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教育学综合是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考察考生对于教育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将给出一套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及答案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选择题1.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创新能力C. 培养完整的人格D. 提高社会地位答案:C解析: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完整的人格,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2. 班级管理中的“准则”是:A. 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B. 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C. 班级管理的具体工作D. 班级管理的评价和反思答案:A解析:班级管理中的“准则”指的是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对于班级管理的方向和基本要求进行规定。
3.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A. 学生为主体B. 教学内容独立C. 教学环节连贯D. 教育资源合理利用答案:A、C、D解析: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学生为主体、教学环节连贯和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4. 以下不属于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的是:A. 学生成绩B. 班级管理C. 教学质量D. 社会反馈答案:B解析: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包括学生成绩、教学质量和社会反馈,班级管理不属于此类指标。
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的对象和载体、教育的过程和方法、教育的环境和条件等方面。
教育学研究的核心是为了探讨教育的规律性和可操作性,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 请简要介绍一下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综合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团队,注重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关注教育与教学相统一等方面。
班级管理的目标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秩序井然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论述题请论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是学生的学习引导者,能够合理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等学力-教育学原理2001-2017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

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
题 选 年型 2008选 知识点 考点
题目 选项A A.教育经验 选项B B.教育事实 选项C C.教育问题
2/11
选项D D.教育规律
教育学研究对象 教育学研究对象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简
2007简
教育学研究对象 教育学研究对象 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应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 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2、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 3、 发展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4、 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 5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点及其流派。 所以,教育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防止虚假问题的出现,不断地深化问题.。 B.《论语》 C.《孟子》 D.《说文解字》
D.客体性
论
2014论
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1.试述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传统教育,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现代教育的历 史变化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教育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变化过程; (2)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 (3)教育现代化是基于教育传统的现代化; (4)教育现代化也是在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的。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全方位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教育观念现代化; 第二,教育目标现代化; 第三,教育内容现代化; 第四,教育方法手段现代化; 第五,教师队伍现代化; 第六,教育管理现代化; 第七,教育设备现代化; 第八,教育制度现代化。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最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的相对性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具有继承性: ①内容的继承②方式的继承③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指教育具有自身独特发展规律和能动性 1.教育与生产力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本身的继承性上:内容、方式、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2008年在职申硕(同等学力)英语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8年在职申硕(同等学力)英语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Dialogue Communication 3. V ocabulary 4. Reading Comprehension 5. Cloze 6. Error Detection 7. Translation 9. WritingPaper OneDialogue CommunicationSection A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read 5 short incomplete dialogues between two speakers, each followed by 4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answer that best suits the situation to complete the dialogue by mark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with a single bar across the square brackets on your machine-scoring ANSWER SHEET.1.A: Bob,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TV a little? I’m talking on the phone, and I’m having a hard time hearing. B: ______A.Please forgive me.B.Oh, sure! I’m sorry about that.C.You should have told me earlier.D.I’m sorry to hear about it.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为“一般疑问句+请求”的考点。
“Oh,sure!”是对“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TV a little?”这个一般疑问句的回答。
2008年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真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公共管理试卷第一部分公共基础部分第二部分专业知识部分Ⅰ.公共行政学Ⅱ.社会保障学Ⅲ.教育管理学Ⅳ.卫生事业管理学Ⅴ.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包括公共基础部分和专业知识部分。
公共基础部分满分30分,每位考生必答;专业知识部分含公共行政学、社会保障学、教育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学五部分,各部分满分70分,考生可根据自己拟申请硕士学位的专业选择其中一部分作答,多选者只按前选部分计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准考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必答题部分的单项选择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凡做在试卷或答题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其它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如[A][B][C][D]。
5.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
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公共管理试卷第1页共7页第一部分公共基础部分(共30分,每位考生必答)一、单项选择题(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或答题纸上无效,每小题1分,共10分)1.古立克提出了理论。
A.POSDCORB B.PDCA C.XYABC D.PARTBSC 2.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是公共行政选择的两种不同价值,宪政主义强调。
A.绩效B.效率C.正义D.市场3.静态层行政组织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等。
A.运行机制B.行政授权C.权责划分D.心理互动4.在我国直辖市中,街道办事处属于。
A.办事机构B.职能机构C.辅助机构D.派出机构5.行政领导活动实质上是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之间的互动。
A.主观认识B.客观环境C.人际关系D.个体行为6.与首长制相比,委员会制的缺陷表现为。
2008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含答案)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学建构中的A.科学取向 B.实践取向 C.规范取向D.人文取向2.某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
结果如教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
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
上述事实表明教育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C.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A.改革正规教育 B.发展成人教育 C.实施终身教育 D.推行回归教育4.涂尔干说:“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施加的影响。
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C.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 D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不是教育5.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认为,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环境影响 B.教育作用 C.内在因素D.实践活动7.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A.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B.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C.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进行教育的义务 D.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用学龄儿童8.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A.教育管理制度 B.国民教育制度 C.义务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9.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观点,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层面。
2008年在职全国联考教育硕士真题及答—教育学心理学

2008年心理学试题一选择题1 灵感出现在创造活动的()2 提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是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心理学家是()3 一般说来,将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会使个体的行为动机()4 下列属于封闭动作技能的是()5 离差智商反映一个人的智力在同龄群体中所处的()6 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的心理学流派是()。
7 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是()8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主体的()9 熟悉英语的人,一目十行,是知觉的()10 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物体,这种现象叫做()二、填空题1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2 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二是()3 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4 在意志行动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是()5 最基本的言语形式是()三名词解释1 标准化测验2 知觉3 再造想象4 技能5 液态能力四、简答题1 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2 维果斯基对教学与发展关系的分析3 观察及其品质4 概念掌握的途径5 简述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6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五、论述题1 根据遗忘的两种理论,谈谈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2 如何识别学生情绪一级如何让学生进行情绪自我调节3 根据四种基本气质类型在行为方式上的典型表现,谈谈如何根据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2008年教育学一选择题1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2 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3 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和速度的是()4 我国古代“六艺”可看做最早的()5 2001年颁布的(),标志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开始6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和()7 提出教学是一种情意活动观点的是()8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
9 促进儿童道德生长的观点,属于()10 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模式的出现,是在()二、填空题1 从形式上看,教育经历了丛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的过程。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RI3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整理者:XXX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Ioo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考号后两位数字填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第一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
夕第二至第四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按照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6.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0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问题B.教育现象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答案】A【解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L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及其派别。
因此,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生产力发展B.工业革命C.科学技术进步D.文化创新【答案】A【解析】办教育必须有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作支撑和保障,倘若连温饱都未解决,也就无力从事教育了。
所以发展教育的根本动力是人力和物力的总和,即生产力。
3."不愤不启,不俳不发。
”这句话出自()。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答案】β【解析】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惜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L这是XX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
琲: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为以一个角为例来教授学习者,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必再教,因为他不用心思考。
2008年同等学力日语真题及答案

A いちひき
B いっひき
C いっびき
D
きょけん ようじつ しょうがい きわしく たもしく ためぞう ちと ひきいて ひいん いっぴき
(二) 次の文の下線をつけた言葉はどのような漢字を書くか。その漢字を A、B、C、D
から一つ選んで、解答カードに書きなさい。(0.5 点×10=5 点)
11.風にむかって走る。
D
2.引越しの翌日は日曜日だった。
A よくにち
B よくじつ
C ようにち
D
3.幸せな生涯を送る。
A せいが
B せいがい
C しょうが
D
4.あの山は険しくて私には
C はげしく
D
5.彼女は高校生だが、自分の力だけで逞しく生活している。
A たましく
B たくましく C たのもしく D
A 思う
B 思い
C 思って
D 思ったら
45.この間、山田教授がお書きになった文章を、新聞で____。
A お目にかかりました
B お読みになりました
C 拝見いたしました
D うけたまわりました
三、読解 次の文章Ⅰ、Ⅱ、Ⅲを読んで後の問いに答えなさい。A、B、C、D から最も適当なも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0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教育学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准考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第一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如[A][B][C][D]。
5.第二至第四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6.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教育学试卷第1页共4页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经验B.教育事实C.教育问题D.教育规律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A.教育的结构B.教育的性质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方法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可用来说明()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实践4.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A.备好课B.上好课C.做好课后的教导工作D.搞好教学评价5.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具有()。
A.社会活动能力B.道德认识C.道德意志D.自我教育能力6.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六艺”是指()。
A.诗经、尚书、论语、大学、周易、道德经B.礼、乐、射、御、书、数C.文法、算术、音乐、体操、几何、逻辑D.礼记、周礼、仪礼、春秋、左传、论语7.科举制度中的“童试”是指()。
A.针对儿童的考试B.在乡学里举行的考试C.选拔举人的考试D.选拔秀才的考试8.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黄炎培D.梁漱溟教育学试卷第2页共4页9.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美国教育家杜威B.中国教育家孔子C.法国教育家朗格郎D.英国教育家洛克10.“导生制”学校诞生于()。
A.法国B.美国C.日本D.英国11.有效教学教师的首要特征是()。
A.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B.条理与清晰的表述C.认真和热情的教学态度D.有魅力的人格12.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支持了学习迁移的()。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关系说D.概括说13.强调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的学者是()。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弗洛伊德D.布鲁姆14.为获得教师或家长的赞许而开展学习活动的动机是()。
A.认知的动机B.自我提高的动机C.附属的动机D.内部动机15.“成熟人性”观点的提出者是()。
A.弗洛姆B.罗杰斯C.马斯洛D.奥尔波特16.对教育进行心理学解释并重视人本主义研究方法的学者有杜威、蒙台梭利和()。
A.班杜拉B.柯尔伯格C.桑代克D.艾里克森17.下面哪一项不是质的研究特征()。
A.结果的逻辑性B.使用归纳的方法C.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D.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教育学试卷第3页共4页18.抽样设计的原则是()。
A.方便性、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B.科学性、可行性、典型性、经济性C.目标定向、可测性、可行性、经济性D.定向性、目的性、典型性、可行性19.标准分的分布形态特征是()。
A.不同于原始分数的分布B.与原始分数分布基本一致C.与原始分数分布无关D.与原始分数的分布完全一致20.非结构性问卷的问题形式包括()。
A.填空式和问答式B.选择式和判断式C.划记式和论述式D.是否式和问答式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学校教育2.苏格拉底法3.教学监控能力4.测验调查法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2.简述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思想。
3.简述维持课堂学习纪律的基本策略。
4.简述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四、论述题(任选3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如4小题均答,以回答的前3小题为准)1.试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2.试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3.试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4.以“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内容,拟定一份简要的专题研究计划。
教育学试卷第4页共4页200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C2.B3.A4.B5.D 6.B7.D8.C9.C10.D 11.A12.D13.B14.C15.D 16.B17.A18.C19.B20.A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苏格拉底在讲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师生之间对话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
它主要由讥讽、助产、归纳、定义等四个步骤组成。
这种方法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制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上,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对后来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为教学的成功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是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批判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体现。
4.测验调查法是用一组测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收集资料数据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
(2分)(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最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分)(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具体表现在:第一,教育内容的继承;第二,教育方式的继承;第三,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继承。
(3分)教育学试卷答案第1页共3页2.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等五育,是一种德、智、体、美诸育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5分)。
它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又适应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因而是一种进步的教育思想。
但是也有局限性和缺陷,如世界观教育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
(2分)3.(1)促使班级纪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2)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策略;(3)非言语线索的运用;(4)区别对待学生的不同行为;(5)赞扬其他学生;(6)正确运用惩罚;(每点1分,另有些阐述1分)4.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问题;学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中反映出的问题;日常观察中的问题;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出问题;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的问题。
(每点1分,发挥加1分)四、论述题(任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如4小题均答,以回答的前3小题为准)1.(1)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2)教育学研究的学科基础的扩展;(3)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4)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5)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6)教育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评分说明:(1)只有要点没有具体论述,给6分(每个要点给1分);(2)答出要点并进行了具体论述,给7—10分。
2.卢梭主张教育应该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得到自由的发展;人为的教育和事物要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自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自然人;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儿童的特点,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自然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
评分说明:(1)答出要点给8分;(2)适当发挥,再给2分。
教育学试卷答案第2页共3页3.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其基本思想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
(2分)美国学者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式,认为学生的生成过程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从环境中主动选择和注意的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
(2分)而“认知灵活性理论”对维特罗克的模式又有进一步发展,认为建构包涵两个含义: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组和重建。
(2分)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性和情景性,这是其积极的方面;但认为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人的建构,不存在对事物的唯一正确的理解,则过于强调了真理的相对性,这又是其不足。
(2分)(若有论述,再加2分)4.专题研究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分);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1分);完成该课题的条件(1分);课题组分工,以及经费预算等(1分)。
针对“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这一具体问题,从上述几个方面形成一个简要的专题研究计划(5分)。
教育学试卷答案第3页共3页。