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的液体与电解质平衡新进展

合集下载

围术期水、电解质平衡失常的诊治

围术期水、电解质平衡失常的诊治
定义:对失水病人给予的水、电解质的补给
三、治疗性液体治疗
定义:纠正各种平衡失常或内环境紊乱;如水电解质、酸碱、渗透 平衡失常。
体液治疗的基础知识
补偿性液体治疗
根据病人失水量的多少和失水的性质来 补充。
失多少,补多少
需多少,补多少
大量晶体易导致水肿, 包括脑水肿、肺水肿、肠道水肿
体液治疗的基础知识
水平衡——维持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保证 组织、器官必需的灌注和氧合。
电解质平衡——维持细胞正常代谢
❖ 要求: 1、熟悉麻醉、手术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2、掌握围术期体液水、电解质平衡失常的诊治; 3、了解体液治疗的实施与监测。
水平衡
体液治疗的基础知识 麻醉、手术对水、电解质平的影响 围术期液体治疗
第三章
围术期水、电解质平衡失常的诊治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rioperative hydroelectrolytic imbalance
水、电解质平衡是维持细胞正常代谢、脏 器功能、乃至人体生命的必要条件。与机体 内环境稳定密切相关,是稳定危重机体病情 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
监测结果。
体液治疗的实施与监测
临床较为常用的判断容量方法
CVP BP 原因
处理
低 低 血容量不足
补充血容量
低 正常 心功能良好,容量轻度不 适当补充 足
高 低 心功能差
强心、利尿
高 正常 容量血管过渡收缩,肺循 控制补液,
环阻力增加
血管扩张药
正常 低
心排血功能降低,容量血 强心、补液 管过渡收缩,血容量不足 试验 或已足
麻醉、手术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麻醉(anesthesia)的影响远较手术创伤的影响小。 主要有以下方面: 1、对血容量的直接影响,但不明显; 2、通过内分泌系统影响体液调节(间接效应); 3、麻醉中呼吸管理可影响体液容量; ❖ 改变血管张力及其容积,是麻醉的主要影响方式。

围手术期的液体治疗

围手术期的液体治疗
肠梗阻时,大量消化液在肠腔内潴留。肠绞窄时还可潴留血液和 毒素类物质。故在补液的同时应特别注意纠正酸中毒。
常见外科疾病体液丢失或转移的特点
消化道出血或肝、脾破裂出血的病人,循环血量急剧减少。
代偿阶段表现为组织间液迅速向血管内转移,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失代偿时则进入休克状态。
因此,液体治疗的首要问题也是迅速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恢复 有效循环血量。
②测血红蛋白法,收集术中失血污染的纱布、薄垫等,清洗后将血 水与血块、吸引瓶中的血水混匀后用量杯测出总的血水量。并测 其血红蛋白(Hb)值,算出失血总量
③称重法,此法简单易行,即先秤出干纱布重量,再测揩尽全部失 血后的纱布重量,求其差即为失血量(1g按1ml计)
24
术中液体的输注
5.术中继续损失量: (2)手术创伤:手术创伤可产生大量横贯细胞液等非功能性细胞外
围手术期液体治疗
体液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约占体 重40%,细胞外液约占体重20%。
细胞外液又包括血管内液(约占体重的5%)和组织间 液(约占体重的15%)。
功能性细胞外液包括血管内液和组织间液中紧靠毛 细血管和淋巴管的液层,占体重的18%。
非功能性细胞外液占体重的2%,又称“第三间 隙”(third space)的液体。手术创伤和很多外科疾 病都可使非功能性细胞外液大量增加。
对于感染中毒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病人,则可选择分子量较大的 胶体,如6%贺斯扩容,以利于维持容量稳定。
20
术中液体的输注
术中所需输入的液体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术前的额外损失量:如胃肠引流0.5L将丢失30~50 mmol的Na+
和50~60mmol的Cl-。 2.术前生理缺失量:根据4-2-1法则按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量以及禁

围手术期酸碱电解质失衡的处置

围手术期酸碱电解质失衡的处置

纠正缺氧状态
对于因缺氧引起的酸中毒,应 积极纠正缺氧状态,如吸氧、
机械通气等。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注意补充丢失的水和电解质,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碱中毒的处置
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碱中毒的病因进行治 疗,如呕吐、胃肠减压等。
补充酸性药物
根据碱中毒的程度,适当补充 酸性药物,如氯化铵溶液。
纠正过度换气
对于因过度换气引起的碱中毒 ,应积极纠正过度换气状态, 如使用呼吸机控制呼吸频率和 潮气量。
临床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呼吸频 率、血压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酸碱失 衡。
03
围手术期电解质失衡的处置
低钾血症的处置
总结词
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肌无力等症状。
详细描述
低钾血症的处置包括口服补钾和静脉补钾。口服补钾适合轻 度低钾血症,而静脉补钾用于严重低钾血症。补钾过程中需 监测血钾浓度,避免出现高钾血症。
术后管理与随访
监测恢复情况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恢复 情况,观察有无酸碱失衡 的症状和体征,如呼吸急 促、意识障碍等。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如调整输液种 类和速度、补充电解质等 。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 解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发 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05
围手术期酸碱电解质失衡病例 分享
围手术期酸碱电解质失衡的 处置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围手术期酸碱电解质失衡概述 • 围手术期酸碱失衡的处置 • 围手术期电解质失衡的处置 • 围手术期酸碱电解质失衡的预
防 • 围手术期酸碱电解质失衡病例
分享
01

心脏病患者围术期的液体治疗

心脏病患者围术期的液体治疗

避免超负荷
避免过度补液,以防止术 前液体超负荷。
预防脱水
在手术前适当地补充液体, 预防患者脱水。
术中液体管理
1
定量输液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需要,按照固定的输液方案进行液体管理。
2
监测血压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液体输注的速度和剂量。
3
维持尿量
监测患者的尿量,确保肾脏功能正常,避免液体潴留。
心脏病患者围术期的液体 治疗
在心脏手术前后,液体管理至关重要。
心脏病围术期的风险
1 循环不稳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组织缺血
手术期间易发生心脏血液循环的不稳定, 包括低血压和心律失常。
手术可能导致心肌和其他重要器官缺血, 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3 液体过负荷
4 感染
不当的液体管理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和 其他并发症。
手术切口和插管等可引起感染,对心脏 病患者来说尤为危险。
3 避免过度或不足
避免过度或不足补液, 保持液体平衡。
总结和建议
在心脏病患者的围术期,合理的液体管理可以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的康 复和恢复。
液体治疗的重要性
1 维持血容量
适当的液体管理可以维持足够的血容量,提高心脏搏出量。
2 维持血压
良好的液体平衡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压,防止低血压和休克发生。
3 促进组织灌注
合理的液体管理可以增加器官和组织的灌注,减少缺血和损伤的风险。
术前液体管理
评估液体需求
通过患者的临床状态和心 功能评估,确定术前的液 体需求。
术后液体管理
恢复期液体管理
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液体管理方案。
监测电解质

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1)

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1)

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1)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是指在手术期间和手术后,利用各种途径及时、合理地给予机体所需的液体,以维持机体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在手术期及术后,正确的补液处理可以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促进病人身体的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一、围手术期的补液目的1、保持机体内液量平衡:手术期间机体脱水严重,导致肾脏等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因此要适当地给予生理盐水等明胶液体进行补液。

术后还需根据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不同情况,针对性地给予补液。

2、维持电解质平衡:电解质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组分。

手术期间患者泌尿系统排液能力受限,导致体内电解质异常。

因此,补液过程中应注意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并在有必要时进行补充。

3、保障心血管功能:病人有心血管障碍或血容量不足时,要强化补液过程中的监测和管理。

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以免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二、围手术期的补液方式围手术期的补液方式主要有经口、经静脉和经胃肠道等途径。

在术前进行液体预处理,术中持续动态监测,术后则要适当地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纠正和调整。

1、经口补液:适用于一般手术、年轻健康患者。

一般给予糖盐水、咖啡或茶等饮料,避免营养素摄入过多。

术前给予足量的水分,术后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2、经静脉补液:适用于一些特殊手术、高龄病人、病情较重的患者等。

一般先给予生理盐水,根据病情和电解质情况在术后恰当调整。

3、经胃肠道补液:适用于较长时间的手术,有减少术后口干、口渴、胃痉挛等优点。

通过胃管、肠道等途径给予营养液、生理盐水等液体。

三、围手术期的补液注意事项1、术前评估病人身体状态,确定补液方案。

2、术中注意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恰当调整液体治疗方案。

3、尽可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如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4、避免补液过多或缺少,以免对病人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造成损伤。

五、结论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是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补液处理能够保证机体正常的代谢及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围手术期酸碱电解质失衡的处置

围手术期酸碱电解质失衡的处置

干预措施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 的干预措施,如补充电解 质、调整饮食、使用药物 等,以纠正酸碱失衡。
随访观察
在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 访观察,了解酸碱失衡的 恢复情况,以及是否有并 发症的发生。
03
围手术期电解质失衡的预防与 处理
低钾血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围手术期应保证患者足够的钾摄入,避免长时间禁食或饮食不足。对于有低钾血 症风险的患者,如长期使用利尿剂或患有慢性疾病,应定期监测血钾水平。
低钠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围手术期应保证患者足够的钠摄入,避免长时间禁食或饮食不足。对于有低钠血症风险的患者,如大量出汗、呕 吐、腹泻等,应定期监测血钠水平。
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低钠血症,应及时补充钠盐,如口服或静脉滴注。同时,应寻找低钠血症的原因并加以治疗,如控制呕 吐、腹泻等。对于严重低钠血症患者,可能需要紧急透析治疗。
如使用氯化钾等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时, 应根据电解质检查结果调整剂量。
药物治疗效果评估与调整
观察症状变化
药物治疗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酸碱中毒是否得到纠 正、心律失常是否得到缓解等。
定期检查电解质和血气分析
定期检查患者的电解质和血气分析,以评估药物治疗效果,并根据 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和记录工作
常规监测生命体征
在围手术期,应常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以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详细记录监测数据
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包括监测时间、数值变化等,以便于后续分 析和处理。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严格执行
评估患者情况
在制定治疗方案前,应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

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研究新进展

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研究新进展
R i v e r s 等进 行 了一 项涉及 2 6 3例病 例 的临床 随机 对 照试 验 , 结 果显 示早 期 GD F T对 于脓 毒 症 患者 具 有 良好 的 意 义l 6 ] 。 因此 , 提 出 了 早 期 目标 导 向治 疗
( e a r l y g o a l — d i r e c t e d t h e r a p y , E G DT) 的概念 。 2 围术期 G D F T的 实 施 方 案 及 液 体 种 类 的 选 择
涉及 到多 方 面的 因素 , 临床 试 验 受 到 了多种 因素 不 同程 度 的 干 扰 。况 且 , 输液多 少的标准界定不 同, 都 可 能影 响 试 验 结 果 和 结 论 的 客 观 性 , 所 以, 限 制
性 液 体治疗 有 可能 在 改 善 患 者肺 功 能 的同 时 , 也 可
由于 外科 患 者 液 体 负 荷 增 加 伴 随 着 围术 期 并 发 症
关 键 词 : 补 液 疗 法 ;手 术 期 间 ;血 流 动 力 学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5 9 . 3 ; R8 2 6 . 2 6 ; R 4 7 3 . 6 ; R 3 3 1 . 3
O 3 01 8 9 - 0 6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1 6 7 2 — 4 1 9 4 ( 2 0 1 3 )
能影 响到其 他脏 器 功能 。 1 9 8 8年 , S h o e ma k e r 等首 先 提 出 围术期 理 想循 环 状态 的概 念l 5 ] , 其 在 围术 期 高危 患者 中使 用 液体 负 荷或 联合 使用 多 巴 酚 丁胺 , 将心脏指数( C I ) 和 氧 供 指数 ( D O I ) 提 高至 超 常值 , 发 现 可 显著 减 少 住 院 时 间和 死亡 率 。超常 值为 : C I 超过 4 . 5 L・ mi n ・ m_ 。 , D O2 I 超过 6 5 0 mL・ mi n ・m~。随 后 目标 导 向治疗 的 理 念 被 引 入 了许 多 围术 期 液 体 管 理 的 研究 中 。近 年来 , 随 着 临 床监 测 水 平 的不 断 提 高 和 完善 , 通 过 液 体 负 荷 使 围术 期 血 流 动 力 学 参 数 [ 如

围手术期液体补充治疗的研究进展

围手术期液体补充治疗的研究进展

1 1 晶体 液 目前 临 床 上 使 用 的 晶体 液 分 为 电解 质 液 和 非 电 .
解 质 液 。电 解 质 液 是 围手 术 期 常 用 的 液 体 , 要 有 醋 酸 林 格 氏 主
液( 即勃 脉 力 A) 乳 酸 林 格 氏液 ( R) 生 理 盐 水 ( ) , 电 、 L 、 NS 等 非
【 要】 围 术期 病 人 常 因术 前 禁 食 禁 饮 以及 其 原 发 病 或 合 并 症 导 致 水 与 电 解 质 平 衡 紊 乱 , 不 能 及 时纠 正 , 术 中 摘 如 在 和 术 后 极 易发 生严 重伴 并发 症 。 围手 术 期 液 体 治 疗 的 目的是 维持 良好 的 微 循 环 灌 注 , 持 内环 境 稳 定 。本 文 综 述 围 手 保
1 围 手 术 期 液 体 治 疗 的 种 类
脏功能 , 偿 麻醉手术对 于心脏 功能 的抑制 , 利 于保 持术 中 代 有 血 流 动 力 学 的稳 定 。 ]
2 2 液 体 治疗 对 血 液 流 变 性 和 微 循 环 的影 响 胡 青 梅 等 [ 在 . 5 ] 麻 醉 前 按 2 ~3 ml( g・ ) O 0 / k h 的速 度 分 别 输 入 6 羟 乙 基 淀 粉
作用持续稳定 4 6 , ~ h 血管 内半 衰 期 为 3 。 菲 克 雪 浓 的 半 衰 期 h
为 5 左 右口 。 万 汶 还 可 能 减 少 内皮 细 胞 损 害 , 到 进 一 步 改 h ] 起
善微循环的作用_ 。 8 ] 3 围术 期 液体 治疗 对 凝 血 功 能 的 影 响
( S和 L HE ) R。结 果 发 现 , 注 6 HE 输 S后 红 细 胞 的 平 均 变 形 能力加大 , 而增加微循环 的有效灌注 ; L 从 而 R组 血浆 粘 度 、 红 细 胞 的 聚 集 性 和 红 细 胞 变 形 性 明 显 下 降 , 致 血 管 通 透 性 增 可 加 , 浆 外 渗 , 成 组 织 水 肿 。 Wo sn r 血 造 es e 等 研 究 万 汶 对 临 床 4 O名 外 伤 患 者 血 流 动 力 学 、 流 变 学 等 的 影 响 证 实 万 汶 扩 容 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生理盐水引起的高氯血症性 代谢性酸中毒可引起高血钾症
O’Mally 等 (2005)Anesth Analg 100:1518-1524 随机分组 51例肾移植手术病例
[K+]高于 6(mEq/L)病例数
需要治疗代谢性酸中毒 病例数
乳酸林格氏液组 (含钾 3.0 mEq/L) 0.9% NaCl组
103 27
勃脉力:plasmalyte
16
高血糖对重病患者和手术患者的影响
Van der (2001):N Eng J Med 345:1359-67 随机分组1548 ICU 术后病人(多为心脏手术): 对照组:血糖控制在 180-200 mg/dL 严格控制组:血糖控制在 80-110 mg/dL 合并症和死亡率 均明显减低。
17
高血糖对重病患者和手术患者的影响
• ICU和呼吸机时间缩短 • 菌血症 减少 46% • 需要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的急性肾衰减少 41% • 需要输血者 减少50%
18
三、围术期输液管理
19
低血容量/低细胞外液容量的实验室表现
• • • • • • 低尿钠 ,≤ 20 mEq/L 代谢性碱中毒(轻度低血容量) 代谢性酸中毒(高度低血容量) 血浆尿素氮浓度增高 血浆尿素氮浓度与肌苷浓度比值增高,≥ 20:1 尿渗透压增高,尿肌苷:血浆肌苷> 40:1
生理盐水引起的高氯血症性 代谢性酸中毒文献总结
第一作者 Waters Rehm Liskaser McFarlane Scheingraber 发表年份 2000 2000 2000 1994 1999 输液量 (ml/kg) 14.9 23.7 19.7 53.7 71 细胞外液 估计量(L) 15.8 13.1 16.7 14.2 17.1 [HCO3] (mEq/L) 25.0 21.6 20.4 21.0 18.4
Maharaj 等 (2005): Anesth Analg 100:675-682 随机分组80例非住院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30分钟 一次性给液 20 ml/kg 或 3 ml/kg 前者术后恶心,疼痛等症状少于后者。
10
几点建议
• 紧密跟踪有关研究和进展 • 对非住院手术患者或较小手术患者,补足 维持量和空腹损失量 • 对大型手术,紧密观察患者的临床变化, 包括血压,心率,尿量,失血量等,以调 整给液量。
8
肺活量
大量组 小量组
1 秒钟呼气量
另外: 流量峰值 神经体液对应激的反应, 恶心,干渴,眩晕, 嗜睡,疲倦,平衡功能等 临床症状 大量组均好于小量组
术后时间(小时) 9
术前
Yogendran 等(1995):Anesth Analg 80:683-686 随机分组200例非住院手术患者,术前30分钟一次性给液 20 ml/kg 或 2 ml/kg 前者术后干渴,眩晕,恶心等症状少于后者。
4
腹部手术:3小时,70kg,实际失血量 250ml
补液量 = 维持量 + 失血量 + 术中损失量 维持量 = 体重(kg)+ 40 ml/小时 = (70+40)x3 ml = 330ml = 实际失血量 x 3 (晶体溶液) = 250ml x 3 = 750 ml
失血量
术中损失量 = 4-8 ml/kg/小时 = 8ml x 70 x 3 = 1680ml 总量 = 330ml + 750ml + 1680ml = 2360ml
围术期的液体 与电解质平衡新进展
1
一、围术期输液容量 二、围术期输液种类 三、围术期输液管理
2
一、围术期输液容量
3
常用补液公式
补液量 = 维持量 + 失血量 + 术中损失量
维持量 = 体重(kg)+ 40 ml/小时 失血量 = 实际失血量 x 3 (晶体溶液) 或 实际失血量 (胶体溶液) 术中损失量 = 4-8 ml/kg/小时
0
0
5
8
15
晶体溶液的成分与血浆成分比较
电解质(mmol/L) Na+ 0.9%氯化钠 林格氏液 乳酸林格氏液 勃脉力 A 勃脉力 B 人体血浆 154 147.5 130 140 140 142 4 4 5 5 4.2 5 4.5 2.7 3 3 3 K+ Ca2+ Mg2+ Cl154 156 109 98 98 27 27 27.7 23 碳酸 氢根 醋酸 根 乳酸 葡萄 根 酸根 pH 5.6 5.5 6.6 7.4 7.4 7.4 mOs mol/L 308 312 273 294 294 303
25
总结与讨论
• 基础与临床研究对围术期的液体与电解质 平衡的认识进展迅速 • 在不久的将来,外科手术病人将接受更为 合适的,个性化的液体疗法
26
11
二、围术期输液种类
1、不同溶液对酸碱和电解质平衡的作用。 2、高血糖对危重患者和手术患者的影响。
12
乳酸林格氏液 氯化钠
60ml/kg
生理盐水引起的高氯血症性 代谢性酸中毒
妇科手术病人
Scheingraber 等 ( 1999 ): Anesthesiology 90:1265-1270
13
血红素 一次性 维持量 (ml/kg) (ml/kg/ 小时)
白蛋白
肠蠕动恢 术后住院 复(天) 天数
给液组
10
12

↓↓
↓↓
6
9
限制组
0
4

-
4
8
7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的术后改变
Holte 等(2004):Ann Surg 240:892-899
48 例随机分组,给与乳酸林格氏液 : 大量组:40 ml/kg (2800 ml/70 kg) 小量组:15 ml/kg (1050 ml/70 kg)
5
择期结肠手术,限制液体量,减少合并症
Brandstrup 等 (2003):Ann Surg 238:641-648 限量组(n=69):体重增加 < 1 kg 标准组 (n=72):体重增加 >3 kg
6
Nisanevich 等 (2005):Anesthesiology 103:25-32 152 例择期腹部手术,随机分组, 给与乳酸林格氏液 :
23
氧的传送
在高危重症或手术病人,系统循环氧的传 送量可作为评价静脉输液疗效的另一指标
目标:系统循环氧的传送量≥600ml/M2/分钟 相当于心输出量 3L/ M2/分钟, [Hgb] 14g/dL, 血氧饱和度98%
24
氧的传送
• 迄今的研究结果均为高危重症ICU病人或手 术病人 • 在手术病人,尽早开始以系统循环氧的传 送量为目标的治疗优于过迟开始 • 疗效与所选用的心肌收缩药有密切关系, 多培沙明(Dopexamine)明显优于肾上腺素 • 有报道表明,此疗法伴随的输液量增加, 可使创伤和烧伤患者腹腔挤压综合征。
20
影响血尿素氮浓度的因素
• 增高:
– 低血容量 – 高蛋白摄入 – 胃肠道出血 – 代谢加快
• 减低:
– 重度肝功不足
21
影响血肌苷浓度的因素
• 增高:
– 肌肉分解代谢增强
• 减低:
– 老人 – 妇女 – 营养不良
22
术中对水盐平衡的评估
1、失血量 2、心率:不敏感,非特异 3、血压:重度低血容量时,应当用动脉插管 直接监测血压 4、尿量:0.5-1.0ml/kg/小时 (无糖尿或利尿剂) 5、静脉血氧饱和度:反应多器官的平均灌流量 6、pH:组织灌流量 ↓↓↓→ 动脉p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