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对比论文
两种方法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结果比较

两种方法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结果比较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60例,其中顺产32例,剖宫产28例。
按止血方式不同分成介入组30例,在DSA监控下,行髂内动脉造影并行两侧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手术组30例,行子宫切除术。
结果介入组尿潴留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手术组70.0%(χ2=3.954,P<0.05);介入组和手术组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5.4%和91.5%,无显著性差异(χ2=2.214,P>0.05)。
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优于子宫切除术。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切除术难治性产后出血比较胎儿娩出后24h出血量超过500mL称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rrhage,PPH),产后出血为孕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1]。
本文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及子宫切除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08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难治性产后出血者60例,平均年龄29.6岁,平均孕次2.5次,产次2次,孕周39.5周;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1 h内产妇产后出血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出血量超过1500mL或已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疾病。
难治性产后出血具有以下特点:(1)经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静脉推注钙剂、阴道分娩后检查软产道和胎盘、剖宫产术中热盐水湿敷子宫等各种保守治疗无效;(2)出血速度快,胎儿娩出后1 h内出血超过1500mL;(3)出血已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符合(1)、(2)或(1)、(3)即可诊断[2]。
按照止血方式不同分:介入组3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手术组30例,采用子宫切除术传统止血。
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孕周、剖宫产指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难治性产后出血不同干预方法治疗效果比较

针. 从子宫下 段前壁扎入 . 至少深入子宫 肌层约三分 之二位 置, 再从子宫下段后壁穿出 。 最后在阔韧带位置打结。针对产
妇的实际情况 , 必要时予以双重结扎 1 . 3 观察指标 将 三组产妇 的产后出血量 、 止血时间 以及手 术时间进行 对比, 同时 比较 三种干预方式的临床效果 。
M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 0 1 5 Ma y 2 6 ( 9 )
难治性产后 出血不同干预方法治疗效果 比较
王 晓玲 ( 重庆市江津区妇幼保健院产科, 重庆 4 0 2 2 6 0 )
摘要 : 选取 2 0 1 3 年 6月 2 0 1 4年 6 月我院产科收治的 1 8 6例难治性产后 出血产妇 。 随机分 为 A、 B 、 c三组各 6 2 例。 A 组应用子宫动脉检塞术 , B组应用宫腔纱布填塞术 , C组应用盆腔动脉结扎术。将 三组 产妇 的产后 出血量 、 止血时间
治的 1 8 6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 。年龄 2 2 ~ 3 7 ( 2 6 . 8 + 5 . 8 ) 岁; 孕周 3 7 4 2 ( 3 8 . 8 + 3 . 5 ) w : 初产 妇 8 9例 , 经产妇 9 7例 ; 阴道 分
2 . 1 三组产妇产后 出血 量 、 止血 时间以及手术时 间比较
例。 妊娠期糖尿病和羊水过多各 8例, 胎盘早剥和双胎各 2 例。
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关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相关诊断标准。在
及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 c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 三组产妇产后出血量 、 止血时 间以及手术时间比较 )
征得本 院伦理委员会 审批 同意的前提下将 研究对象按 照病
表 2 三种产妇干预治疗效 果比较 [ n ( %) ]
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1日-2013年12月24日收治的42例难治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出血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产妇采取BLynch缝合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产妇行宫腔塞纱,比较两组产妇止血时间、止血有效率及子宫切除率。
结果:两组产妇止血时间、止血有效率、子宫切除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BLynch缝合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能够明显降低产妇的子宫切除率,止血有效率较高,可避免子宫切除,确保了产妇的生育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出血;BLynch缝合;宫腔塞纱【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04-01难治性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1小时以内,经常规保守治疗无效,产妇出血量超过1500 ml或已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疾病,是产妇生产过程中的急危重症,危及产妇生命健康[1]。
一般情况下,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产道软组织损伤、凝血机制障碍等,经积极保守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均能治愈,但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手术治疗,包括盆腔血管结扎术、子宫次切除或全切除术[2]。
近年来,随着产科领域技术设备的发展更新,子宫BLynch缝合已成为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新途径。
本文通过比较宫腔塞纱和子宫BLynch缝合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不同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子宫BLynch缝合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
1 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0月1日-2013年12月24日收治的42难治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患者,年龄24-39岁,产后1h内出血量>1500ml,对照组20例患者,年龄24-37岁,产后1h内出血量>1500ml。
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产妇难治性产后出血并发症的临床用药方法选择与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共计116例资料,根据患者用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药治疗相同疗程后按照疗效标准进行数据统计,最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无一例治疗失败者,总有效率为100%,其中痊愈者40例(占68%),有效者19例(占31.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疗效数据统计结果(P<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联合治疗对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难治性产后出血难治性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在临床上主要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
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难治性产后出血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能会导致失血量过大,甚至引起缺血性休克,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健康[1],产妇出现难治性产后出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不良生活习惯或者是长期在不良工作环境条件下引起的,产妇分娩前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现象[2-3],因此,探讨产妇难治性产后出血并发症的临床用药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产妇难治性产后出血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回顾性总结在我院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共计116例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共计116例,年龄在24岁与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2±10.5)岁,统计资料纳入标准:所有难治性产后出血者分娩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临床表现,另有46例患者存在阴道异常流血现象,所有产妇入院后经体检和确诊,结果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4],患者均知情并同意配合本研究进行的随访调研工作。
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经不同止血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摘要 : 分析子宫背带缝合术与全子 宫切 除术应用 于难 治性产后 出血患者治疗 中的临床效果 。 收集 2 0 1 5 年3 月~ 2 0 1 6 年 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 的 6 0例难 治性 产后 出血患者 的临床资料 , 按 照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3 0例 。 对照组
善缺氧 另一方面 , 高压氧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恢复 . 增加脑
综上 所述 , 脑 出血患者进行 微创手术 后 . 将高压 氧加人 术后治疗 , 能够促 进患者术后恢复 , 改善微循环 , 在 临床推荐
应用于治疗
参考文献 :
『 1 1胡延平. 对脑 出血 患者在术后使用高压 氧进行 治疗 的效果分析 [ J ] . 当代医药论丛, 2 0 1 6 1 1 ( 1 O ) : 1 2 0 — 1 2 2 . [ 2 ] 刘 兵, 马笑 宇. 早期高压氧治疗 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的影响 [ J ] . 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1 5 , 2 4 ( 1 9 ) : 2 0 8 8 — 2 0 9 0 .
患者血压处于一种较高水平 , 从而使脑部血管压力过高 , 患者
若 出现情 绪波动较 大等因素 . 使血 压急剧上 升 . 脑部血 管弹
治疗 1 5 d后 , 其 R、 动态 阻力 数值也恢复优 于对 照组 . 说明 高
压氧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性 不能承受 血压 的突然变化 . 从 而出现血 管破裂 . 血 液由血 液流 出至脑沟脑 回. 脑部本 身通 过血液流动获取 的氧气 等不 能摄 入 , 导致患 者意识上 、 认 知上 以及 大脑所 支配的肢体 运 动等受到影 响[ 。 由于此病直接损害脑组织 . 因此患者发生病 变后 , 即使得到治疗 . 其预后及微循环动力学也有影响[ 5 ] 。 对于出现脑出血的患者 . 治疗的第一步就是在微 创手术 下进 行患者脑 出血 的处理 . 减少脑出血引起 的症状 。有效 的 手术后期 的治疗 . 对于患者预后及微循环动力学 有很大改 善。 基 本治疗方 法 主要 是改善患者 体 内电解 、 颅 内高 压 、 水肿等 问题 , 对患者由于脑 出血引起 的临床表现及症状有缓解效果 。 高压氧治疗是一种新型治疗手段 . 由于脑 出血患 者存 在不 同 程度 的脑部缺氧 . 从 而出现各种 临床症状 . 高 压氧能够 短时 间 内使 患者血液 的携氧量增加 . 血氧饱和 度提高 . 使得 患者 脑部 的缺 血缺氧情 况得到缓解 . 促进 氧气在 脑部 的弥散 . 改
不同干预措施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抢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不同干预措施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抢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抢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3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分别采用宫腔填塞、背带式缝合、介入治疗、子宫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对不同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结果10例患者行宫腔填塞,成功止血4例(4/10),成功率40.0%;9例行背带式缝合术,成功6例(6/9),成功率为66.67%;12例患者行子宫全切数,成功12例(12/12),成功率100%;7例患者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成功6例(6/7),成功率96.88%。
1例患者因出现多功能脏器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而放弃抢救。
结论宫腔塞纱可压迫止血,失败后对背带式缝合术成功率进行评估,以提高救治成功率,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技术,止血效果肯定,而且可保留子宫,当子宫成为凝血功能障碍的病因时,主张行子宫切除。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宫腔填塞;背带式缝合;介入治疗;子宫切除术子宫是女性孕育胎儿的重要生殖器官,也是雌孕激素分泌的靶器官。
但一旦发生难治性子宫出血,为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往往要行子宫切除术[1]。
不仅对女性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对心理健康也会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对难治性产后出血抢救的方法也逐渐增多,使用子宫切除的患者明显减少[2],本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3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分别采取宫腔填塞、背带式缝合、介入治疗、子宫切除术等治疗方法,成功救治31例,仅1例患者因出现多功能脏器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而放弃抢救,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3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6.5±9.5)岁;孕周32~41周,初产妇8例,占47.37%,经产妇24例,占52.63%;其中剖宫产30例,阴道分娩2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别是:子宫收缩乏力6例,前置胎盘10 例,瘢痕子宫3 例,胎盘早剥3例,胎盘植入3例,妊高症5 例妊娠期脂肪肝2例。
不同干预措施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抢救过程中应用价值探讨

不同干预措施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抢救过程中应用价值探讨目的:对宫腔填塞法、子宫B-Lynch缝合术、子宫切除法三种干预措施的疗效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抢救过程中的适用情况。
方法:按照抢救患者临床实际情况,笔者所在医院对收诊的48例抢救患者分别实施了不同的干预抢救手段,并统计和对比其止血成功率。
结果:24例抢救患者实施宫腔填塞法,共有16例(66.67%,16/24)止血成功;24例抢救患者实施子宫B-Lynch缝合术,22例(91.67%,22/24)止血成功;以上两种抢救方法失败的10例患者实施子宫切除法,均止血成功;接诊所有抢救患者均未出现凝血功能受阻现象,成功止血。
结论:宫腔填塞法可利用纱布压迫止血,但成功率不高且易感染和有隐性出血的可能;子宫切除法虽止血效果好,但对机体损伤大,临床不适合推广;子宫B-Lynch缝合术疗效佳,能保留产妇生殖器,是三种干预措施中最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标签:难治性产后出血;宫腔填塞;子宫B-Lynch缝合术;子宫切除术子宫是女性的重要生殖器官,孕育胎儿、雌孕激素分泌均由子宫完成,有时会因挽救产妇生命,迫不得已对其子宫进行切除,该手术不仅造成产妇机体严重损伤,同时对心理健康也会产生严重影响[1]。
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革新,针对产后女性的难治性出血抢救手段的方式方法也随之有了较大的发展,子宫切除术也不再是为了挽救产妇生命的最主要手段。
笔者所在医院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接收的48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抢救患者,采用三种不同的干预措施实施抢救,并对各种干预措施的手段和适用性进行了逐一分析,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共接收48例实施抢救干预措施的患者,所有实施抢救患者平均年龄30岁,其中年龄最小19岁,最大38岁。
孕周30~41周,其中初次生产17例(35%),非初次生产31例(65%);抢救患者中有37例(67%)剖宫产,11例(33%)阴道分娩;宫缩乏力、胎盘位置异常等均是造成其致病的重要因素;所有患者出血量均不低于1500 ml,符合难治性产后出血诊断标准。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41例临床对比研究论文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41例临床对比研究【摘要】目的讨论临床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41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产妇,经按摩子宫和应用促宫缩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结扎子宫动脉的方法治疗,对照组用纱布填塞的方法治疗,如果止血效果不明显进行子宫全切或次全切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时间26.32±10.25min、手术出血量1345.33±15.14ml,并发症2/8.0%和子宫切除手术1/4.0%,比对照组结果有优越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治疗妇产科大出血治疗时,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止血效果比较显著,有效减少了子宫全切和次全切的发生,是值得信赖的方法。
【关键词】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子宫动脉结扎术;纱布填塞产后2小时出血量超过1000ml,属于难治性产科大出血,自然分娩的产妇比剖宫产产妇的发生率更高,是自然分娩后子宫收缩乏力所致。
如果经按摩子宫和应用促宫缩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治疗方法目前最先进的是子宫动脉栓塞[1],但我院属二级医院,技术水平和设备所限,不能开展微创手术,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采用传统的纱布填塞、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现将我院近年的相关病例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07年4月——2012年7月间,我院妇产科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41例,年龄在21-39岁,平均年龄35.2±0.7岁;出血量最大1835ml,最小1050ml,平均1253.5±52.5ml;入选者均为自然分娩产妇,排除严重心脏、肝脏、肾脏功能障碍和原发性凝血功能障碍者。
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两组产妇的年龄、出血量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有产后大出血征象的产妇,进行相应处理措施,子宫收缩乏力应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如有胎盘粘连者先人工剥离胎盘。
对照组应用无菌纱布填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摘要】目的讨论难治性产后出血各种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功效和作用的对比研究。
方法通过对近30例的产后出血病例的详细资料和病情统计情况以及使用的手术方法比如宫腔填塞纱布和盆腔
动脉接扎等多种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分析和研究。
结果全部抢救成功,其中12例是盆腔动脉接扎手术治疗成功的,10例是宫腔填塞纱布手术治疗成功的还有8例是经导管动脉栓塞手术治疗成功的。
而且在后期的诊治观察中没有副作用。
结论在多种干预性产后出血的病人症状的治疗方法里宫腔填塞纱布手术治疗方法可以压止血流,盆腔动脉接扎手术可以是血流停止,经导管动脉栓塞手术可以压迫止血。
如果子宫成为凝性障碍时就得及时的切除子宫。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对比;结论
近几年孕妇产后出血是妇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0%,大量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我国产妇死亡人数的
49.9%。
孕妇的出血量达到500ml为产后出血,产后24h以后至产褥期子宫大量出血为晚期产后出血。
近年来,随着手术产子也就是剖宫产手术的使用频率的升高,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传统的保守治疗成功率低,且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外科治疗尽管疗效较为肯定,但并发症多,且部分患者因此而丧失生育能力,为以后埋下了隐患。
针对这种问题和弊端,我院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为产科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干预性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的盆腔动脉接扎手术、宫腔填塞纱布、导管动脉栓塞手术这三种的
手术疗效好而且无副作用,不会为病者带来太多的痛苦,现将这三种手术的论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近几年共收入达,300百例在分娩期产后出血的产妇,其中初产妇70例,经产妇20例;年龄19-35岁,平均27岁;30例为经阴道分娩后大出血,50例本院剖宫产术后大出血,8例为外院剖宫产后再次阴道流血,7例为晚期产后大出血;出血量1000-2500ml,所有患者均经过保守治疗失败后行介入干预性治疗。
对于这些使用干预性手术治疗的方法的病人我们做了详细的统计
和后期的观察。
1.2研究对象我科从这些产后出血的患者中抽出了30例患者分别做了详细的了解,其中12例是盆腔动脉接扎手术治疗成功的,10例是宫腔填塞纱布手术治疗成功的还有8例是经导管动脉栓塞手术治疗成功的。
1.3产后出血诱发因素根据对近几年的医学统计出的结果显示其剖宫产分娩产后的孕妇出血量比阴道分娩的孕妇出血量明显增多。
原因是在剖宫产中出现大动脉破损的几率很大,因此出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妊娠并发症,为妊娠期高血压、贫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血小板减少、巨大儿、疤痕子宫、胎膜早破等都会出现产后出血的现象。
还有凝血功能障碍也会引起产后出血。
包括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在孕前已存在,为产后出血埋下了隐患,以及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
碍,常因重度妊高征、重型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过久等影响凝血功能。
这两类两类情况常为难以控制的大量出血的因素。
2结果
2.1出血和输血情况产后出血情况最少1500ml,最多3500ml,在13例患者中发现产后大出血立刻进行盆腔动脉接扎手术治疗,出血率明显减少,血流量被有效控制,缓解了患者的痛苦。
在8例产后出血的患者中我科用宫腔填塞纱布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有效
地控制了血流量和使得血凝率提高了,在7例产后出血的患者中使用了导管动脉栓塞手术进行了治疗,三种效果都比较好而且有效地缓解了病人的痛苦,在手术的后期中无明显的手术后遗症。
2.2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经过分析得到采用以上一种或几种干预性治疗方法30例患者全部存活,无一例死亡,三种手术成功完成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而且伤口甲级愈合,仅仅两例愈合不良。
3讨论
难治性产后出血在医学上就是,新生儿在分娩出的24小时候,其母亲出血量大于或等于500ml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国外发生的频率也很高,在我国近几年的发生率逐年增多,难治性产后出血有一下几点特点:经按摩子宫使用子宫缩剂和分娩注射钙剂,但是在分娩后期中仍然出血,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无效;出血速度快在胎儿出生后1个小时内出血两超过1500ml;大量出血后出现了凝血功能障碍的现象,以及更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恶略现象。
针对这些特点,
我科推出了干预性治疗产后出血的症状。
其中宫腔塞纱剖宫产手术中出现的大出血使用宫腔塞纱的手术进行治疗,能快速止血,为了进一步加快止血的时间,我科认为在宫口未开前在剖宫产后应该进行宫腔塞纱手术治疗方法。
一边行颈静脉穿刺一边宫腔塞纱,如果在宫口开裂之后宫腔塞纱的效果就不确切了。
盆腔动脉接扎手术,我科认为动脉结扎的原理是由于动脉内压降低,血流明显减缓,用结扎手术会有效的止血,而且不影响选择性动脉造影手术。
导管动脉栓塞手术操作简单快捷,能在见短时间内控制血流和血压。
针对子宫切除手术和宫腔塞纱手术,子宫切除手术后出血会仍然继续,而宫腔塞纱手术后能有效止血。
参考文献
[1]陈敦金,赵瑞琳.提高产科休克的处置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1):801-802.
[2]段涛.产科失血性休克诊断及处置的四字方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1):803-804.
[3]黄荔葵.产后大出血伴休克在手术中的抢救体会[j].中国医药指,2009,7(9):98-99.
[4]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7,10(1):4-5.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