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智博睿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建筑高度,层数的计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注:1 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2 建筑层数的计算: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者,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以及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
住宅顶部为2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层计,其他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4.3.2 建筑高度控制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4.3.1条3、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2 非第4.3.1条3、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人建筑高度内:1)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2)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3)空调冷却塔等设备。
住宅建筑规范9.1.6 住宅建筑的防火与疏散要求应根据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等因素确定。
注:1 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内时,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
2 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时,应对这些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
建筑层数计算

层高建高层计与筑数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指自建筑物散水外缘处的室外地坪至建筑物最高部分的垂直高度;但下列情况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6.1.1屋顶突出物的高度在9米以内,且其水平投影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建筑物标准层建筑面积的八分之一者;实心女儿墙高度自墙顶往下小于米者;建筑物屋顶另加构架但不设围合外墙者,构架部分不计入高度;出檐式平屋顶的建筑高度具有出檐式平屋顶的建筑,其高度为自基地室外地坪起至檐口底面止;坡屋顶建筑高度坡屋顶建筑物当屋面坡度超过四十五度含四十五度时,建筑高度自基地室外地坪至坡屋顶的的场地前道路标高与场地地坪高度不同的建筑高度当场地前道路标高与场地地坪高度不同时,建筑物高度视下述不同情况分别计算:当进行景观和建筑物结构的规划控制时,建筑物高度仍以场地地坪标高为准计算;当进行消防扑救控制时,如路面标高高于场地地坪标高时,则以路面标高为准计算;当建筑物前后立面高度不同时,规划控制高度按建筑物的主出入口中的一面计算,而消防控制则按扑救登高一面计算;建筑群高度限制建筑群高度限制指一组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中最低与最高建筑物高度的幅度;建筑群限高指对其中最高建筑物的高度限制;一栋建筑物有两个以上体量建筑组合的建筑高度一栋建筑物有两个以上体量的建筑组合,其建筑物高度以最高体量的高度计算;特殊造型的建筑高度特殊造型的建筑高度按下列规定计算:半地下室高出地面的高度为由散水边缘处的室外地坪标高至半地下室顶板;建筑层数计算定;住宅顶层有套内两层的复式套型时,若两层之间为满铺楼板时仍按两层计算,如为部分楼板和部分上空时,按一层计算;但对消防控制,仍按自然楼层数量计算;建筑的内各层的层数排列得将一层标注为首层或底层,第一层楼板以上称为二层,按此规则类推至建筑最高层数;层高不大于米时不计层数;规则类推建筑物地下室最低层数;负零的楼层一层为标准,第二层楼面标高以下的各层建筑层数为一层不同标高的楼层应分别注明标高,层数的标注方法按此规则类推;建筑物内电梯层排序。
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感谢百度文库让我们在这里与你相见,您的下载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建筑层数的计算可没那么简单哦,这里面还是有不少门道的。
一般来说呢,咱们计算建筑层数是从建筑物的室外地坪开始算的。
如果建筑物有地下室,地下室通常是不算在层数里面的哦。
比如说一个大楼有地下室两层,然后地上有十层,那这个建筑的层数就是十层,可不能把地下室也算进去啦。
要是有那种半地下室的情况呢,就得看这个半地下室的室内地面与室外地坪的高差啦。
如果高差超过了室内净高的1/2,那这个半地下室就可以算作一层哦。
还有那种架空层,如果架空层的高度达到 2.2米及以上,并且有围护结构,那这个架空层也可以算作一层的呢。
另外,像一些建筑物顶部的小阁楼之类的,如果阁楼的高度达到2.2米及以上,那也可以算一层。
不过如果阁楼高度不够2.2米,就不能算一层啦。
在计算建筑层数的时候,还得考虑建筑功能的不同情况呢。
比如一些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可能在计算层数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小差别。
民用建筑更关注居住或者使用的实际情况,工业建筑可能会更多考虑生产流程等对层数计算的影响。
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就是这么个情况啦,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可不能想当然地去计算哦。
第 1 页共 1 页。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一)建筑高度的计算方法1、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坡屋面坡度应不小于3%,否则按平屋面处理),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如图2-3-4所示),即建筑高度H=H1+H2/2。
图2-3-4 坡屋面建筑剖面示意图2、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如图2-3-5所示)。
图2-3-5 平屋面建筑剖面示意图3、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如图2-3-6所示)。
图2-3-6 多种形式屋面建筑剖面示意图4、对于台阶式地坪,当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计算各自的建筑高度。
否则,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该建筑的建筑高度(如图2-3-7所示)。
图2-3-7 台阶式地坪建筑剖面示意图5、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如图2-3-8所示)。
图2-3-8 局部突出屋顶的辅助用房建筑剖面示意图6、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 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如图2-3-9.1所示)。
图2-3-9.1 建筑高度计算—住宅建筑剖面示意图(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建筑层数应按建筑的自然层数计算,下列空间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如图2-3-9.2所示):1、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2、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3、建筑屋顶上凸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建筑的高度和层数是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计算建筑高度和层数的方法取决于不同的建筑类型和结构。
1.计算建筑高度的方法:建筑高度是指从建筑物最低部位(通常是地面或者建筑物地基)到最高部位(通常是建筑物屋顶)的垂直距离。
计算建筑高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直接测量法:使用测量工具(如测距仪或激光测距仪),从建筑物底部到顶部进行直接测量。
-测绘法:使用测量仪器和测绘技术,制作建筑物的高程图或立体模型,从而确定建筑物的高度。
-施工设计文件法:通过分析建筑物的施工设计文件,了解建筑物各个部分的高度,然后累加得出整个建筑物的高度。
2.计算建筑层数的方法:建筑层数是指建筑物从地面到屋顶之间的水平层面数量。
计算建筑层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直接计数法:通过直接数计算建筑物的层数。
从地面开始,逐层计数,直到到达建筑物的屋顶。
-使用设计文件法:通过查看建筑物的设计文档,了解建筑物的实际层数。
设计文件通常包含了建筑物的平面图和立面图,可以通过这些图纸上的标识来确定建筑物的层数。
-根据高度计算法:如果已知建筑物的高度和每层的平均高度(通常是从地面到屋顶的总高度除以层数),可以通过高度除以每层的平均高度来计算建筑物的层数。
3.特殊情况下的计算注意事项: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不规则形状的建筑物:一些建筑物具有不规则的形状,这些形状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计算变得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建筑物分成几个较简单的几何形状,计算每个部分的高度和层数,然后将结果进行合并来得出整个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
-改变高度或者层数的区域或部分:有时候,建筑物的一部分或者几层可能会有不同的高度。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建筑物分割成几个区域或部分,然后分别计算每个区域或部分的高度和层数,并将结果进行合并。
-地下室:建筑物的地下室通常被视为一层,高度通常是地下室的天花板高度减去地下室的地面高度。
总之,计算建筑高度和层数需要结合建筑设计文件、测量工具以及建筑物类型的特点。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一)建筑高度的计算方法1、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坡屋面坡度应不小于3%,否则按平屋面处理),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如图2-3-4所示),即建筑高度H=H1+H2/2。
图2-3-4 坡屋面建筑剖面示意图2、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如图2-3-5所示)。
图2-3-5 平屋面建筑剖面示意图3、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如图2-3-6所示)。
图2-3-6 多种形式屋面建筑剖面示意图4、对于台阶式地坪,当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计算各自的建筑高度。
否则,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该建筑的建筑高度(如图2-3-7所示)。
图2-3-7 台阶式地坪建筑剖面示意图5、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如图2-3-8所示)。
图2-3-8 局部突出屋顶的辅助用房建筑剖面示意图6、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 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如图2-3-9.1所示)。
图2-3-9.1 建筑高度计算—住宅建筑剖面示意图(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建筑层数应按建筑的自然层数计算,下列空间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如图2-3-9.2所示):1、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2、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3、建筑屋顶上凸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建筑高度及层数的计算方法

建筑高度及层数的计算方法
一、建筑物总高度的计算:
1.手持仪器测量法:使用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等手持仪器在建筑物周围或内部测量不同位置的高度,然后取平均值计算总高度。
2.建筑图纸测量法:通过分析建筑图纸,测量建筑物的地面至最高点的垂直距离来计算总高度。
二、建筑物结构高度的计算:
1.楼层高度测量法:使用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等手持仪器测量建筑物不同楼层之间的垂直距离,然后取平均值计算楼层高度。
2.构造荷载计算法:通过计算建筑物的设计荷载和结构计算公式,推算出实际楼层高度。
三、建筑物层数的计算:
1.建筑图纸计算法:通过分析建筑图纸,测量建筑物地板到最顶层之间的垂直距离,然后除以每层的平均高度来计算层数。
2.实地观察法:通过实地考察建筑物外部结构或者内部空间,根据楼梯、电梯等设施来判断建筑物的层数。
四、其他影响建筑高度和层数的因素:
1.地基高度: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需要考虑地基的高度。
如果建筑物的地基较高,建筑物的总高度将减少。
2.地形高度: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势高度也会影响建筑物的高度计算。
3.建筑法规限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法规对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有着不同的规定和限制。
4.建筑物用途: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如住宅、商业、工业等)的层数和高度也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高度和层数的计算都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且可能涉及建筑、结构、土木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参考相关规范和标准来进行计算和评估。
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doc

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建设防火设计基本知识之一)建筑是三维构成提供给人们活动的空间,所有建筑在地面上反映出的竖向尺度就是建筑高度。
一定的高度划分为若干层,形成建筑的层数。
建筑高度与层数客观反映了建筑物的固有特性。
防火规范以及技术措施许多方面由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所决定,因此有必要了解掌握建筑高度、建筑层数与防火设计的关系,与建筑设计技术措施的关系。
这里主要谈与防火设计关系,与技术措施关系涉及面较广,只作稍带。
一、建筑高度、建筑层数的设计意义1.建筑消防划分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依据。
设计中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称建规)还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称高规)的依据。
2.确定建筑间距,满足日照要求,满足建筑的采光、通风、视觉卫生等要求。
3.设置电梯的依据。
4.建筑墙身抗震限高要求。
5.控制名胜景区,特殊地段或街道景观高度要求。
建筑高度必须符合道路退让和景观分析确定的建筑控制高度或建筑限制高度。
6.航空线路、微波通道对建筑限高要求。
在机场、电台及其他有净空限制的地区,新建建筑物高度必须符合有关净高限制或高度控制的规定。
二,建筑高度H的计算1.建筑消防认定:浙江省公安厅消防局明确:坡屋面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到檐口的高度;平屋面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浙30)2.建筑技术措施规定:坡屋面为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平屋面为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女儿墙高度。
(技2.3.2)3.屋顶上的附属物如电梯间、楼梯间、水箱间、烟囱等,对于消防可不计入高度(建 1.0.3);对于一般地区其总面积不超过屋顶面积25%,或高度不超过4m时不计入建筑高度之内(技2.3.2);对于城市景观、微波通道则必须计入建筑高度;对于航线必须计入总高度,而且应计算到建筑最高点含微波天线,旗杆等构件。
4.结构墙身抗震取值:(技4.7.1)(1)多层砌体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2)有半地下室时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可以室外地面算起;(3)对带阁楼的坡屋面上部算至山墙的一半处;(4)当室内外高差>0.6时,建筑高度可适当增加但不应>1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2 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3 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4 对于台阶式地坪,当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计算各自的建筑高度。
否则,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该建筑的建筑高度;
5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6 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建筑层数应按建筑的自然层数计算,下列空间可不计入建筑层数:
1 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
2 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
3 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