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统计指数自测题
自考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练习题11

第十一章国民经济生产统计一、单项选择题1.总产出的价值构成是()。
A.C l+V+MB.C2+V+MC.C+V+MD. V+M2.农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上采用()。
A.工厂法B.部门法C.生产法D.产品法3.社会产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劳动的有效成果。
由此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产品的有()。
A.原始森林B.住宅楼C.自制服装D.废品4.在社会产品生产的计量中,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的计量单位是()。
A.标准实物量指标B.劳动量指标C.价值指标D.实物指标5.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A.都是生产概念B.都是收入概念C.前者是收入概念,后者是生产概念D.前者的数值小于后者6.用生产法计算各部门的增加值时,不应包括的项目是()。
A.固定资产折旧B.中间消耗C.劳动者报酬D.最终消费7.某地区报告期比基期总人口指数为l08%,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156.25%,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
A.144.68%B.44.68%C.69.12%D.7.03%8.下列各项中,属于物质产品具有的特点是()。
A.即时性B.与消费者紧密接近性C.缺乏耐久性D.独立性9.下列各项中,属于服务产品具有的特征是()。
A.无形性B.耐久性C.移动性D.可存储性10.国内生产总值是按()计算。
A.市场价格B.计划价格C.不变价格D.预算价格11.总产出等于()。
A.中间投入与增加值之和B.中间投入与固定资产折旧之和C.固定资产折旧与劳动者报酬之和D.劳动者报酬与利润、税金之和1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
A.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之和B.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之差C.国外的要素净收入之和D.国外的要素净收入之差二、多项选择题1.实物产品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A.移动性B.有形性C.独立性D.可存储性E.对消费者紧密地接近性2.服务产品()。
A.亦称物质产品具有一定的实物形态B.包括货物性服务产品和非物质性服务产品两种C.可以用实物单位进行计量D.生产过程从制作到使用可以分阶段独立进行E.具有对消费者紧密地接近性3.按支出法计算的GDP应包括()。
统计学指数练习题

指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计算总指数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②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③综合法指数和平均法指数 ④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和调和平均法指数 2、欲使调和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①00p q ②11p q ③01p q ④10p q 3、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①+11.1% ②+10% ③-11.1% ④-10%。
4、本年同上年相比,商品销售额相同,而各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了9.7%,则商品销售量( )①下降9.7% ②上升9.7% ③下降8.8% ④下降1.3%。
5、如果用p 表示商品价格,用q 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001p qp q ( )①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的变动程度 ②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和商品销售量的变动③全面反映商品销售额的变动 ④反映由于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6、我国统计实践中编制综合指数一般( )①数量指标指数多用派氏公式,质量指标指数多用拉氏公式 ②数量指标指数多用拉氏公式,质量指标指数多用派氏公式 ③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都用派氏公式 ④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都用拉氏公式。
7、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一产品,要反映该公司所属三个企业产品产量报告期比基期的发展速度,三个企业的产品产量( )①能够直接加总 ②必须用不变价格作同度量因素才能加总 ③不能直接加总 ④必须用现行价格作同度量因素才能加总 8、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要成为综合法指数的变形,其权数必须是( ) ①00q p ② 11q p ③ W ④ 以上三者均可9、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了50%,产量增长了25%,则单位成本增长了( )①25% ②2% ③75% ④20% 10从广义上理解,指数泛指( )①平均数 ②绝对数 ③相对数 ④动态相对数11、我国统计实践中,计算物价指数的公式∑∑=w wp p K 01p 中( )① w 表示某种商品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实际比重 ② w 表示某类商品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实际比重 ③ w 表示某类商品基期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实际比重 ④∑=1w12、如果用p 表示商品的价格,用q 表示商品销售量,则1011q p p q ∑∑-综合反映( ) ①商品价格和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值 ②商品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③多种商品价格变动使商品销售额变动的绝对值 ④由于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程度13、在编制多种产品的产量指数时( )①若各种产品的计量单位都相同,则各种产品的产量可直接相加②只要将计量单位调整为相同单位(如将市斤、公斤、吨都统一为公斤)则产量可直接相加③即使计量单位都相同,也不能直接加总 ④ 任何情况均能相加14、某地今年用现价计算的GDP 为去年用现价计算的GDP 的119%,这个指数是( ) ①总产量指数 ② GDP 指数 ③静态指数 ④总指数 15、指数按说明现象特征不同分为( )①动态指数与静态指数 ②个体指数与总指数 ③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④定基指数与环比指数16、在∑∑1111pq k 1p q 这一调和平均法指数的计算公式中k 是( )①质量指标个体指数 ②权数 ③数量指标个体指数 ④同度量因素二、多项选择题1、编制综合法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①平衡作用 ②同度量作用 ③权数作用 ④抽象化作用 ⑤比较作用。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第十一章练习题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第十一章练习题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第十一章练习题提前做好对考试考点的预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你是不是还在为在备考中不知道做什么练习题而烦恼呢?店铺搜集整理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第十一章练习题,旨在提高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就跟随店铺一起去了解下吧!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总量指标的数值大小一般( )。
A.与总体范围无关B.随着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少C.随着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大【答案】D【解析】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一般与总体范围成正比,即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大,随着总体范围的缩小而减小。
2.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答案】B【解析】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是指反映总体单位数多少的总量指标;总体标志总量是指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标。
3.按所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 )。
A.实物指标、劳动量指标和价值指标B.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C.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D.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答案】D【解析】按所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①时点指标,它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状态上的总量;②时期指标,它是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总量。
A项是按照计量单位不同划分的;B项是按照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划分的。
4.如果研究从业人员劳动收入水平,则从业人员人数与劳动报酬总量等指标是( )。
A.前者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后者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B.前者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后者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C.都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D.都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答案】B【解析】“从业人员人数”用来反映所研究的从业人员的总体单位数多少,因此属于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劳动报酬总量”用来反映所研究的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的总和,因此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统计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0.00
92.24
368.80
829.69
1175.5
589.80
0.51
32.65
114.80
246.94
661.22
合计
350
800
20300
94250
42700
800.03
2580.48
2821.43
(1)设 表示企业总产值, 表示固定资产价值,则有:
(2)
(3)当 时, (万元)
(4)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可得:
全距:24 - 20 = 4
表3-2某企业30名工人在一个工作间内生产的零件数量次数分布表
按零件数分组(件)
工人数(人)
比重(%)
20
21
22
23
24
3
7
10
6
4
10.0
23.3
33.3
20.0
13.4
合计
30
100.0
3、把题中数值按大小顺序排序:
49 54 57 57 60 61 64 65 67 68 70 71 72 72 72 73 75 75 76 7678 79 81 81 81 82 83 84 85 8686 87 87 87 89 89 89 90 95 97
(4)
含义:在单位成本取值的总体误差中,有82.81%可以由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来解释,可见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较高。
2、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x代表人均收入,y代表销售额):
=9, =546, =260, =34362, =16918
要求: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统计指数分析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质量指标指数∑p1q1/∑p0q1变形为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时的权数是()。
A.q0p1B.q1p1C.q1p0D.q0p0正确答案:B2、某公司报告期增加了很多新员工,为了准确反映全公司职工劳动效率的真实变化,需要编制劳动生产率的A.总平均指标指数B.结构变动影响指数C.固定构成指数D.职工人数指数正确答案:B3、某企业三种不同产品的出厂价格分别比去年上涨了5%、7%和12%,今年三种产品的销售额分别为2000万元、2600万元和400万元,则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了A.6.6%B.7.96%C. 8%D.6.57%正确答案:D4、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股票价格指数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D.农产品产量总指数正确答案:D5、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的关键问题之一是A.确定被比对象B.确定对比基期C.计算个体指数D.确定同度量因素及其固定时期正确答案:D6、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编制所采用的方法是A.拉氏综合指数B.固定权数调和平均指数C.派氏综合指数D.固定权数算术平均指数正确答案:D7、某地区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依此计算该地区物价指数为A.109%B.9%C.108.1%D.8.1%正确答案:C8、在具有报告期实际商品流转额和几种商品价格的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确定价格的平均变动,应该使用A.加权算术平均指数B.综合指数C.加权调和平均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正确答案:C9、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A.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B.都固定在报告期C.都固定在基期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正确答案:A10、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A.7.1%B.7%C.11%D.10%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用综合指数形式计算的商品销售价格指数,表明A.商品销售价格的变动方向B.商品销售品种的变动C.销售价格变动对销售额产生的影响D.商品销售价格的变动程度正确答案:A、C、D2、若以q表示出口数量,p表示出口价格,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p1q1/∑p0q0表示出口额的相对变动程度B.∑p1q1−∑p0q1表示由于出口价格的变动而使出口额变动的绝对量C.∑p0q1/∑p0q0表示出口量的变动而使出口额变动的程度D.∑p1q1−∑p0q0表示出口量的绝对变动量正确答案:A、B、C3、某农产品报告期的收购额为120万元,比基期增加了20%,按基期收购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收购额为115万元,则计算结论正确的有A.收购价格提高了4.35%B.收购量增长15%C.由于收购价的提高使农民增收5万元D.由于收购量的增加使收购额增加15万元正确答案:A、B、C、D三、判断题1、若P为产品价格,q为产品产量,则∑p1q1−∑p0q1为因价格变动造成的产值变动额正确答案:√2、在编制综合指数时,虽然将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但同度量因素仍起权数的作用。
(完整版)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指数分析一、填空题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现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按其反映指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和。
2.总指数的编制方法有和两种。
3.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是以 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是以 为同度量因素。
4.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标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
5.平均指标指数等于标志水平指数乘以指数。
二、单选题1.甲产品报告期产量与基期产量的比值是110%,这是()。
A.综合指数B.总指数 C.个体指数 D.平均数指数2.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物价指数B.平均工资指数C.销售量指数D.销售额指数3.某企业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长30%,产量增长20%,则单位成本增长()。
A.10%B.8.33%C.50%D.80%4.某企业产品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A.增长B.下降C.不变D.不能确定5.我国股票价格指数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A.平均指数B.综合指数 C.固定权数平均指数 D.实际权数平均指数三、多选题1.综合指数是()。
A.总指数的一种形式B.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C.可变形为平均指数D.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E.一切现象的动态相对数 2.某市商品物价指数为108%,其分子与分母之差为100万元,这表明()。
A.该市所有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8%B.该市由于物价上涨使销售额增加100万元C.该市商品物价上涨108%D.该市由于物价上涨使商业多收入100万元E.该市由于物价水平的上涨使居民多支出100万元3.零售物价总指数是()。
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固定权数物价指数D.实际权数物价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4.指数体系的作用有()。
A.对现象进行综合评价B.进行指数之间的相互推算C.对现象的总变动进行因素分析D.可以测定复杂现象的综合变动E.分析总体数量特征的长期变动趋势5.我国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包括()。
A.上证综合指数B.深圳综合指数C.上证30指数D.深圳成分指数E.股价平均指数四、判断题1.总指数使反映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具有平均的意义。
统计指数 练习题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统计指数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指数的性质不同,指数可分为( )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②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③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2.在指数的概念中( )①简单指数是指个体指数,加权指数是指总指数 ②简单指数是指总指数,加权指数是指个体指数 ③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个体指数 ④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总指数3.根据指数研究的范围不同,可以把它分为( ) 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②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③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4.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1011q p q p ∑∑说明了( )①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②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③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④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5.按照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 ①综合指数 ②平均指标指数③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④加权调和平均指数6.作为综合指数变形使用的平均指数,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加权平均指数的权数( ) ①p 0q 0 ②p 1q 1 ③p 0q 1 ④p 1q 07.用加权平均法求总指数时,所需资料( ) ①必须是全面资料 ②必须是非全面资料 ③既可以是全面资料,也可以是非全面资料④个体指数可以用全面调查资料,权数—定用非全面资料 8.根据指数所采用的基期不同,指数可分为( ) ①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②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 ③环比指数和定基指数④时间指数、空间指数和计划完成指数 9.综合指数一般是( ) ①简单指数 ②加权指数 ③静态指数 ④平均指数10.平均指标指数中的平均指标通常是( ) ①简单调和平均数 ②简单算术平均数 ③加权调和平均数 ④加权算术平均数11.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①都固定在基期②都固定在报告期③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④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12.某商店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报告期销售量比基期增加10%,那么报告期商品销售额比基期增加( )①1% ②5% ③10% ④3%13.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买商品3%,则物价指数为( )①97% ②103.09% ③3% ④109.13%14.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①166.32% ②85.68% ③185% ④54%15.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 )①降低②增长③不变④趋势无法确定16.某商店本年同上年比较,商品销售额没有变化,而各种商品价格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增(或减)的百分比为( )①-6.54% ②–3% ③+6.00% ④+14.29%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指数范畴的指标有( )①动态相对数②离散系数③计划完成相对数④季节比率⑤比较相对指标2.报告期数值和基期数值之比可称为( )①动态相对指标②发展速度③增长速度④统计指数⑤比例相对数3.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①价格总指数②个体价格指数③销售量总指数④销售总额指数⑤平均指标指数4.指数按选择基期的不同可分为( )①静态指数②动态指数③定基指数④综合指数⑤环比指数5.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时态状况不同,可分为( )①综合指数②平均指数③简单指数④动态指数⑤静态指数6.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①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②固定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仅观察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动③分子或分母中有一项假定指标④编制时可按范围逐步扩大⑤编制时需要全面资料7.如果用综合指数的形式编制工业产品产量总指数,下列哪些项目可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①报告期价格②基期价格③报告期单位成本④基期单位成本----------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⑤工人劳动生产率8.派氏的综合指数公式是( )①∑∑111pq p q ②∑∑001pq p q ③∑∑1011qp q p④∑∑01qp q p ⑤∑∑011pq p q9.设p 为价格,q 为销售量,则总指数∑∑010qp q p 的意义是( )①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的销售量的变动程度 ②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程度 ③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④反映商品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程度 ⑤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10.如果用p 表示商品价格,q 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p 1q 1-∑p 0q 1的意义是( ) ①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②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③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④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额 ⑤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11.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是一种( ) ①平均指数 ②综合指数③总指数 ④个体指数平均数 ⑤平均指标指数 12.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为( )①拉氏指数 ②派氏指数 ③总指数 ④数量指标指数 ⑤质量指标指数13.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 ①表现在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积②不仅表现为总量指数与因素指数之积的对等关系 ③表现在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和 ④表现在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的代数和 ⑤表现在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差14.某产品的生产总成本2001年为20万元,比2000年多支出0.4万元,单位成本2001年比2000年降低2%,则( )①生产总成本指数为102% ②单位成本指数为2% ③产品产量指数为104% ④单位成本指数为98% ⑤由于单位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总成本为0.408万元15.某工业局所属企业报告期生产费用总额为50万元,比基期多8万元,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7%,于是( )①生产费用总额指数为119.05% ②成本总指数为107%③产品产量总指数为111.26%④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生产费用额为4.73万元⑤由于单位成本变动而增加的生产费用额为3.27万元三、计算题1.根据已给三种商品资料(见表1),对销售额的变动进行计算和分析。
统计指数习题

统计指数习题1.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是按其()不同划分的。
(3.0分)A.反映对象范围的B.对比的基期的C.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D.同度量因素的2.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作为同度量因素。
(3.0分)A.基期数量指标B.基期质量指标C.报告期数量指标D.报告期质量指标3. 用综合指数计算总指数的主要问题是()(3.0分)A.选择同度量因素B.同度量因素时期的确定C.个体指数和权数的选择D.同度量因素选择和时期的确定4. 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3.0分)A.10%B.7.1%C.7%D.11%5. 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3.0分)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6. 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
(3.0分)A.139.67%B.39.67%C.71.60%D.129.52%7. 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了50%,产量增长了25%,则单位成本增长了()(3.0分)A.25%B.2%C.75%D.20%多选题1. 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3.0分)A.农副产品产量总指数B.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C.某种工业产品成本总指数D.全部商品批发价格指数E.职工工资个体指数2. 某企业甲产品报告期单位成本为基期的120%,这一指数是()(3.0分)A.个体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动态指数E.静态指数3. 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 (3.0分)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4. 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为()(3.0分)A.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B.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C.数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D.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E.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5. 某地区2001年工业增加值(用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2000年工业增加值(用同一不变价格计算)的112%,这个指数是()(3.0分)A.总产量总指数B.数量指标总指数C.总产值总指数D.动态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判断题1. 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2.0分)A.√B.×2. 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统计指数 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 )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 静态指数和动态指数2.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 商品价格指数B 单位成本指数C 劳动生产率指数D 职工人数指数 3.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 产量指数B 销售额指数C 职工人数指数D 劳动生产率指数 4.按指数对比基期不同,指数可分为( )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 静态指数和动态指数5.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D 静态指数和动态指数6.单位产品成本指数中的同度量因素是( ) A 单位产品成本 B 总成本 C 产量 D 质量指标 7.∑∑-1011qp q p 表明( )A 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 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C 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D 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 8.∑∑-010qp q p 表明( )A 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 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C 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D 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 9.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50%,产量比去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比去年上升( ) A 12.5% B 20%10.指数按其反映的现象特征不同可分为()A 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B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C 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11.在计算加权综合指数时,指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权数必须是()A 不同时期的B 同一时期的C 基期的D 报告期的12.指出下列指数中的拉氏数量指数公式()A BC D表中所缺数值为()A 105和125B 95和85C 105和80D 95和8014.某企业按1990年不变价格编制的1995年工业总产值指数为135%,这说明()A 产量增长了35%B 价格增长了35%C 由于价格变动使产值增长了35%D 由于产量变动使价格增长了35%15.某百货公司今年与去年相比,商品零售量增长了10%,零售价格平均下降了10%,则商品零售额()A 不变B 上升C 下降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16.某企业今年与去年相比,产量增长了15%,单位产品成本增长了10%,则总生产费用增减变动的百分比为()A 4.8%B 26.5%C 1.5%D 4.5%17.某商店1992年与1991年相比,商品销售额上涨了16%,销售量增长了18%,则销售价格增减变动的百分比为()A 1.7%B -1.7%C 3.7%D -3.7%18.某公司所属两个分厂,今年相比,由于两个分厂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而使公司的总平均成本下降了5%,由于产品结构的变化使公司总平均成本提高了10%。
该公司总平均成本增减变动的百分比为()A -13.6%B 15.0%19.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 A 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B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C 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D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二、多项选择题1.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 平衡作用B 权数作用C 媒介作用D 同度量作用E 比较作用 2.下列公式中属于拉氏指数的有( ) A ∑∑0001q p /qp B∑∑1011p q /p q C ∑∑1011q p /qpD∑∑0001p q /pq E ∑∑0011p q /pq3.下列公式中属于派氏指数的有( ) A ∑∑0001q p /qp B∑∑1011p q /pq C ∑∑1011q p /qpD∑∑0001p q /pq E ∑∑0011p q /pq4.指出下列指数公式中的派氏指数公式( )A B CD E5.在编制加权综合指数时,确定权数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 A 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B 权数的所属时期 C 权数的具体数值 D 权数的具体形式E 权数的稳定性和敏感性6.使用报告期商品销售量作权数计算的商品价格综合指数( )。
A 消除了销售量变动对指数的影响 B 包含了销售量变动对指数的影响 C 单纯反映了商品价格的综合变动D 同时反映了商品价格和消费结构的变动E 反映了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7.某商业企业今年同去年相比,各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为115%,这一结果说明( ) A 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上涨了15% B 商品零售额平均上涨了15%C 商品零售量平均上涨了15%D 由于价格提高使零售额上涨了15%E 由于价格提高使零售量下降了15%8.某企业今年与去年相比,各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为120%,这个相对数是()A 个体指数B 加权综合指数C 数量指数D 质量指数E 价值总量指数9.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 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和B 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C 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比D 总量的变动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差额之积E 总量的变动差额等于各因变变动差额之和10.在由两个因素构成的加权综合指数体系中,为使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A 两个因素指数必须都是数量指数B 两个因素指数必须都是质量指数C 两个因素指数一个是数量指数一个是质量指数D 两个因素指数中的权数必须是同一时期的E 两个因素指数中的权数必须是不同时期的三、名词解释1.简单总体2.复杂总体3.综合指数4.同度量因素5.平均指数6.因素分析法7.定基指数8.环比指数四、简答题1.学者们提出了哪些旨在改进综合指数假定性的综合指数调整公式,请写出具体公式并说明其基本思路。
2.因素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3.如何通过划类选择代表品计算平均指数得到综合指数的近似值。
4.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区别和联系。
5.统计指数的主要分类方式。
6.简述三种不同的综合指数公式。
7.平均指数的两大优点。
8.简述在我国统计实践中应用平均指数编制的几个重要的经济指数。
9.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
10.定基指数数列中转移基期的方法。
五、计算题1.试计算:(1)三种水果的个体销售量指数和个体价格指数;(2)三种水果的销售额总量指数;(3)以1996年销售量为权数的价格综合指数;(4)以1995年单价为权数的销售量综合指数;(5)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额。
2.试计算:(1)三种商品的成交额指数;(2)三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并分析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
3.计算:(1)三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总指数;(2)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以及产量增长而增加的生产费用;(3)利用指数体系之间的关系,推算单位产品成本总指数。
4.试分析该企业总平均工资的变动及其原因。
5.要求:(1)计算该地区粮食平均亩产量指数;(2)分析播种面积构成变动和单产水平变动对总平均亩产量的影响。
6.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以1991年为基期的工业总产值定基指数和逐年环比指数,并计算该厂1993年比1991年增加的产值。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企业两种产品生产费用支出额的计划完成情况及其原因。
8根据该表中的资料,计算该市商品零售物价指数。
自测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D 4.C 5.C 6.C 7.B 8.A 9.B 10.A 11.B 12.D 13.A 14.A 15.C 16.B17.B 18.D 19.D二、多项选择题1.BD 2.AD 3.BC 4.CD 5.ABD 6.BDE7.AD 8.BD 9.BE 10.CE三、名词解释1.简单总体:如果构成有限总体的各个单位可以直接相加汇总,得到总体单位总量,这样的有限总体叫简单总体。
2.复杂总体:如果有限总体中包含了不同种类的单位,因而这些单位不能直接相加汇总得到总体单位总量,这样的有限总体叫复杂总体。
3.综合指数:是将不可相加汇总的经济总量,通过另一个有关的称为同度量因素的变量而转为可以相加的总量指标,然后以总量指标对比所得到的相对数来说明复杂总体的总体单位总量或标志值水平的综合变动。
4.同度量因素:是指使不能相加的事物过渡到可以直接相加的因素。
5.平均指数:是个体指数的平均数。
6.因素分析法:7.定基指数:若指数数列中每一个指数都同以某一时期为基期,则这些指数为定基指数。
8.环比指数:如果每一个指数都以该指数所属时期之前一期为基期,则这些指数为环比指数。
四、简答题1.学者们提出了哪些旨在改进综合指数假定性的综合指数调整公式,请写出具体公式并说明其基本思路。
第296—297页。
2.因素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第317页。
3.如何通过划类选择代表品计算平均指数得到综合指数的近似值。
第302—304页。
4.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区别和联系。
答: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两种形式,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从区别看:(1)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思路不同。
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的特点是“先对比,后综合”。
(2)运用资料的条件不同。
综合指数要求全面资料;平均指数既适用于全面资料,也适用于非全面资料。
(3)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不同。
综合指数不仅能表明复杂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而且还可以进行因素分析;平均指数除作为综合指数变形外,主要用于反映复杂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一般不用于因素分析。
5.统计指数的主要分类方式。
第290—291页。
6.简述三种不同的综合指数公式。
第295—296页。
7.平均指数的两大优点。
第306、308页。
8.简述在我国统计实践中应用平均指数编制的几个重要的经济指数。
第308—311页。
9.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
第309页。
10.定基指数数列中转移基期的方法。
第315页。
五、计算题1.解:增加的绝对额:(万元)(3)价格综合指数:由于价格提高增加的绝对额:(万元)(4)销售量综合指数:由于销售量增加而增加的绝对额:(万元)(5)分析:该水果店1996年同1995年相比,三种水果的销售总额增长了24.26%,增加销售额114万元。
其中销售价格平均上涨了112.57%,由于价格提高增加的销售额为65.2万元;销售量平均提高了10.38%,由于销售量提高增加的销售额为48.8万元。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14(万元)=65.2(万元)+48.8(万元)2.解:(1)三种商品的成交额指数:增加的绝对额:(万元)(2)三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增加绝对额:(万元)(3)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总指数:增加绝对额:(万元)3.解:(1)三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总指数:(2)产量总指数:增加的生产费用:(万元)(3)根据指数体系之间的关系有:单位成品成本总指数:4.解:总平均工资指数(可变构成指数):总平均工资下降绝对额:(元)各类工人月平均工资影响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影响绝对额:(元)工人结构变动影响指数(结构影响指数):影响绝对额:(元)三者关系为:元=5元+(-6)元分析:该企业总平均工资报告期比基期下降了1.7%,平均每人下降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