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五单元检测卷一、填空题。
1.有12张扑克牌(不同花色的J、Q、K各4张),洗一下反扣在桌子上,至少摸出()张才能保证有两张牌的颜色(红或黑)是相同的;至少摸出()张才能保证四种花色的牌都有;至少摸出()张才能保证有三张是同一花色的。
2.(1)6个小朋友乘5只小船游玩,至少要有()个小朋友坐在同一只小船里。
(2)26个小朋友乘5只小船游玩,至少要有()个小朋友坐在同一只小船里。
3.有黑色、白色、蓝色手套各5只,至少要拿出()只(拿的时候不许看颜色),才能使拿出的手套中一定有两只是同种颜色的。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有红、黄、蓝、白珠子各10粒,装在一个袋子里,为了保证摸出的珠子有两粒颜色相同,应至少摸出()粒。
A.3B.4C.5D.62.有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扑克牌,至少抽出()张牌才能保证至少6张牌的花色相同。
A.21B.22C.23D.243.把25个苹果最多放进()个抽屉中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进7个苹果。
A.1B.2C.3D.4三、解决问题。
1.有4个运动员练习投篮,一共投进了30个球,一定有1个运动员至少投进几个球?2.红、黄、黑、白、绿五种颜色大小相同的球各4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若要保证取到的两个球颜色相同,至少要取多少个球?3.做一个小正方体,两个面上写1,两个面上写2,两个面上写3。
至少要抛多少次才能保证至少有3次朝上的面上的数字相同?4.六(4)班有40名学生,男、女生人数比是1∶1,随机选取,至少选多少人才能保证选出的人中男生和女生都有?5.红星小学六(1)班有45人,至少有多少人是同一个月出生的?参考答案一、1.31092.(1)2(2)63.4二、1.C 2.A 3.D三、1.30÷4=7……2 7+1=8(个)2.6个3.3×2+1=7(次)4.40÷2=20(人)20+1=21(人)5.45÷12=3……9 3+1=4(人)【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五单元测试卷

(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抱跑泡炮饱袍 有饭能吃( 饱 ),有水把茶( 泡 )。 有足快快( 跑 ),有手轻轻( 抱 )。 有衣穿长( 袍 ),有火放鞭( 炮 )。
1.qīnɡ 远处有( 青 )山,近处有( 青 )泉 quán。 2.zài 放学了,大家( 在 )教室 shì门口和老师说( 再 )见。 3.shēnɡ 那个新来的学( 生 )回答问题( 声 )音很响亮。
1.“蚂蚁”的“蚂”的音序是( M ),音节是( mǎ ),部首是( 虫 ),除 部首还有( 3 )画。 2.“铃”的音序是( L ),音节是( línɡ ),组词( 铃声 )。
1.( 晨 )对暮,( 雪 )对霜,和风对( 细雨 ),朝霞对( 夕阳 )。 2.子(不学 ),非所宜,幼不( 学 ),( 老何为 )?( 玉 )不琢,( 不 ) 成器,人不( 学 ),( 不知义 )。 3.小葱拦豆腐——( 一清(青)二白 )。 4.芝麻开花——( 节节高 )。 5.十五个吊桶打水——( 七上八下 )。
1.在里填上合适的量词。(4 分)
朵
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轮
一 条 小鱼 一 朵 白云 一只 青蛙
条 一 轮 圆月
2.读短文填空。(3 分) 夜,静悄悄的。月亮在给小鱼们讲好听的故事。小鱼们( 安静 )地听着。 忽然蹦出一只小青蛙,它( 呱呱呱 )地听故事。后来月亮、小鱼都躲了起 来,小青蛙知道错了,又( 安安静静 )地听故事。 3.小朋友,你喜欢这只小青蛙吗?为什么?(3 分)
喜欢,因为小青蛙能知错就改。
李阿姨:“喂,你好。请问你找谁?”
吴小梅:“ 李阿姨,您好。我是吴小梅,兰兰的同学。请问兰兰在家吗?
”
李阿姨:“兰兰在家,我来叫兰兰接电话。”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一、看拼音写词语。
qī fu mù tǒng píng zhàng qīn fàn()()()()tì tóu shāng bāsāi bāng hóu lóng()()()()二、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鞠躬尽瘁理直气壮含辛茹苦无价之宝B.肝胆相照杯水车薪疑惑不解同心协力C.势不可当一碧千里废寝忘食栩栩如生D.完壁归赵冲锋陷阵襟飘带舞神机妙算三、选出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不相同的一项。
1.A.告别. B.差别. C.别.扭 D.别.字()2.A.叉.腰 B.刀叉. C.叉.号 D.分叉.()3.A.监.生 B.监.考 C.监.视 D.监.狱()4.A.量.身高 B.胆量. C.数量. D.量.力()四、选词填空。
探望眺望渴望期望展望1、星期天,我和家人一起去乡下()爷爷奶奶。
2、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3、家里虽穷,但他非常()读书。
4、()未来,我的心中满是喜悦。
5、去左海公园过队日,是我们的()已久的一项活动。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手()眼快精神()()()大()粗()抓()挠推拉拽()不甚()()诸亲()()()()朝天(1)小姑娘,从空中接过一本书。
(2)休息了一会儿,他又地上班去了。
(3)此人 ,凭借着做过铁匠的经历,臂力大得出奇。
(4)下雨天,小明在操场上摔了个。
六、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绝:A.断绝;B.完全没有,穷尽;C.走不通的,没有退路;D.死亡,消失;E.独一无二的;F.极、最;G.绝对。
刷子李有一手绝.活(),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现在这门手艺已经绝.迹()了。
七、根据选项内容,看看每句话描写的是哪个人物的什么特点,填一填。
1.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B
3. C
4. D
5. E
二、填空题
1. [答案一]
2. [答案二]
3. [答案三]
4. [答案四]
5. [答案五]
三、简答题
1. [问题一的答案]
2. [问题二的答案]
3. [问题三的答案]
四、计算题
1. 解:[计算过程及答案]
2. 解:[计算过程及答案]
3. 解:[计算过程及答案]
五、论述题
1. [问题一的详细答案]
2. [问题二的详细答案]
3. [问题三的详细答案]
六、案例分析题
1. [案例一的分析及答案]
2. [案例二的分析及答案]
3. [案例三的分析及答案]
七、附加题
1. [附加题一的答案]
2. [附加题二的答案]
3. [附加题三的答案]
请根据实际的单元测试卷内容填写相应的答案。
如果你有具体的测试卷内容,可以提供给我,我将根据内容给出具体的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6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共三套)

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一)一、填空题。
1.分数单位是18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最小的带分数再加上( )个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2.30和25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17和51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2里面有( )个13,4里面有( )个14。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5.一个真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积是15,这个分数可能是( )。
6.如果A=B+1(且A ,B 均不等于0),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五(1)班有25名女生,30名男生,女生是男生的( )( ),男生是女生的( )( ),女生是全班的( )( )。
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分母不同的分数比较大小时,一定要先进行通分。
( ) 2.真分数都小于1,带分数和假分数都大于1。
( )3.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能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 )4.6m 的16和5m 的15是相等的。
( )5.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数。
( )6.姐弟俩各自拿出自己压岁钱的12捐给灾区,他们所捐的钱数是相等的。
(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各组数中,公因数只有1的一组数是( )。
A.3和54 B.6和15 C.17和51 D.23和912.下列各分数中,分数单位最小的是( )。
A.227B.45C.12D.6353.如果4a是真分数,8a是假分数,那么a 可取的整数最多有( )个。
A.3B.4C.5D.无数4.已知a>b (a ,b 均为非0自然数),那么1a( )1b。
A.大于B.等于C.小于D.无法确定5.大于13小于12的分数有( )。
A.无数个 B.1个 C.2个 D.0个6.49的分子增加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
A.也增加12B.扩大到原来的2倍C.扩大到原来的3倍D.增加27 四、操作题。
第五单元测试卷(1)

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测试题(1)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2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或加点汉字的拼音依次写在文下方框里。
(4分)当生活的困rǎo 袭来,请你丢下负荷,仰头遥望那明丽、zhàn 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入你的心田。
(---选自《打造一片宁静的心田》)2.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来,然后按顺序改正在方格里。
(4分,书写工整、规范、美观可另加1分)缤纷揭杆而起民风淳朴豁然开朗贻然自得仟陌世外桃园鸿鹄之志民不聊生歃血为盟错别字改正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皆指目陈胜(眼睛)固以怪之矣(已经)怅恨久之(助词,不译)B. 等死,死国可乎(为……而死)以数谏故(因为)宁有种乎(难道)C.若为佣耕(你)欲穷其林(穷尽)才通人(才能)D.乃大惊(于是)便扶向路(沿着)为具言所闻(向)4.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12分)(1)且壮士不死即已,,。
(2)问今是何世,,。
(3)默写《桃花源记》中反映桃花源人们幸福生活的句子:,。
(4)沙尘肆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
你心中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桃花源记》中的句子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
5.阅读《相见欢》,完成题目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词中画线句所表(2)这首词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是由于它对“离愁”所做的真切、深刻的描写。
试举例说说这一特点。
(3分)6.根据所给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4分)在春天里拔节的不只是小草,也有我们的梦想;在春天里,;在春天里,。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
(12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小学五年级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A. 纯小数B. 带小数C. 整数D. 分数2. 一个三角形的高不变,要使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它的底应扩大到原来的()A. 2倍B. 4倍C. 6倍D. 8倍3. 下列各数中,最大的质数是()A. 31B. 29C. 41D. 434. 小明家今年用水量是50立方米,比去年节约了20%,去年用水量是()A. 60立方米B. 55立方米C. 45立方米D. 40立方米5. 下列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A. 旋转的风扇B. 折叠的纸C. 滑动的抽屉D. 反射的光线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2. 方程5x-10=15的解是x=5。
()3. 0.2和0.2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4. 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5. 用8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其周长可能是12厘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3.25小时=______小时______分钟。
2. 1.2×5=______。
3. 4x-7=15,x=______。
4.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0cm,高是4cm,面积是______cm²。
5.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32cm,其中一边长是10cm,邻边长是______cm。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解释什么是质数。
2. 简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3. 什么是方程?给出一个例子。
4. 解释平移和旋转的区别。
5. 简述分数的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cm,宽是4cm,求面积。
2. 小华买了3斤苹果,每斤苹果5元,她一共花了多少钱?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10cm,高是6cm,求面积。
4.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60%,女生有多少名?5. 一个数的3倍是15,这个数是多少?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小明有20元,他买了3个文具盒,每个文具盒比笔贵2元。
第五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测试卷年级姓名一、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0分)1、小明家有一幢10()高的房子。
2、小明家里有一台80()高的洗衣机。
3、书房里有一张6()桌高的书桌和3()高的椅子。
4、桌子上有一只长21()的文具盒,盒里有一块长3()和橡皮和5枝长约12()的铅笔。
5、我们的数学课本厚约8()。
6、我们的教室长约8()。
7、小丽身高140()。
8、汽车每小时行驶60()。
9、一枚1角硬币后1()。
10、黑板长约3()。
二、填一填。
(12分)2米 =()分米 1km =( )m1m = ( )dm 1米 =( )厘米1分米 = ( )厘米 6m =( )dm90dm = ( )m 1分米 =()毫米20毫米 =()厘米8848米=()千米()米5千米50米=()米8米5分米=()分米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字及单位名称。
(8分)1dm-4cm=()cm2m-4dm=()dm1dm-3cm=()cm3m-10dm=()dm3dm+20cm=()cm115()+885()=1()2m+4dm=()dm3()<3()<3()四、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一棵树高()A、9cmB、9mC、9km2、一本书厚()A、1mmB、1cmC、1dm3、教室的一边长()A、6dmB、6mmC、6m4、一张木床长()A、20dmB、20cmC、20m5、一条公路长()A、100mB、100cmC、100km五、排排队。
(12分)(1)从大到小的顺序排起来:400厘米30米20分米1千米(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5000毫米200厘米1米5000米(3)按从长到短的顺序依次排列: 1m 89dm 100mm 9dm六、在○里填上“>“、“<”或“=”(14分)35cm ○ 3cm 4dm ○ 40cm1m ○ 1km 25cm ○ 25dm3km ○ 5m 60cm ○ 60dm24厘米○ 20厘米 1分米○ 10厘米 2千米○ 2000米 78米○ 10厘米 80mm ○ 8dm 100mm ○ 1cm8km ○ 9km 5分米○40厘米七、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踏.实/踏.青暴.晒/一曝.十寒长途跋.涉/拔.地而起B.干劲./强劲.撤.退/南辕北辙.春寒料峭./容貌俏.丽C.贝壳./地壳.簇拥./风起云涌.三年五载./载.入史册D.擅.长/檀.木檐.漏/瞻.前顾后重峦叠嶂./欲盖弥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雄跨跋涉匹敌因地自宜B.蔓延喧嚣擅长长虹卧波C.映衬歌颂翰林俯昂生姿D.料俏孵化斟酌无动于衷3.古诗文默写。
(8分)(1)微动涟漪,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采桑子》)(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
(朱敦儒《相见欢》)(3)《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鹤楼》中使用了叠词,描绘了江上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请写出两种《昆虫记》中描绘的昆虫并分别简要概括它们的特点。
(2)在《昆虫记》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为什么喜欢?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我们应该明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不可割裂的,二者不是两件不相干的事,而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毫不相干,这样的传承就是十分可疑的。
我们还应该明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只是我们在民族复兴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之一,绝非全部。
我们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并非仅仅继承和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足够了。
6.桥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学完本单元后,你所在班级拟举行以“说不尽的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共8分)(1)【桥之名】结合提示,填写“桥”的名称。
(3分)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述的是诗人在________夜宿的情景。
②横跨在河北洨河之上的________,是隋朝石匠李春以无比的聪明才智建造的。
③传说中,七夕节喜鹊在天上搭的桥名曰________。
(2)【桥之美】展开联想与想象,感受桥之美。
(2分)①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美在__________________②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美在__________________(3)【桥之韵】生活中还有许多别样的桥,请你参照示例,另写一句。
(3分)示例: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传到西方,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2分)阡陌交通的现代立交桥“有人之处必有水,有水之处必有桥。
”早在千年之前,就已传颂的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桥的重要。
从《水经注》中的旅人桥,又到闻名世界的赵州桥,以及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他们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而今天,已经不再是那个“之乎者也”的时代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有人之处必有水”已经不一定了,高新科技使人能在任何地方居住。
“有水之处必有桥”已经不再受用了。
水下可修通道;而无水之处,一座座雄伟的立交桥拔地而起。
我国的城市几乎都有立交桥,它像一座城市的皮带,连接着每个地方。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各式车辆的日益增多,平面相交的路口相当拥挤,所以各大城市就兴建了许多立交桥,用空间分隔的方法消除交叉路口人流、车流的冲突。
有了立交桥,城市交通开始走向了立体。
立交桥的形式多样,因为鉴于它陆地入口、出口的设计空间大,自然也就显得与一般桥更不同了。
青岛海尔立交桥是立交桥中的佼佼者,它是继杭州路立交桥、流亭立交桥、海信立交桥之后的又一大型立交桥。
它起于海尔路,北至合肥路,南至同安路,全长1 657米。
其中跨线主桥全长312米,以东372米,以西560米。
主线为双向八车道。
海尔路因为它在原27米行道的基础上改为31米行道,总宽为44米。
立交桥采用全苜蓿叶形。
从空中俯视,它宛如比翼齐飞的一对蝴蝶,正在青岛这朵花上休息。
它是青岛市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近几十年来,有了立交桥,城市环线和高速公路网的连接畅通无阻。
它使交通不再繁忙,它是我们城市必不可少的朋友,也是我们伟大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见证!7.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2分)8.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3分)9.“我国的城市几乎..都有立交桥”一句中加点的词语“几乎”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10.现代立交桥发挥着怎样的作用?(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共16分)观莲拙政园周瘦鹃拙政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的五分之三,池水沦涟,正可作为莲花之家,何况中部的堂啊,亭啊,轩啊,都是配合着莲花而命名的,因此拙政园实在是一个观莲的好去处。
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去,迎面就看到新叠的湖石,分列三面,傍石植树,点缀得楚楚可观,略有倪云林画意。
进园又见奇峰几座,好像是案头大石供,这里原是明代侍郎王心一归田园遗址,有些峰石还是当年遗物。
这东部是近年来所布置的,有土山密植苍松,浓翠欲滴;此外有亭有榭,有溪有桥,有广厅作品茗就餐之所。
从曲径通到曲廊,在拱桥附近的水面上,先就望见一小片莲叶莲花,给我们尝鼎一脔;这是今春新种的,料知一二年后,就可蔓延开去了。
从曲廊向西行进,就是中部的起点,这一带有海棠春、玲珑馆、枇杷园诸胜,仲春有海棠可看,初夏有枇杷可赏,一步步渐入佳境。
走过了那盖着乡绮亭的小丘,就到达远香堂,顾名思义,不由得想起那《爱莲说》中的名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八个字来,知道堂名就由此而得,而也就是给我们观莲的好地方了。
远香堂面对着一座挺大的黄石假山,山下一泓池水,有锦鳞往来游泳,堂外三面通廊,堂后有宽广的平台,台下就是一大片莲塘,种着天竺种千叶莲花,这是两年以前好容易从昆山正仪镇引种过来的。
原来正仪镇上有个顾园,是元代名士顾阿瑛“玉山佳处”的遗址,在东亭子旁,有一个莲池,池中全是千叶莲花,据说还是顾阿瑛手植的,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珍种犹存,年年开花不绝。
拙政园莲塘中自从把原种藕秧种下以后,当年就开花,真是色香双绝,不同凡卉;第二年花花叶叶,更为繁盛,翠盖红裳,几乎把整个莲塘都遮满了。
并蒂到处都是,并且一花中有四五芯,七八芯,以至十三个芯的,花瓣多至一千四百余瓣。
只为负担太重了,花头往往低垂着,使人不易窥见花芯,因此苏州培养碗莲的专家卢彬士老先生所作长歌中,曾有“看花不易窥全面,三千莲媛总低头”之句,表示遗憾,其实我们只要走到水边,凑近去细看时,还是可以看到那捧心西子态的。
今夏花和叶虽觉少了一些,而水面却暴露了出来,让我们欣赏那水中花影,仿佛姹娅欲笑哩。
远香堂西邻的倚玉轩,与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而北面的斜坡上有一个荷风四面亭,三者位于三个角度上,恰恰形成鼎足之势,而三处都可观莲,因为都是面临莲塘的。
香洲贴近水边,可以近观,倚玉轩隔一条花街,可以远观;而荷风四面亭翼然高处,可以俯观,好在莲花解意,婉娈可人,不论你走到哪一面,都可以让你尽情观赏。
穿过了曲桥,从假山上拾级而登,就见一座楼,叫做见山楼,凭北窗可以看山,凭南窗可以观莲,并且也可以远观远香堂后的千叶莲花了。
走进别有洞天,就到了园的西部,沿着起伏的曲廊向西行进,就看到一座美轮美奂的花厅,分作两半,一半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庭中旧时种有山茶十八株,而曼陀罗就是山茶的别号,因以为名。
另一半是三十六鸳鸯馆,前临池沼,养着文羽鲜艳的鸳鸯,成双作对地在那里戏水,悠然自得。
池中种着白莲,让鸳鸯拍浮其间,构成了一个美妙的画面;正如宋代欧阳修咏莲词所谓:“叶有清风花有露,叶笼花罩鸳鸯侣”,真是相得益彰,而大可供人观赏,供人吟味的。
向西出了三十六鸳鸯馆,向北走过一条小桥,就到了留听阁,窗户挂落,都是精雕细刻,剔透玲珑。
我们细细体味阁名,原来是从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古诗句上得来的。
这个阁坐落在西部尽头处,去莲塘不远,到了秋雨秋风的时节,坐在这里小憩一会儿,自可听到残荷上淅淅沥沥的雨声的。
1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拙政园的?重点介绍了拙政园的哪几处景观?(4分)12.文中大量引用诗句,增添了莲景的风韵。
请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4分)13.作者为什么说“拙政园实在是一个观莲的好去处”?对远香堂的莲花他又做了哪些方面的介绍?(4分)14.从观莲的角度看,作者介绍完留听阁便停笔不写是否有道理?为什么?(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
(共10分)(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二)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①,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②,退则死法③,当恁么④时也不妨熟歇。
(选自《记游松风亭》) 【注释】①木末:树梢。
②死敌:死于敌手。
③死法:死于军法。
④恁么:如此,这样。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解衣欲.睡欲:想要B.月色入户.户:窗户C.念无与.为乐者与:和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耳:罢了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7.“月色入户”一句中“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18.语段(一)和语段(二)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3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
(共4分)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9.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__________,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__________之情。
(2分)20.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
“山随平野尽”中哪个字用得好?试做简要赏析。
(2分)四、作文(50分)2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50分)(1)题目: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5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