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成功率如何

合集下载

动脉导管未闭血流动力学特点

动脉导管未闭血流动力学特点

动脉导管未闭血流动力学特点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生率约为1/2000-1/5000。

该病由于胎儿期动脉导管未闭而导致主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的血流通路保持开放状态,从而引起了血流动力学异常。

在正常情况下,胎儿期的动脉导管是连接肺动脉和主动脉的一条管道。

当胎儿出生时,由于氧气供应的改变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条通道会自然关闭。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个通道可能无法完全关闭,从而形成PDA。

血流动力学特点1. 左右分流由于PDA存在,左心室血液将部分通过PDA进入主动脉,并进入体循环;另一部分则通过肺循环回到左心室。

因此,在PDA存在时会出现左右分流现象,即右心室负荷增加、左心室负荷减轻。

2. 血压升高由于左右分流现象的存在,使得体循环阻力减少、肺循环阻力增加,从而导致体循环血压升高、肺循环血压降低。

这也是为什么PDA患者常常出现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3. 心脏扩大由于左右分流现象和心脏负荷的改变,PDA患者的心脏会逐渐扩大。

具体表现为左心室、右心室和左房的扩大。

4. 肺动脉高压由于PDA存在,使得肺循环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肺动脉高压。

当肺动脉压力超过80mmHg时,就可能引起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症状。

5. 心音异常在PDA患者中,可以听到连续性杂音。

这是由于血液通过未闭的动脉导管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时产生的振荡声所引起的。

6. 其他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特点外,PDA还可能导致其他一些不良后果,如感染、红细胞增多症、贫血等。

此外,在严重情况下,PDA还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治疗方法对于PDA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包括经导管封堵术和开胸手术两种。

经导管封堵术是通过导管插入体内,将一个特殊的装置放置在动脉导管内部,从而堵塞它。

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适用范围有限。

开胸手术则是通过切开胸骨,直接操作心脏进行修复。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患者的护理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患者的护理

【 章 编 号 ] 6 2 6 8 一 (O l 0 -0 6 -0 文 1 7 — 3 3 2 l 】6 3 5 2
【 要 】目的 : 摘 总结 封 堵 器 介 入 治 疗 动脉 导 管 未 闭 ( DA) 者 的 护 理 及 预 防 并发 症 的 方 法 。 方 法 : 1 P 患 对 1例 接 受 介 入 治 疗 的 P A 患 者 进 行 回 D 顾行 分析, 并针对各 自的并发 症实施相应护理 。结果: 1例患者介入 治疗技 术成功率 1 0 .术中 5例室平, l 0 表现为 出血短阵室速的患者有 4例 患者, - t- 4  ̄患者停止应用 , 患者的情况得到恢复 , 患者手术之后 没有 出现其他 并发 症, 患者的恢复情况很好。结论 : 准确的术 前决策, 充分的术前 准备 , 极 的 术 中 、 后 监 护 处 理 , 积 术 时保 证 患者 手 术 顺 利 、 防或 减 少 并 发 症发 生有 t =  ̄ 义 . 预 t - 【 键 词 】 脉 导 管 未 闭 ; 堵 术 ;护理 关 动 封
动脉导管未闭( D , 临床 比较 常见 的先天性疾 病 , P A)是 而给 予患 者 脉瘘 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皮肤温度 、 颜色及双 下肢粗 细是否一致 。 此时要与家属一起做好患儿工作 , 可给予安 进行封堵器介入治疗为现今 比较常用的治疗技术 , 具有很多 的优 点 , 有 的患儿会 出现烦躁情绪 , 其 其对患者的刨伤很小 , 患者的痛苦也很小 , 患者在 手术之 后恢复时 间也 慰 、 鼓励 的方法 , 以讲故事 , 听儿 歌的方法 , 使患儿尽 量坚持 , 免剧烈 避 很 快 。我 院 于 2 0 0 9年 2月至 2 1 0 1年 5月 对 1 1例 P A 小 儿 患 者 进 行 运 动 防止 血 肿 形 成 。 D . 作 动 封 堵 术 介 入 治 疗 , 围 手术 期 实 施 心 理 护 理 , 病 人 及 家 属 以 良好 的 心 2 4并 发 症 的 预 防 与护 理 : 为 一种 侵 入 行 手 术 , 脉 导 管未 闭 封 堵 术 在 使 的术 中及术后仍可 发生心律失常、 穿刺部 位出血 、 血、 溶 瓣膜 关闭不全 态配合治疗 , 达到满意疗 效。现将护理体会介 绍如下 。 等并发症 , 中以心律失常最为常见 , 其 此时应给予及时处理 。所有患者 1 临床 资 料 1 1一 般 资料 : 组 1 例 , 5例 , 6例 。年 龄 2 1 . 本 1 男 女 ~ 2岁 , 均 (. 土 进行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 的情况见 表 1 平 61 。 表 1 所 有 患 者 进行 治 疗 后 出 现 的并 发 症 的 情 况 7 , 重 3 5 4 KG, 均 (0 5 2 . ) 均经 心 脏 超 声 、 电 图 、 床 )体 . ̄ 2 平 2.士 z5。 心 临 体格检查及 X线 胸 片确诊 为 P A。所 有病 例均 选择 性心 血管 造影 , D P A最窄处 内径 17 2 4 5 . ) D . ~1 (. 土3 7 mm, 4例行经喉镜全屏静脉麻 醉, 7例 使 用 利 多 卡 因局 部 麻 醉 。 1 2方法 : . 给予患者应用利多卡因进行 局部的麻 醉, 如患者 的年 龄 比较 小不可以对麻醉进行配合 , 给予其进行 喉镜全屏 静脉麻 醉的方 式进 可 行 麻 醉 。行 肝 素 抗 凝 , 5 取 F猪尾 导 管 至 降 主 动 脉 起 始 段 处 行 降 主 动 脉 起始部造影 , 主动脉显影 同时肺动脉显 影 , 示 动脉导管 最小 直径 , 降 显 退 出 猪尾 导 管 。取 右 心 导 管 沿 导 引 钢 丝 送 至 肺 主动 脉 主干 处 , 丝 穿 钢 越 P A 至 降主 动 脉 , 立 轨 道 。 经轨 道 送 人 输 送 器 , 出 钢 丝 , 动 脉 D 建 退 经 鞘管送入 5 F猪 尾 导 管再 次 行 降 主常 , 2 4 1心 律 失 常 : .. 许多 患 者 在 寻 找 缺 口 , 置 封 堵 器 时 的 操 作 过 程 中有 放 无造影荆分流 , 证实操作完成, 可以把造影 管拿出来。所有患者进行 操 过 性 的心 律 失 常 特 别是 室 性心 律 失 常 。 本 文 中 出 现 出血 室 性 早 搏 的 作均得到成功 , 进行封堵的成功几率为 1 0 。封堵器置入后 即刻行降 患者有 5例患者 , 0 表现为短阵室速 的患者有 4例 患者 。给予 患者停止 故对 患 者 治疗 时应 给 予 其 进 行 心 电监 护 措 施 , 并 主动脉造影 , 见有残 余分 流存在者 , 未 术后 1个月 随访 亦无残 余分 流 应 用 治疗 后 患 者 改 善 , 出 者 。手术时间 5  ̄9 mi, 0 0 n 平均( 2 1mi 术 中 5例出现室性早搏 , 要 求 术 者 在 治 疗 时 操 作动 作 轻 巧 , 现 问题 要 马 上 停 止 。 6 士7 ) n, 4 例 出现短阵室速 , 停止操作 即恢 复, 术后无严 重并发 症发生 , 患者恢 复 24 2患者进行穿刺位置出现出血表现 : .. 因为在手术之 中给予患者使用 良好 。住 院 天 数 3 8天 , 均 (. 土1 6 天 。 ~ 平 47 .) 肝 素 治 疗 , 予 其 进行 拔 管 之 前 进行 压 追 的 部 位 不 准 确 , 行 压 追 的 时 给 进 2 护 理 措 施 间也不够 时间 , 这会 导致患者 出现出血 的表现 , 出血之后致使 血肿发 生 。避 免 此 类 情 况 发 生 , 行 压 迫 可 进 行 2 进 O分 钟 左 右 , 可 把 纱 布 叠 也 2 1手术之前 的准备工作 .

预介入优点分析

预介入优点分析

预介入优点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DA)接近100%,房间隔缺损(ASD)约80%,室间隔缺损(VSD),全世界总体先心病发病率为5‰~12.5‰。

我国先心病患病率在6.87‰~14.39‰,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来,我国先心病发病率迅速上升,10年内升高了4倍,连续10年成为我国出生缺陷的第一位。

而广东每年约有1万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发病率高达1%,为全国最高。

先心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无需在胸背部切口,仅在腹股沟部留下一个针眼(3mm左右)。

由于创伤小,痛苦小,术后几天就能愈合,不留疤痕;也无需打开胸腔,更不需切开心脏。

2、治疗时无需实施全身外循环,深低温麻醉。

患儿仅需不插管的基础麻醉就能配合,大龄患儿仅需局部麻醉。

这样,可避免体外循环和麻醉意外的发生,也不会对儿童的大脑发育产生影响。

3、由于介入治疗出血少,不需要输血,从而避免了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4、相比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一般在30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就开始进饮,术后20小时就可下床活动,住院1~3天即可出院。

5、目前,对合适做介入治疗的患儿,各种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在
98%以上,术后并发症少于外科手术。

它就像外科手术一样,可起到根治效果。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的临床观察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的临床观察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的临床观察余忠琴;朱辉银;李涛;肖玉;张勇;席世兵【摘要】目的:观察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动脉导管未闭患者178例,经临床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诊,并行左右心导管、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检查,应用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治疗[方法:蘑菇伞封堵法、弹簧栓法、Amplatzer第二代封堵器(ADO-II)封堵法],术后即刻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疗效,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心电图随访观察。

结果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成功率98.9%。

失败原因:大型PDA1例,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放置封堵器后血压下降1例。

并发症:术后1h封堵器脱落1例,降主动脉血流速度增快1例,左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1例,溶血1例。

结论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治疗创伤小,操作安全,并发症低,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以替代外科治疗。

%Objectives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tarnscatheter closure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with occluder in 178 patients, and to retrospectively explore the follow-up analysis. Methods For the 178 patients with PDA confirmed by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use left and right heart catheter,aortic arch angiography,take percutaneous tarnscatheter closure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three methods were applied,which were Amplatzermethod,Cook coil method and ADO-II method. Aortic arch angiography and TTE were used immediately after surgery to assess the effect. TTE,chest X-ray and electrocardiogram(EEG) examination were used in follow-up study at 1 day,1 months,6 months,1 year respectively. Result The successfulrate was 98.9%. The causes for procedural failure included large shaped PDA(1 patient),complicated 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hypotension after device implantation(1 patient) . Complication 1 patient had device embolization,1 patient had increased aortic blood flow velocities,1 patient had left pulmonary artery blood flow velocities increased,1 patient had hemolyses. Conclusions Percutaneous tarnscatheter closure of PDA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injury,less complications,high successful rate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surgical repair.【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58-59)【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随访【作者】余忠琴;朱辉银;李涛;肖玉;张勇;席世兵【作者单位】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10%[1]。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现状及进展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现状及进展

科技信息2013年第7期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0引言动脉导管未闭由Galen于公元181年首次描述。

1628年,Havey 正确描述了动脉导管在胎儿期的功能。

1898年,Gibson首次描述了动脉导管杂音的特点。

新生儿中单纯动脉导管未闭约0.25万~0.5万例出生存活婴儿中发生一例,早产儿与低体重出生婴儿发生率较高。

未经治疗的婴儿死亡率高达30%,42%的患者自然生存不超过45岁。

Campbell[1]指出,30%的患者死于充血性心衰且年龄越大,病情相对较重,治疗难度越大,不良反应较多,死亡率相对较高。

所以小儿早期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是关键。

掌握最佳适应症,选择最佳治疗方法,以最小的干预方式治愈小儿PDA,是心脏学科的初衷。

动脉导管起源于左侧第六原始主动脉弓并连接近端左肺动脉到降主动脉,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多见于早产儿其发病率相对较高占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12%~15%。

男女比率为1:3。

根据PDA导管的长短和直径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相同,动脉导管的持续开放使机体产生相应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是影响小儿生存率和后期并发症存在的主要原因,所以PDA 一经确诊就应积极治疗。

1主要治疗方法1.1药物治疗新生患儿早期运用药物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是主要的选择之一。

大量文献及临床工作证明小儿PDA的形成与早产儿对前列腺素敏感密切相关,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环氧酶(COX),减少PEI2合成,治疗PDA。

临床用消炎痛、吲哚美辛或布洛芬静脉给药治疗小儿PDA疗效显著,用药具体剂量取决于首次给药时婴儿的产后日龄,通常1-3个疗程关闭PDA,但对足月儿的动脉导管未闭多无效。

以吲哚美辛为例,其剂量为0.1-0.2mg/kg,8-12小时一次,静脉给药总量小于0.6mg/kg,注意检查肾功能,观察尿量。

静脉给药价格多比较昂贵[2]。

国内外报道为达到药物的可控性和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改为口服且生后3天用药治愈成功率可明显增高,且效果最佳。

浅析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现状

浅析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现状

浅析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现状摘要: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逐渐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

本文首先对动脉导管未闭分型进行分析,然后分别对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动脉导管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5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149-01动脉导管未闭就是介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一种异常通道,这种通道一般是先天性的,并且其位置一般在主动脉与左肺动脉根部之间,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所有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案例中占到9%-12%的比例,而且男女比例为1:3。

对于动脉导管介入治疗,已经具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对于当前的动脉导管介入治疗,已经取代了原有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1 动脉导管未闭的分型(1)首先,我们可以根据解剖形态对其进行分型。

对于正常左位主动脉弓,动脉导管未闭一般处于主动脉峡狭部和左肺动脉根部之间。

并且,根据其特有型态,可以将其分为五种类型:一是管状,通过导管连接的主动脉与肺动脉相邻的两端口距离较近,并且管壁厚度处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

二是漏斗状,主要由于动脉导管端口直径大于肺动脉导管端口直径,就会使动脉导管呈现漏斗状。

三是窗型,动脉导管非常短,并且口径极粗,外观与主动脉相似,而且肺动脉具有窗状结构,管壁一般很薄。

因此,这种类型比较少见。

四是哑铃型,显而易见导管中部较细而两侧较粗。

五是动脉瘤形,用于连接主动脉与肺动脉导管,呈现出两侧较细而中间部分呈现瘤状并扩张的状态,因而管壁薄而脆(2)根据造影形态分型。

根据krichenko的研究,按照造型所示的具体形态,将动脉导管未闭分为五种类型:一是a型,其呈现出漏斗型,并且管长在7-10毫米之间,在肺动脉端存在导管的最窄位置,相反在主动脉开口处具有深而宽的壶腹部,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动脉导管未闭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动脉导管未闭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动脉导管未闭(三)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每出生1500~5000婴儿中约有1例,在医学史上是第一种可用外科手术完全治愈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在上海中山医院统计的1085例先天性心脏血管病中动脉导管未闭占21.2%.男女患病有别,男∶女为1∶3.1﹒病理生理由于在整个心动周期主动脉压总是明显高于肺动脉压,所以通过未闭动脉导管持续有血流从主动脉进入肺动脉,即左向右分流,使肺循环血流量增多,肺动脉及其分支扩张,回流至左心系统的血流量也相应增加,致使左心负荷加重,左心随之增大。

由于舒张期主动脉血分流至肺动脉故使周围动脉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

2﹒临床表现成人动脉导管未闭者可因分流量大小,有以下几种临床表现形式:(1)分流量甚小,即未闭动脉导管内径较小,临床上可无主观症状,突出的体征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左锁骨下方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可伴有震颤,脉压可轻度增大。

(2)中等分流量者患者常有乏力、劳累后心悸、气喘胸闷等症状,心脏听诊杂音性质同上,更为响亮伴有震颤,传导范围广泛;有时可在心尖部闻及由于左心室扩大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及(或)狭窄所致的轻度收缩期及(或)舒张期杂音,周围血管征阳性。

(3)分流量大的未闭动脉导管,常伴有继发性严重肺动脉高压,可导致右向左分流。

上述典型杂音的舒张期成分减轻或消失,继之收缩期杂音亦可消失而仅可闻及因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此时患者多有青紫,且临床症状严重。

3﹒辅助检查(1)X线检查:透视下所见肺门舞蹈征是本病的特征性变化。

胸片上可见肺动脉凸出;肺血增多,左心房及左心室增大。

严重病例晚期出现右向左分流时,心影反可较前减小,并出现右心室增大的表现,肺野外带肺血减少。

(2)心电图:常见的有左心室大、左心房大的改变,有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右心房肥大,右心室肥大。

(3)超声心动图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显示未闭动脉导管,并可见左心室内径增大。

介入治疗小儿大动脉导管未闭15例

介入治疗小儿大动脉导管未闭15例
鞘直径 5 。 ~9F
122 方法 : 脉复合 麻 醉后 穿刺 右股 动 、 脉 , .. 静 静 静脉 侧行 常 规右心导 管检查 , 从股动脉侧 送入 猪尾导管 至 主动脉 弓降部侧 位造影 , 了解 P A位置 、 态 、 D 形 大小 , 从而选择合适 的封堵器 ; 采
用常规右 心导 管从肺 动脉 经 P A进入 降 主动 脉 , D 置入 交换 导 丝; 输送鞘沿导丝送入降主动脉 , 撤除导丝 , 选择 较 P A最窄 径 D 大 3~ n封堵器 , 其安装 于输 送器 内芯的 顶端 , 4l l n 将 透视 下 经 输送鞘管将封堵器送 至降 主动 脉 , 将降 主动 脉端 盘打 开 , 回拉 使其贴近动脉 导管 降 主动 脉开 口处 , 回撤外 鞘 将肺 动 脉 端 打 开, 使其腰部恰在 最窄处 , 听诊杂 音 消失 , 复主 动脉 造影 , 重 证
12 1 材料 : .. 选用 华 医圣 洁公 司制造 的 封堵 系统 。 由镍 钛 合 金编制成 网状 具有 自膨胀性 能的蘑菇状 封堵器 , 内缝 3层 高分 子聚酯片 , 按腰部直径 分为多种规格 , 传送 系统 由装载鞘 , 传送 鞘和主控钢丝组成 , 主控 钢丝顶端有螺纹 , 端带 一旋转柄 , 末 外
维普资讯
河北医药 20 年 7月 第 3 08 O卷 第 7期
H bi dcl ora,u 20 , o 3 , o7 ee Mei u l Jl 0 8 V l 0 N . aJ n
981

经 验交 流 ・ 介入Biblioteka 疗小 儿大动脉 导管未 闭 1 5例
治疗 。近 年 来 随 着介 入 医 学 的 发 展 , 入 手 术 人 员 技 术 的 不 断 介
提高 , 经导管治疗 P A已成 为首选 方法 。本 院于 20 D 07年 1 ~6 月使用封堵 器介入 治疗小年龄大 动脉导 管未闭 患儿 l 均获 5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成功
率如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成功率如何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成功率如何如果是单纯的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应尽早手术。

如果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应同时手术。

通常手术的最佳年龄为1-5岁。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根治性治疗方法。

最适合的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年龄是学龄前。

合并肺动脉高压者更应及早参加手术,即使肺动脉压力升高,只要仍有左向右分流,也应施行手术治疗,以防发展成为得以逆向分流,失去手术机会。

在治疗过程中,了解动脉导管未闭手术五要点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成功率如何如果是单纯的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应尽早手术。

如果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应同时手术。

通常手术的最佳年龄为1-5岁。

在日常生活中如发现患儿出现明显症状,如出现多汗、呼吸急促、喂养困难、体重不增、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表现的未满3个月婴儿,因未闭的动脉导管较粗而造成临床症状危重,应立即实施手术进行动脉导管未闭治疗。

由于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肺动脉压力大大低于主动脉压力,因此随动脉导管的粗细不同,便有不等量的血液从主动脉流入肺动脉,严重者婴儿期经常肺炎、心衰,久之可引致肺动脉高压、梗阻型肺血管病,甚至出现血流自肺动脉流入主动脉(称艾森曼格综合征),而丧失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机会。

所以,早期手术可以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肺动脉高压的风险。

为了防止心内膜炎,有效治疗和控制心功能不全和肺动脉高压。

不同年龄、不同大小的动脉导管均应手术或经介入方法予以关闭,在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外科,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的成功率达到99%。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处理视分流大小、呼吸窘迫综合征情况而定。

症状明显者,需抗心力衰竭治疗,生后一周内使用消炎痛治疗,待心力衰竭得到控制后再施行动脉导管未闭治疗手术进行治疗。

但在有些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中,如完全性大血管转位、肺动脉闭锁、三尖瓣闭锁,严重的肺动脉狭窄中,动脉导管为依赖性者,对维持患影生命至关重要,此时应该应用前列腺素E2以维持动脉导管开放。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术前准备: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术前对合并肺动脉高压者,术前让动脉导管未闭病人吸氧,服用卡托普利,或滴注前列地尔。

动脉导管未闭病人合并呼吸道感染者,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术前应使用抗生素.另外还要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心脏彩超、心电图、胸部X线、肝肾功能等。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期间对病人完善的全面监测是必要的。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适应症、手术效果、手术禁忌症。

1、动脉导管未闭手术适应症:
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均可以进行动脉导管结扎术,除已经发生了严重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氏综合征)的病人。

2、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效果:
一般的动脉导管行结扎术后,病人的心功能恢复良好,肺动脉压力也可以部分减低,经动脉导管未闭治疗后,病人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均会有明显提高。

完全可以正常生活与工作。

3、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禁忌症:
病人已经发生了下半身紫绀或全身性紫绀,说明病人已经存在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此时未闭的动脉导管已经成为了病人的生命安全阀,如果将未闭的动脉导管结扎,将使病人立即发生右心功能衰竭而死亡;有的病人如果动脉导管呈瘤样改变,也不可用结扎的方法治疗,术中易发生无法处理的大出血。

显着肺动脉高压出现有至左分流有紫绀时,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治疗对动脉导管未闭病人已无多大帮助,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治疗手术的具体方式:
一、凡是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均应施行手术进行动脉导管未闭治疗,也就是通过手术结扎或切断未闭的动脉导管,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手术的最佳年龄为1-5岁。

二、近年国内外的心脏外科已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一般适用于稍大的儿童病例。

运用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手术进行动脉导管未闭治疗,创伤小而且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患儿无论接受哪能种根治性疗法,动脉导管一旦关闭,患儿就会成为一个健康的孩子,要以和正常儿童一样学习并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法动,并长大成人。

三、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成为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最主要方法,适用于不同年龄、分流量、粗细导管,尤其是非手术疗法无效患者。

由于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容易引发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因此诊断明确的动脉导管未闭婴儿或成人,无论有无症状,都立即实施动脉导管未闭手术进行动脉导管未闭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治疗手术一般采用左胸外侧切口,结扎或切断缝合,因为不用体外循环,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手术,所以并发症少,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恢复亦快。

一些因粗大动脉导管而致的反复肺炎,严重心衰患儿,动脉导管未闭治疗手术术后很快得以控制,而挽救了生命。

四、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内科辅助治疗
如患儿未闭的动脉导管比较粗大,由于血液流量大,致使肺部血量增加,患儿在1岁以内常反复发生肺炎、心力衰竭等合并症。

家长应带患儿及时去医院看病,积极使用抗生素,强心利尿药及吸氧等治疗措施。

在动脉导管未闭治疗过程中家长应细心护理患儿,特别应做好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措施。

如患儿在拔牙及扁桃体手术前后,一定要在张建卿指导下服用抗生素。

存在动脉搏导管未闭的早产儿,常在落生于人世间后不久,就可以出现呼吸困难,心脏有杂音。

此时张建卿会根据病情采用口服或静脉清注消炎痛,以促进导管闭合。

婴儿动脉导管未闭治疗过程中,家长应注意两点:
1、在施行根治性手术时,要求患儿不能有气管炎和肺炎等内科疾病,因此,家长应对有动脉搏导管未闭的宝宝特别关注,最重要的是把握住时机,争取如期进行根治性治疗。

2、注意纠正患儿不正确姿势。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是采用左侧后外伤口,伤口较长,在左侧背部。

故患儿术后左臂不敢活动,怕痛。

走路爱斜着身体,左肩低、右肩高。

家长应鼓励患儿多活动左臂,走路时姿势要端正。

另外,在施行根治性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时,要求患儿不能有气管炎和肺炎等内科疾病,因此,家长应对有动脉搏导管未闭的宝宝特别关注,最重要的是把握住时机,争取如期进行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治疗,使您的孩子能尽快地生活在这美好多彩的世界之中。

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拥有先进的网络远程诊疗信息系统,为每一位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享受最权威医疗资源、申请最优惠的治疗价格。

网上挂号-方便快捷,在线咨询第一时间获取您最需的信息。

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的专家提醒大家:以上是介绍了动脉导管未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提醒患者,治疗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合理的检查治疗,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还有注意疾病的护理。

全面合理的手术治疗是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治疗的最佳方式。

医院地址: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世纪四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