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公开课(29)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人教《语文园地七:识字加油站+…》姚雪珂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29

二年级下人教《语文园地七:识字加油站+…》姚雪珂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29

1人教版部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字词句运用》语文园地七——字词句运用姚雪珂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教材与学情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章内容,“字词句运用”是《语文园地七》中的一个重要板块,旨在锻炼学生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

下面,我将从三个角度解读文本。

首先,从文本来看。

本园地中的“字词句运用”版块由两道题目组成。

分别为:一、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猜一猜三个句子中加点字——摸、读、揭的读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看猜得对不对。

二、读三个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创写比喻句。

重在突出语文教学中的语用。

其次,从编者角度来看。

为了给学生的学习搭建梯子,凸显语用的重要地位,本园地在“字词句运用”的题目编排中,给学生指出了具体的学习方法,如:猜一猜、查字典、在读中观察发现等,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方向,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

最后,从读者角度来看。

教师作为读者之一,首先要对文本的阅读有,敏锐的视角,深入透彻的分析,继而才能引导学生读懂题目,学会方法。

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且本课所要学的“形声字”“比喻句”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如何在30分钟的课程内把看似简单易懂的“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认真地学完、并使得他们对“形声字”和“比喻句”有更深的认识,就是教师本身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同样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想,趣味性应当成为这节课的关键所在。

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查字典等方式,引导学生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声旁相同,读音相近,采用先猜字音后查字典验证的方法识字。

2.通过观察、判断、改写、创编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比喻句,学写比喻句。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认识比喻句,学写比喻句。

小学英语人教(精通)版五年级上册《Unit5IsthisyourschoolbagLesson29》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观摩课教案B001

小学英语人教(精通)版五年级上册《Unit5IsthisyourschoolbagLesson29》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观摩课教案B001

小学英语人教(精通)版五年级上册《Unit5IsthisyourschoolbagLesson29》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教案比赛观摩课教案精通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 Lesson 29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Knowledge aims:The new words: umbrella, fan, sun cap, cameraThe new sentences: It′s time to go home. Whose umbrella is this?It′s Peter′s umbrella.2. Ability aims: Try to act out the dialogue.3. Emotion aims: To train the pupils’interest of studying English.教学重点Whose umbrella is this? It′s Peter′s umbrella.教学难点Whose umbrella is this? It′s Peter′s umbrella.教学方法讲解、小组合作教学过程:Step 1 Revision1) Greetings. Ask and answer.Is this your English book? Here you are. Whose pen is it?Step 2 Knowledge1) Teach the new words: umbrella, fan, sun cap, camera(课件出示新词及与之相关的单词,小组讨论:根据学过的单词分析出新词的读音,以加深印象。

)2) 小组汇报:根据本组的讨论结果读出新词。

3) Ask and answer with the new words: What’s this? It’s a/an umbrella/fan/sun cap/camera. Step 3 Comprehension1) Watch TV, learn the dialogue:(小组讨论:1.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2.Who are they?3.What time is it now?4.Whose umbrella is it?5.Whose fan is it? Is it Lisa’s?6.It’s time to go home.)2) 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操练句型:It’s time to go home.3) Read the dialogue and act out this dialogue in pairs. Ask and answer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cards.。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湖心亭看雪》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湖心亭看雪》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洪塘中学郑静素一、教学目标:1、熟读美读课文,理解“绝、拿、强、更、痴”等字。

2、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三、教学重难点: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四幅西湖风光图片)你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的风光吗?是西湖。

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哪些有关西湖景色的诗词。

(很好,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古诗文,善于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一大法宝呢)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

在前人的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摇曳生姿了。

西湖的雪景又将有怎样一番动人的意韵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领略西湖的雪景。

(二)了解作者谁告诉我张岱是谁?你是通过什么了解到张岱的?(你表现很棒,因为你懂得借助工具书、注解来预习课文)“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

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

这节课我们就赏读《湖心亭看雪》。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顺,读通下面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些字音你都读准了吗?桡毳衣雾凇沆砀一芥铺毡强饮(幻灯)下面老师请一个学生读课文,这次要求更高一点,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节奏。

好,你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有板有眼。

2、读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现在我们来齐读一遍,读的过程中去发现一个字,一个评价张岱的字。

“痴”“痴”说通俗点就是什么?傻,笨,举止异常。

是啊,生活中有些人的行为就是古怪,显得呆气。

比如:有一位老师,研究数学非常投入,常常走路也在思考数学题。

有一次,他不小心碰到一根电线杆,他忙道歉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现在,我们说张岱也很痴,举止也有些异常。

你能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

冬天看雪有什么难理解的呢?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

《纪昌学射》3篇教学设计(公开课)

《纪昌学射》3篇教学设计(公开课)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纪昌学射》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9课的一则寓言故事。

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知他先要下功夫练视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微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二纪昌一一照做。

等练好了视力,飞卫才起先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白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的道理,从另一角度看,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引对学习结果也特别重要。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凝视、相当到家、百发百中”等关键词句,体会纪昌的仔细和恒心,领悟“要胜利就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3、学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寓意,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学习友述课文。

【教学流程】一、解读课题,初知大意1、师:今日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来书写课题,一边看一边想谁在干什么?2、师写“纪昌学射”:昌由两个扁扁的日组成,上面的日写得小一些,下面的日写得大一些,射的一撇不出头。

3、谁会读?指名读。

生若读成“ji”,刚好提示:“纪”是个多音字(板书),当作为人的姓氏时读作第三声“ji”,所以这个主子公的名字应读作一一“纪ji昌”。

现在谁会读课题了?指名读。

一起读纪昌学射。

4、课题中,“学”是什么意思?(学习)“射”呢?(射箭)谁能把课题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指名说。

(纪昌学习射箭)4、发觉了吗?这个课题真有意思,一读课题或许就可以知道课文的主要意思。

请大家翻开书本到141页,谁能来说一说“扁鹊治病”是什么意思?(名医扁鹊给蔡桓公看病)小结:看来有时候,课题还能帮助我们大致了解课文大意呢!(板书:了解大意)二、初读课文,质疑沟通1、那么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疑问?指名说。

(纪昌向谁学的?怎么学的?学得怎么样?)2、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这则寓言,另外,“纪昌”这个名字在文中多次出现,为了提示我们自己,请同学们一边自由读,一边在读到“纪昌”时做好第三声的记号(师示范做),现在起先吧。

部编版小学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小语四上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朗读中体会对比中感受一、阅读单元导语,直接揭题质疑师:读读单元导语,看看这个单元给我们提出了什么学习要求?师:今天我们就去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去感受科技的发展的惊人速度。

板书“世纪”,了解世纪的意思。

100年板书“呼风唤雨”,知道什么是呼风唤雨吗?板书“的”看了这个课题,你想问什么?预设:是谁创造了这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什么样的?这个世纪是哪个世纪?让我们走进路甬祥的这篇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词语掌握情况农耕社会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幻想依赖哲学家改变程度控制联系驾驶归根到底潜入原子核程控电话远洋船舶对文中一些科技术语进行简单介绍。

百亿光年、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等。

2.长句会读吗?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上百万年和百万年的区别,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3.将词语送回课文中还会读吗?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4.回答预设问题师: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谁呼风唤雨?……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新的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的公开课教学设计

29、重阳节的传说一、激情揭示课题。

1、同学们,记得农历的九月初九是什么日子吗?2、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有许多古诗是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呢,唐代诗人王维就曾写过这样的一首有关重阳节的诗,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谁能试着背一背?3、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重阳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好,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聆听那动人的传说。

(板书课题:重阳节的传说)学生齐读课题。

二、品读感悟,体会精神1、上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瘟魔拆散了一个个快乐、和睦的家庭。

桓景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他的心情怎么样?他会想些什么?生1:桓景很难过。

他想一定要为家里人报仇。

生2:桓景特别伤心。

他想一定要除掉瘟魔,不让瘟魔再害人了。

生3:桓景看到家人死去,伤心得都哭了。

他想不管有多困难,一定要学好武艺,杀死瘟魔。

2、是这可怕的瘟魔,让原来一个和和睦睦的家庭变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面对这一切,桓景化悲痛为力量,为了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苦,他毅然踏上了拜师学艺之路。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文,找出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一会儿和大家交流。

3、集体交流:指名读。

出示课件(1)桓景带着一袋干粮---------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子,A、从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生1:我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他经历千辛万苦才见到费长房。

生2:我体会到他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走了很远的路,非常辛苦。

B、师追问:是一座山吗?一条河吗?一双鞋子吗?从哪个字看出来的?三个“又”让你体会到什么?生3:我从一个“又”体会到他翻过了许许多多的山,趟过了许多的河,磨破了许多的鞋子。

C、师追问:桓景在路上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生1:他的干粮吃完了,鞋磨破了,他忍饥挨饿。

生2:山路很危险,有几次夜里赶路他差点儿摔下山崖。

生3:可能会遇到野兽,有生命危险。

D、师:同学们体会得多么深刻,把这样的体会融入句子中,谁再来读?抽生个别朗读(你读的入情入境,我仿佛看到了桓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情景;你的朗读抓住了所有听者的心。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公开课教学设计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文本简析: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文开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

第2自然段,课文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

人们生活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只能在神话中“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但是拥有了科学技术,人类就能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不再是神话,现代科学技术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可见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作用十分巨大。

第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点明文章的主旨: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选读课文8 除三害》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_29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选读课文8 除三害》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_29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确认读和理解“欺侮、抱怨、横行霸道、同归于尽”等词语。

2、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

3、懂得犯了错误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教学重点】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学文,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师: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在老百姓中流传着一些动人的故事,我们称为民间故事。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则民间故事《除三害》。

师板书,生齐读。

3、老师知道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能告诉我“三害”指哪三害吗?(猛虎、恶龙、周处)二、设疑自探: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这个故事,老师提了几个小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读着这个“害”字,你想到了什么?2、学生自学。

(1)(出示新词)欺侮抱怨剁龙惭愧横行霸道同归于尽奔走相告痛改前非(自由练习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2)出示填空:()()()是天下三害。

周处除掉了()和()这两害,百姓以为他与两害(),个个()。

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从此以后,周处(),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三、解疑合探:1、猛虎、恶龙时常祸害百姓的确该除,周处怎么也成了祸害了呢?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回答。

(1)指名回答。

(出示第一自然段:周处年轻时...............欺侮百姓。

)力气大,武艺强,这本是好事呀,为什么反倒成祸害了呢?(他仗着力气大横行霸道)什么叫横行霸道呀?你想想看,周处会怎样横行霸道?(2)出示图片,看图说说周处是怎么欺侮百姓的。

(出示:周处大摇大摆的走在大街上,他看见有人在卖香喷喷的包子,就---------------------。

卖包子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英语写作专题指导-----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九年级249班授课教师:杨全武
导语:1.中国少年说刘萱诺:真正的强者是微笑面对苦难的人2.英语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Listeningskills(听)、Speakingskills(说)、Readingskills(读)、Writingskills(写)四种技能。

一、写作目的
《标准(2021年版)》对五级写的具体要求:
1.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

2.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3.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

4.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5.能根据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二、考查内容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阶段书面表达要求学生围绕所给的文字信息、大意和要求,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进行表达。

所写内容要切中题意、文理通顺、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段落清晰、题材正确、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拼写和语法正确、大小写和标点无误、词数符合要求。

三、常用的五种基本时态
1.一般现在时:SallystudiesEnglisheveryday.
2.一般过去时:SallystudiedEnglishlastnight.
3.一般将来时:SallywillstudyEnglishtomorrow.
4.现在进行时:SallyisstudyingEnglishnow.
5.现在完成时:SallyhasstudiedEnglishfor10years.
四、常用的五种简单句型
1.主语+系动词+表语: Thedayisgettinglongerandlonger.
2.主语+不及物动词
Mywatchhasalreadystopped.
3.主语+及物动词+宾语
SheteachesEnglish.
4.主语+及物动词+间宾+直宾Theoldladyoftentellsusinterestingstories.
5.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补IhearedTomsinginginthenextroomyesterday.
五、技巧盘点
1.审题:关键词、体裁、时态、人称
2.提纲:文章结构、词汇、句型
3.初稿:试卷/草稿纸上写初稿
4.修改:拼写、标点、时态、语态、数、主谓一致、大小写......
5.誊写:全神贯注、一气呵成、书写整、分段规范、答题卡整洁、零涂改。

六、写作训练
提示: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身心的或是心灵的。

如何保持身心畅快是我们的追求所在。

请以“Howtokeephealthy”为题写篇英语短文
建议类文章,文体为议论文,写作时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时态用一般现在时。

七、写作指导
开头:引出主题
健康是最重要的(themostimportantthing)正文:给出保持健康的建议 1.饮食健康(eathealthily)
2.锻炼身体(takeexercise)
3.心情愉快(stayhappy)
4.交朋友(makefriends)
结尾:自己的感受
1.保持健康很重要(Keephealthy)
2.拥有更好的生活(liveabetterlife)
八、短语与句子
(1)Suggestions
1.hadbetter(not)do
2.Howabout/whataboutdoingsth
3.Ithinkyoushoulddo
4.Isuggestthatyoushoulddo
5.IfIwereyou,Iwoulddo…
6.Whynotdo/Whydon’tyoudo…. .?
7.Itishighlysuggestedthatyoushould(not)…
(2)Expectation
1.lookforwardtocareforgrowup
2.Ihopethathecantakegoo dcareofhimself.
3.Iwishyoucangivememorecareandlove.
九、写作模板
Firstofall,建议一,then,建议二,finally,建议三.Inaword,Ibelievethat总结性的话语。

HowtoKeepHealthy
What’sthemostimportantthingintheworld?Ithink itisto behealthy.Thenhowcanwekeephealthy?
First,wemusteathealthily.Weshouldeatmeat,vegetables ,fruitandotherkindsoffood.Second,takingexerciseisalsove ryimportant.Itcanhelpusbuildupastrongbody.What’smore,w emuststayhappyallthetime.Ithinkmakingfriendsisoneoftheb
estwaystohelpusstayhappy.
Inaword,keepinghealthyisveryimportant.Whenweareheal thy,wecanliveabetterlife.
十、Homework
提示:帮助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在当今社会,这一美德却备受争议。

针对社会上广泛讨论的关于应不应该帮助处于困境中的老人的话题,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审题指导
1.本文针对该不该帮助老人这一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文体为议论文;
2.根据所给文章的要求来看,本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自己的观点,二是自己的做法,二者缺一不可;
3.本文要求写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主要使用第一人称。

如果客观事物或者第三者,则使用第三人称;
4.由于本文是对某一社会现象的看法观点,主要使用一般现在时。

开头:引出话题
应不应该帮助处于困境中的老人(helptheold,introuble)
正文:表达观点和看法
1.我认为我们应该帮助处于困境中的老人(Ithinkweshould…)
2.帮助老人的原因(atraditionalvirtue传统美德)
结尾:弘扬正能量
尽管每个人的观点不同,但是我相信还是好人多(Although…therearesti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