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

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7747c0f6-7162-11ec-95df-7cb59b590d7d新建沈西工业走廊火石岗至渤海铁路工程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21年11月5日发布2021年11月10日实施1.适用范围一2.作业准备............................................................................ . (1)3.技术要求一4.施工工艺流程............................................................................ .. (2)5.质量控制要点四6.劳动组织............................................................................ . (5)7.材料要求六8.设备机具配置............................................................................ .. (6)9.质量检验七10、安全、环保措施............................................................................ (7)神溪工业走廊新建霍市港渤海铁路路基工程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沈西工业走廊火石岗至渤海铁路dk119+043.5~dk145+761.57段路基碎石桩施工。
2.手术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相关技术问题,开工前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安全保证措施。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在岗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2、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1、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作业准备 (1)5、技术要求 (2)6、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7、劳动组织 (4)8、材质要求 (5)9、设备机具配置 (5)10、质量控制与检验 (5)11、安全要求 (7)12、环水保要求 (8)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碎石桩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碎石桩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铁路总公司下发的铁总建设[2015]188号《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办法》,《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新建铁路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标段施工图》。
3、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DK43+717~DK45+912、DK51+613~DK52+330范围内桩长4~10米,桩径0.5米,间距1.1米,呈梅花形布置,工程量共计121616根,总长度600370米。
4、作业准备4.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 外业技术准备⑴核查地质资料,结合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
⑵进行满足桩体设计强度的配合比试验,确定各种材料的施工用配比。
⑶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标记处理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及管线。
⑷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
⑸施工前清除地表耕植土,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
5、技术要求施工前按设计要求由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施工时按配合比配制混合料。
坍落度及成桩后桩顶浮浆厚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6、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6.1施工顺序碎石桩施工一般优先采用间隔跳打法,也可采用连打法。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施工作业指导书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cfg桩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cfg桩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3、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四局宁杭客运专线一标前施工。
4.材料要求桩体主体材料为碎石,应符合设计级配要求;选用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5、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5.1施工准备(1)检查地质资料,结合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
⑵进行满足桩体设计强度的配合比试验,确定各种材料的施工用配比。
(3)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标记和处理场地内的地下结构和管道。
⑷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
(5)施工前,清除表层耕植土,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
5.2施工顺序CFG桩施工一般采用区间跳挖法或连续打桩法。
具体施工方法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连打法易造成邻桩被挤碎或缩颈,在粘性土中易造成地面隆起;跳打法不易发生上述现象,但土层较硬时,在已打桩中间补打新桩,可能造成已打桩被振裂或振断。
在软土中,如果桩间距较大,可以采用跳挖法,但新桩施工与打入桩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应小于7d;在饱和松散粉土中,如果桩间距较小,则不宜采用桩间跳挖法;全长排桩应遵循“从一侧到另一侧”的原则。
5.3振动沉管灌注施工工艺振动沉桩机适用于粘性土、淤泥和淤泥质土。
5.3.1施工步骤(1)沉管根据设计桩长、沉管入土深度确定机架高度和沉管长度,并进行设备组装。
桩机就位,保持桩管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大于l%;若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需埋入地表以下300mm左右。
开始沉管,为避免对邻桩的影响,沉管时间应尽量短;记录激振电流变化情况,应1m记录一次,对土层变化处应予以说明。
(2)喂食在沉管过程中用料斗进行空中投料(可边沉管边投料)。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作业指导书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作业指导书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工程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的施工。
2编制依据(1)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3)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JGJ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5)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6)设计文件3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采用“众盛”C25预拌混合料,坍落度要求:泵送混合料控制在160-200mm。
(2) 施工机具TS-22长螺旋钻机1台(动力头功率45kw×2)、混合料输送泵1台、315Kw发电机1台,混合料捣固棒2台、三级电箱2个、小推车5辆,串筒及漏斗1套。
(3) 作业条件①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础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齐全,技术交底清楚,安全防护等措施符合要求。
②建筑场地地面上所有障碍物和地下管线、电缆等均已全部拆除或搬迁。
③施工场地已进行平整、碾压,对桩机运行的松软场地已进行预压处理,周围已做好有效的排水措施。
④试桩应不小于3组(每组7根),每组试桩施工结束28天后对桩身完整性及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应对试桩再次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报告经设计单位确认后方可施工工程桩。
⑤完成现场测量放线工作,桩轴线控制桩及水准基点桩已经设置并编号,且经复核并办理完验收确认、签字手续;在桩孔位置(按CFG 桩布桩图注明的桩位编号)已经放线钉标桩定位。
⑥供水、供电、运输道路、现场小型临时设施已经设置就绪。
4施工工艺流程→→→→① 桩机就位:应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确保CFG 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满堂布桩基础,桩位偏差不应大于0.4倍桩径。
采用在钻架上挂垂球的方法,在钻架上刻上明显的对照位置线,每根桩施工前都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桩位对中及垂直度检查,满足要求后,方可开钻。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明确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作业。
2编制依据⑴《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9-2002)⑵《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⑶《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⑷《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⑸《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施工图设计3适用范围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 CFG 桩,是英文Cement Fly-ash Grave 的缩写,意为由碎石、石屑、砂、粉煤灰掺水泥加水拌和,用各种成桩机械制成的可变强度桩。
通过调整水泥掺量及配比,其强度等级在 C5 ~C25 之间变化,是介于刚性桩与柔性桩之间的一种桩型。
CFG 桩和桩间土一起,通过褥垫层形成 CFG 桩复合地基共同工作,故可根据复合地基进行工程设计。
CFG 桩一般不用计算配筋,并且还可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和石屑作掺和料,进一步降低了工程造价。
CFG 桩的适用范围很广。
在砂土、粉土、粘土、淤泥质土、杂填土等地基均有大量成功的实例。
CFG 桩对公路、铁路、市政工程的地基处理和房建工程等的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基都适用。
4作业准备4.1技术准备4.1.1内业准备⑴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审核施工设计图纸和有关设计资料,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⑵桩机操作人员、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培训,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
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选定合适的配合比。
⑷按设计要求布置桩位,绘出布桩平面图,确定施打顺序及桩机行走路线,标明桩位编号。
4.1.2外业准备完成现场水准控制点、平面控制点布控测量工作;完成 CFG 桩的轴线定位及测量基线,测放桩位、并报监理、业主复核。
(修改)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朔神高速公路第二总监办碎石挤密桩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山西晋达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呼北高速朔神项目JL2总监办二O二O年九月十日一、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5其它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6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二、工程施工特点2.1碎石桩的型号及布桩范围本次设计碎石桩桩径0.5m,桩间距1.5m,桩长17-20m,碎石桩按等边三角形排列布置,布桩范围为路基坡脚线外2m。
碎石桩布桩范围:路基坡脚线外2m。
图2.1-1沉管碎石桩横断面图图2.1-2沉管碎石桩横断面图三、施工部署现场施工人员配备桩机24小时施工,每台静压桩机配备1套操作班组,班组5个人。
表3-1碎石桩施工人员配置表序号工种人数职责1 班组长 1 负责施工指挥,协调各工序间联系2 司钻 2 负责钻机成孔、压桩3 投料操作员 2 负责碎石卸料、投料4 其他 4 配合钻机的零星工作四、施工工艺4.1 工艺流程4.1.1 施工准备(1)、场地平整施工:振冲碎石桩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场地平整标高为根据地形图拟定的标高,施工时根据"宁填勿挖"的原则进行整平。
挖除地表坚硬物体,使振冲器能顺利下钻。
(2)、布置场内运输道路、道路两边的排水盲沟、纵向排水沟、料场、准备好照明设施以便夜间施工。
(3)、场地清理与掘除:在现场确定清理、掘除、拆除的范围后,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清理。
①、土及草皮在较干硬的地主要用推土机、人工配合、装载机铲除,自卸车运输弃于指定弃土区。
低洼潮湿的地方主要用挖掘机清除,机械无法清除的地方则用人工挖除。
②、填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200mm内的草皮、树根、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予以清除,并符合振冲碎石桩桩顶标高。
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路基碎石桩施工作业,其他项目需要时可参照执行。
2、作业准备项目部技术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实地踏勘,认真研究施工图设计的各项技术指标与设计意图,并结合挖孔桩施工工艺,对设计疑问进行了详细的整理。
在桩孔开挖前需对边坡及台地的地表裂缝进行封闭处理,防止地表水下渗而影响孔壁稳固;然后对桩位区域的场地进行平整清理,平整高程以相应的桩顶标高为准,同时沿拟建道路及抗滑桩的走向,靠近道路内侧平整出施工场地,以便修筑施工道。
3、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3.1施工步骤(1)施工前必须进行成桩试验(至少2根),以掌握对该场地的施工经验及施工参数(密实电流、填料量和留振时间等),碎石桩形成后,必须大于中密状态(N63.5≥10)o(2)实际贯入碎石量应达到设计用量要求,在施工中必须确保桩体的连续、密实。
(3)碎石桩施工完毕后应将顶部松散桩体挖除或压实。
(4)碎石桩施工完成28天且符合设计要求后,铺设中粗砂垫层厚0.2m,与砂垫层定面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其上铺0.2m厚中粗砂垫层,碾压密实。
要求垫层密实度达到中密以上,满足地基系数K30≥100Mpa∕m o(5)土工格栅为双向土工格栅,最大抗拉强度≥50KN∕m,对应屈服伸长率≤13%°施工工艺流程图4、质量控制及检验4.1质量控制(1)在制桩过程中,各段桩体均应符合密实电流、填料量和留振时间等方面的要求。
制桩时宜将水量关小,填料方法或将振冲器提出孔口加料,或边振边填。
加料不宜过猛,原则上〃少吃多餐〃。
(2)施工现场应实现开设泥水排放系统,将制桩过程中产生的泥水集中引入沉淀池,沉淀池底部沉积的泥浆可定期挖出送至指定地点。
(3)碎石桩的施工顺序从中间向外围进行,或由一边推向另一边的方式施工。
(4)碎石桩施工结束后,路堤进行填筑前,注意设置沉降观测设备。
(5)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应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实施全程的施工抽查。
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
碎石桩作业指导书.doc

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碎石桩施工是特殊路基处理的施工方法之一,为了能保质保量完成,防止路基下沉,特制定此指导书:一、开工前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清除0. 5米厚地表土,桩体施工完成后铺设0. 5米厚砂砾层,其斥实度不小于96%。
2、碎石桩体的碎石粒径为20、50伽,且含泥量不大于5%,桩顶垫层采用天然级配砂砾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0cm。
3、必须做成桩试验,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确定桩长、成桩时间、碎石投入量、施工顺序、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等施工参数等。
试桩时如发现地质情况较差,难以施工或成桩困难时,承包人应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或变更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审批。
二、振动沉管碎石桩施丁工艺1・原路基坡脚外碎石桩平面上按等边三角型布置,桩径为0.8 米,间距为1・6米,桩长根据软土层厚度埋深及路基高度确定。
施工前按照桩位布置图统一进行测放桩位线,桩位偏差小于2cm.2•放线定位,按桩间距标记碎石桩施打位置。
3•振动法施工,成桩步骤如下:%1移动桩机及导向架,把桩管及桩尖对准桩位;%1启动振动锤,把桩管下到预定的深度;%1向桩管内投入规定数量的碎石料(根据施工试验的经验,为了提高施工效率,装碎石也可在桩管下到便于装料的位置时进行);%1把桩管提升一定的高度(下碎石顺利时提升高度不超过1〜2m),提升时桩尖自动打开,桩管内的砂石料流入孔内;%1降落桩管,利用振动及桩尖的挤压作用使碎石密实;%1重复4、5两工序,桩管上下运动,碎石料不断补充,碎石桩不断增高;%1桩管提至地面,碎石桩完成。
三、质量控制1•桩体连续密实,不得有断桩、缩径、加砂等缺陷。
2•应在施工期间及施工结束后,检查碎石桩的施工记录。
注意施工时碎石料应分批加入,每次加料量一般为1米桩长的填料。
对沉管法,尚应检查套管往复挤压振动次数与时间、套管升降幅度和速度、每次填碎石料量等项施工记录。
3.施工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可进行质量检验。
对饱和粘性土地基应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进行,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8d;对粉土、砂土和杂填土地基,不宜少于7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 施工方案
1 . 1 测量放样
a . 用全站仪放桩位后, 移动钻机到达桩位;
b . 在标定出路线中桩基础上, 放出路线两边线,要按设计各分段起讫桩号确定分段的施工范围;
c . 标定碎石桩桩位时, 从路中心向两侧放出, 即先在路中心线放一排桩, 然后以路中线为对称轴, 逐渐向两侧放出。
1 .
2 施工工艺
a . 清理平整场地, 布置桩点;
b . 移动桩机及导向架, 把桩管及桩尖对准桩点;
c . 启动振动锤, 将桩管下到预定的深度;
d . 桩管达设计处理深度后, 将填料堆于桩管附近人工配合装载机上料, 向桩管内施加规定数量的碎石料(根据施工试验的经验,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 装碎石也可在桩管下到便于装料的位置时进行) , 填料要分批加入, 不宜一次加料过量, 严格防止“断桩”和“颈缩桩的发生;
e . 把桩管提升一定的高度(下碎石顺利时提升高度 2 m ) , 提升时桩尖自动打开, 桩管内的碎石料流入孔内;
f . 重复d、 e 两工序, 桩管上下运动, 碎石料不断补充, 碎石不断增高, 桩管提升至地面, 完成全孔处理;
g . 振动密实的施工顺序沿平行直线逐点进行;
h. 桩机 1 台在起点打,1 台在终点打, 由两边向中间推进。
工艺流程图见图1。
2 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
a .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挤密试验, 如发现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应调整施工中有关参数, 重新试验;
b . 桩位要准确, 位移量要小于5 cm;
c . 拔管速度不宜过快, 桩管内的石料应保持一定的高度。
振动法施工应根据沉管和挤密情况, 控制填石量、提升速度和高度、反插次数和时间、电机的工作电流等, 以保证
挤密均匀和桩身的连续性;
d . 碎石采用粒径为2 cm—5 cm的碎石为宜, 级配好, 不掺杂物, 填料量要足, 含泥量不应大于10%;
e . 施工中严格按图纸要求制做桩尖结构, 保证顺利出料和有效地挤密;
f . 灌碎石量应满足每延米深度的碎石量要求;
g . 提拔管要稳匀, 每2 m 要分层振密, 振动15 s —
20 s,每层反插幅度不小于50cm, 如带料可用水来消除带料;
h. 在沉管过程中如个别桩位沉桩困难, 电流大于120 A 可停机, 可能遇到大孤石, 做位移处理;
i .碎石桩施工孔内实际填碎石量(不包括水重) 不应少于设计值的95%;
j . 碎石桩施工应保证桩位准确, 桩身应保持连续和垂直, 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5%;
k. 施工中, 电机工作电流的变化反映挤密程度及效率。
电流达到一定不变值, 继续挤压将不会产生挤密效能。
施工中不可能及时进行效果检测, 因此按成桩过程的各项参数对施工控制是重要的环节, 必须予以重视, 施工中应有专人记录各项施工参数, 有关记录是质量检验的重要资料;
l . 碎石桩施工应根据制桩试验成果严格控制电压稳定, 一般为(380±20)V , 且严禁超过额定电流的情况下作业。
3 质量检验
a . 检查振动施工和各项施工记录, 如有遗漏或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桩或桩点, 应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b . 碎石桩密实宜抽查5% , 要求用重Ⅱ型动力触探测试, 贯入量10 cm时, 击数不小于5 次;
c . 振动桩的施工质量检验可用单桩载荷试验,承载力不低于400KPa,试验用圆形压板的直径和桩相等。
检测频率不小于5%。
d . 施工完 2周后待超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后进行质量检测。
e.如占检验总数10%的桩未能达到设计要求,应采取加桩或其它措施。
云南大丽高速公路第二总监办五驻地办
2010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