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输血安全管理52页PPT

合集下载

输血护理安全ppt课件

输血护理安全ppt课件
标本采集完成后,应尽量减少运输和储存时间, 尽快处理,尽快送检,确保在规定时间送达检验 科。
标本运送过程中,应注意其安全性,采用加 盖容器,保证标本不受污染,特别是对怀疑有高 生物危险性的标本应严密包装,防止传染他人。
(4)血库接收标本过程控制
要做到血标本八不收:
• 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信息过于简单不收; • 血标本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收; • 血标本量少于3ml不收; • 血标本被稀释不收,从输液管中获取血标本不收; • 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用鱼精蛋白对抗时之凝结不收 • 非医护人员送标本不收用右旋糖酐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
• 全血或红c应该在离开冰箱后30min内开始输注, 一袋血要在4h内输注完毕(室内温度过高要适当 缩短时间) • 血小板收到后要尽快输注,每袋血小板要在 20min内输完 • 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融化后尽快输注,要以 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注。一般200ml血浆 在20min内输完,一单位冷沉淀在10min之内输完
3.溶血反应
报输血科
严密观察血尿 量、尿色变化
护理记录
4.循环负荷过重
5.细菌污染
一、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1)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 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找错人) 采错血标本(一位护士同时采集两位或两位以上
患者的血标本,将血样注入到错误的试管中) 采血标本的方法错误(从输液管中直接获取血标
本,标本被严重稀释) 血标本的标签模糊不清,信息过于简单,贴错等。 血标本量少、溶血 非医护人员送标本有风险(某医院曾发生血标本
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逐一 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渗漏,血液有无凝块、 变色等异常情况。
(2)确认受血者:输血前,医护人员应面对受血 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床号、住院号等资料,询 问并让受血者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 记录在案。

安全输血的护理PPT课件

安全输血的护理PPT课件
输注速度一般为5~10ml/min;用输血器输 注; 新鲜冰冻血浆一经融化不可再冰冻保 存,如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注,可在4℃ 冰箱暂时保存,但不能超过24h;血浆原则 上需同型输注;骨髓、血干细胞、脐带血 移植病人输注血浆有特殊要求,一般输注 AB型血浆,应特别注意。
2.4冷沉淀的输注和护理
• “冷沉淀”是指血浆冷沉淀中含有Ⅷ因子及纤维蛋 白原,可治疗缺乏Ⅷ因子及纤维蛋白原而出血不止 的患者或血友病患者。 冷沉淀是从200ml新鲜 冰冻血浆分离制备的,其容量为20~30ml;在 37℃水浴中快速融化后,应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 快速度输注(可以加入10~15ml0.9%氯化钠溶液 稀释);未能及时输注的冷沉淀不宜在室温放置 过久,不宜放于4℃冰箱,也不宜再冰冻保存;不 主张静脉推注,建议选择输血器输注;原则上应 ABO血型同型输注。
• 总之,通过大力加强有关输血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的学习;加强输血业务学习和输 血安全教育;加强输血的法律意识、证据 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规范输血护 理技术操作程序;制定处置各种输血不良 反应的预案,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输血护理 质量,对于保护病人、医院、和自身的合 法权益,保证病人安全、有效输血起到重 要作用。
2.5机采粒细胞的输注和护理
• 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可置于室温暂时保 存,但不能振荡,保存时间不超过8h;输 注过程中如出现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应立即 停止输注,并给予药物治疗。
3严格按输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执行
• 3.1输血前的护理
• 护士在输血前应充分掌握病人的病情(如 疾病的诊断、输血史、过敏史、妊娠史、 传染病史、有无休克和肝肾衰竭等)、输 血的目的、输注的血液类型等资料,有助 于护士在输血前合理安排输注的顺序、速 度和时间,预计输血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 险。

输血管理课件 PPT

输血管理课件 PPT

第三章 临床用血管理
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得,由具有中级以上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得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 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得,由具有 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得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 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献血法》
• 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 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六个 月。
• 第十四条 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得采 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国 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规定。 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前款规定得费用; 无偿献血者得配偶与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 以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得规定免交 或者减交前款规定得费用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就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三章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 第十二条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 单与贴好标签得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诊、床号、 血型与诊断,采集血样。 第十三条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 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 逐项核对。
• 第十八条 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 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 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五章 血液入库、核对、贮存
• 第二十二条 保存温度与保存期如下品种 保存温度 保存期 1、 浓缩红细胞(CRC) 4±2℃ ACD:21天CPD:28天 CPDA:35天 2、 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 4±2℃ 与受血者 ABO血型相 同 3、 红细胞悬液(CRCs) 4±2℃ (同CRC) 4、 洗涤红细胞(WRC) 4±2℃ 24小财内输注 5、 冰冻红细胞(FTRC) 4±2℃ 解冻后24小时内输注 6、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PC-1) 22±2℃(轻振荡) 24小时( 普通袋)或5天(专用袋制备)

安全合理输血 ppt课件

安全合理输血  ppt课件

ppt课件
21
血浆输注
⑴ 血浆分为新鲜冰冻(FFP)和普通冰冻(FP)
两种 其主要区别在于FFP中含有不稳定的VIII 因子和Ⅴ因子,FP中含较稳定的凝血因子。
⑵ 血浆输用的主要目的是补充凝血因子
作为补充血容量和营养输注血浆的用法是不恰 当的
ppt课件
22
新鲜冰冻血浆(内科)

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 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 子II、V、Ⅶ、Ⅸ、X、Ⅺ或抗凝血酶III 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般需 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ppt课件 28
输血治疗同意书

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签字,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 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 备案,并计入病历。
ppt课件
29
输血申请单
重新设计部分填写项目 ⑴输血日期后加立即输用、配定后当日使用、 手术备用待通知 ⑵增加采血护士签字一览 ⑶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一 条的规定,临床用血超过2000ml时,要履行报 批手续,由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 用血除外)。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 补办手续。 ⑷申请者签字问题
ppt课件
16
粒细胞输注
目前不提倡 且应用越来越少 原因有: ⑴目前的制备方法难以获得足够量的粒细胞 ⑵粒细胞离体后功能很快丧失 ⑶粒细胞抗原性强容易产生同种免疫反应 ⑷新型抗生素不断发展,无菌层流病房的应用, 其抗菌控制感染的效果,不比输注浓缩粒细胞 差。 ⑸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粒—巨噬细胞集落 刺激因子,多数患者粒细胞有所上升。
ppt课件 33
输血
1. 输血前有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 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例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 别、年龄、血型,确认与配血报告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再进 行输血。 3.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 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 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不良情 况应及时处理: ①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②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及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 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手术中输血的管理ppt课件

手术中输血的管理ppt课件

行业标准:卫生部
《血站基本标准》 1998,2000,2006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3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2003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 2002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1999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2000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1997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1996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2009
临床输血前的监护
在输血前严格执行三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 完好),八对(查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 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制度,防止输血差错 。 1、严格查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 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逐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 液有无凝块、变色等异常情况并签全名。 2、确认受血者:输血前,医护人员应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 、病床号(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 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3、使用合乎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4、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检查血液质量色、质、量
凡血液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拒绝接收: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血袋有破损、漏血 血液中有明显的凝块 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血液不是由本院血库验收并出具血库检验报告单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手术中输血的管理
主要内容
1 2
3 4 5
输血的相关法律法规
手术中输血的监护
输血的常见反应及预防处理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总结
临床输血的法律法规

手术室输血安全管理PPT参考课件

手术室输血安全管理PPT参考课件

•18
成分血-红细胞
浓缩 浓缩 红细 红细 胞 胞
少白 少白 红细 红细 胞 胞
洗涤 洗涤 红细 红细 胞 胞
冰冻 冰冻 红细 红细 胞 胞
悬浮 红细 红细 胞 胞
•19
悬浮
成分血-红细胞
1、浓缩红细胞: 最常用,容量小,疗效高,不良反应小。 每袋100ml,含200ml全血中的全部红细胞,保存期同全血。 适用于各种急性失血和慢性贫血,特别是有心功能不全的老人和小孩。 2、少白红细胞:是一种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保存期为4度24小时。试用 于输血产生抗体发热病人。 3、洗涤红细胞:将全血去除血浆及白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用生 理盐水悬浮。适用于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4、冰冻红细胞:去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度下可保存10年、适用 于稀有血型的患者或备以后自身使用。 5、悬浮红细胞:是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红细胞制剂,适用于大 多数需要补充红细胞,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的患者。一般采用多联袋方法制备悬 浮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1U(200ml) ≥18g 1.5U (300ml) ≥27g 2U(400ml) ≥36g
手术室输血安全管理
——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
•1
目 录
一、概述 二、血型、血制品的分类
三、输血前、中、后的管理
四、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流程 五、总结
•2
技术与管理
一、概述
•3
概述
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和 抢救病人常用的医疗 措施; 输血不仅能抢救病人也 会带来一些输血不良反 应。
选择适宜的病人,采用正确的血制品,在恬当的时机以适合 的剂量进行输血。
Right blood product, at the right time, in the right dose, to the right patient who does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PPT模板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PPT模板
09
输血反应:患者输血反应的完整记录
10
输血指征和紧急程度评估
输血指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输血
01
02
03
04
紧急程度评估: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输血需求,评估输血的紧急程度
输血前的准备:包括患者信息核对、血液制品准备、输血设备检查等
输血过程中的监测:包括患者生命体征、输血速度、输血反应等
03
输血方案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输血方案
02
输血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病情、输血需求、血型匹配等因素,制定合适的输血方案
04
输血方案执行:严格按照输血方案执行,确保输血安全有效
4
输血过程管理
输血前准备
01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信息
02
检查血型:确保患者血型与输血血型相匹配
05
法律法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血液回收和废弃血管理的合规性
06
5
输血品质控制
血液来源和采集
01
血液来源:献血者自愿捐献
03
采集方式:静脉穿刺、采血袋等
02
采集地点:献血点、医院、血站等
04
采集要求:献血者需符合健康标准,采集过程需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血液检测和质量控制
01
血液检测:包括血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的检测
02
质量控制:确保血液质量和安全性,包括血液采集、运输、储存等环节
03
血液检测标准:遵循国家或国际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4
质量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
血液储存和运输
血液储存:在低温环境下,保持血液的活性和稳定性

手术室输血安全管理ppt课件

手术室输血安全管理ppt课件

输血传播的疾病
1.病毒型 肝炎
• 发生率 为 2.4%27.3% 主要为 乙肝和 丙肝。
2.艾滋病 (AIDS)
• 由人免 疫缺陷 病毒 (HIV) 引起, 输血是 重要的 传播途 径。
3.巨细胞 病毒
• 一般症 状轻, 新生儿、 器官移 植、免 疫缺陷 者感染 严重。
4.人T细胞 白血病病 毒I型
成分血-血浆
新鲜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
保质期为4度以下,24小时。
普通冰冻血浆是全血在保存期内 经自然沉降或离心后分出的血浆, 立即放入-30℃以下冰箱冰冻成 块,于-20℃条件下保存,冰冻 状态一直持续到使用之前,有效 期为5年。
作用是:补充凝血因子和扩充血 容量。
适用于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 出血倾向。
技术与管理
三、输血前、中、后 的管理
输血前- 血标本采集
据文献报道,错误输血的原 因10%在于医生处方和护士 采样,36%在医院血库和51% 在血样收集和管理。
血液标本是安全输血的源 头,一旦受血者血标本张冠 李戴,所有安全输血防范措 施都将化为泡影
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交接管理制度
为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有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防止发生差错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成分血-白细胞
白细胞悬液从单个供血者循 环血液中采集。 在22度以下,保存24小时。 作用是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 力。 适用于粒细胞低下、抗生素 治疗无效的重症感染病人
成分血-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可以由全血手工分离制备或用细胞分离单采技术从 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 22度,普通袋保存期为24小时,专用袋为5天。 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手术及创伤时:血小板小于5万/L,应考虑输入;如有不可控 制的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则输入不受限制。 对于内科病人,血小板小于5千/L,应立即输入,防止出血。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