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人大附中初三(上)月考语文

合集下载

2019-2020人大附中初三12月月考题(1)

2019-2020人大附中初三12月月考题(1)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练习32019.12命题人:张芳王辉一、基础·运用(共12分)2019年初冬,我校初三年级师生参观了故宫博物馆,开展了以“走进紫禁城,感知文化瑰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

(1)午门是紫禁城总体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

它是故宫的正门,是真正的“宫门。

”进了天安门、端门,这只是进宫的“前奏”,进了午门,才算是进了宫。

有午门,没有午门,是不大一样的。

没有午门,进天安门、端门,直接看到三大殿,就太敞了,好像一件衣裳没有领子。

有午门当中一隔,后面是什么,都瞧不见这才显得宫里神①庄严,【甲】。

(2)午门的建筑是很特别的。

下面是一个凹形的城台,城台上正面是一座九间重檐庑殿顶的城楼;左右有重檐的方亭四座。

城楼和这四座正方的亭子之间,有廊庑相连属,稳重而不笨拙,玲珑而不纤巧,极有气派,俗称"五风楼"。

在旧戏里,五凤楼是皇宫的代称。

《草桥关》里姚期唱的“到来朝陪王在那五凤楼”,《珠帘寨》里程敬思唱的“为千岁懒登五凤楼”,指的就是这里。

实际上姚期和程敬思都是不会登上五凤楼的。

楼不但大臣上不去,就是皇帝也很少上去。

(3)午门有什么用呢?旧戏和评书里常有一句话:“推出午门斩首!”哪能呢!这是编戏编书的人想象出来的。

午门的用处大概有这么三项:一是逢什么大典时,皇上登上城楼接见外国使节。

曾见过一幅紫铜的版刻,刻的就是这一盛典。

外国时使节、满汉官员,分班肃立,极为隆重。

其次是献俘。

打了胜仗,要把俘虏押解到京城来。

第三,是举行廷杖。

廷杖,就是在朝廷上受杖。

不过把一位大臣按倒在太和殿上打屁股,也实在不太像样子,所以都在午门外举行(4)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五凤楼就很少有人上去。

民国以后,在这里建立了历史博物馆。

据历史博物馆的老工友说,建馆后,曾经修②过一次,从城楼的天花板上扫出了一些烧鸡骨头、荔枝壳和桂圆壳。

他们说,这是“飞贼”留下来的。

北京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北京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A.端庄典雅,丰腴饱满,运笔稳健,笔力遒劲,有欲凌驾雄强的气概。
B.这四个字是帝王对自身行为准则的高要求。
C.用笔跌宕,用墨酣畅,潇洒飘逸,气脉贯通,将灵秀与古朴融为一体。
D.“仁”的思想来自儒家,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5.由故宫博物院和首都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走进养心殿”主题数字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以来,深受欢迎,大家纷纷在博物馆留言簿上留言,其中修辞手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北京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2019年初冬,我校初三年级师生参观了故宫博物馆,开展了以“走进紫禁城,感知文化瑰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1)午门是紫禁城总体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它是故宫的正门,是真正的“宫门。”进了天安门、端门,这只是进宫的“前奏”,进了午门,才算是进了宫。有午门,没有午门,是不大一样的。没有午门,进天安门、端门,直接看到三大殿,就太敞了,好像一件衣裳没有领子。有午门当中一隔,后面是什么,都瞧不见这才显得宫里神①庄严,(甲)。
(2)午门的建筑是很特别的。下面是一个凹形的城台,城台上正面是一座九间重檐庑殿顶的城楼;左右有重檐的方亭四座。城楼和这四座正方的亭子之间,有廊庑相连属,稳重而不笨拙,玲珑而不纤巧,极有气派,俗称"五风楼"。在旧戏里,五凤楼是皇宫的代称。《草桥关》里姚期唱的“到来朝陪王在那五凤楼”,《珠帘寨》里程敬思唱的“为千岁懒登五凤楼”,指的就是这里。实际上姚期和程敬思都是不会登上五凤楼的。楼不但大臣上不去,就是皇帝也很少上去。
6.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2019 北京人大附中初三(上)月考语文 答案

2019 北京人大附中初三(上)月考语文 答案

2019 北京人大附中初三(上)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 2 分)1.C(2 分)2.B(2 分)3.D(2 分)4.他们如同熠熠闪光的精神灯塔,提醒着我们从哪里来,又指引着我们往哪里。

(2 分)5.C(2 分)6.D(2 分)二、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一)默写(共 6 分)7.(1)寒林空见日斜时(2)鸡声茅店月(3)非宁静无以致远(4)风正一帆悬(5)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月出惊山鸟/鸟鸣深润中/恨别鸟惊心(二)古诗阅读(共 5 分)8.弟弟哀伤豁达(3 分)9.(2 分)答案示例 1:“露从今夜白”点明秋意渐浓,也渲染了清冷的意境,“月是故乡明”则直接表达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答案示例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通过写月亮的行踪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夜己深,词人却迟迟不能入眠,写出其思念弟弟的深情。

(三)古文阅读(共 7 分)10.B(2 分)11.C(2 分)12.①治军、治边有方,使外敌不敢入侵,朝廷人心安定。

(爱护士兵,爱抚边民)②淡泊名利,甘愿放弃不合规矩的升职。

③愿为朝廷分忧,驻守边关。

(3 分)(意思对即可)三、名著阅读(5 分)13.答案示例: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鲁智深得知自己刚刚结识的林冲被高俅设计陷害,发配沧州,担心其安危,便暗中护送,在野猪林看到两个衙役想要结果林冲的性命时,冲出来救下林冲,体现其侠肝义胆,这便是“义”的体现。

(3分)14.答案示例:《西游记》中唐僧心怀慈悲,一心向佛,求取真经信念坚定,可谓“好人”;但他又常常人妖不分,固执己见,对斩妖除魔的悟空毫不留情,说他是“坏人”也不为过。

可见“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2 分)四、现代文阅读(共 25 分)(一)非连文本(7 分)15.广泛相提并论(2 分,每空 1 分)16.剪纸艺术面临不被了解和珍视、难以传承的困境,其原因有:民间文化、民间工艺长期不被重视,西方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

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

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

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面拟写的对联不符合对偶的一项是()A .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B .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C .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D . 竹菊梅兰可养性琴棋书香养耐性2. (2分)(2019·北部湾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无题》《泊秦淮》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李商隐、杜牧,二人并称为“小李杜”。

B . 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又称“大年夜”,人们往往通宵不眼,有除旧迎新之意。

C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中“金经”指佛经,“烽火连三月”中“烽火”指烽火台。

D . 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太学生入学的身份资格,在历代是不尽相同的。

3. (2分) (2017七下·个旧月考) 将下面几句话组成一段文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这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衬上红墙、黄瓦,给人民的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

②在公园里,在马路旁,在草坪里,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

③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了一团团的红雾。

④细碎的绿叶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座的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

A . ④②①③B . ③①④②C . ②④③①D . ②③①④4.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胆怯(qiè)琴弦(xuán)锐不可当(dāng)鞠躬尽瘁(cuì)B . 诘责(jié)阔绰(chuò)功亏一篑(kuì)锲而不舍(qì)C . 攒动(cuán)颓唐(tuí)叱咤风云(zhà)相形见绌(chù)D . 慰藉(jiè)鸟瞰(kàn)蓦然回首(mù)广袤无垠(mào)5.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透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练习2(有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练习2(有答案)

人大附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练习2 2019.10一、基础·运用(共12分)9月30日为中国烈士纪念日,为了纪念英烈、弘扬家国情怀,校团委决定举行“浩然英雄气,赤诚中国心”的主题活动。

演讲组准备了一段国旗下演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4题。

(共8分)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最动人的乐章。

回首来路,无数先贤英烈赴汤蹈火、前仆后继,用鲜血染红党旗,用生命为共和国奠基,用奉献与牺牲为人民谋福祉。

缅怀他们、瞻仰他们的丰()伟绩是对共和国历史的郑重回眸,是对千万牺牲烈士的庄严承诺,凸显了“”、国庆不忘祭先烈的情怀。

他们如同熠熠闪光的精神灯塔,又指引着我们往哪里去【甲】展望前路,英雄们怀抱理想、恪.守职责、担当使命的高尚精神境界【乙】最能触发我们关于生死得失、苦乐安危、奉献索取的价值思考。

因而纪念英烈从来不是与“我”无关,也从来不是一个与当下、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口号。

不忘初心,肩负使命,新时代的英雄史诗将由我们这一代人继续书写。

1.给加点字注音和填入()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恪(kè)工B. 恪(gè)功C. 恪(kè)功D. 恪(gè)工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应填入的成语或俗语是()(2分)吃水不忘挖井人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吃水不忘挖井人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问号【乙】顿号B. 【甲】句号【乙】顿号C. 【甲】问号【乙】逗号D. 【甲】句号【乙】逗号4.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过渡句,表达不全面,请修改。

(2分)答:5.书法组的同学搜集了许多烈士生前创作的诗歌,下面是他们在展板上张贴的两幅书法作品,其中对作品书体和诗歌内容的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第一幅①第二幅②A.第一幅的字体属于行书,刚劲有力;诗歌充分表达了夏明翰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份月考试卷

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份月考试卷

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份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 (8分) (2019七上·富顺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 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乡书何处达?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所表达的心情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次北固山下》中说明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9分)2. (7分) (2017八上·邗江期末) 在“汉字专题”活动期间,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更好地正确地运用汉字,班级召开“汉字的魅力”主题班会。

(1)假如你做班会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富有诗意和鼓动性的开场白。

(2)班会课上,图片展示。

图中的字是________。

同学们了解到: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演变。

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

小篆后来演变成了________字体,它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

3. (12分) (2018八上·安达月考) 班上将开展“话说历史人物”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你在活动中介绍一位历史人物。

为了完成任务,你将采访有关人士。

备选历史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詹天佑、孙中山、廖仲恺、蔡廷锴、彭湃、叶挺、叶剑英、秦牧、李小龙(也可另选)(1)你准备介绍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

你打算采访的对象是________。

(写出采访对象的身份)(2)为联系采访,你打电话给采访对象。

北京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4月月考试题

北京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4月月考试题

2020 届初三语文练习7 20200421一、基础·运用(共23 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书法发现了一切气韵结构的可能的姿态,而这一发现系从自然界摄取的艺术的灵感,特别是从树木鸟兽方面。

中国文人能从一枝枯藤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枯藤具有自在、不经修饰的雅逸的风①(质致),具有一种含弹性的劲.。

它的尖端蜷曲而上绕,还点缀着疏落的几片残叶,毫无人工雕琢的的痕迹,却是位置再适当没有。

中国文人接触了这样的景物,他把这种神韵融于自己的书法中。

他又可以从一棵松树看出美的素质——它的躯干劲.挺而枝杈转折下弯,显出一种不②(曲屈)不挠的气派,于是他把这种气脉融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劲(jìn)劲(jìn)B.劲(jìnɡ)劲(jìnɡ)C.劲(jìn)劲(jìnɡ)D.劲(jìnɡ)劲(jìn)(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①质②曲B.①质②屈C.①致②曲D.①致②屈(3)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首括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2 分)修改:2.下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 分)浮躁时,不妨听一听舒缓的音乐,身心必能平静下来,其实抒情缓慢的音乐就像一剂镇定,可调解人的心情。

舒缓的音乐是慢吞吞的,循序渐进的,像是潺潺的细水轻轻地律动,像小小的雨丝浅浅地落,像夕阳下的光一点一点地绽放,来的一点都不放肆。

舒缓的音乐也是柔韧的,虽然乍听没有夸张的意味,过程也不是激烈昂扬,却丝丝入扣,紧紧贴服人心。

缓慢的音乐就像母亲的教导,不用高声大气,不必严厉苛刻,轻言细语,循循善诱。

A.调解B.循序渐进C.放肆D.循循善诱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运动会即将举行,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

2023-2024学年北京人大附中初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北京人大附中初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北京人大附中初三10月月考语文2023.10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答案一律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14分)国庆假期学校初三年级开展了“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下面是东东同学为活动准备的开场白。

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3小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还是世界众多民族孕育生长、融合发展的象征。

从黄河出发,她书写的不仅是一部中华史,更是一部世界史。

世界上没有第二条河流,能够如黄河一样,将梯次分明形态众多的高原、草原、平原连接起来:将异彩纷(chéng)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沟通起来;将上百万年至今的人类活动历史完整地,不间断地贯通起来……她的存在本身是一种证明,人类终将(shú)途同归,百虑一致;.....她的奔流更是一种宣告,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就是人类走向共生的实践。

因此,。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书写汉字(2分)(1)异彩纷(chéng) (2)(shū) 途同归2.结合语境,在上文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B.黄河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象征。

C.黄河就是文明的伟大实践。

D.黄河就是多形态地势的代表。

3.为了弄清“百虑一致”的意思,东东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其中“虑”的释义可归纳为:①思想、思考②担忧。

请你根据文段内容及释义,解释“百虑一致”的意思。

(2分)下面是同学们为专题发言准备的素材。

请根据语境,完成4—7小题。

【黄河·文学】黄河是中原大地上最为雄浑壮美的奇观。

虽然早在《诗经》中就有对黄河的描写,但只有到了李白的笔下,才真正写出了黄河的气魄,写出了黄河的灵魂。

在这里,黄河势不可挡,一泻千里,奔腾咆哮,气势恢宏。

最著名的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诗句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甲】问号【乙】顿号 B.【甲】句号【乙】顿号
C.【甲】问号【乙】逗号 D.【甲】句号【乙】逗号
4.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过渡句,表达不全面,请修正。(2分)
答:
5.书法组的同学搜集了许多烈士生前创作的诗歌,下面是他们在展板上张贴的两幅书法作品,其中对作品书体和诗歌内容的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6.阅读【材料二】,说说剪纸艺术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并简要分析原因。(3分)
答:
17.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你就保护和发扬剪纸艺术,提两条可行性建议。(2分)
答:
(二)阅读《燃烧的月亮》,完成18-20题。(共10分)
燃烧的月亮
迟子建
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早,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5)幽静的山林总有雀跃的鸟儿相伴,在《醉翁亭记》中“”一句写出了鸟儿在山林中的欢乐。请你再写出一句包含“鸟”字的古诗文:
(二)阅读《月夜忆舍弟》和《水调歌头》,完成8-9题。(共5分)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学校是否开设过剪纸课程?
是6%
否94%
你会剪纸吗?
会9%
不会75%
会一点16%
你对民间剪纸文化的了解有多少?
比较了解9%
听说过一点65%
完全不了解26%
你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看法是什么?
急需保护77%
与我无关19%
没有存在必要4%
你认为剪纸的作用是什么?
文化的传统25%
节日氛围的渲染
53%
经济利益22%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中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
“剪纸知多少”随机采访百名青少年调查报告
问题
调查结果
理解: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景象已经记述得很详尽了,作者觉得自己再也无法超越,所以下文不再描写景色。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家,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害怕被批评(的心情),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色,感伤到极点而心生悲哀了。
理解:在阴晦的天气登上岳阳楼,迁客骚人就会想到自己人生中遭遇的挫折,从而产生悲伤之情。
1.给加点字的注音和填入( )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恪(kè) 工B.恪(gè) 功
C.恪(kè) 功D.恪(gè) 工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应填入的成语或俗语是( )(2分)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吃水不忘挖井人
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材料三】
在剪纸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一幅幅创新的公益海报让人们眼前一亮,把剪纸艺术融进公益海报的宣传当中,不仅对剪纸文化的保护起到了宣传作用, 也创新了公益海报的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且,用公益海报宣传剪纸文化,不仅让人们领略了剪纸艺术的魅力,在诠释中国文化、中国智慧等方面也产生了惊人的效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释:①羌: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下文“元昊”,为党项族,西夏开国皇帝。②枢密副使:官职名。③王举正:北宋人,时任参知政事。同句“举正”亦指此人。④固:坚持,执意。⑤韩琦:北宋大臣。⑥除:拜官授职答
答:
三、名著阅读(5分)
13.《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议事厅不管叫“聚义堂”还是“忠义堂”都离不开一个“义”字,请列举书中体现“义”的一个事例,并进行评价。(3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檣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现如今,剪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再单纯依靠民间口传心授,各种新的方案和途径正悄悄酝酿。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形式优美、历史悠久、蕴含着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精华,值得我们挖掘、开创更多更丰富的形式,将其代代传承。
15.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后的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横线处,第①处应填
; 第②处应填。(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默写(共6分)
7.(1)秋草独寻人去后,(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4)清人王夫之认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一句有“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用一个具体的小景,把平野开阔、江面平静的大景表现出来了。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崖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
14.请结合《朝花夕拾》或《西游记》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7题。(共7分)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①(广阔 广泛)的群众基础,已融入各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视觉形象和造型形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未载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功用。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9月30日为中国烈士纪念日,为了纪念英烈、弘扬家国情怀,校团委决定举行“浩然英雄气,赤诚中国心”的主题活动。
演讲组准备了一段国旗下演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4题。(共8分)
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最动人的乐章。回首来路,无数先贤英烈赴汤蹈火、前仆后继,用鲜血染红党旗,用生命为共和国奠基,用奉献与牺牲为人民谋福祉。缅怀他们、瞻仰他们的丰( )伟绩是对共和国历史的郑重回眸,是对千万牺牲烈士的庄严承诺,凸显了“”、国庆不忘祭先烈的情怀。他们如同熠熠闪光的精神灯塔,又指引着我们往哪里去【甲】展望前路,英雄们怀抱理想、恪守职责、担当使命的高尚精神境界【乙】最能触发我们关于生死得失、苦乐安危、奉献索取的价值思考。因而纪念英烈从来不是与“我”无关,也从来不是个与当下、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口号。不忘初心,肩负使命,新时代的英雄史诗将由我们这一代人继续书写。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①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②。王举正③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④辞不拜,愿与韩琦⑤出行边。命为陕西宣抚使,未行,复除⑥参知政事。会王伦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按诛之。仲淹曰:“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守令皆得不诛。
A.①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呻吟”一词写出白桦树在原野上被风吹过时细碎的声响,富有动态的美感。
B.②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奔跑的马群比作奔流的水,写出了马群奔跑的迅捷而富有气势。
C.③句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故乡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这些都唤起作者对过去深深的怀念。
D.④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大道的平直和宽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自豪。
第一幅 第二幅
A.第一幅字体属于行书,端庄谨严;诗歌充分表达了夏明翰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B.第二幅字体属于草书,形体方正;诗歌表达了吉鸿昌恨自己没有为抗日而死的悲愤和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
C.第一幅字体属于行书,刚劲有力;诗歌充分表达了夏明翰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 气概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政通人和 阡陌交通
B.去国怀乡 意与日去
C.增其旧制因地制宜
D.不以物喜 俭以养德
11.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翻译: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8.两首诗(词)都是诗(词)人在月夜写就,都饱含对的思念。但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又不完全相同,《月夜忆舍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深深的之情,《水调歌头》让我们了解到词人看待世事的态度。(3分)
9.从两首诗(词)的划线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内容、手法、情感等角度任选其一)。(2分)
答:
(三)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完成10-12题。(共7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