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合集下载

国际汉语教师-12-资料:整理:常见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含义

国际汉语教师-12-资料:整理:常见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含义

1. 表示脱离。 例:把海报撕下去, 2. 表示社会关系由高到低。 例:命令已经传达下去了,发下去 3. 表示退离面前的目标。例:把他带下去 4. 表示时间义
(1)表示过去到现在到未来。 例:坚持下去;保持下去 5.表示状态出现并一点点发展。 例:暗下去,瘦下去,瘪下去,(哭声)低下去, 过来、过去的引申义
过来:
1. 度过一段艰难的时期或难关。 例:挺过来;闯过来 2. “不/得+过来”表示能不能按要求或按数量完成。 例:忙得/不过来;数得/不过来 3.事情转向积极意义或常态 例:醒过来;明白过来;改正过来 过去:
1. 通过阻碍,度过难关。 例:熬过去 2.失去常态。 例:晕过去 出来的引申义 1. 从无到有,由不清楚到清楚,由隐蔽到显露 例:搜出来;做出来;答出来 起来的引申义 1. 由低处向高处移动:捡起来,升起来,飘起来 2. 连接、结合、聚集、固定:加起来,头发盘起来,精神集中起来 3. 突出,隆起:肿起来,把胸挺起来 4.“动词+起来”表示动作变化的开始,“形容词+起来”表示新情况的出现。 例:笑起来, 下起雪来;红润起来,开朗起来
பைடு நூலகம்
下来: 1. 表示脱离。 例:脱下来,撕下来,拽下来 2. 表示由动态转为静态 例:留下来,停下来, 3. 表示退离面前的目标。 例:从前线撤下来 4. 表示社会关系由高到低。 例:发下来的命令 5. 表示时间义
1 表示从过去到现在。 例:流传下来;传承下来 2 表示从最开始到最后结束。 例:把这篇课文念下来 3 表示状态出现并一点一点发展。 例:教室里安静下来;天黑下来 下去 :
上来、上去的引申义
整理:常见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义
上来:
1. 表示趋近面前的目标。 例:追上来;围上来

第六章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

第六章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

第六章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精讲多练”是我们的一个高频词,也是我们的一个总原则。

但“精讲多练”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到底讲多少算“精讲”,练多少算“多练”呢?一般我们说老师讲的部分不超过30%,而练的部分不少于70%,就可以说是做到了“精讲多练”。

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就要注意“怎么讲”和“怎样练”的问题。

讲,只能是提纲挈领地讲,抓关键要领的讲,要讲那些对学生最实惠、最有用的东西,同时又是富有启发性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讲。

“讲”,要迅速地,印象极为深刻地解决“懂”的问题;只要能理解,越少越好,要一语中的,但要做到精讲而不缺。

老师把意义解释得再清楚,使用的限制条件讲得再好,学生也未必能马上会用。

为此就需要我们设计大量的、实用性的练习来让学生事件所学的东西。

对操练感到棘手的教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练不会,一练就烦”。

毫无目的机械性的操练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产生不了应有的效果。

我们提倡有质量的交际性的操练,即利用各种手段尽量为学生创造一种比较接近实际的交际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某种交际的需求,并使之在模拟交际中产生一种真实的感觉,从而达到交际性的目的。

“练”不要要学生盲目地想句子,老师最好给他一个语境,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老师及时结合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偏误作出分析,这样,通过反复、整合、重新编码等过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并真正学会运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比如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所依据的教学法理论、教材的质量和教学管理的总体水平等,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的选择和运用得是否得当,是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因素。

教学方法和技巧运用得好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时间有限,而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自古多种多样,所谓“教无定法”,就是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1.起来: V+起来
Adj+起来
(1)动作或者状态开始、继续
笑起来、唱起来、跳起来、下起来、跑起来、
热起来、冷起来、暖和起来、忙起来
(2)事物由分散到集中
收拾起来、放起来、捆起来、
(3)对某一方面的估计、评价——“……怎么样?”
看起来、做起来、吃起来、穿起来、听起来(4)表示回忆有了结果
想起来、记起来、回忆起来
2.下来: V+起来
Adj+起来
(1)从高的部门到低的部门
发下来、通知下来
(2)固定、停留在某个地方
记下来、写下来、背下来、画下来
(3)从过去延续到现在,不太容易,但已经完成学下来、跑下来
注意:从过去到未来,用“下去”
(4)动作或者状态慢慢开始、继续、变化
瘦下来、平静下来
3.下去: V+起来
Adj+起来
表示继续:读下去、说下去、学下去、玩下去
瘦下去、忙下去
4.出来:V+起来
(1)从无到有,出现、产生结果
想出来、算出来、写出来、
(2)分辨、由隐蔽到暴露
听出来、看出来、
5.过来:V+起来
(1)情况改变
换过来、翻译过来
(2)没有能力做,常用否定式
照顾不过来、数不过来、玩不过来
(3)回到原来、正常的状态,多用于积极的意义改过来、醒过来、明白过来、恢复过来
6.上来:V+起来
(1)接近
跟上来、迎上来
(2)有能力做
回答上来、说上来、
7.上去:V+起来
加上去。

趋向补语详细讲解

趋向补语详细讲解
大风大浪你都挺过来了,还怕什么?
过去
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到达说话人希望到达的地方
他给老人送过去一些日常用品。
孩子向妈妈跑过去了。
表示侥幸通过,动作完毕。常用:瞒、遮、骗、混、应付、遮掩、掩盖、蒙骗、隐瞒等动词
你蒙混不过去的。
他连警察都骗过去了。
表示失去原来的,正常的状态。常用:晕、死、昏、醉、睡、迷糊、昏迷等少数动词
下来
表示某人或某事物通过动作由高处向低处移动
他从楼上走了下来
你的改革方案已经批下来了。
表示分离。常用:撕、摘、拔、割、拆、剪、切、夺、打、落、脱落等动词
热了,就把衣服脱下来吧
他把零件拆了下来
表示固定
下课后,老师把她留了下来
你今晚就在这里住下来吧
表示开始出现并继续发胀
入夜,校园里安静下来了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
他的那篇论文终于被选上了
表示达到一定数量
我想在这里住上几个月
他写上不到百字,就又去玩了

表示人或物体通过动作由高处向低处移动
他一脚踩空了,滚下了楼。
你快坐下休息休息吧
表示容纳一定数量。常用坐、放、摆、装、容、盛、住、站、停、躺、睡等动词
这个会议室能坐下一百人吗?
书包能装下这么多书吗?
表示固定
老师的话我都记下了
大家应该团结起来。
你把桌子上的东西收起来吧。
表示开始并继续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他拿出一本书,看了起来
表示估价、评价。常用:吃、看、摸、听、闻、算等动词
这件衣服穿起来更漂亮
老人看起来也就六十来岁
表示回忆有了结果
我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他
我终于记起来了他的电话号码
表示动作的进行

国际汉语教师证面试语法点总结[优秀范文5篇]

国际汉语教师证面试语法点总结[优秀范文5篇]

国际汉语教师证面试语法点总结[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国际汉语教师证面试语法点总结语法点总结1.“是”字句:A是B a)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在等于的句子中,A/B可互换,此外不可互换。

李白是这首诗的作者。

b)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孩子是双眼皮。

c)表示事物的存在。

遍地是牛羊。

d)副词,放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表肯定。

重读时表“的确、确实”,不能省略(他的性格是变了。

);不重读时表一般肯定,能省略。

2.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vs 来去(13个)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3.指示代词a)这、那:这是近指,那是远指,二者并举指代众多的人或事物,是虚指(不图这不图那)b)每、各:是分指,每侧重个体相同的一面,各侧重不同的一面。

某、另:指不确定的人或事物,某是不定指,另是旁指。

4.语气词a)的:表陈述。

b)了:表陈述(树叶黄了。

);表祈使(别说话了。

)c)呢:表陈述(我不辛苦,你才辛苦呢。

);表疑问(去呢还是不去?)d)吧:表疑问(天晴了吧?);表祈使(我们走吧。

)e)吗:表疑问(你去过北京吗?)f)啊:表陈述(他不去呀。

);表祈使(来呀。

);表疑问(谁呀?);表感叹(是他啊!)5.定语标记“的”a)音节上:单音节adj做定一般不加(红花,绿叶)。

单音节n做定一定加(人的性格,花的颜色)。

双音节的adj但中心语是单音节的常加(黄河的水)。

用不用都可以时,讲究音节的调整,看读起来顺不顺口。

b)意义上:表领属,谁的,可加可不加(小明的书包,他姐姐)(定语是代词而中心语是和它有关的人或集体时,可不加)表性质,什么,不加(世界地图,汉语词典)描写说明,怎么样的,加(明亮的双眼)6.多层定语谁的,什么时地,多少,怎样的(动词性短语或主谓短语),什么样的,什么7.补语和宾语的顺序a)动+补+宾+(补):打破砂锅。

拿出书来。

b)动+宾+补+(宾):去昆明两次。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4月2日 18℃
4月8日 22℃
4月19日 24℃
4月29日 28℃
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
动词/形容词+起来
表示动作状态开始或继续 the beginning and continuation of an action or state

听音乐能让我_________(高兴)。 听到这个消息,他伤心得 __________


常用动词:看、说、做、吃、用、听、 穿、算
这件衣服你_____(穿)很好看。 这道法国菜______(吃)不怎么样。 _____(算),我做教师已经三年了。
动词/形容词+起来

表示回忆的结果 the result of remembering
我想起来了!
我的手机在宿舍里。 我的车钥匙在家里。
我正在做作业,作业很难。
作业做起来很难。
动词/形容词+起来
表示对每一方面进行评估 estimation or evaluation in some regards

听起来
我听见他说汉语,觉得说得不错。
听起来,他汉语说得不错。
动词/形容词+起来
表示对每一方面进行评估 estimation or evaluation in some regards
动词/形容词+下来
表示动作或状态变化并继续 action or state has gradually changed

吵闹-------安静
教室原来很吵,现在安静了。
教室里安静下来了。
动词/形容词+下来
表示动作或状态变化并继续 action or state has gradually changed

对外汉语 语法 教学培训 趋向补语

对外汉语 语法 教学培训 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The Simple directional Complement难点:一、多数趋向补语意义十分复杂;二、一个动词可以和哪个趋向补语的哪一个意义结合是固定的、有限制的,特别是结果意义,学习者几乎需要逐个记忆。

1.简单趋向补语“来”或“去”放在特定动词后充当补语,表示动作趋向。

1)v.是上、下、进、出、回、过、起咱们过去看看。

(肯定)他在河那边等我们,咱们过桥去吧。

他们上楼去了吗?(一般疑问句)我没有回家去。

(否定)你回不回公司来?(正反疑问句)✓可以不带宾语;带宾语时,必定是处所宾语,放在中间;✓否定形式用“没有”;✓正反疑问句是并列动词的肯定和否定形式。

2)v.是一般动词你带照片来了吗?2.复合趋向补语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等后边加上简单趋向补语“来”、“去”以后,可以作别的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构成复合趋向补语,对动作进行具体的描述。

1)v.是一般动词他很快地跑上去了。

老师走进教室去了。

我又买回来一些书和磁带。

/我又买回一些书和磁带来。

小雨从书包里拿出来一盘磁带。

/小雨从书包里拿出一盘磁带来。

可以不带宾语;带处所宾语时,放在中间;带一般名词宾语时,中间和后边都可以。

2)v.是一些本身暗含方向的动词,如:安排、发,报告、交、反映老师:下课后,我会把成绩发下去。

(从上到下)学生:现在就发下来吧。

老师:下课后,请同学们把作业交上来。

(从下到上)学生:我的作业已经交上去了。

上级:我安排下去的事你做好了吗?(从上到下)下级:您安排下来的事我当然做好了。

上级:那么问题报告上来了吗?(从下到上)下级:我们会把问题报告上去的。

3.其他特殊情况一般名词宾语我买来了两斤水果。

/ 我买了两斤水果来。

(简单趋向补语)他们搬进来一张桌子。

/ 他们搬进一张桌子来。

(复合趋向补语)?动作还没有发生晚上朋友聚会,我想带一些巧克力去。

周末妈妈会打电话来。

表示命令或要求我渴死了,快倒水来。

你们搬一张桌子进来。

趋向补语PPT课件

趋向补语PPT课件

.
9
练习:
1、他说明年还要在这个学校_____。
A. 学下去
B.学下来
C.学起来
D.学上来
2、他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我_____了。
A.想不起来
B.想不出来
C.想下来
D.想出来
3、你_____了没有,这是谁在说话?
A.听起来
B.听出来
C.听不出来
D.听起来
4、我_____了,我看过她演的电影。
A.想起来
B.想出来
C.想不起来
D.想不. 出来
10
5、她难过得______了。
A.说不上来
B.说不出来
C.说不下来
D.说不下去
6、一看到他那样子,大家就都_________。
A.笑了起来
B.笑了一下
C.笑了一会儿
D.笑了下去
7、请大家用词典把这个词的意思___________。
A.查上来
B.查起来
C.查下来
2
起来:表示动作开始并继续 V+起来 V+起+n+来
• 笑起来
听了他说的笑话以后,大家都笑了起来。
• 下起来
刚才还是晴天,突然下起雨来。
• 打起来
几分钟前两个人还好好的,突然就打起来了。
• 开展起来
我们要努力把这项新工作开展起来。
.
3
• 想起来:恢复记忆
1、我想起来了,这个地方我们来过。(开始不知 道这是什么地方,后来想到过去来过这儿) 2、我想起来了,我的钥匙忘在宿舍了。( 在什 么情况下说? ) 3、我好像认识他,但是想不起来他的名字了。
.
4
出来:表示动作使事物从无到有,或由隐藏到显露。 V +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练习:用适当的趋向补语填空:
1.他说明年还要在这个学校学()
2.他的南方口音很难改()。

3.他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我现在一下子想不()。

4.你听()了没有,这是谁唱的歌?
5.我想()了,我看过他演的电影。

6.小王现在又忙()了,因为他要参加作文比赛。

他写()一
篇文章给老师看,老师给他写了一些意见,可是他看不()老
师写的是什么,他请中国朋友帮忙,最后终于明白了。

7.小王平时跑步跑得很快,可是今天他跑步的时候,突然下起雨来了,小王
的速度慢()了。

他本来想回宿舍,但是玛丽给他加油,让他继续跑()。

小王终于把十圈跑()了,玛丽用照相机把小王跑步的样子拍了()。

8.我终于明白()了,他们俩原来不是亲兄弟。

9.我闻不()这是什么香水。

10.黑板上的字你都抄()了吗?
11.我只看过汉语的《西游记》,这本小说还没有西班牙语版的,听说还没翻
译()呢。

12.他很有活力,看()不像一个五六十岁的人。

13.你都忙不()了,为什么不请个人帮忙呢?
14.她失败了,我怎么安慰她都高兴不()。

15.你如果不愿意,就应该早点儿说()。

16.孩子的父母给孩子买了很多玩具,那么多玩具怎么玩得()
呢?
17.一下课,教室外面就热闹()了,可是一上课,就又安静
()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