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呼吸
[J. Sheon][呼吸]歌词
![[J. Sheon][呼吸]歌词](https://img.taocdn.com/s3/m/0513cb2676c66137ef06190c.png)
呼吸
2019-03-05
作曲 : J.Sheon
作词 : J.Sheon
制作人:剃刀蒋RAZOR / 谢干干Bboydry 录音师:陈文骏
混音师:陈文骏
总是很健忘的你
记不记得我
突然想起你的脸庞
想要轻抚你的手
想要约你一起走走
如果你缺人喂
我能陪你约个会
抓个背一起废
你让我给你奴役
勾了我心送给你
你让我为你入迷
都给你都给你
你让我没了呼吸
嗷~为你动了心
怎样才行把你摆平
你的背影让我醉心
爱跟你放空聊着不重要的事躺在公园跟你聊天打闹
随便哼着你爱的歌词
总爱霸占所有床位
故意不让我有好梦
Take it slow 我们走
Hold 着你的手不肯走
你让我给你奴役
勾了我心送给你
你让我为你入迷
都给你都给你
你让我没了呼吸
嗷~为你动了心
怎样才行把你摆平
你的背影让我醉心
你让我给你奴役
勾了我心送给你
你让我为你入迷都给你都给你
你让我没了呼吸嗷~为你动了心
怎样才行把你摆平你的背影
你让我给你奴役勾了我心送给你你让我为你入迷都给你都给你
你让我没了呼吸嗷~为你动了心
怎样才行把你摆平你的背影让我醉心。
生理学课件2018版-05呼吸-护理本科-人卫第四版

• 余气量 – 1000~1500ml
43
肺容量
• 深吸气量 • 功能余气量:缓冲呼吸过程中肺泡内气体分压的变化幅
度 • 肺活量
– 男性:3500ml – 女性:2500ml
44
• 用力肺活量 • 用力呼气量
– FEV1
肺活量
45
肺通气量
• 每分通气量(6~9L/分钟)
24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 维持肺泡的稳定性 • P(肺泡内压强)=2T(表面张力)/r(肺泡半径)
25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 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26
胸廓的弹性阻力
• 胸廓的弹性成分
67%
< 67%
> 67%
无
向外
向内
吸气的动力
吸气的阻力
呼气的阻力
呼气的动力
27
35
考研真题
• (1993,2005)胸膜腔内负压有助于:
A 保持胸膜腔的密闭 B 肺的扩张和实现肺通气 C 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D 胸腔大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
•(2007)ARDS 时出现肺泡Ⅱ 型细胞损伤,表面活性物
质减少,可引起的病理改变是:
A 肺不张、肺泡萎陷 C 肺内含铁血黄素沉着
B 肺水肿 D 肺小叶间隔增宽
• 非弹性阻力(30%) – 气道阻力 – 惯性阻力 – 黏滞阻力
20
• 吸气的阻力 • 呼气的动力
肺的弹性阻力
2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肺的弹性阻力
• 肺自身的弹性成分(1/3) • 肺泡表面张力(2/3)
22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系统课件PPT课件

哮喘患者需要定期接受医生的评估和治疗,以控制症状并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 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 持续的气流受限,可以预防和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 包括吸烟、空气污染、长期职 业暴露等。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方法 包括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抗炎 药物等,以及戒烟和避免暴露 于有害环境。
身心健康有很大的益处。
05 呼吸系统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
抗炎症药物
针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炎 症性疾病,研发新型抗炎药物,
以减轻症状、控制病情。
抗肿瘤药物
针对肺癌、喉癌等呼吸系统肿瘤, 研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以提高疗
效、延长生存期。
抗病毒药物
针对流感、SARS等病毒引起的 呼吸系统疾病,研发新型抗病毒 药物,以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鼻腔
鼻腔内有粘膜、鼻毛等结构,可 以过滤、加湿和调温吸入的空气。
喉
喉部有软骨和粘膜组成的声带,可 以调节空气流量和发声。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内有粘膜、纤毛等结 构,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
02 呼吸系统的疾病
感冒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由病毒引起,通常表现为鼻塞、
流涕、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过滤和去除 空气中的微粒、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 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定期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通,有助 于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戒烟限酒是维护呼吸 系统健康的重要措施。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疾病的风险,同时改善肺功 能和呼吸质量。
限制饮酒可以减少酒精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降低呼吸系统感染 的风险。
高中生物知识清单(新课标人教版)05 呼吸和光合作用(新课标新高考)(含答案)

高中生物知识清单 【05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一、知识结构二、知识填空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因此也叫细胞呼吸。
(P90)2.CO 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 2的产生情况。
(P91“探究·实践”)3.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P91“探究·实践”) 4.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作对比实验。
(P92“科学方法”)1.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其化学反应式可以简写成:C 6H 12O 6+6H 2O +6O 2――→酶6CO 2+12H 2O +能量。
(P92) 2.阶段 场所 原料 产物 能量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 丙酮酸、[H] 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水 CO 2、[H]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H]、O 2水大量能量3.概括地说,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考点一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考点二 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 的过程。
(P93)4.在细胞内,1 mol 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以释放出2 870 kJ的能量,可使977.28 kJ 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 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P93“思考·讨论”)5.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概括地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需要不同酶的催化,但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
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
(P94)6.无论是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是转化成乳酸,无氧呼吸都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 。
生理学知识点+考研真题解析2018版 05呼吸

第五章呼吸考查内容:1. 肺通气的原理:动力和阻力,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 肺换气: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4. 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存在和运输形式,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 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知识点1:肺通气的动力一、直接动力:肺内压-大气压二、原动力:呼吸肌的舒缩活动A型题1.(1990)肺内压在下列哪一个呼吸时相中等于大气压:A 吸气初和呼气初B 呼气初和吸气末C 呼气初和呼气末D 吸气初和呼气末E 呼气末和吸气末答案:E 层次:记忆考点:肺内压的周期性变化解析: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差值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肺内压小于大气压,产生吸气;肺内压大于大气压,产生呼气。
而在吸气末和呼气末时,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2.(1991,2004)肺通气的原动力是:A 气体分压大小B 肺内压变化C 胸内压变化D 肺本身的舒缩活动E 呼吸肌的舒缩活动答案:E 层次:记忆考点:肺通气的原动力解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运动是产生肺通气的原动力。
三、呼吸运动的型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平静呼吸(12~18次/分;吸气主动,呼气被动);用力呼吸知识点2:胸膜腔内压一、形成原因: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大气压-肺的回缩力= -肺的回缩力条件肺的容积< 胸廓的容积→ 肺处于扩张状态→ 肺回缩力胸膜腔密闭A型题3.(2001)吸气时吸气肌收缩,胸内压将:A 等于零B 负值减小C 更负D 等于肺泡内压E 等于大气压答案:C 层次:应用考点:胸膜腔内压的形成原因解析:胸膜腔内压等于-肺回缩力。
吸气时,肺容积增大,肺回缩力相应增大,导致胸膜腔内压负值增大,实际压力降低。
二、生理意义维持肺的扩张状态促进静脉血和淋巴回流X型题4.(1993,2005)胸膜腔内负压有助于:A 保持胸膜腔的密闭B 肺的扩张和实现肺通气C 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D 胸腔大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答案:BD 层次:记忆考点:胸膜腔内压的生理意义解析:胸膜腔内负压有助于维持肺的扩张状态,促进静脉血和淋巴回流。
生理学05呼吸系统试题.

34. 在肺水肿、肺充血等病理情况下,呼吸浅快的主要原因是激发了 A. A. 加压反射
B. B. 肺牵张反射 C. C. 中枢化学感受器活动 D. D. 肺缩小反射 E. E. 外周化学感受器活动 35. 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的主要功能是 A. A. 激活延髓呼吸中枢 B. B. 限制吸气相的时间 C. C. 作为肺牵张反射的中枢 D. D. 接受迷走神经传入的信息 E. E. 形成基本的呼吸节律
28. 血液中CO2浓度对呼吸的调节主要是通过 A. A. 刺激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 B. B. 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C. C. 刺激脑桥调整中枢 D. D. 刺激脊髓运动神经元 E. E. 牵张反射
29. 低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是通过 A. 直接兴奋延髓吸气神经元 B. 直接兴奋脑桥调整中枢 C. 外周化学感受器所实现的反射性效应 D.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中枢 E. 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A. 安静时正常值为 0.84 B. 比值减少意味着无效腔增大 C. 肺底部动静脉短路增 加 D. 肺尖部无效腔增大 E. 肺尖部动静脉短路减少 26. 切断家兔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后使呼吸 A. A. 变深变快 B. B. 变浅变快 C. C. 变深变慢 D. D. 变浅变慢 E. E. 无变化
27.关于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 B. B. 可以分为头、中、尾三个区 C. C. 头区和尾区都有化学感受性 D. D. 生理刺激是CO2 E. E. 不感受缺O2的刺激
C. C. 中段是坡度最陡的一段
人体八大系统

人体系统组成
01 基本介绍
目录
02 消化系统
03 神经系统
04 呼吸系统
05 血液循9 生殖系统
08 泌尿系统 010 总结
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 统。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是生物体内的和生殖密切相关的器官成分的总称。 生殖系统的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分泌性激素和维持第二性征。 人体生殖系统有男性和女性两类。按生殖器所在部位,又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部分。
总结
多细胞生物体内许多器官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某种连续的基本生理功能,这些器官,就组成了一个系统。 人和高等动物有8个系统,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 经系统。以上系统构成了人体和动物体,并且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完成整个 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以保证生物体个体生存和种族绵延。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是人体内一些无输出导管的腺体。它的分泌物称激素。对整个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起着 调节作用。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胸腺和性腺等。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为排泄。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 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被排出的物质一部分是营养物质的代谢产物;另一部分是衰 老的细胞破坏时所形成的产物。此外,排泄物中还包括一些随食物摄入的多余物质,如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类。
肺循环(小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2020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5 人体的呼吸(解析版)

专题05 人体的呼吸一、单选题1.图是人在慢跑时肺容积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时:呼气,肋间外肌收缩B.b→c时:吸气,隔顶下降C.c→d时:肺内气压持续增加D.d→e时:胸廓容积减小【答案】B【解析】A、曲线a→b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肋间外肌舒张,A错误;B、曲线b→c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膈肌收缩,顶部下降,B正确;C、曲线c→d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但是不会持续增加,在呼气的末端,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C错误;D、曲线d→e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胸廓容积增大,D错误。
故选:B。
2.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液流经肺泡前后成分变化的是A.B.C.D.【答案】C【解析】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因此,“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其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减少”,故选项C正确。
故选:C。
3.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气管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B.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D.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答案】A【解析】A、肺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气管只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A错误;B、人体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正确;C、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C 正确;D、有机物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所以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D正确。
故选:A。
4.关于人体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A.煤气中毒是因为吸入的一氧化碳与血小板大量结合,使血液运输氧气功能减弱B.肺活量就是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C.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D.成年人在平静时的呼吸频率为20~25次/分【答案】C【解析】A、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且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碳氧血红蛋白又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约3 600倍,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缺氧窒息,故A不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肺通气原理 ㈠肺通气的动力
1.呼吸运动 胸廓 呼吸肌 呼吸类型和频率 2.肺内压 3.胸膜腔和胸膜腔内压 负压、气胸、生理意义
4-1肺通气
呼吸肌
Sternum胸骨 diaphragm 隔膜 scalene 不等边的 pectoralis 胸的 minor 较小的 serratus锯齿状器官(或结构、边 缘) anterior前的 Intercostal 肋间的 inhalation吸入 exhalation 呼出 sternocleidomastoid胸锁乳突的 rectus直的、 直肌 abdominis腹肌 transversus横肌 thoracis 胸的
4-4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㈡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吸气切断
机制 局部神经元回路反馈控制假说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㈠肺的牵张反射
1868年伯劳(Breuer)和黑林(Hering)分别发现
1.肺扩张反射 2.肺缩小反射
4-4 呼吸运动的调节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㈡呼吸肌的本体感受 性反射
㈡肺通气的阻力
1.弹性阻力和顺应性(compliance)
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 1/3 肺弹性阻力 肺泡内气-液界面பைடு நூலகம்表面张力 2/3
2.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惯性阻力等
4-1肺通气
二、肺通气原理
Cavity 腔 cardiac心脏的 notch切迹
4-1肺通气
三、肺容量
1.潮气量 2.补吸气量 3.补呼气量 4.肺活量
第一节 肺通气
一、结构基础图(1、2、3) ㈠呼吸道
通道 增温、加湿、清洁作用
㈡肺泡
呼吸膜 6层<1μ m 表面活性物质
--二棕榈酰卵磷脂
(dipalmitoylecithin,DPL)
Alveolar小泡 epithelium 上皮细胞 interstitial空隙的 Surfactant表面活性剂的 endothelium内皮 diagrammatic图表的 erythrocyte红血球
4-3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二、氧的运输
㈡氧离曲线 各段特点及其功能意义
㈢影响因素 1.PH和CO2(图) 2.DPG (图) 3.温度
oxyhemoglobin氧基血红素 Saturation饱和状态、饱和度、浸润、浸透
4-3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三、二氧化碳的运输
(图)
㈠CO2的运输形式 溶解的CO2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碳酸氢盐 ㈡氧与Hb的结合对CO2运输的影响 O2与Hb结合促进释放 CO2
何尔登(Haldane)效应↑↓波尔效应(Bohr effect)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㈠呼吸中枢
Midbrain 中脑 pons 桥、连接部分 stem 茎、干 Respiratory 呼吸的 Pneumotaxic 呼吸调节中枢 Apneustic长吸呼吸 rhythmicity节奏性、韵律性 Medulla骨髓 Oblongata长圆形的(叶)
4-4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㈢ PCO2、H+和PO2在影响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4-4 呼吸运动的调节
四、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及调节
放映结束
Lobule小叶 larynx喉 trachea气管 primary初级的、一级的 bronchus支气管 bronclile细支气管
Plasma 血浆
三、气体在组织的交换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二、氧的运输 ㈠Hb与O2结合特征 变构效应 紧密型(T型)+O2 ↑↓ 疏松型(R型) 氧容量 氧含量 氧饱和度 紫绀
Hemoglobin 血色素 distribution分配、分布 equilibrium平衡
5.机能余气量
6.余气量
4-1肺通气
四、肺通气量
1.每分通气量 最大通气量 2.肺泡通气量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五、人工呼吸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一、气体交换原理
㈠气体扩散的动力--分压差 ㈡影响气体扩散速率的因素
二、气体在肺的交换
㈠交换过程(图)
4-2 呼吸气体的交换
气体在肺的交换
Pulmonary肺部的 capillary毛细血管 interstitial间隙的、间质 的
4-2 呼吸气体的交换
二、气体在肺的交换
㈡影响肺部气体交换因素
1.呼吸膜 厚度、通透性、表面积 扩散系数(CO2为O2的2倍) 2.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0.84
venous 静脉的 dissolved溶解的
lumen腔管、口径、内腔
peripheral 末梢的、外周的
Alveolar 小泡的 macrophage巨噬细胞 endothelial内皮的 surfactant 表面活性的、表面活性剂 endothelium 内皮 nucleus核 epithelium上皮细胞、上皮 fused 融合的
㈢防御性呼吸反射
4-4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三、化学因素 对呼吸的调节 ㈠化学感受器
1.外周化学 感受器
4-4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㈠化学感受器 2.中枢化学
感受器
4-4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㈡ CO2、H+和O2 对呼吸的影响
1.CO2的影响 2.H+的影响 3.O2的影响:对外周/中枢
吸 气 和 呼 气 时 肺 内 压 、 胸 膜 腔 内 压
4-1 肺通气
及 潮 气 量 的 变 化
Trachea气管 bronchi 支气管 diaphragm隔膜 left pleural cavity 左胸腔 intrapulmonary肺内的 intrapleura胸膜内
4-1肺通气
二、肺通气原理
第四章
目的要求:
呼
吸
明确肺通气和气体交换的原理。 掌握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以及肺 的牵张反射和化学性调节。
呼吸节律的维持等作一般了解。
引子
呼吸的意义 呼吸的各个环节(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
Pulmonary肺部的 Artery动脉 Vein静脉
Larynx 喉 visceral 内脏的 pleura 胸膜的 trachea 气管 carina龙骨瓣、龙骨状突起 bronchus 支气管 tertiary第三期的 第三的 bronchiole 细支气管的 terminal 末端的、晚期的 diaphragm隔膜Parietal 侧壁的、壁的 cavity 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