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提取方法.

合集下载

分离提纯蛋白质的方法

分离提纯蛋白质的方法

分离提纯蛋白质的方法
蛋白质是营养中很重要的一类物质,它们可以参与营养的过程,也可以参与多种有机反应,因此,提纯蛋白质是很有必要的。

提纯蛋白质的方法一般有硅胶沉淀法、沉淀抽提法、膜分离法等。

一、硅胶沉淀法
硅胶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提纯蛋白质的方法,它可以将大分子质量,体积小的分子排除在外,只提取蛋白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实验时间短,并且耗材成本也较低。

操作时,将样品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将稀释液中加入适量的硅胶,冷却混匀,经过适当的时间,硅胶就会沉淀在液体中,沉淀物吸附在硅胶上,把沉淀后的液体收集起来,经过一定的漂洗操作,就可以得到纯的蛋白质。

二、沉淀抽提法
沉淀抽提法是一种常用的提取蛋白质的方法,它可以对样品中的蛋白质进行极限沉淀,然后通过抽提的方式分离蛋白质和其他组分。

操作时,将样品加入硫酸钾溶液,然后搅拌均匀,再添加一定量的酒精,使大分子量的蛋白质极限沉淀,抽提上层液体,将抽提的液体经过一定的处理,利用蒸馏抽提的方法,就可以提取出纯净的蛋白质。

三、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一种利用滤膜的选择性孔径对物质的分离。

蛋白提取方法

蛋白提取方法

蛋白提取方法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在细胞代谢、生长发育、免疫防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对于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蛋白提取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所帮助。

1. 细胞裂解法。

细胞裂解是蛋白提取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细胞膜破坏,使细胞内的蛋白质释放出来。

常用的细胞裂解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包括超声波法、高压破碎法和冻融法,而化学法则包括使用洗涤剂和蛋白酶等。

选择合适的细胞裂解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蛋白提取率。

2. 盐溶液沉淀法。

盐溶液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与盐溶液中的离子结合力的差异,通过逐渐增加盐浓度使蛋白质沉淀。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纯化效果好,适用于大多数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

3. 凝胶过滤法。

凝胶过滤法是一种分子大小分离的蛋白质纯化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凝胶的孔隙大小对蛋白质进行分离,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孔隙而被排除,而较小的蛋白质则可以通过凝胶孔隙。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适用于大多数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4. 亲和层析法。

亲和层析法是一种通过蛋白质与特定配体之间的亲和作用进行纯化的方法。

常用的亲和层析柱包括Ni-NTA树脂、葡聚糖树脂和抗体树脂等。

这种方法可以选择性地提取目标蛋白质,纯化效果好,适用于特定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

5. 蛋白质电泳法。

蛋白质电泳法是一种通过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用的蛋白质电泳包括SDS-PAGE和原位电泳等。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分辨率高,适用于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和纯化。

总结。

蛋白提取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之一,不同的蛋白提取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和研究目的。

在进行蛋白提取实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实验目的进行优化。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种蛋白提取方法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蛋白提取方法

蛋白提取方法

蛋白提取方法蛋白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生物医学研究、食品工业、药物研发等领域,蛋白的提取和纯化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蛋白提取方法,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有所帮助。

1. 细胞裂解法。

细胞裂解法是一种常见的蛋白提取方法,它通过破坏细胞膜,释放细胞内的蛋白质。

通常采用机械方法(如超声波破碎、高压破碎)或化学方法(如洗涤剂裂解)来实现细胞裂解。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提取效率较高,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细胞。

2. 亲和层析法。

亲和层析法是一种通过蛋白与特定配体之间的亲和作用来实现蛋白提取的方法。

常用的亲和层析配体包括金属离子、抗体、亲和标记物等。

通过将这些配体固定在固定相上,再将混合蛋白溶液通过柱子进行层析,从而实现对目标蛋白的选择性提取。

这种方法对蛋白的纯化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

3. 凝胶过滤法。

凝胶过滤法是一种通过分子大小差异实现蛋白提取的方法。

通常采用多孔性凝胶作为固定相,将混合蛋白溶液通过凝胶柱进行层析,从而实现对蛋白的分离和提取。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对蛋白的形态和功能影响较小,适用于对蛋白分子大小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4. 盐析法。

盐析法是一种通过蛋白与盐溶液中离子相互作用的差异实现蛋白提取的方法。

在盐浓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蛋白质的溶解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蛋白的分离和提取。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对蛋白的选择性提取要求不高的场景。

5. 超滤法。

超滤法是一种通过膜的孔径大小选择性分离蛋白的方法。

通常采用超滤膜将混合蛋白溶液进行过滤,从而实现对蛋白的提取。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对蛋白的分离效果较好,但需要注意膜的选择和操作条件的控制。

总结。

蛋白提取是生物医学研究、食品工业、药物研发等领域中的重要工作。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蛋白提取方法,包括细胞裂解法、亲和层析法、凝胶过滤法、盐析法和超滤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蛋白提取工作。

蛋白提取方法

蛋白提取方法

蛋白提取方法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质,它参与了许多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

蛋白质的提取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因此蛋白提取方法的选择和优化对于科研工作至关重要。

在蛋白提取的过程中,要克服细胞壁的障碍,破坏细胞膜,使蛋白质从细胞内释放出来。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蛋白提取方法,希望能对相关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1. 直接破碎法。

直接破碎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蛋白提取方法,它适用于细胞壁较薄、易破碎的样品。

首先,将待提取的样品加入破碎缓冲液中,再通过高速离心或超声波破碎等方式使细胞破碎,释放出蛋白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注意的是破碎缓冲液的选择和破碎条件的控制,以避免蛋白质的降解和失活。

2. 化学溶解法。

化学溶解法是利用化学试剂破坏细胞膜和蛋白质的非共价键,将蛋白质从细胞内释放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尿素、甲醇等。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试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的控制,以避免对蛋白质的影响。

3. 超声波法。

超声波法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效应破坏细胞膜,将蛋白质释放出来的方法。

超声波破碎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对蛋白质的影响较小,因此在保持蛋白质活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但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波功率和破碎时间的控制,以避免对蛋白质的热性变性和氧化损伤。

4. 离心法。

离心法是利用不同蛋白质在离心过程中的沉降系数差异,将蛋白质分离提取的方法。

通过连续离心,可将蛋白质从细胞内提取出来。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注意的是离心条件的选择和沉淀物的重新悬浮,以避免蛋白质的丢失和沉淀物的污染。

5. 亲和层析法。

亲和层析法是利用蛋白质与特定配体之间的亲和作用,将蛋白质从混合物中选择性提取出来的方法。

通过在层析柱中填充亲和配体,可实现对特定蛋白质的纯化和提取。

这种方法操作复杂,但对蛋白质的选择性较好,适用于对蛋白质纯度要求较高的研究工作。

综上所述,蛋白提取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蛋白提取方法对于科研工作至关重要。

提取蛋白的方法

提取蛋白的方法

提取蛋白的方法
以下是 8 条关于提取蛋白的方法:
1. 沉淀法呀!就像那细沙在水中慢慢沉淀一样。

比如说,在做豆腐的时候,不就是通过一些物质让豆浆里的蛋白质沉淀下来嘛!这可是个很常用的法子哟!
2. 离心法呢!这不就像把东西使劲甩出去找到我们要的那个部分嘛。

你看,提取血液中的某种蛋白就经常用这个办法呀!
3. 层析法哇!这就如同在一个复杂的迷宫里准确找到我们要的宝贝蛋白。

比如说,从一堆混杂的物质里分离出特定的蛋白质,用这个准没错啦!
4. 电泳法嘿!可以想象成让蛋白们在特定的赛道上赛跑,然后我们就把目标蛋白给揪出来啦。

像检测一些蛋白的存在不就常用它嘛!
5. 亲和层析法呀!就好像蛋白们之间有独特的吸引力,我们利用这一点就能把要的蛋白抓住了呢。

比如提取和某种抗体结合的蛋白,这办法好用得很嘞!
6. 超滤法呢!类似用一个很精细的滤网把小分子筛掉留下蛋白质。

在浓缩蛋白溶液的时候不是常常会用到嘛!
7. 盐析法哇!就如同给蛋白的世界来点特别的调味,让它们乖乖地显现出来。

很多蛋白质的初步提取都离不开它呀!
8. 酸沉淀法哟!感觉像是给蛋白的环境来个小挑战,让它们沉淀下来等着我们去获取。

像从某些植物里提取蛋白就可能会用到呢!
我觉得提取蛋白的方法好多呀,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用途,关键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那个!。

蛋白质提取的方法和原理

蛋白质提取的方法和原理

蛋白质提取的方法和原理
1、蛋白质提取方法
1.1 热处理法
热处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蛋白质提取方法,通过高温高压或烧
焦来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并释放出蛋白质。

如热溶液法、微波法、
热压法等。

1.2 酸碱法
酸碱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提取方法,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电荷性质,使其带有正负电荷,从而在特定的pH下沉淀出来。

如硫酸钾法、
亚硫酸盐法、三氯乙酸法等。

1.3 有机溶剂法
有机溶剂法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常用有机溶剂如甲醇、丙酮、氯仿等,通过溶解细胞膜并使蛋白质溶于有机溶剂中,经离心
分离得到蛋白质。

如甲醇法、氯仿法、醋酸纤维素膜法等。

1.4 冻融法
冻融法是一种新兴的蛋白质提取方法,通过冻结细胞后迅速回温,使细胞壁破裂并释放出蛋白质。

该方法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或酸碱处理,可避免蛋白质的降解和失活。

2、蛋白质提取的原理
蛋白质提取的原理是利用特定的化学物质或物理条件,破坏细胞
膜和细胞壁,从而释放出蛋白质。

蛋白质在细胞内可以存在于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或细胞核中,提取蛋白质需要根据不同的生物学样品
及其组分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其中,热处理法是利用高温高压或烧焦等方式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释放出蛋白质;酸碱法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电荷性质,在特
定的pH值下使其沉淀出来;有机溶剂法是利用有机溶剂溶解细胞膜,
并使蛋白质溶于有机溶剂中;冻融法则是通过冻结细胞后迅速回温,
使细胞壁破裂并释放出蛋白质。

在蛋白质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蛋白质的降解和失活,以及
尽量减少对蛋白质的污染。

蛋白质提取方法

蛋白质提取方法

方法一:碱溶酸沉法利用蛋白质可溶于稀碱,当pH接近等电点时沉淀析出的原理,先用碱性溶液来溶解蛋白质,分离出澄清溶液,再将溶液的pH降到蛋白质的等电点使蛋白质沉淀析出,接下来分离沉淀下来的蛋白质。

碱溶酸沉法是目前操作最成熟、应用最多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常用的碱是氢氧化钠溶液。

碱溶酸沉法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控制、成本低廉的优点,缺点是提取操作时间长,蛋白质提取率低,易导致蛋自质变性,对某些原料提取出的蛋白质色泽深等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质的影响因素包括碱液浓度、碱液用量、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提取时需要辅助适当的搅拌,以利于蛋白质的溶出。

方法二:盐溶酸沉法盐溶酸沉法的原理是蛋白质可溶于低浓度的盐溶液中,调整溶液pH至蛋白质等电点时,蛋白质则沉淀析出。

浓度较低的中性盐溶液有促进蛋白质溶解、保护蛋白质活性的作用;浓度高则会导致蛋白质发生盐析作用。

常用的盐溶液是氯化钠溶液和六偏磷酸钠溶液。

和传统的碱溶酸沉法相比,盐溶酸沉法的蛋白质提取率较高,蛋白质变性差,但纯度低。

方法三:水酶法该方法适用于提取油脂含量较高的植物蛋白,在获得高品质油脂的同时得到高质量的蛋白质。

在高油植物种子中,油脂存在于细胞内,常与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等大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脂多糖或脂蛋白等复合体,必须将油料组织的细胞结构和油脂复合体破坏,才能提出里面的油脂和蛋白质。

水酶法以机械和酶解为手段,来降解细胞壁,分离出蛋白质。

操作时先借助研磨、粉碎等辅助操作将种子组织破碎,再采用对细胞壁以及对脂多糖、脂蛋白等复合体有降解作用的酶(如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蛋白酶等)来进行处理,使细胞壁断裂,脂多糖、脂蛋白等复合体破坏,从而使蛋白质和油脂容易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再经离心处理即可将蛋白质与油脂分离,得到蛋白质[381。

水酶法的特点是可同时提取油脂和蛋白质,反应条件温和,蛋白质不易变性,提取率高;缺点是酶的成本较高,用量大。

水酶法操作的关键是酶的选择,根据原料细胞结构和化学成分选取恰当的酶,才能保证提取的高效率。

蛋白提取步骤

蛋白提取步骤

蛋白提取步骤准备裂解液、蛋白酶抑制剂。

1、取2mlEP管加入500ul裂解液(已加入蛋白酶抑制剂)2、取0.1g组织,充分剪碎后加入研磨器中,加入适量液氮,将组织研成粉末状。

3、将研磨后的组织转至加有裂解液的2mlEP管中。

4、冰上超声(超声3s,停6s)共计20个循环,30%能量。

5、冰上静置30min,每10min震荡1次。

6、12000rpm,4℃离心30min。

7、收集上清,测浓度后-70℃保存。

8、煮蛋白时加5微升上样缓冲液。

2.培养的细胞(定量):⑴去培养液后用温的PBS冲洗2~3遍(冷的PBS有可能使细胞脱落)。

⑵加入适量的冰预冷的裂解液后置于冰上10~20min。

⑶用细胞刮刮下细胞,收集在EP管后超声(100~200w)3s,2次。

⑷12000g离心,4℃,2min。

⑸取少量上清进行定量。

⑹将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充分混合沉淀后加loading buffer后直接上样最好,剩余溶液(溶于1×loading buffer)可以低温储存,-70℃一个月,-20℃一周,4℃1~2天,每次上样前98℃,3min。

3.组织:⑴匀浆对于心肝脾肾等组织可每50~100mg加1ml裂解液,肺100~200mg加1ml 裂解液。

可手动或电动匀浆。

注意尽量保持低温,快速匀浆。

⑵ 12000g离心,4℃,2min。

⑶取少量上清进行定量。

⑷将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充分混合沉淀加loading buffer后直接上样最好,剩余溶液(溶于1×loading buffer)可以低温储存,-70℃一个月,-20℃一周,4℃ 1~2天,每次上样前98℃,3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取方法
优点
缺点
冷丙酮提取
操作简便,适合一般蛋 白的提取。
容易使蛋白变性,杂质较 多的蛋白提取效果较差。
苯酚提取
适合提取杂质较多的蛋 白样本,需求样本量少
操作过程较繁琐,耗时 长
实例:P140678野生番木瓜蛋白提取
提取方法 冷丙酮提取 苯酚提取
胶图展示
编号 p1405670001
冷丙酮法蛋白量积(μl) 蛋白浓度(μg/μl)
10 300 11.54
30 300 9.49
60 300 8.78
120 300 7.58
由胶图可以看出,各时间段胶图条带相似,无明显差别, 可见,沉淀蛋白时间的长短,对蛋白含量分布,没有什么重 大影响。 由定量数据可知,冷丙酮沉淀大麦的时间为10min时,蛋 白浓度最高,且可以推出随着沉淀时间的增长,蛋白的终浓 度有所下降。 许多研究表明,冷丙酮沉淀蛋白时间过长会导致蛋白质 降解,时间过短会使蛋白质沉淀不完全。
冷丙酮沉淀 1.冷丙酮沉淀的时间与温度。 2.超声功率和时间,重在观察超声后样品溶性的均匀度。 3.还原烷基化。
苯酚提取 1.各种试剂的正确及精确配置。(如:蔗糖提取液) 2.加入饱和酚后的充分震荡和离心。(使蛋白充分与酚、色素H键 结合,让其分三层) 3.纯化蛋白。(甲醇、TCA/冷丙酮去色素、苯酚等杂质)
丙酮沉淀蛋白的机理是: 根据库伦定律,溶液介电常数的下降(丙酮25摄氏度时介电常数为21,水 为81),造成静电作用力的增强,同时,丙酮与蛋白对水的争夺直接导致水化 层的破坏,从而造成蛋白沉降。
丙酮造成蛋白变性的原因: 常温或升温时,蛋白立体结构展开,丙酮极容易与其中的色氨酸、酪氨酸 等氨基酸进行疏水结合导致蛋白变性,所以我们通常预冷丙酮并且低温操作。 低浓度的盐不会沉淀,但是通常盐浓度高于0.1molL时,因为介电常数的降低导 致盐的溶解度也下降而析出。初始蛋白浓度不易过高,很容易造成共沉淀。
有机溶剂沉淀法相比其他沉淀法的优缺点: 优点 1.分辨能力高,即一种蛋白质或其他溶质只有在一个比较窄的有机溶剂浓度 范围内沉淀。 2.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溶剂可以使实验尽可能准确。 3.成本较低。 缺点 容易引起蛋白质变性失活,操作常需在低温下进行。且有机溶剂易燃、易 爆、安全要求较高。
第三谈:冷丙酮和苯酚提取的命脉
2.还有呢? 。。。。。。。。。。。。。。。。。。
蛋白提取浅谈
合伙人:李富生、袁倩、贺位皇 2015-1-19
蛋白提取
第一谈:蛋白的个性 第二谈:捕获蛋白的网
第三谈: 冷丙酮和苯酚提取的命脉
第四谈:蛋白提取哪加强
5
第一谈:蛋白的个性
按蛋白物种类别,蛋白可分为: 1.植物蛋白(色素) 2.动物蛋白 3.微生物蛋白(培养基洗脱)
根据蛋白的溶解性,蛋白可分为:
682.95 406.50 461.79 335.99 345.60 181.33
苯酚法蛋白量(ug)
852.92
455.50 751.99 461.81 764.61 518.59
P1405670002 P1405670003
P1405670004 P1405670005 p1405670006
第四谈:蛋白提取哪加强
第二谈:捕获蛋白的网
1 . 高浓度中性盐沉淀法(盐析)(不变性)
2. 有机溶剂沉淀法
原理:脱水作用和降低介电常数
破坏了水化层
破坏了双电层,增加带电 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3. 等电点沉淀法 原理: 净电荷为0,彼此失去了电荷排斥作用而趋于凝聚。 4. 重金属盐沉淀法 原理:当溶液的PH大于等电点时,蛋白质颗粒带负电,这样它就容易 与重金属离子结成不溶性盐而沉淀。 5. 有机酸沉淀法 原理:当溶液的PH小于等电点时,蛋白质颗粒带正电,它就与生物碱 试剂或酸类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盐而沉淀。
1.可溶性蛋白质 :可溶性蛋白质是指可溶于水、稀中性盐和稀酸溶液。 可溶性蛋白约占总蛋白含量的80%
2.醇溶性蛋白质: 一类不溶于水而溶于70%~80%乙醇的蛋白质。
3.不溶性蛋白质 :此类蛋白质既不溶于水、稀盐溶液,也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4
——针对溶解性如此调皮的蛋白,我们该用什么溶剂感化它呢? ——L3裂解液(尿素、SDS、Tris)
1.冷丙酮沉淀时间。
在蛋白提取操作流程中,最为耗时的属于冷丙酮沉淀这一步,一般沉淀2h甚 至过夜。 在提取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如何压缩冷丙酮沉淀的时间,或者找到一个最适 宜的时间,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时间的大大缩短,不仅可以提高效率 ,而且可以提高产率。
以大麦麦粒为研究对象(植物杂质多,蛋白提取率 低) 采用单一变量原则,只控制冷丙酮沉淀时间的不同,设时间为t,取 四个有代表性的时间点:10、30、60、120(单位:min) 使用TCA/冷丙酮沉淀蛋白流程, 最后得胶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