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训练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训练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公交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原因是()A.乘客有惯性B.公交车有惯性C.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D.公交车和乘客都有惯性2.如图所示是炮弹的运行轨迹,当其运动到最高点时,若外力突然消失,则炮弹将()A.处于静止状态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C.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按原来的轨迹运动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B.在太空中遨游的卫星没有惯性C.下坡的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其惯性也越来越大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如图所示,飞机在空中匀速直线向前飞行时,每隔一段相同的时间向下投掷一枚炸弹,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在炸弹下落过程中,下列关于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5.玩滑板车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当用力蹬一下地,滑板车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若不再蹬地,滑板车最终会停下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板车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阻力是滑板车最终停下来的原因C.滑板车停下来是因为它不受力的作用D.滑板车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它受到惯性的作用6.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与惯性无关的是()A.紧固锤头B.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进C.安全气囊对人起到保护作用D.在草地上滚动足球,越滚越慢7.如图所示,玩具车一直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车上有A、B、C三个洞,某一时刻从车上的B洞(洞口足够大且朝上)沿竖直向上方向发射一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小球最终将()A.落在车上的A洞B.落在车上的B洞C.落在车上的C洞D.A,B,C都有可能8.如图所示,小明猛然抽出水杯下的纸条,水杯仍然稳稳的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杯静止是因为水杯受到惯性作用B.这一现象是因为水杯具有惯性而纸条没有惯性C.水杯没动说明力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在水杯中加水这个实验会更好完成,说明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二、填空题9.由苹果下落得到启示,提出“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观点的科学家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有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有解析)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物理作业单(有答案)8.1 牛顿第一定律要点总结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或者受力平衡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条件:没有受到力或受力平衡。
3.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一切”,表明定律适用的条件:所有的宏观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实际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实际的情况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3)“或”,表明二者必有其一。
(4)当物体原来静止时,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
当物体运动时,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变为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出来的,即实验探究的方法是:实验与推理相结合。
课节练习1.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
关于该实验和记录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移动的距离s/cm 18.3 26.8 98.2A.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大B.三次实验需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C.阻力越小,物体的速度减小得越慢D.该实验运用了科学推理的方法2.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时物体总是静止的B.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静止状态,不受力时物体总是作匀速直线运动C.一切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B.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①伽利略: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
【物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8.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精选份(含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精选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下的小球拿至A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在A、C两点之间往复摆动,如果不考虑空气对小球的阻力,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当小球摆至B点时,如果细线突然断裂,小球将竖直下落C.当小球摆至C点时,如果小球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在C位置D.小球摆动过程中,随着小球位置的改变,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也随之改变2.如图所示,教室里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A.加速下落B.匀速下落C.减速下落D.保持静止3.下列实例中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教员在驾驶汽年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自身的惯性C.以较大速度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比较困难说明惯性与速度有关D.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4.空军在为灾区空投物质,为了使救灾物质准确地落在投掷区,飞行员在投掷物资时应( )A.在正上方投掷B.在飞到投掷区正上方之前投掷C.在飞过投掷区正上方之后投掷D.无论怎样投掷都能落在投掷区5.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A.向西加速B.向东加速C.向西减速D.向东减速6.西宁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中,小李同学抛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实心球由于(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受到推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受到重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7.如图所示,木块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小车碰到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将( )A.立即停下来B.仍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C.立即向后倒下D.立即向前倒下8.大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小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脱了老虎的捕捉。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B. 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 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D. 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 跳远时先助跑B. 踢球时穿带钉的球鞋C. 严禁车辆超速行驶D. 行车时系好安全带3.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从座位上向前冲的原因是()A. 乘客没坐稳B. 乘客没抓好扶手C. 乘客具有惯性D. 乘客的座位太光滑4.前行的公交车内,某时刻悬挂在横杆下的拉手突然向公交车的右侧飘起,公交车正在()A. 直行急加速B. 直行急刹车C. 向左急转弯D. 向右急转弯5.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B. 以岸边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C. 运动员奋力向后划浆,龙舟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龙舟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龙舟具有惯性6.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行驶时具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B. 汽车变速时具有惯性,匀速行驶时没有惯性C. 汽车转弯时须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D. 乘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乘员的惯性7.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钢珠。
在实验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钢珠因断电下落。
如图是描述钢珠下落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钢珠下落的路径。
以实验车为参照物,正确描述钢珠下落路径的示意图是( )A. B. C. D.8.当你坐在一辆向前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汽车的运动状态和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A. 匀速行驶,车具有惯性B. 加速行驶,人具有惯性C. 减速行驶,人具有惯性D. 正在转弯,车具有惯性9.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使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球将()A. 保持断绳时的快慢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C. 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D. 立刻停下来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汽车被限速,是因为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 行车时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人的惯性C. 推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D. 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二、填空题(共6题;共13分)11. 4月28日,马龙夺得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成为54年来获得三连冠的第一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答案一、基础提升1.如图,给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自由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小车在_____表面速度减小得最慢;伽利略对类似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通过_____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后来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揭示_____ 关系的牛顿第一定律.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移动B.将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移动C.将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移动D.将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移动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可以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B.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因此不能肯定这个定律是正确的C.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不受力,就一定处于静止状态4.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的运动状态就定改变5.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某一天,吊线突然间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6.如图所示,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 A=4m/s、V B=2m/s、vc=0.如果小球在经过B处时,A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做_____动,速度大小为_____;若小球在C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___(不考虑空气阻力)二、能力提升7.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8.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A.小明正确B.小华正确C.都正确D.都不正确9.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将排球竖直向上击出后,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原因是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_____,而将排球向斜上方击出后,其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如图,小宇站在水平地面上的滑板车上,脚用力蹬地,车就前进,当车滑起来后,不再蹬地,车_____(填“会”或“不会”)立即停止,这说明运动_____ (填“要”或“不要”)力来维持.车最终停下来,是受到_____作用,这说明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须有_____作用11.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④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只要填写序号)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_____A.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B.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C.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D.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三、拓展训练12.(多选)用细线将一个金属小球悬挂于匀速上升的电梯中,小球稳定后,剪断悬线,则下列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电梯为参照物,小球立即下落B.以电梯为参照物,小球先上升、后下落C.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球立即下落D.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球先上升、后下落直击中考1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总结概括出这重要规律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托里拆利14.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A. 匀速直线下落B.匀速直线上升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15.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来实现的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填“快”或“慢)4)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是通过符合逻辑的_____得出的正确结论(6)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____不变答案1.木板推理力与运动2.C3.C4.C5.C6.匀速直线2m/s 静止7.C8.D9.相反排球运动方向与所受到的重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10.不会不要受到阻力力11.④②①③C12.AD13.C14.D15.相等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慢匀速直线运动推理不需要运动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 8.1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

8.1 牛顿第一定律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水平放置的密闭玻璃管内充有水,如图所示,当玻璃管突然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时,水中的气泡将()A.向右运动B.向左运动C.保持不动D.无法判断2.面向车前进方向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的人,突然感到坐椅背紧压在他的背上,这时可以判定()A.一定是汽车突然减速B.一定是汽车突然加速C.一定是汽车紧急刹车D.一定是汽车在急转弯3.在图中所描述的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是()A.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B.正在环岛上行驶的汽车C.正在加速升空的火箭D.正在草坪上自由滚动的足球4.在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时,老师和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对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任何位置开始下滑B.实验现象表明,物体受到的力越小,越容易静止C.运动的小车会停下,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5.在一列沿直线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某同学相对于列车竖直向上跳起,他会落在起跳点的()A.原点B.后面C.前面D.侧面6.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球,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其他阻力不计,设车无限长,则两小球()A.一定不相碰B.一定相碰C.若m1>m2,则肯定相碰D.若m1<m2,则一定不相碰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宇宙飞船内,由于物体完全失重,所以物体的惯性消失B.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大速度,从而增大惯性C.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只是它在地球上的1/6D.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惯性与速度及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8.下列事例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铅球离手后可继续飞行B.紧急刹车时,安全气囊弹出C.助跑跳远D.敲击锤柄,锤头会紧套在柄上9.若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则该物体()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保持静止C.运动状态可能发生改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10.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一定是因为它不受力B.加速、减速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是改变了,但匀速转动的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C.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而我们看到生活中的物体要维持运动状态需要力是表象,事实是:动力平衡掉阻力,使物体惯有的性质显现出来D.在生活中,要维持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持续的施加力,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1.百度视频官方发布消息,朱一龙在春晚舞台上表演的《青春跃起来》被选为2019年春晚人气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同步习题 《8.1 牛顿第一定律》包含答案

8.1 牛顿第一定律一.多选题1.如图所示的现象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能发生()A.甲是在小车突然停下时B.甲是在小车突然被拉动时C.乙是小车突然停下时D.乙是小车突然被拉动时2.下列实例属于防范物体惯性的是()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定距离后起跳B.行车时保持安全车距C.公交车发动时,广播提醒人们站稳扶好D.雨伞被水打湿后,用力将水甩掉3.如图所示,货车内部悬挂一个小球,在运行过程中发现球的悬线摆角不同,关于货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车在前行中加速B.乙车在倒车中加速C.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丁车在前进中刹车4.下列现象中,能显出物体具有惯性的是()A.足球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B.汽车拐弯时,车上的人站不稳C.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D.拍打衣服时,尘土会掉下来5.如图所示,从车箱顶的A处有一小球自由落下,结果落在底板上的B处,则此时该车箱所处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匀速向左运动B.向左加速运动C.匀速向右运动D.向右减速运动6.坐在公共汽车里的人,身体突然向前倾,这可能是由于汽车()A.突然减速前进B.突然加速前进C.向前行驶时突然刹车D.突然向后开动7.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惯性的是()A.百米跑道终点留有一段空地B.用力拍打衣服除去灰尘C.人踩在西瓜皮上会滑倒D.洗衣机将湿衣服甩干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有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
9.如图所示的小车实验中,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它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著名的定律就是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的。
10.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状态。
11.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该物体将作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而概括出来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测试试题(含答案)

《牛顿第必定律》同步练习◆ 选择题1.质量为 M的滑块甲和质量为m的滑块乙( M> m),先后从同一圆滑斜面的同样高度处由静止滑下,而后沿同一圆滑水平面持续运动.假定水平面足够长,那么两个滑块在圆滑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将()A.渐渐变长 B .渐渐变短C.保持不变 D .以上状况都有可能2.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术竞赛时,可经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司机忽然刹车时,杯中水可能发生的状况是()A.仍保持水平B.将向前溢出C.将向后溢出D.会溢出,但不可以确立溢出方向3.以下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时不简单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物体不受力的状况下也能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遇到的力也可能是均衡力D.只受一对均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此中一个力,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必定增大4.以下生活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 B .高速路上汽车要限速行驶C.人踩到西瓜皮上易滑倒D.跳远运动员跳远时要助跑◆ 填空题5.小强同学在踢足球时,使劲踢向足球,足球受力后凌空而起,球走开脚后能在空中持续飞翔,是因为足球拥有,同时他也感觉脚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6.一个质量为500g 的货物,随“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入太空.与发射前对比较,该货物的惯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为了研究摆锤的摇动,小明用细绳把摆锤悬挂起来,将摆锤从 A 点静止开释,利用频闪照相技术拍摄摆锤在同样时间间隔的地点(如图).(1)摆锤抵达最高点 B 时,能否处于均衡状态?(2)小明发现摆锤从 A 点到 O点时速度愈来愈大,他从照片中获取的凭证是.8.经过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相信你又认识了一些科学家吧,此中对你影响最深的科学家是,他的主要贡献是.◆ 实验研究题9.刘伟同学为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图的斜面实验.(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同样,在实验中刘伟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刘伟采纳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2)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地点状况看,图中小车所受阻力最大.(3)刘伟从实验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圆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4)牛顿在古人研究成就的基础上,总结处牛顿第必定律,它的内容是:.10.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和同一高度处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分别停在如下图的地点.(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低端的同样.(2)结论:表面越圆滑,小车遇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得.(3)推理:假如表面绝对圆滑,小车遇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久做.(4)牛顿第必定律是在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家的而总结概括出来的.(5)经过实验研究后,对牛顿第必定律的知识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力不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原由,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11.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靠谱事实和理论思想联合起来,能够深刻地揭露自然规律,如牛顿第必定律的得出.与此近似,人们为研究质量不一样的物体在真空中的着落快慢,做过下边的理想实验:将形状和体积都同样的金、铅、木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三种密度不一样的介质中(ρ介质 1>ρ介质2>ρ介质3),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开释,观察比较三个小球着落的状况,如下图.由实验可知:(1)在同种介质中,着落速度最快的是球(选填“金”、“铅”或“木”);(2)介质密度越小,三个小球着落时的速度;(3)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中着落时,.答案与分析◆ 选择题1.解:滑块 M、 m先后从同一圆滑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则滑块M、 m抵达水平面上时的速度相等;而后沿同一圆滑水平面持续运动,圆滑平面不受摩擦力,则两滑块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速度相等,同样时间内经过的行程相等,因此它们之间的距离将保持不变.应选 C.2.解:司机忽然刹车时,车的速度减慢,而杯中水因为惯性仍旧会向前运动,故水可能会向前溢出.应选: B.3.解: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相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余要素没关,故 A 错误;B、牛顿第必定律告诉我们,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状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 B 正确;C、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然是改变的,因此曲线运动必定是变速运动,不行能是遇到均衡力的作用,故 C 错误;D、只受一对均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此中一个力,假如撤去的这个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则物体将会做减速运动,故 D 错误.应选 B.4.解: 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是因为赛车因为惯性要保持本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故 A 不切合题意;B、限速行驶是为了防备碰到紧迫状况时,因为惯性没法实时让车停下来,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故 B 不合题意;C、正内行走的人,处于运动状态,当他踩在西瓜皮上时,因为摩擦力太小,因此脚不可以立刻停下,因为拥有惯性,还要保持本来的运动状态,因此就向滑倒.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故C不合题意;D、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起跳前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起跳后,人因为惯性会跳的更远,属于利用惯性.故D切合题意.应选 D.◆ 填空题5.解:足球离开脚后能在空中持续飞翔,是因为足球因为惯性仍保持本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脚对足球施加力,足球对脚也施加一个力,说了然力的作用是互相的;故答案为:惯性;互相.6.解:全部物体都有保持本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形状,该性质称为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相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没关,因此该物体与发射前对比较质量是不变的,故该货物的惯性不变;故答案为:不变.7.解:(1)抵达最高点时,摆锤只遇到重力一个力的作用,因此它遇到的力不是均衡力,它处于非均衡状态.( 2)由题意,频闪仪每隔同样时间照相一次,而摆锤间距越来越来大,则知摆锤的速度愈来愈大.故答案为:( 1)否;( 2)摆锤相邻地点间隔愈来愈大.8.解: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中学习了牛顿的牛顿第必定律.故答案为:牛顿;牛顿第必定律.9.解:( 1)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抵达水平面时的机械能同样,速度同样;采纳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在这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短,这是因为毛巾表面最粗拙,小车在该表面遇到的阻力最大;(3)若水平面绝对圆滑,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发生改变,小车将保持本来的速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第必定律的内容是:全部物体在没有遇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答案为:( 1)控制变量法;( 2)甲;( 3)匀速直线;( 4)全部物体在没有遇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0.解:(1)依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地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拥有同样速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测试试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题(2)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拙程度相关,接触面越粗拙,摩擦力越大;反之接触面越光滑,则摩擦力越小,当摩擦力越小时,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3)推理:假如表面绝对圆滑,小车遇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第必定律是在大批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家的推理而总结概括出来的.(5)力不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原由,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故答案为:(1)速度;( 2)越远;( 3)匀速直线运动;( 4)大批实验;推理;( 5)改变.11.解;( 1)由图可知,小球在着落过程中,金球运动的最快,速度最大;(2)由图可知,三个小球在介质 3 中比在介质 1 中同样时间内着落的距离相差最小,因为ρ介质 1>ρ介质 2>ρ介质 3,故介质密度越小,三个小球着落时的速度相差越小;(3)介质的密度越小,速度相差越小,故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中着落时,着落速度相等.故答案为:( 1)金;( 2)相差越小;( 3)着落速度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D.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2.牛顿第一定律()A. 它是由大量实验直接证明出来的B. 它揭示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 它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推理概括出来的D. 它是由牛顿凭空想象出来的3.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B.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C.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4.关于汽车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运动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B. 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汽车在急刹车时的惯性最大D. 汽车在行驶时、静止时以及急刹车时的惯性一样大5.如图所示,教室里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A. 加速下落B. 匀速下落C. 减速下落D. 保持静止6.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将发生的现象()A. 物体会立即停下来B. 物体将慢慢停下来C. 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7.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A. 匀速直线运动B. 立即停止运动C. 速度越来越快 D. 速度越来越慢8.如图,一只钢球从圆槽的顶端滑下,若滑到最低点(O点)时,钢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钢球的运动路线是()A. 1B. 2C. 3D. 49.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下的小球拿至A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在A、C两点之间往复摆动,如果不考虑空气对小球的阻力,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 当小球摆至B点时,如果细线突然断裂,小球将竖直下落C. 当小球摆至C点时,如果小球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在C位置D. 小球摆动过程中,随着小球位置的改变,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也随之改变10.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始终匀速向右运动,现把一物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左侧,物块将随传送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当物块匀速时,物块没有惯性B. 当物块匀速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块不受力作用C. 整个过程中,物块一直受摩擦力的作用D. 整个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先增大后不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1.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用到的推理方法是______;英国科学家______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______状态。
12.洗手后用力甩手,可以把手上的水甩掉,这是由于水具有______的缘故;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______(填“没有”或“仍具有”)惯性。
13.如右图观察到的现象,可知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突然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时,乘客由于______而向前倾倒。
14.投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
分析原因:一方面实心球具有______,继续向前运动,另一方面实心球由于受到______作用而下落。
假如小球在下落过程中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它将______。
15.如图所示,一辆小车正在向右行驶,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
当看到小球向左摆动时,小车在做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若此时小球受到的所有力消失,相对于地面将会______(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16.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______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__相同。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__。
(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
(4)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______。
(5)若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__处释放,比较小车在______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17.如图所示,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活动”中,小明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 (相同/不同)高度滑下,分别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纸板、玻璃等物品,观察小车在不同表面上的滑行的情况.(1)关于小车在不同物体上运动情况,以下四个说法中有一个是理想化的推论,其余三个是可靠的事实,其中是理想推论的是______(A)小车在毛巾、纸板、玻璃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B)小车在玻璃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远(C)如果没有摩擦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D)小车在玻璃上滑行的距离比在纸板上滑行的距离远(2)本实验中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有:______ .(只要填写一种)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18.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他会向前倾.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19.跑步过程中,小明踩到了松开了的鞋带,摔了一跤。
小强连忙扶起了小明,并且对他说:“跑步前,一定要用力系紧鞋带,这样鞋带就不易松开了。
”(1)为什么小明会摔倒?(2)小强的话里包含了什么物理知识?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故AC错误,B正确;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会停下来,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以下知识答题:(1)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应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答案】C【解析】解: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也不是科学家凭空猜想出来的,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故选:C。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是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此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过程,其不是用实验直接验证的,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
3.【答案】C【解析】解:A、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故A正确;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正确;C、物体受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不变,故C错误;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可以判断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性质,没有任何条件,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本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于物理常识的理解,这些在平时是需要学生了解并知道的,看的就是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情况。
4.【答案】D【解析】【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惯性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要特别注意。
(1)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2)质量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解答】A.汽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故A错误;BCD.汽车的惯性是由汽车的质量决定的,与汽车的速度无关,因此汽车行驶时、静止时以及急刹车时的惯性一样大,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外力消失的一瞬间,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下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牢记牛顿第一定律,会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物体的状态。
【解答】教室里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电灯的运动状态将不做任何改变,即仍保持静止状态,故D 正确。
故选:D。
6.【答案】C【解析】解: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则物体将不受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将保持自己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根据以下知识答题: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物体处于平衡,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7.【答案】A【解析】解: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即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A。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力消失的一瞬间,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下去。
本题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8.【答案】B【解析】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时,静止的将保持静止,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当钢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时,他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B。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即可判断出钢球的正确路线。
本题重点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9.【答案】C【解析】解:A、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小球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小球一直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故A错误。
B、当小球摆至B位置时,如果细线突然断裂,小球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或向左运动,小球还受到重力作用要向下运动,所以小球要向右下方或左下方运动。
故B错误。
C、当小球摆至C位置时,小球的速度为零,小球瞬间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如果小球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故C正确。
D、在同一位置,重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故D错误。
故选:C。
(1)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