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绿洲城市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以嘉峪关市为例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综述目录摘要 (I)引言 (1)1 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 (1)1.1景观格局分析概述 (1)1.2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1)1.2.1景观单元特征指数 (1)1.2.2景观异质性指数 (2)1.2.3景观指数的实例应用 (3)1.3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4)2不同类型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及案例 (4)2.1基于GIS 的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 (4)2.1.1研究区域概况 (4)2.1.2研究数据与处理 (5)2.1.3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5)2.1.4研究方法——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法 (5)2.1.5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变化结果分析 (6)2.2基于GIS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 (7)2.2.1研究区域概况 (7)2.2.2研究数据与处理 (7)2.2.3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8)2.2.4城市景观格局总体变化特征结果分析 (9)2.3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 (10)2.3.1研究区域概况 (11)2.3.2研究数据与处理 (11)2.3.3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指数分析研究方法 (11)2.3.4结果与分析 (12)3 结语 (13)参考文献 (14)摘要景观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其目标是通过确定景观格局来分析生态过程。
本文主要对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分别从景观格局分析概述、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结合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阐述,并通过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对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在不同类型的景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GIS;景观格局;特征指数;景观类型引言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1]。
甘肃省嘉峪关市极旱区新城草湖湿地(初定稿)

甘肃省嘉峪关市极旱区新城草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摘要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解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属(UNE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系统。
目前全国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三百多个,近40%自然湿地纳入保护范围,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我国政府还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完成了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为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奠定了基础。
绵延10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北临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是北方最强的沙尘暴策源地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嘉峪关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西北最大的冶金工业基地,是甘肃省著名的工业旅游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也是甘肃省规划建设的生态园林城市。
嘉峪关市横跨酒泉、赤金东西两盆地,南有祁连山,主峰高5564m,北靠黑山,主峰高2799,东坡南有坡度较缓的文殊山。
境内从黑山下的榆树沟北向东南至文殊山发育为嘉峪关大断层,全长35Km,它具有独特的地质结构,它的发生和发展完全改变了嘉峪关市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全市供水水源地的形成和地下水的径流排泄发生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断层下翼东部地区,由于鸳鸯山的隆起,基底再次抬高,与西部相比,地层颗粒变细,层次多,呈现地貌多样性的特点,自东南文殊山下向东北以12.25‰的坡度倾斜,形成山前冲积扇。
绿洲随地形被戈壁分割为点、块、条状。
全部土地为古生代(寒武纪—二叠纪)岩石风化后经水、风、冰川和重力作用再搬运,再沉淀而分布于山前戈壁平原上。
大草滩、二草滩和新城草湖是嘉峪关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渠道,也是嘉峪关165.54k㎡天然亚高山草甸草场的主要分布区域。
西北干旱绿洲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实践探索——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探索·专题
西北干旱绿洲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实践探索 ——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绿洲城市;城镇开发边界;工作方法 ;张掖市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11.010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章编号:1009-1483(2019)11-0061-07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Demarc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 in Arid Oasis City in Northwest China: Taking Zhangye City of Gan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SUN Qinglin, KANG Kai, LI Ming
61
[Abstract] In the view of strategic guidance and problem orientation, the delimit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小 城
boundary in Zhangye City implements the development goals and strategies, solves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镇
by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optimizes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form, and preliminarily delimited the urban
《嘉峪关市乡土地理》课件

金城遗址是嘉峪关市发现的一处古代烽火台 遗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来源之 一。பைடு நூலகம்
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
嘉峪关市是一个有着丰富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的地区。著名的明长城、雪窦山、峪口、靳家湾等景点都吸引了 大量的游客。旅游业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明长城
明长城是世界上最广受欢迎的 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的 游客。这里不仅保留了建筑精 美的墙身,还可以尝到地方特 色美食。
农业
旅游业
嘉峪关市农业以种植作物、园林、 果树、畜牧等形式为主,其中麦 子、玉米、大豆等是主要粮食作 物。
嘉峪关市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包 括明长城、峪口、夹金山、雪窦 山、塞罕坝等。随着旅游业的发 展,该市的发展前途广阔。
矿业
该地区有多种矿产资源,包括石 油、天然气、煤炭、铜、铅、锌 等。矿业已成为嘉峪关市的主要 经济支柱之一。
1
野生动物
该区域是野生植物和动物群落的重要栖息地,包括陆生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 物等。
2
沙漠
祁连山一带有著名的乌鞘岭沙漠,它是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面积约283平方公里。
3
河流
嘉峪关市有多个河流,包括黑河、苏武河和马莲河,这些河流为该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系 统提供了支持。
人文地理特征
嘉峪关市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浓郁的边塞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产。该地区还有多个 少数民族和宗教群体,深受历史和文化相互作用的影响。
文化地理特色
嘉峪关市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文化和宗教交流中心。这里有着多个博物馆、纪 念馆、文艺团体和书画院,保护和传承着这个地方的文化。
1 明长城
2 金城遗址
明长城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嘉 峪关市的著名景点。这座城墙已经有近600年 的历史,深受国内外游客的欢迎。
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以白银市为例

市 的发展 实践 , 可持续 发展 指标评 价体 系 , 用逐层 加 设计 运 权平均 的方法计算各 子 系统和 复合 系统 的可持 续发 展 能力 评 价值 , 以评价 白银市 在战 略转型 期的可持 续发 展状况 , 用 并 提出了促进 白银市可持续 发展 的对策建议 。
人 均 水平 R (.2 ) l0 10
人均 G P0 19 , D ( 2 )人均可支配收入 (.8 ) 人口 自然死 亡率( .2 )千人拥有病 床数 ( .6 ) 千人拥 有 医生数 ( . 0 35 , 0 08 , 0 03 , 0 06 , 5)千人拥有教师数( .5)人均居住面积( . 2 , 006 , 0 0 )人均耗电量( .3)城市环境质量指数(.1)人均公共绿地面 4 0 17 , 003 , 积 (.2 ) 008
设计, 评价指标共 计 3 个 。根 据频度 分析 法 , 目前 相关城 6 对 市可持续发展指标 体系研究的报告 、 论文及相关文献进行频
表 1 资 源 型城 市 可持 续发 展 评价 指 标体 系指 标及 权 重
1 I d xa dw区 b ss i b e 0 n e n g t d t n l d 1 ua a e l
文章编 号 01 — 6l加0)4 068 0 57 61( 80 — 1 — 2 3
Ciis  ̄ rt s te hwetArd Ar ao i e fa 由壕
E髓 h 蜘
伽 Su aia l s  ̄ b eDe eom ma fM n v il to
删
Xa .lg或 a ( m stt o Si c , ehooyadIf m t s azo ,G nu7O0 ) i ra at l Gm I tue f c ne Tcnl n o ai ,Lnhu as 3 OO ni e g nr c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峪关市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峪关市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7.24•【字号】嘉政办发[2013]132号•【施行日期】2013.07.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防汛抗旱正文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峪关市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嘉政办发〔2013〕132号)各区,市政府各部门,在嘉各单位:《嘉峪关市抗旱应急预案》已经市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7月24日嘉峪关市抗旱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工作原则1.4 适用范围2 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市抗旱防汛指挥部组织机构及职责2.2 市抗旱防汛指挥部职责3 旱情信息及预警3.1 旱情监测3.2 旱情评估3.3 信息报告3.4 干旱预警4 应急响应4.1 Ⅰ级应急响应4.2 Ⅱ级应急响应4.3 Ⅲ级应急响应4.4 Ⅳ级应急响应5 救灾工作6 灾后评估7 保障措施7.1 资金保障7.2 物资保障7.3 技术保障7.4 通讯及信息保障7.5 应急队伍保障8 制定与实施1 总则1.1 编制目的切实增强干旱风险意识,提高抗旱应急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时效性,提升抗旱减灾的应变能力,保证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减轻旱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干旱评估标准》、《甘肃省抗旱防汛预案》、《甘肃省抗旱应急预案》、《嘉峪关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工作原则坚持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责任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应急解决群众吃水和保粮食生产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综合治理、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约、后开发的水资源应急配置原则。
嘉峪关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嘉峪关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地区。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嘉峪关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气象灾害的威胁,这些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
为了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嘉峪关市政府一直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进行防灾减灾工作。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嘉峪关市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以及政府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一、主要农业气象灾害1. 干旱:嘉峪关市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稀少,很容易出现干旱现象。
干旱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小麦、玉米和油菜等作物更容易受到干旱的影响。
2. 高温: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气温高达40°C以上,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3. 风沙:嘉峪关市位于沙漠化地区,受到风沙侵袭的频率较高。
大风和风沙对农作物和土壤造成破坏,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4. 冻害:冬季温度骤降,极端低温会导致果树、蔬菜等农作物受到冻害,造成损失。
二、防灾减灾措施1. 加强水资源管理:嘉峪关市政府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力度,提高用水效率,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农业用水。
2. 科学种植:采取科学种植技术,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作物品种,并根据气象条件合理调整播种时间和栽培方法,减少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
3. 强化土壤保护和改良:加强土地整治,治理沙漠化和退化土地,提高土壤质量和保护能力,减少风沙对土地的破坏。
4. 完善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不断完善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农民应对灾害的能力。
5. 推广农业保险:鼓励农民购买农业保险,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6. 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作物抗灾能力,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7. 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加强对农民的气象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农民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增强农民抗灾能力。
嘉峪关市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包括干旱、高温、风沙和冻害等,这些灾害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多目标规划实例

PW IPW I(r,
,z) 3
i 1
si
PI W
n ci s i1 i
表示地下水污染程度较轻,一般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处理 简单、经济、水质完全符合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
工程地质条件约束
○ i.地下水位约束。地下水位埋深小于3m,对城市建筑施工不利, 大于100m则导致城市取水困难,因此对地 下水位埋深H要求:
如果记L为单位土地面积的征用费,则它应该是点
的函数。那么,
对于追求“土地征用费最低”这一目标的目标函数可以表示为:
城市用水费用。城市用水费用,主要取决于打井费用和配套设备及抽水 费用。在冲积扇的下部,地下水位浅,用水费用低廉。而在冲积扇的中 上部,地下水位深,用水费用高。如果记W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城市用 水费用,则所追求 “用水费用最低”这一目标的目标函数可以表示为:
地下水的水质。地下水对绿洲型城市优化选址的影响, 除了水资源量外,还有水质问题。水质的好坏,直接影 响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工业用水的成本及其产成品 的质量。在能够作为城市区位选址的地段,地下水的水 质,特别是有关毒理学指标,如氟化物、氰化物、砷、 汞、酚、铬等及其表征水质状况的指标,如硬度、
胺基、化学耗氧量、氨等,经过简单的净化处理后均应 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 ii.地基承载力约束。对于不同的楼层建筑,要求的地基承载力条件不同,设 为城市建筑施工所
要求的最低地基承载力,则地基承载力F应满足:
模型分析与评价
○ 以上仅仅是借助于多目标规划的数学语言,对绿洲型城市的区位选址问题作了一般性的理论描述。 模型中的目标函数以及所有约束条件中所涉及的环境地质要素均是坐标点的函数。如果要将上述描 述性的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4期2018年8月青海大学学报Journal of Qinghai UniversityVol.36 No.4Aug.2018干旱区绿洲城市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以嘉峪关市为例任君1>2,毛经天1,张得天1,郭婧3,苏海珍4,王永豪5,陈玉福2(1.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大学研究生院,青海西宁810016;3.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0;.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青海西宁810007;5.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为了推进城市紧凑发展、提高城市内部和边缘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文 中应用G IS空间分析法、生态足迹法和用地适宜性评价法,选取典型的绿洲工业城市嘉—关市为 研究对象,探索划定了嘉峪关市城市开发边界。
结果表明:嘉峪关市2030年刚性城市开发边界 为249. 92 km2,2020年和2030年弹性城市开发边界分别为106. 78 km2和149. 35 km2。
GIS空间 分析法、生态足迹法和用地适宜性评价法能够满足未来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技术方法要求。
关键词:绿洲城市;嘉峪关市;城市开发边界;G IS空间分析法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 -8996(2018)04 -0030 -06D O I;10. 13901/ki.qhwxxbzk.2018. 04. 006D e l i m i t i n g t h e u r b a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b o u n d a r i e s i n a n o a s i s c i t y o f a r i d r e g i o n------A case of Jiayuguan cityREN Jun12,M AO Jingtian1,ZHANG Detian1,GUO Jing3,SU Haizhen4,WANG Yonghao5,CHEN Yufu2(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Qinghai University,Xining810016, China;2.Graduate Schoolof 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16, China;3.Research Depart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i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Xining 810000, China;4.College of Environmental&Resources Sciences,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Xining 810007, China;5.Gansu Institute of Land Resources Planning and Research ,Lanzhou730000, 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control the urban sprawl and promote the compact development of the city,an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nd use within the city and its peripheries,the GIS spatial analysis,ecological foot printing and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were applied in this paper to delimit the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ies of Jiayuguan city to optimize the shape of the urban spa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igid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 of Jiayuguan city is249. 92 km2in2030, and the flexible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 is106. 78 km2and149. 35 km2in2020 and2030 respectively.Whats more,the method of GIS spatial analysis,ecological foot printing and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can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elimiting the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ies in the future.Key words:oasis city;Jiayuguan city;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ies;GIS spatial analysis1990年至2000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90. 5%,城镇人口仅增长52. 96%,两者相差1.71 倍;而2000年至2010年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83. 41%,城镇人口仅增长45. 12%,两者相差1.85收稿日期:017 -12-13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CJY012)作者简介:任君(1989—),男,甘肃武威人,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管理。
E-mail:1105707558@第4期任君等:干旱区绿洲城市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31倍,由此表明,我国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建设用地持续 增加,城市空间持续扩张,“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交通拥堵不断加剧,大量耕地被侵占、城市 功能区划分紊乱等“城市病”日益加剧[1_3],这不仅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反规划”理念下的城市开发边界已成为我国解决保护与发展矛盾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
城市开发边界(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ies,UDBs)在国际上通常称为城市空间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ies,UGBs),已成为许多国家成功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和实现精明增长的技术手段和政策 工具[_7]。
在国外,城市增长边界由美国首先作为一种城市用地管理工具,其概念最早由塞勒姆市政府 (Salem)于 1976 年提出[],Dietzel 和 Clarke应用 SLEUTH模型[],Verburg利用 CLUE 模型模拟了土地 利用变化,Amin Tayyebi借助GIS,ANN和R S的优势,划定了德黑兰的城市增长边界[1Q]。
在国内,张进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将城市增长边界管理工具引入国内[11],黎夏[12]、龙瀛[3]、李咏华[14]及任君等[15]4别利用SVM - CA,约束性CA,GIA及MCE - C A模型模拟划定了城市开发边界。
国内部分城市 如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杭州等特大城市或大城市均先后利用城市增长边界理念指导城市建设[13’16-17],但目前理论成果较少,且多为定性分析,缺乏定量研究和科学依据,尚未有成熟的划定方法,城市开发边界如何“用的好,管得住”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干旱区绿洲城市是人地关系复杂和生 态关系敏感的代表性区域,本文以西北干旱区绿洲城市嘉峪关为例,应用GIS空间分析法、生态足迹法 和用地适宜性评价法探索划定了嘉峪关市城市开发边界,以期为嘉峪关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参考,为其他绿洲城市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提供借鉴。
1研究区概况嘉峪关市1995年至2014年城市用地面积变化见图1[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
(a) 1995 年(b) 2000年(c) 21(d) 2010 年(e) 2014 年(f) 19;图11995—2014年嘉略关市城市用地变化图Fig. 1The land change m ap of Jiayuguan from 1995 to201432青海大学学报第36卷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地理位置为97°49f52" ~98°3r24"E,39°37f58" ~ 39°59'29"N,地处祁连山北麓的戈壁平原地带,地质结构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形起伏变化大、山区 沟谷纵横切割,海拔1 412〜2 722 m,总的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
1995年嘉峪关市城市用地面积为44. 47 km2,2014年为93. 97 km2,2014年城市用地面积是1995年的2. 1倍,嘉峪关市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大,蔓延性特征显著。
2嘉峪关市城市开发边界划定2.1“多规”差异分析利用ArcGIS10. 2空间分析功能,对嘉峪关市现状建设用地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 多个规划进行了多规衔接和对比分析。
现状建设用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 区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图斑共228个,图斑面积为7.31 km2,其中位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图斑面积为2.64 km2。
嘉峪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基本涵盖了城市规划及开发 区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区,尚未纳入城市建设区范围的面积约有129. 36 km2。
“两规”的矛盾主要体现 在城市规划及开发区规划确立的城市建设区局部范围并未全部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允许建设区和 有条件建设区范围内,矛盾区域面积为11.28 km2,主要集中在嘉北开发区、安远沟村和南市区。
嘉峪 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确定的采矿权范围、鼓励开采区和嘉峪关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定的林地保护区范围,与城市相关规划并未有矛盾区域。
根据嘉峪关市国土局提供的2013 —2015年已批建设用地图 斑,与城市规划及开发区规划区比较,规划区外有大量零星的已批建设用地图斑,但是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库并未及时更新。
为确保嘉峪关市未来城市建设和城市开发边界的科学性,将近年来城市周边 已批建设用地图斑全部纳入了城市开发边界范围内,这样做不仅确保了现状建设用地的合法化,也使得 在此基础上划定的城市开发边界更加符合嘉峪关市城市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