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阅读优质课讲课教案共38页文档
中考散文阅读教学案

《中考复习指导系列——散文阅读》学案班级姓名一、有备无患(一)、回顾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散文语段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回顾散文常识1.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2、散文的分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或阐明事情蕴含的道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藤野先生》、《背影》、《散步》。
(2)抒情散文:以写景状物为主,表现事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春》、《白杨礼赞》、《紫藤萝瀑布》。
3、散文的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广泛自由,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是指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2)意境深邃。
指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现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
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清新自然、富有诗意;常用多种修辞,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文学性;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和深刻的哲理蕴涵。
二、心中有纲。
P2《考试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有道。
交流:怎样才能做到散文的有效阅读?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答题有法(一)、品味有表现力的语言12.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公开课)初中语文《走进散文——中考散文阅读之语言赏析》教案

走进散文——中考散文阅读之语言赏析教学目标:1、明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及中考散文阅读语言赏析题的考点。
2、掌握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
3、学会散文语言类题目的一般表述方式。
教学重点:明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及中考散文阅读语言赏析题的考点。
教学难点:1、掌握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
2、学会散文语言类题目的一般表述方式。
教学方法:知识梳理法、技巧训练法教学用具: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教学用时:一节课教学步骤:推荐佳作:请一位同学向大家推荐不篇或一部优秀文学作品。
(目的:一、促使学生提升自我,展示自我。
二、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
)导入:近几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中,少不了要分析散文,分值大约在14到17分之间,我们怎样才能确保在考试中尽可能多的拿到分数呢?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走进散文。
投石问路:1、散文知识知多少?神聚:主题鲜明集中。
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明确考点百战不殆:中考散文语言赏析题怎么考?烟台市中考真题再现2009年《绝唱》(共17分)20题: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1)从修辞的角度: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2)从含义的角度: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
2010年《塞外的春天》(共16分)20题: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
(5分)(1)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2011年《江南柳》(共14分)21题: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4分)(1)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第一章:散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散文阅读的意义:提高语文素养、拓宽知识面、培养审美情趣。
2. 散文的特点:真实、生动、细腻、意蕴丰富。
3. 散文阅读的技巧:捕捉关键信息、理解作者情感、感悟人生哲理。
三、教学活动:1. 讲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分析散文的特点。
3. 分享散文阅读的技巧。
四、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
2.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第二章: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技巧深入理解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捕捉关键信息:关注、开头、结尾、过渡句段。
2. 理解作者情感:通过细节描写、抒情议论句理解作者情感。
3. 感悟人生哲理:从散文中提炼出的人生道理和哲理。
三、教学活动:1. 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分析具体散文作品,示范运用技巧。
3.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学习心得。
四、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运用所学技巧进行深入理解。
2. 写一篇阅读心得,分享自己运用技巧的过程和收获。
第三章:散文阅读的实践与提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散文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不同风格的散文作品进行阅读。
2. 分析不同作者的写作特点。
3. 欣赏散文中的优美语言和精彩段落。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散文阅读实践。
2. 分析不同散文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3. 欣赏散文中的优美语言和精彩段落。
四、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
2. 写一篇阅读心得,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第四章:散文阅读的拓展与深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拓展散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研究能力。
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专项阅读PPT学习教案

1、理解词语意义 (1)近义词选词填空 如:02年23题、03年20题、04年19题、06年14题 (2)理解含义 如:04年25题、05年21题、07年22题(1)小题 2、分析词语作用 如:01年18题(“几乎”)、02年21题(“可能”“挤走 ”)
提示:对标示了引号第的24词页/共语44要页特别关注。
10.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第5页/共44页
鉴赏评价 (E级)
命题趋势
一、命题理念
1、强调“以学生为本” 2、强调能力立意 3、强调应用性 4、增强探究性 5、注重综合性 6、坚持教育性 7、体现时代性
第6页/共44页
命题趋势
二、命题特点
1、篇幅 2、材料 3、文体 4、内容 5、题型 6、答案
★归类分析(题型)
1、探究感受题(体会、感悟、理解、批注、启示、建议等)
如:01年21题、03年22题、03年29题、05年19题、
05年20题、07年26题。
2、鉴赏题 如:01年30题(写出喜欢或不喜欢的句子
)、04年28题(说明语言特点)、07年21题(本文以
“‘植物大熊猫’——四合木”为标题,你认为好在哪
第18页/共44页
谈感受
考题形式:对描写对象、人物感情、文章的内容和 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答题思路:
1.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思想感情 2.有明确的观点和态度 3.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流畅性
第19页/共44页
续写
考题形式: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续写后半部分。 答题思路:按原文的思路
二、分析理解句子的含 义及作用
《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指出,阅读应能 体会和推敲重要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这类语句常常在文章中起关键作用,牵一发而 动全身,往往能揭示文章主旨,体现作者意图。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第一章:散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散文阅读的意义:提升文学素养、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散文的特点:真实、生动、优美、有节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阅读的意义和散文的特点。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散文阅读的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谈对散文阅读的认识。
2. 讲解:讲解散文阅读的意义和散文的特点。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及阅读感悟。
4. 总结:强调散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并写一篇读后感。
2. 推荐散文作品给同学,互相分享阅读心得。
第二章: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抓住散文的主题:理解散文的中心思想。
2. 品味散文的语言: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3. 感受散文的情感:体会散文的情感表达。
4. 分析散文的结构:把握散文的层次结构。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主题。
2. 讲解: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阅读一篇散文作品。
4. 总结:强调掌握散文阅读技巧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2. 写一篇关于散文阅读技巧的心得体会。
第三章:散文阅读的策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策略。
2. 培养学生高效阅读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快速浏览:把握散文的大意。
2. 精细阅读:深入理解散文的细节。
3. 批判性思维:分析散文的优缺点。
4. 联想与想象:丰富阅读体验。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人教版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大多数能够跟随老师的讲解,主动提问,表现出了对散文阅读的兴趣和热情。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散文阅读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散文阅读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散文阅读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散文阅读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散文阅读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散文阅读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散文阅读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散文阅读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3)散文的阅读策略: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散文的阅和态度、如何分析散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
2.教学难点
(1)散文的深层含义理解: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散文中的深层含义和隐喻,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
散文阅读教案

散文阅读教案散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散文欣赏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散文写作。
二、教学内容1.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2.散文的分类及代表作欣赏。
3.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4.运用散文进行写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散文的定义、特点和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讨论法:运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3.实践法:通过解读散文作品、阅读实践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讲解(15分钟)讲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对散文的分类进行介绍,并选取代表作进行欣赏和解读。
3.阅读与讨论(20分钟)学生分组阅读散文作品,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和意义等,然后展开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4.阅读方法与技巧(10分钟)讲解散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如抓住故事情节、理解比喻和象征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写作练习(15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个写作主题或素材,引导学生运用散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艺术欣赏能力。
6.总结与展望(5分钟)总结教学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并展望下一次散文阅读的内容和任务。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篇散文作品,并撰写阅读感想或读后感。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2.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写作练习成果,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教学PPT、散文作品等。
[中考散文阅读理解]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V1
![[中考散文阅读理解]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V1](https://img.taocdn.com/s3/m/2ae6948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d.png)
[中考散文阅读理解]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V1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中考散文阅读的要求和评分标准;2. 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提高散文阅读的速度和准确度;4. 通过阅读散文,提高语文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考散文阅读要求和评分标准在中考散文阅读中,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深入挖掘文章意义,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色彩,并能够进行简要的阐释和评论。
中考散文阅读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阅读理解能力:对文章细节和中心思想、情感的理解程度;(2)应用能力:对文章内容能够抽象和应用的程度,如判断、推理、比较等;(3)语言表达能力:对文章内容能否准确、清晰地进行表述。
2. 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散文阅读中,学生应该采取以下方法和技巧:(1)阅读前预测:通过标题、阅读题、关键词等,预测文章的内容和主旨;(2)全面阅读:第一轮全面阅读,建立大致印象;第二轮细读,理解语境、理解细节、捕捉情感;(3)把握文章结构:从整篇文章的结构入手,理解文章的脉络和逻辑,把握中心思想和情感;(4)注意词语和句式:捕捉生词和难句,通过猜测、推断、背景信息等方式进行理解。
3. 散文阅读的速度和准确度中考散文阅读是时间紧迫的,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阅读、理解、分析一篇散文,因此速度和准确度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应该通过多读多练,提高阅读速度和精度,增强语文文化素养,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
三、教学手段本节课教学手段主要包括:1.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介绍中考散文阅读的要求和评分标准、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散文阅读的速度和准确度等内容;2. 课堂演示:通过示范,模拟中考散文阅读,演示阅读方法和技巧、速度和精度;3. 课堂练习:通过练习,检验学生散文阅读的能力和水平,提高阅读技巧和速度;4. 课堂互动:通过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散文阅读内容和领域,增强语文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