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时期的刻石59页PPT

合集下载

秦汉时期美术PPT课件

秦汉时期美术PPT课件

高168厘米、宽 190厘米。表现 一匹肃立的战马 踏倒仰卧在地、 手持弓箭作垂死 挣扎的敌人,像 征性地歌颂霍去 病的战功和他所 向无敌的英雄气 概。
霍去病墓前石刻之《马踏匈奴》
.
14
霍去病墓前石刻之《跃马》
霍去病墓前石刻之《卧虎》
.
15
.
霍去病墓前石刻之《野16人搏熊










.
20
鸟兽规矩纹镜 东汉 直径15.8厘米,重566克 河南洛阳谷水八十七号墓出土 河南洛阳博物馆藏
.
骑马龙虎画像镜 东汉 直径18.3厘米 1975年浙江绍兴五星公社新建大队出土
21
长信宫灯 西汉 高48厘米 重15.85千克 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陵山窦绾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
22
浮雕鸟兽纹樽 西汉 通高25,口径23厘米 1962年山西省右玉县大川村出土
• 而汉墓帛画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是70年 代在湖南长沙、山东金雀山出土的三幅西汉早期
墓室帛画。
.
48
马王堆l号墓帛画
.
49
马王堆l号墓帛画局部
.
50
• 三、漆画 长沙马王堆出土漆棺画,画工利用漆本
身光润流动的特性,在棺板上画了奇异的 神怪,有怪兽食蛇、怪兽驯豹、豹与猫头 鹰、羊头怪射鹤、怪兽拉鹤、怪兽奏乐、 人面怪骑鹿、怪兽斗牛、怪兽噬羊等。形 象间以卷动的流云作衬托,充满了动感和 神秘色彩。
.
35
彩绘陶壶 西汉 高49,口径18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河南省博物馆藏
.
36
彩绘陶鱼鸟纹盆 西汉 口径55厘米 68年河北省满城县陵山窦绾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战国秦汉时期的刻石

战国秦汉时期的刻石

泰山刻石
《史记》著录的二世辞
•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 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 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承相臣斯,臣 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请,臣请具刻 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 可。”,<史记· 秦始皇本纪>。
泰山刻石
3 琅峫刻石——东巡第三刻
• 原石已残。本来石四面均刻字,现三面所刻已 荡然无存。仅存一面残文十三行,共86字。首 行是始皇原刻的最后一行,从臣“五大夫杨” 的题名。其余十二行是二世加刻的文辞。现上 海博物馆有一块仿制品。琅峫刻石全文也收录 在<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其内容与泰山刻石 大致相同。
琅峫刻石
4 “碣石”刻石——东巡第四刻
• 原石久佚。其文辞《史记》著录。碣石位于今河 北昌黎县西北,秦始皇三十二年巡幸于此。内容 为宣扬秦始皇的业绩和圣德。现江苏镇江焦山碑 林藏有清代翻刻碑四块,系清人王绍兰嘱金匿钱 泳以南唐徐铉双勾本重刻。碑均高1.3s米,宽0.41 米,篆书十行共80字。释文如下: • “黔首无蒜,天下咸抚,男乐其寿,女修其业。 事各有序,惠被诸彦。久并来田,莫不安所。群 臣诵略,请刻此石,垂著仪臣。”
5 芝罘刻石——东巡第5刻
• 是始皇、二世东巡第五刻。原石亡佚。
• 北宋欧阳修有其拓本,仅存二十一字。始皇文辞 已无,所存系二世加刻文辞。河南《临汝汝帖》 中存芝罘刻辞摹本。
• 碑文:“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皇 帝东游,巡登之罘,照临于海……圣法初兴,清 理疆内,外诛暴强……群臣加德,祇诵圣烈,请 刻之罘。”
秦始皇辞
• “皇帝临位,作制名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 初并天下,周不宾眼。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 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抵诵功德,治 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著明,垂于 后嗣,顺承勿革,皇帝躬至,既平天下,不懈于 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 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 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 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 这篇刻辞重在歌颂其统一中国的功德,对研究中 国史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

初中主题班会 非遗系列之中国篆刻PPT

初中主题班会 非遗系列之中国篆刻PPT
宋元时期,许多文人所刻私印极具艺术性。其中,宋代的朱记印和元代的花押印尤为特色鲜明,它们以隶书、楷书入印,为后世篆刻家所推崇,成为重要的印章范本。
清代初期,程邃的篆刻成就卓著,他突破了文彭、何震的旧式风格,开创了独特的印风,富有创造性。他的白文印法承袭汉印,厚重凝练,朱文印则多用大篆,布局奇特,错落有致,为皖派篆刻奠定了基础。
从殷商时期的交换凭证,到秦汉时代的权力象征,印章的功能始终实用。唐宋时期,收藏风潮兴起,出现了签藏印、斋馆别号印等,印章似乎迈入了审美领域。明清时期,印章形制日趋完善,但篆刻仍分工明确。明代文彭的出现,标志着艺术家取代匠人,自篆自刻,跳越了艺术创作的藩篱,与诗、书、画并驾齐驱。印章的创作从篆到刻一气呵成,实现了从实用到赏玩的价值转变,以纯艺术的身份参与到中国审美历史中。从此,拥有传统艺术修养和印学造诣的人成为了主体,将篆刻演变为纯粹的审美行为。


感谢
非遗系列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
溯源

篆刻艺术,如同书法艺术,也经历了从实用性向纯粹表现性的转变。根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印章当属战国时期的古玺。古玺分为官玺和私玺两种,当时不分尊卑,统称为玺。古玺由专门工匠制作,或凿或铸,玺文精细,章法生动。玺文分为朱文和白文两种,朱文玺边栏宽阔,白文玺则有界格。内容包括官职、姓名、吉语以及肖形图案等。古玺的形状大小不一,有长方形、方形、圆形以及其他各种异形。
艺术发展史中,无数事实证明,智者对美的感悟有着惊人的一致性。掌握篆刻作品欣赏的基本能力后,如何深入理解其精妙的功力与深邃的内涵,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通过阅读“篆刻学”、“汉印文字徵”等专业书籍,我们可以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达到超凡脱俗、返璞归真的境界。所谓超凡脱俗,即是在欣赏印章时,能够洞悉作品的情感空间:是浑厚雄壮,还是萧散悲切?是紧张凝重,还是轻松自由?我们能辨识作品由疏缓到急促的流变,由外到内、骤然的波动,以及活动点与静态块面的转换,最终回归作品的原始情感。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在汉代漆器中还出现了诸多巧妙的设计。其中具杯盒 与多子妆奁(lian)因其巧妙的设计而闻名。
21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技法与装饰 秦汉漆器的装饰技法有:彩绘、锥画、金银箔贴花、镶 嵌、扣、鎏金等。秦汉漆器的装饰花纹精致华美,有云 气纹、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几何纹。
左图:“君幸酒”云纹漆耳 杯,饮食器。椭圆形,圆唇, 小平底,月牙状的双耳稍微 上翘。杯内髹红漆,以黑漆 绘卷云纹,底黑漆书“君幸 酒”三字,即“请君饮酒” 之意。外壁和杯底髹黑漆, 光素无纹。口沿外部及两耳 上以朱、赭二色绘几何云纹, 耳背面朱书“一升”二字表 示容积。
文化、科技:
产生了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在学术 领域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思想得到了 解放,文化艺术领域日臻繁荣,科学技术领域出 现前所未有的景象。
3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总的时代风貌,是突破了商周时期浓厚的神 秘色彩,造型上注重实用,充分体现材料本身的美,追求 做工之精巧和形体之灵巧。装饰上面向现实生活,由装饰 纹样向装饰绘画过渡,虽仍有许多神话幻想题材,但能把 幻想与现实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加以表现。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社会经济 有着全面的发展,手工业中陶瓷、铜器、漆器、纺 织等均较发达。
2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生产格局:
期间,黄河中下游仍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今日的河南、山东、河北及山西南部的工艺美术生产 极为兴盛。当时都城内官府作坊最为集中,因而西汉 长安、东汉洛阳成为高档工艺品生产的重要地点。同 时,秦汉的民间工艺美术也异常发达。
25
xx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25张PPT)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25张PPT)

◎内容十分丰富
◎注重实际应用
◎与生产、生活 紧密相连
秦简九九表
新课学习
活动 6 以《氾胜之书》为例,说明秦汉时期农学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类别
时代
医学
东汉
数学 农学
天文 历法
地震学
东汉 西汉 秦朝 两汉 东汉
科技成就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理论体系
华佗:“麻沸散”“五禽戏” 《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氾胜之书》总结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
作者:司马迁
记述内容:帝王将相、下层人物
体裁:纪传体通史 价值: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的综合性史书体裁。 通史:通贯古今的史书。
开创了正史的撰写体例
《史记·平准书》书影
本纪 世家 列传


新课学习
活动 3 结合教材,评价《史记》的价值。
书籍名片
书名:《史记》 记述时间:黄帝到汉武帝
作者:司马迁
记述内容:帝王将相、下层人物
天文 历法
地震学
东汉 西汉 秦朝 两汉 东汉
西汉经穴漆人
新课学习
活动 2 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体现了张仲景怎样的精神。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 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伤寒论·序》
发展 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总结 多种疾病的症候 提出 辨证分析病情,对症下药 提倡 “治未病”、预防疾病
颁布统一历法,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
历法更加精确,使用漏壶、日晷测定时间 张衡发明浑天仪,演示日月星辰的运行
张衡制作了候风地动仪,用以测验地震方位
秦汉时期,我国科技文化发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美术PPT课件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美术PPT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美术
1
• 墓室壁画
• 西汉卜千秋墓壁画 升仙图(部分) • 为我国目前发现年代较早的西汉墓室壁画 2
• 烧沟61号墓壁画 二桃杀三士 西汉 河南洛阳
3
• 东汉墓室壁画
• 车马出行为其中常见 题材
• 内蒙和林格尔东汉壁 画(百戏图、牧马图)
4
• 画像石 画像石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
石棺、享祠或石阙的建筑石构。 • 山东在汉代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画像
石遗存最多,著名的有孝堂山石祠、武氏 祠石室、泊南及安丘汉墓 画像中的各种形象,或充满想象,或严格 5
武氏祠石刻画像皆用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技法雕刻而成。作者擅长抓取历史故事矛 盾冲突的**,并且善于运用必要的景物以交待特定的环境。人物之间的呼应关系也 处理地非常出色。
16
• 工艺美术
• 光洁朴素、简洁大方
• 汉代青铜器中艺术性最 强、最富于创造性的是 贵州生活用的灯、炉、 镜等器具。
温酒樽
17
• 杀人祭柱贮贝器
错金博山炉
18
• 丝织工艺 • 汉代丝绸以山东临淄和四川成都为主要产 19
• 漆器工艺 • 具有轻便、光洁、
耐用、防腐、美观
2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12
• 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 禁;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 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 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13
• 西汉霍去病墓石雕 群
• 刻画形象以恰到好 处,足以表现客体 特征为度,循石造 型,因材施艺,较 多地保留了原石的 形状和表面质感, 稍作加工,取其意

战国秦汉时期的刻石共59页

战国秦汉时期的刻石共59页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战国秦汉时期的刻石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秦汉时期PPT课件

秦汉时期PPT课件
› 绘画主要表现题材:现实生活题材;政治宣扬题 材;神仙飞生题材。
汉代帛画
› 西汉 轪侯妻墓帛画 ›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
号汉墓1972年出土 的铭旌帛画
西汉马王堆车马仪仗图帛画
东汉《宴饮观舞图》1960年 河南密县打虎亭二号汉墓
汉代壁画
› 西汉卜千秋夫妇合葬墓壁画。
内蒙和林格尔《东汉墓 壁画》
3、汉代儒学的宗教化,神学的兴起,厚葬的流行,对工艺美术装饰 有深厚的影响。
4、汉代工艺美术取得实用和美的平衡,并向一物多用化发展。
5、汉代工艺美术风格可以概括为四字:质、动、紧、味。
劲俊逸,体态典雅宽行的新书体。 › 流传下来的刻石作品有《泰山刻石》较可信。刻符则以《阳陵虎符》
艺术水准最高。
李斯 泰山刻石
秦阳陵虎符,秦代青铜器
› 2、隶书
› 功用、地域和意趣的不同,汉隶风格显得华彩斑斓,其中最具代表性 的是东汉的碑刻隶书。
› 风格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字体方整,法度森严,波磔分明:一类则较 为随意,重自然意趣。现存有《张迁碑》《礼器碑》《石门颂》等。
错金银狩猎纹铜镜 (战国时期)
四山纹铜镜 (战国时期)
昭明镜 西汉
画像镜
四神规矩镜
› 流行的纹饰有:蟠螭纹、蟠虺纹、章草纹、星云、云雷连弧纹、鸟兽 纹规矩纹、重列式神兽纹、连弧铭文、重圈铭文、多乳禽兽纹、变形 四叶纹、神兽纹、龙虎纹、日光连弧纹等。
其他工艺
› 汉代瓦当更为精美,画面仪态生动,其中王莽时期的四神瓦当,形神 兼备,姿态雄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秦汉时期时代概论
› 开拓、统一的时代背景与恢弘雄强的文化精神。
› 秦完成国家一统,推动社会进步;汉承秦制,完成深沉宏大、充实激 扬、厚重雄强的一代汉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战国秦汉时期的刻石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