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活动中的保育43页PPT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全套课件

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全套课件

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学前儿童游戏教育》教材第3章“游戏与儿童发展”和第5章“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详细内容涉及游戏的基本理论、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与实施方法,以及游戏环境创设和安全指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游戏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掌握游戏的基本理论。

2. 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不同类型游戏活动的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3. 提高学生对游戏环境创设和安全指导的重视,确保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游戏环境创设和安全指导。

教学重点:游戏的基本理论,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与实施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游戏示例视频、游戏道具。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儿童游戏视频,让学生了解游戏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游戏的基本理论,阐述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角色扮演游戏”为例,讲解其特点、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并分享成果。

5. 游戏环境创设与安全指导(10分钟):讲解游戏环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强调游戏安全的重要性。

6. 不同类型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15分钟):讲解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等类型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游戏的基本理论2. 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3. 角色扮演游戏特点实施方法注意事项4. 游戏环境创设与安全指导5. 不同类型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适合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包括游戏目标、游戏过程、游戏规则等。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书面作业,包括游戏名称、目标、过程、规则及所需材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反思自己在设计游戏活动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PPT课件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PPT课件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耗费的精力较少,较多的富 余精力必须从体内发散出去,否则就像不透气 的蒸锅那样会爆炸,游戏便是宣泄剩余精力、 保持健康的最佳通道。
16
2.松弛说
代表人:德国 拉察鲁斯M·Lazarus;帕特里克 Patrick
理论观点: 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都会感到疲劳,为了 放松自己,消除疲劳,就产生了游戏。游戏不 是发泄剩余精力,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 儿童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生活经验的缺 乏,难于适应复杂的外部世界,很容易产生疲 劳,需要游戏来使自己得以轻松和恢复精力。
“游戏”是一种趣味的活动形式。 “玩”是人进行活动的具体行为。 “乐趣”是从该行为中得到的体验和情感。
12
二、游戏的本质观
13
(二)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19世纪中期及其后,游戏开始真正成为理论 研究的对象,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游戏理论。 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受达尔文 进化论思想的直接影响,又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 人们对游戏本质的理解建立在了本能论的基础上。
小时候玩过什么游戏? 它给你留下最深的感受是什 么?
1
2
3
4
5
自从有了儿童就有了游戏。哪里有儿 童哪里就有游戏。儿童与游戏就像鱼儿离 不开水,鸟儿离不开翅膀。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 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6
本学期主要内容:
一、幼儿游戏的基本原理 (一)游戏的基本概念 (二)游戏的分类与发展 (三)游戏的价值 (四)游戏的影响因素 二、幼儿游戏的教育实施 (一)游戏实施的任务与步骤 (二)各类游戏的指导与实施
25
(三)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主体性活动,主体性是游戏的本质特征。 1.游戏是儿童的主动的活动。 2.游戏是儿童独立性的活动。 3.游戏是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学前儿童游戏活动中的保育

学前儿童游戏活动中的保育
启示:通过适当的介入,保育员帮 助孩子克服了游戏中的障碍,使游戏 顺利地开展下去。
游戏案例三
以简单的“玩滑梯”为例子。有的小朋友很顽皮,喜欢 追求新玩法,喜欢倒的从陆地口走向高处;也有的小朋友 喜欢两三个一起打闹着滑滑梯,这样都是不安全的。以这 个例子引导幼儿“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玩滑滑梯,哪些做 法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我们小朋友在玩的时候应该怎样让 自己不受到伤害?” 再找一些图片,资料来给小朋友们看,让小朋友知道, 在我们身上任何一个地方碰伤,出血了都会很疼,而且更 严重的则会出现骨折等事件发生
游戏可以让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假象的 3 世界里自由地活动。
4
游戏能够让孩子表露各种情绪, 满足在现实生 活中被压抑了的需要
一、学前儿童喜欢游戏的原因
游戏是学前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可以给 1 他们带来无限的乐趣
游戏中,学前儿童可以自己决定想玩什么、 想跟谁玩和怎样玩,能够自由地与 自己喜爱的小伙伴交往,还可以说“自己 的语言”,感到非常快乐。
二、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和指导
2 学前儿童游戏的指导要求 (2)指导幼儿园游戏时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规程》对幼儿园游戏的总的指导要求, 在日常的 教育中保育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①保证学前儿童每日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游戏
②为学前儿童提供充足的游戏玩具和材料及工具
二、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和指导
2 学前儿童游戏的指导要求
案例:猜猜我是谁
二、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和指导
1 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
(1)安静游戏和活动性游戏 (2)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3)个人游戏和小组及集体游戏。 (4)自由游戏和教学游戏。
2 学前儿童游戏的指导要求
(1)《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游戏总的指导要求 (2)指导幼儿园游戏时应注意的问题 (3)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逐步提高游戏的水平 (4)根据不同种类的游戏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

幼儿园运动、学习、游戏活动中的保育技能-PPT课件

幼儿园运动、学习、游戏活动中的保育技能-PPT课件

二、保育技能
保育技能1
幼儿园教学活动 1.教师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工作要求 2.教师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操作方法 (1)教学活动的开始部分(活动导入) (2)教学活动的基本部分(活动展开) (3)教学活动的结束部分 (4)活动延伸
二、保育技能保ຫໍສະໝຸດ 技能2幼儿园学习区域活动 1.教师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工作要求 2.教师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操作方法 (1)区域活动的开始 (2)了解幼儿所进区域,幼儿自主选择区域 (3)进区域活动,教师指导 (4)结束总结
二、保育技能
保育技能5
户外安全防范:狂犬病 1.病因及传染途径 2.主要临床表现 3.护理措施 4.预防策略 (1)避免被狗咬伤 (2)立即清洗伤口 (3)注射狂犬疫苗
一、课堂讨论
讨论:在你见习的幼儿园观察幼儿户外活动案例,了 解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户外活动。
二、小组讲解和展示
(1)以小组为单位,查阅幼儿园运动环节的相关信息,并制作PPT。 (2)运用PPT课件讲解并展示幼儿园运动环节的相关知识、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操作 技能和保育措施。 (3)通过本学习情境中的案例或在实习中遇到的真实事件进行案例分析。 (4)回答其他组提出的问题,并向其他组提问。
一、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2
创想区为什么没人去玩 【情景描述】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了不同的区域开始玩游戏,老师 发现创想区一个人也没有。于是,老师问:“谁愿意去创想区玩啊?”可是没有人理睬。也许是 幼儿光顾着玩游戏没有听见吧,于是老师耐心地提高了嗓门问:“今天谁愿意去玩纸箱啊?”这 时,红红举手说:“我去吧。”后来有几个幼儿也陆续响应了,要去创想区玩。 创想区“纸箱加工厂”的游戏开始了,红红等几名幼儿都在玩,可是一会儿游戏就结束了。见此 情况,老师就从头到尾把整个游戏的过程和玩法讲给了她们听,并给她们几个人分配了不同的角 色。在老师的辅导下创想区里的“纸箱加工厂”总算顺利的开展起来了。在区域活动进行到一半 的时候,老师发现创想区里乱成一团,跑过去一看,幼儿正在玩开“小汽车”的游戏呢。看到老 师来又赶紧玩起了纸箱,嘴里却不停地说“一点都不好玩”。

学前儿童游戏PPT课件

学前儿童游戏PPT课件
轻松的玩耍中,培养了将来踏入社会必需的适应能力; (2)在人类的群体的生活里,需要在团体规则限制与
个人的自由之间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平衡,而游戏正好具备了让个体拜 托社会规则和文化的限制、去寻求个人自由发挥的特性;
(3)在游戏的一段特定时空里,游戏者可以虚构任何 现实生活中所不允许的行为及情节,来逃避现实社会的种种限制,弥 补由此造成的不满和沮丧。
47
二、埃里克森的掌握论
• 游戏是自我的一种机能,是一种身体的过程与社 会性的过程同步的企图游戏,游戏可以降低焦虑, 使愿望得到补偿性的满足。
• 第一阶段:自我宇宙阶段 • 第二阶段:微观阶段 • 第三阶段:宏观阶段
48
年龄 弗洛伊德 埃里克森 游戏形式
0-1.5 口唇期 信任对怀疑 亲子游戏
1.5-3
游戏的基本属性
活动即目的 探索自然的趋势 意外性
同化 活动本身即目的 自发性 娱乐性 自由的组织结构 自由的发生冲突
工作的属性
目的是主要的 结果是可预见的 计划性
顺应 外加的目的 强制性 功利性 有序性 竞争
自愿的活动 假想的 自由的、闲暇的
充满想象和虚构的 游戏是变化而有种类的
固有的动机 大量的经验 流动的经验 精神的游戏
• “复演说”——消除原始的本能 • “剩余精力消耗说”——消耗过剩的精力 • “松弛消遣说”——恢复在工作中消耗的精
力 • “预演说”——为未来成人生活做准备
11
五、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
• 儿童的游戏一方面是学习面对真实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超越真实生活 的限制,寻求个人的自由
• 朗格威尔:儿童的世界就是学习的世界 • 游戏的三种功能:(1)儿童从游戏中学习到生活的原则和规则,在
表现,是儿童基本生活欲望的表现。 结论大都相互重复或相互矛盾,只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解决了部分问题,

学前儿童游戏活动中的保育共45页文档

学前儿童游戏活动中的保育共45页文档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学前儿童游戏活动中的保育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END

《学前教育原理》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原理》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七)重视幼儿的心理保健
1、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2、以积极情绪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3、通过游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调动家长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第一节 幼儿体育 第二节 幼儿智育 第三节 幼儿德育 第四节 幼儿美育
第二节 幼儿智育
一、幼儿智育的概念与意义 二、幼儿智育的任务与内容
二、幼儿体育的目标及 任务
1. 对幼儿进行最基本和最必须的安全教育,保护幼儿的 生命和健康,锻炼身体,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 ;
2. 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基本动作如走、跑、跳、钻、爬、投、攀登等)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三、幼儿体育的内容和手段
(一)创设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护理幼儿的生活 1. 合乎卫生标准、安全标准及活动要求的房屋、设 备和场地。
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4. 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幼儿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和 主要动力,我们要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并将其培养发展 为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促使幼儿积极主 动、乐观的学习。
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应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供能引起幼儿兴趣的学习内容、难易程度恰当的学习 任务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好奇心,再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促 使幼儿思考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培 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要善于发问、培养幼儿合作学 习的精神、勤于动手和动脑等等。
幼儿园必须将幼儿园设置在安全区域内,严禁在污染区和 危险区内设置幼儿园;
幼儿园应当建立卫生保健制度,防止发生食物中毒和传染 病的流行;
慢性传染病、精神病患者不得在幼儿园工作; 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玩教具等。

保育员教学与游戏活动准备与配合 ppt课件

保育员教学与游戏活动准备与配合 ppt课件
(二)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的任务
• 此外,保育员还应在教学练习时指导、督促、检察幼儿的 等学习情况,帮助幼儿解决操作中的困难和纠纷,以便使 幼儿完成教学活动任务。还要加强活动中的卫生保健,例 如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学习姿势,严防操作物品时发生 意外事故等。
保育员教学与游戏活动准备与配合 (三)纠正婴幼儿的不良姿势 1.由于婴幼儿不正确姿势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保育员平时 的观察、督促提醒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日生活中,保育员要注意观察婴幼 儿的表现,对其不正确的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2.在纠正婴幼儿不正确姿势时,要掌握教育的技巧。保育员不能总是盯着 孩子不正确的姿势,也要善于发现婴幼儿出现的正确姿势,并及时给予表扬 ,使其能够经常得到正面的强化,也使其不正确的姿势慢慢得到抑制 3.婴幼儿期的孩子模仿性很强,其不正确的姿势有很多是通过模仿形成的 。因此,成人平时的做、卧、行、走的姿势要正确,给婴幼儿树立良好的模 仿榜样。
保育员教学与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活动准备 与配合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 被其他新异事物所吸引。因此,如有其他 教师或外来人员听课,应把他们安置在幼 儿的背后,有条件的可通过录像机等设备 进行。
保育员教学与游戏活动准备与配合
保育员应及时、适时、周到、适当地配合教 活动,以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一)协助教师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工作 保育员要协助教师稳定幼儿的注意力维持教 序,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保育员教学与游戏活动准备与配

1.充分发挥活动准备工作和活动后收拾整理工作对幼儿发展 的重大意义。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在幼儿园教育中,一 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教育的过程。因此,保育员在进行 活动前的准备和活动后的收拾整理工作时,要有强烈的目 标意识,不能把它仅仅当成是劳动的过程,更应该把它看 成是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好机会,重视其中 的教育价值。保育员应正确处理好自己劳动和指导幼儿工 作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