案

散热器采暖施工方案散热器采暖施工方案一、调查设计阶段1、调查用户需求,了解具体的采暖需求和要求。
2、测量房间面积和高度,确定房间的散热负荷。
3、选择合适的散热器型号和规格,根据房间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散热器布置方案。
4、设计散热器管路,确定散热器管道的规格和长度。
二、施工准备阶段1、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材料准备、工具准备、人员安排等。
2、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3、采购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4、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工人熟悉施工流程和安全操作。
三、施工过程1、安装散热器支架,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散热器的位置和距离。
2、安装散热器管道,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散热器的管道布置。
3、连接散热器管道和主管道,确保管道连接牢固。
4、安装散热器阀门和温控阀,根据要求调整散热器的供暖温度。
5、测试散热器的供暖效果,调整散热器的水流和温度,确保散热器正常工作。
四、施工验收阶段1、检查散热器的安装质量,确保散热器的支架稳固、管道连接牢固。
2、测试散热器的供暖效果,确保散热器的供暖温度和散热负荷符合设计要求。
3、对散热器进行清洗和维护,确保散热器的正常使用。
4、编制散热器供暖施工验收报告,记录施工过程和验收结果。
五、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安全帽等个人防护用品。
3、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禁止违章操作。
4、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散热器的安装和使用方法,做到安全可靠。
总结:施工散热器采暖方案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房间情况进行调查设计,进而进行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最后进行施工验收。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范,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了解散热器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以确保散热器的正常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
散热器采暖标准化设计
设计管理中心
一、基本规定
1、根据《散热器采暖系统标准化设计》的实际工作要求,使得在常用的住宅、公寓等居住建筑中,散热器采暖
系统模块化、标准化,特制定本标准作为技术储备。
2、标准中住宅的集中热水供暖系统应能实现分户热计量及分室控温。
3、由于进流系数较小,标准中不应采用两通恒温阀加跨越管的水平单管跨越式户内系统。
4、为了加大进流系数,标准中推荐根据情况从以下两种做法中选择:在水平双管式系统的每组散热器前加恒温
控制阀的做法;在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每组散热器前加三通阀的做法。
4、散热器支管连接方式的修正系数较小为好,宜采用同侧上供下回(ß柱=1.0,ß铜铝复合柱翼=1.0);异侧上供下回
(ß柱=1.0,ß铜铝复合柱翼=0.96)。
不宜采用无隔板同侧底部供回(ß铜铝复合柱翼=1.14);异侧底部供回(ß铜铝复合柱翼=1.08);异侧下供下回(ß柱=1.25,ß铜铝复合柱翼=1.10)。
5、散热器安装形式宜为上部敞口,当需隐蔽时:凹槽内上部距墙宜大于100mm,明装上部距离台板宜大于150mm,
装在罩内时上下部开口高度宜大于150mm。
二、设计内容
1、住宅散热器采暖户内管道安装应暗埋敷设在垫层预留沟槽内,用卡子稳妥固定在地面上。
2、户内供暖管道材料选择:交联铝塑复合管(XPAP),聚丁烯管(PB)和无规共聚丙烯管(PP-R)。
并应根据使
用条件分级、工作压力确定管道级别S。
3、室内散热器支管上,应设置恒温控制阀,或调节性能良好的手动阀。
材质均为铜质。
4、暗装散热器设温控阀时,应采用外置式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放置在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
5、片式组对柱形散热器每组片数不宜超过25片,组装长度不宜超过1500mm。
当散热器片数过多,可分租串
联时,供回支管宜异侧连接。
6、散热器选用原则:承压能力应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
当选用钢制、铝制、铜制散热器时,为降低内腐蚀应对
水质提出要求(含氧量小于0.1mg/L;一般钢制PH=10~12;铝制PH=5~8.5;铜制PH=7.5~10 )的连续供暖系统不宜采用铝合金散热器。
7、散热器布置原则:有外窗卧室、起居室、书房、餐厅等房间的散热器宜布置在窗下,散热器底部距地200mm;
卫生间采用卫浴型挂式散热器,安装位置在洗衣机侧上方或座便正上方,底部距地1.0米;厨房采用挂式散热器,安装位置在外墙无排烟道一侧,底部距地1.1米;南侧小户型厨房采用常规散热器,位于门一侧,距地
0.2米。
厨房、卫生间散热器距墙预留粘接瓷砖的厚度。
三、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10922-2007;
4、《住宅建筑规范》BG50368-2005;
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7、《居住建筑供暖热计量系统技术规程》DB21/T1722-2009;
8、《户用计量仪数据传输技术条件》CJ/T188-2004;
9、《散热器系统安装》96K402-2;
10、《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1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版;
四、散热器安装大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