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一对一备课教案1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备课教案设计五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最新的备课教案设计五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五月的田野》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碌、削”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舒、柔、甩”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懂课文,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升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学生准备:课前留意观察田野的风景。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五月田野风景的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课题。
谈话导入:现在正值五月,你眼里五月的田野什么样?引导学生交流自身对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五月田野的自然景观。
3.师: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4.师:美丽神奇的田野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月的田野,去体验体验乡下孩子的童年吧!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可以抽读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利用已经熟知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田埂”、“竹管”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忙碌”、“喷香”、“清香”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5.学生初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读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五月的田野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勾画关于的重点词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
3.引导学生抓住自身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关键的语言文字来品味与理解。
部编版三年级第三单元一对一辅导教案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
桃符是从周代开始,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
从宋朝开始,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名字改成了“春贴纸”和“春联”,到了明朝才广泛普及开了(朱元璋大力提倡贴对联),全部写在红纸上贴在门上,因此中国第一幅春联是由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生在五代,归顺北宋)题在桃木板上的,这幅对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宋史·蜀世家》有记载)。
(3)读《元日》,看看北宋时期,人们过初一与今年有什么相同的、不同的。
相同的习俗:放爆竹宋朝:喝屠苏酒,现在吃水饺,个别人喝酒,喝什么酒,非常自由。
水饺作为春节必吃食品是从明朝普及的。
宋朝的饺子叫“角儿”,不是春节大家都吃的食品。
宋朝:初一挂桃符,现在贴的春联都在除夕前贴好。
从这些相同与不同中,可以看出世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一首诗,记载了那时候的风俗,让读者知道知道一千年的宋朝人是怎么过节的。
(4)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扑面而来。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赏析:这是王安石的一首著名的诗作《元日》,“元日”就是阴历正月初一。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大约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逢年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
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
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避瘟。
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
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
“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
一对一语文教案

一对一语文教案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与方法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学内容课文讲解: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训练: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学方法讲授法: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法:____________________实践法:____________________4、教学时间与安排每周课时: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5、教学费用总价:____________________支付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6、双方责任与义务学生责任与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责任与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7、协议有效期起始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结束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8、违约责任学生违约: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违约:____________________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次一对一语文教学,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字词、语法知识,提高文言文和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具备较为扎实的写作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
111 具体包括:准确理解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能够辨别病句并进行修改;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技巧,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和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年级一对一语文第2次课

2019年春季 三年级一对一辅导讲义(第2次课)姓名: 日期: 2019.6.14课题:期末冲刺之阅读理解专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阅读理解从文中提取信息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小学三年级常见的阅读题型及答题方法一、教学衔接(一)检查上周的家庭作业,总结上周的收获,提出本节课的要求(二)入门考:(一)拼拼写写,我能行。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妈妈加班没回家,他只好到隔壁一个作.(zu ō zu ò)坊里写作.(zu ō zu ò)业。
2.这种鲜.(xi ān xi ǎn )花来自美洲,我们这边鲜.(xi ān xi ǎn )少有人见过。
3.跟老板折.(zh ē zh é)腾了半天,总算让他同意打折.(zh ē zh é)了。
4.透过门缝.(féng fèng),他看见妻子正在灯下缝.(féng fèng)补衣服。
(三)选择正确的字打“√”。
1.请不要打(继 断)他的话,让他(继 断)续把话说完吧。
2.由于(旋 旅)途劳累,她刚下车就感到天(旋 旅)地转。
(四)一字多义。
信:①信用;②相信;③信奉(宗教);④听凭,随意,放任;⑤凭据;⑥书信。
1.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 ) 2.我才不信.咧,你别小人说大话啦! ( ) 3.爸爸很久没回家了,我决定写一封信.给他。
( ) 4.他们一家都只信科学,不信宗教。
( )zh ān ji āo x ùn s ù m ó x íng w ēi w ǔp ǔ t ōng p ào m ò l à zh ú xi ōng m ěng5.不要信.口开河,说话一定要负责任。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到那时我就把头发烫起来。
(改为“被”字句)2.小蘑菇长出来了。
(改为拟人句)3.婷婷做完了老师所有布置的作业。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备课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备课教案——赵成金2006年秋期课文1我们的民族小学学习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一、导入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一对一讲义_下载 (2)

- 让每个人同样地提升自我永成教育一对一讲义教师:学生:日期:星期:时段:课题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一、学生能够掌握学过的字词学习目标与解析学习重难点二、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的牢固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讲练结合法教师解析学习内容与过程与批阅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我会把花连到相应的花盆里。
燃严层城金京庄彰éɡchénɡ zhānɡzhuānɡj īj īnɡyán c n r ǎn n二、我会拼,我会写。
ɡānɡq ín biǎo shì sīniàn shíhòu zhuànɡlìqi ān ɡuà y ōnɡb ào q īn qi è bá hé nào zhōnɡ三、我能给带点字用“√”选出正确的读音。
1、孩子若是已经长大,就得(děi dé)告别妈妈。
- 让每个人同样地提升自我2、走睁开览馆,我兴.(x īnɡ x ìnɡ)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3、大雁在天空排成一行( hánɡ x ínɡ)人字。
.4、我背(bēi b èi )着书包跑回教室。
.5、傣族( t ài d ǎi )摔跤( shuāi suāi)6、枝干(ɡàn ɡān)绒毛( y6nɡ r6n ɡ)7、民族( zhú zú)山坡( pō pē)四、组词。
作()安()装()昨()客()壮()观()礼()欠()现()扎()吹()耍 ( ) 爱( ) 拢 ( )要 ( ) 受( ) 笼 ( )五、在()里填上合适的字词。
()胜()迹()()无主()()送炭景()宜()()言()语迫()()待Shǐ j nìzhè yàng yǒu qùyǐ n r é n zh ù mù()()()()()()()六、把下面各组词语用直线合适地连起来。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课程概述本课程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的全册教案。
该教案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文字、图画、声音等表意系统的感受和基本认知能力。
- 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培养学生对文化传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三年级上册的全部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课文研究: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特点。
2. 词语研究:学生通过词语研究,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语法研究:引导学生研究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运用语言。
4.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5. 阅读拓展: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领域。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教案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对话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互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观察实践: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 游戏化研究:通过游戏化研究,增加研究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教学步骤1. 预导入:通过引入相关话题和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课堂展示:教师展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和掌握。
3. 研究实践:学生进行个体、小组或整体的研究实践活动,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4. 提示点拨: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点拨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
以上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的概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秋天的味道》优质教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秋天的味道》优质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秋天的味道》优质教学教案一一、教材概述《秋天的味道》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板块中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从秋天的味道入手,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来到家家户户写起,全面地描写了秋天醉人的味道、缤纷的色彩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朴实、生动、自然。
“秋天的味道”是课文的题目也是课文的线索,作者将秋天众多的景物用这一条线索巧妙地串起来,给人们描绘了一幅美丽、丰收、欢乐秋景图。
二、学习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并能恰当的使用;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秋天的美好,以及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了解和想象文中所描写的秋天的美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秋天的味道》是一篇抒情散文,基于散文的特点,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他们没有亲历过秋天收获时的场面,所以不太容易体会文章中所描写的种.种景象。
但是班级中总会有一些学生来自农村,他们有生活经验,对于文字会有更深的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发言权留给这样的同学,以点带面,帮助大家更好地领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三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能力,所以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文章的含义,并形成自己的感悟,进而用语言表达出来。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音乐《秋日私语》2、什么是秦艽花?六、实施过程㈠复习导入。
1、认读字卡。
2、配乐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今天老师为你带来一首钢琴曲《秋日私语》,下面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轻声地齐读课文。
㈡品读课文,交流体会。
1、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秋天的味道》。
在没有学习之前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感觉味道?2、带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备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4年月日时分至时分备课时间:2014年月日星期:年级:课时:课题:学员姓名: 教师姓名: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内容一:回归教材《老师领进门》
1、字词
(1)把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
邻()()设()()庙()()兄()()亭()()炊()()叨()()拄()()谈()()恩()()
(2)给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
后殿()红摹纸()娓娓动听()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引人入胜()炊烟袅袅()歇脚()
2、句子,写出下面名言警句的意思
(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3、篇章理解
(1)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40年的小学老师,心情如何?(激动不已)
(2)他们的交谈中,大作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语是什么?(谢谢感谢)
(3)思考: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
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
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gōng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
(4)思考:“我”当时在田老师门下,受到了怎样的教育?田老师把“我”领进了什么门?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
这些故事,有如点点春雨,滋润着我。
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二:回归教材《和时间赛跑》
1、字词
(1)把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
慰()()箭()()梭()()庭()()喘()()赢()()署()()赛()()忧()()哭()()等()()院()()悲()()奔()()途()()却()()若()()
(2)词语
忧伤——忧愁悲伤。
哀痛——悲伤,悲痛。
假若——连词,表示假设。
近义词:排除(解除)忧伤(忧戚)坚固()稠密()反义词:忧伤(快乐)永远(暂时)整齐()排列()2、妙句赏析: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含义: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时间的珍贵,并告诉我们时间就是金钱,而且是无价的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3、篇章理解
第一段(1—5自然段):写外祖母去世使我认识到时间和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让人可怕可忧
第二段(6—8自然段):“我”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常做和时间比赛的游戏。
第三段(9—10自然段):写抓紧时间和时间赛跑,使“我”成功。
与时间赛跑原因:
作者是在外婆去世后,因心里十分难受。
才在一次放学的路上决定要在太阳落山前赶回家,结果他赢了。
此后他决定事事都要和时间赛跑,也因此感受到了时间的珍贵课文结构:
总结: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
寸光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虽然明天是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
的太阳了
时间珍贵,一去不回头。
我们应加把劲,快几步,和时间赛跑。
三:回归教材《发愤立志》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锦程教育
2、字词,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夸奖骄傲对联海口拜访老朽尊敬笑吟吟
汗涔涔发愤大文豪逐渐脑海呆若木鸡恍然大悟盖世无双聪明机敏
3 课文结构理解并复述课文
(傲慢轻狂他人态度老者求教多字不识发愤立志)
(1)苏东坡为什么写了第一幅对联?
苏东坡年轻时候,仗着自己聪明机敏,又常被人夸奖,便渐渐骄傲起来。
有一年春节,他作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2)苏东坡为什么要重新写那幅对联?
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见了苏东坡,老人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无双,老朽特来请教。
”苏东坡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找自己问问题,心中十分得意。
出于尊敬,他为老者让了坐,问道:“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捧过一本书来。
苏东坡接过来,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
为什么呢?有两个字不认识。
越往下看,生字越多。
立刻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脑门上汗涔涔的。
老人说:“怎么,这些字连苏才子也不认识呀?”说完笑吟吟地走了。
(3)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
等缓过神来,才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重新写成这副门联: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学无止境骄傲自满谦虚好学勤学苦练
三:回归教材《江畔独步寻花》
1、作者介绍
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
其诗有“诗史”之称,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
2、给下面的字词注音并组词
畔()()蹊()()蝶()()娇()()啼()()3、掌握下面字词的意思:
江畔:江边
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满:长满,开满
留连:舍不得离开
恰恰: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4默写古诗(根据对应的诗意写古诗)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美丽的花朵,
千朵万朵的花儿把花枝都压低了。
舍不得离开的蝴蝶时时起舞,
自在的黄莺恰恰鸣叫。
课后
作业
学科
老师
意见
及反馈
学生
()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签字:
感言
主任审核签字:_____________
锦程教育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