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程观后感

合集下载

超级工程观后感600字

超级工程观后感600字

超级工程观后感600字超级工程观后感600字模板【篇1】人之健,在于筋骨;国之兴,在于铁路。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的综合交通体系中占据着骨干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有着2万公里的运行里程,远超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它让100多座城市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覆盖人口达到了7亿,每年连接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活动。

”铁路将全国的客货运输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国家交通事业中做出着巨大的贡献。

如今,新一代的高速铁路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它的快速便捷使人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提升。

在一列列飞驰的巨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默默的汗水,是千万铁路人辛苦的付出。

为了能让高铁更加完善,科研人员们在试验与理论相差颇大的情况下,连夜奋战,终得满意结果;为了能让高铁跑的平稳,超长无缝钢轨的背后是焊接团队高超的业务素质;为了让高铁尽可能的笔直,工程团队们更是史无前例的让大多数线路都放在了桥上,让路基沉降控制在了毫米级的范围之内;为了让列车安全高效运营,调度指挥系统更是面对着天气、气候、地质等种种考验;高铁的心脏——IGBT芯片更是让高铁真正飞驰起来的关键。

高铁,真正的使人们生活中距离与时空的概念得到巨大改变。

代表我国高速铁路最高技术成就的标准动车组一条银龙飞南北,助力祖国腾飞。

在为祖国高铁飞速发展而感到震撼的同时,作为一名青工,唯有抱着一颗将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当中,为祖国的铁路运输事业增砖添瓦,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工作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将我们成长工作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铁路冲云霄,职工奋进更美好,我自豪!超级工程观后感600字模板【篇2】央视继《舌尖上的中国》后推出《超级工程》另一纪录片,片中详细介绍了中国铁路的发展,超级工程Ⅱ观后感。

从一望无际的平原到连绵不断的大山,从烟雨朦胧的水乡到寸草不生的戈壁,大美中国的画板上镌刻了无数条不断交汇又分开的铁道线路。

铁路运输主要分为货运与客运两部分,由于受天气影响较小,承载力大,成本低,铁路货运为公路货运分担了不少重任,已成为我国不可缺少的一种货运方式。

超级工程3观后感(精选10篇)

超级工程3观后感(精选10篇)

超级工程3观后感(精选10篇)观后感一:《超级工程3》是一部关于中国工程建设的纪录片,展示了中国众多的高科技、高速度的建筑工程。

作为中国人,看到这样的纪录片让我感到自豪。

这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成果,更是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实力的体现。

希望这样的纪录片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到全球,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和尊重中国。

观后感二:《超级工程3》的每一集都有一段非常震撼人心的片段,比如海上大桥的铺设、高铁的建设等。

这些片段展示了中国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实力。

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这些场景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激动。

我相信,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实力会更加强大,能够为全球的建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观后感三:作为一名建筑师,我非常欣赏《超级工程3》的纪录片。

这部电视节目展示了很多引人注目的建筑项目,包括桥梁、高速公路、高铁和建筑。

更重要的是,它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设计途径。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技巧能够帮助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观后感四:《超级工程3》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纪录片,它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工程建设的成就和创新。

这部电视节目不仅展现了中国的技术实力和工程能力,更向观众传递了一种信念: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就能够创造出惊人的成果。

这种信念不仅在工程建设领域有着显著的表现,也可以在社会各个方面得到应用。

观后感五:《超级工程3》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它展示了中国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实力和成就。

我相信这部纪录片对于外国观众来说也是非常有启示性的,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中国。

同时,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部电视节目也让我们更加自豪、更加信心满满地面对未来。

观后感六:《超级工程3》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视节目,它向观众展示了现代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惊人成果。

这些工程建设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实力的体现,更是全球建设事业的重要贡献。

这部电视节目启示我们要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超级工程观后感三篇

超级工程观后感三篇

超级工程观后感三篇
一、突出超级工程的重要性
超级工程是当年贵族们极力推行的科技成果,也是当时发展科技方面最贴近终极目标
的成果。

比如陶瓷制造业,中国发展水平相当低,但陶瓷制造业比陶瓷的使用者几乎更高级。

这不只是因为技术的发展,还因为当时的中国具备强大的资源,一旦有了技术支持就
能完成大型、复杂的结构。

由此可见,超级工程的使命不仅仅是完成一个大型结构,而且
是做出一个思维上的突破,突出华夏文明的优势,可以把一些难以被认可的概念,主动发
展出具有独立性、承载文明力量、实现永续发展的新型结构。

二、超级工程意义深刻
超级工程不仅仅是一个实现丰碑式目标的概念,而且它的意义十分深刻。

它可以用来
表述中国文明的传承价值和价值体系,它还可以用来表述中西文明的不同之处、补充两种
文明的建筑式对比。

通过超级工程,中国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体现了自身的独特性,它也能
反映出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各项爆发性变化。

超级工程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放在一起,让
两者交互融合,为中国在世界文化上占据一席之地奠定了基础,更是助力中华民族团结再
一次腾飞!
三、强调超级工程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超级工程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被赋予了意义。

它不仅是一种表达中华
民族大团结的含义,也是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它不仅是一个标志着中国发展的
力量,也在帮助中国形成和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目标。

每一个超级工程都可以成为一个新
的经验和经验,给华夏文明许多新的思路,贯彻落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共同体社会文化,在世界上体现中国新时代的帆放出发,未来,超级工程会成为世界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科
技成果!。

超级工程三观后感

超级工程三观后感

超级工程三观后感最近看了《超级工程三》这部纪录片,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这个纪录片里,展现出的那些超级工程,每一个都让人惊叹不已。

就拿中国的高铁来说吧,以前总觉得坐火车出行是件挺麻烦的事儿,速度慢,环境也一般。

可如今的高铁,那简直是颠覆了我的认知。

以前出门,要是坐长途火车,那滋味可不好受。

车厢里人挤人,空气也不怎么流通,上个厕所都得穿过层层“障碍”。

而且火车那“哐当哐当”的声音,吵得人没法好好休息。

但高铁一出现,一切都变了。

我记得有一次坐高铁去另一个城市办事。

走进高铁站,那宽敞明亮的大厅就让人心情舒畅。

没有了以往火车站的那种嘈杂和混乱,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检票的时候,也不用再排长队等着人工检票,直接刷身份证就能通过,方便极了。

上了车,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第一感觉就是宽敞舒适。

座椅之间的间距很大,腿能伸得开,不像以前在普通火车上,总觉得腿都没地方放。

而且座椅还能调节角度,要是想休息一会儿,往后一靠,别提多舒服了。

车子启动了,几乎感觉不到什么晃动,特别平稳。

我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风景飞速后退,那速度快得让人兴奋。

不一会儿,时速就提到了三百多公里,可坐在车里一点儿都不觉得心慌,反而很有安全感。

我好奇地打量着车厢里的设施,每个座位前面都有一个小桌板,可以放东西、看书、用电脑。

还有充电插座,这对于出门在外手机没电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啊!再看看车厢里的其他人,有的在安静地看书,有的在用电脑办公,还有的在小声聊天。

大家都在享受着这舒适快捷的旅程。

我旁边坐了一位阿姨,她一路上都在跟我感叹高铁的好。

她说以前去看望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坐火车得晃悠十几个小时,累得要命。

现在有了高铁,几个小时就能到,当天去当天回都没问题。

听着她的话,我心里也特别有感触。

这高铁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的进步,更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以前觉得距离很远的地方,现在因为高铁的存在,一下子就拉近了。

还有那些建造高铁的工程师和工人们,真的太了不起了。

[超级工程纪录片全集]超级工程纪录片

[超级工程纪录片全集]超级工程纪录片

[超级工程纪录片全集]超级工程纪录片超级工程纪录片篇一:《超级工程Ⅱ》观后感《超级工程Ⅱ》观后感央视纪录片《超级工程Ⅱ》用最直观的镜头记录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整部纪录片介绍了中国的道路、桥梁、港口和高铁列车中的超级工程。

其中,我对用世界最长桥和无数细节连接北京上海的京沪高速铁路这一超级工程印象最为深刻! 2011年,中国投资2209亿元一次性修建的京沪高速铁路通车,不仅连接起了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北京和上海,沿线所经过的区域,覆盖全国近1/4的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就有14个,联通了整个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带。

每天,350多列CRH380高速列车以300公里以上的时速在京沪高铁上行驶着,每5分钟就有一辆列车准点发出,比大部分公交车都要密集。

在运行5年后,京沪高铁已经运送了4.9亿人次,而这段1318公里的旅途,最快只需4个多小时,要让这样的高效运转得以实现,需要解决无数的难题。

作为一名铁路工作者,深感自豪!中国的高速铁路在短短12年内迅速发展,建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络,全程达到2万公里,占据世界高铁里程的60%,让高铁真正变成了一种大众化的运输工具,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行的首选方式。

今天,距离不再是点与点之间的物理长度,而是以时间的长短来衡量。

路的延伸让人与人的距离在不断缩短,桥梁也正在帮助人们跨越更多不可逾越的天险,成为连通地域和文化交流的通道,甚至是开启了人们全新的生活,而这一切背后,是大型设备制造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更是国家实力不断提升的有力证明!祖国的强大,值得我们所有人自豪!《超级工程Ⅱ》观后感最近看完了由央视纪录片频道出品的4集纪录片《超级工程》。

心潮澎湃自不必说,不得不感叹中国强大的基建能力,钦佩奋战在建设一线的那些工程人员,正是他们的努力,造就了中国立足于世界的“大国重器”。

动辄千万吨的桥墩,几千米跨度的桥梁,这些以极大数量词形容的物件,让我振奋。

给我带来的不小的冲击和思考。

超级工程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

超级工程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

超级工程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超级工程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这时候最关键的不能忘了。

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收集的超级工程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司组织观看《超级工程》纪录片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完《超级工程》心中有浅浅的自豪感,之所以不“深”是因为有些麻木,毕竟是官方的片子,估计夸张还是有的。

但是看到港珠澳大桥的雄伟,上海新地标的壮丽,北京地铁网络的盘扎,这些超级工程无疑表达了国家的实力还是能让我觉得骄傲。

每集当中所表现的工程,不仅是体量上能够称的上超大规模,从科技含量上要走在世界前列,从建造水平上能代表中国当下最正确。

带给我们不只是视觉上的冲击,更多是对我们工作态度上的一种震撼。

观看影片后,对我们现实工作带来了很大启发,平日里我们总是提出各种困难,各种施工条件不满足施工,各种外在条件不符合要求,无法正常施工,无法保证工期,质量要求太严,无法保证等各种理由。

在超级工程中,里面的各个工程面临的困难非常之多,质量要求非常严,但是他们克服了,那是什么原因,工作态度。

只有一把工程当成自己的一项创造自身价值的工作,才能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其次是对“工程”特别是大型工程、超级工程的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成大事,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几个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方案之前你需要各种各样的积累,数据理论一个都不能少,而在方案后,工程又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问题需要你去解决。

就拿纪录片里的例子来说,为了测试海水对金属的腐蚀,科研人员调用了在实验室被还是浸泡了二十多年的金属材料进行比较。

注意,二十多年实际浸泡,不是推算不是模拟,是实际!当我看到实验室那些泡在水里的钢板时我对工程师们的高瞻远瞩是无比的佩服。

再来是上海中心大厦,设计者在测试玻璃对雨水风暴耐受力时偶然发现了排水系统的缺陷,也就是说,在一个综合性的大工程中,很多时候你会做着做着就发现以前想都没想到过的问题,即使那些设计师、建筑师盖过那么多的楼,但是超级工程里,问题还是会一个接一个出现,你需要不停的被迫发现然后解决。

《超级工程》观后感(精选15篇)

《超级工程》观后感(精选15篇)

《超级工程》观后感(精选15篇)1. 这部纪录片真的很震撼,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努力。

从改变洛杉矶的水利工程到修建超长海底通道,每个工程都需要科学家、工程师和工人的共同努力。

我深深地感到人类的智慧真是不可估量!2. 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规模大小,每个工程都必须严谨、科学、精准地执行。

影片中展示的数百名工人们通过不懈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叹人心的奇迹。

我要向他们敬礼!3. 纪录片让我惊叹于人类工程师的聪明才智和勇气。

他们不惧风险,不怕困难,不断挑战极限,创造了一系列惊人的超级工程。

这是人类的无限潜能和建设力量的体现。

4. 这部影片极其震撼人心,它揭示了超级工程背后的巨大工程师团队,并向我们表明,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智慧,可以创造出人类工程史上的这些超级工程。

5. 影片中回顾了人类建筑史上许多伟大的工程,令我们深感敬畏与感激。

人们能够超越自我,不断向前进步,创造出许多令人振奋的成就,这是人类智慧和勇气的结晶。

6.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了解了很多科技和人员的投入,才有了众多超级工程的会焕发耀眼的光芒。

在改变它们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这些工程都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7. 纪录片中展示的每个工程都需要主导者之间高度协调和密切合作。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和沟通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建立一个团结的团队可以让我们发挥无限的力量。

8. 影片中展示的超级工程不仅是一场技术的胜利,更是人类坚韧的意志和拼搏精神的体现。

我们需要持续不断地将勇气、决心和智慧运用在后续的工程中,创造更加不可思议的超级工程。

9. 纪录片中展示的大量资料使我深刻理解了超级工程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这让我很是感动。

我要衷心地向所有为建设超级工程而努力工作的人们致敬。

10. 我相信以上的超级工程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人类的勇气和信念,更展现了人类文明的辉煌。

这些工程不仅是件光荣事,也是人类未来不断发展的跳板。

超级工程三观后感

超级工程三观后感

超级工程三观后感《超级工程三》观后感当我看完《超级工程三》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部片子展现的那些超级工程,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对咱们国家的工程建设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片子里,我看到了那些巨大的桥梁横跨在江河湖海之上,那宏伟的身姿仿佛是在向大自然展示人类的力量和智慧。

还有那长长的高铁线路,像一条条巨龙穿梭在大地之间,带着人们飞速奔向远方。

最让我惊叹的是那些超级港口,巨大的塔吊忙碌地工作着,一艘艘巨轮来来往往,装卸着数不清的货物。

其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这座大桥连接着香港、珠海和澳门,是一项超级工程中的超级工程。

以前,我只是在新闻里听说过它,但在纪录片里,我看到了它建设的全过程。

为了建造这座大桥,工程师们面临着无数的难题。

比如说,如何在深海里打下坚实的基础?那可不是一般的海,水深几十米,水流湍急,海底的地质情况还特别复杂。

但咱们的工程师们就是有办法,他们想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妙的方案,最终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我记得片子里有个细节,讲的是在安装桥梁的桥段时,那可真是需要分毫不差。

每一个桥段都巨大无比,重量惊人,要把它们精准地拼接在一起,难度可想而知。

工人们操作着那些巨大的起重机,就像在摆弄一件极其珍贵的艺术品,小心翼翼,全神贯注。

那场面,紧张得让人屏住呼吸。

还有那个海底隧道的建设,那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要在海底挖出一条长长的隧道,还要保证不漏水,不坍塌,这得需要多么高超的技术和多么严谨的施工啊!我看到工程师们在图纸前反复计算,在施工现场日夜坚守,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专注和执着。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台风的袭击。

那狂风暴雨,让整个工地都陷入了困境。

但是,大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困难。

他们加固设施,保护设备,等到台风过去,又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当港珠澳大桥最终建成通车的那一刻,我看到镜头里人们脸上的喜悦和自豪,我的内心也充满了感动。

这座大桥不仅仅是一座交通设施,它更是咱们国家工程建设能力的象征,是无数建设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级工程》观后感
在看完纪录片《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后,我不禁为如此伟大的工程赞叹。

工程师们克服多种对施工不利的条件,在工程建设当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想方设法寻找对策,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兼具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它将香港、澳门、珠海三地连为一体。

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海距离使得施工难度加大,工程师们需用科技和勇气完成这个工程奇迹,他们要启用世界最大的巨型震锤来完成人工岛的建造,沟通起跨海大桥与海底隧道,这也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

港珠澳大桥横跨伶仃洋,这里台风频繁,海床结构复杂,再在海底建设如此庞大的超级工程的话,很有可能会引发地震,进而导致海啸等灾难的发生。

为保证工程安全进行,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阻水问题:大桥横跨珠江口,对珠江的排洪纳潮有较大影响,严重时会造成航道淤塞;这样必须采用大跨径的桥梁。

(如果采用30米跨径,桥墩的厚度约为2-3米,阻水率为6-10%,而采用100米跨径,阻水率就降为2-3%)
2、航道问题:珠江口为我国航运最繁忙的航道,必须提高大桥净空;
3、航空限高问题:大桥附近有澳门、香港两个国际机场,对桥高有严格限制,这样与第二条形成一个矛盾;
4、白海豚问题:大桥横穿白海豚的繁殖地,建设期必须错开白海豚繁殖期;
5、台风:珠江口台风多,对大桥的稳定性及行车安全设计上有较高要求;
6、海水侵蚀:海水对混凝土的逐步侵蚀,影响大桥结构和使用寿命。

珠江口基本上为冲积地质,淤泥较厚,在这上面修建外海人工岛,在国内还没有先例。

同时由于淤泥和地质其他问题,在上面建设沉管海底隧道同样在国内没有先例。

(国内基本上为盾构隧道)。

这样在淤泥地上修建人工岛和海地隧道也成为一个难点。

大方面的问题便于发现,但对于如此巨大的超级工程来说,在工程的进行过程中还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

例如,在放置沉管隧道之前,工程师们发现海床并不结实,无法承受沉管的重量,在洋流的影响下还会导致沉管侧翻。

如果沉管侧翻,在海底巨大的压力下,是无法再将其置回原位的,这样一来,造价高昂的沉管就相当于报废了。

因此,在此之前,工程师们现在实验室里模拟海洋环境,计算相关数据,并同时在海底浇灌混泥土平台,日后可将沉管放置在混凝土平台之上。

对于像港珠澳大桥这样的世界级超级工程,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是多方面的。

要做好一项工程,就必须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