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世界和我们》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6.1.8 微小世界和我们 教案.doc

6.1.8 微小世界和我们 教案.doc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8课时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一、学情分析由于观察工具的不断改进,人类的观察范围在不断拓展,看到了越来越小的生物和物质结构,在各个领域的微观层面取得了许多发明和成果,我们的生活中已广泛地享受到这些成果带来的好处。

本课是整个单元学习的总结,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和汇报交流,使他们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并对观察工具的改进和观察范围的拓展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对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知道观察工具的改进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范围;2.了解观察工具改进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总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教学难点】能够用流程图表示观察工具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使用了哪些观察工具?(学生自由回答)2.教师展示本单元用到的三种观察工具:设计意图:本堂课以课堂回顾和讨论的方式导入,学生回忆本单元使用的观察工具,应当强调眼睛也属于观察工具。

二、知识集结1.师:从古至今人类的观察工具是怎样发展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记录)教师展示正确发展路径:师:从古至今人们的观察视野是怎样拓展的?说说两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由回答)2.师:试用流程图表示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

(学生进行绘制)3.教师展示一种流程图:设计意图:该板块以学生回顾和绘制流程图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更好地理解观察工具的改进对拓展观察范围的意义。

三、学海深究微小世界探索成果汇报。

1.师: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吧!学生进行活动。

2.教师展示微生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成果。

观看视频:青霉素的应用。

师: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到处肆虐,人类对此只能束手待毙,毫无办法。

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危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并从此开始了和它们的斗争。

观看视频:巴氏灭菌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一 微小世界 微小世界和我们》优质课教学设计_6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一 微小世界 微小世界和我们》优质课教学设计_6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设计微小世界和我们【学习目标】科学概念: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过程与方法: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还将了解越来越多的自然界的秘密。

【学习重点】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的开发成果。

2.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学习难点】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学习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资料收集。

【学习过程】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北极熊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谁能叫出它的名字?谁能讲一讲它的毛色特点?生回答。

教师:好了,同学给出的答案是正确的吗?北极熊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那么请看我们的调查短片(课件) 观察工具的不断改进,让我们人类走进了微小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微小世界和我们”。

(师板书)二、回顾与总结1在没有观察工具出现时,我们用“肉眼”观察周围的世界,那时候人们相信“眼见为实”,所能观察到的便是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但这远远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人类期望着能够看更精细,这就像一首歌唱的是“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那人类借来一双慧眼了吗?借来了,首先我们借来的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放大镜(出示课件放大镜图片)。

放大镜的到来,的确给人类带来的观察的巨变,但放大镜(放大到几倍到几十倍)也是有倍数限制的,人类希望把物体放得更大,在17世纪,人们无意中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倍数,从而发明了最早的显微镜。

小学科学6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

小学科学6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

小学科学6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小学科学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小世界的存在和重要性,培养他们对微观世界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

3. 了解微生物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的影响。

4. 学会对微小物体进行分类。

二、教学准备:1. 显微镜及相关实验器材2. 放大镜3. 不同的样本: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昆虫翅膀碎片、空气中的尘埃等。

4. PPT、图片素材关于微小世界的图片和视频。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你知道我们身边有一个非常庞大的世界吗?它体积微小,却包含着无数的奇妙生物和现象。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这个微小世界。

”2. 探索微观世界(30分钟)a) 在黑板上或PPT上播放一些有趣的微小世界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微小世界的神奇和复杂。

b) 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

c) 将不同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的微小物体,并鼓励他们描述他们看到的事物。

3. 讨论微生物的作用(20分钟)a) 通过讲解或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微生物的种类和广泛存在的领域,如水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人体内的微生物等。

b) 引导学生讨论微生物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如发酵食品的制作、环境的净化以及疾病的传播等。

c) 带领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微生物。

4. 微小物体分类(30分钟)a) 教师向学生介绍分类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对微小物体进行分类很重要。

b) 展示不同的样本,并与学生一起分类,可以使用放大镜来协助观察。

c) 引导学生总结分类的依据和方法,如形状、颜色、大小、组成等。

5. 总结和展望(10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微观世界的观察和保护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更多关于微小世界的知识。

四、课堂作业:1.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寻找一种微小生物或微小物体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并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

小学科学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

小学科学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

小学科学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微小世界和我们【导言】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力、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微小世界中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和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该教案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微小世界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一、任务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感知微生物的存在和巨大多样性。

2. 学生能够描述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微生物与我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3. 学生能够培养科学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

4. 学生能够积极探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和它们的交互作用。

【二、任务内容】1. 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观察微生物的方法和实验技巧。

3. 探索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4. 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放大后的微生物图片或者播放一段有关微生物的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

2. 观察微生物的方法和实验技巧介绍使用显微镜来观察微生物,并向学生展示显微镜及其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显微镜下的水滴或几片草叶片,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微生物的方法和实验技巧。

3. 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通过展示不同种类和形状的微生物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这些微生物的特点。

教师可以呈现相关生活实例,向学生解释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4. 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调查微生物在食物加工、环境净化等方面的应用。

学生可以借助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进行调查,并在小组讨论中交流结果。

5. 微生物的分布情况研究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观察,选择不同环境(如水域、土壤、空气等)进行微生物采样。

学生将收集的样本带回实验室,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

科学《 微小世界和我们 》教案(三套)

科学《 微小世界和我们 》教案(三套)

8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一)一、教材简析:本课是整个单元学习的总结。

本课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和汇报交流,使他们了解人类在探究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丰富成果,并对观察工具的改进和观察范围的拓展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对科学工作者和技术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回顾与总结”;第二部分为“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二、教学背景:本课是整个单元学习的总结。

由于观察工具的不断改进,人类的观察范围在不断拓展,看到了越来越小的生物和物质结构,在各个领域的微观层面取得了许多发明和成果。

这些发明和成果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已广泛地享受这些成果带来的好处。

8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过程与方法: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教学难点】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资料收集,安排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运用多媒体的学生需在课前将汇报材料放到教室电脑的桌面上,并进行试演示,以节省准备时间。

【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师一边解说,一边板书):在放大镜发明前,我们用“肉眼”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那时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便是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六年级 下册科学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设计

六年级 下册科学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设计

《微小世界和我们》一、学习目标:科学概念: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过程与方法: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2.学习难点:通过对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的成果的了解,懂得用发现的眼睛看世界,用探索的精神去改造生活。

三、课堂导学:(一)回顾与总结回顾前面七节课的知识点。

(二)用流程图表示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之间的关系1.思考两个问题,想想从古至今人类的观察工具是怎样发展的?人们的观察视野又是怎么拓展的呢?2.用流程图表示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之间的关系。

(三)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1.人类在医药、食品、农业、工业及生活废弃物处理方面、生物工程方面的成果展示。

2.动手制作“小报”展示四、总结提升:让我们来一起回顾这节课的内容。

1.在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方面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

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很多秘密。

2.在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方面人类对微小世界的不断探索下,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生活的极大改善。

3.我们还知道了微生物对于我们来说既有利又有弊,有利的方面我们要加以利用,不利的方面我们要设法阻止。

五、训练检测:完成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1.细菌和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2.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3.池塘水中的微生物运动迅速,我们无法用显微镜观察它()4.微生物不仅会让新鲜的食物变质发霉,还是引起伤寒、鼠疫的元凶,所以我们要努力清除所有的微生物()(二)选择题:1.既能观察到细菌,又能观察到病毒的仪器是()A.电子显微镜B.光学显微镜C.放大镜2.馒头和面包内部疏松多孔,是因为里面揉入了()A.糖B.二氧化碳C.酵母菌3.谁发明了巴氏消毒法()A.弗莱明B.巴斯德C.列文虎克六、拓展延伸: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介绍七、课后拓展:在农业、医药、生物技术等方面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还有很多,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方面,课下利用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像老师这样制作一个报告。

教科小学科学六下《18微小世界和我们》word教案(4)

教科小学科学六下《18微小世界和我们》word教案(4)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过程与方法: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师一边解说,一边板书):在放大镜发明前,我们用“肉眼”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那时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便是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使用放大镜最多能放大25倍,能使我们看到更细小的东西,看到更多的细节,如印刷品及屏幕上的合成色彩的色斑。

而显微镜的使用则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细胞和微生物,光学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为1500倍左右,分辨率达到0.02微米。

电子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000倍,分辨本领达到30埃。

扫描遂道显微镜放大倍数为3亿倍,分辨率可达0.1埃。

在人类的不懈努力在观察工具越来越先进,我们在微小世界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卓著的,下面就请各组同学为大家介绍人类在微小世界领域的成果。

(nm是纳米,um是微米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纳米=10埃Å)二、各组汇报展示4、在展示汇报的过程中,汇报的小组可与下面的同学进行互动,可以提问或回答在座同学问题的方式进行。

三、总结1、听了看了各组的展示内容,大家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感想,感叹微小世界的神奇,感叹人类的不懈努力与聪明智慧)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微小世界和我们》公开课教案_12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  微小世界和我们》公开课教案_12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教材分析】《微小世界和我们》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的第8课。

本课为本单元的总结课。

对人类不断探索微小世界的过程进行系统的总结,并收集微小世界对各领域的影响。

本课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回顾与总结”,总结人类观察世界的工具以及观察到的物质。

第二部分为“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了解微小世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影响。

【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微小世界有了更加丰富的了解。

对一些常见的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都能熟练使用。

并且对科学世界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过程与方法: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还将了解越来越多的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知道这些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教学难点】能够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各组学生按自己汇报的课题整理好资料。

【教学过程】一、本课引入1、师:本单元我们使用了哪些可以将物体图像放大的工具?2、学生:放大镜、显微镜。

3、师:用这些工具观察到了哪些用肉眼所观察不到的物质?4、学生:细胞、微生物。

(教师课件出示观察工具和细胞等图片)5、师:我们用流程图来总结一下人类在观察世界的过程中所用工具的发展和人类观察视野的拓展。

二、制作流程图1、师:人类通过眼睛看到这个缤纷的世界,但是我们用肉眼能够看到的事物是有限的,能看到的较小的事物就是一些小昆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过程与方法:
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教学难点】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资料收集,安排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运用多媒体的学生需在课前将汇报材料放到教室电脑的桌面上,并进行试演示,以节省准备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师一边解说,一边板书):在放大镜发明前,我们用“肉眼”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那时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便是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使用放大镜最多能放大25倍,能使我们看到更细小的东西,看到更多的细节,如印刷品及屏幕上的合成色彩的色斑。

而显微镜的使用则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细胞和微生物,光学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为1500倍左右,分辨率达到0.02微米。

电子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000倍,分辨本领达到30埃。

扫描遂道显微镜放大倍数为3亿倍,分辨率可达0.1埃。

在人类的不懈努力在观察工具越来越先进,我们在微小世界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卓著的,下面就请各组同学为大家介绍人类在微小世界领域的成果。

(nm是纳米,um是微米 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纳米=10埃 Å)
二、各组汇报展示
1、课前布置学生分医学、农业、电子、冶金、生物学……等不同领域寻找相关资料。

2、资料内容可以是人类对微生物、细胞、晶体、电子等微小物质的最新发现、研究成果及对它们的利用。

3、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自己所学的专题进行整理归类,然后以书面
或电子作品的方式进行展现。

可以是文字、图片或图文结合。

也可以是录音、录相等音像内容。

录音、录像及电子作品需当堂展示,书面作品如有时间可以展示。

时间紧张的话可在教室里张贴。

4、在展示汇报的过程中,汇报的小组可与下面的同学进行互动,可以提问或回答在座同学问题的方式进行。

三、总结
1、听了看了各组的展示内容,大家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感想,感叹微小世界的神奇,感叹人类的不懈努力与聪明智慧)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但目前人类所看到的还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对此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
板书设计:
微小世界和我们
肉眼能看清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能看清小于1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
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