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限位装置的设计

合集下载

桥梁限位装置的设计

桥梁限位装置的设计

桥梁限位装置的设计摘要:在地震多发地带的桥梁,当地震发生时,支承破坏后,为了不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和车辆的通行以及桥梁的震后修复,而对上部桥梁的移动量进行限制(桥轴方向和桥轴直角方向),由此,限位装置应运而生。

我国也有部分地区处于地震活跃地带,考虑桥梁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也可以借鉴日本桥梁限位装置设计的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地震限位装置日本桥梁abstract: when the earthquake occurs, the supporting of bridge being destoried, in order to not affect the normal use of bridge, vehicle passing and the repair after earthquake, the restrictions (bridge axis direction and bridge axis perpendicular direction) of the amount of movement of the upper bridge is conducted, thereby, the movement restriction device come into being. there also has bridges located in the seismically active area in china, considering the safety and service life of bridge, the experience and methods of movement restriction device of bridfe from japanese can be learned and utilized.key words: earthquake, movement restriction device; bridge of japanese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前言:限位装置构造的形式有纵型缓冲钢棒,钢制凸起构造以及切断防止装置。

桥梁顶升施工技术研究_1

桥梁顶升施工技术研究_1

桥梁顶升施工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10-08T07:33:52.744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7期作者:潘飞[导读] 桥梁顶升施工技术在现代铁路改造工程中应用极为广泛。

相对于传统的桥梁拆除新建处理方式。

潘飞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摘要:桥梁顶升施工技术在现代铁路改造工程中应用极为广泛。

相对于传统的桥梁拆除新建处理方式。

特定情况下,顶升技术的成熟应用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也顺应了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等行业发展趋势。

本文结合南京某铁路桥梁的顶升实际过程实施,总结在列车不停运情况下,顶升桥梁施工相关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顶升、PLC控制系统、梁部顶升、墩台帽加高1 概述顶升技术是一项成熟的桥梁施工技术,其具有不影响原桥上部结构的受力特性,造价相对较低施工工期较短,不影响交通的正常通行等,有着其它施工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南京市某铁路为满足运力提升需求,需要对原铁路某特大桥进行抬道改造,桥梁原设计为2-32m后张梁+3-32m低高度后张梁+25-32m后张梁+1-24m后张梁+1-48m单线半穿式下承钢桁梁+1-24m后张梁+8-32m后张梁,全长1352.69m,共计41#墩。

需顶升段为第36#~40#桥墩、第41#为桥台、共计5墩1桥台,具体设计抬道标高如下:2、顶升方案2.1 方案选择因该特大桥在顶升过程中,铁路线路需要保持正常运营,且需顶升抬起的高度较大,因此只能进行整体同步顶升。

现场初步观测和分析计算表明桥梁的整体性、刚度及结构受力状态具备整体顶升的条件。

其使用的顶升设备有整体同步顶升和采用常规液压千斤顶进行的整体同步顶升两种。

其中前者基于位移控制闭环理论,采用PC(计算机)控制的液压同步系统,其精度极高,可实现对整体顶升的精确控制,且操作方便,而后者则依靠操作工人的经验控制,精度底且安全风险较大,因此该大桥最终选用了美国Enerpac公司的PLC控制系统进行同步顶升,其同步精度可达到±2mm,能非常精准的控制同步顶升施工。

一种新型减震榫及弹塑性防落梁限位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新型减震榫及弹塑性防落梁限位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774987.3(22)申请日 2020.05.12(73)专利权人 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北方工业基地橡塑路1号(72)发明人 高双全 杜春晓 李二茂 王庆培 刘云婷 刘欢 桑涛 张志坚 袁艳旭 周笑 徐锁来 (74)专利代理机构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13119代理人 马云海(51)Int.Cl.E01D 19/0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新型减震榫及弹塑性防落梁限位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减震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新型减震榫及弹塑性防落梁限位装置。

其包括榫体和与之配合的承压底座,承压底座的中心具有供榫体下端插入的定位孔,定位孔与承压底座的上沿形成朝向榫体轴心线凸出的弧形曲面。

该弹塑性防落梁限位装置包括梁底预埋套筒组件、墩顶定位槽体以及弹性安装于二者之间的上述的减震榫,梁底预埋套筒组件埋设于梁底板混凝土内,墩顶定位槽体设置在墩顶混凝土内。

包含该新型减震榫的弹塑性防落梁限位装置能够适应桥梁正常的温变位移和限制桥梁的地震位移程度,快速耗散地震能量,有效防止落梁,保护桥梁主体,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受力明确合理,易于加工,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212175456 U 2020.12.18C N 212175456U1.一种新型减震榫,其特征在于,包括榫体和与之配合的承压底座,所述承压底座的中心具有供所述榫体下端插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承压底座的上沿形成朝向所述榫体轴心线凸出的弧形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榫,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底座的外轮廓为圆柱形或圆台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榫,其特征在于:所述榫体包括上部工作段和下部嵌固段,所述工作段的顶端设置传力球体;其中,所述工作段为横截面沿轴心线方向由上向下呈渐扩的锥形体或者具有凸腰鼓状弧线的圆形变截面回转体,所述嵌固段为圆形截面或矩形截面的柱体。

桥梁拉索限位器设计与应用技术指南

桥梁拉索限位器设计与应用技术指南

桥梁拉索限位器设计与应用技术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桥梁拉索限位器设计与应用技术指南引言桥梁是人类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交通运输的顺畅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限位装置的设计
摘要:在地震多发地带的桥梁,当地震发生时,支承破坏后,为了不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和车辆的通行以及桥梁的震后修复,而对上部桥梁的移动量进行限制(桥轴方向和桥轴直角方向),由此,限位装置应运而生。

我国也有部分地区处于地震活跃地带,考虑桥梁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也可以借鉴日本桥梁限位装置设计的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地震限位装置日本桥梁
Abstract: When the earthquake occurs, the supporting of bridge being destoried, in order to not affect the normal use of bridge, vehicle passing and the repair after earthquake, the restrictions (bridge axis direction and bridge axis perpendicular direction) of the amount of movement of the upper bridge is conducted, thereby, the movement restriction device come into being. There also has bridges located in the seismically active area in China, considering the safety and service life of bridge, the experience and methods of movement restriction device of bridfe from Japanese can be learned and utilized.
Key words: earthquake, movement restriction device; bridge of Japanese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限位装置构造的形式有纵型缓冲钢棒,钢制凸起构造以及切断防止装置。

下面对于3种构造进行简单的对比介绍,当然,限位装置的形式不仅仅以上3种,这里仅仅是列举比较常用的和有代表性的形式。

a)纵型缓冲钢棒(栓)构造是把钢棒固定于桥梁下部,在上部构造中设置插入孔,钢棒插入上部构造中,控制孔的大小,进而控制桥梁的移动量,是限位装置构造主要形式之一。

优点:
限位装置的省空间化一个构造能控制桥轴直角两个方向移动量,节省限位装置的设置空间
荷重分散效果
伴随着RPF构造的变形,钢棒和连接板的接触面积增大,可以缓和连接板内的应力集中现象。

3、耐冲击力性能提高
由于RPF构造的能量吸收效果,能够显著降低对支压侧的冲击力。

4、增加极限能量吸收量由于RPF构造的橡胶变形能量和纤维的破坏能量的增加,能量极限吸收值增加
b)ST式防腐蚀钢棒是适用于混凝土桥梁的一种限位装置,下侧固定在下部构造中,上侧在施工过程中预留桥梁的移动量。

优点:
1、由于是完全的防腐蚀,所以使用寿命很长
锚杆表面用树脂进行涂装处理,而且钢棒帽适用高密度的聚乙烯,所以是完全的防腐蚀构造。

2、可移动部分能够确保正确的伸缩空间
由于新开发的锚杆填料的特有的形状,锚杆的设置非常容易定位,上部构造移动时锚杆帽可以在桥轴方向顺利移动,另外,因为锚杆的位置在同一条线上,地震时可以平均分担水平力。

3、施工过程非常简单
由于使用了树脂涂料,所以不需要其他的填充物施工作业量大幅减少,而且棒钢帽的螺旋铁筋组装非常的简单。

c)在上部桥梁和下部桥墩设置凸起是变位制限构造主要形式之一,如果是钢制凸起形式,为了保证凸起的刚性,钢板的最小板厚为22毫米。

为了缓和凸起所受的冲击力,在凸起上设置50毫米厚的橡胶缓冲材。

从缓冲材到对侧凸起的距离就是桥梁的允许移动量。

优点:
1、低成本
只是钢材简单的焊接的构造,不需要替换原来的支承。

2、适用性
无论新桥和既有桥,还是钢桥和混凝土桥都适用。

3、品质高
拥有被实验确认的稳定性,而且可以适用降服点低的钢材。

4、维修管理容易
和钢制主桁一样的维护,可以用肉眼就可以进行检查。

d)切断防止装置由于全部是工厂制品,设计过程简化,而且,一个切断防止装置就可以控制桥轴和桥轴直角两个方向的移动量,使之成为变位制限主要形式之一。

但因工厂制作,其对现场的施工空间有一定的要求。

优点:
可控制移动量
一个构造能控制桥轴直角两个方向移动量,减少与周围的构造物的干涉。

能够防止主桁向上移动
由于内藏的切断防止装置,在支承破坏后,可以有效的防止主桁向上移动,保证桥面没有过大的落差,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

施工性优越
由于都是工厂制作,所以施工过程简化维护管理业很容易。

使经济性提高成为可能
在和桥梁防落下装置一同设置时,可以考虑一体化构造,可以减少制作成本。

既有桥设置限位装置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
设计前进行现场调查
基于设计图面,对施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必须对设计图纸和实际结构进行比对,核对两者是否一致,而且,要对现场的交通状况进行调查,对支承周围排水等构造也要进行测量,确认限位装置是否与其干涉。

针对防落梁构造和支承种类来选定设计方针。

1)在一座桥梁范围内,限位装置的形式要统一,如果形式多样,会影响到结构的平衡,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对构造不利。

2)一条支承线上,限位装置的移动量要一致,如果不一致,移动量少的构造会产生力的集中,使限位装置依次受力并破坏。

采用便于维修管理的构造构造安装后,要确保检查时的必要空间,如果无法保证的时候,要选择可以撤去的构造。

尽量采用多功能构造限位装置尽量和防落梁系统的其他构造兼用,这样可以达到节省空间和减少成本的目的。

能够吸收安装误差的构造在制作的过程中,要考虑现场的实际测量值,另外,尽量采用能够吸收误差的构造。

关于钢制桁的螺栓(bolt)开孔
一旦在既有桥梁上开孔,原来断面就会产生缺损,此时实际应力度可能超过允许值,所以有必要对开孔后断面进行再计算,或者改变施工顺序,使作用于开孔断面的力减小。

参考文献:
日本道路协会。

既有桥梁落桥防止装置系统设计手引。

东京:日本道路协会2005
日本道路协会。

道路桥示方书·同解说Ⅰ~Ⅴ篇。

东京:日本道路协会200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