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空气(一下)

合集下载

寻找气体——幼儿园小班科学《找空气》教案

寻找气体——幼儿园小班科学《找空气》教案

寻找气体——幼儿园小班科学《找空气》教案科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实验能力。

幼儿园小班阶段正是孩子们认知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时期,因此,融合科学元素的学习活动对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节幼儿园小班科学课堂——《找空气》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道气体是什么,认识了几种气体;2.掌握气体的宏观特性,即气态物体无定形,可以填充任意容器;3.发展孩子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4.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培养科学好奇心和实验能力;5.通过实验,让幼儿从生活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二、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一张橡皮膜、一个吸管、一个唇膏盒、一盒苏打粉、醋、氢氧化钠、碗、眼镜布等;2.课件或者图片,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气体的特性和种类。

三、教学流程1.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或者图片,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气体的概念,鼓励孩子们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气体现象,引导孩子们提出问题。

例如,有时候喝碳酸饮料或者开启自来水龙头时会看到冒出的气泡,这是什么气体呢?2.实验探究(25分钟):(1)观察橡皮膜的变化:将橡皮膜一端套在唇膏盒上,用吸管将另一端吸住,然后放开吸管,观察橡皮膜会发生什么变化。

(2)借助化学反应观察气体:放入碗中的苏打粉中,滴入一些醋,然后放一块眼镜布在上面,观察眼镜布会发生什么变化。

(3)将氢氧化钠的颗粒放入碗中,然后倒少量醋在颗粒上,鼓励孩子们观察气泡的出现和颗粒的变化。

3.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们总结实验中所发现的规律,然后再一次用图片等工具来帮助孩子们进一步认知气体的特性和类别。

四、教学注意事项1.实验材料需要提前准备,确保实验顺利进行;2.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和指导孩子们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孩子们总结实验的规律;3.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扩充幼儿的词汇量,让孩子们跟随教师学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4.需要注意实验的安全问题,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观察空气——幼儿园小班科学《找空气》教案

观察空气——幼儿园小班科学《找空气》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找空气》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1.2 学会用观察、触摸等方法来感受空气。

1.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透明的塑料袋、气球、小镜子、布等。

2.2 环境准备:室内宽敞,光线充足,方便幼儿观察和操作。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向幼儿提问,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存在和特点。

3.2 观察空气:教师展示教具,让幼儿用眼睛看、用手摸,感知空气的存在。

3.3 体验空气: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吹气球、吹小镜子等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空气的力量。

3.4 总结空气: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空气的特点,如无色、无味、无形等。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空气的存在。

4.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增加有关空气的元素,如空气净化器、绿色植物等。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2 家长反馈:教师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是否关注空气、是否有新的认识等。

5.3 幼儿自评:教师引导幼儿自我评价,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成长。

第六章:活动准备6.1 教具准备:各种气体实验器材(如气球、塑料瓶等)、空气净化器、湿度计等。

6.2 环境准备:室内宽敞,安全,有利于幼儿进行实践活动。

第七章:活动过程7.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7.2 观察气体:教师展示教具,让幼儿用眼睛看、用手摸,感知气体的存在和性质。

7.3 体验气体: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各种气体实验,如吹气球、观察空气净化器等,让幼儿亲身体验气体的特点。

7.4 总结气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气体的特点和用途。

第八章:活动延伸8.1 家园共育:教师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气体,如观察煤气、天然气等。

8.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增加有关气体的元素,如空气净化器、气球等。

谈天说气——幼儿园小班科学《找空气》教案

谈天说气——幼儿园小班科学《找空气》教案

谈天说气——幼儿园小班科学《找空气》教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住宅越来越密闭,甚至连幼儿园和学校也不例外。

孩子们整天都呆在教室里,呼吸的是逐渐变质的空气。

因此,让孩子们了解空气、掌握保护空气的方法,成为了我们必须重视的教育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节幼儿园小班科学课《找空气》的教案,帮助教师们更好地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寓教于乐的课程。

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感受空气的存在和它对人类影响的重要性。

2.了解生活中的空气,护理好空气。

二、教学内容1、空气的存在。

2、空气的组成。

3、感性认识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4、掌握保护空气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自由探究法。

自由探究法是一种让孩子们自由地接触、观察和探究自然现象的教学方法。

通过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实物和小工具,引导他们自由探究、自主学习空气。

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仿真教学方法,可以在模拟的情景中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感受空气和掌握保护空气的方法。

在课堂中,通过展示和探究实际场景,让孩子们了解、直观感受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3、角色扮演法。

在角色扮演中,孩子们通过模拟各种生活场景,真实地了解空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孩子们也能够了解保护空气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1、引入让孩子们自由探究一些小物品,如泡沫、氨水等,引导孩子们了解空气存在的重要性和它的基本组成。

2、课堂探究接着,引导孩子们参观幼儿园内的大厅、公园、苗圃、厨房、教室等不同场景,帮助他们了解空气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特点。

3、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环节中,孩子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宣传保护空气、折叠纸飞机、种植树木等各种形式,了解空气保护的方法,同时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4、总结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将对孩子们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期待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护空气,减轻污染。

五、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孩子们对空气的了解。

2.测试孩子了解掌握的保护空气的方法。

一年级科学下册《找空气》教案

一年级科学下册《找空气》教案
师:小朋友塑料袋里装的什么呀?
生:空气。
师:空气宝宝,我好想跑出去和小朋友玩一玩„„ 让孩子自己说出空气的特点。
二:做实验证明被杯子里面有空气。
(1) 在玻璃杯里放入面巾纸,将杯口朝下,垂直放入水中,过 一会将杯子垂直拿出来,杯中的纸没有湿。幼儿猜想,教师最后总结原因。
(2) 同样做实验, 这一次杯子斜斜的插入水中, 这一次纸湿了, 为什么?幼儿猜想,教师最后总结原因
3、喜欢进行小实验,探究空气的秘密。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让学生了解空气到处都有、到处都是特点。
难点:探究空气的秘密,探究空气的秘密。
教学准备
砖块、土块、海绵、塑料袋,水槽、杯子。
课时安排
1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让孩子知道空气的特点
(1) 教师出示一个塑料袋(装空气) 。塑料袋鼓鼓的。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科学 备课时间(第2周)
课题
1 找空气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文图文并茂向学生展示了空气的秘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空气到处都有、到处都是特点。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喜欢进行小实验,探究空气的秘密。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空气到处都有、到处都是特点。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板书设计
找空气
教学反思
我设计的导入是找空气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 合理使用教材,并能大胆根据学生现状对教材进行加工使之更适合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灵活、得当,基本领会和达到了课程改革的意图;使学生把较为抽象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更好地体会了学习的意义。
三:学生自己找空气。
(1) 同学们,杯子里面有空气,哪里还有空气呢?

中班科学《寻找空气》授课教案

中班科学《寻找空气》授课教案

《寻找空气》是中班科学教学中的一篇精彩文章,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空气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

下面介绍一篇优秀的中班科学《寻找空气》授课教案,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

2. 了解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3. 学习保护空气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概念和组成。

2. 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

3. 保护空气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预习环节通过展示图片等教具,让学生了解空气是什么,呼吸空气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产生对空气的疑问。

2. 导入环节通过饮水机、电风扇等教具,向学生引导出空气的组成。

3. 实验环节让学生自己实验制作简易的大气环境。

将吸管慢慢地伸进杯子,保证吸管顶端在杯子表面上方一段距离,用吸管吹起气球。

让学生们观察气球的样子,并记录下来。

教师先用水慢慢地将气球里的空气挤掉,倒入醋,再倒入小苏打,让学生观察气球变化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将液态波动装入气球中,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和掌握空气对物体的重要性。

4. 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以“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空气”为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可以认识到大家的行动对环境产生的不同影响,让学生们一同探讨保护空气的方法。

5. 总结环节让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做出总结,并展开讨论空气的好处,如规律地进行呼吸可以使人的身体健康。

同时,对于空气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四、教学评估学生能够被动地从观察中学习到空气的基本概念,能够主动思考产生对空气的交流和探究,对于环保的实际行动能够有所贡献。

五、活动设计1. 将课堂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空气颜色的探究活动。

2. 做出全果蔬沙拉,让学生通过这个实践活动了解植物的呼吸和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价值。

3. 原料双手包,让学生在布展时和亲子搭建时体验实践,帮助学生学会充分利用文娱设备,提升文娱活动的协作精神。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学生可以对空气的重要性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主动地思考产生出保护环境的行动,能够更好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

《寻找空气》一年级科学下册

《寻找空气》一年级科学下册
寻找空气
在我们周围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 的东西,我们来把它装进袋子里。
还可以在哪把它装进袋子里呢?
把袋子里的东西放出来。
① 在塑料袋上戳一个洞,将洞口对着自己的脸。
会有什么感觉呢?
② 在塑料袋口装一个小哨子,挤压袋子。
你会听到什么呢?
② 在压入水中的塑料袋上扎一个小孔。
你会看见什么呢?
原来这种神秘的东西就是空气。
说说空气对于人的重要性。
憋气要带一 根管子?
游泳时为什么要张大 嘴巴?
不要长时间呆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哦。

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7 找空气18-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7 找空气18-苏教版
捉不到,看不着, 找它可要留心瞧。 气球被它撑鼓鼓, 白云有它天上飘。 要是它们跑起来, 树叶哗哗唱歌谣。
1、小组里的同学不 能分开,装好了就回到 教室。
2、比一比,哪个小组 装得最鼓,保留时间最 长。
小朋友们
请每位小朋友拿一个 塑料袋,我们一起到外 面找空气去吧!
找找空气在哪儿
塑料袋 “装”空 气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 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 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第四名,202,王 跳跳。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我也开心得差点 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 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小组合作讨论: 还有别的方法可
以清晰感受空气跑 出来吗?
小游戏
闭上小嘴 巴,用小 手捏住小 鼻子,有 什么感觉?
了解空气的作用
人的呼吸 离不开空 气
不要长时间待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哟!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 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第四名,202,王 跳跳。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我也开心得差点 就跳起来了。

一年级科学实验找空气实验单

一年级科学实验找空气实验单

崂山区西韩小学
第一课找空气
【实验材料】空塑料袋、空塑料瓶、干土块、红砖块、大玻璃容器、空玻璃杯、干海绵、纸巾
实验一:验证空气的存在
步骤:用空塑料袋在空中一兜,扎紧袋口,观察现象。

思考:袋子是空的么?里面有什么?
我的想法:
拓展:还有哪些捕捉空气的方法
实验二:
1.在玻璃杯中装满水,分别将干土块、砖块、海绵放进去观察现象
2.将空塑料瓶放到水中,倾斜瓶身,观察现象。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我的想法:
实验三:小魔术
1.把一个较深的容器装满水(容器要能够没过玻璃杯)。

2.把玻璃杯擦干,里面塞两块纸巾,压紧。

3.把玻璃杯杯口朝下,竖直放入容器中,压到底部。

4.竖直取出玻璃杯,另外拿纸巾擦干杯口,将原本放进去的纸巾取出。

现象:纸巾(湿了/没湿)
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