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白居易的诗练习阅读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琵琶行》练习及答案

《琵琶行》练习及答案

《琵琶行》练习及答案导语:《》是唐朝诗人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作为一首叙事长诗,这首诗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创作背景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

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

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

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琵琶行》练习及答案一、双基夯实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浔阳(xún)枫叶(fēnɡ)瑟瑟(sè) 迁谪(zhé)B.慢捻(niǎn) 霓裳(ní)六幺(yāo) 嘈嘈(cáo)C.幽咽(yè) 暂歇(zhàn)乍破(zhà) 转徙(xǐ)D.收拨(bō) 裂帛(bó)钿头(diàn) 银篦(bì)【答案】C(暂读“zàn”)2.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①明年秋②委身为贾人妇③曲罢悯然④今漂沦憔悴⑤铁骑突出刀枪鸣⑥整顿衣裳起敛容⑦恬然自安⑧因为长句⑨暮去朝来颜色故⑩老大嫁作商人妇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⑦C.①③⑧⑨D.④⑤⑨⑩【答案】B(①⑤⑥⑧⑨⑩句中加点词都属古今异义,所以选B。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B.铮铮然有京都声沛公然其计,从之C.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得复见将军于此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答案】C(C项均为介词,在。

琵琶行高考试题及答案

琵琶行高考试题及答案

琵琶行高考试题及答案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琵琶行》。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以琵琶手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在战乱中的遭遇和境遇。

在高考中,有时会出现与《琵琶行》有关的考题,考察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创作手法。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可能会出现的几个试题,以及相应的答案。

题目一:《琵琶行》中描绘了怎样的历史背景?请举例说明白居易是如何通过琵琶手的遭遇来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答案:《琵琶行》的历史背景是唐朝晚期,政权动荡,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通过琵琶手的遭遇,白居易巧妙地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比如,在诗中提到琵琶手曾在长安城中演奏,吸引了许多人围观,这反映了人们对艺术和娱乐的热衷。

但琵琶手却被迫离开长安,流落到黄河边上,这表明了那个时代的社会不稳定和人民的生活困苦。

通过这些细节,白居易向读者展示了唐朝末年的动荡和困苦。

题目二: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来描绘琵琶手的遭遇?请分析其中一段描写,并解释为什么白居易选择了这样的手法。

答案:在《琵琶行》中,白居易采用了写实手法和象征手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描绘琵琶手的遭遇。

拿第二段描写为例:“起来动容、受不了的人多了,更加的憎恶和白眼看俺。

俺看着腊月耳朵冻的吐了血。

”这段描写中,白居易通过生动的细节和鲜活的形象,展现了琵琶手在演奏时引来羡慕和嫉妒的眼光,以及他在寒冷的冬天受到的身心折磨。

这样的描写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琵琶手的遭遇和他所承受的艰辛,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

题目三:白居易通过《琵琶行》传达了怎样的思想?请结合作品的内容,解释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想要表达的主题。

答案:白居易通过《琵琶行》传达了对平民百姓的关怀和同情,以及对社会动荡和战乱的反思。

在诗中,琵琶手作为一个身份低微的艺人,被迫离开长安,流浪街头。

白居易通过他的遭遇,呼吁社会需要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关注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他借琵琶手的命运,表达了对时代的思考和社会正义的呼唤。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8课《琵琶行》配套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8课《琵琶行》配套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琵琶行》配套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听段处士弹琴方干①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

窗中顾兔②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

【注】①方干(836-888),唐朝诗人。

②“顾兔”亦作顾菟,古代中国神话传说月中阴精积成兔形,后因以为月的别名。

3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题目是“听段处士弹琴”,但全诗并没有把大量的笔墨花在摹写琴声的高妙上,却令人读来更觉意韵绵长,难以释怀。

B.诗的首联,诗人介绍演奏者,上句的“七条丝”代指琴,下句的“十指”代指“演奏者”段处士。

C.诗的颔联,上句“泉迸幽音离石底”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幽咽泉流冰下难”所突出的音乐特点完全相同。

D.诗的尾联,诗人先点明听完音乐之后的感受,然后再用议论的方式评价乐声,给予段处士高度评价。

33.本诗与白居易《琵琶行》第二段的内容都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二者在描写音乐方面有哪些共同之处。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郑五愔弹琴孟浩然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岐路洛阳城。

3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孟诗的中间四句,“下衫袖”的细节描写和边弹边饮的举动共同塑造了郑愔豪放不羁的形象。

C.柳诗首联先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再联想到秦人悲声,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也有相似写法。

D.柳诗颈联运用了联想手法,渲染了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衬托了灯下独愁、楼上空思的形象。

35.两首诗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高中必修三文言文《琵琶行》赏析及其课后练习

高中必修三文言文《琵琶行》赏析及其课后练习

高中必修三文言文《琵琶行》赏析及其课后练习a. 明年秋( )b. 铮铮然有京都声( )c. 穆曹二善才( )d. 年长色衰( )e. 委身为贾人妇( )f. 使快弹数曲( )g. 曲罢悯然( )h. 因为长句( )j. 凡六百一十六言( )( )③比较下列两组句中红色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听其声┏遂命酒┗问其人┗命曰《琵琶行》A、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相同。

B、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不同。

C、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不同。

D、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相同。

④"左迁"、"出官"、"迁谪"等词涉及到古代官职制度。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个词都表示白居易被贬官降职。

B、"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与之相反的是"升迁"、"拜"、"除"等。

C、"出官"是外出做官,不涉及官职升降。

D、"迁谪"是贬官的意思。

"迁"是指官职的变化,"谪"是被罚流放或贬职的意思。

二、填空回答7.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明年秋________②铮铮然有京都声________③穆、曹二善才________④年长色衰________⑤委身为贾人妇________、________⑥使快弹数曲________⑦曲罢悯然________⑧因为长句________、________⑨凡六百一十六言________、________⑩寻声暗问弹者谁________(11)低眉信手续续弹________(12)整顿衣裳起敛容________(13)秋月春风等闲度________(14)老大嫁作商人妇________(15)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16)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17)凄凄不似向前声________8.默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练习题及答案

琵琶行练习题及答案

琵琶行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其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形容的是琵琶的______。

2. 诗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描绘的是琵琶声音的______。

3.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两句诗,用来形容的是琵琶声音的______。

4. 诗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声音的______。

5.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______的感慨。

二、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琵琶行》中所描述的琵琶声的特点?A. 急促如雨B. 低沉如泉C. 清脆如莺D. 悠扬如风2.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嘈嘈”和“切切”分别形容了琵琶的哪种声音?A. 大弦的声音和大弦的声音B. 小弦的声音和小弦的声音C. 大弦的声音和小弦的声音D. 小弦的声音和大弦的声音3. 诗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是形容琵琶声音的什么特点?A. 突然而响亮B. 柔和而细腻C. 悠长而连绵D. 清晰而分明4.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对琵琶声音的赞美B. 对琵琶声音的惋惜C. 对琵琶声音的无奈D. 对琵琶声音的感慨5.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A. 琵琶B. 琵琶手C. 琵琶音乐D. 人生际遇三、简答题1. 请简述《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两句诗的含义。

2. 诗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两句诗,是如何形象地描绘琵琶声音的?3.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诗,诗人是在表达什么?四、论述题1. 论述《琵琶行》中,白居易是如何通过琵琶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2. 请结合《琵琶行》的内容,谈谈你对“音乐是情感的表达”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案:一、填空题1. 急促2. 细腻3. 突然而响亮4. 感慨5. 音乐二、选择题1. D2. C3. A4. D5. D三、简答题1. 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大弦和小弦的声音特点。

高三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侧面烘托来表现琵琶女的演奏效果的名句是“,。

”(2)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知以亡秦为诫,仍要重蹈覆辙。

(3)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名句是,。

【答案】(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舫、唯、鉴、嫠、蛟。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女也不爽,。

(《诗经·卫风·氓》)(2),礼以行之。

(《论语》)(3)君子淡以亲,(《庄子·山木》)(4),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5)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6)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7),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杜牧《阿房宫赋》)(8)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答案】⑴士贰其行⑵君子义以为质⑶小人甘以绝⑷君子生非异也⑸百步九折萦岩峦⑹浑欲不胜簪⑺使秦复爱六国之人⑻衡阳雁去无留意【解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

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本题还要注意几个重点字的写法。

如:“贰”“甘”“生”“萦”“峦”“簪”“衡阳”“雁”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3.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9分)(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推迟婚期的原因是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完整版)《琵琶行》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完整版)《琵琶行》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琵琶行》(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回味往昔,梦醒时无限伤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琵琶行》中,从侧面反映琵琶女技艺高超,容貌美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中结句“江空月静”以空廓沉静的月夜烘托出音乐的魅力,和《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4)《琵琶行》中,白居易在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琵琶行》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诗人的经历感受为暗线,两条线索交汇在全诗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

(6)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贬谪生活中缺少音乐,缺少知音,虽有良辰美景却只能孤独度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告诉人们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浔阳并非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复杂,实在难以入耳。

(10)《琵琶行》中白居易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问自答,写出重闻琵琶曲后,自己超出其他听众的悲伤情怀。

白居易的《琵琶行》原文翻译及考点

白居易的《琵琶行》原文翻译及考点

白居易的《琵琶行》原文翻译及考点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白居易的诗练习阅读题及答案解析课文阅读理解
1.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明年秋。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铁骑突出刀枪鸣。

整顿衣裳起敛容。

C.老大嫁作商人妇。

去来江口守空船。

D.曲终收拨当心画。

终岁不闻丝竹声。

2.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绡不知数。

B.自言本是京城女。

同是天涯沦落人。

C.轻拢慢捻抹复挑。

商人重利轻别离。

D.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3.介宾短语后置的一项是D ( )
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B.张良具告以事。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4.不含有名词作状语用法的一项是 D ( )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B.秋水时至。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左右欲刃相如。

5.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 )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个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9题。

任盈盈演奏《笑傲江湖曲》
金庸
令狐冲又惊又喜,依稀记得便是那天晚上所听到、曲洋所奏的琴韵。

这一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柔雅致,令狐冲虽不明乐理,但觉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

这婆婆所奏的曲调平和中正,令人听着只觉音乐之美,却无曲洋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

奏了良久,琴韵渐缓,似乎乐音在不住远去,倒像奏琴之人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细微几不可再闻。

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

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
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

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地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

箫声停顿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

王元霸、岳不群等虽都不懂音律,却也不禁心驰神醉。

易师爷更是犹如丧魂落魄一般。

(摘自《笑傲江湖》)
7.有人说“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中的“遥”与“外”应该交换位置,这种看法对吗?
8.第2段最后一个长句子的意境,与《琵琶行》中哪4个诗句描写的情景相似?
9.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中说“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

”是因为演奏者的思想性格,情感经历迥异。

B.第2段描摹箫声,具体生动地反映了一年四季自然景物变化的情景。

C.第3段描写音乐主要采用侧面烘托和通感的修辞方法。

D.文中写王元霸、岳不群、易师爷等都不懂音律,但却听得心驰神醉,丧魂落魄,这样描写有点儿自相矛盾。

E.《笑傲江湖曲》是小说《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所以曲调既
粗旷又细腻,既豪放又典雅。

高考真题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xx高考江苏卷)
⑴西风紧,北雁南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西厢记》)
⑵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

____________,此时无声
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⑶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子罕》)
1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xx高考湖南卷)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牡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都着一“望”字。

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柳诗之“望”
(2)两诗都写到了“山”。

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

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

柳诗曰“尖山似剑”,
参考答案
1.D 明年秋:明年,第二年;今指(将来时的)第二年,即下一年。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是“因”和“为”两个词的连用。

因:连词,于是,就。

为,动词,写,作。

今常用作表原因的关联词。

B.铁骑突出刀枪鸣:突出,突然爆发出;今指超出一般而显露出来。

整顿衣裳起敛容:整顿,。

今指治理。

C.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年龄大。

今指“长子”“长兄”。

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走了以后。

“来”语气助词。

今指去了又来。

D.“丝竹”古今都是借代音乐。

2.B 都是判断动词,是。

A.使快弹数曲。

数: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一曲红绡不知数。

数:名词,数量。

C.轻拢慢捻抹复挑。

轻:形容词,轻轻;商人重利轻别离。

轻:动词,轻视。

D.满座重闻皆掩泣。

泣:动词,哭泣;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名词,眼泪。

3. D
4. D
5.②正面写琵琶技艺。

④写琵琶女的身世。

6.点题的这两句诗表达了正直的士大夫,满心忠君报国,反遭贬斥流落异乡的感伤之情。

7.可以有“对”与“不对”两种意见。

认为应该交换位置的:“数里”比“数十丈”遥远;认为不必交换位置的:这里的“遥”,即指相对地“远”,与下文的“外”同义。

8.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9.B D(B项只是概括地反映,并非“具体”;D项,音乐是最为通用的“语言”,即使不懂音律,只要倾心相听,照样会被感动。

)
10.⑴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⑵冰泉冷涩弦凝绝别有幽愁暗恨生
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 (1)“柳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出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2)柳诗日“尖山似剑”,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

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进而出的强烈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