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第二章 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心理学第二章习题

心理学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一、是非题:1.试误式解决问题是动物解决问题的特征;顿误式解决问题是人类解决问题的特征。

2.研究表明,有意义习得的概念与原理的遗忘进程,不符合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

3.在有逻辑意义的材料学习中,一般不会产生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4.控制加工是依赖注意资源、受资源量限制、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

5.感觉过程不仅是认识活动的起点,对于维持正常的心理功能同样是必不少的。

6.信息从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

7.俗话说:“一遭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这是形象记忆。

8.当人们仰望天空,不由自主地把朵朵白云看成起伏的山峦,这种心理现象叫做再认。

9.注意的稳定性与主体状态和对象的特点有关。

10.“一心两用”即注意的分配是无条件的。

11.实验证明,在听故事的同时进行加法运算是可能的。

这属于注意的分散。

12.当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13.红外线不能被人看到是因为低于视觉刺激阈值。

14.对未知的事物的好奇、探究愿望是一种与物种生存有关的先天的能力。

15.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内容的记忆叫做语言记忆。

16.去年夏天学会了游泳,过了一年下水,马上能游起来,依赖的是形象记忆。

17.按回忆时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18.手段—目的分析是一种帮助人们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的思维分析方法。

19.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刺激,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

20.手段目的分析是一种根据目前状态与目标状态间的距离,寻找方法,不断缩小与目标状态距离的思维策略。

21.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改变讲课的语音或语调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二、单选题:1.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成回忆叫:A暂时性遗忘 B永久性遗忘 C干扰性遗忘 D逆向性遗忘2.学生解题时,能做到“一题多解”,说明他的哪种思维能力强:A直觉思维 B分析思维 C聚敛思维 D发散思维3.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A巴甫洛夫 B斯皮尔曼 C艾宾浩斯 D弗洛伊德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是:A感觉 B知觉 C听觉 D统觉5.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类,可将记忆分为:A形象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 B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C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抽象记忆 D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6.早上读外语单词效果好,主要原因是:A倒摄抑制弱 B前摄抑制弱 C延缓抑制弱 D超限抑制弱7.父母常常通过自己的皮肤接触,发现孩子有了热度。

十二校联合《心理学基础》(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十二校联合《心理学基础》(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综合题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第1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第2章 脑与心理第3章 行为动力第4章 认知过程第5章 情 绪第6章 智力与创造力第7章 人 格第8章 个体心理发展第9章 学习心理第10章 教学心理第11章 人际交往心理第12章 学校心理健康与辅导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第2章 脑与心理第3章 行为动力第4章 认知过程第5章 情 绪第6章 智力与创造力第7章 人 格第8章 个体心理发展第9章 学习心理第10章 教学心理第11章 人际交往心理第12章 学校心理健康与辅导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十二校《心理学基础》(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十二校《心理学基础》(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月亮在云中穿行”是哪一种运动知觉现象?( )[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A .诱导运动B .似动现象C .自主运动D .运动后效2.立体电影利用的知觉原理主要是( )。

[统考2012年研]A .运动视差B .纹理梯度C .线条透视D .双眼视差3.一名5岁小儿童向怀里抱的布娃娃讲妈妈曾给她讲过的故事,这种语言属于( )。

[统考2012年研]A .对话B .独白C .语言获得D .语言理解A【答案】D【答案】立体电影是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

【解析】B【答案】4.安德森(J .R .Anderson)提出了语言产生的三阶段模型,该模型认为语言产生的阶段包括( )。

[统考2012年研]A .构造、转化、执行B .概念化、公式化、发音C .构造、转化、发音D .概念化、公式化、执行5.展开性程度最高的言语形式是( )。

[统考2009年研]A .独白言语B .对话言语C .书面言语D .内部言语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理智感的是( )。

《心理学基础》课后练习题

《心理学基础》课后练习题

《心理学基础》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导论一、单选题1. 重视潜意识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理论派别是()。

A.行为主义B.认知派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2. 在心理理论派别中,()主张用客观实证的方法去考查个体的外显行为,反对用内省法研究人内部的意识活动,试图用刺激一一反应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

A.行为主义B.认知派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3. 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提倡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心理学理论是()。

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构造主义4. 在实验研究中,由实验组操纵的变量叫()。

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5. 在实验研究中,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的反应叫()。

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6. ()就是在实验者控制的情景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考察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它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访谈法7. 在自然情景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做系统的观察、测量和纪录,以了解其心理的研究方法是()°A.个案法B.调查法C.观察法D.访谈法8. 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情绪、人格特质、价值观、心理健康以及其它心理品质的方法是()°A.测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访谈法9.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A.公元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10.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布伦塔诺D.冯特判断题1. 生物反馈技术的应用,说明了人的心理具有能动性。

2.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 注意是意识活动的基本状态。

()4. 意志和情绪一样,都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

()5. 科学心理学研究有严密、科学的方法和一套尽可能减少误差的收集和解释数据的程序,所以科学心理学与常识不同,与心理玄学也不一样。

()填空题1. 失言、笔误、梦等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 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1—6章(习题资料)

心理学1—6章(习题资料)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的阶段。

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9.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土来研究心理现象)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马斯洛)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16.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17.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18.反射是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19. 把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的过程叫(反馈)20.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21. 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构成的)22. 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23. 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围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24.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

25. 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的。

26.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27. 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28. 丘脑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29. 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位于(下丘脑)30.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是(不对称的)31.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运动性言语中枢)32.罗杰·斯佩里通过(割裂脑)实验证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第二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一、理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是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

A •强化法B •系统脱敏法C.代币法D •来访者中心疗法2•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

A •行为改变技术B •认知改变法C.运动改变法D •精神分析法3•在心理辅导的行为演练中,系统脱敏法是由()首创。

A .皮亚杰B •沃尔帕C艾利斯D •罗杰斯4•心理辅导老师帮李晓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然后逐渐减少焦虑等级,直至完全放松,以缓解其考试焦虑,这种方法是()。

A •强化法B •系统脱敏法C.理性一情绪疗法D •来访者中心疗法5 •行为塑造法是根据()的操作条件反射研究结果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模式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是操作条件作用法强化原则的有力应用之一。

A .皮亚杰B •斯金纳C.艾利斯D .奥苏贝尔6.()就是运用代币并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对符合要求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

A .强化法B .理性一情绪疗法C.代币法D .来访者中心疗法7.李老师通过奖励小红花来表扬学生的行为,这种心理辅导方法属于()。

A .系统脱敏法B •代币法C.行为塑造法D .来访者中心疗法8.晓红是韩老师班上的学生,她孤僻、羞涩,当她主动与同学交谈或请教老师时,韩老师就给予肯定或激励。

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A .强化法B •系统脱敏法C.来访者中心法D .理性一情绪疗法9.()不是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A .强化法B .代币法C.自我控制法D .演练法10.小伟过分害怕狗,通过让他看狗的照片,谈论狗,远看狗到近看狗、摸狗、抱狗,消除对狗的惧怕反应,这是行为训练的()。

A .全身松弛训练B .系统脱敏法C.行为塑造法D .肯定性训练11.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二)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二)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二)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需要和动机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要求,这种要求是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动机: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心理学家耶克斯(R.M Yerkes)与多德森(J.D Dodson)经实验研究归纳出的一种法则,用来解释心理压力、工作难度与作业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

3.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

4.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的需要。

5.诱因: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

6.兴趣: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7.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二、判断题1.需要总是指向于一定的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解析:没有客体、没有对象的需要,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2.意象、意图是一种未分化的没有明确意识的需要。

(√)3.需要与动机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4.学生的志向水平与原来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

(×)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5.兴趣是人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过程。

(√)6.根据兴趣的内容,可以把性区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解析:第一,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第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第三,个人兴趣和社会兴趣。

7.兴趣的第一阶段是有趣,但这种兴趣不稳定,带有主观性盲目性和弥散性的特点。

(√)8.学生为应付老师检查而努力学习,这是受近景性学习动机的驱使。

(√)三、填空题1.需要一般都具有如下几个特征对象性、不平衡性、起伏性。

2.马斯洛认为需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等需要;另一类是成长需要,包括求知、求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心理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对于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练习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解答练习题可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第二章的一些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读者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感觉?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

感觉器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等,它们能够感知光、声音、气味、味道和触觉等各种刺激。

2. 什么是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外界刺激进行加工和组织的过程。

通过知觉,人们能够对感觉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3. 请解释感觉适应的概念。

感觉适应是指在持续或重复的刺激下,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度逐渐降低的过程。

例如,当我们进入一个强光照射的房间时,最初可能感到刺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睛逐渐适应光线的强度,感觉到的刺激减弱。

4. 请解释知觉阈的概念。

知觉阈是指感觉器官能够接收和感知到的最小刺激强度。

在感知过程中,只有当刺激的强度超过知觉阈时,人们才能察觉到该刺激的存在。

5. 请解释绝对阈和差别阈的概念。

绝对阈是指感觉器官能够察觉到的最小刺激强度。

差别阈是指在已知刺激的基础上,能够察觉到的最小刺激变化。

绝对阈和差别阈是感知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我们感知世界的细微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6. 请解释感知的构造性特征。

感知的构造性特征指的是人们在感知过程中对刺激进行加工和组织的方式。

感知并不是简单地接收外界刺激,而是通过对刺激的选择、组织和解释,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不同的个体和文化背景可能对同一刺激产生不同的感知。

7. 请解释感知的选择性注意。

感知的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在感知过程中选择性地关注和处理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

由于人们的注意资源有限,无法同时关注所有刺激,因此选择性注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关注某个声音,而忽略其他声音。

第二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一、理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是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

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代币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2.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

A.行为改变技术B.认知改变法C.运动改变法D.精神分析法3.在心理辅导的行为演练中,系统脱敏法是由()首创。

A.皮亚杰B.沃尔帕C.艾利斯D.罗杰斯4.心理辅导老师帮李晓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然后逐渐减少焦虑等级,直至完全放松,以缓解其考试焦虑,这种方法是()。

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理性一情绪疗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5.行为塑造法是根据()的操作条件反射研究结果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模式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是操作条件作用法强化原则的有力应用之一。

A.皮亚杰B.斯金纳C.艾利斯D.奥苏贝尔6.()就是运用代币并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对符合要求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

A.强化法B.理性一情绪疗法C.代币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7.李老师通过奖励小红花来表扬学生的行为,这种心理辅导方法属于()。

A.系统脱敏法B.代币法C.行为塑造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8.晓红是韩老师班上的学生,她孤僻、羞涩,当她主动与同学交谈或请教老师时,韩老师就给予肯定或激励。

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来访者中心法D.理性一情绪疗法9.()不是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A.强化法B.代币法C.自我控制法D.演练法10.小伟过分害怕狗,通过让他看狗的照片,谈论狗,远看狗到近看狗、摸狗、抱狗,消除对狗的惧怕反应,这是行为训练的()。

A.全身松弛训练B.系统脱敏法C.行为塑造法D.肯定性训练11.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A.强化法B.示范法C.消退法D.行为塑造法12.认知疗法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 )1、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 树突 B.轴突 C.神经元 D.细胞体
( )2、大脑左半球的受损会导致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不能理解口语单词。

A. 布洛卡区 B.威尔尼克区 C.运动皮层区 D.感觉皮层区
( )3、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___________来进行的。

A.细胞体 B.细胞核 C.树突 D.突触
( )4、人脑中主要具有协调肌肉运动和维持平衡功能的是。

A.丘脑 B.下丘脑 C.中脑 D.小脑
( )5、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

A.脊髓 B.躯体神经系统 C.交感神经系统 D.自主神经系统( )6、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为神经元,由及其发出的树突和轴突三部分构成。

A、神经纤维
B、细胞体
C、髓鞘
D、神经递质
( )7、调节内脏器官的肌肉和腺体活动的传出神经系统称为。

A、交感神经系统
B、副交感神经系统
C、自主神经系统
D、躯干神经系统( )8、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为神经元,由细胞体及其发出的和轴突三部分构成。

A、树突
B、神经纤维
C、神经递质
D、髓鞘
( )9、负责感觉器官(包括骨骼肌)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信息交流的神经系统称为。

A、交感神经系统
B、副交感神经系统
C、自主神经系统
D、躯体神经系统( )10、周围神经系统由躯体神经系统和__________构成
A、脑
B、脊髓
C、自主神经系统
D、交感神经系统
( )11、__________的主要机能是接受从感受器或其他神经元发出的刺激。

A、细胞体
B、树突
C、轴突
D、突触
( )12、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侧裂处,有一个言语运动区,这个区域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这个区被称为____________。

A、威尔尼克区
B、布洛卡区
C、感觉皮层区
D、运动皮层区
( )13、大脑两半球被一条称之为________纤维束连为一体,它使得两半球的沟通得以实现。

A、脑纵裂
B、胼胝体
C、中央沟
D、侧裂
( )14、“一张一弛”,是对两大神经系统的绝妙写照。

A、交感和副交感
B、躯体和自主
C、中枢和周围
D、脑和脊髓
( )15、信息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依赖于。

A. 突触 B.树突 C.轴突 D.细胞体
( )16、美国著名脑科学家对“裂脑人”进行了大量研究。

A、斯佩里
B、维特海默
C、罗杰斯
D、铁钦纳
( )17、当机体需要减缓身体的活动、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起作用的是______。

A. 交感神经系统 B.副交感神经系统 C.边缘系统 D.下丘脑
( )18、当机体应付紧急情况,比如挣扎、搏斗等时候起作用的是______。

A. 交感神经系统 B.副交感神经系统 C.边缘系统 D.下丘脑
( )19、在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大脑会呈现出疲劳状态,这属于大脑的哪一种特点:
A、优势法则
B、动力定型
C、保护性抑制
D、始动调节
( )20、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A、静息电位
B、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
C、动作电位
D、服从全或无法则的电传导
( )21、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A. 中央前回
B. 中央后回
C. 枕叶后端
D. 颞叶
( )22、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的中转站是:
A.丘脑
B. 脑桥
C. 延髓
D. 脑垂体
( )23、大脑皮层上的枕叶是。

A.听觉中枢
B.视觉中枢
C.言语中枢 D嗅觉中枢
( )24、人的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枕叶 C.颞叶 D.顶叶
( )25、大脑左半球的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A.布洛卡区 B.威尔尼克区 C.运动皮层区 D.感觉皮层区( )26、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言语活动中枢在:A.杏仁核 B.边缘系统 C.大脑左半球 D.大脑右半球
( )27、神经系统可分为:
A.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B.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C.大脑和外周神经系统D.脊髓和大脑
( )28、以接受内外刺激,并将神经冲动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功能的神经元被称为__________。

A、感觉神经元
B、运动神经元
C、中间神经元
D、传出神经元
( )29、人体的躯体运动中枢位于:
A.额叶
B.颞叶
C.枕叶
D.顶叶
二、多项选择题: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脑
B.躯体神经系统
C.脊髓
D.自主神经系统
()2、一般认为,由大脑左半球负责的活动有___________。

A.言语 B.阅读 C.数学运算 D.艺术欣赏
()3、依据神经系统在人体中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A 交感神经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 C 副交感神经系统 D 周围神经系统
()4、神经元按功能可分为类。

A感觉神经元 B运动神经元 C突触神经元 D 中间神经元
()5、大脑两个半球被几条沟、裂分为____________。

A、额叶
B、颞叶
C、枕叶
D、顶叶
()6、神经元是由构成的。

A、细胞体
B、树状突
C、轴突
D、神经递质()7、下列属于躯体神经系统的结构是。

A. 交感神经
B. 脊神经
C. 脑神经
D. 副交感神经()8、脑干包括和网状结构。

A、延脑
B、桥脑
C、中脑
D、丘脑
()9、裂脑人的系列研究证明了大脑两半球:
A、机能不对称性
B、大脑单侧化
C、协同化
D、功能高度分化
()10、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
A. 边缘系统与摄食、情感、学习、记忆等活动关系密切;
B. 小脑负责控制身体平衡、动作协调、自动化动作;
C. 下丘脑是饥饿、干渴、体温和其他内脏及躯体功能控制中枢;
D. 胼胝体是将感觉信息传递到皮层的中间站。

()11、大脑皮层可以大致分为以下机能区:
A. 感觉皮层区
B. 运动皮层区
C. 精细皮层区
D. 联合皮层区
()12、一般认为,由大脑右半球负责的活动有___________。

A.阅读 B.情绪 C.数学运算 D.艺术欣赏
三、填空题:
1、言语区定位在大脑的哪一侧半球。

2、神经冲动的传导遵循原则。

3、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与特定功能相连,其中枕叶是_______________中枢。

4、每个大脑半球可以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枕叶和。

5、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机能,可大致分为三类机能区:、运动皮层区、联合皮层区。

6、中枢神经系统包含_______和脑两个部分。

7、行为遗传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选择性繁殖和_______________。

8、神经元按功能可以分类为、、和。

9、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依靠来完成。

10、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某个组织控制胰岛素的分泌,以调控人的进食行为,它是。

11、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之间扮演信使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之为:。

12、心理学家在研究影响人类行为的遗传因素时,通常使用研究。

13、神经元之间并没有连接,信息却能畅通无阻地传递,这要归功于的特殊构造。

14、神经元放电的过程就是产生电位的过程。

15、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之间具有性质。

四、判断改错题:
1、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侧裂处,有一个言语运动区,亦称威尔尼克区。

2、言语区属于联合皮层的范畴,主要定位于大脑的右半球,由较广大的脑区构成。

3、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在功能上是不完全对称的。

4、大脑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字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活动。

5、感觉神经元的功能是将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冲动传至反应器,使肌肉、腺体产生反应。

6、研究发现,一起抚养同卵双生子之间的智商相关>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之间相关>一起抚养异卵双生子之间的相关;这表明智力是由遗传决定的。

7、某患者发音器官正常,但是说话困难,出现“电报式”语无伦次的言语,其病变可能发生在布洛卡区。

8、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9、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与特定功能相连,其中颞叶是视觉中枢。

10、身体不同部位接受的感觉信息在感觉区的投射特点是对称投射,如左边刺激信息投射到该区右侧。

五、简述题:
1、简要说明罗杰·斯佩里(R.W.Sperry)是怎样用割裂脑实验来证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称的。

2、简述行为遗传学的主要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