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专科)》17年6月在线作业
农业技术证书农业生态学考试 选择题 63题

1. 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减少病虫害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A. 土壤B. 水体C. 建筑物D. 植物3.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农业生产效率B. 农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 农业经济效益D. 农业政策4. 生态足迹是衡量什么的指标?A. 农业生产效率B. 环境影响C. 经济效益D. 社会效益5.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排放?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主要通过什么途径?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分解作用D. 蒸腾作用7.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营养循环过程?A. 氮循环B. 磷循环C. 碳循环D. 水循环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增加?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放牧D. 过度施肥9.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1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主要通过什么过程?A. 蒸发B. 降水C. 渗透D. 以上都是11.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环境问题?A. 土壤退化B. 水体污染C. 气候变化D. 经济衰退1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退化主要由什么引起?A. 过度放牧B. 过度施肥C. 过度灌溉D. 以上都是13.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水体污染?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1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气候变化主要由什么引起?A. 温室气体排放B. 森林砍伐C. 土地利用变化D. 以上都是15.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1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由什么引起?A. 城市化B. 农业扩张C. 森林砍伐D. 以上都是17.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地利用效率?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1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砍伐主要由什么引起?A. 城市化B. 农业扩张C. 工业发展D. 以上都是19.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森林砍伐?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2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城市化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经济发展C. 土地利用变化D. 以上都是21.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城市化影响?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2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经济发展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工业发展D. 以上都是23.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2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效益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25.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社会效益?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2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效益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27.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2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效益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29.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3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31.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3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平衡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33.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3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恢复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35.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3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保护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37.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3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建设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39.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4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管理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41.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管理?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4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监测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43.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监测?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4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评估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45.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评估?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4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规划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47.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规划?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4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设计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49.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设计?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5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实施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51.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实施?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5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监督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53.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监督?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5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反馈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55.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反馈?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5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调整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57.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调整?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5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优化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59.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优化?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6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创新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61.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创新?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6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合作主要由什么引起?A. 人口增长B. 土地利用变化C. 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63.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合作?A. 增加化肥使用B. 推广有机农业C. 增加农药使用D. 增加灌溉答案:1. D2. C3. B4. B5. B6. A7. D8. B9. B10. D11. D12. D13. B14. D15. B16. D17. B18. D19. B20. D21. B22. D23. B24. D25. B26. D27. B28. D29. B30. D31. B32. D33. B34. D35. B36. D37. B38. D39. B40. D41. B42. D43. B44. D45. B46. D47. B48. D49. B50. D51. B52. D53. B54. D55. B56. D57. B58. D59. B60. D61. B62. D63. B。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精品文档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精品文档【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
】内容如下-(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作业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2020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课程共有4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课程总成绩=形成性考核×50%+终结性考试×50%形考任务1题目1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预程度不同,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人工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选择一项:对题目2以农田为中心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养殖业一般比较发达。
选择一项:错题目3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是()。
选择一项:d.森林生态系统题目4农—果模式主要是以多年生的果树和农作物如粮食、棉花、瓜果、蔬菜等间作。
选择一项:对题目5群落在演替的进程中最后到达的稳定群落,称为顶级或顶级群落。
选择一项:题目6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物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
选择一项:错题目7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的是()。
选择一项:c.玉米题目8农业生态系统是()。
选择一项:b.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高题目9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为()。
选择一项:石化农业题目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选择一项:a.生物圈题目11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同时养殖在一个水域,容易发生竞争而导致减产。
选择一项:错题目12人工控制系统是人类施加给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和影响的总称,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根本标志。
《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生态工程技术复习题(课程代码212176)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海克尔的生态学概念: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机理的科学。
▲奥德姆的生态学概念: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农业生态学: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学科。
简答题:▲简述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答.理论实用性。
2.学科交叉性。
3.研究统一性.4.宏观层次性。
论述题▲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答: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
2.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4.农业生态系统的人工调控与优化。
5.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1.基础性的理论研究。
2.为发展农业生产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名词解释:▲系统: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
▲生态系统:在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农业生态系统: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简答题:▲组成系统需要哪三个条件?答:1.必须具备两个以上都的构成要素。
2.各要素之间必须有某种联系。
3.以整体的形式完成特定的功能。
▲系统有哪三个基本特征?答:1.系统的有序性,包括系统的边界和系统的层次。
2.系统的整体性。
3.系统功能的整体性。
▲生态系统是由哪些基本子系统构成的?4生态系统有哪三大功能?答: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论述题▲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生态系统非生物组成 生物组成非生物环境 物质代谢原料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第三章生物种群名词解释:▲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
《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14春在线作业

《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14春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笔者认认真真做了几次作业才得到该作业的答案,希望能用到的童鞋不吝2个下载券,下载下来再查看答案,谢谢童鞋们的支持。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V 1. 在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第二周期性因素A. 日照时数的季节性变化B. 日照强度的季节性变化C. 日光成分的季节性变化D. 相对湿度的季节性变化满分:5 分2. 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地上部分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其中第二层是:A. 乔木层B. 苔藓层C. 草本层D. 灌木层满分:5 分3. 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允许短波光通过而不允许红外光通过,会使什么地方的温度升高?A. 对流层B. 平流层C. 扩散层D. 电离层满分:5 分4. 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种群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A. 集合B. 生态位C. 优势度D. 扩散满分:5 分5.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海洋生态系统B. 陆地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生物圈满分:5 分6. “禾苗——田鼠——黄鼠狼”这条食物链属于:A. 捕食食物链B. 腐食食物链C. 寄生食物链D. 竞争食物链满分:5 分7. 在群落中地位、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A. 常见种B. 偶见种C. 生态优势种D. 伴生种满分:5 分8. 农产品利润额或纯收入额/农产品成本总额=A. 土地产出率B. 劳动生产率C. 成本利润率D. 单位产品成本满分:5 分9. 草原退化的一个标志是A. 多刺植物和有毒植物繁盛B. 地上芽植物出现C. 多年生植物出现D. 土壤的中生化满分:5 分10. 生物的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这称为A. 温差B. 积温C. 基础温度D. 温度三基点满分:5 分11. 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其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称为A. 互利共生B. 偏利共生C. 化感作用D. 寄生满分:5 分12. 产品产值/土地面积=A. 土地产出率B. 农业劳动生产率C. 成本利润率D. 单位产品成本满分:5 分13. 下列哪种波长的光能抑制植物的伸长生长,使植物矮化:A. 红光B. 黄光C. 绿光D. 蓝紫光满分:5 分14. 从裸露的岩石上开始的旱生原生演替系列第一阶段出现的植物是A. 地衣植物B. 苔藓植物C. 草本植物D. 木本植物满分:5 分15.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身体为定居空间,靠吸取其营养而生活,这样的种群间关系称为A. 互利共生B. 偏利共生C. 原始协作D. 寄生满分:5 分16. 在下列作物中,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最弱的是:A. 橡胶B. 苹果C. 玉米D. 马铃薯满分:5 分17. 可以根据生物对生境中水分状况的要求和适应,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川农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专科)17年6月在线作业

《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专科)》17年6月在线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要紧对象是A. 农业微生物B. 农业植物C. 农地D. 农田生态系统总分值:5 分2. 在种群几何级数增加模型中,λ的意义是A. 子代比亲代的增值倍数B. 常数C. 瞬时速度D. 数量总分值:5 分3. “畜粪+沼渣+秸杆——食用菌——蚯蚓(用废弃菌床养)”这条食物链属于A. 捕食食物链B. 腐食食物链C. 寄生食物链D. 混合食物链总分值:5 分4. 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显现的彼此阻碍,称为A. 群落效应B. 边缘效应C. 邻接效应D. 衰减效应总分值:5 分5. 从袒露的岩石上开始的旱生原生演替系列第一时期显现的植物是A. 地衣植物B. 苔藓植物C. 草本植物D. 木本植物总分值:5 分6. 丛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地上部份要紧分为四个层次,其中第二层是:A. 乔木层B. 苔藓层C. 草本层D. 灌木层总分值:5 分7. 光照强度阻碍植物的生长,使其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上发生变异,而分化为A. 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B. 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C. 中日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D. 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总分值:5 分8. 在太阳光中,被称为“生理有效辐射”的光是:A. 绿光和黄光B. 青光和黄光C. 黄光和绿光D. 红光和蓝紫光总分值:5 分9. 在必然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生化反映的速度增加2~3倍,这符合A. 最小因子定律B. 限制因子定律C. 范特贺夫定律D. 林德曼定律总分值:5 分10. 彼此依托的假设干组分结合在一路,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进展的有机整体,即是A. 系统B. 生物系统C. 生态系统D. 农业生态系统总分值:5 分11. 在以下作物中,光饱和点最高的作物是A. 小麦B. 大豆C. 玉米D. 大麦总分值:5 分12.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躯体为居住空间,靠吸取其营养而生活,如此的种群间关系称为A. 互利共生B. 偏利共生C. 原始协作D. 寄生总分值:5 分13. 生物的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这称为A. 温差B. 积温C. 基础温度D. 温度三基点总分值:5 分14. 若是一个地域以培育良好的耕地,但生产的产品以自给自足为主,且很少利用机械化耕具,那么如此一个地域处于什么样的进展时期。
农业技术证书农业生态学考试 选择题 48题

1.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组成部分?A. 遗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经济多样性2. 在农业生态学中,什么是“生态位”?A. 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角色B. 一个物种的栖息地C. 一个物种的遗传特征D. 一个物种的繁殖方式3. 以下哪种耕作方式最有利于土壤保持?A. 传统耕作B. 免耕C. 轮作D. 单作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指什么?A.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路径B. 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路径C. 物种间的竞争关系D. 物种间的共生关系5. 以下哪种措施最有助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水土流失?A. 增加化肥使用B. 种植覆盖作物C. 减少有机肥使用D. 增加耕作频率6.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足迹”是指什么?A. 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空间需求B.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C. 一个生态系统的边界D. 一个物种的生存需求7. 以下哪种植物最适合作为农田的边界植物?A. 高粱B. 苜蓿C. 柳树D. 玉米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控制”是指什么?A. 使用化学农药控制害虫B. 使用生物农药控制害虫C. 使用天敌控制害虫D. 使用物理方法控制害虫9.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10.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11.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增加化肥使用B. 减少有机肥使用C. 采用可持续农业方法D. 增加耕作频率1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提供的经济利益B. 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功能C. 生态系统提供的美学价值D. 生态系统提供的社会价值13.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A. 增加灌溉频率B.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C. 增加化肥使用D. 减少有机肥使用14.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恢复”是指什么?A. 恢复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B. 恢复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C. 恢复生态系统的社会价值D. 恢复生态系统的美学价值15.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1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17.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A. 增加化肥使用B. 减少有机肥使用C. 采用生物控制方法D. 增加耕作频率18.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管理”是指什么?A. 管理生态系统的经济利益B. 管理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C. 管理生态系统的美学价值D. 管理生态系统的社会价值19.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2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健康”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21.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A. 增加化肥使用B. 减少有机肥使用C. 采用免耕方法D. 增加耕作频率22.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功能”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提供的经济利益B. 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功能C. 生态系统提供的美学价值D. 生态系统提供的社会价值23.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作物抗病能力?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2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结构”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25.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水资源保护?A. 增加灌溉频率B.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C. 增加化肥使用D. 减少有机肥使用26.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动态”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变化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变化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27.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2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29.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30.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适应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31.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3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复杂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33.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34.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恢复力”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35.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养分循环效率?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3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37.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38.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39.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40.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功能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41.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生物多样性?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42.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适应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43.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4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45.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46.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适应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47. 以下哪种农业实践最有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A. 单一作物种植B. 轮作C. 过度耕作D. 使用化肥4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复杂性”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恒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稳定流动C.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关系D. 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共生关系答案:1. D2. A3. B4. A5. B6. B7. C8. C9. B10. B11. C12. B13. B14. A15. B16. B17. C18. B19. B20. B21. C22. B23. B24. D25. B26. B27. B28. B29. B30. B31. B32. D33. B34. B35. B36. D37. B38. B39. B40. B41. B42. B43. B44. B45. B46. B47. B48. D。
川农《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专科)》17年6月在线作业

2018春2017秋春川农《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专科)》17年6月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农业微生物B. 农业植物C. 农地D. 农田生态系统正确答案:2. 在种群几何级数增长模型中,λ的意义是A. 子代比亲代的增值倍数B. 常数C. 瞬时速率D. 数量正确答案:3. “畜粪+沼渣+秸杆——食用菌——蚯蚓(用废弃菌床养)”这条食物链属于A. 捕食食物链B. 腐食食物链C. 寄生食物链D. 混合食物链正确答案:4. 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A. 群落效应B. 边缘效应C. 邻接效应D. 衰减效应正确答案:5. 从裸露的岩石上开始的旱生原生演替系列第一阶段出现的植物是A. 地衣植物B. 苔藓植物C. 草本植物D. 木本植物正确答案:6. 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地上部分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其中第二层是:A. 乔木层B. 苔藓层C. 草本层D. 灌木层正确答案:7. 光照强度影响植物的生长,使其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上发生变异,而分化为A. 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B. 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C. 中日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D. 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正确答案:8. 在太阳光中,被称为“生理有效辐射”的光是:A. 绿光和黄光B. 青光和黄光C. 黄光和绿光D. 红光和蓝紫光正确答案:9.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生化反应的速度增加2~3倍,这符合A. 最小因子定律B. 限制因子定律C. 范特贺夫定律D. 林德曼定律正确答案:10. 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即是A. 系统B. 生物系统C. 生态系统D. 农业生态系统正确答案:11. 在下列作物中,光饱和点最高的作物是A. 小麦B. 大豆C. 玉米D. 大麦正确答案:12.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身体为定居空间,靠吸取其营养而生活,这样的种群间关系称为A. 互利共生B. 偏利共生C. 原始协作D. 寄生正确答案:13. 生物的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这称为A. 温差B. 积温C. 基础温度D. 温度三基点正确答案:14. 如果一个地区以培育良好的耕地,但生产的产品以自给自足为主,且很少使用机械化农具,那么这样一个地区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川农《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20年6月作业考核

共42道题,
一、单选题
共20题,40分
1
以下种群调节的因素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2分
A 干旱
B 种群内的攻击行为
C 病害
D 食物供应
2
生物的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
高温度,这称为
2分 A 温差
B 积温
C 基础温度
B错
6
2个群落之间的区域,或2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区域,叫做生态交
错区。
2分
A对 B错
7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之间,其生态位重叠程度越小,相互
的竞争也越弱。
2分 A对
B错
8
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对环境要求很相似的两个物种大都不能长
期共存,因食物、阳光等其他的生活资源而竞争,迟早会导致竞
2分
争力弱的物种部分灭亡或被取代,这种现象就是竞争排斥原
10
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
2分
A 群落效应
B 边缘效应
C 邻接效应
D 衰减效应
11
种群的不规则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2分
A 环境的不稳定性
B 生物种类的繁殖常数
C 种群增长率最高
D 种群增长有周期性
12
以下人类的疾病中,最能体现出“密度制约”的是
2分
A 扭伤
B 糖尿病
C 癌症
的种类或类群
2分 A 常见种
B 偶见种
C 生态优势种 D 伴生种
20
以集群为生活方式的种群对其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称为
2分
A 分散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专科)》17年6月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
V
1.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农业微生物
B. 农业植物
C. 农地
D. 农田生态系统
满分:5 分
2. 在种群几何级数增长模型中,λ的意义是
A. 子代比亲代的增值倍数
B. 常数
C. 瞬时速率
D. 数量
满分:5 分
3. “畜粪+沼渣+秸杆——食用菌——蚯蚓(用废弃菌床养)”这条食物链属于
A. 捕食食物链
B. 腐食食物链
C. 寄生食物链
D. 混合食物链
满分:5 分
4. 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
A. 群落效应
B. 边缘效应
C. 邻接效应
D. 衰减效应
满分:5 分
5. 从裸露的岩石上开始的旱生原生演替系列第一阶段出现的植物是
A. 地衣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草本植物
D. 木本植物
满分:5 分
6. 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地上部分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其中第二层是:
A. 乔木层
B. 苔藓层
C. 草本层
D. 灌木层
满分:5 分
7. 光照强度影响植物的生长,使其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上发生变异,而分化为
A. 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B. 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
C. 中日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
D. 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满分:5 分
8. 在太阳光中,被称为“生理有效辐射”的光是:
A. 绿光和黄光
B. 青光和黄光
C. 黄光和绿光
D. 红光和蓝紫光
满分:5 分
9.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生化反应的速度增加2~3倍,这符合
A. 最小因子定律
B. 限制因子定律
C. 范特贺夫定律
D. 林德曼定律
满分:5 分
10. 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即是
A. 系统
B. 生物系统
C. 生态系统
D. 农业生态系统
满分:5 分
11. 在下列作物中,光饱和点最高的作物是
A. 小麦
B. 大豆
C. 玉米
D. 大麦
满分:5 分
12.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身体为定居空间,靠吸取其营养而生活,这样的种群间关系称为
A. 互利共生
B. 偏利共生
C. 原始协作
D. 寄生
满分:5 分
13. 生物的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这称为
A. 温差
B. 积温
C. 基础温度
D. 温度三基点
满分:5 分
14. 如果一个地区以培育良好的耕地,但生产的产品以自给自足为主,且很少使用机械化农具,那么这样一个地区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A. 原始农业
B. 传统农业
C. 现代农业
D. 后现代农业
满分:5 分
15. 以集群为生活方式的种群对其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称为
A. 分散利用
B. 共同利用
C. 相互抑制
D. 递减
满分:5 分
16. 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其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称为
A. 互利共生
B. 偏利共生
C. 化感作用
D. 寄生
满分:5 分
17. 以下哪个条件是植物的生存因子,却不一定是动物的生存因子
A. 水分
B. 矿质元素
C. 温度
D. 光照
满分:5 分
18. 产品产值/土地面积=
A. 土地产出率
B. 农业劳动生产率
C. 成本利润率
D. 单位产品成本
满分:5 分
19. 农产品利润额或纯收入额/农产品成本总额=
A. 土地产出率
B. 劳动生产率
C. 成本利润率
D. 单位产品成本
满分:5 分
20. 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种群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A. 集合
B. 生态位
C. 优势度
D. 扩散
满分: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