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课教案人物对话描写

合集下载

初中语言对话描写教案

初中语言对话描写教案

初中语言对话描写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对话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能够运用对话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评价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对话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 对话描写的技巧和方法教学难点:1. 对话描写的具体操作和实践2. 对人物思想和情感的准确表达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话描写的范文和案例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漫画或者一个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对话描写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对话描写的理解和经验。

二、讲解对话描写的基本结构和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对话的基本结构,包括对话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

2. 教师讲解对话的特点,包括对话的语言、表情、动作等。

三、对话描写技巧和方法的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对话描写的技巧,包括观察、体验、表达等。

2. 教师讲解对话描写的方法,包括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综合描写等。

四、对话描写的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或者情境,学生分组进行对话描写实践。

2. 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五、对话描写的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对话描写作品,进行分享和交流。

2. 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对话描写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对话描写的实践过程和收获。

教学延伸:1. 学生进行对话描写的作品可以作为写作训练的一部分,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2. 教师可以组织对话描写比赛或者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对话描写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互相评价和反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和评价能力。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人物对话描写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人物对话描写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学会写人物对话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嘴一张就能说话,在你的周边谁最能说会道?师:他怎么厉害?(生答)生活中有些人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假的说成真的,把笑的说哭的。

但遗憾的是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总会看到不少的哑巴,不信,请瞧瞧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读的真不错)文中谁成了哑巴?生:(同学们)师:是啊,一群人都成了哑巴。

同学们会怎么安慰小明呢?生自由发言师:听了你们的安慰,小明心理舒服多了!瞧,这么一开口,人就活了,内容就更具体了,所以让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真的很有必要。

板书:人物开口说话再看一段: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这句话,谁能给句子做个加法,让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马上让人物鲜活起来?瞧,文中的妈妈这么一开口,文中的妈妈就“活”了,事件也清楚了,人物就更形象了。

过渡:那是不是只要人人物开口说话就完事大吉了呢?请看这一组句子,谁来读一读:二、发现与欣赏提示语的变化。

人物说了很多话,你感觉有什么不妥吗?生:(可以把这些“说”改成别的词)你的意思是说这里的提示语反复用一个字——说,单调、乏味。

那能不能不用“说”换一个字,但同样表达说这个意思的字?(生讨论)师:不用说,换成两个字?(生讨论)换成多个字的词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记一遍这些词其实这些词同学们平常都有积累过,但要学会运用。

我们再向教材学习,看看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对话的。

(出示课文片段)师:请同学读一读这组对话,发现和刚才的一组句子的提示语有什么不同?(生自由读句子)不同点一这一组对话中前两句省略了提示语。

当不写提示语也可以知道是谁说的话时,可以不写提示语。

不同点二第三句话的提示语放在了句子后面,第四句的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的位置有变化)提示语可以在前,可以在后,可以在中间。

师: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后面的标点符号相同吗?(提示语在前,说后面是冒号,提示语在中间,说后面是逗号。

提示语在后面,说后面是句号。

)不同点三不用说这组句子中都“说”用什么来代替了“说”字,请读一读。

对话描写习作指导

对话描写习作指导

对话描写习作指导一、谈话激趣导入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熊出没》吗?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你,想不想看?3、动画片播放二、对话描写知道过程1、简要说说刚才的动画片讲的是谁?发生了什么事?引出对话描写话题。

2、杨老师将刚才动画片里,光头强和琳琳的对话描写了一部分。

幻灯片出示片段一:赵林叫道:“啊——”光头强说:“小姑娘,你没事吧?”赵林说:“是你?”光头强说:“怎么就不看车呢!”赵林说:“我没事,在学校附近开车就应该减速慢行啊!”光头强说:“没事就好,我先走了啊!”3、指名读读这段对话,说说杨老师是怎么描写这段对话的?学生交流(一句一句地写、分段写)师小结:完全正确!写对话,我是分段写的,不管谁说的,也不管说了多少话,都占一个自然段。

4、分段写对话看上去清晰、舒服,读起来也不累。

我还写了第二遍呢!想知道吗?幻灯片出示片段二:赵林被吓得一屁股摔倒在地,惊恐地叫道:“啊——”光头强连忙把头探出车窗外问:“小姑娘,你没事吧?”赵林认出来了,他就是刚才那个开车很快的人,说:“是你?”光头强下车走过去,埋怨地说:“怎么就不看车呢!”赵林从地上爬起来,要给光头强讲道理,“我没事,可是大叔啊,在学校附近开车就应该减速慢行啊!”光头强不耐烦地说:“没事就好,我先走了啊!”5、指名朗读片段二,引导学生比较辨析:这一次写的和第一次写的都是他们对话的内容,也是分段写的对话的。

但是什么变了?学生交流(对话描写加入了提示语,将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神态、心理等描写出来了。

)写上这些提示语有什么好处?(更具体了、写出了赵林的懂事明理,光头强的鲁莽无理的性格特点)6、文章不厌百回改,杨老师还不满足,又改了第三遍,再来看看有什么变化?幻灯片出示片段三:赵林被吓得一屁股摔倒在地,惊恐地叫道:“啊——”光头强连忙把头探出车窗外问:“小姑娘,你没事吧?”“是你?”赵林认出来了,他就是刚才那个开车很快的人。

“怎么就不看车呢!”光头强下车走过去,埋怨地说。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对话描写》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对话描写》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对话描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话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2.能够通过阅读对话描写来了解人物性格、情感变化等信息。

3.能够运用对话描写的技巧,写出生动、具体的对话场景。

二、教学重点1.理解对话描写的作用与技巧。

2.能够分析对话描写对整个文学作品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1.对话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与作用。

2.对话描写的常用技巧与表现形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一篇文章中,为什么会有对话描写?对话描写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信息?2. 输入教师讲解对话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解释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段对话描写,并回答相关问题:对话描写中有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如何帮助读者了解人物?4. 总结总结对话描写的作用与技巧,强化学生对于对话描写的理解。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前一课时所学内容,让学生简要复述对话描写的作用和技巧。

2. 深化分析一篇文学作品中的对话描写,让学生通过对对话描写的分析,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变化等信息。

3. 创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创作,通过模仿对话描写的形式,完成一段对话描写,并展示给全班。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多读文学作品,提高对对话描写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明确了对话描写的作用,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的创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引导学生通过对话描写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以上是本文档关于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对话描写》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朋友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对话作文的教案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对话作文的教案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对话作文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对话作文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对话表达情感、观点和态度。

4. 提高学生写作对话作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对话作文的基本结构2. 对话作文的写作技巧3. 对话作文的修改和润色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话场景,了解对话作文的来源。

2. 讲解对话作文的基本结构,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

3. 举例分析优秀对话作文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对话作文的魅力。

4. 教授对话作文的写作技巧,如:设定角色、构建情节、运用语言表达等。

5. 组织学生进行对话作文的写作练习,给予个别指导。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话作文的完成情况,关注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2. 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自我修改能力。

3. 总结学生在对话作文写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资源:1. 优秀对话作文示例。

2. 对话作文写作素材库。

3. 作文修改和润色技巧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话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示例法:分析优秀对话作文,让学生体会对话作文的特点。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对话作文的写作练习。

4. 互相评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自我修改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对话作文的基本结构。

3. 分析优秀对话作文的特点。

4. 教授对话作文的写作技巧。

5. 组织学生进行对话作文的写作练习。

6.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九、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对话作文。

2. 收集生活中的对话素材,为下一节课的写作练习做好准备。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人物对话描写作文指导

人物对话描写作文指导

“人物对话描写”作文指导教学设计歙县桂林中心学校江村小学张剑平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让学生了解人物对话描写的意义,掌握人物对话描写的方法;2、加强指导,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对话描写的方法,能描写好对话。

教学难点:激发习作兴趣,促进学生热爱习作。

教学准备:1、“对话”录音;2、“对话”小品。

教学流程:一、欣赏精彩片断,领悟“对话”知识。

投影《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片断,讨论交流。

1、这段话主要是写了人物的什么?(人物的对话)2、除了人物的对话之外,还写了什么?(提示语)让学生交流提示语不同位置的变化,同时注意标点符号的变化。

⑴提示语在说的话前面, 说的后面是冒号。

例句: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 “大伯,您跟爸爸那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⑵提示语在说的话后面, 说的后面是句号。

例句:“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⑶提示语在说的话中间,那么,说的后面是逗号。

例句:“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⑷没有提示语。

例句:“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3.引导学生注意说话时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

4人物对话描写的分段问题。

(屏幕比较,让学生明白,对话描写要分段,不能密密麻麻一大片,一段一段的让人看了很清楚,而且容易视觉疲劳,分段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分段让人看上去篇幅长些,别人会说你能写。

)二、想象“对话”录音,进行“对话”练笔。

1.细听“对话”录音,进行练笔指导。

将准备好的“对话”录音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想象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言行的情态,同桌互相交流。

2.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根据想象的画面情景,写一段对话,要求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同时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心理动作等3.评析。

主要从以上的两个要求来评议。

三、观看“对话”小品,布置“对话”习作。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五人物对话》教案(精品)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五人物对话》教案(精品)

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五人物对话》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间的对话。

2.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什么,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语气等。

3.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按照作业要求,练习写对话。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作前准备:找戴昊谈心。

一、激趣导入1.出示挂图2.过渡: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乌鸦渐渐长大了,乌鸦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是怎样对待它们的妈妈的呢?二、初读例文1.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

(1)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什么叫“乌鸦反哺”,用直线画出来。

2.讨论交流3.揭题:写对话。

三、讨论明法1.过渡:应该怎样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例文是怎样写的。

2.再读例文,思考:“我”和妈妈在树林中说了些什么话?3.讨论交流。

4.哪些话是我说的,哪些是妈妈说的?你从哪里看出来?5.找出不同的提示语,说说有什么不同。

6.师总结:写清内容和说者;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四、迁移习作(1)点点说:“____!”“_____!”点点说。

(2)小明()地问:“____?”“___?”小明()地问。

“__?”小明()地问,“___?”五、小组讨论1.出示挂图2.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是交流了什么内容?3.讨论,会怎样交谈。

4.指名说。

5.点评。

六、情境表演。

对某学生进行当堂教育。

七、当堂习作。

习作《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

习作《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

习作《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主题: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学目标:1. 了解好人物之间对话的重要性;2. 掌握写好人物之间对话的技巧;3.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能编写生动、有趣的对话。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示例对话,包括不同类型的对话(如友情对话、亲情对话、恋爱对话等);2. 准备一些写作活动,如小组合作写对话、给出一个场景让学生编写对话等;3. 准备评价学生写作的标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读过的一些书籍或看过的电影,帮助他们意识到好人物之间的对话给作品带来的重要性。

2. 提问:“你认为好的对话应该具备哪些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二、讲解(10分钟)1. 和学生一起总结好的对话应该具备的特点,如生动活泼、真实自然、表达角色特征、推动情节发展等。

2. 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写好对话的技巧,如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对话节奏的把握、角色语言风格的保持等。

三、示范与分析(20分钟)1. 分发示例对话,让学生阅读并讨论其中的亮点。

2. 教师以一个角色的身份进行示范对话,突出语言风格、角色特点等,然后分析讲解。

四、练习(2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编写玩家对话。

2. 各小组从自己的作品中选一段对话进行表演。

3.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评价对话的优劣,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5分钟)1. 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对话,并讨论大家的观点和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再次强调好的对话的重要性和技巧。

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题材,编写一段有趣、生动的对话,并注重人物特点的表现。

评价标准:1. 对话是否生动活泼,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2. 对话是否真实自然,角色的语言是否符合其特点;3. 对话是否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示角色之间的关系;4. 语言表达是否得体,能否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写好人物之间对话的重要性和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指导课《人物对话描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建立“提示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提示语的几种形式,并会运用。

2、了解提示语在中间时标点符号的运用。

3、掌握写对话时要讲究格式。

二、教学重点:
会使用不同形式的提示语完成对话描写,做到格式和标点都正确。

三、教学难点:
发现人物对话的特点;运用所学进行对话描写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发现对话描写的特点。

今天上午我们要上节作文指导课,
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段文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多媒体展示)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老师启发:同学们,你们学过这个语段吗?是出自哪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是鲁迅的侄女周晔(Yè),即鲁迅弟弟周建人的女儿周晔。

这段话写人物写得最多的是什么?——对话
老师讲:写好对话非常重要,因为很多事情,就是在对话当中进行的,对话一完,事儿也就结束了。

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写对话。

同学们再看,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哪位同学发现了?请站起来告诉我们。

★作者在写人物对话时是分段写的。

不管你说多少话,哪怕只有几个字也占一个自然段。

如:“那怎么——”三个字就占了一个自然段。

(板书:1.分段)
老师启发:写对话分自然段写,有什么好处呢?同学们说说。

老师总结:写对话分自然段,第一,能使文章显得非常清晰,看上去舒服;第二,老师批改作业,读你的文章,眼睛不疲劳,老师一不疲劳,一高兴,心情一好,马上就给你作文打高分;第三个原因,我一般不和别人说,写对话分段,文章显得很长,是不是啊?老师不是说,作文要写一页、二页、三页嘛,这一分段,一页就变成两页了。

老师启发:如果我们不分段,效果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屏幕:
屏幕显示分段写与不分段写两种形式的不同效果。

★作者在写人物对话时,使用了大量的提示语。

(板书:2.提示语)什么叫提示语?语段中表明这句话是谁说的,怎么说的,这就是提示语。

比如说“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再望望伯父的鼻子”这句话就是“提示语”。

请同学们找出这个语段的提示语。

★提示语在对话中有变化。

这个语段中的提示语有哪些变化?
(在前、在中、在后)
老师总结:有的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前面,有的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后面,有的提示语把说的话分成两部分,提示语嵌在中间,这就加变化。

我送大家一句话: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

这个发现,对同学们写对话很有帮助。

一定要记住哟。

再看,由于提示语的位置不一样,“说”后面的标点符号也有变化了。

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仔细看,说一说。

★当提示语在内容的前面时,“说”的后面是冒号;当提示语在
内容的后面时,“说”的后面是句号;当提示语在中间时,“说”的后面是逗号!
还有什么发现没有?老师提示同学们,有这样一些词,如果我把它们去掉,同学们再读读,会有什么感受?
去掉这些词,同学们再读语段
★提示语里每个表示说的词语前面都有修饰的词语,告诉我们说话者是怎样说的,怎样问的,或是怎样回答的。

也就是说提示语中的修饰词语是对人物的动作或神态的描写。

刚才我们分析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对话描写的特点,下面我们总结一下:
多媒体展示:
对话描写包括:内容提示语
对话描写形式:
1、提示语+内容(牵羊式)
2、内容+提示语(推车式)
3、内容+提示语+内容(挑担式)
对话描写注意事项:
1、内容分段写
2、提示语位置有变化(前、中、后)
3、提示语有要修饰成分(写表情、写动作)
4、“说”后面的标点符号不同(冒号、逗号、句号)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明白了关于对话描写的什么知识?大家畅所欲言,说一说。

老师总结:如果这些你都掌握住了,你就不愁写不好人物之间的对话了。

下面同学们讲屏幕上的这些内容再读两遍,把每个字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当你把它记熟、记住的时候,你就会写人物对话了。

好,开始读。

用眼睛去读,用心去记,把每个字、每一标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三)仔细听,模仿范文练格式。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老师来测试一下同学们刚才所学掌握的怎么样。

下面老师要说一段对话,老师说完后,请同学们把它写下来。

屏幕显示注意事项:
第一;分段写;第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老师读以下内容:
黄老师关切得问:“你们休息好了吗?”“休息好啦!”同学们齐声回答。

老师再提醒:请同学们将这段话写在纸上,注意老师提出的两点要求。

(老师巡视同学们写的情况。


屏幕展示正确格式,并强调“关切地”的“地”的书写。

(四)再次练习,仔细听,展开想象。

老师启发:有好多事情是在对话中进行的,对话完了,事情结束。

只要我们善于倾听,就会发现好多写作素材。

下面老师就再来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听一段对话。

这段对话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个公益广告。

请看——(多媒体展示)
年轻女: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
年轻男: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
年轻女:哎,你挤着我啦,你!
年轻男:来劲啦,是吧?
老人:算啦,算啦!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对话内容
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对话写得更具体。

想想看,他们三个人,一位年轻的男士,一位年轻的女士,一位老人。

他们三个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说的这些话?再想想,当这两个年轻人听了这位老人的劝告以后,又会怎么样?
一定要发挥想象。

想象非常重要。

会想象的人,才能写好作文。

我相信,每个同学听了他们三个人的对话,都有自己的想象。

再想象一下,他们三个人说话的时候,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

看屏幕上的要求:
对话描写注意事项:
1、内容分段写
2、提示语位置有变化(前、中、后)
3、提示语有要修饰成分(写表情、写动作)
4、“说”后面的标点符号不同(冒号、逗号、句号)
老师巡视指导:可以加上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等,来突出他们当时的内心活动,周晔写的那一部分对话多生动、形象啊,使人觉得真像见到了鲁迅先生一样。

大家写好了吗?还需要怎样啊?
(修改)
是啊,老舍和鲁迅先生都说过文章写好之后,一定要“多念、多念、多念!”请同学们自由念出自己写的文章,只有多念才能把文章修改好
同学们修改
老师个别指导
继续念,好好改,好文章可是改出来的哟。

请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写的对话。

分段了吗?提示语有变化吗?提示语有修饰成分吗?时间、地点交代了吗?
大屏幕展示隗玙璠的对话描写片段:
“嘀嘀”,公交车到站了,上班的大人、上学的孩子一拥而上。

“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一位年轻的女士忍受不了拥挤,对他身边的一位年轻男士愤怒地说,眉毛挑得好高,脸气得通红。

“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年轻男士火冒三丈,并且又挑衅似的往年轻女士身边靠了靠。

女士脸色更加难看,眼睛瞪得又圆又大:“哎,你挤着我啦,你!”
“来劲啦,是吧?”男士毫不退让,抬起被挤得没处搁放的胳膊,好像要打女士的样子。

“算啦,算啦!年轻人,”一位旁观的老人心平气和地劝他们,“把心放宽,就不挤了!”
两个年轻人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不再说话,车上安静下来。

同学们将这个语段大声念一遍,体会体会。

老师启发:
同学们,在表达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觉得在运用提示语修辞词语时用词有些重复,多次用到谁谁谁“说”,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窍门,我们可以将说换成别的同义词啊。

同学们说说,“说”的同义词有哪些?
多媒体展示
同义词替换“说”
表示“说”意思的词:道叫喊嚷问念咒吭
劝说唠叨嘟囔请求反驳
呻吟吆喝打招呼
请同学们将以上内容记在笔记本上。

老师启发:说前面要有表明说话者动作、神态的词,老师也提供给同学们一些这样的词,请同学们积累下来。

提示动作、情态词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得意洋洋奇怪纳闷话音刚落
一本正经自以为是半信半疑疑惑不解满有把握
羡慕形影不离若有所思眨巴眨巴神秘地微笑恍然大悟
老师总结:
同学们要写好对话描写,也要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积累对话描写的写法,积累对话描写的相关词语。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