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危害有哪些
低血糖的危害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低血糖的危害
低血糖的危害大,虽然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低血糖时可以控制的。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过2.8mmol/l 的现象,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常见的并发症。
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
1.低血糖时,体内的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反应性高血糖,加剧血糖波动。
2.低血糖可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中风。
3.长期反复低血糖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引起性格改变、精神失常、痴呆。
4.低血糖昏迷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死亡,或变成植物人。
5.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6.一过性低血糖反应引起血糖波动,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7.反复发生低血糖会动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8.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严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高血糖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积极控制高血糖维持血糖在接近正常值的范围,但又要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平时要经常自我测试血糖、规律的饮食及运动计划、学会辨认低血糖的症状和遵从医师的指导。
希望广大糖尿病患友充分认识低血糖的危害,谨慎用药,远离广告药品或保健品,定期到正规医院糖尿病专科诊治糖尿病。
本文来源:上海入职体检/021/cl/t40。
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措施【低血糖的危害及治疗】

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措施【低血糖的危害及治疗】头晕、嗜睡,视物不清,步态不稳?易怒易暴躁?这些都是低血糖的症状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低血糖的危害及治疗,希望能帮到你。
低血糖的危害低血糖可造成脑细胞得损害,由于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全部依靠血液中的葡萄糖供能,脑组织储存的葡萄糖非常有限,仅够维持五到十分钟脑细胞功能,因此,当发生低血糖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减少,当然进入脑组织的葡萄糖也就减少了,这种情况下脑组织非常容易受伤害,而如果低血糖昏迷持续6小时以上的话,脑细胞将受到严重的伤害,可导致痴呆,甚至..,即使在治疗后脑组织也不能恢复到正常了。
低血糖还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或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等。
低血糖的治疗第一点,大家都知道的,低血糖要多吃甜的大家都知道,低血糖,要多吃糖,最好随身带糖,尤其是巧克力。
但是也不要吃太甜的,楼楼又一次低血糖发作,赶快含了一块巧克力,结果差点没恶心吐出来。
第二点,按时吃饭这点是很重要的,至少可以有效减少低血糖发作。
我们要荤素搭配,不要吃清淡的食物。
所以一定一定要好好吃饭,荤素是都要吃的。
第三点,夏天一定要注意夏天容易犯低血糖,一是因为夏天热,食欲不好,吃得少。
二是因为夏天闷,汗流的一多就犯晕。
有时候走着走着眼前就一片白什么都看不见了。
所以夏天带着糖果,一感觉不对,别撑着,摔伤就不好了。
第四点,坐着别蹲着一旦感觉头晕了,先别管什么形象了,先原地蹲一下,感觉好一点,赶快随便找个台阶坐着。
一直蹲着反而不好,正常人蹲久了,猛地站起来也是要有点不好的。
第五点,尽量别去闷热、潮湿的地方如果头晕,视线模糊,有些喘不过气来,这时候可以寻求他人帮助,但是别死撑。
第六点,别一直站着可以多走动走动,总之别一直站在那里,站着不动也是很容易感觉头晕的。
尤其是在地下,或比较压抑,闷的空间内,如果等人,而且时间比较长的话,尽量先找个地方坐下来。
没有的话也找个靠墙的地方,这样如果察觉不舒服可以立马蹲下,也可以避免被后来人不注意踩伤。
低血糖对身体的影响及其长期风险

低血糖对身体的影响及其长期风险血糖是人体能量供应的重要指标之一,低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低,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或长时间禁食或低血糖素的使用者。
虽然低血糖在短期内可能引起的不适感相对较轻,但长期而言,低血糖对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1. 低血糖的影响低血糖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能量供应不足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低血糖意味着能量供应不足。
如果能量供应不足,人体会出现疲劳、乏力等症状,并且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1.2 脑功能受损大脑对葡萄糖的依赖性较高,如果葡萄糖供应不足,脑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支持其正常功能。
轻度低血糖可能导致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重度低血糖甚至可能引发昏迷、抽搐等严重并发症。
1.3 情绪波动低血糖还会引起情绪波动,出现焦虑、易怒、情绪低落等表现。
这是因为低血糖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进而影响情绪的平稳。
2. 低血糖的长期风险尽管低血糖在短期内可能引起的不适感较轻,但长期低血糖对身体健康带来的潜在风险是值得关注的。
2.1 神经系统损害长期低血糖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
研究表明,长期低血糖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
2.2 心血管疾病低血糖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长期低血糖会引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2.3 糖尿病控制困难糖尿病患者是低血糖的高危人群,长期低血糖可能导致糖尿病的控制困难。
过度控制血糖水平,使其过低,不仅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还可能导致血糖反弹,使血糖水平波动加剧。
2.4 营养不良低血糖可能导致摄食不足,进而引发营养不良问题。
长期低血糖会使人食欲不振、口干、恶心等,从而影响食量和营养摄入。
3. 预防和处理低血糖为了预防和处理低血糖,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3.1 规律进食定时进食是预防低血糖的重要措施。
尽量保持三餐规律,避免长时间禁食或过度饮食减少葡萄糖摄入。
低血糖的危害

低血糖的危害
短期、轻度的低血糖只会使患者产生饥饿、心慌、出冷汗、乏力及颤抖等气体不适感,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的伤害。
严重(或长期)低血糖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不利于控制血糖反复发生低血糖会使病情变得难以控制。
因为低血糖时,体内的升糖激素生成增加,导致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苏木吉反应),造成血糖波动。
导致心脑血管意外低血糖还可以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
老人低血糖时易诱发心律紊乱、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应格外小心。
长时间低血糖可使患者变成植物人葡萄糖是脑组织活动的主要能源。
脑组织活动需要依赖源源不断的血糖供应,因此长期反复的严重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患者性格变异,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甚至痴呆,严重者可称为植物人。
严重低血糖可致死亡低血糖昏迷后,大脑会在昏迷发生的10分钟后出现脑组织坏死,昏迷时间过久而没有及时抢救,可造成死亡。
低血糖低钾的危害,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低血糖低钾的危害,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如果人体时间处于低加低血糖的状态,那么身体的多个系统都会受到危害,比如人的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这些系统受到危害后健康就会亮起红灯,因此大家要引起重视。
★1、消化系统
低钾血症可引起肠蠕动减弱,轻者有食欲不振、恶心、便秘,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可引起腹胀、麻痹性肠便阻;
★2、心血管系统
低血钾时一般为心肌兴奋性增强,可出现心悸、心律失常。
严重者可出现房室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最后心脏停跳于
收缩状态。
此外还可引起心肌张力减低,心脏扩大,末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
★3、神经肌肉系统
表现为神经、肌肉应激性减退,出现四肢肌肉软弱无力,软瘫、腱反射迟钝或消失等肾病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昏迷。
★4、泌尿系统
长期低钾可引起缺钾性肾病和肾功能障碍,肾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多尿且比重低,尤其是夜尿增多。
这可能与远曲肾小管细胞受损,对抗利尿激素反应降低,水重吸收能力降低所致。
另外,缺钾后膀胱平滑肌张力减退,可出现尿潴留,病人常易合并肾盂肾炎。
★5、酸碱平衡紊乱
低钾血症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钾元素可以从日常饮食中摄取,含钾较多的食物有:
1.粮食以荞麦、玉米、红薯、大豆等含钾元素较高。
2.水果以香蕉含钾元素最高。
3.蔬菜以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青蒜、莴苣、土豆、山药、鲜豌豆、毛豆等含钾元素较高。
【低血糖的危害预防】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措施

【低血糖的危害预防】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措施许多人都认为高血糖才是需要重视的。
事实上,低血糖的危害甚至更凶险。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低血糖的危害预防,希望能帮到你。
低血糖的危害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过4.0mmol/l的现象,它对人体是有害的。
实际上,低血糖的危害更甚于高血糖。
具体来说,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1、低血糖时,体内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导致反应性交血糖(苏木杰效应),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
2、低血糖还会刺激心血管系统,促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
3、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病人性格变异,最终可能精神失常、痴呆等。
4、低血糖昏迷过久未被发现可造成死亡。
基于以上情况,遇到低血糖时,应做好以下处理:1、病人若神志清醒,可给病人饮用糖水,或进食含糖较多的饼干或点心。
2、如病人神志已发生改变,应该用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更严重时,可用10%萄萄糖持续静脉滴注。
3、有条件的可用胰高血糖素1mg肌内注射,但胰高血糖素价格较高。
低血糖患者自身也可多带零食在身上,以防饥饿过度。
低血糖应如何防治低血糖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然而重视低血糖的危害的人却很少。
其实,我们都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预防,让低血糖的危害远离自己。
关于低血糖的预防:1、定时定量进餐,若进餐量减少则应相对减少药物的剂量。
2、要严格限制酒精的摄入,绝不可空腹饮酒。
3、合理运动。
不要在空腹时运动,应该饭后1-2小时后进行运动,因为这个时候血糖水平较高,不容易发生低血糖。
4、在运动前适当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也可以在运动中吃点东西补充能量。
5、如果经常出现低血糖,应做好记录,并询问医生可能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6、如果在夜间发生了低血糖,一定要冷静,病人若在此时还能够进食,那么可以给他吃点糖果或者糖水,并且快速检查血糖,若病人已经昏迷,应立刻送到医院急救。
低血糖的潜在威胁并不小,应做好有效预防。
低血糖引发的神经系统疾病

低血糖引发的神经系统疾病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
当血糖过低时,机体对葡萄糖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导致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受到影响。
尤其是神经系统,由于脑组织对葡萄糖的依赖性较高,低血糖可能引发多种神经系统疾病。
1. 神经衰弱低血糖可以引发神经衰弱,表现为大脑功能低下、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
葡萄糖作为大脑主要的能量来源,当血糖过低时,大脑细胞无法正常运作,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受损。
2. 神经症状低血糖还可以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症状,如头痛、眩晕、手脚发麻等。
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脑细胞因缺乏葡萄糖而功能异常引起的,一般随着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而缓解。
3. 神经病变长期低血糖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病变。
低血糖引起的神经损伤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脑血流不足:低血糖会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引起脑血流减少,从而出现脑缺血症状。
(2)氧气供应不足:葡萄糖是大脑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低血糖时大脑细胞无法得到足够的能量供应,从而引发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神经细胞损伤。
(3)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低血糖会引起细胞内能量代谢紊乱,产生一系列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从而损伤神经细胞。
4. 癫痫发作低血糖还可以诱发癫痫发作。
一些患有癫痫的患者在低血糖状态下容易出现癫痫发作,这与低血糖对神经传导的影响有关。
5. 脑炎和脑膜炎低血糖时,机体抵御感染的能力下降,容易导致细菌或病毒感染神经系统,引发脑炎和脑膜炎。
总之,低血糖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神经衰弱到神经症状再到神经病变,都可能是低血糖的结果。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避免长时间的低血糖状态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若出现低血糖引发的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应立即就医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定期体检也是预防和控制低血糖的重要方面。
低血糖的危险性及其预防措施

低血糖的危险性及其预防措施低血糖(hypoglycemia)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低的一种病症。
虽然低血糖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之一,但它也可以在正常人中发生。
低血糖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低血糖的危险性以及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低血糖的危险性,并提供一些预防措施。
低血糖的危险性低血糖时,人体脑细胞无法得到足够的能量供应,这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问题。
以下是低血糖的几个危险性:1. 意识丧失和昏迷:低血糖可能导致突然昏迷或丧失意识的状况。
这将妨碍日常生活,并可能对需专注度高的任务、如驾驶车辆或操作机器,产生严重风险。
2. 中风和心脑血管事件:低血糖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增加中风和其他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长期低血糖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心脏病和心肌梗死。
3. 肌肉功能受损:在低血糖情况下,人体肌肉的能力和协调性受到损害。
这会影响运动和日常活动,甚至可能导致肌无力或摔倒等意外事件。
4. 精神状态受损:低血糖会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状态,可能导致焦虑、烦躁、易怒等问题。
在一些情况下,低血糖还可能与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相关。
低血糖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持血糖稳定水平。
以下是几个预防低血糖的措施:1. 饮食调节:将饮食中富含纤维和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纳入日常饮食中。
这些食物包括全谷类食品、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并避免糖分摄入过多。
2. 规律进餐: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避免长时间的禁食或过度饥饿状态,尽量将进餐分为数次小而频繁的餐食。
3. 合理控制糖分摄入:减少摄入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饮料和甜点。
过多的糖分摄入可能导致血糖迅速上升,然后迅速下降,引发低血糖。
4. 控制药物使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服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需要正确控制剂量和时间。
定期咨询医生,根据医嘱按时按量使用这些药物。
5. 运动与休息平衡:适当运动可以帮助维持血糖稳定,但过度运动可能引起低血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血糖的危害有哪些
低血糖问题是不可以忽视的,因为其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大,可能会导致出现饥饿感、头昏眼花、心慌手颤、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这些常见的症状,有的还会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
★ 1、低血糖偏瘫
发生机制尚不清楚
低血糖偏瘫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老年人大多有脑动脉硬化及狭窄,在血糖正常的情况下,这些狭窄动脉的供血区域尚能得到维持其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能
量(血糖)。
但当低血糖发作时,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导致脑血管痉挛收缩,造成大脑各部位供血不均衡,那些缺血相对较重的部位便会发生功能障碍,引起偏瘫等。
葡萄糖为脑细胞活动的主要能源,重度持续低血糖可抑制大脑皮层,引起脑功能障碍,甚至昏迷。
★ 2、对于高血糖的危害,糖尿病患者知之较多,也非常重视,而对于低血糖的严重性往往重视不够。
事实上,低血糖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有时甚至更加凶险。
轻度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饥饿感、头昏眼花、心慌手颤、面色苍白、出冷汗、虚弱无力等症状;也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3、通常有五种表现:1.意识改变;2.行为异常;3.头晕和震颤;4.癫痫发作;5.突发的偏瘫。
不仅如此,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尤应小心。
急性低血糖还可引起脑水肿,长期慢性低血糖可导致智力下降,加速痴呆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