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小结与复习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小结与复习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小结与复习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小结与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

2.进一步了解基本图形的轴对称性.

3.按要求能够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4.能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回顾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及它的基本性质.掌握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2.通过回顾进一步了解基本图形(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3.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

4.能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利用轴对称能进行一些图案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回顾与思考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并且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回顾与思考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

重点: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难点: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新知探究】

(一)基础知识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则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

成轴对称:如果两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则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对称轴:这一条直线叫对称轴

常见图形的对称轴

角:1条。(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线段:2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它本身)

等腰三角形:1条。(底边上的中线或高或顶角平分线)

等边三角形:3条。(三边上的“三线合一”)

长方形(矩形):2条。(对边中点所在直线)

'

正方形:4条(两对边中点和两对角线所在直线)

正n边形:n条

圆:无数条

(二)轴对称的性质

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常见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1、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线段的一条对称轴

(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端距离相等

(四)、角平分线性质

(1)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角的对称轴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3、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

(2)它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并且三线合一。

(3)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

(4)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等边三角形

(1)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

(3)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等于60°

\

【知识运用】

1、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2cm和5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

A.9cm B.12cm

C.9cm和12cm D.在9cm与12cm之间

2、观察图7—108中的汽车商标,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 ( )

3、对于下列命题:(1)关于某一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3)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一定是关于经过该线段中点的直线的对称点;(4)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

|

A.0 B.1 C.2 D.3

4、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A.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构成的图形 B.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构成的图形

C.有一个内角为30°,另一个内角为120°的三角形 D.有一个内角为60°的三角形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就是它的顶角平分线 B.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就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一部分 C.一条线段可看作以它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D.两个三角形能够重合,它们一定是轴对称的

6、在等腰△ABC 中,AB =AC ,O 为不同于A 的一点,且OB =OC ,则直线AO 与底边BC 的关系为 ( ) A .平行

B .垂直且平分

\

C .斜交

D .垂直不平分

7、△ABC 中,AB =AC ,点D 与顶点A 在直线BC 同侧,且BD =AD .则BD 与CD 的大小关系为 ( )

A .BD >CD

B .BD =CD

C .B

D <CD

D .BD 与CD 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8、在△ABC 中,AB =AC ,∠A =44°,则∠B = 度.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50°,则顶角是 度.

10、已知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和6,则它的周长等于 . 11、如图,ED 为△ABC 的AC 边的垂直平分线,且AB=5,△BCE 的周长为8,则BC = .

:

12、如图,在△ABC 中,∠C =90°,∠B =15°,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交AB 于E ,若DB =10cm ,则AC = .

#

13、如图,在△ABC 中,过C 作∠BAC 的平分线AD 的垂线,垂足为D ,DE ∥AB 交AC 于E .求证:AE =CE

【复习小结】

这节复习课你收获了什么

第11题

第12题

13题

第三章【思考与练习】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 一、判断题 1、各组名称和各组分配次数是分配数列的两个要素。( ) 2、单项数列只有一栏数值。() 3、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其分组方法均对总体按某标志分组。() 4、连续型变量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5、简单表就是将总体各单位按一个标志分组所形成的统计表。() 答案:1、√2.×3.√4.√5.×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 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 2、下列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年龄分组 C.工人按性别分组D.工人按民族分组 3、变量数列中各种频率的总和是()。 A.大于100%B.小于100% C.等于100%D.不等于100% 4、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2,组数为6,则组距为()。 A.8.6 B.8 C.6 D.9 5、某变量数列,如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 A.85在第一组B.75在第二组 C.95在第三组D.85在第二组 6、某小组5个学生的统计课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70分、62分、86分和76分,这5个数字是()。 A.标志B.标志值 C.变量D.指标 7、说明统计表名称的词句,在统计表中成为()。 A.横行标题B.纵栏标题C.总标题D.指标数值8、统计表的纵栏标题是用来说明()。 A.统计表的名称B.各组的名称 C.统计指标的名称D.指标数值 9、在填列统计表时,若某项统计数据免填,其符号为()。 A.…B.×C.-D.0 10、区分简单表与分组表是看()。 A.对总体是否分组B.对总体按几个标志分组 C.宾词部分有几栏数值 答案:1.C;2.B;3.C;4.D;5.B;6.B;7.C;8.C;9.B;10.A 三、多项选择题 1、对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是因为这些原始资料是()。 A.零碎的B.系统的C.分散的D.具体的 2、统计分组的关键()。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附答案)

A B E C ' D C 22.5o 图1 图2 七年级(下)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练习题 一、选一选,牛刀初试露锋芒!(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下列分子结构模型平面图中,有一条对称轴的是( ) 3.如图1,将长方形ABCD 纸片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C '处, BC '交AD 于E ,若22.5DBC ∠=°,则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 则图中45?的角(虚线也视为角的边)的个数是(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 个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两个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一定能够完全重合 B .对称图形的对称点一定在对称轴的两侧 C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其对应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它们的对称轴 D .平面上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不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 5.如图2,△AOD 关于直线l 进行轴对称变换后得到△BOC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DAO=∠CBO ,∠ADO=∠BCO B .直线l 垂直平分AB 、CD C .△AO D 和△BOC 均是等腰三角形 D .AD=BC ,OD=OC 6.将一个正方形纸片依次按图 a ,图 b 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c 中的虚线裁剪, 最后将图d 的纸再展开铺平,所看到的图案是( ).

图3 图5 图7 图6 图4 a b c d 7.如图3,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5cm ,BC=10cm , △ABC 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则△ACD 的周长 为( ) A .10 cm B .12cm C .15cm D .20cm 8.图4是小明在平面镜里看到的电子钟示数,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 A .12:01 B .10:51 C .10:21 D .15:10 9.把两个都有一个锐角为30°的一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5所示 的图形,两条直角边在同一直线上.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 )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 个 10.如图6,AB AC =,120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D ,那么DAC ∠ 的度数为( ). A .90? B .80? C .70? D .60? 二、填一填,狭路相逢勇者胜!(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在一些缩写符号:① SOS ,② CCTV ,③ BBC ,④ WWW ,⑤ TNT 中,成 轴对称图形的 A B C D

第2课时生活中的轴对称(一)

第2课时生活中的轴对称(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通过动手实验,掌握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难点: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评讲 1.复习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2.评讲上节课的作业,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二、新课 1.什么是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试验:发给每位同学右边两个图形的纸张,把纸张 沿着虚线折叠,观察对折后的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 是否完全重合?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两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练习:在上图的(2)中,把A、B、C的对称点标出来。 试验:在纸上滴上墨水,把纸张对折,随后打开,看看形成的两块墨迹是不是关于折痕对称?它的对称轴是哪一条?把它画出来。 2.轴对称图形(或关于某条直线成对称的两个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所以它的对应线段(对折后重合的线段)相等,对应角(对折后重合的角)相等。 3.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如图(1),如果沿着虚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会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若把这个图形看成是左右两部分,则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虚线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如图(2),如果沿着虚线折叠,右边的图形会与左边的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虚线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若把(2)中的左右两个四边形看成是一个整体的图形,那么这个整体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因此,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怎么看图形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选项的右边图形与左边图形成轴对称?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导学案

教学反思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第一课时 5.1 轴对称现象 一、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 对称图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2、会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二、学习重点: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观察与分析,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学习难点:找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与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一)预习准备 (1)预习书115~117页 (2)预习作业: 1.如图所示的几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所示,下面的5个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如图所示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学习过程: 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 _______图形,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 2、对称轴是一条_______,有些轴对称图形可能有几条,甚至无数条对称轴。 3、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_______ 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4、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区别:轴对称是_______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_______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5.你认识世界上各国的国旗吗?如图7-4所示,观察下面的一些国家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甲乙丙丁戊 B.甲乙丁戊 C.甲乙丙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知识要点及练习题_北师大版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分类 轴对称 角平分线 轴对称实例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生活中的轴对称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的性质 镜面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的应用:图案设计 一、轴对称图形 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理解轴对称图形要抓住以下几点: (1)指一个图形; (2)存在一条直线(对称轴); (3)图形被直线分成的两部分互相重合; (4)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的只有一条,有的则存在多条; (5)线段、角、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三角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二、轴对称 1、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可以说成:这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2、理解轴对称应注意:

(1)有两个图形; (2)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3)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形,但两个全等的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4)对称轴是直线而不是线段; 三、角平分线的性质 1、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该角的对称轴。 2、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四、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又叫线段的中垂线。 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五、等腰三角形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 3、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4、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 5、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除外),其底边上的高或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6、等腰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不是它的对称轴,它们所在的直线才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7、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8、“三线合一”是等腰三角形所特有的性质,一般三角形不具备这一重要性质。 9、“三线合一”是等腰三角形特有的性质,是指其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和中线,这三线,并非其他。 10、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11、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常用的两种方法: (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8教学设计--中心对称图形小结与思考

第三章中心对称图形(小结与思考) (第1课时) 连云港师专附中王加梅 一、课标要求: 1、通过旋转的具体实例,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 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也彼此相等; 2、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能探索出 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较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3、梳理出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回顾、思考本章所学的知识及思想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梳 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进一步丰富对平面图形相关知识的认识,能有条理的、清晰地阐述自己 的观点; 3、通过“小结与思考”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反思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本章复习教学的重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反思与交流的过程中回顾本章知识,梳理所学内容,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四、教学难点:本章的知识内容较多,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本章的知识,使所学内容系统化; 五、思路设计:本节教学应以中心对称为主线,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研究图形旋转的性质,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研究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及三角形中位线和梯形中位线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梳理本章所学内容: 1、旋转———图形的旋转————绕着某点旋转180°———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 【设计说明:(1)复习由一般旋转到图形的旋转,进一步理解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由转动任意角度到转动180°的情形,培养学生由一般到特殊的辨证观;(3)通过旋转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2、已知:△ABC和一点O,画△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三角形;(1)点O在△ABC外;(2)点O与△ABC的一个顶点重合 (3)点O是△ABC的一边BC的中点 【设计说明:(1)进一步巩固中心对称的概念;(2)通过本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画一个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画法——关键是找对称点;(3)从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测试题卷及答案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 称》测试题卷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全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涉及一个图形 B .如果两条线段互相垂直平分,那么这两条线段互为对称轴 C .所有直角三角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D .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点M (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1,-2) B .(-1,2) C .(1,-2) D .(2,-1) 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 A .等腰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圆 D .线段 4、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2cm ,则斜边的长为( ). A .2cm B .4cm C .6cm D .8cm 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cm ,一边为11cm ,则腰长为( ). A .11cm B .7.5cm C .11cm 或7.5cm D .以上都不对 6、如图:DE 是△ABC 中AC 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厘米, 则△EBC 的周长为( )厘米. A .16 B .18 C .26 D .28 7、如图所示,l 是四边形ABCD 的对称轴,AD ∥BC ,现给出下列结论: ①AB ∥CD ;②AB=BC ;③AB ⊥BC ;④AO=O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是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 ( ). E D C B A l O D C B A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综合测试题(一)及答案

图 2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综合测试题 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等腰三角形的 重合(也称“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 .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4、角的平分线性质: 一、选一选,牛刀初试露锋芒!(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下列分子结构模型平面图中,有三条对称轴的是( ). 3.如图1,将长方形ABCD 纸片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C '处,BC '交 AD 于E ,若22.5DBC ∠=°,则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则图中45?的角(虚线也视为角的边)的个数是(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两个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一定能够完全重合 B .对称图形的对称点一定在对称轴的两侧 C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其对应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它们的对称轴 D .平面上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不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 5.如图2,△AOD 关于直线l 进行轴对称变换后得到△BOC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DAO=∠CBO ,∠ADO=∠BCO B .直线l 垂直平分AB 、CD C .△AO D 和△BOC 均是等腰三角形 D .AD=BC ,OD=OC 6.将一个正方形纸片依次按图a ,图b 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c 中的虚线裁剪, 最后将图d 的纸再展开铺平,所看到的图案是( ) . a b c d E C ' 22.5 图1

第七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小结与思考

第七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小结与思考 【知识点击】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1.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或者 , 的两直线互相平行; 练习: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有( ) A. 1个或3个 B.2个或3个 C.1个或2个或3个 D.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 练习:如图2,添加条件: ,可以使AB ∥DC.你的根据是: . 3.平移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 移动 ,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练习:下列现象是数学中的平移的是( ) A 、树叶随风飘落 B 、电梯由一楼升到顶楼 C 、DV D 片在光驱中运行 D 、“神舟”六号宇宙飞船绕地球运动 4.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对应点所得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如图4,面积为12cm 2的△ABC 沿BC 方向平移至△DEF 位置, 平移的距离是BC 的三倍,则图中四边形ACED 的面积为 5.三角形的分类 6.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及其应用 (1)当三边大小给定时,方法:_________________;(2)当三边中有字母参数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①长度为2cm 、3cm 、4cm 和5cm 的木棒,从中任取3根,可搭成 种不同的三角形 ②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a ,7,则a 的取值范围是 ;如果第三条边是偶数,则第三条边可能 是___________;如果这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的周长是 . 7.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 (1)三角形高线;(2)三角形角平分线;(3)三角形中线 练习:①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此一点定在( ) A. 三角形的内部 B.三角形的外部 C.三角形的一条边上 D. 不能确定 ②到三角形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 三条高线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交点 C.三条中线交点 D. 不能确定 8.三角形的内角和(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__;(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______________. 练习:①△ABC 中, C B A ∠=∠=∠3 1 21 ②△ABC 中,C B A ∠=∠=∠23,则∠A ③在ABC ?中, 36=∠C ,=∠-∠B A 9.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________________;练习:①如图9-1,x = ,y = 。 ②如图9-2, 64=∠A , 30=∠B , 44=∠C ,则=∠BOC . 10. 多边形内外角和(1)n 边形内角和等于 ;(2)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条数为 ;把多边形分成_________个三角形;对角线总条数为______________;(3)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为______. 练习:①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②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4倍,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③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44°,则此多边形是______边 (2)按边分 (1)按角分 图2 4 321E D C B A D E 图4 C B A x +10()?x +70()? y ? x ?图9-1

第三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小结与思考

第三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小结与思考 一、基础知识: 1、平均数:如果有n 个数x 1 ,x 2 ,…,x n ,那么:= x 叫做这n 个数 的 ,简称为 . 2、中位数: 一般地,将一组数据按 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处于 位置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处于 位置的 数的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 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4、方差:用一组数据x 1,x 2,…,x n 与它们的平均数x 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即 s =2 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5、极差:一组数据的最 数与最 数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二、经典例题: 例1、在“感恩一日捐”捐赠活动中,某班40位同学捐款金额统计如下,则在这次活动中, 该班同学捐款金额的平均数是 元. 金额(元) 20 30 36 50 100 学生数(人) 3 7 5 15 10 例2、某户家庭今年1-5月的用电量分别是:72,66,52,58,68,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52 B .58 C .66 D .68 例3、某校六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数如下:10 , 11 , 12 , 13 ,9 , x .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例4、为了筹备班级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A 、平均数 B 、加权平均数 C 、中位数 D 、众数 例5、小明和小刚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 1 2 3 4 5 小明 13 14 13 12 13 小刚 10 13 16 14 12 n x x x n +?++21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全章导学案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第一课时 5.1 轴对称现象 一、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 对称图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2、会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二、学习重点: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观察与分析,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学习难点:找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与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一)预习准备 (1)预习书115~117页 (2)预习作业: 1.如图所示的几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所示,下面的5个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3.如图所示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学习过程: 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图形,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 2、对称轴是一条_______,有些轴对称图形可能有几条,甚至无数条对称轴。 3、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_______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4、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区别:轴对称是_______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_______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5.你认识世界上各国的国旗吗?如图7-4所示,观察下面的一些国家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甲乙丙丁戊B.甲乙丁戊C.甲乙丙

戊D.甲乙戊 6.小红将一张正方形的红纸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在这张重叠的纸上剪出一个非常漂亮的图案,她拿出剪出的图案问小冬,打开后的图案的对称轴至少有() A.0条B.1条C.2条D.无数条 7.如图所示,从轴对称的角度来看,你觉得下面哪一个图形比较独特?简单说明你的理由. 8.观察如图所示的图案,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在图中画出所有的对称轴. 9.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从几何图形的性质考虑哪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请指出这个图形,并简述你的理由. 拓展: 1.如图所示,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回顾小结: 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 2.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 3.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和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而言,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它们都有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图形能的特征.

北师大版《生活中的轴对称》章节经典测试题

北师大七下《生活中的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 (每小题2分,共28分)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比是1:2,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___________. 2.ΔABC 和ΔA ’B’C’关于直线L 对称,若ΔABC 的周长为12c m,ΔA’B’C’的面积为6cm 2,则Δ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_,Δ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 3.△A BC 中,AD ⊥BC 于D,且BD=CD ,若AB=3,则AC=_____. 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2 cm,其中一边的长是8 c m,则其余两边长分别为_____. 5.轴对称图形_____有一条对称轴,_____有两条对称轴,_____有四条对称轴,_____有无数条对称轴.(各填上一个图形即可) 6.如图,是用笔尖扎重叠的纸得到的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则AB 的对应线段是 , EF 的对 应线段是 ∠C 的对应角是 连结CE 交L 于O,则 ⊥ ,且 = 7.如图,OC 平分∠AO B,D为OC 上任一点,DE ⊥OB于E,若DE =4 cm,则D 到OA 的距离为_____. 8.如图,在△ACD 中,AD =BD =BC ,若∠C =25°,则∠ADB = . 9.如图,裁剪师傅将一块长方形布料ABCD 沿着AE 折叠,使D点落在B C边上的F 点处,若∠BA F=60°,则∠DAE= . 10.如图,在△ABC 中,∠C=90°,DE 是A B的垂直平分线,∠A=40°,则∠CDB= ,∠CBD = . 11.如图,在ΔABC 中AB =AC ,∠A=36°,B D平分∠A BC ,则∠1=_______, 图中有______个等腰三角形。 12.如图,ΔAB C中A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点D.(1).若∠A =38°,则∠DBC=______________。 (2).若AC +BC=10cm,则ΔDBC的周长为___________。 13.如图,从镜子中看到一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此时的实际时刻是________。 1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5 cm,一腰上的中线将周长分为3∶2两部分,则此三角形的底边长为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B D D A B C N M D B 1

生物化学小结与思考题: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小结 1蛋白质的生物学作用:功能蛋白、结构蛋白 2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组成、化学组成)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二十种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及名称(三字缩写符、单字缩写符) 4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两性解离、茚三酮显色、与2,4-二硝基氟苯(DNFB)反应、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的反应 5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肽、肽键、活性多肽及一级结构的测定 6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β-折叠、β-转角、自由回转)、三级与四级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亚基)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维持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化学键 7蛋白质的性质:大分子性质、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离心法、凝胶过滤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两性解离(等电点、电泳、离子交换)、胶体性质、蛋白质沉淀(可逆沉淀、不可逆沉淀)、蛋白质变性、紫外吸收及颜色反应 8蛋白质的分类:按外形及组成分类 思考题: 第一次课 1)蛋白质、氨基酸的定义。 2)蛋白质有哪些生物学功能? 3)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特点。 4)写出人体所需的八种必需氨基酸。 第二次课 1)什么是氨基酸的两性解离与等电点? 2)氨基酸有哪些重要的呈色反应? 3)何谓生物活性肽?举例说明。 4)了解蛋白质各级结构的定义及其主要的化学键。 第三次课 1)解释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及具备生物功能的条件。 2)阐述蛋白质变性作用的定义、实在及影响因素。 第四次课 1)蛋白质有哪些重要的化学反应? 第二章核酸化学小结 1、酸是遗传物质载体的证明和研究历史 2、核酸的化学结构:戊糖、碱基(A、T、G、C、U),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原子编号) 3、DNA的结构:一级结构(核酸序列及其表示、基因及基因组、序列测定)、二级结构(Watson -Crick双螺旋模型、Z-DNA)、结构维持的化学键 4、RNA结构与功能:碱基组成特点、RNA的种类结构及功能 5、核酸的性质:酸碱性、变性与复性、分子杂交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测试题卷及答案

第五章生活中得轴对称全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涉及一个图形 B.如果两条线段互相垂直平分,那么这两条线段互为对称轴 C.所有直角三角形都不就是轴对称图形 D.有两个内角相等得三角形不就是轴对称图形 2、点M(1,2)关于轴对称得点得坐标为( ). A.(-1,-2) B.(-1,2) C.(1,-2) D.(2,-1) 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得就是( ) . A.等腰三角形 B.正方形 C.圆 D.线段 4、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得直角边为2,则斜边得长为( ). A.2 B.4 C.6 D.8 5、若等腰三角形得周长为26,一边为11,则腰长为( ). A.11 B.7、5 C.11或7、5 D.以上都不对 6、如图:DE就是△ABC中AC边得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厘米, 则△EBC得周长为( )厘米. A.16 B.18 C.26 D.28 7、如图所示,就是四边形ABCD得对称轴,AD∥BC,现给出下列结论: ①AB∥CD;②AB=BC;③AB⊥BC;④AO=OC 其中正确得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若等腰三角形腰上得高就是腰长得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得底角就是( ). A.75°或15° B.75° C.15° D.75°与30° 9、把一个图形先沿着一条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再沿着与这条直线平 行得方向平移,我们把这样得图形变换叫做滑动对称变换.在自然界与日常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这种图形变换(如图1).结合轴对称变换与平移变换得有关性质,您认为在滑动对称变换过程中,两个对应三角形(如图2)得对应点所具有得性质就是( ). A.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B.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 A C B 图2 图1 l O D C B A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单元测试题 测试时间: 姓名: 成绩: (总分:120分)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 ). A.1条 B.2条 C.3条 D.无数条 2.如图1,∠1=∠2,PD ⊥AB ,PE ⊥BC ,垂足分别为D 、E ,则下列结论 中错误的是( ). A.PD=PE B.BD=BE C. ∠BPD=∠BPE D.BP=BE 3.下图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在下面四个图形中,如果将左边的图形作轴对称折叠,哪一个能变成右边的图形( ). A B C D 5.如果一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一个内角是6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含30°角的直角 三角形 6 . 如图,AB AC BD BC ==,,若40A ∠=o ,则ABD ∠的度数是( ) A .20o B .30o C .35o D .40o B A D C

7.我国的文字非常讲究对称美,分析下图中的四个图案,图案【】有别于其余三个图案. A B C D 8.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然后用笔尖在上面扎出“B”,再把它铺平,你可见到() 9.下列图形中,线段AB和A’B’(AB=A’B’)不关于直线L对称的是() L A B A' B' L B A B' A' L B A B' A' L A' B' A B A. B. C. D. 10.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称点一定在( ) A.这直线的两旁B.这直线的同旁 C.这直线上D.这直线两旁或这直线上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两腰相等;(2)两底角相等;(3)是图形; (4)“三线合一”。指顶角的、底边上的、底边上的重合. 2.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相等.如图所示,BM平分∠ABC,PD⊥AB,PE⊥BC,则 = ;若PD=3,则PE= . A B C M P D E A B C M N P

逻辑学(各章小结与思考题)

第二章练习题 1、 从概念的分类来看,下面语句中带括号的概念是什么概念?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3)(非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4)(行政法规)是(法律汇编)中的一部分。 (5)节日里的城市到处鲜(花)锦簇,让人眼(花)缭乱。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3)“非国家工作人员”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负概念、实体概念。 (4)“行政法规”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法规汇编”是一个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5)“鲜花”的“花”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眼花缭乱”的“花”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属性概念。 2、 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1)A 、死亡 B 、意外死亡 C 、正常死亡 D 、溺死 E 、非正常死亡 (2)A 、犯罪 B 、故意犯罪 C 、过失犯罪 D 、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E 、交通肇事 (3)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著名科学家 D 、中国科学家 E 、本世纪杰出科学家 (4)A 、太阳 B 、恒星 C 、出升的太阳 D 、地球 E 、位于北半球的国家 答: (1) (2) (3) (4) 3、 下面对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吗? (1)“中国”概括为“联合国” (2)“等边三角形”限制为“等角三角形” (3)“集体所有制企业”限制为“工业企业” (4)“法”概括为“行为规范” (5)“书”概括为“纸张” 答:(1)不正确,“中国”和“联合国”是全异关系。概括或限制后的概念与原概念必须具有从属关系。 (2)不正确,“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是全同关系。 (3)不正确,“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工业企业”是交叉关系。 (4)正确,“法”与“行为规范”是种属关系。 (5)不正确,“书”与“纸张”是全异关系。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学案及答案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学案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第一课时 5.1 轴对称现象 一、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 思考问题的习惯。 2、会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二、学习重点: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观察与分析,认识轴对称和 轴对称图形,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学习难点:找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与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 系与区别 (一)预习准备 (1)预习书115~117页 (2)预习作业: 1.如图所示的几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所示,下面的5个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如图所示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学习过程: 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图形,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 2、对称轴是一条_______,有些轴对称图形可能有几条,甚至无数条对称轴。

3、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_______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4、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区别:轴对称是_______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_______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5.你认识世界上各国的国旗吗?如图7-4所示,观察下面的一些国家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甲乙丙丁戊 B.甲乙丁戊 C.甲乙丙戊 D.甲乙戊6.小红将一张正方形的红纸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在这张重叠的纸上剪出一个非常漂亮的图案,她拿出剪出的图案问小冬,打开后的图案的对称轴至少有() A.0条 B.1条 C.2条 D.无数条 7.如图所示,从轴对称的角度来看,你觉得下面哪一个图形比较独特?简单说明你的理由. 8.观察如图所示的图案,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在图中画出所有 的对称 轴.

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小结与思考学案

课题:C.7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复习执笔人:王瑞强审核人:使用日期: 复习目标: 1、能正确说出数据收集及整理描述的方法及知识要点。 2、能应用相关的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能根据数据的整理描述进行决策和获取信息。 学习重点:应用学习的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难点:根据数据的整理描述决策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知识点回顾: 1、数据的收集方法是; 各自的优缺点是 各自选用的要求: 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的含义? 总体:个体: 样本:样本容量: 2、数据的整理描述方式有 频数:频数和= 频率:频率和= 3、统计图的具体种类是 4、列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频数分布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一样吗?若不同,有何区别与联系? 【课堂探究、合作提升】 基础演练 1.下列调查中,适合进行普查的是() A.《新闻联播》电视栏目的收视率 B.我国中小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的人数 C.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D.一个班级学生的体重 2.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广播操比赛,全年级有个班级,每个班级有名学生,规定每班抽 名学生参加比赛,这时样本容量是() A.13 B.50 C.650 D.325 3.某市有名学生参加考试,为了了解考试情况,从中抽取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在这个问题中,有下列三种说法: ①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②名考生是总体;③样本容量是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0种 B.1种 C.2种 D.3种 4. 某校七班的全体同学最喜欢的球类运动用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来表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的具体人数 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的总人数 C.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一学期来喜欢各种球类的变化情况 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现在最喜欢各种球类的人数的大小关系 5.妈妈做了一份美味可口的菜品,为了了解菜品的咸淡是否合适,于是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________.(填“普查”或“抽样调 查”) 6.学校团委会为了举办“庆祝五·四”活动,调查了本校所有学生,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这次学校赞成举办郊游活动的学生有 人. 7.下列调查中,哪些用的是普查方式,哪些 用的是抽样调查方式? (1)了解一批空调的使用寿命; (2)出版社审查书稿的错别字的个数; (3)调查全省全民健身情况. 8.请指出下列哪些调查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1)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业余时间娱乐的主要方式; (2)在公园里调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3)调查一个班级里学号为3的倍数的学生,以了解学生们对班主任老师某一新举措的意见和建议. 9.请指出下列抽样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 (1)为了了解某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调查10台该种空调每台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 (2)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 拓展提升 10.某班有学生50人,根据全班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绘制的统计图(如 图),求参加其他活动的人数. 11.为了解某学校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情况,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查了 部分学生参加音乐、体育、美术、书法等活动项目(每人只限一项) 的情况.并将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1)求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查了多少名学生; 第4题图 第6题 第10题

生活中的轴对称 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学生生活在图形世界中,许多美丽的事物往往与图形的对称联系在一起,教材提供了飞机、脸谱、蝴蝶、奖杯等图片,目的是使学生从这些图形中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教材在安排上通过学生观察图片,鼓励学生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又给学生的自主探索留有很大的空间。轴对称现象是学生新接触的一个教学内容。学生需具备初步的几何识别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的特点,要求学生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广泛联系,体会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和文化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能说出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 2.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画出其对称轴,找到对称点 3.发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共同特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泛运用和它的丰富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的实质。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或关于轴对称的图片 学生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张纸和一把剪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在生活中,许多事物与图形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的事物图案和标志,请大家观赏。(投影显示) [教学说明:创设情景将生活中的对称图案和标志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对称美牵引到数学中来] 二、探索研讨 1.看一看,想一想 细心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图片如:蝴蝶、蜻蜓、对称简笔画等,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投影显示) 请同学们细心观察动画后,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投影显示) 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面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就称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你能举例说说吗? 2.做一做(活动) 将同学们准备好的一张纸对折后,用笔沿着折线画一条直线,然后从折叠处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试着画出它的对称轴 [教学说明:让同学们从动手实践中总结出结论:剪出来的图形关于折线对称] 3.谈一谈 观察下列三组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