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技术思路
城市开发边界概念和划定方法

变更程序
14
第一部分:背景认识 第二部分:导则解读 第三部分:概念方法
定义内涵 划定方法 成果形式 管控要求
15
(一)定义内涵
1、定义
类似定义——城市增长边界(UGB)
时间 学者或组织
定义及内涵
1976 1991 1998
2000 2004
塞勒姆市政府
2011.03 “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规范新城新区建设,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调
十二五规划
纲要
整建成区人口密度,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2013.12 中央城镇化
工作会议
“城市规划要由扩展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 划”,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划定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
减量规划
7
第一部分 背 景
2014.07 住建部和国土 部联合召开试 点城市启动会
2014.08 四川省启动开 展城市开发边
界划定研究
2014.12 省住建厅召开 城市开发边界 划定研究专审
2015.01 住建部试点城 市中期成果汇
报
2015.01 省厅下发城市 开发边界划定
导则
首批选择14个试点城市探索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四川省启动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工作。 论证确定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基本方法、定义内涵等重要内容。 各试点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案汇报,明确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的技术思路
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之间的分界线
Sybert Richard
DuanyPlater
Kolakowaskik Machemer
在城市外围划定的一条遏制其城市空间无限制进行扩张 的线 大都市区域是应该具有地理界限的有限空间,这些地理 界限的来源是地形、农田、分水岭、河流、海岸线和区 域公园等……发展不应使城市的边界变得模糊或者是消 失 在城市周围划定的一条抑制市区空间无限增长的边界线, 边界之外的土地,应一直保持低密度的状态,与城市范 围内的高密度城市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一条明确 区分城市和农村的分界线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技术思路

全州范围的城市都划定UGB:俄勒冈、
华盛顿和田纳西。田纳西州UGB的主
要目的是明确空间发展预期,空间管
控措施相对弱化。
4
国外经验——城市增长边界(UGB)
城市增长边界的目的
促进城市紧凑发展,保障公共设施与服务的规模化使用与效率, 确保公共财政收支可持续。 控制城市过度蔓延,保护优质农地、开敞空间(森林、效野)、 生态敏感地带和自然生态空间。 明确可开发的土地空间范围,给政府、开发商和土地所有者三方 共同的预期。 通过控制人口产业过度扩散促进内城土地保值,防止内城衰落和 贫困化。
8
国外经验——城市增长边界(UGB)
供给:
土地评价与立地分析 (LESA) • 土壤条件 • 农业基础 • 开发压力 • 景观质量
生态临界区域
景观和文化临界区 域 资源生产临界区
自然灾害临界区域
自然栖息地、自然生态区、 科学研究区
风景区、天然游憩区、历史 文化区域
农业用地区、水质区、采矿 区
洪水区、火灾区、地质灾害 区、空气污染区
城镇化发展空间
建成区
年
年
规
规
划
划
控
控
制
制
边
边
界
界
终 极 开 发 边 界
城镇点
孤立居民 点
26
划定原则
优先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立
推进紧凑布局、组团式发展、
足资源生态环境本底和承
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利用,
载能力,控制开发强度,
减少对资源性土地消耗,
明确需要永中国 塞列俄勒克勒姆星伦冈市敦州(“Bg(oga绿oiod心goulge”)lee(WaeraItKrht)Ihp)edia) 香港、新西兰、南非、英国等也不同 程度建立了UGB制度。
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这套方法很系统了......

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这套⽅法很系统了......搞不清楚到底该如何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市级国⼟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明确了城镇开发边界的各种要求;《市级国⼟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国⼟空间调查、规划、⽤途管制⽤地⽤海分类指南》(试⾏)明确了城镇内外、地上地下的各种⽤地分类;《国⼟空间调查、规划、⽤途管制⽤地⽤海分类指南》(试⾏)有些省市也出台了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指南;可是,还是搞不清楚到底要如何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真搞不清楚的话,就继续往下看吧——城镇开发边界,官⽅的定义是:城镇开发边界是在国⼟空间规划中划定的,⼀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城镇开发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城镇开发边界,官⽅的定义是:提升空间品质的区域边界,涉及城市、建制镇以及各类开发区等。
直⽩⼀些的解释就是:⼴⼤的城镇居民以及未来即将进⼊城镇的⼈们进⾏⼯作、居住、游憩、交通的重要的空间场所和载体。
直⽩⼀些的解释就是:所以呀,规划师们,想想看,你这⼀笔下去,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那可是将在未来很多年内影响着⽆数城镇居民的⽣活发展呀。
没有⼀套系统的⽅法⽀撑,你们下笔时会不会哆嗦呀......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这次分享的划定城镇边界的⽅法,也是借鉴了相关的项⽬经验,咨询了很多专家⼤咖,参考了很多研究资料,梳理出了这么⼀个技术路线,希望为从事国⼟空间规划的盆友们提供⼀个⽀撑和参考,也欢迎⼤家提出宝贵建议,不断丰富完善内容。
先来看下整体的技术路线吧——接下来,分步骤来解读下——第⼀步这是最开始,也是为后续的分析觉得奠定基础的⼀步,所以,重要性不⾔⽽喻。
⾸先,必须要整理制作出正确的底图底数,《关于底图底数,这样⾸先,必须要整理制作出正确的底图底数,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底图底数,那强烈推荐你看看我们之前的这篇推⽂《梳理下,还不清楚吗》。
底图底数处理完成之后,我们要识别出现⾏的各类法定的管控区域,例如⼀级⽔源保护区、⽣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国家⽂物保护单位、国家底图底数处理完成之后,我们要识别出现⾏的各类法定的管控区域,风景名胜区核⼼区等,暂且举这些例⼦哈,⽬的就是为了说明,法定的管控区域⼀定要按照法定要求进⾏控制,也就是说该保留的⼀定要保留,不能侵占的,千万别侵占。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规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规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城镇开发边界是指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不仅能够明确城市建设的范围和方向,还能有效控制城市土地利用,保护环境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技术要点,旨在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推动城市发展朝着更加科学、合理和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进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概述,介绍相关背景和现状,以及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重要性。
接着,讨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技术要点,包括具体的技术规程和方法。
最后,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探讨,本文旨在提供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规程的详细理解,以促进城镇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规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旨在为城镇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城镇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通过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要点的详细介绍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促进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通过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面的研究,引导城镇开发的方向,保护环境资源,提高城镇建设质量,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
2.正文2.1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重要性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对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城镇开发边界的准确定义了城市的范围,有助于保护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农田资源。
通过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可以避免城市过度扩张,减少对农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其次,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有助于规范城市建设行为,防止城市“无序扩张”现象的发生。
明确的城镇开发边界可以规范城市规划和建设,引导城市发展沿着合理的方向进行,降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冲突,提高城市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也能够有效控制城市人口密度,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开发边界如何划定?

国⼟空间规划中城镇开发边界如何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是在⼀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城镇开发建设,重点完善城镇功能的区域边界,涉及城市、建制镇以及各类开发区等。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以城镇开发建设现状为基础,综合考虑资源承载能⼒、⼈⼝分布、经济布局、城乡统筹、城镇发展阶段和发展潜⼒,框定总量,限定容量,防⽌城镇⽆序蔓延。
1、城镇发展定位研究。
紧紧围绕“两个⼀百年”奋⽃⽬标,落实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依据上级国⼟空间规划要求,明确城镇定位、性质和发展⽬标。
2、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开展城镇建设功能指向的⼟地资源、⽔资源、⽓候、环境、灾害、区位等单项评价,集成得到城镇建设适应性,划分为适宜、⼀般适宜、不适宜三个等级。
地势越低平,⽔资源越丰富,⽔⽓环境容量越⾼。
3、城镇发展现状评估和风险评估。
摸清现状建设⽤地底数和空间分布;对现⾏城乡规划、⼟地利⽤规划等空间性规划和国⼟空间开发保护情况进⾏分析,对国⼟空间⾯临的⽔平衡等潜在风险和重⼤挑战进⾏评估,提出优化⽅案和应对措施。
4、城镇发展规模研究分析城镇⼈⼝发展趋势和结构特征、经济发展⽔平和产业结构、城镇发展阶段和城镇化⽔平,落实上级国⼟空间规划规模指标要求,根据扩张型、调整型和重构型特点,提出⾏政辖区内不同城镇的⼈⼝和⽤地规模。
4.1 ⼈⼝预测采⽤户籍⼈⼝综合平衡法、常住⼈⼝综合增长法进⾏预测。
(1)综合增长率法①适⽤范围:经济发展稳定,⼈⼝增长率变化不⼤的城市。
②基本原理:Pn = Po x [1+(m+k)]nPn为规划年末的⼈⼝数,Po为规基年的⼈⼝数,n为规划年限,m为年平均⾃然增长率,k为年平均机械增长率,m+k为年平均综合增长率。
(2)综合平衡法基本原理:Q= Q0 (1+K)n+P0(1+Z)nQ为⼈⼝预测数(⼈),Q0为户籍现状⼈⼝数(⼈),P0为暂住⼈⼝现状数(⼈),K为规划期内户籍⼈⼝的综合增长率,Z为规划期内暂住⼈⼝的增长率,n为规划期限(年)4.2 ⽤地规模预测根据预测的⼈⼝数量结合《城市⽤地分类与规划建设⽤地标准》中的规划⼈均建设⽤地规模取值区间值,进⾏规划年⽤地规模的计算。
浅谈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及管理

浅谈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及管理摘要:城镇开发边界划分的不仅是空间上的城市与乡村、政策上的可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更多的是土地发展权的分配和博弈, 带来的是边界内外的土地发展权差异化, 即边界内的土地使用主体具备获得潜在的开发权利的能力, 而边界外的土地使用主体则因发展权的丧失而导致利益上的损失。
因此提升城镇开发边界管理效率的重点在于平衡这种土地发展权变化带来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得失。
本文论述了城镇开发边界的内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与管理策略,以期优化土地资源分配,维持土地资源开发秩序,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强整体管理效果。
关键词: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管理;1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核心内涵城镇开发边界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的,一定时期内指导和约束城镇发展,在其区域内可进行城镇集中开发建设,重点完善城镇功能的区域。
其核心内涵是实施差异化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的政策边界,通过边界内外差异化用途管制要求,实现边界内集约高效、边界外开敞舒朗的空间格局。
其目的一是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从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本底出发,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和用途结构优化;二是框定发展边界,限制城市无序蔓延,促进城市集约节约发展,倒逼城市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三是优化城镇功能布局形态和功能结构,提升城镇生活品质;四是通过边界划定,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
2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2.1 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实行探究1)空间拓展边界划定首先,预测人口。
统计与分析当地常住人口总数,注重人口数量与用地需求的协调性、均衡性。
针对用地需求,深度挖掘城镇内部空间土地资源利用价值。
其次,考虑向外部延展。
以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为例,将理论增长边界落实到实地空间中,并预留一定的弹性变动空间。
根据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规划建设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确定城市增长界线,确保城市弹性保留区建设能够充分满足不同时期城市人口的生存需求与就业需求。
针对城乡结合地带与农村的弹性保留区建设,应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明确划分增长边界,确保增长边界内拥有充足的森林资源、湿地资源与水资源。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与管控研究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与管控研究
■ 位 欣
本文基于各级政府的核心纵向事权,遵循“划管结合” 的思路,以实践经验为切入点展开相关研究。
一、“城镇开发边界”概念
城镇开发边界,在国外又称“城市空间增长边界”,这 一理念最早来自 1945 年的大伦敦规划,当时伦敦外围规划 了 16 公里宽的绿带,以控制城市蔓延。在我国这一概念通 常被称为 " 城镇开发边界 ",是指根据地理空间的地形地貌、 自然生态、环境容量和基本农田等因素划定的,可进行城市 开发或禁止进行城市开发建设区域的空间界限,即允许城市 建设用地扩展的最大边界。
图 1 城镇开发边界空间划定体系示意图
(二)关于划定方法的研究
我国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相对成熟的地区主要有广州、厦 门、武汉等地,同时福建省、陕西省、湖南省等也出台了各 自的边界划定技术要点或技术指引。
42
城市建设
有城市把各个部门管理下的控制线采取“多规合一”手 段,合并出“最大公约数”,划定“生态控制线”,并且与城 镇开发边界二线合一。有城市汇总各部门的用地需求,再扣 除其中需要限制开发的空间,在适宜开发的空间中界定出一 定范围作为城镇开发的边界。有城市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 规划两规衔接为基础,将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扩展边界即允许 建设区,加上有条件建设区作为具有一定规划期限的城镇开 发边界,以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 1.2 倍左右来控制。还有城市, 采用的是数字化支持系统进行空间增长情境模拟来划定开发 边界。
阜阳市中心城区和外围乡镇采用了不同的调控系数,中 心城区取 1.59,外围乡镇取 1.8,规划区平均边界弹性系数
2021-7 43
城市建设
约为 1.6。 长春市为了给城镇建设预留发展弹性,结合长春市建设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方法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方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良好技术方法能够有效地指导城市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技术方法。
1. GIS技术GIS技术是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重要技术手段,它有利于实现城市空间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可视化。
利用 GIS 技术,我们可以通过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地类分类等数据,精确地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同时,GIS技术还能够进行城市土地利用监测、分类和提取,为城镇开发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决策。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遥感卫星图像的分析和解译,可以获取城市的发展历程和现行空间结构,分析其扩张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
结合 GIS 技术,我们可以对城镇开发边界、建设用地利用变化等进行精准的监测和分析,指导合理的城市规划。
3. 经验法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经验法是根据实际经验一步步进行划定的方法。
通过对城市历史发展和空间演变的研究和总结,结合城市主要交通和灵活的行政管理手段,逐步调整和审批城镇扩张的位置和规模,较为适用于城市发展相对较缓慢和稳定的情况下。
4. 空间分类方法空间分类方法是运用现代地理学、边界学等学科,针对城市发展的地理特征和制约因素,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空间单元,通过空间单元之间的关系,来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人口稠密的城市,通过精细的空间分类和安排,更合理地引导城市发展。
综上所述,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科学手段,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经验——城市增长边界(UGB)
对增长边界制度的批评
助涨UGB内土地与住房价格,增 加城市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负担; 人为造成巨大的地价差异: PORTLAND市增长边界外侧农地 比内侧同类地低90%; UGB形成的城市用地需求会形成 外溢,需要统筹管理。P ortland Metro 北岸的华盛顿州 Clark 县没有实施UGB,过去 几十年大幅度蔓延式扩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I.
目标层次更高:不仅为了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和城市紧凑发展, 更是为了控制城市的无限扩张,防止大城市病和对区域资源环 境的超负荷,支持更广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建设。
基本逻辑:自然条件→开发强度→开发边界。
III.
IV. 制度改革的大背景,应有更大的政策创新空间。
24
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
在调整完善现有规划的有关边界基础上,增加一条硬约束边界。
21
现有基础——土地规划中的三界四区
一
增强规划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能力
二
为农村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差异化提供 参考线 促进与城市规划的协调 鼓励各地优化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为中小城镇的发展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
三 三
四
五 五
提前统筹谋划布局的替补方案, 简化论证和报批过程。
22
现有基础——土地规划中的三界四区
7
国外经验——城市增长边界(UGB)
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方法
需求:
MetroScope模型
• 经济模型:预测各产业类型的 就业规模与各家庭类型的数量 变化 出行模型:预测各出行方式和 不同路段的流量,以及各交通 分析单元(TAZ)间的交通时 间与成本 住宅地产区位模型:预测家庭 居住区位 非住宅地产区位模型:预测居 民就业区位
20
30
生态与环境保护与 农业生产发展空间
城镇化发展空间
建成区
年 规 划 控 制 边 界
年 规 划 控 制 边 界
终 极 开 发 边 界
城镇点
孤立居民 点
26
划定原则
优先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立 推进紧凑布局、组团式发展、 足资源生态环境本底和承 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利用, 载能力,控制开发强度, 减少对资源性土地消耗, 明确需要永久保护 提高用地效率和效益 的空间 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优化空间结构布局: 统筹工业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 设,按照“三生”空间协 调配置的要求,明确区域 国土空间发展的远景格局 促进城市转型发展: 以规模控制、空间管制 为手段,倒逼城市发展 方式、体制、机制创新, 走以人为本、质量优先 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III.
3
国外经验——城市增长边界(UGB)
30年代
伦敦“绿心(google earth) earth) 除美国外,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
香港、新西兰、南非、英国等也不同 程度建立了UGB制度。 UGB典型的城市(美国):波特兰、博 尔得、火奴鲁鲁、弗吉尼亚海滩、列 克星敦、圣何塞等。
19
现有基础——土地规划中的三界四区
禁止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20
现有基础——土地规划中的三界四区
制度设计目的
扩展边界:本质是根据区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发展方向而 划定的城乡地域界线。
• 扩展边界内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空间利用以
城镇化为导向 • 限制建设区以新农村发展为导向
• 禁止建设区以自然生态发展为导向。
18
现有基础——土地规划中的三界四区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 土资厅发〔2009〕51号)
类型
内容
城乡建设用地规 对应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指标的落地边界。 模边界 为适应城乡建设发展的不确定性,在城乡建设用地 规模边界之外划定的城、镇、村、工矿建设可选择 城乡建设用地扩 布局的范围边界。 展边界 扩展边界与规模边界可以重合。 禁止建设用地边 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景观等特殊需要, 界 划定的规划期内需要禁止各项建设的空间范围边界。
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空间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 样性),各种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大的 河湖、湿地、山地、森林等自然生态斑块,生态 环境敏感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等 如地震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洪水调蓄区、难以治 理的水土严重污染区 如风景名胜保护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永久基 本农田保护区、重要矿产储备区、地质公园、森 林公园、重要文化遗迹保护区等 如因地形、地基、气候条件原因造成的不适宜区 域
•
• •
8
国外经验——城市增长边界(UGB)
供给:
土地评价与立地分析 (LESA) • 土壤条件 • 农业基础 • 开发压力 • 景观质量
生态临界区域 景观和文化临界区 域 资源生产临界区
自然栖息地、自然生态区、 科学研究区 风景区、天然游憩区、历史 文化区域 农业用地区、水质区、采矿 区
自然灾害临界区域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思路与要求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刘 康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1
主要内容
工作背景 国外经验-UGB 工作基础-三界四区 工作目标 划定原则 技术路径 成果与要求
2
工作背景
I.
II.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产、 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要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 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 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 中办发[2014]7号文《关于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 工作会议主要任务的分工方案》,明确要“优化城镇化布局和 形态,……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划定 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
公共设施与服务接入、项目资助 土地赎买、保护役权、开发权转移, 不动产税
11
市场途径
波特兰都市区
研究回顾
城市增长边界
12
研究回顾
波特兰都市区
城市增长边界
城市管辖边界
13
国外经验——城市增长边界(UGB)
• 城乡界线分明 • 没有混杂的城乡结合 部
14
国外经验——城市增长边界(UGB)
类型 应对每5年一调整 带来的不确定性, 2007年开始在边界 外划定城市远期发 展预留区(Urban Reserve)和农村 保留区( Rural Reserve ) 内容 原则 • 支持完善已有的城 市社区; • 创造新的就业和经 济机会; • 促进形成紧凑的城 市形态。
5
国外经验——城市增长边界(UGB)
城市增长边界的本质
一定时期内城市 建设可选择布局 的区域边界
按土地功能发展
方向划分的城乡
地域分界线
6
国外经验——城市增长边界(UGB)
城市增长边界的范围
现状城市建成区+未来20年可能需要新增的城市用地
每5年根据人口、经济变化对用地供需状况开展评估, 根据需要对UGB进行调整,保持供求关系相对稳定
技术难题:资源环境影响的区域复合性。 解决路径:1)加强区域统筹,参考水资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 能规划等分解到本市域的指标,计算市域总的城市规模承载;2)从区域 到城市的规模确定,参考城镇体系规划的比例结构。
31
技术路径
三界四区与UGB理念类似,制度有区别。
• 扩展边界≈美国的UGB+城镇发展预留区 • 有条件建设区≈城镇发展预留区(urban reserves) • 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农村发展保留区(rural reserves) • 在城市隔离方面的措施:“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包括主城区、相关联
的功能组团,以不打破乡镇单元为原则” ,要求“扩展边界外2000米范围 涉及的乡镇也应纳入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城市 远期 发展 预留 区
未来50年城市 可能开发区域
农村 保留 区
具有较高价值 • 远期有城市化压力 的农地、林地 的地区; 和河流、湿地 • 优质农林生产空间 等自然区域, 和生态空间; 未来50年内不 • 形成合理的城市隔 能用于城市发 离。 展
15
注:少部分土地处于待定状态,既未划入城市预留区也未划入农村保留区。
50年代
1958年
70年代
全州范围的城市都划定UGB:俄勒冈、 华盛顿和田纳西。田纳西州UGB的主
发展至今
要目的是明确空间发展预期,空间管
控措施相对弱化。
4
国外经验——城市增长边界(UGB)
城市增长边界的目的
促进城市紧凑发展,保障公共设施与服务的规模化使用与效率, 确保公共财政收支可持续。 控制城市过度蔓延,保护优质农地、开敞空间(森林、效野)、 生态敏感地带和自然生态空间。 明确可开发的土地空间范围,给政府、开发商和土地所有者三方 共同的预期。 通过控制人口产业过度扩散促进内城土地保值,防止内城衰落和 贫困化。
波特兰都市区
农村保留区
城市预留区
未定区
16
波特兰都市区
农村保留区
城市预留区
边界调整
自70年代 第一次划定 以来, Portland 都市区的 UGB调整 了36次
程序
每5年评估一 次 现 行 UGB 内 土地的容纳能 力, 是否满足 未来 20 年的需 要。
地块调入的考虑次序 未定区
若不能满足20年需要,且集约潜力不足。则: 首先,考虑城市预留区土地( Urban reserves) 其次,考虑特殊土地( Exception land),也称非资源性 土地,指紧贴UGB边界但没有划入城市/农村发展预留范围 的非农、非林土地; 再次,考虑边缘土地(Marginal land),即没有划入城市 /农村预留区的允许建住宅的农林地块; 最后,考虑纯粹的农林用地,劣地优先。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