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要点及地方探索
中规院北京城市开发边界介绍

3、城市开发边界的审批与管理建议
CAUPD 中 国 城 市 规 划 设 计 研 究 院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开发边界管理 边界内:
• 城市开发边界内的建设用地管理应符合城市“三区四线”的规划用途管 制要求;对划入城市开发边界内的现状集体建设用地,应完善建设用地 规划许可制度。
• 边界外:
• 除因规划需要确需建设的线性工程用地、点状设施项目、特殊用地,在 城市开发边界范围外,地方政府不能组织开展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设施建设;本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能在城市开发边界外做出城镇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不允许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本级国土部门不可 安排土地征转、提供建设用地指标。 • 城市开发边界外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设活动应符合村庄规划和农 民建房的相关规定。各市县应推进村庄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 城市开发边界外的现状城镇建设用地要研究制定腾退机制。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要点 讨论方案
城乡规划研究室
2015-01
CAUPD 中 国 城 市 规 划 设 计 研 究 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土地勘测设计院共同开 展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专题研究,已初步形成城市开发 边界划定技术要点。
0722北京
两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形成目前的技术要点 面对导致无序蔓延的两个管理问题:
3、城市开发边界的审批与管理建议
CAUPD 中 国 城 市 规 划 设 计 研 究 院
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数据管理 平台
• 各市县可根据各自条件,在城市开发 边界划定过程中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数 据管理平台,为空间规划编制和空间用 途管制实现一张蓝图创造基础条件
广州市:“1+3”总体架构的全市信息联动平 台(一个公共平台和规划、国土、发改三个业务 子系统),实现数据对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 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便于多部门审批过程中 及时沟通 厦门市:建立了规划、发改、国土、环保、 海洋、林业、水利、交通、教育、医疗、农业等 部门统一的规划信息平台;以业务协同平台为基 础,推进相关审批部门的业务审批系统接入空间
城市开发边界概念和划定方法

变更程序
14
第一部分:背景认识 第二部分:导则解读 第三部分:概念方法
定义内涵 划定方法 成果形式 管控要求
15
(一)定义内涵
1、定义
类似定义——城市增长边界(UGB)
时间 学者或组织
定义及内涵
1976 1991 1998
2000 2004
塞勒姆市政府
2011.03 “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规范新城新区建设,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调
十二五规划
纲要
整建成区人口密度,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2013.12 中央城镇化
工作会议
“城市规划要由扩展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 划”,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划定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
减量规划
7
第一部分 背 景
2014.07 住建部和国土 部联合召开试 点城市启动会
2014.08 四川省启动开 展城市开发边
界划定研究
2014.12 省住建厅召开 城市开发边界 划定研究专审
2015.01 住建部试点城 市中期成果汇
报
2015.01 省厅下发城市 开发边界划定
导则
首批选择14个试点城市探索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四川省启动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工作。 论证确定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基本方法、定义内涵等重要内容。 各试点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案汇报,明确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的技术思路
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之间的分界线
Sybert Richard
DuanyPlater
Kolakowaskik Machemer
在城市外围划定的一条遏制其城市空间无限制进行扩张 的线 大都市区域是应该具有地理界限的有限空间,这些地理 界限的来源是地形、农田、分水岭、河流、海岸线和区 域公园等……发展不应使城市的边界变得模糊或者是消 失 在城市周围划定的一条抑制市区空间无限增长的边界线, 边界之外的土地,应一直保持低密度的状态,与城市范 围内的高密度城市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一条明确 区分城市和农村的分界线
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这套方法很系统了......

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这套⽅法很系统了......搞不清楚到底该如何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市级国⼟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明确了城镇开发边界的各种要求;《市级国⼟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国⼟空间调查、规划、⽤途管制⽤地⽤海分类指南》(试⾏)明确了城镇内外、地上地下的各种⽤地分类;《国⼟空间调查、规划、⽤途管制⽤地⽤海分类指南》(试⾏)有些省市也出台了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指南;可是,还是搞不清楚到底要如何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真搞不清楚的话,就继续往下看吧——城镇开发边界,官⽅的定义是:城镇开发边界是在国⼟空间规划中划定的,⼀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城镇开发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城镇开发边界,官⽅的定义是:提升空间品质的区域边界,涉及城市、建制镇以及各类开发区等。
直⽩⼀些的解释就是:⼴⼤的城镇居民以及未来即将进⼊城镇的⼈们进⾏⼯作、居住、游憩、交通的重要的空间场所和载体。
直⽩⼀些的解释就是:所以呀,规划师们,想想看,你这⼀笔下去,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那可是将在未来很多年内影响着⽆数城镇居民的⽣活发展呀。
没有⼀套系统的⽅法⽀撑,你们下笔时会不会哆嗦呀......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这次分享的划定城镇边界的⽅法,也是借鉴了相关的项⽬经验,咨询了很多专家⼤咖,参考了很多研究资料,梳理出了这么⼀个技术路线,希望为从事国⼟空间规划的盆友们提供⼀个⽀撑和参考,也欢迎⼤家提出宝贵建议,不断丰富完善内容。
先来看下整体的技术路线吧——接下来,分步骤来解读下——第⼀步这是最开始,也是为后续的分析觉得奠定基础的⼀步,所以,重要性不⾔⽽喻。
⾸先,必须要整理制作出正确的底图底数,《关于底图底数,这样⾸先,必须要整理制作出正确的底图底数,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底图底数,那强烈推荐你看看我们之前的这篇推⽂《梳理下,还不清楚吗》。
底图底数处理完成之后,我们要识别出现⾏的各类法定的管控区域,例如⼀级⽔源保护区、⽣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国家⽂物保护单位、国家底图底数处理完成之后,我们要识别出现⾏的各类法定的管控区域,风景名胜区核⼼区等,暂且举这些例⼦哈,⽬的就是为了说明,法定的管控区域⼀定要按照法定要求进⾏控制,也就是说该保留的⼀定要保留,不能侵占的,千万别侵占。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规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规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城镇开发边界是指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不仅能够明确城市建设的范围和方向,还能有效控制城市土地利用,保护环境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技术要点,旨在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推动城市发展朝着更加科学、合理和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进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概述,介绍相关背景和现状,以及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重要性。
接着,讨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技术要点,包括具体的技术规程和方法。
最后,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探讨,本文旨在提供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规程的详细理解,以促进城镇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规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旨在为城镇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城镇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通过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要点的详细介绍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促进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通过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面的研究,引导城镇开发的方向,保护环境资源,提高城镇建设质量,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
2.正文2.1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重要性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对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城镇开发边界的准确定义了城市的范围,有助于保护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农田资源。
通过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可以避免城市过度扩张,减少对农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其次,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有助于规范城市建设行为,防止城市“无序扩张”现象的发生。
明确的城镇开发边界可以规范城市规划和建设,引导城市发展沿着合理的方向进行,降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冲突,提高城市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也能够有效控制城市人口密度,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山区小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探索——以福建省邵武实践为例

O?引言
从 !"#; 年 #! 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到 !"#% 年 #"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 完成生态保护 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 工作'$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伴随着& 多规合一' 的持续 推进$已在全国各试点城市实践) 在业界$城市开发
作者简介杨勇"#?$;R#" @'# $男$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0-",%;";?#$#!;XMMR06K 收稿日期!"#$ @"< @;#
城市开发边界是有效引导城市科学合理开发$促 进城市由外延扩张式发展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但城 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往往受外界政策环 境影响的不确定性较大$城市开发边界也仅是基于当 前城市发展现状$预留和规划的在一定期限内城市空 间扩展的预期性边界$因此开发边界自身的局限性和 未知性也决定了其不是一条终极线$而需要随城市客 观发展修正和不断完善)
I(5-(*./ &4!*4"'"'. J&%'7-5/ &4!*H*,&+0*'("'I0-,,K&%'(-"'&%#D"("*# : L5-$("$*"'I)-&1%$"(/M%N"-'L5&H"'$*
2+./2)13
()*+,- b-72+2)236N>/W,- 4F)/,:G:,--+-C,-D a37+C- ()J16) ;<"""% :8#(5-$((6/I+:620+2+37,::6O3/51+-,$ ,)-+N+3D 7I,2+,:D3O3:6IK3-27E723K1,7W33- W)+:2,721372/,23C+376ND3N+-+-C)/W,- D3O3:6IK3-2 W6)-D,/EL,7O,:+D,23D 21/6)C1 53-2/,:56KK+2233R6- >/W,-+J,2+6-Rc6L3O3/$ 21373L+D3:E)73D D3O3:6IK3-272/,23C+370,- 1,/D:EN+2213 +-D)72/E@D/+O3- 7K,::0+2+3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7I30+,::E2136-37:60,23D +- K6)-2,+-6)7,/3,RH,73D 6- 21+7$21+7,/2+0:32,[37^1,6L) ,7,/373,/01 0,73$ ,-D 7)KK,/+J372130)//3-27+2),2+6- ,-D 213K,+- 01,/,023/+72+076N2137K,::K6)-2,+-6)70+2+37$ 213,/2+0:3I/6I6737213+D3,21,2)-U I:,--3D )/W,- 7I/,L:K)72W3/372/,+-3D ,-D +-3NN+0+3-2:,-D )737716):D W3,O6+D3DRb2+7,:76-30377,/E2606-7+D3/21,226L1+01 D3O3:6U I+-C72,C3D637,0+2EW3:6-C,-D 26L1,23S23-2213I/377)/3,7L3::,7I623-2+,:D3O+,2+6- L+::W3C3-3/,23D 6- 213:,-DRF37+:+3-03+- )/U W,- C/6L21 +7I/3N3//3D )-D3/213+KI:3K3-2,2+6- 6NI:,--+-C,-D K,-,C3K3-2R=13,)216/,-,:EJ3706-72/,+-7,-D D3O3:6I+-CN3,2)/37+-U O6:O3D +- 7K,::K6)-2,+-6)70+2+37$ ,223KI2+-C263SI:6/32301-+M)37,-D /3:,23D 7)+2,W:3D3O3:6I+-C72/,23CE26D323/K+-32130+2EW6)-D,/E 6ND3O3:6IK3-2R ;*/1&57#^K,::K6)-2,+-6)70+2+37( a3O3:6IK3-2W6)-D,/ED3:+K+2,2+6-( ^1,6L)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探究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探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进程中,这也为各大社会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而站在目前国土空间规划的实际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城镇空间以及城镇的开发边界展开更加合理的规划,这样就可以为城镇后续的稳定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而站在实际划定的角度上来看,应当在充分结合城镇具体发展情况的角度上,充分落实好弹性区域的建设工作。
因此,文章首先对城镇开发边界的基本概念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措施。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措施引言: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措施,能够为目前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在实际工作开展进程中,相关工作机构也可以进一步参与至城镇调控以及区域空间管理工作当中,确保地区发展具备着更高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并且城镇空间以及城镇开发边界的合理划定,能够进一步建立起一个处在平衡发展状态中的区域,这样就可以保证城镇内部的整体空间体系可以实现稳定发展,能够为边界区域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一、城镇开发边界的基本概念城镇开发边界,其所指的主要就是在实际国土空间的规划阶段中,充分结合某一时期发展进程中城镇的实际情况,以及各类指导约束条件,而后在充分结合城镇内部集中开发以及功能优化等多种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充分落实好区域边界的规定内容,还要在结合城镇基本地形地貌、生态建设以及基本农田等多重要素,从而针对交通以及人口等多方面内容展开合理的规划与管控。
简单来说,城镇的开发边界属于某一阶段中能够针对城镇地区进行开发,或是禁止开展城镇开发的空间界限,站在基本功能的角度上来看,城镇开发边界主要涉及到了城镇的集中建设区域、弹性发展区域以及特别用途区域这三种内容,其中城镇集中建设区域所指的主要在城镇的综合建设阶段中所产生的各类发展需求,其中能够允许进行开发建设的空间区域,这一点也属于目前城镇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核心区域;而弹性发展区域所指的就是为了有效降低城镇发展的不稳定性,在城镇集中建设区域外所划定的区域,能够在满足各类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实现城镇开发以及集中化建设的地域空间;特别用途区域则是在城镇内部各类基本功能完善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居住环境以及日常生活品质,保证城镇边界不受影响,并且提升开发完整性所划分的主要区域,比如休闲旅游区从以及生态涵养区等[1]。
城市开发边界“五步走”划定研究

城市开发边界“五步走”划定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和开发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城市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
在城市开发规划中,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利用。
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已成为各城市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据此,我们进行了关于城市开发边界“五步走”划定研究,旨在为城市规划和开发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参考。
第一步:政策法规调研在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之前,首先需要对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调研。
各地的城市开发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不尽相同,了解当地的法规要求对于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至关重要。
通过政策法规调研,可以了解到城市规划的总体方针和政府对于土地利用的规定,从而为后续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提供依据。
第二步:自然资源勘察自然资源是城市规划和开发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时,需要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勘察和评估。
包括土地利用状况、水资源分布、地形地貌等方面。
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勘察,可以有效地确定城市开发边界,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第三步:人口规模测算人口是城市开发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因此在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时需要对当地人口规模进行测算和评估。
包括现有人口规模、未来发展趋势、人口密度分布等。
通过对人口规模的测算,可以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为未来的人口规划和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步:城市功能分析城市开发不仅仅是单纯的土地利用,更应该考虑到城市的功能布局和发展方向。
在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时,需要对城市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估。
包括工业发展区、商业中心、居住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
通过城市功能分析,可以为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确保城市发展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第五步:社会经济评估最后一步是进行社会经济评估。
城市发展需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因素,因此在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时需要进行社会经济评估。
包括当地经济状况、社会资源分布、人口收入水平等方面。
浅谈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及管理

浅谈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及管理摘要:城镇开发边界划分的不仅是空间上的城市与乡村、政策上的可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更多的是土地发展权的分配和博弈, 带来的是边界内外的土地发展权差异化, 即边界内的土地使用主体具备获得潜在的开发权利的能力, 而边界外的土地使用主体则因发展权的丧失而导致利益上的损失。
因此提升城镇开发边界管理效率的重点在于平衡这种土地发展权变化带来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得失。
本文论述了城镇开发边界的内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与管理策略,以期优化土地资源分配,维持土地资源开发秩序,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强整体管理效果。
关键词: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管理;1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核心内涵城镇开发边界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的,一定时期内指导和约束城镇发展,在其区域内可进行城镇集中开发建设,重点完善城镇功能的区域。
其核心内涵是实施差异化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的政策边界,通过边界内外差异化用途管制要求,实现边界内集约高效、边界外开敞舒朗的空间格局。
其目的一是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从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本底出发,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和用途结构优化;二是框定发展边界,限制城市无序蔓延,促进城市集约节约发展,倒逼城市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三是优化城镇功能布局形态和功能结构,提升城镇生活品质;四是通过边界划定,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
2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2.1 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实行探究1)空间拓展边界划定首先,预测人口。
统计与分析当地常住人口总数,注重人口数量与用地需求的协调性、均衡性。
针对用地需求,深度挖掘城镇内部空间土地资源利用价值。
其次,考虑向外部延展。
以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为例,将理论增长边界落实到实地空间中,并预留一定的弹性变动空间。
根据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规划建设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确定城市增长界线,确保城市弹性保留区建设能够充分满足不同时期城市人口的生存需求与就业需求。
针对城乡结合地带与农村的弹性保留区建设,应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明确划分增长边界,确保增长边界内拥有充足的森林资源、湿地资源与水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要点及地方探索
边界划定工作启动以来,各市积极组织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研讨边界划定的理论方法和管理经验,明晰工作方法和技术思路。
由市委或政府领导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组成成员单位,国土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部门负责具体事务,加强技术标准、基础数据、信息平台、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协调衔接。
由于管理模式、技术准备等方面的基础不同,划定工作的进度存在差别。
其中,厦门市已初步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的“三规合一”工作,基本形成边界划定初步成果,正在探索以信息平台的协同管理为抓手,强化开发边界的管控;武汉市在确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基础上,结合市域环境容量研究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形成了城市开发边界的雏形;贵阳市已完成组织和技术准备,正在建立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照体系,加快推进划定工作。
总体思路上,三市的划定工作突出了生态保护优先和节约优先的原则,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明确不能开发建设的国土空间,划定生态控制区。
统一土地、城市等相关规划的技术标准、基础数据、空间布局、和信息平台,协调衔接规划目标和控制性指标,按照近期严控和远期弹性的思路,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建立开发边界的管理办法,完善配套政策,强化边界管控。
技术要点上,一是明确了划定范围和期限。
厦门市和武汉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划定工作,贵阳市将《贵阳市城市总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城市规划区确定为城市开发边界的工作范围。
规划期限上,厦门市和武汉市将边界划定设置为2020年,并提出远期目标,贵阳市将边界划定设置为2020年,展望至2030年。
二是建立了统一的基础平台。
厦门市从标准认定、规划用途、空间布局等方面制定了处理三个规划差异的原则和措施,武汉市实现了“两规合一”的数据口径统一、规划目标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统一和空间管制分区统一,贵阳市正在制定统一两规用地分类的工作。
三是强化了规划刚性与弹性。
厦门市设置生态控制线(包括生态红线和生态缓冲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分别作为生态空间和城市空间。
生态控制区内的建设用地采取多种方式逐步清退,生态缓冲区作为远景的城市发展空间。
武汉市将生态红线和开发边界之间设置为弹性区,作为城市开发边界维护调整的弹性空间,也是远期发展的备用空间,生态红线作为刚性线,不得轻易调整。
四是衔接了相关规划。
厦门市以“三规合一”一张图为基础,推进环保、海洋、林业、水利、交通、教育、医疗、农业等部门规划纳入统一平台;武汉市在“两规合一”的基础上,逐步融合发展、水利和环保等相关领域规划;贵阳市重点落实“两规合一”,与环保、林业、水利、文物等部门规划相协调。
五是结合了生态保护划定工作。
厦门市将生态林地、基本农田及生态廊道、重要河流水系、一般农田、城市公园、防护绿地等划入生态控制线范围,进一步划定基本生态控制区,采取定点、定位、定桩等方式,将空间坐标落地,配合管理实施细则加以保护。
武汉市已在都市发展区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今年正在开展都市发展区外围的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
都市发展区内的基本生态控制线与城市开发边界基本重合,外围控制线即为生态保护红线。
配套出台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对既有项目清理处置、新增项目控制管理。
贵阳市将开展资源
环境承载力评价,优先划定不可开发建设的空间范围。
当前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划定工作尚未启动,三市在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工作中尚未与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相结合。
实施管理上,各市拟定了系列保障措施,强化落实城市开发边界管理。
厦门市将生态控制区内的既有建设用地采取多种方式逐步清退,终止所有在生态控制区内的项目审批,在开发边界内限定城市工业区分布。
武汉市采取管控结合的方式,通过城市开发边界、生态红线,界定出集中建设区、弹性发展区和生态底线区,提出“三区”管控政策。
重点制定弹性发展区、生态底线区项目准入政策,按照“分级管、分类控”的思路,探索研究国家、省和地方城市三级的管控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