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望岳》课件.ppt

合集下载

《望岳》PPT教学课件

《望岳》PPT教学课件

赏析“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之妙。
“割”的意思是“分割”(释含义),这句话 的意思是:山的南北两面好像被泰山割裂,一分为 二,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扣内容)。 “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 峰充满了活力,表达了作者看到雄伟高大的泰山时的 赞叹之情。(点作用,落主旨)。
活动三 抒情言志
【思考3】最能体现诗人情志的是哪一联?为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表现出诗人登顶的决心
和豪迈的气概。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 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活动四 比较阅读 知人论世 【思考5】结合杜甫的生平经历,说说这是杜甫什么时期的作品?
20-35岁:读书壮游、结交朋友 35-44岁:长安求职、应试不得 44-48岁:安史之乱、家贫益甚 48-59岁:漂泊西南、生活艰辛
圣,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如下解释: 1.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 2. 称学问、技术、品德有极高成就的。 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 4. 旧时称所谓智慧最高超的人。
你认为杜甫 “诗圣”的“圣”是哪一种?
诗圣杜甫何以谓之“圣”?
“(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穷困时, 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伟大的人,不 偏离他的纯洁、善良的心。)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做人、做事刚开始都能 有一个好的开始,但很少有人能将最初的那种状态始终如一地 坚持到最后)
主旨
《望岳》通过描写泰山高大 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蓬 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望岳--ppt优秀课件

望岳--ppt优秀课件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 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 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 显得极为渺小了。
整体感知
围绕标题,请提几个有诗歌内容有关的 问题?
细读感悟
如何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两句?
拓展延伸
意境相似,表现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的 诗句还有哪些?
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泰山神奇秀丽、雄伟高 大的形象,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 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视频欣赏
望岳
R·七年级语文下册
作业布置
1.搜集杜甫资料,了解杜甫生平以及诗歌创作的几个时期。 同时,对比阅读杜甫的三首望岳诗,从中窥探杜甫青年、中年、 暮年不同的机遇和胸怀。 2《望岳》历来被称为“咏泰山之绝”。你觉得呢?请从不同 的角度赏析诗句。
望岳
R·七年级语文下册
相关介绍
泰山: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东 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 里。位于山东 省泰安市中部,素有“五岳之首”之称。传说 泰山为盘古开天辟地后其头颅幻化而成,因此 中国人自古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 的说法。历代帝王君主多在泰山进行封禅和祭 祀,各朝文人雅士亦喜好来此游历,并留下许 多诗文佳作。
“钟”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写出了泰山神奇 秀丽的景色。
“割”字用得极好,泰山就像一把硕大无比 的刀一样,切断了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分出了山 南向阳明亮,山北背阴晦暗的两个世界,有力地 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望岳》教学课件(33张PPT)

20《望岳》教学课件(33张PPT)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意的人生哲理是 什一么切?,傲只视有群不雄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 (或: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 攀登绝顶、俯视一切、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 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 么感受?这不仅是诗人要登上泰山极顶的誓言,也 是诗人决心攀登人生极顶的雄心壮志。我明白了要 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 一切、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结1
• 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 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 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 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 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小结2
• 作者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 象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 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 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抒 发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 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钟”为“积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 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7.请从“割”字入手,对“阴阳割昏晓” 这句 诗作简要赏析。
“割”字极为精准,那照临下土的阳光, 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 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 人生绝顶、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课堂检测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 紧扣题目中的 望 字展开,热情赞美 了泰山的 高大雄伟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 色。
2.《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 距离是自__远___而__近___,时间是从__朝__至 __暮___,并由__望____遥想将来的__登___。

《望岳》ppt课件共24页

《望岳》ppt课件共24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望岳》ppt课件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第21课《望岳》精品PPT课件

第21课《望岳》精品PPT课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 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 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 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 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 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 归来不看岳”。
第21课 望岳
杜甫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品读诗歌,鉴赏诗人形象和诗歌语言特点。 3.背诵诗歌,评价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自主学习
03 夯基础
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自主学习
2.根据注释,疏通诗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自主学习
04 识文本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4)漂泊西南(48-59岁逝世)
48岁-50岁在成都草堂,后又漂泊,53岁又回草堂,友人严武保举他为检校 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次年严武突然去世,他到夔州住了近两 年,写了很多诗。57岁乘船出峡,想回家乡。59岁冬天,死在由潭州到岳 阳的一条船上。

望岳ppt优秀课件

望岳ppt优秀课件

名胜古迹
名胜古迹概览
列举望岳地区的主要名胜 古迹,如寺庙、碑刻、园 林等。
名胜古迹特色
详细介绍每个名胜古迹的 特色和历史背景,展示其 独特的文化魅力。
名胜古迹维护
强调名胜古迹的维护工作 ,包括日常保养、修缮和 保护性开发等方面的内容 。
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概述
介绍望岳地区的主要民间传说,如神 话、故事、民谣等。
望岳的历史背景
望岳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帝 王封禅和祭祀的圣地。
自秦始皇开始,共有13位皇帝在此举 行过封禅大典,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汉 武帝的封禅。
望岳的文化意义
望岳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 灿烂文化。
望岳不仅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更是文化人和历史爱好者的 朝圣地。
02
力。
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交通、住宿、餐
饮和旅游服务等。
旅游产品创新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提升旅游体验。
市场营销与推广
加强市场营销和推广, 提高望岳的知名度和美 誉度,吸引更多游客。
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
社区参与
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与 管理,保障其合法权益,实现
生态修复与治理
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治理,采取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生 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绿色发展
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 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1 2
经济发展战略
制定望岳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明确经济发展的重 点领域和方向,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03
望岳的人文景观

《望岳》ppt优秀课件

《望岳》ppt优秀课件
2020/5/1
《望
岳》
——杜甫(736年)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 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 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 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 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 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 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 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 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返回
主要代表诗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
望》
“三吏”: 《新安吏》
《潼关吏》
《石壕吏》
“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2020/5/1
返回
写作背景
这首诗歌写于736年,属于杜 甫创作历程中的漫游时期。20岁后, 诗人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他南游 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 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 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 人结为肝胆相照的的朋友,这个时 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 主义色彩和情调。
—— ——
民世
间上
疾疮
苦痍
,,
笔诗
底中波圣郭 沫 Nhomakorabea澜 。
哲 ;

2020/5/1



诗 圣 著
后 世 ,


秋 。

望岳
— 杜 甫(736年)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2020/5/1
诗歌朗诵 品味鉴赏
拓展延伸 作业布置
2020/5/1

望岳_PPT课件

望岳_PPT课件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层出不穷的云雾使人心胸荡漾, 我睁大眼睛看见欲归巢的飞鸟。 荡:荡漾,曾:通“层”,决眦: 睁大眼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应当要等上泰山最高峰,在上面俯视的话,众山都 会显得矮小。会当:该当,终当。凌:登上,绝顶: 顶峰。
《望
岳》
——杜甫(736年)
写作背景
这首诗歌写于736年,属于杜 甫创作历程中的漫游时期。20岁后, 诗人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他南游 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 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 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 人结为肝胆相照的的朋友,这个时 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 主义色彩和情调。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 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 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
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透露 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这首诗也告诉我们,一个 人要有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精神,要有敢于攀登人 生顶峰的雄心壮志,要有藐视一切的英雄气概。
名句、中心、写法、语言特点
• 1. 7、8句 • 2. 全诗紧扣“望”字,热情赞美了泰山高
大雄伟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 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 难、誓要攀登人生顶峰、实现远大抱负的 雄心壮志。 • 3. 本诗意境开阔高远、气势雄伟浑朴。 • 4. 语言凝练,对仗工整,体现了杜甫诗作 的艺术风格。
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险峻。这两句是对偶句,写泰山的
神奇秀美巍峨高大。
《望
岳》
——杜甫(736年)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 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 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 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 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望岳的 感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对泰山的喜爱 之情。夸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以至一面是 “昏”,一面是“晓”。
• ①这句话的大意是“大自然在泰山汇聚了天地 间的奇丽景色”,“钟”在这里是“积聚、汇 聚”的意思,②用一“钟”字,将大自然写得 似乎有了感情,写出了远望泰山的神奇秀丽的 景色。
• “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如云的雄伟气势,使 静止的山峰充满了生命力,高大的泰山将山南 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景观,突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全体掌握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爱情? 热心地赞许了泰山巨大宏伟的气势和奇 特俊美的风光,也透露了诗人早年高昂 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 《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 “望”的视点不同。试对此做详细解说。
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望岳》中_造_化__钟__神__秀__,阴__阳__割__昏_晓___两句虚
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3、《望岳》中____岱__宗_夫__怎__么_,_齐__鲁__青__未__了___借
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中招真题再现
(一)阅读杜甫的《望岳》,按要求答题。 9.①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说
大自然把一切的奇特和灵秀都会集在泰山
阴阳割昏晓。 山南山北的明暗由高拔的岱宗切割。
荡胸生曾云, (写细望泰山的景象、诗人感触 )
决眦入归鸟。 层层云升腾,扫荡胸襟;飞鸟归山
映入眼帘;
会当凌绝顶, (写极望诗人心底的希望 ) 一览众山小。 终要爬山泰山高峰,一眼望去,四周重
重山峦都显得渺小了。
• 诗文翻译:
读诗:把握节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背诗篇,背课下注释 ,了解粗心
岱宗夫怎么? (写远望泰山的全体形象)
你不尽它青青的山色。
造化钟神秀, (写近望泰山的俊美巨大)
答: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登上 绝顶、俯瞰一切的气概。
• 首联写远望泰山峰峦绵、绵 山色翠绿的特点; 颔联写近望泰山奇特俊、美 高耸巨大的形象; 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 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 “齐鲁青未了”对描写泰山有何作用?
• 在齐鲁大地上,那翠绿的山色没有 止境,以间隔之远烘托泰山之巨大、 绵绵。
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表现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 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赏析和堆集
请你再说出几句赋有道理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从体现了诗人远大抱负的视点,再说出几个语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 心不已。
请从“钟”字下手,对“造化钟神 秀”这句诗作扼要赏析
①这句话的粗心是“大自然在泰山会聚了天 地间的奇秀风光”,“钟”在这里是“堆集、 会聚”的意思,②用一“钟”字,将大自然 写得好像有了爱情,写出了远望泰山的奇特 俊美的风光。
•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 )
•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 角度不同。
•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 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 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 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①“阴阳”分别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 晦暗。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②“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赏析:“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 鸟”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 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 胸襟亦为之泛动;因长期目不斜视地 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分裂。“归鸟” 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傍晚,诗 人还在望。其间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 山的酷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许之情。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极望。
改错别字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末了。 未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曾 会当临绝顶,一揽众山小。


了解默写
1、《望岳》中_会__当__凌__绝_顶__,_一__览__众_山__小__两句我 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
望岳
杜甫
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当时 真实的现实,故他的诗 被誉为“诗史”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 年代
他的诗风格多沉郁顿 挫
因他的诗多充满了忧国忧 民的情怀,后人尊称他为 “诗圣”。
读诗:1、留意赤色字体的读音

望岳
dài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 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zì 鸟。
•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 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 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 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 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 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赏析: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泰山什么特色? 了解句意并赏析“钟”“割”这两个字。
说“岱宗夫如何”是什么意思,描绘“齐鲁青未了” 所展现的画面。 答:“岱宗夫如何”的意思是:
泰山是什么姿态?(1分); 泰山拔地而起,参天屹立(1分)
“齐鲁青未了”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
苍翠的山色中掩映着广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2分)。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精 神和气概?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