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警戒行为等。

2. 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三、教学重点:1. 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2. 能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的原理。

2. 能观察、思考和表达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

五、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实例。

2. 教学卡片: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时,部分幼儿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参与,但在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的原理上,部分幼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更多实际的例子,引导幼儿深入理解和掌握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我也将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观察和表达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实例,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介绍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警戒行为等。

3. 互动:分组讨论,让幼儿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4. 实践:让幼儿绘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画纸上展示其自我保护方式。

5.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和重要性。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直观展示动物的自我保护实例。

2. 讲解法:教师讲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和掌握。

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幼儿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实践操作法:绘画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和绘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机制,明白不同类型动物的保护策略。

2.了解人类干扰对动物生存带来的影响,了解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共存方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动物的自我保护机制。

•动物的神奇伪装:比如绿蜥蜴能在绿色的树叶中伪装自己,躲避掉掠食者。

•动物的有毒武器:比如蝙蝠会分泌出有毒的体液保护自己。

•动物的伪装与伪造:比如斑马的黑白条纹造型,能更好地隐藏自己。

•动物的快速移动能力:比如刺猬、海星等动物被追时,能够快速移动,逃离追捕者。

2.人类干扰对动物生存带来的影响。

例如:•食物来源的减少或被改变•自然栖息地的破坏•人类捕杀或损伤动物等3.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共存方式。

例如:•通过环保活动和提高环境意识来保护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推广节能减排、减少垃圾等环保措施,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珍稀动物和濒危物种,让它们与人类和平共处。

•推广文明出行、减少非必要车辆的开动等措施,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和威胁。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让学生观察图片:动物们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以引起学生对动物自我保护的思考和认识。

2.讲解动物的三种自我保护机制:伪装、有毒武器、快速移动,让学生通过图片和实例感受动物的保护策略,做一个简单的游戏,观察动物的特点,判断动物使用哪种保护方式。

实践环节1.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人类干扰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2.学生参观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区、植物园等场所,通过生动的实景感受动物栖息环境和生存状态。

3.学生制作自己的“动物伪装成分”或“动物造型”,比如用膜拜纸制作成斑马条纹、豹纹等,以加深对动物伪装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学生根据自己所学进行小组演讲,让每个小组列举一些人类干扰对动物及其栖息地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对应的保护措施。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教学背景大班幼儿已经初步了解了身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并且认识了一些为人类服务的动物,如宠物和畜牧动物。

本次课程旨在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界中各类动物如何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2.培养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3.提高幼儿的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阅读绘本《动物的自我保护》;2.探究、归纳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3.认识一些能够提供保护的环境或物品。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让幼儿想象一下自己遇到危险时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自己。

鼓励幼儿讲述自己或其他人遇到过的危险情况和应对方法。

步骤二:阅读绘本《动物的自我保护》让幼儿集中精力听故事,并适时提问:1.故事的主人公是哪些动物?2.它们是如何自我保护的?3.这些自我保护方式对这些动物来说为什么重要?步骤三:探究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通过对故事中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的讨论,引导幼儿了解其他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例如:1.狮子是如何保护自己的?2.树袋熊是怎样自我保护的?3.蚂蚁为什么会集体自卫呢?步骤四:认识提供保护的环境或物品让幼儿通过讨论和互动,认识一些能够提供保护的环境或物品。

例如:1.鸟巢能够为鸟提供安全的居所;2.河流可以为鱼类提供生存空间;3.宠物佩戴的项圈能让它们更容易寻找到主人。

步骤五:总结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总结学习内容,让幼儿以主人公的视角思考自我保护,提高幼儿对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绘本故事和活动,将动物的自我保护作为教学主题,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又起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幼儿表现出较好的参与度和发言率,表现出对生命关怀的情感表达和认知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幼儿语言沟通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活动中,老师需要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及时纠正语言表达错误,加强幼儿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

此外,幼儿有时候对环境和物品的认知还有所欠缺,需要多开设学习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和认识不同的环境和物品,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和结构,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综合的学习成长。

幼儿园大班动物保护教案8篇

幼儿园大班动物保护教案8篇

幼儿园大班动物保护教案8篇含反思《幼儿园大班动物保护教案8篇含反思》这是幼儿园幼儿园大班动物保护教案8篇含反思教案文章,小朋友们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动物保护教案8篇含反思!(1)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反思《动物保护色》活动目标:1、交流、分享几种具有明显季节特征的花:迎春花、桃花、荷花、菊花、桂花、腊梅花。

2、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加深对四季花卉的认识。

3、产生关心、爱护花卉的情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1、录像,四季花卉的拼图、布置“春夏秋冬”四个板块。

2、花卉图片与幼儿人数相等,自制骰子(上面有春夏秋冬四个字,供游戏时使用。

)3、幼儿已有认识四季的基础。

活动过程:一、放录像——校园里的花1、教师:“这都是些什么花?它们在哪个季节开放?其他季节有些什么花开放?”2、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并谈谈喜欢它的原因。

二、操作活动——拼图(认识四季常见的花)1、教师:“我把录像里的花拍成了照片,可是被小朋友剪破了,你们能帮我拼好它们吗?”2、幼儿操作,拼好后并互相讨论自己一组拼的是什么花。

3、每组幼儿交流、分享活动。

(1)教师:“你们拼出来的是什么花?”(将幼儿拼的图片放在黑板上展示)(2)要求语言流畅的从花的颜色、花瓣、叶子等方面介绍。

(介绍过程中教师帮助幼儿认识不认识的花。

)(3)找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

三、分类1、教师:“想一想,这些花分别在什么季节开放?花儿说:‘我们想回家,小朋友,你们能不能送我们回家呢?’”2、幼儿按自己的想法给花儿分分类,还要说出这么分类的理由。

展示“春夏秋冬”的四个板块(让幼儿一一指出,教师引导幼儿归类)3、教师:“你还见过什么花?他们在哪个季节开放?”教师小结:四季有不同的花,花有各种颜色和各种形状,有的有香味,有的没香味。

四、游戏巩固1、教师出示骰子:“这个游戏玩过吗?平常怎么玩的?”(请一幼儿示范)2、介绍游戏要求:骰子掷到哪一面朝上,掷的小朋友就要根据图片说一句话,如春天就说“暖和的春天到,迎春花迎春花开”夏天就说“炎热的夏天到,荷花荷花开”。

大班科学《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教案

大班科学《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教案

大班科学《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够列举一些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2.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3.了解保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案、讲义等教学资料3.小动物玩具、图片等教具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几张动物图片,让学生猜想这些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动物怎样保护自己?2. 学习新知识(1)自我保护能力的介绍通过PPT课件展示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包含以下几种:伪装、分裂、蜇或咬、毒液、吐出有毒物等。

(2)学习实例老师给学生展示几张图片,比如蝴蝶在花丛中伪装,海星丢掉绝大部分身体皆能重新生长等等,让学生从实例中体会动物自我保护的现象。

(3)学生展示老师可以分为若干组让每组同学来展示一种动物自我保护方式。

学生可以准备一个小作品或制作展板,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自己选择的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进行介绍。

3. 巩固知识(1)讲解自我保护技能老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自我保护技能:如何躲避自然灾害,如何遇到危险逃跑等等。

同时,老师也可以介绍给学生一些如何保护环境的方法,让学生明白环保意识同样重要。

(2)小游戏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互动游戏,比如模拟青蛙逃脱蛇的追击,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4. 作业布置老师布置一篇小作文,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以及思考动物怎样保护自己对他们和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多种方式,通过图文并茂展示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种动物自我保护方式。

最后布置的小作文,则是对学生认知理解的再次检验,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发散,引导学生思考保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和爱护动物意识。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课件教案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课件教案

教案名称: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课件教案课时:1课时年龄段:5-6岁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知道动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2. 能与同伴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3. 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动物的自我保护2. 挂图:各种动物的图片3. 视频:动物自我保护的实例4. 记录表:动物自我保护方法记录表5. 动物玩偶:各种动物的玩偶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

2.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二、基本部分(10分钟)1. 教师播放视频,展示动物自我保护的实例,如:刺猬缩成一团、乌龟缩进壳里等。

2. 教师结合挂图,讲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如:刺猬缩成一团保护自己、乌龟缩进壳里避免受到伤害等。

3.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4. 教师发放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玩偶,记录下它们的自我保护方法。

三、延伸部分(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动物自我保护的场景,如:小鸟躲藏、刺猬遇到危险时缩成一团等。

2.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如:躲藏、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等。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学到的新知识。

2.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观察更多的动物自我保护的现象,并与父母分享。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动物自我保护场景的适应能力。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问及回答,分析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课件教案2. 活动目标:a. 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知道动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b.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c.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一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反思各种各样的广告二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反思有趣的叶子三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一活动目标:1、加深对动物特征的认识,知道动物会用各种方法保护自己,适应生存。

2、了解一些动物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3、能用较生动的语言描述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教学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出动物的自我保护。

二、出示教学挂图,初步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

1、利用身体颜色保护自己。

提问:图上有谁?为什么你很难发现它们?小结:动物使自己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同或相近,都是为了隐藏自己或逃避敌人的侵害。

2、利用身体结构特点保护自己。

提问:图上有谁?身上有什么?遇到危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三、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自我保护的方式。

引导幼儿看图想一想,说一说:图上有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四、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讲述画面:1、毛毛虫身上的颜色很鲜艳,这是警告敌人,不能来吃我,我是有毒的;2、青蛙身体的颜色会随着季节而改变;3、变色龙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4、豹子身上的颜色,与它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近;5、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身体的颜色是白色的;6、螃蟹有两个大钳子,可以用来攻击对方保护自己;7、蜥蜴身上的颜色跟地上的颜色很像,这样可以隐藏自己,不容易被别人发现;8、狮子鱼身上有长长的毒刺,使敌人不敢靠近它;9、海龟身上有硬硬的壳,发现敌情海龟会将头和四肢缩进硬壳里;10、梅花鹿身上的花纹,与周围丛林的颜色很像,可以隐藏自己。

五、扩展幼儿的经验。

启发幼儿大胆地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他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六、教师念谜面:一只大鸟真古怪,有翅不飞跑得快,遇到危险藏脑袋,屁股留在沙滩外。

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并在图上勾出这一动物。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反思1、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知道动物会用各种方法保护自己,适应生存,初步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几种方法。

2.能够用连贯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自我保护,对保护动物有初步的意识。

活动准备:1、动物保护自己的视频。

2、动物的图片,ppt。

活动过程:一、提问导入:1、提问:朋友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呢?我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你说的小动物要和别人的不一样。

2、提问:如果当小动物遇到危险时,想想会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呢?二、自我保护法(一)用身体颜色保护自己。

1、提问:图上有谁?为什么你很难发现它们?2.总结:动物为了隐藏自己或者逃避敌人的侵犯,把身体的颜色做成与周围环境相同或者相近的颜色。

这种用颜色保护自己的方法叫保护色。

3、让我们来看看还有哪些也是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呢?(毛毛虫身上的颜色很鲜艳,这是警告敌人,不能来吃我,我是有毒的;青蛙身体的颜色会随着季节而改变;变色龙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豹子身上的颜色,与它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近;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身体的颜色是白色的,蜥蜴身上的颜色跟地上的颜色很像,这样可以隐藏自己,不容易被别人发现,梅花鹿身上的花纹,与周围丛林的颜色很像,可以隐藏自己。

竹节虫细长的身体如同竹枝,两者颜色也难分你我。

色彩斑斓的枯叶蝶,遇到敌害,两翅合拢,成为一片枯黄的树叶,落在地上混杂在树叶中。

)(二)利用装死来保护自己1、讲述故事:今天有只小动物遇到了非常危险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了什么事?(视频)2、提问:小羚羊遇到了什么事?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3、小结:小羚羊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吃掉,才想出装死的方法逃命呢!在我们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的动物都会通过不同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呢!如狐狸也是通过装死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负鼠,河豚,金龟子在树上,遇到鸟吃时,纷纷从树上落地,脚朝天装死,鸟不吃死虫,金龟子死里逃生。

)(三)利用放臭气保护自己1、猜一猜:黄鼠狼是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呢?2、小结:当遇到危险的时候,黄鼠狼会放出一股强烈的臭气,从而逃脱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
大班科学活动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
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多种多样,像保护色、拟态、硬壳、硬刺、装死等等。

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孩子们很喜欢了解的内容,但它不容易通过直接的实验或探究进行学习,所以我运用现代多媒体的手段,如准备好相关的课件和录像资料更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更有利于孩子的讨论、交流、学习。

在活动过程中,大班幼儿对活动内容很感兴趣,大家在找找,学学,画画的过程中,了解了很多动物自我保护的知识,活动的气氛也很轻松愉快,但活动通过提问来引入主题,显得有点呆板,部分幼儿不是很积极,可以直接播放一段关于动物自我保护的视频,这样更加生动有趣。

活动中的图片更好的让幼儿认识了各种小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但是动物图片过多,让幼儿接受的知识太过多,可以分课时完成更好。

活动主要是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不同方法,所以每种只要选有代表性的动物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