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工程3.9——2015.1.30
《汽车运用工程》考试方案.doc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考试方案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课程代码:fb09312课程适用专业(或专业方向):汽车服务工程课程总学分、总学时:3学分、共54学时(理论课50学时,实验课4学时)一、课程简介1、课程的性质及其在本学科的地位本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讲述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汽车的制动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汽车的通过性,并在满足这些整车性能耍求的基础上,提出选择汽车设计参数的原则、汽车发动机功率的选择、传动系传动比的确定、前、后制动力的分配、汽车悬架参数、汽车重心位置、车辆几何参数的确定等,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基础,也为今后实践中合理选用汽车、改装各种专用车、合理使用、管理汽车以及正确地进行汽车试验等创造2、依据和适用条件。
《汽车运用工程》考试方案是依据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木要求,考虑我院的具体情况并参考其他院校的大纲制定的,适用于汽车服务工程。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汽车运用效杲及其影响因素1、考试内容:气候条件、道路条件对汽车运用效杲的影响2、考试要求:了解汽车运用的社会经济条件、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运行技术条件。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汽车运输效率的评价指标。
第二章汽车的动力性1、考试内容:(1)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2)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3)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4)汽车功率平衡2、考试要求:掌握: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切向反作用力、附着率的定义、汽车的功率平衡了解:动力特性图、各种行驶工况下附着率的计算、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第三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1、考试内容:(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2)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3)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因素2、考试要求:掌握: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定义及评价指标、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索了解: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第四章行驶安全性1、考试内容:(1)制动性的评价指标(2)制动吋车轮受力(3)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4)制动时汽车行驶方向的稳定性(5)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6)轮胎的侧偏现象,轮胎的侧偏特性(7)两自rti度的汽车运动微分方程,汽车前轮角输入后的稳态响应和瞬态响应2、考试要求:掌握:汽车的制动性及评价指标、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及齐受力间的关系、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制动力,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轮胎的坐标系定义、侧偏现象、轮胎的结构等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回正力矩、汽车稳态响应、转向灵敏度的计算、稳态响应的三种类型及表征参数了解: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要求、制动防抱死装置,线性两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第五章汽车的通过性与行驶平顺性1、考试内容:(1)汽车的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2)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3)汽车的自由振动及簧下质量的自由振动(4)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结构因素2、考试要求:掌握:汽车的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单质量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单质量系统对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了解:松软地面的物理性质,挂钩牵引力,通过性计算以及间隙失效的分析,汽车越野能力;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第六章汽车运输组织概论1、考试内容:汽车货运组织方式、运营路线的选择2、考试要求:了解:汽车运输生产过程;汽车货运组织方式、运营路线的选择第七章汽车使用安全与公害1、考试内容:(1)汽车排放污染物及危害;(2)汽车噪声;2、考试要求:掌握: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因及影响因素第八章汽车运行材料及合理使用1、考试内容:(1)燃料及其使用;(2)润滑材料及•其使用;(3)冷却液、制动液及其使用;(4)轮胎及其使用。
汽车运用工程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专业课程,因此 在教学内容组织中加强了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比重,将 理论教学与实验课时的比例由原来的3:1提高到现在的 2:1,即60学时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其目的是提高应 用学科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能力。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全国设有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现已并入交通运 输专业)有近60所院校,凡该专业的专业课都开设汽车 运用工程课,长安大学是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教学指 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也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指导委 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本课程教材《汽车运用工程》主 要编写单位,也是实验教材的主编单位,在同类教材中 处于领先地位。 在国外同类课程中,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联的高 等学校设有同样的专业和课程,我专业在与莫斯科汽车 公路学院和哈尔科夫公路学院学术交流中,同行对本教 材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相互交换了教材。
深入浅出,能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学生考试成绩统计:近三年来及格率分别为89%、 92%和90%;80分以上分别为13.8%、18.6%和23.8%。
返回
本课程自我评价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1、根据交通运输专业的特点,对于应用学科来说要有一定的实践能
力,本课程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本课程已有40多年历史,在注意继承传统性同时,努力提高课程 教学的先进性、科学性、适用性、实践性和信息性;本课程使用 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3、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明汽车运用工程学科的内在矛盾和规律, 努力反映汽车运用工程的新成果,在理论上,特别是在汽车合理 使用的理论上自成体系。
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按交通部原教育司要求来安 排的:实 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均按统一 制定的大纲规范化进行;理论教学的课程作业和上机 时数也符合规定。实践性教学整体执行效果良好。 返回
《汽车运用工程》计算复习题.docx

《汽车运用工程》计算复习题第二章汽车动力性1、某汽车总质量m=4500kg , C D=O. 75 , A二4. 5m2 ,旋转质量换算系数〃=厲+〃2卞(山二0. 030, 6尸0.036),坡角a二4° , f=0. 010,传动系机械效率U二0.85,传du动系速比。
=3.1 J。
=2.4,轮胎半径r = 0.36/n,加速度dt=0. 3m/s2, u a=30km/h,求此时克服道路阻力所需发动机输出功率。
(g=10m/s2)口. 1 /Gfu n cos a Gu n sin a C n Au' d 八提不:Pe =一( ----- + —- ----- +— +———)" a 3600 3600 76140 3600 cl t2、某发动机前置侨车的轴距L=3m,质心高度hg二0. 5m,汽车的总质量为m二1500kg,静止不动时前轴负荷为汽车总重的65%,后轴负荷为汽车总重的35%,如果汽车以du/dt=4m/s2 的加速度加速,试计算汽车前后轴动载荷。
提示:静态法向反力:F/G LL%=G士 N惯性力引起的法向反力:F.hl =-m-—皿L dt前轴的动载荷:Ff=Fzid+F zl0后轴的动载荷:Fr=Fz2d+FzlO3、已知车速Va=25km/h,道路坡度i =0.15,汽车总重Ga=40000N,车轮动力半径r/=0.36m,传动效率^=0.8,滚动阻力系数f = 0.015,空气阻力系数C D =0.7,汽车迎风血积A=4n?汽油机I。
=18。
求发动机的输出扭矩Me。
=mgf cos a +21.15 + mg sina^Smdvaclt4、已知某车总质量M= 8050焙。
1 =加(轴距),质心离前轴的距离为人=3.02加,至后轴距离为12 = 0.98/?!,质心高度力产1.2m,在纵坡度为° = "时,求在良好路面上等 速下坡时,试确定汽车的前、后轴荷。
汽车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车辆工程专业-汽车运用工程(高级)试题及答案

汽车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汽车运用工程专业试卷(高级)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20分)1.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主要包括:()、()、()、()、()等。
2.能同时满足寒区和高温使用要求的润滑油叫()。
3.排气制动对汽车在()时,可以()来控制车速,使车轮制动器摩擦片和制动鼓的工作温度不致于过高,防止摩擦材料的热衰退,保证()有良好的制动效能。
4.汽车车身结构主要包括()、()()和车身内外装饰件、车身附件、坐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
5.安装气缸盖时,缸盖螺丝必须按次序由( )向( )逐个扭紧( )遍,最后用扭力扳手按规定扭矩扭紧。
6.胎冠外侧磨损往往发生于转向车轮,这是由于转向车轮的( )过大而造成的。
胎冠内侧磨损往往发生于转向车轮,这是由于转向车轮的外倾角( )造成的。
7.转向轮定位角中的主销内倾角是指在横向平面内,( )上部向( )倾斜一个β角。
8.汽车的动力性主要由三方面的指标来评定,即()、()、()。
9.发动机润滑系主要有()、()、()、()、()、()等作用。
10.汽车排放物污染的来源主有()、()、()。
解决排放物污染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研制(),二是对现有发动机的()。
对后者的主要措施有()和()两个方面。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1、东风车在走合期间载重规定不大于额定载重量的百分之几()。
A.50%B.60%C.75%2、保持侧向力平衡的前轮定位参数是()。
A、主销内倾;B、车轮外倾;C、前轮前束;3、汽车转向时整车应有一些()特性。
A.不足转向B.中性转向C.过度转向4、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是汽车()的主要指标之一。
A.机动性B.动力性C.稳定性5、、车辆要给驾驶员以稳定感,就连踏板和变速杆的操纵也要从()的观点设计。
A、操纵轻便;B、可靠;C、人体工程;6、比功率是评价汽车()的综合指标。
A.动力性能B.牵引能力C.通过性能7、法规规定的货车的最大制动踏板力一般为()。
《汽车运用工程》复习

第三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一定运行工况下百公里 燃油消耗量,单位为L/100km 。
汽车燃油消耗方程式
Q
ge
36000 t
G
CD AVa2 21.15
G g
dV dt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结构因素:
发动机结构因素 底盘结构因素
计算题——注意单位!!!
Va
0.377
r ne ig i0
Pe
Te ne 9550
Ft
Tt r
Te ig i 0t
r
附着力 F Fz
附着条件:地面切向作用力不能大于附着力 Ft F
汽车的附着力 F1 Fz1 1 F 2 Fz2 2
F (Fz1 Fz2 )
地面的法向反作用力
制动过程的载荷转移:前轴垂直载荷增大,后轴减小
汽车的制动过程: t1、t2、t3、t4 制动效能的评价指标:制动力 制动减速度 制动距离
制动力和制动减速度 jmax g
汽车的制动距离
影响汽车制动效能的因素:道路附着系数、制动起始 车速、制动器起作用时间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抗热衰退性能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只有在附着系数为同步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制动时,才 能使前后轮同时抱死。
轮胎的侧偏特性、侧偏角
侧偏力与侧偏角的关系 Fy k
(1)按照最高车速设计发动机的功率。
(2)若最高挡最大动力因数 D0max = 0.10, 该挡的 旋转质量换算系数δ = 1.03,求该汽车在平直路 面上以最高挡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假 设地面附着力足够)。
(3)该轿车是否可以选用最高挡以某一车速匀速行 驶在坡度i = 5%的上坡路上,并说明原因?
[精品]汽车运用工程复习题.doc
![[精品]汽车运用工程复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3df5628702020740bf1e9b58.png)
汽车运用工程复习题1•什么是汽车运用条件,包括哪些因素,道路等级?汽车运用条件是指影响汽不完成运输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包括社会经济条件、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和汽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等。
道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2•公路养护指标:好路率、养护质量综介值3•货物类别:按装卸方法分:堆积货物、计件货物、讎装货物。
按运输保管条件:普通货物、特殊货物。
按货物批量:大批货物、小批货物。
(判断题)4•什么是容载量评价指标,比装载质量系数,整备质量利用系数?评价指标:比装载质量、装载质量利用系数。
比装载质量=汽车装载质量/车厢容积(t・01一,) 装载质量利用系数二货物容积质量(Cm-3) X车厢容积(m“ ) /汽车装载质量(t)整备质量利用系关。
液力损失:润滑油与•旋转零件摩擦及润滑油内部损失,与润滑汕品质、温度、液血高度及旋转转速冇关。
r「=S/2 n n. Pe=Ttq/9549 kw7.驱动力图绘制:描述汽车驱动力Fl与车速va之间的函数关系Illi线Ft-va图。
当已知发动机外特性曲线,传动系传动比。
传动系传动效率、年伦半径, 用下式可作驱动力图:Ft=TtqigiO n t/r(N)va=0.377rnq/igi() (km/h)•…请推导速度的公式va ----行驶速度km/h、n -------- 发动机转速r/niinr—车轮半径m, ig―变速器传动比iO——主减速器传动比&行驶阻力:工F阻二Ff+Fw+ Fj+Fi9.滚动阻力系数及影响因素及计算滚动阻力系数是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Z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即单位汽车重力所需之推力。
滚动阻力系数f,与道路的路面种类,轮胎结构,行驶速度、材料、轮胎气压有关。
从动轮滚动阻力Ffl等于滚动阻力系数f与车轮载荷之乘积即Ff =f • Wo10.空气阻力计算公式:Fw二C° AV厂2/21.15加速阻力计算公式:Fj= 5 m • dV/dt11.汽车行驶方程式:Ft = Ff +Fi +Fw+FjTtqigi O77T C D A 2C 厂 =0 +諾v匕+ Gi +伽12.驱动附着条件汽车行驶的第-•条件为Ft$Ff+Fw + Fi ,也称驱动条件。
汽车运用工程章节知识整理知识讲解

汽车运用工程章节知识整理第一章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1. 汽车使用性能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汽车以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称为汽车使用性能。
它是决定汽车利用效率和方便性的结构特性表征。
2. 指出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名称容量、使用方便性(操纵方便性、出车迅速性、乘客上下车和货物装卸方便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维修性、防公害性)、燃料经济性、速度性能、越野性、机动性、安全性(稳定性、制动性)、乘坐舒适性(平顺性、设备完备)。
3. 汽车使用条件及内容汽车使用条件主要是指影响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
主要包括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和汽车运行技术条件。
4. 举例说明气候条件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在寒冷地区,发动机起动困难,运行油耗增加,机件磨损量增大;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汽车发动机容易过热,工作效率低,燃料消耗增加;在气候干燥、风沙大的地区,汽车及其总成的运动副易因风沙侵入而加剧磨损……5. 汽车使用的道路条件道路条件是指由道路状况决定的,并影响汽车运用的因素。
6. 道路分哪些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7. 公路养护水平有哪些评定指标?公路养护水平的两个评定指标是“好路率”和“养护质量综合值”。
8. 说明公路养护水平与汽车油耗、维修费用和大修间隔里程的关系1)油耗bxaeQ-=s式中:sQ——定车速下汽车的百千米油耗,L/100km;x——路面分值;a,b——回归系数。
2)车辆维修费用xy ln1586.02265.0-=式中:y——每千米维修费用,元/km;x——道路养护综合值。
3)车辆大修里程xy6374.0909.29+=式中:y——汽车大修里程,410km;x——好路率(%)。
9. 什么是运输条件运输条件是指由运输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所决定的,影响车辆运行的各种因素。
10.货运条件包括哪些内容?货物类别、货物运量、货运距离、装卸条件、运输类型、组织特点。
11.货运量在汽车运输中,完成或需要完成的货物运输数量称为货运量,通常以吨(t)为计量单位。
汽车运用工程资料

1.汽车使用条件: 影响汽车完毕运送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
重要涉及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送条件和汽车安全运营技术条件等。
道路条件的重要特性指标: 1. 道路等级1)按使用任务与交通量分类: (1)高速公路(4车道、6车道、8车道)(2)一级公路(3)二级公路(4)三级公路(5)四级公路2 公路技术特性3. 道路养护水平4.路面养护水平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车运用水汽平:驾驶员的操作水平、运送组织管理水平、汽车保管水平、汽车维修水平、汽车运用材料供应水平。
2.汽车使用性能指标定义: 在一定使用条件下, 以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汽车的使用性能。
它是决定汽车运用效率和方便性的结构特性表征汽车容载量, 就是汽车一次所可以装载货品的数量或乘坐旅客的人数。
汽车容载量与汽车的装载质量、车厢尺寸、货品密度、座位数和站立乘客的地板面积等有关。
比装载质量、装载质量运用系数表征了汽车结构对各种货品需要的适应能力。
它决定了某车型装载何种货品可以装满车厢, 或充足地运用汽车的所有装载能力。
质量运用系数(或整备质量运用系数) 评价汽车质量运用的优劣紧凑性是评价汽车外形尺寸合理运用的指标。
它影响汽车操纵轻便性、机动性、受约束条件下通过性以及停车面积等。
重型载货汽车、大型客车较其它车辆规定有较好的紧凑性。
紧凑性的重要评价指标是汽车长度运用系数、汽车外形面积运用系数以及比容载量面积和体积汽车的机动性评价参数要涉及前外轮最小转弯半径、车辆转弯宽度A.突伸距a和b。
3.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定义: 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完毕单位运送工作的能力。
指标: 单位行程的燃料消耗量/100km单位运送工作的燃料消耗量/100t·km平均运营消耗特性, ——有效载荷量反映: 车型, 道路, 交通, 装载, 气候。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实验方法1. 不控制的道路实验2. 控制的道路实验3. 道路循环实验4. 汽车测功机4.润滑油的作用及性能作用:滑润、冷却、洗涤、密封以及防锈发动机润滑油可分为: 汽油机润滑油(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润滑油(柴油机油)内燃机机油质量等级的选用, 重要根据内燃机的工作条件来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额定装载质量 (t ) q0 比装载质量 z 3 汽车车厢容积 (m ) vm
3.9.1 汽车的质量利用(续)
容积质量指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容积货物的质量。 装载质量利用系数和比装载质量表征汽车车厢对货物 容积质量的适应能力。 装载质量利用系数反映某种汽车车厢装满某类货物 ( mv 不同)时,其额定载质量利用程度,决定该车装 载何种货物时能够充分利用汽车装载能力。 比装载质量说明某车型装载何种货物(mv 不同)能够装 满车厢,且能使额定载质量得到充分利用。
(客车)Biblioteka 3.9.2 汽车的使用方便性(续) 6.乘坐舒适性 影响因素: 座椅结构参数:座椅宽度、深度和高度、靠背高度和 倾角,以及座椅上乘员的上下自由空间。
车身密封性
7.最大续驶里程 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LT(km)指油箱加满后所能连续行驶 的最大里程,即 100 油 箱 容 积 Vc ( L)
3.9.1 汽车的质量利用(续)
汽车整备质量指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kg)。 汽车整备质量利用系数随装载质量的增加而提高,轻 型货车约为1.1,中型货车约为1.35,重型货车约为 1.3~1.7。 运输过程中,汽车整备质量将引起非生产性油耗,加 速轮胎磨损,增大发动机功率油耗。在装载质量和使 用寿命相同条件下,汽车整备质量利用系数越高,其 结构和制造水平就越高,使用经济性越好。
3.9.1 汽车的质量利用(续) 2.汽车整备质量利用 评价指标:质量利用系数 m 、整备质量利用系数 b
汽车 额定装 载质 量 (kg) q0 质量 利用系 数 m 汽车 总质量 ( kg) M
汽车额定装载质量 (kg) q0 整备质量利用系数 b 汽车整备质量 ( kg) qb
LT 汽 车 百 公 里 燃 油 消 耗Q 量 ( L / 100km)
3.9.2 汽车的使用方便性(续) 8.机动性 定义:汽车在最小面积内转向和转弯的能力被称为汽车 机动性。 评价参数:前外轮最小转弯半径HR、转弯宽度A、突伸 距 a和 b
3.9.2 汽车的使用方便性(续) 9.汽车的可靠性 定义:汽车的可靠性指汽车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 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常用指标:平均首次故障里程、平均故障间隔里程、故 障率和当量故障率。
2.出车迅速性 出车迅速性指汽车开动前所需准备时间的长短,主 要取决于发动机的起动性。
3.乘客上下车方便性 影响因素:车门的布置、踏板的结构参数 轿车——车门支柱,适当倾斜 客车——踏板高度、深度、级数、能见度及车门的宽度
3.9.2 汽车的使用方便性(续) 4.装卸货物方便性
装卸货物方便性指车辆对装卸货的适应性,用车辆 装卸所消耗的时间和劳动力评价。
汽车的结构因素: 货箱和车身地板的装卸高度 从一、二、三面或上面装卸货物的可能性
厢式车车门的构造、布置和尺寸
有无随车装卸装置及其效率
3.9.2 汽车的使用方便性(续) 5.紧凑性 评价指标:
长度利用系数 车 厢(身)的 有 效 容 积 内 长 度 (m ) 汽车外形长度 (m )
汽车轮廓占地面积 (m 2 ) 比容量面积 车辆额定在质量 (t ) 汽车轮廓占地面积 (m 2 ) 外形面积利用系数 车辆额定载客量 ( p) (客车)
3.9 汽车的质量利用和使用方便性 3.9.1 汽车的质量利用
3.9.2汽车的使用方便性
3.9.1 汽车的质量利用 汽车质量利用
装载质量利用
整备质量利用
反映汽车的车厢容积与 所载货物类别的适应性
反映了汽车整备质量与 装载质量的关系和汽车 设计、制造及材料利用 的水平。
3.9.1 汽车的质量利用(续) 1.汽车装载质量利用 影响因素:汽车的额定装载质量、车厢尺寸、货物密度 评价指标: 装载质量利用系数 q z和比装载质量 z (t/m3)
3.9.2 汽车的使用方便性
1.操纵方便性 评价指标:
操纵力:在转向系统或制动系统中设置助力器等助力装 置 操纵次数:换挡、踏离合器和制动器踏板的次数
座位与调整参数:适当增加座椅高度,减小座垫与靠背 间的倾角
视野参数:座椅布置、高度以及座垫和靠背的倾角,以 及车窗尺寸、形状、布置和支柱的结构等。
3.9.2 汽车的使用方便性(续)
车厢(身)面积(m 2 ) 外 形面 积 利用 系 数 2 汽 车轮 廓 占地 面 积 ( m ) (货车)
汽车轮廓占地面积 (m 2 ) 车辆外形高度 (m) 比容载量体积 车辆额定载质量 (t )
(货车)
汽车轮廓占地面积 (m 2 ) 车辆外形高度 (m) 比容载量体积 车辆额定载客量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