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镀镍的用途及其不稳定性分析

化学镀镍的用途及其不稳定性分析
化学镀镍的用途及其不稳定性分析

化学镀镍的用途及其不稳定性分析

化学镀镍层的结晶细致,孔隙率低,硬度高,镀层均匀,可焊性好,镀液溶镀能力好,化学稳定性高,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机械、精密仪器、日用五金、电器和化学工业中。

非金属材料化学镀镍应用广泛,尤其是塑料制品经化学镀镍后即可按常规的电镀方法镀上所需的金属镀层,取得与金属一样的外观。塑料电镀产品已广泛用于电视机、收录机、电子元件、家用电器、日用工业品等。

化学镀镍应用在原子能工业方面,如生产核燃料系统中的零件和容器以及火箭、导弹、喷气式发动机的零部件上。

化工设备中压缩机等零部件要求防腐蚀、抗磨,应用化学镀镍层是非常有利的。

化学镀镍层还能改善铝、铜、不锈钢材料的焊接性能,减少转动部分的磨耗,减少不锈钢与钛合金的应力腐蚀。

对镀层尺寸要求精确的精密零件和几何形状复杂的零件,在深孔、盲孔、腔体的内表面应用化学镀镍,能得到与外表面同样厚度的镀层。

对要求高硬度、耐磨的零件,可用化学镀镍代替镀硬铬。

化学镀镍液不稳定性的原因

1.气体从镀液内部缓慢地放出镀液开始自行分解时,气体不仅在镀件的表面放出,而且在整个镀液中缓慢而均匀地放出。

2.气体析出速度加剧出现上述情况的镀液,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

措施,则气体的逸出速度会越来越快,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使镀液呈泡沫状。

3.形成黑色镀层或沉积物当化学镀镍液出现许多泡沫,镀覆零件及器壁上就开始生成粗糙的黑色镀层,或在镀液中产生许多形状不规则的黑色粒状沉积物。

4.镀液颜色变淡镀液在自行分解过程中,镀液的颜色不断变淡,例如含氨碱性化学镀镍液中,当发生自行分解后,镀液的颜色由深蓝色变成蓝白色,与此同时还可嗅到一股刺鼻的氨味,待氨味消失时,化学镀镍液已完全分解了

化学镀镍相关知识

一、化学镀镍溶液的成分分析 为了保证化学镀镍的质量,必须始终保持镀浴的化学成分、工艺技术参数在 最佳范围(状态),这就要求操作者经常进行镀液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调整。 1.Ni2+浓度 镀液中镍离子浓度常规测定方法是用EDTA络合滴定,紫脲酸胺为指示剂。 试剂 (1)浓氨水(密度:0.91g/ml)。 (2)紫脲酸胺指示剂(紫脲酸胺:氯化钠=1:100)。 (3)EDTA容液0.05mol,按常规标定。 分析方法: 用移液管取出10ml冷却后的化学镀镍液于250ml的锥形瓶中,并加入100ml蒸馏水、15ml浓氨水、约0.2g指示剂,用标定后的EDTA溶液滴定, 当溶液颜色由浅棕色变至紫色即为终点。 镍含量的计算: C Ni2+= 5.87 M·V (g/L) 式中M——标准EDTA溶液的摩尔浓度; V——耗用标准EDTA溶液的毫升数。 2.还原剂浓度 次亚磷酸钠NaH2PO2·H2O浓度的测定 其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用过量的碘氧化次磷酸钠,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反滴定自剩余的碘,淀粉为指示剂。 试剂 (1)盐酸1:1。 (2)碘标准溶液0.1mol按常规标定。 (3)淀粉指示剂1%。 (4)硫代硫酸钠0.1mol按常规标定。 分析方法: 用移液管量取冷却后的镀液5ml于带盖的250mL锥形瓶中;加入盐酸 25mL碘标准溶液于此锥形瓶中,加盖,置于暗处0.5h(温度不得低于25℃); 打开瓶盖,加入1mL淀粉指示剂,并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 失为终点。 计算: C NaH2PO2·H2O = 10.6(2M1V1-M2V2) (g/L) 式中M1——标准碘溶液的摩尔浓度; V1——标准碘溶液毫升数;

《电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090 《电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s in Electrochemistry 【是否独立授课】否【实验学时】16 【编写】熊友泉【审核】田继红 一、授课对象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腐蚀与防护方向)四年制本科生。 二、课程类型 专业限选课。 三、实验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实验的性质 与专业基础课---《电化学理论及测试》的内容配套,与专业课---《金属腐蚀学》、《电镀理论与工艺》的内容相关。 2、实验的目的 经过本实验的训练,使学生加深对电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同时掌握常用的电化学测试技术,为今后运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专业课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3、实验的任务 教会学生掌握常用的电化学测试技术,使学生能够根据工作需要正确地配制三电极体系,采用适当的装置测出所需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写出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 五、实验内容与实验要求 实验一 (1)内容: 恒电流法测定阴极极化曲线。 (2)要求: 掌握恒电流法测定稳态极化曲线的技术。 了解光亮剂对镀锌阴极极化曲线的影响。 2、实验二 (1)内容: 恒电位法测定阳极极化曲线。 (2)要求:

掌握恒电位法测定稳态极化曲线的技术。 了解氯离子对镀镍阳极极化曲线的影响。 3、实验三 (1)内容: 线性电位扫描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 (2)要求: 掌握线性电位扫描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的技术。 了解硫脲、六次甲基四胺之类的缓蚀剂对碳酸在硫酸溶液中腐蚀速度的影响。 4、实验四 (1)内容: 三角波电位扫描法测定不锈钢的点蚀电位、再钝化电位。 (2)要求: 掌握三角波电位扫描法测定不锈钢的点蚀电位、再钝化电位的技术。 了解氯离子对不锈钢在硫酸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5、实验五 (1)内容: 恒电位李沙育图形法测定A3钢在3.5%NaCl溶液中的交流阻抗。 (2)要求: 掌握恒电位李沙育图形法测定电极交流阻抗的技术。 掌握根据腐蚀电极交流阻抗求金属腐蚀速度的方法。 六、主要参考书 [1] 刘永辉.电化学测试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6. [2] 田昭武电.化学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4. [3](苏)L.I.安德罗波夫.理论电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德尔菲法案例分析

德尔菲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德尔菲法应用案列 某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兴产品,现在市场上还没有相似产品出现,因此没有历史数据可以获得。公司需要对可能的销售量做出预测,以决定产量。于是该公司 成立专家小组,并聘请业务经理、市场专家和销售人员等8位专家,预测全年可 能的销售量。8位专家提出个人判断,经过三次反馈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 专家编 号 第一次判断第二次判断第三次判断 最低销售量最可能销 售量 最高销 售量 最低销 售量 最可能销 售量 最高销 售量 最低销售量 最可能销 售量 最高销售量 1 150 750 900 600 750 900 550 750 900 2 200 450 600 300 500 650 400 500 650 3 400 600 800 500 700 800 500 700 800 4 750 900 1500 600 750 1500 500 600 1250 5 100 200 350 220 400 500 300 500 600 6 300 500 750 300 500 750 300 600 750 7 250 300 400 250 400 500 400 500 600 8 260 300 500 350 400 600 370 410 610 平均数345 500 725 390 550 775 415 570 770 ?平均值预测: 在预测时,最终一次判断是综合前几次的反馈做出的,因此在预测时一般以最后一次判断为主。则如果按照8位专家第三次判断的平均值计算,则预测这个新产品的平均销售量为: (415+570+770)/3=585 ?加权平均预测: 将最可能销售量、最低销售量和最高销售量分别按0.50、0.20和0.30的概率加权平均,则预测平均销售量为:570*0.5+415*0.2+770*0.3=599 ?中位数预测: 用中位数计算,可将第三次判断按预测值高低排列如下: 最低销售量: 300 370 400 500 550

低温_高速_高稳定性化学镀镍研究进展

第37卷 第6期 2008年12月 表面技术 Vo.l 37 N o .6 D ec .2008 S URF ACE TEC HNOLOGY 81 低温、高速、高稳定性化学镀镍研究进展 张勇,安振涛,闫军,谢俊磊(军械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3) [摘 要] N -i P 非晶态合金镀层作为一种功能镀层,具有优良的电磁屏蔽、静电防护性能以及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往研究较多的是在酸性镀液中进行的化学镀沉积N -i P 非晶态合金镀层,温度一般较高,使化学镀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对塑料等非金属材料的表面金属化。因此,低温、高速化学镀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同时,镀液的稳定性是化学镀能否顺利施镀以及降低化学镀成本的重要因素。鉴于此,在对国内外低温、高沉积速度化学镀镍及镀液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展望了化学镀镍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化学镀镍;非晶态合金;低温;高速;镀液稳定性;电磁屏蔽[中图分类号]TQ 1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60(2008)06-0081-03 The Progress of Study on L o w -te mperature , H i gh -speed and H i gh Stability Che m ical Plati ng Z HANG Yong,AN Zheng-tao,Y AN Jun ,XI E Jun -le i (O rdnance Eng i n eering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03,China) [A bstract] N -i P a m orphous all o y cladd i n g possesses the fi n e electr o m agnetis m and stati c electric ity protective perfor m ance as a k i n d o f functi o n cladd i n g m ateria,l as w e ll as the fi n e physical che m istry functi o n .Currentl y ,m any study adopts t h e aci d ic p lati n g so lution ,t h e te m perature is upper ,so t h e app lication of che m ical p lati n g is li m ited ,espe -c ially che m ica l plati n g on the surface of p lastic .So ,che m ical plati n g under the conditi o n o f lo w te mperature and h i g h speed is regarded by investi g ato r ;si m u ltaneously ,the stab ility of plati n g so luti o n is i m po rtant factor thatw hether che m -i cal plating can successf u l or no ,t and reduce the cost of che m ical p l a ti n g .The research of che m i c al p lati n g n ickel in l o w te m perature and high speed and p lati n g so l u tion stab ility w as summ arized ,and the developm en t d irecti o n of che m ical plati n g nickelw as v ie w ed [K ey words] Che m i c al p l a ti n g n icke;l Am orphous a lloy ;Low -te m perature ;H igh -speed;Plating solution stabil-i ty ;E lectro m agnetic sh ield [收稿日期]2008-07-21 [作者简介]张勇(1975-),男,河北衡水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装备运用环境与防护研究。 0 引 言 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应用目标,采用不同的化学镀镍工艺是很重要的,同时也不可能用同一种类型的镀液去解决各种问题。化学镀N -i P 工艺,按镀液p H 值可分为酸性和碱性两大体系:1)碱性化学镀镍,p H 值8~9,操作温度为3~45 ,主要用于非金属材料的金属化,如塑料电镀、泡沫镍生产;2)酸性化学镀镍,p H 值3~5,应用最为广泛,酸性化学镀镍按磷含量又可分为高磷、中磷、低磷3大类。酸性化学镀液工艺已经较为成熟,而通过碱性镀液制备N -i P 镀层的工艺还不是十分稳定。一般化学镀液的主要成分是N i SO 4(或N i C l 2)和N a H 2PO 2 H 2O (次亚磷酸钠)。据文献报道,在碱性镀液中反应生成的是低磷镀层,具有磁性,适合用于吸波材料,而在酸性镀液中反应得到 的是高磷非磁性镀层[1-2]。文献中提及的大多为酸性镀液,这 是由于酸性镀液较碱性镀液稳定,易维护,所获镀层性能好。但酸性镀液一般在高温(70~90 )下操作[3-4],化学镀才能进行,能量消耗大,操作不方便,加热元件由于局部温度高,容易产生自分解而析出镍离子,降低了溶液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高温镀液对于某些非金属表面的金属化会产生不利因素,使其变形和改性[3,5]。这就限制了其在塑料金属化上的应用。因此,低温化学镀镍工艺的研究是化学镀镍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一个备受重视的课题。 1 低温、高速化学镀工艺研究 1.1 化学添加剂的优选 要实现低温化学镀镍,就要降低镀液中镍离子的还原活化能,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选择合适的络合剂来实现。饶厚曾等[6]经过试验得出结论,以乳酸盐为络合剂的低温碱性化学镀镍工艺,溶液温度低、稳定性好,镀层光亮细致,适于低熔点易变形的塑料和其他非金属材料的金属化。通过试验,笔者推荐如

化学镀和电镀的知识点电镀镍与化学镀镍的区别

化学镀和电镀的知识点电镀镍与化学镀镍的区别 化学镀和电镀的知识点电镀镍与化学镀镍的区别 (2012-05-21 09:46:29) 转载▼ 化学镀和电镀的知识点电镀镍与化学镀镍的区别 1. 化学镀镍层是极为均匀的,只要镀液能浸泡得到,溶质交换充分,镀层就会非常均匀,几乎可以达到仿形的效果。 2. 化学镀目前市场上只有纯镍磷合金的一种颜色,而电镀可以实现很多色彩。 3. 化学镀是依靠在金属表面所发生的自催化反应,化学镀与电镀从原理上的区别就是电镀需要外加的电流和阳极。 4. 化学镀过以对任何形状工件施镀,但电镀无法对一些形状复杂的工件进行全表面施镀。 5. 电镀因为有外加的电流,所以镀速要比化学镀快得我,同等厚度的镀层电镀要比化学镀提前完成。 6. 高磷的化学镀镍层为非晶态,镀层表面没有任何晶体间隙,而电镀层为典型的晶态镀层。 7. 化学镀层的结合力要普遍高于电镀层。 8. 化学镀由于大部分使用食品级的添加剂,不使用诸如氰化

物等有害物质,所以化学镀比电镀要环保一些。关于化学镀镍层的工艺特点 1. 厚度均匀性 厚度均匀和均镀能力好是化学镀镍的一大特点,也是应用广泛的原因之一,化学镀镍避免了电镀层由于电流分布不均匀而带来的厚度不均匀,电镀层的厚度在整个零件,尤其是形状复杂的零件上差异很大,在零件的边角和离阳极近的部位,镀层较厚,而在内表面或离阳极远的地方镀层很薄,甚至镀不到,采用化学镀可避免电镀的这一不足。化学镀时,只要零件表面和镀液接触,镀液中消耗的成份能及时得到补充,任何部位的镀层厚度都基本相同,即使凹槽、缝隙、盲孔也是如此。 2. 不存在氢脆的问题 电镀是利用电源能将镍阳离子转换成金属镍沉积到阳极上,用化学还原的方法是使镍阳离子还原成金属镍并沉积在基 体金属表面上,试验表明,镀层中氢的夹入与化学还原反应无关,而与电镀条件有很大关系,通常镀层中的含氢量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上升。3. 很多材料和零部件的功能如耐蚀、抗高温氧化性等均是由材料和零部件的表面层体现出来,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学镀镍层取代 用其他方法制备的整体实心材料,也可以用廉价的基体材料化学镀镍代替有贵重原材料制造的零部件,因此,化学镀镍

南昌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南昌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把a、b、c、d四块金属浸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上发生氧化反应;c、d相连,d上有气体逸出;a、c相连,a极减轻;b、d相连,H+向b极移动。则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A . a>b>c>d B . a>c>b>d C . a>c>d> D . b>d>c>a 2. (2分) (2016高一下·温州期中) 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 油脂 B . 淀粉 C . 蛋白质 D . 纤维素 3. (2分) (2018高一上·大理期中)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B . 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 . 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 D .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 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 4. (2分) (2017高一上·广东期中)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71 g Cl2所含原子数为2NA B . 在常温常压下,1 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C . 0.1L0.5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05NA D . 标准状况下,1 mol H2O和1 mol H2的体积都约为22.4 L 5. (2分)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 . 用甲图装置证明ρ(煤油)<ρ(钠)<ρ(水) B . 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 . 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 D . 用丁图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6. (2分)下列正确的叙述有() ①CO、NO、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 ②Ca(HCO3)2、SO3、FeCl3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③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分别为:溶液、胶体 ④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⑤烧碱、次氯酸、氯气按顺序分类依次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 . ①②③⑤ B . ②③⑤ C . ②③ D . 全部 7. (2分) (2016高三上·怀仁期中) 下列实验中,对于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均正确的是()

专家调查法及用途分析

专家调查法又称专家咨询法,它是就某些专业性强的问题向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门和程序性的咨询调查,以对这些问题进行高层次、专业性的预测判断与评价,从而获得较客观和有创意的调查结果的一种研究途径。目前这类方法在体育科研中运用日益广泛。但也有一些人在运用中随意性强、正误不分、真伪混杂,从而使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受到质疑,甚至有人怀疑专家调查法的可靠性。 一、专家调查法的社会学基础 首先,以特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为代表的专家调查法产生于上世纪中期,即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后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和专门化,新行业、新领域不断产生,新学科、新专业不断涌现,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在科学研究领域,一个人的有限知识很难通过传统的独自研究去把握复杂多变的研究对象。因而,“借用外脑”、依靠专家的群体智慧来集中解决研究者的问题,就成为研究者运用专家调查法的现实需求。其次,国内外的半个世纪的科研与管理实践,也不断检验和完善了专家调查法的方法结构与程序技术,使这类方法更为成熟可靠。不少国内外研究机构和研究成果,在运用这类方法过程中也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经验,这为专家调查法在体育科研中的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运用专家调查法的一些“伪象”与误区 1.选请专家良莠不齐或滥竽充数 无论是特尔菲法还是头脑风暴法,对专家的选择都有严格的条件要求。但在体育科研实践中,甚至在一些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中,在运用专家调查法时,选请的专家往往失真:有学术上毫无建树的平庸之辈,也有一些不懂学术的官员,还有因各种关系较近而学科相距甚远的专家。由于真正懂行的专家不多,专家调查的结果往往违背事物的真相和客观规律,甚至以假乱真、以伪代真,于是“假做真时真亦假”了。 2.以同一单位、“近亲聚集”或专家为主的调查 不少研究者(包括部分研究生)为了省事、省时间、图方便,也便于联系组织,主要在本单位选请专家,数量不足就在其他学科找、凑,有时能在外单位找一两个专家点缀就不错了。这样的专家调查结果可想而知:首先,同一单位的专家由于工作上的关系和学术上的相互影响,大都会发出相同、相似的声音,有个别不同意见也会被淹没;其次,如果这一单位的学科专家水平与观点并非国内学术界的较高水平与代表,那么,这种“同一声音”的调查结果,更会给研究者造成误导,甚至使研究者偏离真理走向歧途。 3.专家人数未达到基本要求

电镀的基础知识

1. 1电镀定意 电镀(electroplating)是一种电离子沉积过程(electrodepos- ition process),是利用电极(electrode)通过电流,使金属附着在物体表面上,其目的为改变物体表面的特性或尺寸。 1. 2电镀目的 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deposit),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例如赋予金属表面的光泽美观、物品防锈、防止磨耗;提高导电度、润滑性、强度、耐热性、耐候性;热处理的防渗碳、氮化;尺寸或磨耗的零件修补。 1. 3各种镀金方法 电镀法(electroplating) 无电镀法(electroless plating) 热浸法(hot dip plating) 熔射喷镀法(spray plating) 塑料电镀(plastic plating) 浸渍电镀(immersion plating) 渗透镀金(diffusion plating) 阴极溅镀(cathode supptering) 真空离子电镀(vacuum plating) 合金电镀(alloy plating) 复合电镀(composite plating 局部电镀(selective plating) 穿孔电镀(through-hole plating) 笔电镀(pen plating) 电铸(electroforming) 1.4 电镀基本知识 电镀大部分是在液体(solution)下进行,而且大多是在水溶液(aqueous solution)中电镀,大约有30种的金属可由水溶液进行电镀,例如:铜Cu、镍Ni、铬Cr、锌Zn、镉Cd" 、铅Pb、金Au、银Ag、铂Pt、钴Co、锰Mn、锑Sb、铋Bi、汞Hg、镓Ga、铟In、铊、As、Se、T e、Pd、Mn、Re、Rh、Os、Ir、Nb、W等等。 有些金属必须由非水溶液进行电镀,例如:锂、钠、钾、铍、镁、钙、锶、钡、铝、La、Ti、Zr、Ge、Mo等等。可由水溶液及非水溶液的电镀金属有:铜、银、锌、镉、锑、铋、锰、钴、镍等等。 还包括以下几项:溶液性质物质反应化学式电化学界面物理化学材料性质 1.4.1 溶液 被溶解之物质称为溶质(solute),使溶质溶解之物质称为溶剂(solute)。溶剂为水之溶液称之水溶液(aqueous solution)。表示溶质溶于溶液中之量为浓度(concentration)。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能溶解之最大量值称之溶解度(solubility)。达到溶解度值之溶液称之为饱和溶液(saturated solution),反之为非饱和溶液(unsaturated solution)。溶液之浓度,在生产和作业管理中,使用易了解和方便的重量百分比浓度(weight percentage)和常用的摩尔浓度(molal concentration)。 1.4.2 物质反应(reaction of matter) 在电镀处理过程中,有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例如研磨、干燥等为物理反应,电解过程有化学反应,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在处理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反应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实训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实训》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实训》课程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训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与方法、电镀镍及镍合金工艺与方法、电镀铜及铜合金工艺与方法等表面处理技术方法,为从事材料表面改性工艺编制工作奠定基础。 2、设计思路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实训》的总体设计思路:在已传授专业核心课程《电镀理论与工艺》、《表面工程技术》和《涂装工艺学》的基础上,将书本知识的传授与动手能力的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发展职业能力。本课程以不同材料表面处理岗位能力需求为主线,使学生

掌握表面处理基础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技术管理的能力,并注意渗透相关学科的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该门课程建议总学时为52,学分为2分。 3、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与方法; ●电镀镍及镍合金工艺与方法; ●电镀铜及铜合金工艺与方法; ●电镀锌及锌合金工艺与方法。 职业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现场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习动手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熟悉材料表面处理技术车间布置,并初步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 4、课程内容设计和任务分析

5 、教材编选建议 (1)教材应按照职业能力的需求和学生更深一步的学习来编写; (2)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教学方法建议 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多思考,勤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劳动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贯穿于实训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训效率,强化实践技巧的熟练程度。 实践教学过程应注意多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讲解;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或去企业在企业的配合下进行现场教学。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

专业项目课程课例 项目十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 一、项目名称: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 二、项目背景分析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培养分析化学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的一门专业实践课,以定量分析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实验强化理论,以期提高化工工作者的分析操作能力。 功能定位:在定量分析中我们常常用到分光光度分析法,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是仪器分析的基础实验,也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项目综合训练了学生分光光度计使用、系列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绘制等多个技能。 学生能力:学生通过相关基础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化学知识和定量分析知识,也具备一定的独立操作和思维能力。 项目实施条件:该项目是仪器分析的基础实验,一般中职学校具备相关的实训实习条件,学生有条件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了解72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 2、了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 3、掌握72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4、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原始记录的设计 5、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报告的设计 6、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7、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的分析原始记录和分析报告的填写 四、工作任务 1

2 五、参考方案 参考方案一 1、邻二氮杂菲-Fe 2+ 吸收曲线的绘制 用吸量管吸取铁标准溶液(20μg/mL )0.00、2.00、4.00mL ,分别放入三个50mL 容量瓶中,加入1mL 10%盐酸羟胺溶液,2mL 0.1%邻二氮杂菲溶液和5mL HAc-NaAc 缓冲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放置10min ,用3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即在0.0mL 铁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试剂)为参比溶液,在440~560nm 波长范围内,每隔20~40nm 测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附近,每隔5~10nm 测一次吸光度。在坐标纸上,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A 和λ关系的吸收曲线。从吸收曲线上选择测定Fe 的适宜波长,一般选用最大吸收波长λmax 。 2、标准曲线的制作 用吸量管分别移取铁标准溶液(20μg/mL )0.00、2.00、4.00、6.00、8.00、10.00mL ,分别放入6个50mL 容量瓶中,分别依次加入1.00mL 10%盐酸羟胺溶液,稍摇动;加入2.00mL 0.1%邻二氮杂菲溶液及5.00mL HAc-NaAc 缓冲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放置10min ,用1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即在0.00mL 铁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试剂)为参比溶液,选择λmax 为测定波长,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在坐标纸上,以含铁量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水样中铁含量的测定 取三个50mL 容量瓶,分别加入5.00mL (或10.00mL 铁含量以在标准曲线范围内为合适)未知试样溶液,按实验步骤2的方法显色后,在λmax 波长处,用1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平行

有关电镀的小知识中英文对照版

电镀主要是用于各类产品的表面处理效果。 电镀分为水镀以及真空镀。 镀(Plating); 电镀(Electroplating)一般我们跟国外客户谈到这个问题就用这个单词。 自催化镀(Auto-catalytic Plating), 一般称为"化学镀(Chemical Plating)"、 "无电镀(Electroless Plating)"等 浸渍镀(Immersion Plating) 氧化又是另一种表面处理效果,主要用于铝件 阳极氧化(Anodizing) 化学转化层(Chemical Conversion Coating)) 钢铁发蓝(Blackening),俗称"煲黑 钢铁磷化(Phosphating) 铬酸盐处理(Chromating) 金属染色(Metal Colouring) 涂装(Paint Finishing),包括各种涂装如手工涂装、静电涂装、电泳涂装等 热浸镀(Hot dip) 热浸镀锌(Galvanizing),俗称"铅水 热浸镀锡(Tinning) 乾式镀法 物理气相沈积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真空镀(Vacuum Plating). 离子镀(Ion Plating) , P) 化学气相沈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1、水电镀: Galvanic plating 2、 主要工艺是将需电镀的产品放入化学电镀液中进行电镀。 2、真空离子镀,又称真空镀膜:Ion plating 3.一般适用范围较广,如ABS料、ABS+PC料、PC料的产品。同时因其工艺流程复杂、环境、设备要求高,单价比水电镀昂贵。现对其工艺流程作简要介绍:产品表面清洁、去静电--〉喷底漆--〉烘烤底漆--〉真空镀膜--〉喷面漆--〉烘烤面漆--〉包装。 以下資料來源世贸人才网 电镀electroplating 利用电解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 电镀用阳极anodes for plating 电解浸蚀electrolytic pickling 金属制件作为阳极或阴极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电解以清除制件表面氧化物和锈蚀物的过程。

实验15_光亮镀锌及化学镀镍实验报告

5.3数据处理 (1)电镀锌的电流密度:J=I/S=0.8A/(3.5cm×3.5cm×2)=0.0326A/cm2 (2)碱性光亮镀锌的电流效率: 实验中锌的实际析出量为: 第一次镀锌:113.5mg/(0.8A×10min×60s/min)=0.2364mg/C 第二次镀锌:111.0mg/(0.8A×10min×60s/min)=0.2312mg/C 锌的理论析出量为0.339 mg/C 则镀锌的电流效率为: 第一次镀锌:(0.2364 mg/C)/(0.339 mg/C)×100%=69.73% 第二次镀锌:(0.2312mg/C)/(0.339 mg/C)×100%=68.20% (3)质量法测得第一次镀锌的镀层厚度: [0.1135g/(7.17g/cm3)/(3.5cm×3.5cm)]/2=6.461×10-4cm 质量法测得第二次镀锌的镀层厚度: [0.1110g/(7.17g/cm3)/(3.5cm×3.5cm)]/2=6.319×10-4cm (4)镍磷合金镀层的厚度:(0.0403g/(8.30g/ cm3))/( 3.5cm×3.5cm)=3.964×10-4cm 化学镀镍的沉积速度:3.964um/(20min×1/60h/min)=11.892um/h (5) 孔隙率:41/(3.3cm×3.3cm) = 3.76个/cm2 (6)评价两种镀层的外观:用镀锌法镀后得到的铁片表面较光滑和有光泽,而且镀层较厚,但均匀度不够高;用化学镀镍法得到的铁片表面光滑,镀层均匀,但光泽不及化学镀锌好,且镀层较薄。 6 讨论与分析 6.1本实验中镀锌用电流0.8A,因为反应速度较快能得到镀层比较好的铁片。 6.2由计算电流效率可知,本实验电流效率偏小,可能是因为电流较大,搅拌速度较快使得镀层较难附着在铁片上。 6.3计算的孔隙率较小,滤纸上的斑点都是较小的,几乎没有连起来的斑点,可能是因为小气泡,以及预处理不够到位,或者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 6.4本次实验需要对铁片进行退锌、除灰、除油的预处理,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时应尽量避免用手触碰而使其沾上油污,影响镀层质量。 6.5本组比较两种方法发现,镀锌过程出泡不是很均匀,且有一侧有大量气泡,另一侧较少,因此均匀度不够好。而化学镀镍过程气泡均匀出现,因此镀层较均匀。

江西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江西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2018高二上·佛山月考)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够使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 . 乙醇和乙酸 B . 苯和水 C . 乙酸和乙酸乙酯 D . 汽油和柴油 2. (2分)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 B . 少量CO2通入Ca(ClO)2溶液生成CaCO3 ,则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生成CaSO3 C . 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是因为硝酸银见光易分解,那么浓硝酸溶液也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D . 镁比铝活泼,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制铝,所以工业上也用电解熔融氧化镁制镁 3. (2分) (2017高二上·涡阳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Na2CO3溶液中c(Na+)与c(CO32﹣)之比大于2:1 B . 蒸发氯化铝溶液要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方可得到氯化铝晶体 C . 1 L 0.3 mol/L醋酸溶液中H+个数与3 L 0.1 mol/L醋酸溶液中H+个数之比为1:1 D . 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CH3COONa、NaHCO3、Na2CO3 4. (2分) (2018高三下·山东开学考)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相同

B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 .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D . 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5. (2分) (2016高一下·莆田月考) 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 Al2O3+N2+3C 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氧化剂 B . 氮化铝是铝合金中的一种 C .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molAlN,N失去6mol电子 D . 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6. (2分) (2019高一上·南昌期末) 已知氧化性:Br2>Fe3+>I2 ,向含有a mol FeI2的溶液中加入含b mol Br2的溴水,下列判断或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当a=2,b=1时,离子方程式为:2Fe2++Br2→2Fe3++2Br- B . 如果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Fe2+)=c(Fe3+),则4/5<a/b<1 C . 当a=1,b=2时,离子方程式为:2Fe2++4I-+3Br2→2Fe3++2I2+6Br- D . 当a=2,2<b<3时,溶液中铁元素以两种离子形式存在,且一定是c(Fe3+)>c(Fe2+) 7. (2分)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 0. 1 mol · L?1的NaOH溶液中:K+、Na+、、 B . K+、Cu2+、OH?、 C . 0.1 mol · L?1的 Na2CO3溶液:K+、Ba2+、、Cl? D . K+、Mg2+、、OH?

化学镀的研究现状

目的和意义 化学镀(Chemical plating),又称为无电解镀(Eletro less plating)。因为在工件施镀的过程中,虽说电子转移,但无需外接电源,工件表面层完全是靠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的。 化学镀的生命是比较年轻的,比起传统的电镀要年轻100多岁,知道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逐步被我国所认识和重视。1975年开始出版了有关科学书籍,1992年全国召开了首届化学镀镍会议,其后每两年召开一届,从此在我国揭开了化学镀镍技术的新篇章。 化学镀的发展史主要还是化学镀镍的发展史。因为化学镀镍技术研究得比较早,技术比较成熟,而且应用比较广泛。目前世界上应用的最好和最广泛的国家,要算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等国家,尤其是美国,她基本上摒弃了传统的电镀工艺,取而代之的是全国大约900多家化学镍工厂,广泛服务于计算机、电子、阀门、航天、汽车、食品、化工、机械、纺织、钢铁等多个领域和行业,且逐步全方位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化学镀镍所获得的镀镍层,由于自身的突出特点和优异性能,越来越被广大的用户认同和接受。它的最突出特点是镀层具有高耐腐蚀性、高耐磨性及高均匀,即三高特性。化学镀镍层多半是以镍磷、镍硼为为基础的多元合金镀层和复合镀层,镍磷合金镀层占有绝大多数,化学沉积的镍-磷镀层随着磷的含量的增加,其组织结构的转变,是由极细小的晶体变成微晶(尺寸约为5纳米,电镀镍的晶粒尺寸约为100纳米),最后变为完全的非晶体(类似液体的原子无序排列)。正是这种非晶态结构(不是唯一,但是很重要的一点),由于没有晶界、位错及成分偏析等现象,使之在腐蚀介质中不太容易形成腐蚀微电池从而在耐化学腐蚀、耐气体腐蚀以及耐色变性方面表现极为优异。 例如:在5%HCl溶液中,含磷量10.9%(质量分数)的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其耐蚀性比 1Cr18Ni9Ti不锈钢高出10倍;在10% HCl溶液中,则要高出20倍以上。即使在气相或液相H2S介质中,镍磷合金镀层的腐蚀速率均比1Cr18Ni9Ti不锈钢要低。当镀层中磷的含量例如:在5%HCl溶液中,含磷量10.9%(质量分数)的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其耐蚀性比1Cr18Ni9Ti 不锈钢高出10倍;在10% HCl溶 液中,则要高出20倍以上。即使在气相或液相H2S介质中,镍磷合金镀层的腐蚀速率均比1Cr18Ni9Ti不锈钢要低。当镀层中磷的含量较高时可以达到基本无腐蚀发生。 化学镀镍层在大气条件下的耐蚀性和耐色变性都优于电镀镍层。电镀镍层表面即使在城郊的大气环境中,仅隔几天就会变成灰色,而镍磷化学镀层表面,其外观可以长期保持不变。若在化学镀后,进行钝化处理或用有机涂层进行封闭处理,其抗色变性能将更加卓越。耐磨性是一个系统性,而不是材料的固有属性,是材料处于系统中在一定磨擦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对抗磨损的能力。一般而言,硬度越高的材料其耐磨性越高。由于镍磷镀层有比较高的硬度(镀态硬度可达HV400~600,电镀镍仅为HV160~180),还可以通过热处理进一步提高(可达HV1000以上),因此Ni-P镀层是比较理想的耐磨镀层,尤其是低磷镀层更具有优良的耐磨性。镀层的高均匀性,也是化学镀的突出优点之一。在电镀工艺中,由于被镀工件的几何形状复杂及多样性,从而造成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匀,还会造成均镀能力和深度能力出现差异等现象,从而使工件表面镀层厚度相差较大,少则几个微米(有辅助阳极时),多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微米。要知道,镀层厚度的均匀性对构件的配合精度以及零件自身的耐腐蚀性影响极大。化学镀是利用还原剂以自催化反应在工件表面得到镀层,不受外加电流的影响,不管工件形状如何复杂,只要表面完全被镀液所浸没,且让氧化还原反应所产生的氢气有自由流动排出的空间,则再复杂的工件(如深孔、沟槽、曲面、螺旋、甚至盲孔等)都可以获得厚度均匀的镀层。用“面面俱到”、“无微不至”等成语来形容这种膜厚的均匀性,真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有的用户,正是利用化学镀这种独有特性,将有精密配合要求的零件配合公差尺寸,设计好后通过化学镀镍工艺控制镀层厚度来实现,从而减少了精细加工工序,既降

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标准2018036TCNIA

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标准2018-036-T/CNIA 冶炼副产品硫酸镍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碘量法 编制说明 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

冶炼副产品硫酸镍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编制说明 (计划号:中色协科字[2018]75号2018-036-T/CNIA)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有色标秘[2018]53号文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协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色协科字[2018] 75号文)文件要求,《冶炼副产品硫酸镍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铜含量的测定》(计划编号为2018-036-T/CNIA)由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负责起草,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紫金矿冶测试技术有限公司、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其验证工作。要求于2019年1月底前,起草单位完成验证报告;2019年4月预审,2019年11月审定,计划完成年限2019年。 1.2 方法概况 1.2.1 项目的必要性 硫酸镍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电镀镍、化学镀镍、充电电池等行业;随着电镀、化学镀及电池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硫酸镍产品的需求增幅强劲,特别是随着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其提供动力源的镍-镉、镍-氢电池的需求量增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由于冶炼副产品硫酸镍属于铜冶炼过程的中间粗产品,产量规模相对较小,一般不进行精制除杂,故产品质量难以达到《工业硫酸镍》标准要求。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铜冶炼副产品硫酸镍进行规范,导致该产品交易时无相关有效标准可参考,故有必要制定符合冶炼副产品硫酸镍的分析标准。 1.2.2 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冶炼副产品硫酸镍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范围:0.01%~1.00%;方法2碘量法测定范围:1.00%~5.00%。 1.2.3可行性 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以铜为主、多业并举,集采选冶炼、加工贸易、发电运输、建筑建材、机械制造、科研设计为一体的华北地区最大的铜联合企业,为山西省人民政府授权资产经营企业,我国重要产铜基地之一。主持和参与完成113项国际国家行业协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连续多年荣获山西省“科技奉献特等奖”,2013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创新型企业,2014年被中国有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确定为“国际标准创新研发示范基地”。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检测研究中心拥有CMA、CAL省级资质认定和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三个资质,属于面向社会服务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主持和参与10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拥有长期从事化学分析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化学分析理论知识比较全面的研究团队,熟悉标准起草的流程、方法及标准文本格式、重现性限、再现性限的数据统计、计算方法;有完成项目需要的先进分

专家调查法

特尔菲法 概述:用书面形式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以预测某项专题或某个项目未来发展的方法,又称专家调查法。当历史资料或数据不够充分,或者当模型中需要相当程度的主观判断时,采用问卷方式对选定的一组专家进行意见征询,经过反复几轮的征询,使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从而得到对未来的预测结果。 特尔菲法最先由美国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 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立,在软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预测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者问卷的设计和所选专家的合格程度。 应用条件:首先是咨询主题应明确,使熟悉该专题的专家能清晰地理解问题的性质、内容和范围。其次是要找到一批经验丰富而又熟悉该专题的专家,特别是这些专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特点:特尔斐法有专家匿名表示意见、多次反馈和统计汇总等特点。 ①匿名:专家单独表态,填写的调查表也不记名,以免受权威意见影响 而改变自己的意见。 ②多次反馈:经过一轮特尔斐活动后,把原始资料或专家意见汇总成图表反馈给参加咨询的专家,在一定期限内回收,再进行汇总分析,然后转入第三轮活动。多次反复可为专家提供了解舆论和修改意见的机会。 ③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汇总,以期作出符合客观情况发展的结论。工作步骤:用特尔斐法预测一般采取下列步骤: ①明确待咨询的任务。 ②汇集背景材料。 ③设计咨询调查表。 ④初步选定咨询专家名单。 ⑤初次联系,向专家发出邀请信和履历表。 ⑥确定专家名单。 ⑦发出第一轮咨询表和说明性资料。 ⑧统计处理。表格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方法可选用人数比重法、峰值法、均值法或四分位法。 ⑨修改咨询表,转入下一轮活动。 ⑩专题联系,根据不同情况,深入征求意见。确定咨询结果。一般 通过2?3轮活动就能结束,利用计算机通信取代书面通信,可以加快咨询过程。 特尔斐法是一种较常用的预测方法。它能对大量非技术性的、无法定量分析的因素作出概率估算。但由于专家评价的最后结果是建立在统计分布的基础上,所以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不同专家总体,其直观评价意见和协调情况不可能完全一样,这是特尔斐法的主要不足之处。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是将决 策总是有关的兀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