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指导书

合集下载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任务书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任务书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任务书——方块式码头(06级港口专业)一、设计条件在某海岸拟建一座万吨级的商品汽车滚装码头,有关设计条件和资料如下:(一)设计船型设计船型的船舶资料见表1。

(二)结构安全等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三)自然条件1.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4.13m设计低水位:0.36m极端高水位:5.23m极端低水位:-1.34m施工水位: 2.0m2.波浪要素50年一遇,H1%波浪高值为:设计高水位:H1%=1.665m,T=6.3s设计低水位:H1%=1.665m,T=6.3s极端高水位:H1%=1.665m,T=6.3s3.地质资料土层分布及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和表3。

表3 e-p曲线表4.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四)码头面荷载堆存荷载:当用于构件计算时:q=40kPa当用于整体计算时:q=30kPa(五)材料指标材料指标见表4(六)现已进行码头结构断面初步设计,码头面顶高程拟为5.5m,码头前沿水深为-9.00m。

初步拟定方案如图1所示。

(七)课程设计目的、内容和要求:1.目的:训练用所学有关知识及有规范进行港口水工建筑物设计验算或计算的能力。

2.内容:对初步拟定的码头结构断面方案进行计验算或计算,内容包括:(1)作用的分类及计算;(2)码头稳定性验算;(3)基床和低级承载力验算;(4)整体稳定性验算;(5)卸荷块体承载力验算;(6)地基沉降计算。

3.要求:(1)格式按所发算例;(2)所有计算给出计算公式、算式。

港口水工建筑物实训任务书与指导书

港口水工建筑物实训任务书与指导书

2008级港口工程技术专业《港口水工建筑物》实训指导书与任务书水文水资源教研室2010年6月《港口水工建筑物》实训指导书与任务书一、实训目的《港口水工建筑物》是港航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际应用性。

通过课程实训,可以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港口水工建筑物的结构构造和设计计算理论,特别是重力式沉箱码头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和查阅资料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技术员或工程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实训任务根据我们山东省以及周边情况,为适应学生毕业发展方向,实训任务为重力式沉箱式码头的设计计算,重力式沉箱码头:完成海港码头一个泊位的设计,并进行稳定性演算,绘制码头平面布置图、沉箱结构图(CAD)。

三、实训时间安排(时间安排为17、18周)1、重力式沉箱码头:熟悉重力式码头材料0.5天、平面布置设计计算1天;2、沉箱结构方案设计2天,绘制结构图1天;3、沉箱码头的土力学计算1天,其它荷载计算1天;4、各种荷载的汇总以及稳定性演算1.5天;5、沉箱的抗倾演算1天;6、材料汇总,总结报告1天。

四、实训基本要求1、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2、设计方案合理,计算正确,提交图说资料完整、清楚、符合规范;3、课程设计期间的作息时间仍执行正常上课作息时间;4、借阅相关规范、标准及参考书;5、计算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完成,并以表格的形式来呈现。

五、设计成果要求1、完成有必要文字说明的实训报告一份,要求文字简明扼要,计算正确,书写清楚、整洁;报告要求排版整齐,字体要求小四,1.5倍行距,宋体。

2、用CAD绘制码头结构图;3、所有计算及作图应符合港口工程技术规范有关篇册之规定。

六、负责人:赵德远重力式码头的设计实训一、设计基础材料某港口目前已经建设泊位23个,期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7个,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学分:2 学时:2周课程性质:必修面向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工程执笔人:李天科审定人:颜宏亮一、前言《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的、全面的深化理解和巩固水工建筑物这门专业课的有效教学过程。

通过课程设计,可使学生针对所给定的设计资料,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初步训练,从而学会查阅有关资料和参考书,锻炼对本课程知识和相关知识和综合利用能力。

二、《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目的和要求了解《水工建筑物》设计的一般原理、方法和步骤,熟悉方案论证、有关指标和参数选取、设计说明书和撰写、施工图纸的绘制。

培养学生运用有关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和有关参考书。

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培养设计与施工、技术与经济统一的思想方式。

逐步培养合作协调、工程责任等方面的素质。

2.主要设计内容(以河岸式溢洪道为例)1)熟悉、筛选、整理原始资料2)进行总体布置和方案比较3)建筑物总平面布置4)建筑物纵向剖面布置5)荷载计算6)抗滑稳定计算7)选择一个典型构件作结构计算8)基础防渗处理9)其它问题说明10)工程量计算及工程概算3.提交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计算机打印,约20页(15000字)2)设计图纸2…4张(2号图)4.时间安排在《水工建筑物》课程基本结束后集中进行,由教务处安排三、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平时考勤、设计成果质量按五级记分评定方法评定。

凡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

平时考查主要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是否独立完成设计等几方面。

设计成果的检查,着重检查课程设计内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成绩的评定要按课程的目的要求,突出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的评定。

课程设计的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参考标准如下:《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成绩考核标准说明:各考核单元按100分制打分,其中: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大纲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大纲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本课程是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是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常见港口水工建筑物的型式及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各种常见港口水工建筑物的布置原则,以及运行管理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水利单位的工程实际问题,配合其它有关课程的学习。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水工钢筋混凝土》以及《桩基工程》。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本课程是本科四年制的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结合生产实践介绍国内外的筑港经验和先进技术,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基础课、基础技术课和专业课知识进行港口及有关水工建筑物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港口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掌握码头结构、外堤及修造船水工建筑物设计原理与计算方法。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分析设计所需的各种原始数据和资料,提出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写出设计文件,能作结构物的施工图设计。

2.能力目标:本门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综合性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面广。

在学习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基础理论,通过课程实训等环节,锻炼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港口水工建筑物种类繁多,型式多种多样,在学习过程中,只能重点学习几种典型建筑物,了解其一般规律。

3.素质目标①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严肃认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③互相协作的能力。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掌握港口工程的作用。

2. 掌握港口水工建筑物的概念、分类与特点。

3. 掌握港口水工建筑物的分级。

【教学设计建议】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运用启发互动的教学模式,把每一单元中要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作为重点;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课后,将典型习题留做学生的课外作业;在本章讲授完后,设计增加一次习题课。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教案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教案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教案1.课程目的熟练掌握港口水工建筑物常用结构型式、构造处理、荷载确定及结构稳定性、内力计算,了解新型码头结构型式及计算理论的发展;巩固、加深和综合应用已经学过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港口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内容、设计所需资料及取得的途径、方法。

2.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本期总学时54,学分3。

3.教学对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

4.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等。

5.考核方式闭卷笔试、考查;总成绩评定中,辅以平时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结合考核。

6.相关课程先修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工程水文》、《海岸动力学》、《港口规划与布置》等,后续实践教学环节有“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7.课程总学时54个学时,具体分配详见教案实施。

8.选用教材韩理安主编,《港口水工建筑物》,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9、主要参考书[1]韩理安主编,《港口水工建筑物》(I),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2]王云球主编,《港口水工建筑物》(II),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3]邱驹主编,《港工建筑物》,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4]陈佳琴、杨光荣编著:《斜坡码头和浮码头》,人民交通出版社,1984[5]交通部第三航务设计院:《码头结构新型式》,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6]交通部第一航务设计院:《海港工程设计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7]港口工程技术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教案实施。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沉箱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沉箱

第一篇设计任务书1、概述1.1编制本报告的主要依据和资料《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以及课本《港口水工建筑物》。

1.2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规模1.2.1建设的必要性该工程为件杂货码头,将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综合利用海岸线及海洋资源的需要,也是增加劳动就业,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促使社会安定的需要。

1.2.2建设的规模该码头结构形式为顺岸沉箱重力式,建筑物等级为二级。

2、自然条件分析2.1地理位置2.2气象码头所在地区常风主要为北向,其次为东南向;强风向(7级以上大风)主要为北~北北西向,其次为南南东~东南向。

2.2.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 1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1℃多年最高月平均气温 28℃历史极端最低气温 -21℃多年最低月平均气温 -6.3℃2.2.2降水本区域年平均降水量640~712mm,最多年降水量1064~1186mm,最小年降水量261~384mm,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6~8月),其中7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30%左右。

2.2.3风况本区域常年主导风向,冬季多东北风,夏季多东南风。

年平均风速为2.8~3.8m/s ,大风多发生于春季,其次为冬季,秋季最少。

年大风天数平均10天,最多24天,最大风速达13~24m/s 。

2.2.4 雾况多年平均雾日为11~14天,多发生于冬季,秋季次之。

2.2.5 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80%。

2.3 水文2.3.1 潮汐、水位设计高水位: 3.8m 设计低水位: 0.32m 极端高水位: 4.9m 极端低水位: -1.1m 施工水位: 2.0m2.3.2 波浪拟建码头所在水域有掩护,码头前波高小于1米。

50年一遇,%1H 波浪高值为: 设计高水位: 6.3s T m 665.1%1== H 设计低水位: 6.3s T m 665.1%1== H 极端高水位: 6.3s T m 665.1%1== H2.3.3 海流 2.3.4 冰凌本区域一般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水面结冰,最大岸冰厚度2~3cm ,最大冻土深度10cm 。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院系: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系专业年级: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日期:中国海洋大学目录第一篇设计任务书 ........................................................................................................... - 4 -1概述 ............................................................................................................................... - 4 -1.1编制本报告的主要依据和资料............................................................................ - 4 -1.2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规模.................................................................................... - 4 -1.2.1.建设的必要性 ................................................................................................ - 4 -1.2.2建设的规模 .................................................................................................... - 4 -2自然条件分析 ............................................................................................................... - 4 -2.1地理位置................................................................................................................ - 4 -2.2气象........................................................................................................................ - 4 -2.2.1气温 ................................................................................................................ - 5 -2.2.2降水 ................................................................................................................ - 5 -2.2.3风况 ................................................................................................................ - 5 -2.2.4雾况 ................................................................................................................ - 5 -2.2.5相对湿度 ........................................................................................................ - 5 -2.3水文........................................................................................................................ - 5 -2.3.1潮汐、水位 .................................................................................................... - 5 -2.3.2波浪 ................................................................................................................ - 5 -2.3.3海流 ................................................................................................................ - 5 -2.3.4冰凌 ................................................................................................................ - 5 -2.4地形、地貌及泥沙运动........................................................................................ - 6 -2.4.1港区地形、地貌特征概述 ............................................................................ - 7 -2.4.2泥沙来源与动力条件 .................................................................................... - 7 -2.4.3泥沙运移方式和回淤强度分析 .................................................................... - 7 -2.5地震........................................................................................................................ - 7 -第二篇设计计算书 ............................................................................................................. - 7 -1设计条件 ....................................................................................................................... - 7 -1.1设计船型.............................................................................................................. - 11 -1.2结构安全等级...................................................................................................... - 11 -1.3.1设计水位 ...................................................................................................... - 11 -1.3.2波浪要素 ...................................................................................................... - 11 -1.3.3地质资料 ...................................................................................................... - 11 -1.3.4地震设计烈度为7度 .................................................................................. - 11 -1.4码头面荷载.......................................................................................................... - 11 -1.5材料指标.............................................................................................................. - 12 -2作用的分类及计算 ..................................................................................................... - 12 -2.1结构自重力.......................................................................................................... - 12 -2.1.1极端高水位情况: ...................................................................................... - 12 -2.1.2设计高水位情况: ...................................................................................... - 14 -2.1.3设计低水位情况: ...................................................................................... - 15 -2.2波浪力.................................................................................................................. - 16 -2.2.1极端高水位: ................................................................................................. - 17 -2.2.2设计高水位: ................................................................................................. - 17 -2.2.3设计低水位: ................................................................................................. - 17 -2.3土压力标准值计算.............................................................................................. - 17 -2.3.1墙后块石棱体产生的土压力(永久作用)标准值 .................................. - 17 -2.3.2码头面堆存荷载产生的土压力(可变作用)标准值 .............................. - 19 -2.3.36度地震时主动土压力标准值计算 ........................................................... - 21 -2.3.4墙后块石棱体产生的地震土压力标准值 .................................................. - 21 -2.3.5码头面堆存荷载产生的地震土压力标准值 .............................................. - 21 -2.4地震惯性力.......................................................................................................... - 21 -2.4.1设计高水位情况 .......................................................................................... - 21 -2.4.2设计低水位情况 .......................................................................................... - 21 -2.5船舶荷载.............................................................................................................. - 21 -2.5.1系缆力(可变作用) .................................................................................. - 21 -2.5.2撞击力 .......................................................................................................... - 23 -2.5.3挤靠力 .......................................................................................................... - 23 -3码头稳定性验算 ......................................................................................................... - 24 -3.1.1作用效应组合 .............................................................................................. - 24 -3.1.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 - 27 -3.2短暂状况.............................................................................................................. - 27 -3.3偶然状况.............................................................................................................. - 27 -3.3.1作用效应组合 .............................................................................................. - 27 -3.3.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 - 27 -4基床和地基承载力验算 ............................................................................................. - 27 -4.1基床顶面应力计算.............................................................................................. - 27 -4.1.1持久状况 ...................................................................................................... - 27 -4.1.2偶然组合: .................................................................................................. - 28 -4.2承载力计算.......................................................................................................... - 29 -5沉箱结构内力计算 ..................................................................................................... - 29 -5.1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内力计算.......................................................................... - 29 -5.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内力计算...................................................................... - 31 -参考资料 ............................................................................................................................. - 34 -第一篇设计任务书1概述1.1 编制本报告的主要依据和资料《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以及课本《港口水工建筑物》。

(整理)港口及通航建筑物课程设计任务书(码头)

(整理)港口及通航建筑物课程设计任务书(码头)

“港口航道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某港口沉箱码头初步设计指导教师张劲松田兴参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2014年6月一、设计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某市和尚岛港区沉箱码头部分水工结构的设计,进一步掌握所学《港口航道工程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初步学会运用有关专业课、技术基础课的理论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训练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港口水工建筑物图纸的能力和技巧,以及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熟悉有关的设计规范等。

由于时间关系,本设计是在已有勘测规划及部分设计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

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和提交所规定的设计成果。

说明书应概念明确,简明扼要,计算成果应正确无误,图纸应规范。

二、设计内容1、确定码头的等级;2、确定码头的结构形式并拟定其断面尺寸;3、确定码头的作用荷载;4、对码头进行稳定性验算。

三、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部分)一份;2、码头结构布置剖面图一张(3号图)。

四、设计资料某市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三面环海,气候温和,交通方便,是我国东北的一颗明珠,也是我国的重要港口和旅游城市,工业和旅游业十分发达。

但是,多年来该市一直处于缺煤少电状态,已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该市是围绕着老港口发展起来的城市,位于市中心的某些货场(如煤场)等已严重威胁着该市的安全。

同时,由于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吞吐量的急骤增加,船舶的停泊时间长,造成政治、经济上不应有的影响和损失。

为缓和本地区能源供应紧张,解决该市缺煤少电状况,并使这些货物有专用装卸码头和库场,国家计委批准兴建和尚岛港区,并列入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一)概况1、地理位置和尚岛港区位于本市海湾北端的红土堆子湾。

背靠市第四发电厂,与市经济开发区隔海相望,交通方便,有公路与该市至沈阳公路相接,铁路接东北干线,可达全国各地。

港区距市内陆路25km,水路8nmile。

2、自然条件该港区属海洋型气候,平均气温10.2℃,7~8月最高,一般为25︒左右,极值达34.4︒,1~2月最低,一般为-5~-10℃,极值达-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名称:《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学时数:96学时
学分数:3
开课系(部)、教研室:河海建筑工程系港工教研室
执笔人:周世良王多垠
编写时间:2001年10月
一、设计目的
《港口水工建筑物》是港航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际应用性。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港口水工建筑物特别是高桩码头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和查阅资料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工程师或设计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设计任务
完成顺岸式码头一个泊位的设计,结构设计部分重点完成面板设计及横
向排架计算,并绘制码头的平面、立面及横断面图各一张。

三、基本内容与要求
(一)、设计基本内容
1、概述
设计任务书所给定的码头是顺岸式码头泊位中心的一个泊位。

该码头前
方平台的施工程序大致如下:
1)、预制桩、面板、纵梁等所有预制构件;
2)、挖泥;
3)、打桩、夹桩;
4)、抛填块石;
5)、安装靠船构件、现浇下横梁;
6)、砼强度达70%后,安装纵梁、靠船构件、水平撑、面板;
7)、现浇上横梁、纵梁接头、面板面层;
8)、安装码头设备。

设计中必须考虑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对计算图式和荷载取值的影响。

2、面板设计
1)、设计内容及步骤
(1)、拟定断面尺寸,这一步已由设计任务书给出;
(2)、荷载分析及计算;
(3)、内力计算;
(4)、配筋计算(略);
(5)、绘制面板的配筋图(略)。

2)、荷载分析及计算
面板所受荷载有:自重:20Kpa的堆货荷载,10T轮胎式起重机和铁路
荷载。

冲击系数1+μ=1.15。

轮胎吊可能沿板跨行驶,也可能垂直板跨行驶,应按最不利布置进行计算。

3)、板的内力计算
(1)、计算跨度
按规范第五篇2.3.1条规定确定。

(2)、设计中可只进行中板计算。

(3)、预制板为简支板,迭合板为整体板,应注意所受荷载的不同。

(4)、关于集中力的有效分布宽度 b,在跨中和支座附近应分别计算。

(5)、10T轮胎吊的荷载取值。

①、不打支腿吊重3T时,取同一断面上的较大两个轮压。

例如,垂直板跨行驶时,
只取E、F轮压计算。

如图1示。

②、打支腿吊重10T时,只取最大支腿压力计算。

(6)、关于机车轮压在板上的传递。

①、轨道采用P43钢轨,直接铺设在面板上;
②、假定轮压通过钢轨按45°传递(见图2),作用在一根钢轨上的荷载为轴重的一
半;
③、在计算时,铁路荷载图式中的集中荷载计算:
q=187/1.5=125KN/m
4)、配筋计算(略)
3、横向排架计算
梁板式高桩码头横向排架计算,主要是确定桩力和横梁内力。

计算情
况一般分为施工期和使用期两种。

施工期只考虑下横梁和桩受力,使用期应分析最不利荷载情况,分别考虑高、低水位时与相应的最不利荷载情况的组合。

由于码头作用荷载情况复杂,一般可先对各种单位力进行内力计算,然后与相应的荷载值相乘得出其内力值,再按可能的情况组合迭加,求出横梁的内力以及最大压桩力和最大拉桩力。

1)、计算方法
横向排架的计算采用精确法,注意施工时期和使用时期的计算简图以及结构断面的不同。

2)、荷载
(1)、横向排架所受的自重是分阶段加上去的,计算时应加以注意。

(2)、门机和铁路荷载的布置,以排架受力最大为原则,一线火车和二线火车有可能单独作用,也有可能同时作用,应分别计算。

铁路荷载作用在门机梁(L2)上的作用力按简支梁用比例法求得(如图4示),然后按刚性支承连续梁求得作用在排架上的计算荷载。

为减轻工作量,可只计算两台门机同时工作的情况。

(3)、船舶荷载中系缆力和撞击力不可能同时出现,组合时应加以注意。

3)、横行排架计算
本次设计的横向排架为三跨,未知弯矩有二个,除两端悬臂以外,横向排架上的集中力均为作用在纵梁放置处,计算时先分别求出在单位竖向力及单位弯矩作用下,横梁的内力及桩力,然后再乘以实际相应荷载值。

水平力可考虑全部由叉桩承受。

横梁的计算跨度取单桩轴线和叉桩的桩轴线交点的垂线与梁底面交点之间的距离。

由于计算图式的取用与实际结构情况有差异,一般应对支座处的内力值进行削峰处理。

在进行横向排架计算时,轮胎吊不计算,每个同学都应完成各种荷载作用下横向排架的
内力计算。

计算时参考“水工建筑物”和港工规范进行,并将计算结果汇总,荷载组合时应注意组合在一起的荷载必须是可能同时出现的且为最不利的这一点。

4、绘制结构总图
1)、总的要求
码头结构总图应能概括地反映本工程的全貌,应该正确、清楚、符合规
范要求,图幅为1号图。

2)、结构总图的组成
码头结构总图应包括以下部分:
(1)、码头平面、立面、断面图;
(2)、必要的文字说明;
(3)、标题栏。

3)、码头及附属设施的选择及布置
本次设计,应考虑选择和布置下列码头附属设备:
(1)、护木:选用橡胶护舷(D300)。

(2)、系船柱:间距20m左右。

(3)、系船环:间距2—3m。

(4)、爬梯等。

4)、几个具体问题
(1)、本次课程设计未给出地形图,但码头区域内地质情况的变化甚小,
因此,码头结构在平面、纵、横断面方向都没有什么变化。

(2)、平面图宜用分层表示法将桩基、横梁、面板、码头面层等表示清
楚。

(3)、码头一端可视为另一泊位相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应考虑设置横向护轮坎(现浇),作图时应注意。

(4)、叉桩的平面扭角为16°。

(二)、设计基本要求
1、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
2、设计方案合理,计算正确,提交图说资料完整、清楚、符合规范;
3、课程设计期间的作息时间仍执行正常上课作息时间;
4、借阅相关规范、标准及参考书;
5、计算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完成。

四、设计资料及有关规定
见课程设计任务书。

五、设计成果要求
1、完成有必要文字说明的设计计算书一册,要求文字简明扼要,计算正确,书写清楚、整洁;
2、绘制码头结构总图三张;
3、所有计算及作图应符合港口工程技术规范有关篇册之规定。

六、物资准备
已齐备。

七、主要图式、表式
八、参考日程
每学年第一学期中第17、18教学周。

九、考核内容与方式
(一)、考核内容
1、课程设计期间的考勤;
2、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3、课程设计成果:设计说明书、计算表格、计算程序、结构总图等。

(二)、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考核内容中1、2项)占40%;
2、课程设计成果占60%。

十、参考书目
本次课程设计可参考以下书籍:
《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港口水工建筑物》(Ⅰ、Ⅱ册)、《桩基工程》、《港口工程结构设计算例》、《高桩码头算例》、〈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港口工程荷载规范〉、〈港口工程地基规范〉等。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