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二级量刑
轻伤二级认定标准

轻伤二级认定标准故意伤害他人,造成他人轻伤二级的,侵权人不仅需要在民事诉讼中赔偿受害人的损失,也有可能需要负刑事责任。
那么轻伤二级认定标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轻伤二级鉴定标准二级轻伤包括颅脑、脊髓、面部、耳廓、听器听力、视器视力等方面的受伤程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二级。
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规定,轻伤二级的标准为:1、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8.0cm 以上。
2、头皮撕脱伤面积累计20.0cm2以上;3、头皮缺损面积累计10.0cm2以上。
4、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50.0cm2以上。
4、颅骨骨折。
5、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6、脑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二、二级轻伤害怎么判刑赔偿多少钱一般在故意伤害罪当中,只是区分了轻伤、重伤以及死亡等三种伤害情况,而对于轻伤一级与轻伤二级的量刑处罚,其实是一样的。
故意伤害构成轻伤,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如果民事赔偿方面已经达成协议,且能够取得被害人谅解(出具一个谅解书),那么一般情况,可以从轻判了,比如判缓刑,或者判拘役等。
没有赔偿,没有取得谅解的,量刑时考虑的量刑因素有是否累犯,犯罪情节,认罪态度。
一般情况下,判有期徒刑一年左右。
故意伤害行为必须致受害人轻伤以上后果,才构成故意伤害罪,理由是:第一,虽然《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未对具体的伤害后果作出规定,但第二款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或造成严重残疾等伤害后果的刑事处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因此,根据伤害后果的程度和刑罚的轻重成正比的逻辑,可以认为第一款所规定的刑罚就是对应轻伤这种危害结果的。
第二,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但书规定,危害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若故意伤害行为仅造成被受害人轻微伤,则其行为应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能认为是犯罪。
第三,司法实践中对人体伤情进行法医学鉴定的量化标准是《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
轻伤二级赔偿标准

轻伤二级赔偿标准
小编希望轻伤二级赔偿标准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通常情况下,故意伤害罪导致轻伤二级是根据《刑法》以及法医鉴定得出的结论。
我国对于故意伤害罪的量刑,不仅追究其刑事责任,还会要求其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接下来,小编将为您介绍轻伤二级赔偿标准,您可以以此为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轻伤二级赔偿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
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
(一)医疗费
医药治疗费的赔偿,一般应以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治疗费、住院费的单据或病历、处方认定。
必要时,可以委托法医予以鉴定。
所在地治疗医院,一般是指距离受害人住所或侵权行为发生地较近的医院。
轻伤二级一般如何判刑

轻伤二级一般如何判刑一、轻伤二级一般判几年法律常识:轻伤二级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1、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造成六级严重残疾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外。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轻伤二级较高可以判几年法律常识:轻伤二级较高可以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过失伤害除外。
故意伤害达到轻伤程度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即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轻伤二级能判几年一、轻伤二级能判几年1. 轻伤二级为较轻类型,刑罚通常在6至1年内。
2. 根据中国法律及较高法释意,故意伤人至轻伤即可判罪,刑期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3. 如无其他恶劣情节,致人轻伤者,刑期在6至1年半间;轻伤二级较轻,刑期应在6至1年间。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法律类

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法律类一、关键信息项1、伤害程度:轻伤重伤致人死亡2、量刑幅度: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3、情节加重因素:持凶器伤人多次伤害他人伤害特殊群体(如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4、从轻减轻情节:自首立功被害人过错积极赔偿取得谅解二、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的具体规定11 轻伤的量刑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
111 轻伤一级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或者由原发性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未危及生命;遗留组织器官结构、功能中度损害或者明显影响容貌。
112 轻伤二级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或者由原发性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未危及生命;遗留组织器官结构、功能轻度损害或者影响容貌。
12 重伤的量刑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重伤是指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包括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
121 重伤一级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或者由原发性损伤引起的并发症,严重危及生命;遗留肢体严重残废或者重度容貌毁损;严重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重要器官功能。
122 重伤二级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或者由原发性损伤引起的并发症,危及生命;遗留肢体残废或者轻度容貌毁损;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重要器官功能。
13 致人死亡的量刑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三、情节加重因素对量刑的影响21 持凶器伤人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故意伤害行为时持有凶器,这将被视为加重情节,增加量刑幅度。
轻伤二级有前科有谅解,能判缓刑吗

Don't be obsessed with online games. If you want to play, just play the big game of life.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轻伤二级有前科有谅解,能判缓刑吗导读:造成轻伤二级如果能够争取到被害人谅解的话是有可能被判处缓刑的。
但是如果造成了轻伤二级,并且有前科的话,不排除被认定为累犯的可能。
对于累犯,一般是没有资格获得缓刑的。
一、轻伤二级有前科有谅解,判定缓刑困难的法律依据根据我国刑法典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
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
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
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
至于罪行性质相对更轻的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因法院不仅仅是根据罪行性质作出具体量刑,法院认为有必要适用管制刑罚进行处罚,所以故将管制刑列为不适用缓刑制度的独立刑种。
所谓“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决确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
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虽然是中期或长期有期徒刑,但他具有减轻处罚的情节,判决确定的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适用缓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
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
但必须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适用缓刑,因而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只能是审判人员的一种推测或预先判断,这种推测或判断的根据,依法只能是犯罪情节较轻、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
轻伤鉴定标准及量刑标准

轻伤鉴定标准及量刑标准轻伤鉴定标准及量刑标准只要符合《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轻伤一级、轻伤二级的标准的,就属于轻伤。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二白三十四条规定,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在我们对伤者进行赔偿的时候,一般是会根据受伤的程度进行赔偿的。
所以受伤的鉴定标准和受伤的赔偿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那么,轻伤鉴定标准及量刑标准有哪些呢?轻伤鉴定标准按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的规定,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
具体轻伤的鉴定标准为:1、颅脑、脊髓损伤轻伤一级a)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20. 0cm以上。
b)头皮撕脱伤面积累讣50. 0cm2以上;头皮缺损面积累讣24. 0cm2以上。
c)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
d)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
e)脑挫(裂)伤;颅内出血;慢性颅内血肿;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f)外伤性脑积水;外伤性颅内动脉瘤;外伤性脑梗死;外伤性颅内低压综合征。
g)脊髓损伤致排便或者排尿功能障碍(轻度)。
h)脊髓挫裂伤。
轻伤二级a)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讣8. 0cm以上。
b)头皮撕脱伤面积累计20. 0cm2以上;头皮缺损面积累计10. 0cm2以上。
c)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50. 0cm2以上。
d)颅骨骨折。
e)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f)脑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2、面部、耳廓损伤轻伤一级R面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6. O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10. 0cm 以上。
b)面部块状瘢痕,单块面积4. 0cm2以上;多块面积累i|-7. 0cm2以上。
c)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明显色素异常,面积累il-30. 0cm2以上。
d)眼睑缺失相当于一侧上眼睑1/4以上。
e)—侧眼睑中度外翻;双侧眼睑轻度外翻。
家庭矛盾轻伤二级如何处理?

consider things from every angle.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家庭矛盾轻伤二级如何处理?导读:家庭矛盾轻伤二级将会按照受害人的实际的损失,比如说有一些医疗费用,还有误工费,用来进行实际的赔偿,至于刑事方面的罪责承担的话,需要按照故意伤害罪来进行有期徒刑的量刑处罚。
一、家庭矛盾轻伤二级如何处理?家庭矛盾轻伤二级将会按照受害人的实际的损失来进行赔偿,刑事方面将承担按照故意伤害罪进行有期徒刑判决。
医药治疗费的赔偿,一般应以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治疗费、住院费的单据或病历、处方认定。
必要时,可以委托法医予以鉴定。
所在地治疗医院,一般是指距离受害人住所或侵权行为发生地较近的医院。
受害人先后到数个距离基本相等的医院治疗的,一般应认定最先就诊医院的医疗费,但该医院治疗失误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除外。
应经医务部门批准而未获准擅自另找医院治疗的费用,一般不予赔偿。
受害人重复检查同一科目而结果相同的,原则上应仅认定首次的检查费用,但治疗医院确需再行检查的除外。
如检查结果不一致,确诊之前的检查费用均应认定。
受害人擅自购买与损害无关的药品或治疗其他疾病的,其费用不予赔偿。
受害人确需住院治疗或观察的,其费用应予赔偿。
但出院通知下达后故意拖延,或治疗与损害无关的疾病而延长住院时间的,其延长期间的住院费不予赔偿。
受害人进行与损害有关的必要的补救性治疗的费用,应予赔偿。
在诉讼过程中,治疗尚未结束的,除对已经治疗的费用赔偿外,对尚需继续治疗的费用,经有关医疗机构证明或者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的,可以一次性给付;也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告知受害人在治疗结束后另行起诉。
二、故意伤害的误工费规定是什么?受害人误工日期,应当按其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并参照法医鉴定或者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等认定。
受害人的实际误工日期少于休假证明的,应以其实际的误工日期认定;实际误工日期多于休假证明的,一般应当根据休假证明认定。
头部轻伤鉴定标准及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Three people save effort, four people more relaxed, everyone is united, Pepsi can succeed.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头部轻伤鉴定标准及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导读:根据头部轻伤的鉴定标准,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20.0cm以上等的情形一般会被鉴定为是轻伤一级,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8.0cm以上的则会被鉴定为是轻伤二级。
一旦构成轻伤,实施伤害行为的人,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死刑等的处罚。
一、头部轻伤鉴定标准及量刑标准是怎样的?(一)头部轻伤鉴定标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5.1颅脑、脊髓5.1.3 轻伤一级1、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20.0cm以上。
2、头皮撕脱伤面积累计50平方厘米以上;头皮缺损面积累计24平方厘米以上。
3、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
4、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
5、脑挫(裂)伤;颅内出血;慢性颅内血肿;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6、外伤性脑积水;外伤性颅内动脉瘤;外伤性脑梗死;外伤性颅内低压综合征。
7、脊髓损伤致排便或者排尿功能障碍(轻度)。
8、脊髓挫裂伤。
5.1.4 轻伤二级1、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8.0cm以上。
2、头皮撕脱伤面积累计20平方厘米以上;头皮缺损面积累计10平方厘米以上。
3、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50平方厘米以上。
4、颅骨骨折。
5、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6、脑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5.1.5 轻微伤1、头部外伤后伴有神经症状。
2、头皮擦伤面积5平方厘米以上;头皮挫伤;头皮下血肿。
3、头皮创口或者瘢痕。
2、头部轻伤量刑标准(二)头部轻伤量刑标准《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伤二级量刑篇一:故意伤害构成轻伤如何量刑故意伤害构成轻伤如何量刑,能否私了?最近经常存有朋友电话咨询我:“单位员工/身边朋友等等,把别人砍伤了,与否形成刑事犯罪?须要判几年?能够无法私了等等?本律师百忙之中抽时间给大家整理一个文字版本的,以后若重蹈覆辙相似咨询的,轻易播发过去,节省客户时间,也更加详尽直观,同时颇为专业。
申明:鉴于案件案情的千差万别,下述内容仅供参考,希望有用,但不作为直接法律意见。
问题1:因琐事纠纷出现肢体冲突导致他人形成重伤,与否必须分担刑事责任?律师解答:若涉嫌故意伤害,按照目前刑事案件的司法实践,造成轻伤及以上的人身伤害,就够上故意伤害一罪的立案起刑标准,但并不是只要构成轻伤,公安就肯定立案,有些特殊原因(如婚姻家庭纠纷原因引起的伤害案件)引起的故意伤害案件,公安慎重起见也可能不作为刑事案件立案。
如果构成轻微伤原则上公安不抓人,但是受害人坚持认为构成刑事犯罪的,可以去人民法院刑事自诉。
问2:轻微伤、重伤、轻伤就是如何确认的?律师解答:原则上这个不属于法律问题,属于法医学问题,轻微伤、轻伤、重伤应当按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予以司法鉴定。
律师备注:重伤分成两种程度,重伤一级、重伤二级,但形成重伤不等同于形成残疾,有的重伤形成残疾,有的重伤不形成残疾,若存有争议,可以展开司法鉴定。
与否形成轻微伤、重伤、轻伤,就是依据的《人体受损程度鉴别标准》展开司法鉴定,此标准就是确认刑事责任有没有、大小的依据;与否形成残疾就是依据《道路交通事故伤势人员残疾测评标准》展开司法鉴定,此标准就是确认民事索赔多少的依据。
问题3: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如何如何量刑?律师答疑: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故意伤害并致一人重伤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期徒刑幅度内确认量刑起点。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能对于能积极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可以争取不起诉,或依法免除处罚,或从轻处罚进而争取获得适用缓刑的机会。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1年修正)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下前款罪,并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致人丧生或者以特别凶残手段并致人轻伤导致轻微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有罪。
本法Seiches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依据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法发[2021]14号)四、常见犯罪的量刑(二)故意伤害罪1.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1)故意伤害并致一人重伤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期徒刑幅度内确认量刑起点。
(2)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以特别凶残手段故意伤害并致一人轻伤,导致六级轻微残疾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认量刑起点。
依法应判刑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外。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伤害后果、伤残等级、手段残忍程度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故意伤害并致人重伤的,残疾程度可以在确认量刑起点时考量,或者做为调节基准刑的量刑情节。
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量刑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根据案件的全部犯罪事实以及量刑情节的相同情形,依法确认量刑情节的适用于及其调节比例。
对轻微暴力犯罪、毒品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在确认从宽的幅度时,应从严掌控;对犯罪情节较重的犯罪,应体现从宽。
具体内容确认各个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时,应综合均衡调节幅度与实际多寡刑罚量的关系,保证罪责刑相适应。
1.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1)已八十十四周岁反感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增加基准刑的30%~60%;(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10%~50%。
2.对于未遂犯,综合考量犯罪行为的推行程度、导致侵害的大小、犯罪未就范的原因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下增加基准刑的50%以下。
3.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行为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4.对于投案自首情节,综合考量投案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酌定、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改整体表现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重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去行政处罚。
蓄意利用投案自首避免法律制裁等无法从宽行政处罚的除外。
5.对于立功情节,综合考虑立功的大小、次数、内容、来源、效果以及罪行轻重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通常立功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2)重大立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6.对于坦白情节,综合考量如实供述罪行的阶段、程度、罪行酌定以及悔改程度等情况,确认从宽的幅度。
(1)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2)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控的同种较轻罪行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30%;(3)因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50%。
7.对于当庭自愿无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酌定、无罪程度以及悔改整体表现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
依法判定投案自首、坦白的除外。
8.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其中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9.对于积极主动索赔被害人经济损失并获得一致同意的,综合考量犯罪性质、索赔数额、索赔能力以及无罪、悔改程度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主动索赔但没获得一致同意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索赔,但获得一致同意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盗窃、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控。
10.对于当事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礼道歉以及真诚悔罪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11.对于重罪,应综合考量前后罪的性质、刑罚继续执行完或特赦以后至再犯罪时间的长短以及前后罪罪行酌定等情况,减少基准刑的10%~40%,通常不少于3个月。
12.对于有前科的,综合考虑前科的性质、时间间隔长短、次数、处罚轻重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
前科犯罪为过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除外。
13.对于犯罪对象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弱势人员的,综合考量犯罪的性质、犯罪的轻微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14.对于在重大自然灾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犯罪的,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问题4:故意伤害导致重伤形成刑事犯罪是不是可以私了(庭外和解)?律师答疑:按照现行最新法律规定,全然可以庭外和解。
双方自愿达成一致庭外和解的,可以与办案机关沟通交流作出不控告的同意,或可以命令办案机关向人民法院明确提出从宽行政处罚的建议。
但和解时,对于和解的民事赔偿数额应当根据受害人的实际伤势情况,估算大致的人身损害赔偿数额后,然后在此数额的基础上协商谈判,必要时可以先委托鉴定机构做伤残鉴定、“三期”鉴定(休息期、营养期、护理期),然后可以据此准确锁定民事赔偿数额,这样便于双方有一个合法、合理的准确预期。
律师特别提示信息:此处的庭外和解就是双方自愿为前提的,办案机关就可以就是在双方均自愿庭外和解并达成一致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就可以策划庭外和解抱持制作庭外和解协议书,无法强制性非政府庭外和解,更无法建议双方必须庭外和解。
当然对于此类轻微刑事案件,办案机关期望双方当事人能庭外和解,毕竟易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也节省时程司法资源。
和解协商谈判时,关于赔偿数额,应在估算的合理赔偿额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谈判,加害人不能无原则同意受害人随意开出的数额(真土豪,愿意自愿多给表达悔意的除外),受害人也不能无原则的漫天要价(确实根本不想拿赔偿,谅解对方的除外)。
即便双方谈不了,受害人不愿意谅解,在法院审判阶段加害人还是可以积极按照法院认可的数额进行主动赔偿,以争取从宽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21年修正)第二章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第二百七十七条以下检察院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挚悔改,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赢得被害人一致同意,被害人自愿庭外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庭外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注:第四章系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系则侵害财产罪)(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二百七十九条对于达成一致庭外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明确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
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明确提出从宽行政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须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做出不控告的同意。
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行政处罚。
篇二:2021最新轻伤鉴定标准2021最新重伤鉴别标准就是怎样核心提示:最新的轻伤鉴定标准是依据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该《标准》产生了很多亮点,其中就包括取消“脑震荡”一词;鼻骨骨折由“轻伤”的性质变为“轻微伤”,而量刑标准也发生了改变。
具体内容由法律快车编辑为您介绍。
2021最新重伤鉴别标准就是怎样?2021年8月30日,五个部门以联合公告的形式公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届时,现行使用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和《人体轻微伤的鉴定》废止。
(一)崭新《人体受损程度鉴别标准》的亮点1、取消“脑震荡”一词2、鼻骨骨折旧标准:轻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新标准:轻微伤(治安拘留或罚款)。
3、外伤性鼓膜穿孔旧有标准: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管制)。
新标准:轻微伤(治安拘留或罚款)。
4、外伤性血尿旧标准:轻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新标准:轻微伤(治安拘留或罚款)。
(二)等级标准之界定1、轻伤一级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或者由原发性损伤引发的并发症,严重危及生命;遗留肢体严重残废或者重度容貌毁损;严重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重要器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