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 1.5 科学探究学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 1.5 科学探究教案 浙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科学上册1.5科学探究教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科学上册1.5 科学探究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科学上册1.5 科学探究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 1.5 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
2、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3、理解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处理信息和相关的技术。
4、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科学探究是了解科学的基本方法。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需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并有初步体验的实例为载体。
结合学生初步具有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
在活动的过程中认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在认识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中,要着重提高如何提出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怎样收集处理数据,以及如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和探究奠定基础.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学过程:一、引人新课:1、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曾经在我们脑海中盘旋过,例如:(1)当我们跳起后,不论跳得多高,为什么总是落到地上?(2)为什么一颗小小的种子会长成参天的大树?(3)我们又是怎样从小小的婴幼儿长到现在的青少年?小结:对于这些问题,大家都思考过,但你有没有研究过?你想知道该如何去研究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一一科学探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5 科学探究 导学案.doc

第1章科学入门第5节科学探究学校 _________ 七()班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一、课前尝试1、白学科学书P27-31 习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总结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2、准备一个盒了,里面放点小东西,让同桌猜一猜放的是什么东西?二、新知尝试1生活屮的探究电灯为什么会突然熄灭了?在生活屮我们探究问题时,_般会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那科学家是怎么探究的呢?讨论琴纳咲生发现天花疫苗的过稈大致可以分成哪些步骤?(连线)发现问题:①往人的鼻孔吹痘痂粉可预防天花%1养牛场挤奶女丁屮没有人患天花%1已经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提出假设:收集证据:作出解释:得过一次天花,人体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将牛痘脓浆接种到人的身上,观察变化把牛痘脓浆接种到人的身上,使人通过得轻微的天花后,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三、变化尝试1、提出问题【例】最近几年,全国大雪灾不断,道路严重积雪,白天熔化的雪到了晚上会结成冰,会更加光滑,更易发生交通事故。
为此,护路工人在路面上直接撒上一定最的食盐,使熔化了的冰雪到晚上不再结冰, 从而缓解交通压力,尤其是降低了夜晚交通事故的发生。
【练1】某同学设计了这样的实验:他将小麦种了分为等量的两组,给予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一组放在阳光下,另一组放在黑暗透气的纸盒里,观察两组的发芽情况,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练2]种了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
下表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某因素对萬苣种了萌发的影响”设计的实验。
相同花盆大小形状相似的萬苣种了放置环境温度水1号100粒暗室50 °C适量2号100粒暗室20 °C适量请你根据实验设计冋答有关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事例,结合你所学科学知识, 请你提出一个科学问题。
浙江省杭州市2012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学案 浙教版

第11课时1.5 水的浮力(三)——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学习目标1.能用物体浮沉条件解释、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密度计的原理,会用密度计测液体的密度。
3.加强对浮力知识的有关计算。
课堂学习设计[课前练习]1.简述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的浮沉情况。
2.浸没在液体中的某一物体,如果它所处的深度增加,则它受到液体的 ( A )A.压强增加,浮力不变B.压强增加,浮力增加C. 压强不变,浮力增加D.压强不变,浮力不变3.如图l一28所示,A、B是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当同时将它们的绳子剪断后,在木块上浮未露出水面和铁块下沉未到底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木块所受的浮力增大,铁块所受的浮力减小B.木块所受的浮力减小,铁块所受的浮力增大C. 木块所受的浮力增大,铁块所受的浮力不变D.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铁块所受的浮力也不变4.甲、乙两只小球的质量、体积都相同,把它们分别浸在A、B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状态如图1—29所示。
若它们受到的浮力是F甲与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为ρA与ρB,则( C )甲>F乙,ρA>ρB甲<F乙,ρA<ρBC. F甲=F乙,ρA>ρB甲=F乙,ρA<ρB[科学探究]一、实验将一块橡皮泥放在水面上,可观察到橡皮泥下沉到容器底部。
将橡皮泥捏成碗状再放在水面上,又可观察到橡皮泥将漂浮在水面上。
1.轮船:用钢铁制成空心即可。
其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
排水量是轮船装满货物后排开水的质量,即为轮船满载时受到水的浮力,排水量可用吃水线来表示。
2.潜水艇。
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需下沉时,水舱内充水,到G>F浮;当G=F浮时,能停在任何位置(悬浮);需上浮时,用压缩空气将水排出,到G<F浮。
[思考] 你知道生活在水中的鱼靠什么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它的原理是否跟潜水艇一样?二、密度计1.用途:测量液体的密度。
2.工作原理:漂浮原理即F浮=G。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1.5科学探究教案浙教版

科学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初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一直在探究,喜欢科学探究
告诉学生这些科学家之所以伟大那么有名,
而之所以有伟大的成果,
寻求证据,运
对每一种原因可能产生的结果进一步探究,直到
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那老
根
么?当然,我们能得到和使用的信息越多,对信息。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1.5 科学探究 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2.理解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处理信息和相关的技术3.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难点:理解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教师给出课题“科学探究”,师生思考探究离我们的生活远不远?(学生回答可能不远)我们的生活中哪里有些思考涉及到探究活动。
二、生活中的探究给出一个不能工作的蓝牙音响。
提问:如果家用电器不能工作了,你会怎么办?小组活动:让学生提出可能的猜想,并尽量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准确。
小组汇报:组1——认为充电器损坏了。
组1的方案——将充电器连接到手机上,发现手机显示正在充电。
说明充电器没有损坏。
组2——认为电源损坏了。
组2的方案——将充电器连接到蓝牙音响上,发现音响上的电源指示灯亮了。
说明蓝牙的电源没有损坏。
组3——认为开关损坏了。
组3的方案——要在电源接通的情况下,按下开关。
发现开关无法按下。
说明开关损坏了。
体会:生活中解决一个小问题都利用了探究,说明探究离我们并不远。
【归纳】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音响为什么不能启动?建立假设:1、可能充电器坏了;2、可能是电池坏了;3、可能是开关键坏了收集证据、验证假设:充电器连接其他用电器;观察电源指示灯;充电状态下按开关。
得到结论:不能启动的原因确实是开关键坏了三、科学家的探究小组活动:阅读书本的故事,了解琴纳寻找抵御天花方法的过程,并找出此过程中的步骤分别对应哪个探究环节?小组汇报:提出问题——为什么得过牛痘的女工不会患天花呢?建立猜想与假设——或许得过一次天花,人体就对天花产生了免疫力设计方案——“从牛身上采集牛痘脓浆,接种到人的身上”,观察变化。
获取事实与证据——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8岁男孩的手臂上。
一个多月后,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
生物:1.5《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上)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第五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目的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背景资料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讨论交流六个环节上完整地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这三项探究活动就地取材、简便易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再通过本章设计安排的其他探究活动,促使学生:①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②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③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④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⑤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教学目标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难点: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实验关键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的应用。
实验器材金鱼、鱼网、温度计、两个小鱼缸、冰块或热水教学过程1.导入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生物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科学探究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科学探究是人类揭开自然界的奥秘、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2.学案之一: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师:其实,探究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
有同学可能会说:我们每天学习、吃饭、睡觉并没有进行什么探究呀!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生活中探究的例子:当你走进车棚想骑自行车时,发现自行车没气了,你首先想到什么问题?生:跑去找打气筒。
师:当你把打气筒找来的时候,结果发现气门芯被人拔了,那你不白跑一趟。
显然并不是急着找打气筒。
生:我认为首先想到的是:自行车为什么没气呢?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这个问题是最直接的,也应该是最先想到的。
1.5科学探究(课件19张学案)

第5节 科学探究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2.从生活中的探究中,体会科学探究与生活中的探究在本质上的类似性。3.从科学家的探究案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4.实施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知识点1 生活中的探究
1.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基本方式科学探究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
常见方法
具体内容
类比法
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估计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科学推理法
根据已知现象和规律,通过想象和推理对未知的现象作出科学的推理和预见的研究方法
续表
典例2 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某校学生外出徒步旅游,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防晒效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其中四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人
实验方案
小敏
一只手手背涂防晒霜,另一只手手背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手背的差别
小英
第一天手背涂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手背的差别
小玲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防晒霜,自己的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与同学手背的差别
小红
手心涂防晒霜,手背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的差别
你认为谁的实验方案最合理( )A.小敏 B.小英 C.小玲 D.小红
(2)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许多问题,就像一个个“盒子”,必须通过盒子可能传出的信息判断盒子里的物体可能是什么。例如,当人体出现某些不适时,人们会通过测体温、用听诊器听诊、化验等方法来探知其中的原因。当然,用这种方法来判断事物有时也会失误。我们能得到和使用的信息越多,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越细致,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5 科学探究

温度
水 适量
?
20 ℃
20 ℃
不适量
光对莴苣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光对莴苣种子的萌发可能有影响
2.从实验设计中寻找主要变量,建立假
设
例:蚂蚁过的是群居生活,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在 天气晴朗的时候,它们常常要走出家门,在地面上寻 找食物.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 是如何回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 选择1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刀片剪掉蚂蚁的左 右侧触角,然后把它放回原地.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蚂蚁寻找到食物后可能是靠触 (1)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回家的 (2)该小组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 ,请你提出改进意 见____.(3)对于蚂蚁,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
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下表是某校生物兴趣 小组为探究“光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的实验。
相同花盆 1号 大小形状相似 的莴苣种子 100粒 放置环境 光照 温度
20 ℃
水 适量
你根据实验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20 ℃ 2号 100粒 暗室 不适量 (3)你发现该探究性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证明光 照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 原因是 不能 。 (4)你对实验中的问题作出的修改是: 。
第5节 科学探究
重点考察
1、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2、考查探究实验中的对照
3、考查探究实验的方案设计 。 4、简明、准确地组织语言文
字
一、探究的一般步 骤:
提出 问题 建立猜测 和假说 设计 实验
应用
表达/评价 与交流
获取事实 与证据
(1)会提出问题:
解答提出问题需要注意的方面有:
1、应该用一个问句来表达而不能用一个陈 述句 2、所提的问题应该与题目设置的情境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科学探究
自主式学案稿备注【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
2、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猜测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理
解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处理信息和相关技术,初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学习:
【对话课本】阅读教材P26-29
【记下问题】
【课前尝试】
认真阅读书本P26-27叶中的“天花和牛痘的故事”,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爱德华.琴纳,了解到只有养牛场的挤奶工中没有人患天花,你会提出
怎样的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琴纳提出了怎样的猜想:
(3).针对猜想,琴纳又设计了怎样的实验加以验证:
.
(4)获得事实与证据的步骤:。
(5)实验结果,琴纳的猜想 .人们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新方法 .
课内对话:
一.科学家和科学探究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发现科学家进行探究时有一个基本步骤:
-- -- -- -- --
二.我们一起来探究
1.怎样根据人脚印的长度来判断人的身高?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脚印的长度可能与身高有关,身高越高,脚印长度
(3)设计实验方案:测量不同人群的身高和长度。
(4)收集事实证据:
(5)检验假设:
(6)交流:
2.黑盒里面有什么?
(1)建立假设:、、
(2)设计实验方案:
(3)检验假设:
(4)交流: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巩固】
1.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过程是()
A、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检验假设是否正确
C、根据收集的证据,得出结论
D、先找合适的工具
2.当你感冒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问你是否头痛、咳嗽、鼻塞,然后给你
测量体温,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交流 B获取事实证据 C制定计划 D检验与评价
3.中医给人看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A、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XX病
C、获取相关的事实与证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D、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他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
4.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了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从实验可
知:他在探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花盆光线情况温度水
甲向阳处20℃充足
乙向阳处20℃不充足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课后反审:
【反思小结】对照学习目标,把重点用红笔在学案稿上标出,
【完成作业】作业本B第6页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