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同等学力申硕复习资料:教育学
同等学力教育学统考资料教育学综合各部分知识点

《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一、有关常识:1、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1632)。
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的理论。
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儿》,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在教育学史上,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建立“普遍妥当教育学”的理想。
康德与赫尔巴特最早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倡导理性主义的教育科学观。
2、21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教育学研究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3、教育的基本属性: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历史性和民族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4、教育与经济基础:(1)、经济基础是制约教育的中介因素和力量:经济基础制约教育的社会性质和受教育机会的分配;经济基础部分地制约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2)、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复制---强化或削弱---消解作用:通常情况下,教育起着复制、强化和延续社会关系的作用,它所培养出来的人通常会通过为社会服务去巩固相应的经济基础;被经济基础决定的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政治的、思想意识的和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机构;在社会的变革时期,教育通过传播先进思想和进步理论,从而具有促进社会加速变革的作用。
5、教育与政治制度:(1)、教育为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和决定:政治制度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部分试题参考答案

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部分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实用主义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 批判教育学【勤思考研解析】此题选A。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 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
基本主张: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
②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
③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
④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⑥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2.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A 教育的描述性定义B 教育的纲领性定义 C 教育口号 D教育隐喻【勤思考研解析】此题选A。
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
所谓的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
所谓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
所谓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它是指向实践,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
因此,"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3.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的是()A 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 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C教育发展具有持续性和继承性 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的功能【勤思考研解析】此题选A。
教育独立性是相对的,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即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教育学综合是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考察考生对于教育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将给出一套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及答案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选择题1.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创新能力C. 培养完整的人格D. 提高社会地位答案:C解析: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完整的人格,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2. 班级管理中的“准则”是:A. 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B. 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C. 班级管理的具体工作D. 班级管理的评价和反思答案:A解析:班级管理中的“准则”指的是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对于班级管理的方向和基本要求进行规定。
3.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A. 学生为主体B. 教学内容独立C. 教学环节连贯D. 教育资源合理利用答案:A、C、D解析: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学生为主体、教学环节连贯和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4. 以下不属于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的是:A. 学生成绩B. 班级管理C. 教学质量D. 社会反馈答案:B解析: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包括学生成绩、教学质量和社会反馈,班级管理不属于此类指标。
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的对象和载体、教育的过程和方法、教育的环境和条件等方面。
教育学研究的核心是为了探讨教育的规律性和可操作性,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 请简要介绍一下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综合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团队,注重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关注教育与教学相统一等方面。
班级管理的目标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秩序井然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论述题请论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是学生的学习引导者,能够合理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育学2014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2014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列哪个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A.教育教学活动B.学习心理学C.教育制度D.教育家传记答案:A2.下列哪个是“教育过程”的主要环节?A.教育目标的确定B.教学内容的选择C.教学方法的运用D.学生学习的过程答案:C3.下列哪个不是教育学的基本原理?A.个别差异原理B.全面发展原理C.适应原理D.自由选择原理答案:D4.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什么方面?A.起点B.终点C.过程D.手段答案:B5.以下哪个概念属于教育学的范畴?A.人格B.心理学C.课程D.教材答案:C6.以下哪个是教育学的研究方法?A.实验法B.观察法C.访谈法D.全部都是答案:D7.选出下列哪个是高等教育的特点?A.制度性B.群众性C.强制性D.普遍性答案:D8.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的是什么作用?A.辅导B.指导C.帮助D.全部都是答案:D9.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是什么?A.自由与规范相结合的规律B.因果联系的规律C.适应和变革的规律D.兴趣与动机的规律答案:A10.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什么影响?A.可以提高学习效果B.可以促进学业成绩提高C.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D.全部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教育目标的概念和特点。
答: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终点,是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潜能制定的教育预期结果。
教育目标具有明确性、指导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和可测度性等特点。
明确性是指教育目标应当具备明确的功能要求和表现形式;指导性是指教育目标应当能够引导教育实践的方向和目标;综合性是指教育目标应当涵盖全面的个体发展和社会需求;可操作性是指教育目标应当能够具体指导实际的教学活动;可测度性是指教育目标应当可以通过具体的评价方法和指标进行评估和检验。
2.简述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答: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文献资料法等。
实证研究法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教育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建立理论模型和验证假设,来揭示教育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2014年教育学考试提纲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第一章1、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
3、《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专著。
我国奴隶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是六艺课程。
(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奴隶社会)《普通教育学》(1806年赫尔巴特)学科独立标致。
第二章1、教育的社会功能:育人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P40-43)2、教育的相对独立: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本身的历史继承性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P38)1.教育能够制约人的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2.教育能够调节和选择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3.教育能够系统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4、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内在:遗传因素、主观努力;外在:环境、教育5、教育必须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2.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因材施教3.稳定性和可变性----教育的针对性第三章1、教育目的的功能(P54)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P59)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2.“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第四章1、教育制度的构成要素(P79)规则要素、物质要素、组织要素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P81:双轨型学制、单轨型学制、中间型学制3、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沿革P83(要求:学制及年份)第六章1、教师劳动的特点P128-1301.劳动对象上的特点——复杂性2.劳动手段上的特点——示范性3.劳动过程上的特点——长期性4.劳动性质上的特点——创造性5.劳动形态和劳动成果上的特点——个体性和集体性2、教师的专业素养P132-1371.专业理念2.职业道德A.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B.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C.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3.专业知识A.教育科学知识;B.学科知识;C.学科教学知识;D.通识性知识(核心);E.实践性知识4.专业能力A.教学技巧;B.教学能力;C.交往能力;D.组织与管理能力;E.自我反省与教育研究能力5.心理素质A.积极乐观的情绪;B.豁达开朗的心胸;C.坚忍不拔的毅力3、教师的专业发展P138(老师没说清楚,只是带过)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建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5、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改六大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及时代的联系;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建立三级(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2014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教育的内涵:广义、狭义(学校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
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1. 教育者(教师)2、学习者(学生)3、教育影响(内容、方法等)教育主体(人: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中介(方法、手段、环境——物理环境、人文环境)3.教育的本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
4.教育的形态: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社会影响的区别2、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3、原始社会教育、农业社会教育、工业社会教育与信息社会教育教育学的产生、发展(见教材)1、萌芽阶段:《学记》2、独立阶段:《大教学论》、《普通教育学》《教育漫话》、《爱弥儿》赫尔巴特:传统教育(三中心论)(标志)3、多元发展阶段:杜威:现代教育(三中心论)4、理论深化阶段:“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一、教育功能的含义(一)功能的概念功能: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
作用有正、负方向;功能是正向作用,即功用。
功能:器官和机件的功效、作用和能力。
(二)教育功能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产生的一种功用、能力)1、社会化功能:促进个体由“自然人”内化适应为“社会人”(身、心)(乌鸦搬家)(囚犯改造重新做人)2、选择和分配功能功能:(1)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文化)(2)个体发展(社会化、个性化)一、人的发展的内涵人的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经衰老至死亡的身心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生理方面,包括人的各种组织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及其机能的成熟;(机体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心理方面,它包括各种心理(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发展,也包括个性的形成。
(认知和情意)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一)遗传素质——生物前提、物质基础(二)环境——外部条件环境是指直接间接影响个体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三)教育——主导作用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条件:1、教育物质条件影响教育的速度和规模;2、教师素质高低制约着教育的水平;3、教育管理水平制约着教育功能的发挥;4、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答案】A【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
基本主张: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②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③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④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⑥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2.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A.教育的描述性定义B.教育的纲领性定义C.教育口号D.教育隐喻【答案】A【解析】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
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
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
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它是指向实践,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
因此,“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3.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是()。
A.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C.教育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性【答案】A【解析】教育独立性是相对的,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即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
2014年同等学力研究生考试 教育学 试卷 附详细答案

2014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教育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被称作“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康德C.赫尔巴特D.杜威2.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是()。
A.批判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
A.《学记》B.《劝学》C.《大学》D.《师说》4.“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教学观念是()。
A.哲学取向B.情感取向C.认知取向D.行为主义取向5.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班级授课D.现场教学6.在《劝学篇》中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家是()。
A.韩愈B.张之洞C.严复D.魏源7.清政府正式颁布并实施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D.癸丑学制8.“导生制”学校的创始人是()。
A.巴特勒B.贝尔和兰卡斯特C.斯宾塞D.怀布雷特9.18世纪德国“泛爱学校”的创始人是()。
A.福禄贝尔B.凯兴斯坦纳C.洪堡D.巴西多10.教育名著《爱弥儿》的作者是()。
A.洛克B.卢梭C.斯宾塞D.第斯多惠11.1924年,编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A.潘菽B.陈鹤琴C.陆志伟D.廖世承12.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
A.动作技能B.社会性C.品德D.行为习惯13.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支持了学习迁移的()。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概括说D.关系说14.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的学习策略,被称为()。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15.反映测验分数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16.教育实验结果的概括化和应用范围叫教育实验的()。
A.外在效度B.内在效度C.可靠程度D.可信程度17.按性质和复杂程度划分,假设可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同等学力申硕复习资料:教育学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项或多项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5分)。
1. 从起源上看,英语国家的“pedagogy ”、法语国家的“pédagogie ”和德语国家的“padagogik”(教育学)均源于希腊语的“pedagogue” (教仆)一词,意为( )的方法。
A.照看、护理和教育儿童
B.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
C.照看、护理和教导儿童
D.照看、管理和教导儿童
2. 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有以下几个方面( )。
A. 从研究对象看
B.从使用的概念和范畴看
C.从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看
D.从组织机构看
3.英国学者( )在论《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1623 ) 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
A.夸美纽斯
B.洛克
C. 培根
D.康德
4.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写作《》,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A.《爱弥儿》
B. 《康德论教育》
C. 《大教学论》
D. 《林哈德和葛笃德》
5. 德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的奠基人”。
A.赫尔巴特
B.洛克
C. 培根
D.康德
6. 赫尔巴特的《》( 1806 )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A. 《爱弥儿》
B. 《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 《大教学论》
7.形式教育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 洛克
B. 赫尔巴特
C. 裴斯泰洛齐
D.斯宾塞
8.实质教育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 洛克
B. 赫尔巴特
C. 裴斯泰洛齐
D.斯宾塞
9.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 拉特克
B. 夸美纽斯
C.卢梭
D. 裴斯泰洛齐
10.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 孔多塞
B.爱尔维修
C.费希特
D.杰斐逊
11. 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 赫尔巴特
B.梅伊曼
C. 拉伊
D.狄尔泰
12. 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是( )。
A. 狄尔泰
B.杜威
C.斯普朗格
D.利特
1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是( )。
A. 康德
B. 赫尔巴特
C.克伯屈
D. 杜威
14. 制度教育学代表人物是( )。
A. F.乌里
B. A.瓦斯凯
C. A. 瓦特凯
D. M.洛布罗
15. 下列哪些著作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思想( )。
A.《论公产主义教育和教学》
B.《论教育》
C.《教育学》
D.《新教育大纲》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元研究
2. 教育学的元理论:
3. 教育学元研究的目的:
4.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三.简要回答(每题10分,共30分)。
1.教育学独立的条件是什么?
2. 21世纪教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3. 实用主义教育学、文化教育学观点述评。
四、论述题。
(共35分)。
1.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思潮的认识。
(15分)
2. 试分析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积极意义和理论缺陷。
(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